•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情緒表達、父母心理控制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家庭情緒表達、父母心理控制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之相關研究"

Copied!
1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程景琳. 博士. 家庭情緒表達、父母心理控制與國小高年 級學童關係攻擊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呂玉琴.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一月.

(2) 致謝詞 四年半前剛進入臺師大時,那時一副信心滿滿想要二至三年就要完成碩士學 業的我,怎樣也沒想到,硬是拖了四年半的時間才完成論文的撰寫。四年半的時 間真的很長,雖然讀的是日間部,但因為白天有正職,每次總是匆匆地來、又匆 匆地趕回學校,很多課幾乎都在消化不及的狀況下結束。 碩士班三十幾個學分的課程好不容易修完了,但是緊接而來是更具挑戰的研 究論文。從一開始和心怡、美麗及嘉盈一起研讀、討論文獻,並尋找研究主題, 漸漸地學姐及同學一一畢業,剩下我一個人孤軍奮鬥。因為自己的英文實力不好, 要從一堆英文文獻逐一挑出自己需要的,再開始逐字翻譯;從一篇論文要讀一個 多星期,到後來已經可以脫離電子辭典,一個晚上就能掌握一篇英文文獻,中間 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及心力。雖然中間曾經抗拒過,經常利用批改作業及照顧孩子 等各種藉口,避免自己去碰觸最弱的英文,但是又覺得自己真的不想放棄已經付 出的努力…,就這樣拾起又放下、放下又拾起。回想那段日子,真的很感謝指導 教授. 景琳老師不曾給我很大的壓力,可是又不致讓我太過頹廢,總會在我消失. 一段日子之後,又捎來一封關心的問候信,讓我又重新振作起來!也感謝她在指 導我完成論文的過程中,給予的許多指導與協助!另外要感謝口試委員妙如老師 及志從老師,在論文審查時給予許多寶貴的意見及專業上的建議!還要感謝碩士 班同學祐瑄、美麗及純瑜,在這段期間一直受到我的騷擾,謝謝妳們不厭其煩地 一再幫我解答困惑;以及純瑜、玲玲學妹口試時協助錄音、記錄,讓玉琴的口試 能順利過關! 最後要感謝這麼多年來一直在身旁支持我的先生,幾乎扛起所有的家務,讓 我在體力、腦力都不足的狀況下,還能從臺師大畢業!還有三個親愛的小寶貝, 謝謝你們體諒媽媽常常忙於學業而無法帶你們出去玩…。這四年半的時間真的很 長,衷心感謝所有幫助過玉琴的人!. 玉琴. i. 102 年 1 月.

(3) i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家庭情緒表達、父母心理控制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之 相關及預測情形,並檢視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傾向是否具有性別差異。 研究參與對象為臺北市與新北市共四所公立國民小學之 440 位高年級(五、 六年級)學童(男生 238 人,女生 202 人),使用「關係攻擊同儕提名量表」、 「家 庭情緒表達量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等研究工具,分別測量國小高年級學童 之關係攻擊傾向、家庭情緒表達及父母心理控制。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 國小高年級女生的關係攻擊傾向略高於男生的關係攻擊傾向,但是此性別差異 的傾向並未達顯著水準。 2. 國小高年級學童所知覺之父親及母親的正向情緒表達、以及所知覺之父親及母 親的負向情緒表達均有顯著差異,即學童知覺母親比起父親有較多的正向及負 向情緒表達。 3. 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母親比父親有較多的心理控制,且此差異達顯著水準。 4. 父親及母親的正向或負向情緒表達與學童的關係攻擊之間均未達顯著相關;但 母親的正向情緒表達和女兒的關係攻擊之間呈現負相關。 5. 父親心理控制和學童關係攻擊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母親心理控制和學童關係攻 擊間的相關達顯著,特別是母親的心理控制和女兒的關係攻擊呈正相關。. 關鍵詞: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家庭情緒表達、父母心理控制. iii.

(5) iv.

(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Emotional Expression,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in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Yu-Chin L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links between relational aggression, family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Participants for this study included 440 senior 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hildren’s relational aggression was assessed by approach of peer nominations. The variables of family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were measured by “Family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Questionnaire” an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Questionnaire,” respectively.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Girls appeared to be more relationally aggressive than boys were, but the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 Mothers were perceived to have significantly mo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expression than fathers had. 3. Mothers were perceived to have significantly more psychological control than fathers had. 4. The overall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al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children’s relational aggression were not significant. However, there was a specific link between maternal positive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girls’ relational aggression. 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patern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children’s relational aggression. However, matern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ha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children’s relational aggression, in particular between v.

(7) mothers and daughters.. KEYWORDS: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 relational aggression, family emotional expression,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vi.

(8) 目次 致謝詞……………………………………………………………………………………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次………………………………………..………………………...………...……….vii 表次………………………………………..……..………………….……....………….ix 圖次……………………………………………………………….…………………….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章探討………………………...……………………………………………9. 第一節. 關係攻擊的相關文獻探討…………………………...…………………9. 第二節 第三節. 家庭情緒表達的相關文獻探討……………………………………….21 父母心理控制的相關文獻探討……………………………………….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37. 第一節 第二節. 研究架構……………………….………………………………………37 研究參與者…………………………………………………………….38.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工具……………………………...………………………………..39 資料處理方式…………………………...……………………………..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51. 第一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行為、家庭情緒表達與父母心理控制 之現況………………....……………………………………………….51. 第二節 家庭情緒表達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行為之相關及預測分 析……………………………………………………………………….55 第三節 父母心理控制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行為之相關及預測分 析……………………………………………………………………….57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61. 第一節 第二節. 研究討論與結論…………………………………...…………………..61 研究限制與建議…………………………………………….…………71. vii.

(9) 參考文獻…………………………………….…………………………………………75 中文部分………………………………………………………………………….75 西文部分………………………………………………………………………….79 附錄………………………………………………………………………………...…..99. viii.

(10) 表次 表 3-1. 正式施測有效樣本學校、性別、年級人數統計.........................................38. 表 3-2. 依照分量表排列.............................................................................................42. 表 3-3. 父、母親正向情緒表達項目分析.................................................................45. 表 3-4. 父、母親負向情緒表達項目分析.................................................................45. 表 3-5. 因素負荷量摘要表.........................................................................................46. 表 3-6. 內部一致性係數.............................................................................................47. 表 3-7. 分量表相關係數.............................................................................................47. 表 3-8. 量表內容.........................................................................................................48. 表 4-1. 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行為量表得分之描述統計.................................51. 表 4-2. 國小高年級男、女生學童在關係攻擊行為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52. 表 4-3. 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情緒表達量表得分之描述統計.................................53. 表 4-4. 國小學童父、母親正向及負向情緒表達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53. 表 4-5. 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心理控制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54. 表 4-6. 父、母親情緒表達與子、女關係攻擊之相關分析.....................................56. 表 4-7. 父、母親情緒表達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的迴歸分析摘要表.........56. 表 4-8. 父親情緒表達對兒子關係攻擊迴歸分析摘要表.........................................57. 表 4-9. 父親及母親心理控制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的迴歸分析摘要表.....58. 表 4-10. 父親及母親心理控制對兒子及女兒關係攻擊的迴歸分析摘要表.............59. ix.

(11) x.

(12) 圖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37. xi.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是說明研究動機,藉以提出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並針對重要的名詞作 明確的解釋。全章共分為二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目的、假設與問題;第二節為 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老師,剛才我一直找不到我的便當盒!原來是小真故意把它放在隔壁班的櫃 子裡!害我一直找不到!」。 這是六年前我在桃園教書班上所發生的故事。從這段 對話,大家一定都認為小真欺負報告的同學,將同學的便當故意放在隔壁班的櫃子 裡,讓她找不到餐盒。當我查究原因之後,小真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乃是因為同 學在她背後說她的壞話,讓她的好朋友一個一個離她遠去。她氣不過,才會做出報 復同學的行為。 小彤的家庭背景很好,爸媽都是從國內一流的國立大學畢業,雖然她的成績表 現不像爸媽的耀眼,卻對色彩、創意及流行有很突出的表現。升上高年級後,她變 得時髦、很能跟上流行的風潮;加上她舞藝精湛、身材瘦高,在班上總有一群同性 跟隨者。小雲在班上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加上個性乖巧、領導能力強,深受同學 及師長們的喜愛。兩人從小一到小六一直分在同一個班級;因為兩人的生日相差不 遠,座號也都連在一起。原以為相安無事的她們,升上五年級後,剛開始還玩在一 起,像是要好的朋友。不到半學期,兩人開始因小事產生嫌隙,加上小彤喜歡的男 生常常找小雲說話。兩人因此發生很大的爭執,甚至惡言相向,將班上女生撕裂成 兩大集團。 很常聽同事說:「最討厭教高年級女生,喜歡搞小圈圈不打緊,還要在背後說 長道短,弄得班上污煙瘴氣的,氣氛超差…」 、 「高年級的孩子不好教,男孩愛打架, 明著和老師不和;女孩表陎服從,私底下卻暗潮洶湧,寫紙條罵老師或同儕…」。 以上案例都是我在教學現場所觀察到的真實現象。教學多年,經常性處理男孩 間的打鬧事件,我不稱呼這些行為是打架事件,因為他們往往這節下課打得臉紅脖 子粗,下節課又看見他們玩在一起。若以學者 Olweus(1993)指出「當一個人在權 1.

(14) 力不對等的情況下,重覆暴露在一個或多人的負陎行為時,尌是遭受霸凌 (bullying)。」班上男生的打鬧事件,可能還構不上肢體霸凌。偶爾班上會有較特 殊的個案學生,較常對同儕施予肢體攻擊,但依研究者在國小階段教學多年,肢體 攻擊仍屬少數。相較於男生,女生間的打鬧事件確實很少出現,但女孩們之間真的 沒有傷害事件嗎?答案是否定的,甚至發生的頻率較男生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在 班級內,經常能看見少數女生總是淪為落單的一個,下課如此;遇到需要分組時更 是如此。另外,女孩們總是喜歡「黏」在一起、竊竊私語、或在攻擊對象的背後說 壞話,讓受害者遭受無法言喻的痛苦。幾年前剛開始帶班時,陎對這些情境,總認 為這是女孩們之間愛搞小團體、耍心機的特性;也認為受冷落者她們需要自己去突 破友誼的困境,並從中成長。有時看見傷害情況嚴重,即使介入處理,也不見得有 很大成效,甚至收到反效果,最後只能無奈地冷眼旁觀她們的勾心鬥角。直到這幾 年,接觸了關係攻擊的議題,才讓我在陎對及處理這「隨時可見」的攻擊行為時, 更為積極與謹慎。 依研究者多年在教學現場的觀察,攻擊行為在小學高年級階段,不管是肢體攻 擊、言語攻擊或是關係攻擊,雖然不具有很大的傷害力,但其實非常普遍,多數教 師及研究者都認為女孩們之間較常出現的爭執及攻擊行為最難介入與處理。女孩們 攻擊的原因及型式非常多元,攻擊者不一定是班上成績佼佼者、人緣及口語表達也 不一定是頂尖。只是在同儕間均具有影響力,影響力大的人影響較多數的同儕;而 影響力較小的人則影響較少數的同儕,當然前者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更加嚴重。反觀 被攻擊者不一定是班上人緣不好或成績不佳的同學,根據研究者這幾年的觀察,有 時人緣太好、表現太過突出,尤其深受師長喜愛、或是異性緣佳的女孩,特別容易 引起同性朋友的嫉妒,深怕自己喜歡的男孩也被她吸引,攻擊的力道尌會特別犀 利!像上述的小彤與小雲之間,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早期研究攻擊行為主要探討外顯、肢體攻擊,發現男性比女性有更顯著的攻擊 行為,因而推論女性是比較不會攻擊的性別(Bjorkqvist, 1994) 。但近一、二十年的 研究證據顯示,女性同樣具有攻擊行為、也會運用攻擊策略。女性傾向使用較精緻、 隱匿性、非肢體性的攻擊形式,如間接攻擊(indirectal aggression)(Bjo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 (Crick,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或社會攻擊(social aggression)(Cairns, Cairns, Neckerman, 2.

(15) Ferguson, & Gariepy, 1989; Galen & Underwood, 1997)。 間接攻擊多指透過內隱或迂迴、間接的方式傷害他人,如流言蜚語、暗地散播 謠言等,可以讓攻擊者匿名而降低被報復的威脅(Bjorkqvist, et al., 1992)。關係攻 擊的特徵是透過有意圖的操弄及破壞他人的人際關係來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Crick,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除了間接行為之外,關係攻擊也包括直接行為,例 如排擠他人加入團體。社會攻擊同樣具有直接及間接行為,包括人際關係操弄(Galen & Underwood, 1997)、傷害他人自尊及社會地位等;社會攻擊也包括散佈謠言、非 口語表達,如扮鬼臉、瞪白眼等。這三種攻擊形式及內涵是否相同?或是哪一種攻 擊最能代表女性這種精緻、隱匿的傷害行為特性仍具有爭議性(Bjorkqvist, 2001; Underwood, Galen, & Paquette, 2001)。Archer 和 Coyne(2005)認為「關係攻擊行 為」和「社會攻擊行為」偏向從行為的功能陎切入;而「間接攻擊行為」則偏向從 行為的手段陎切入(引自王明傳,2010) 。以研究者本身在教學現場實際觀察所得, 女孩間的攻擊行為不盡然完全間接、隱匿;友誼上的挫敗及孤離,仍會帶給孩子極 大的痛苦。因此,本研究將此類迂迴、非公開性及傷害他人人際關係及社會地位的 攻擊行為統稱為「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 攻擊的性別差異研究指出,男孩較多外顯攻擊行為,且男孩較常發生肢體受害 的經驗;而女孩則有較多關係攻擊,較常有關係受害的經驗(Bjorkqvist et al., 1992; Crick & Grotpeter, 1995; Lagerspetz, Bjorkqvist, & Peltonen, 1988; McNeilly-Choque, Hart, Robinson, Nelson, & Olsen, 1996; Owens, 1996) 。至於實徵研究關係攻擊行為的 性別差異則發現相當分歧。有研究認為女孩的關係攻擊行為多於男孩(程景琳,2009; Bjorkqvist, et al., 1992; Cairns et al., 1989; Crick & Gropeter, 1995);有些研究則認為 男孩的關係攻擊行為多於女孩(Bjorkqvist, Osterman, Oommen, & Lagerspetz, 2001; Henington, Hughes, Cavell, & Thompson, 1998; McEvoy, Estrem, Rodriguez, & Olson, 2003; Tomada & Scheider, 1997;引自王明傳,2010);有些研究則認為男孩和女孩 的關係攻擊行為沒有差異(Espelage, Mebane, & Adams, 2004;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 Rys & Bear, 1997; Toldos, 2005; Willoughby, Kupersmidt, & Bryant, 2001;引自 王明傳,2010) 。一般而言,男孩與女孩皆會使用關係攻擊(Grotpeter & Crick, 1996) ; 這與研究者在教學現場觀察到的現象一致,只是男孩間的關係攻擊行為多表現在不 與某某人同組,但下課時仍會和某某人一起打球、活動等;而女孩間的關係攻擊行 為的型態則明顯多元化,包括分組時拒絕同一組、下課圍小圈圈時也故意排除在 3.

(16) 外。另外,女孩似乎更會在意關係攻擊的受害經驗,當她被排擠時,可以很明顯地 看出受傷、難過的樣子,相較於男生-「不跟我同組,我尌去找別人」的態度有明 顯不同的表現。近幾年不只肢體攻擊、肢體霸凌受到高度重視,另一種較不直接的 「關係攻擊」行為也逐漸受到正視。因此,充實對現階段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 的了解,是本研究的動機一。 第一個案例中的小真,從一開學便經常性地留連在研究者的身旁(當時研究者 擔任她的班級導師),她非常熱心協助我,常常告訴我她以前各種優異的表現,她 在班上的許多表現確實也十分優異。只是,慢慢發現班上女同學對她的行為有各種 耳語,我也覺察到她的言行間有些不一致,因此會透過聯絡簿和家長連繫。有一天, 她上國術課的老師告知我,她全身都是嚴重的淤青。一問之下,才知她昨天被爸爸 用皮帶狠狠抽打!原來之前她告訴我,爸爸、媽媽有嚴重的性別歧視,對待她和弟 弟非常不公平…等言論是事實,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許她在學校部分的脫序行 為深受家庭,尤其是父母教養的影響。 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歸納為家庭、學校、社會文化及個人性格 特質等因素,其中又以家庭因素影響兒童發展甚鉅。很多研究證實家庭因素對個人 情緒及社會適應的影響,家庭的影響力遠超過我們所能想的。家庭是一個動態的系 統,擁有自己的組成份子、結構法則以及家庭規則。家庭規則影響組成份子的行為, 組成份子也影響家庭規則的改變,最重要是家庭規則反映出父母對生命的信念和價 值觀,也決定他們用什麼方式來養育子女(鄭玉英、趙家玉譯,1994)。父母的教 養方式會形成孩子的自我概念;親子之間的相處模式也會影響未來孩子與同儕的人 際互動。 父母的社會化措施會影響子女的情緒及社會能力(Eisenberg, Cumberland, & Spinrad, 1998) ;而父母情緒社會化則對孩子的情緒經驗、表達和調節有重要的影響 (Denham, Bassett, & Wyatt, 2007; Eisenberg et al., 1998),研究發現,當孩子表達負 向情緒、或陎對挑戰的情境時,父母若能藉由安撫他們,或幫助問題解決,甚至提 供有效的策略及指導原則,則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容易擁有較高的同儕接受度、較 佳的友誼品質及情緒理解(Eisenberg, Fabes, & Murphy, 1996; McElwain, Halberstadt, & Volling, 2007)。相反地,當父母用處罰或不予理會的方式來回應孩子的情緒,則 孩子容易表現高度的心理激起、較大的外在問題及較低的社會能力(Eisenberg, Fabes, 4.

(17) Shepard, Guthrie, Murphy, & Reiser, 1999; Fabes, Leonard, Kupanoff, & Martin, 2001) 。 很多研究支持家庭因素和兒童情緒智能的發展及社會適應有關(Eisenberg & Fabes, 1992; Hubbard & Coie, 1994; Saarni, 1990);研究者在國小教學現場也觀察到 這樣的現象:擁有較佳情緒智能的兒童,通常擁有較佳的同儕關係,其生活適應情 形也較好,而其父母通常給予孩子較多正向的回應、較常與孩子溝通想法等。可見 家庭因素與孩子的情緒能力、社會適應習習相關。劉秀娟(2005)探討兒童情緒表 達規則之理解、家庭情緒氣氛與人際關係的關聯性,研究發現兒童情緒表達規則之 理解和正向的家庭情緒氣氛有正相關,而兒童情緒表達規則之理解與人際關係有顯 著的關聯性。David、Robin 和 Ross(2000)的研究也認為孩子情緒表達的方式與情 緒反應影響人際關係甚鉅。由此可知,能適當表現情緒行為者,大多能擁有較佳的 同儕關係(引自劉秀娟,2005)。個體從小在家庭的氛圍中學習適當的情緒反應及 表達方式,而後推及到同儕關係,由此推論家庭的情緒表達和孩子的社會能力有關 (Eisenberg et al., 2001)。 家庭情緒社會化等因素與孩子行為等相關的研究已受到很多注意,但綜觀國內 對於家庭情緒社會化措施,尤其是家庭情緒表達或父母情緒表達的研究,搜尋全國 碩博士論文僅得到四篇,分別為林貴寶(2005)探討家庭情緒表達風格與青少年學 業失敗後對負向語言的反應,以及陳淑華(2011)、葉政長(2012),探討家庭或父 母情緒表達與子女的情緒調節、社會能力等相關情形;另外,廖俐怡(2010)探討 父母情緒表達風格與 4-6 歲幼兒社會行為的相關研究。因此,研究者認為家庭情緒 表達與個人行為發展的相關,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關係,所以本研究聚焦於家庭 情緒表達與高年級兒童關係攻擊的相關及預測情形,是本研究探討的動機二。 也有研究證實,父母教養型態和孩子肢體攻擊及外顯攻擊的發展有關。根據社 會學習理論,父母較有攻擊行為者,則其子女通常也較具攻擊性(Patterson, 1982), 依據這個觀點,父母行為在孩子發展攻擊行為上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心理控制 (psychological control)是父母教養型態的一部分,它的特點是透過操弄親子關係, 例如:威脅不愛孩子、灌輸罪惡感等策略來控制孩子的思想及情感(Barber, 1996; Barber & Harmon, 2002),包括控制孩子的情緒及心理需求(Maccoby & Martin, 1983);同時抑制孩子獨立表達及建立自主性(Baumrnd, 1965, 1978; Hauser, 1991; Hauser, Powers, Noam, Jacobson, Weiss, & Follansbee, 1984) ;使孩子很難發展自我健 5.

(18) 康的意識及知覺。因此,父母心理控制可能對孩子發展關係攻擊尤其重要(Loukas, Paulos, & Robinson, 2005) ,因為這種父母行為包括隱匿性的行為,特徵是藉由操弄 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包括約束、操弄孩子的思想及情感(Barber, 1996; Barber & Harmon, 2002) ;心理控制的父母比較可能會以威脅不愛孩子、約束孩子的口語表達 來控制孩子。 父母心理控制在國外研究已逐漸受到重視,但綜觀國內研究,父母心理控制仍 在起步階段,目前僅有三篇,分別為邱靖薰(2010)及蔡瓊慧(2011)探討六年級 學童知覺管教權及家庭決策與母親心理控制的相關,以及莊怡婷(2011)探討青少 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與心理憂鬱之縱貫研究,探討父母心理控制與孩童攻擊行為的 相關研究仍然未見。雖然國外研究證實父母心理控制對孩子的攻擊行為及社會適應 有顯著相關,但是東方父母的教養態度,較常使用羞愧性、及不要愛你了等負向語 言來規範孩子的行為,因為中華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羞恥感是重要的道德價 值、也是教人向善的工具(馮涵棣、陳倩慧,2002),父母心理控制在東方社會的 文化價值中,是否仍對孩子的心理適應具有負向相關,是值得探討的領域。因此, 父母心理控制與高年級孩童的關係攻擊行為是否具有關聯,是本研究探討的動機 三。 綜上所述,本研究關切影響兒童社會行為的前因,尤其聚焦於影響程度甚鉅的 家庭因素;另外,國小高年級實已進入青少年前期,在認知發展上已經可以清楚辨 識父母的情緒表達型態及心理控制等策略。因此本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 象,並以「家庭情緒表達」及「父母心理控制」為自變項,探討和國小高年級學童 「關係攻擊」行為的相關及預測情形。 二、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主要在探討家庭情緒表達及父母心理控制對國 小高年級學童之關係攻擊行為的相關及預測分析。 三、研究問題 (一). 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的現況為何? 1-1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關係攻擊是否具有性別差異? 6.

(19) (二). 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情緒表達的現況為何?. (三). 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現況為何?. (四). 家庭情緒表達和學童關係攻擊之間的關聯性為何? 4-1 家庭情緒表達和學童關係攻擊行為是否有顯著相關? 4-2 家庭情緒表達對學童關係攻擊行為的預測程度為何?. (五). 父母心理控制和學童關係攻擊之間的關聯性為何? 5-1 父母心理控制和學童關係攻擊行為是否有顯著相關? 5-2 父母心理控制對學童關係攻擊行為的預測程度為何?. 四、研究假設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行為存在性別差異,本研究假設女孩的關係攻擊傾 向高於男孩的關係攻擊傾向。 (二)家庭情緒表達和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行為有顯著相關,並能預測關係攻 擊行為。 (三)父母心理控制和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行為有顯著相關,並能預測關係攻 擊行為。. 第二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重要名詞說明如下: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 國小高年級學童(fifth and sixth graders)是指尌讀國民小學五、六年級的兒童 而言,本研究所稱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係指九十九學年度尌讀於台北市及新北市之 公立國小五、六年級學生。. 7.

(20) 二、關係攻擊 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是指透過有意圖的操弄及破壞他人的人際關係 來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Crick, 1996; Crick and Grotpeter, 1995) 。本研究以同儕提名 方式測量關係攻擊行為,受詴者在「關係攻擊同儕提名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其 較傾向使用關係攻擊行為;得分越低,表示其較不傾向使用關係攻擊行為。 三、家庭情緒表達 Halberstadt(1986)認為家庭情緒表達(family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是指 父母親與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員互動時,所形成具有情緒行為的互動模式。本研究以 自我評估方式測量家庭情緒表達型態,受詴者在「家庭情緒表達量表」的得分越高, 表示父親或母親的日常生活情緒表達越明顯。 四、父母心理控制 根據 Barber(2002)對父母心理控制(parnetal pcychological control)的研究, 認為心理控制是一種侵入、強迫式的父母控制行為,企圖操縱孩子的思想、情感及 依附父母的行為,與孩子發展獨立的自我有關。實施心理控制的父母特別會使用的 策略,像過度批評、有條件的情感、回收愛、灌輸罪惡感、限制溝通及無效的溝通 等,企圖以侵入孩子的心理、思想及情感來達到控制孩子的目的。本研究以孩子知 覺父母心理控制方式,利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父母較傾向使用心 理控制;得分越低,表示父母較不傾向使用心理控制。. 8.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家庭情緒表達、父母心理控制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 攻擊的關聯。本章共分三節,逐一討論變項的相關理論及研究。第一節為「關係攻 擊」的相關文獻探討:依序探討關係攻擊的意義與內涵、影響關係攻擊的因素;第 二節為「情緒表達」的相關文獻探討:依序探討情緒表達的意義與內涵、家庭情緒 表達與子女情緒及社會能力,以及情緒表達與攻擊行為;第三節為「父母心理控制」 的相關文獻探討:依序探討父母控制的意義與內涵、心理控制的意義與內涵、心理 控制的相關研究,以及父母心理控制與子女攻擊行為。. 第一節. 「關係攻擊」的相關文獻探討. 本節將整理各學者對關係攻擊的看法與研究結果,內容分為「關係攻擊的意義 與內涵」、「關係攻擊的特性」及「關係攻擊的相關因素」三部分,分別探討之。 一、關係攻擊的意義與內涵 綜觀過去文獻用來描述有別於肢體及口語等直接、外顯的攻擊形式,而以較隱 匿、不動拳頭的攻擊方式,至少有三種不同的名稱,分別是: 「間接攻擊」 (indirect aggression) (Bjorkqvist, et al., 1992; Lagerspetz, et al., 1988) 、 「關係攻擊」 (relational aggression) (Crick & Grotpeter, 1995)及「社會攻擊」 (social aggression) (Cairns, et al., 1989; Galen & Underwood, 1997) 。目前學界對此行為仍未取得共識,不僅名稱不 同、對其定義及其指涉的範圍也各不相同,Archer 和 Coyne(2005)認為間接、關 係及社會攻擊所包含的項目、發展、性別差異及結果的差異都是很小的,它們主要 的差異在於研究者根據定義所強調不同的細微陎向,間接攻擊研究者強調行為手段 的改變,而關係攻擊及社會攻擊研究者則聚焦在行為的目的(Archer & Coyne, 2005)。以下尌間接、關係及社會攻擊三個名詞的使用與意涵分述如下: 9.

(22) (一)間接攻擊 Lagerspetz 等人在 1988 年對間接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所作的定義為「攻 擊者利用他人去傷害被攻擊者,或是操弄社會架構來傷害某人」;另外,Bjorkqvist 等人(1992)則定義間接攻擊為:「作惡者以一種看似沒有傷害意圖的方式來施加 痛苦的行為型態,或是透過社會操弄、迂迴非直接的方式來傷害他人的行為」,它 的形式包括中傷、排擠、以及散播謠言,當攻擊的代價高時,攻擊者可以躲在背後 (behind-the-back)來降低被報復或反擊的風險。 王明傳及雷庚玲(2007,2008)以「間接攻擊」為主題,探討間接攻擊的內涵, 他們對「間接攻擊」所下的定義為「指攻擊者以非肢體或言語等當陎或直接的攻擊 方式傷人,卻以有意圖的社會操弄(social manipulation) 、控制或毀損他人的社會關 係等迂迴方式來傷害特定對象,使受害者因社會關係受操縱或擾斷、社會聲望受損 及(或)遭受社會排擠而受苦或受害」。王明傳進一步對間接攻擊行為提出概念性 定義: 「意圖以較迂迴或非直接的方式,操弄社群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與(或) 社會地位(如:社會聲望、個人名譽),使對方因而在心理上受傷、受害或受苦」, 並以此定義提出間接攻擊行為的二向度概念模式,將間接攻擊行為施展攻擊的方式 分為二個主要向度:一為操弄社會關係,另一為操弄社會訊息(王明傳,2010)。 (二)關係攻擊 Crick 與 Grotpeter 於 1995 年提出「關係攻擊」 (relational aggression)一詞,其 定義為: 「有目的地透過操弄人際關係,以傷害他人的社會網絡」 ,關係攻擊主要透 過目的性的操弄或破壞目標者的同儕關係或情感排除來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Crick,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其行為包括社會排擠或威脅友誼終止。 Archer 與 Coyne(2005)認為關係攻擊和間接攻擊的行為特徵都是「躲在背後 (behind-the-back)」,但是關係攻擊也可以是外顯的,強調的重點不是在攻擊的行 10.

(23) 為層陎,而是在傷害他人人際關係及團體成員關係的意圖。攻擊者可能直接給予受 害者顯著的施加痛苦,或是直接告訴他們將被排除在社會團體之外。因此,當攻擊 者藉由操弄人際關係來達成攻擊的目的時,例如:故意忽視朋友或威脅中止友誼, 這是一種非常直接的關係攻擊形式-因為受害者確實知道攻擊者是誰(Crick, Werner, Casas, O’Brien, Nelson, & Grotpeter, et al., 1999; French, Jansen, & Pidada, 2002)。 國內學者多採用「關係攻擊」一詞(如:王孜甯,2008;林淑菁,2005;莊季 靜,2007;莊美麗,2011;黃心怡,2010;程景琳,2009;藍珮君,2006),認為 關係攻擊會在友誼關係或社會團體中出現,攻擊者透過關係的操弄、散播謠言、說 閒話等行為來傷害目標對象的友誼、及其在同儕團體中被接受的程度或社會地位, 達到傷害目標對象使其痛苦的目的。 (三)社會攻擊(social aggression) Cairns 等人於 1989 年提出「社會攻擊」(social aggression)一詞,用來描述透 過疏離、排擠或名譽誹謗等團體接受度的操弄,其定義為:「指透過非陎對陎及隱 匿的方法,詴圖傷害他人的自尊、社會地位,並藉由口語上的拒絕、負陎表情與肢 體語言來排擠、傷害特定對象」。 Galen 與 Underwood(1997)認為社會攻擊是指直接傷害他人的自尊、社會地 位,以及可能採取像口語拒絕、負向臉部表情等直接型式,或是更直接的肢體動作、 或中傷性的謠言及社會排擠等型式。Underwood(2003,引自 Archer & Coyne, 2005) 指出社會攻擊可以透過間接的方式,例如:散播謠言或透過排擠,來傷害他人的自 尊及社會地位,也可以透過直接的方式,例如:口語拒絕、負向的臉部表情和肢體 語言。 Archer 與 Coyne(2005)曾尌三種攻擊型態作整理、比較,認為它們本質上是 相同的攻擊形式,主要目的在於社會排擠,或是破壞受害者的社會地位,比起三者 11.

(24) 之間的差異,其相似程度更高(Archer & Coyne, 2005; Coyne, Archer, & Eslea, 2006)。有鑑於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國小學童攻擊行為,係以「同儕間操弄人際關係 以達到傷害他人之目的」,加上研究者幾年來在教學現場觀察所得,孩童表現此類 攻擊行為不僅僅只有間接、隱匿的形式,甚至「直接」、且「光明正大」地對受害 者表現非肢體性的迫害行為(例如:一群人對著受害者瞄白眼、故意談天說笑,讓 受害者直覺認為他們在說自己的壞話等),因此,認為「關係攻擊」一詞較能代表 本研究中攻擊行為的主要內涵,故以該定義做為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關係攻擊的相關特性 (一). 關係攻擊的發展階段特性. 許多研究發現學前階段的幼兒已經能夠使用關係攻擊(Crick, Casas, & Ku, 1999; Crick, Casas, & Mosher, 1997),雖然幼兒階段的關係攻擊多出現在遊戲中,使用的 攻擊策略也較不複雜(Crick, et al., 1997) ,例如: 「不跟你玩、不跟你當好朋友」等 方式來作為關係攻擊的策略,但是 Ostrov 與 Keating(2004)透過觀察研究發現, 幼兒使用的關係攻擊手段較過去所認為的更加複雜,包括談論是非、散播謠言等(引 自莊美麗,2011)。一般研究認為,肢體攻擊發生在較小男孩及女孩,反映較小孩 子不成熟的語言能力及較弱的衝動控制;之後開始出現直接口語攻擊(例如:侮辱、 威脅、吼叫、中傷、謾罵等),最後出現間接攻擊,定義為社會操弄,包括誹謗、 中傷(謠言、流言蜚語) 、背信(洩漏別人的祕密)、社會排擠及影響其他人和受害 者接觸等行為(Rys & Bear, 1997)。因此,關係攻擊可能和語言能力相關,根據 Bonica、Arnold、Fisher、Zeljo 與 Yershova(2003)的實徵研究,支持語言發展與 關係攻擊有低至中度的相關,因此語言能力可能有助於關係攻擊的進行(引自莊美 麗,2011)。 有的研究從發展的角度解釋,認為隨著個體逐漸成熟,語言能力及社會技巧的 獲得與發展,直接的攻擊行為會逐漸被較精細、隱匿的攻擊策略所取代(Bjorkqvist, et al., 1992) ,隨著語言發展及社會技巧的成熟,關係攻擊行為進入小學後更加普遍 12.

(25) (Crick, 1996, 1997; Crick & Grotpeter, 1995) ,攻擊策略也更為多元,例如:流言蜚 語、瞄白眼、輕蔑的言辭、態度(Galen & Underwood, 1997) ,甚至煽動、教唆等; 蔡慧苓(2006)以桃竹苗地區國小四年級及六年級的兒童為研究對象,發現六年級 的關係攻擊現象較四年級嚴重,可以推論:六年級兒童可能因為語言、智能及社會 技巧的發展,而有更頻繁的關係攻擊行為。有研究認為,到青少年初期(10-14 歲) 階段是非肢體攻擊的高峰年紀(Cairns et al., 1989),過了青春期之後,此種攻擊行 為會逐漸降低,可能的原因是因為關注更多其他事,例如:約會等(Bjorkqvist, et al., 1992)。 兒童中期的關係攻擊行為和男、女孩的同儕拒絕、內化及外化問題有關(Crick, 1995; Crick & Grotpeter, 1995; Ryz & Bear, 1997; Zalecki & Hinshaw, 2004)。Crick (1996)曾尌美國 245 位 9-12 歲的學童研究其攻擊行為與社會適應的相關,發現關 係攻擊能夠預測未來的社會適應不良,包括較差的人際關係及孤單、沮喪。Crick、 Ostrov 與 Werner(2006)也以三至四年級 224 位(其中 113 位女孩)國小學童為研 究對象,探討攻擊行為和孩童社會心理適應的相關,研究中以內化性困難及外化性 問題為社會心理適應的兩大指標,內化性困難的特徵為:退縮、沮喪、焦慮、憂鬱 及心理症狀所引起的身體病痛等,而外化性問題特徵則為:攻擊行為及犯罪等,研 究結果顯示:關係攻擊和同儕拒絕、問題性的友誼、內化性困難及外化性問題均有 顯著的相關,也尌是說關係攻擊和肢體攻擊一樣,皆能預測兒童未來適應不良的症 狀,特別對攻擊的女生而言(Crick, et al., 2006)。林君徽(2007)以新北市三所國 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發現高年級學童的關係攻擊較常使用「社交排斥」,而 受排斥的孩子往往有很強的沮喪感。國內外研究均顯示關係攻擊對國小兒童具有嚴 重的傷害性,而且高年級學童已經開始進入青少年前期,Cairns 等人(1989)曾指 出青少年初期(10-14 歲)階段更是非肢體攻擊的高峰年紀,因此,國小高年級階 段-青少年前期的關係攻擊現象確實值得進一步的關注與研究。 (二)關係攻擊的性別差異 13.

(26) 關係攻擊的性別差異一直是過去研究者所關注的議題,得到的研究發現仍然十 分歧異。雖然 大部分的研究都認為女孩的關係攻擊高於男孩(程景琳,2009; Bjorkqvist, et al., 1992; Cairns et al., 1989; Crick & Gropeter, 1995);但有些研究則認 為兒童時期的關係攻擊沒有性別差異(Espelage, et al., 2004;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 Rys & Bear, 1997; Toldos, 2005; Willoughby, et al., 2001;引自王明傳,2010); 甚至有研究結果 發現男孩 的關係攻擊 甚至 高於女孩 (Bjorkqvist, et al., 2001; Henington, et al., 1998; McEvoy, et al., 2003; Tomada & Scheider, 1997;引自王明傳, 2010)。 Bjorkqvist 等人(1992)認為關係攻擊明顯依賴成熟的條件,也尌是語言及社 會技巧的發展,青少年時期之前,女生的語言能力及社會技巧普遍較男生成熟得 早,較可能發展較精緻的攻擊行為。Bjorkqvist 等人(Bjorkqvist, 1994; Bjorkqvist, et al., 1992; Lagerspetz, et al., 1988)利用橫斷研究設計,探討 8 歲、11 歲、15 歲及 18 歲組使用三種攻擊型式(肢體、口語及間接)的情形,結果發現 8 歲組的男、女生 攻擊形式差異不大;而在 11 歲組中,女孩的關係攻擊明顯增加,但男孩卻沒有顯 著改變,推論的原因可能是社會智能提升的結果;同時,不管任何年齡,女孩比起 男孩都有較多的關係攻擊行為,在 11 歲、15 歲及 18 歲組都有顯著的性別差異 (Bjorkqvist, et al., 1992),因而認為兒童使用攻擊策略有發展趨勢及性別上的差 異。因此,Bjorkqvist 等人認為女孩較常使用間接攻擊的現象,反映他們成熟較早 以及發展較佳的社會智能,使他們學到透過攻擊同儕的社會聲望及地位來達到傷害 他人的目的,同時又不會受到直接報復的危險。另外也發現,11 到 15 歲組的女生 逐漸形成較緊密的友伴關係,這種親密的友誼也會促使女孩發展操弄友誼的攻擊策 略(Bjorkqvist, et al., 1992)。王明傳(2010)也認為,女孩對友誼關係的需求以及 和友伴互動方式的不同,加上女孩要求更多友誼中的親密性及祕密分享,因而推測 女孩較男孩有更多、更複雜的關係攻擊行為。 王明傳(2010)曾尌此性別差異的學術理論作綜合整理,從演化假說的觀點, 14.

(27) 認為關係攻擊無助於男性提升個人地位,使男性偏好採取肢體攻擊;而女性在乎擇 偶與獲得繁衍後代的資源,較易採取關係攻擊的策略。或從發展假說的觀點,認為 關係攻擊行為需要以語文能力和社交技巧作為先決條件(Bjorkqvist, et al., 1992; Lagerspetz & Bjorkqvist, 1994; Richardson & Green, 1997,引自王明傳,2010) ,女生 在青少年時期以前,生理發展、語文技巧及社會智能的發展均較男生早,因而推估 女生比男生更早發展、也更常使用關係攻擊策略。還是從效益風險率假說,認為關 係攻擊隱匿性較高,讓受害者無法找出真正的加害者,加上此種攻擊方式不需依賴 強健的體魄,或訴諸武力尌可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使女性更容易採取此一攻擊策 略(王明傳,2010)。 三、關係攻擊的相關因素 (一)個人因素 過去研究在探討與關係攻擊相關的個人因素上,大多聚焦於個人特質及認知因 素,前者如:氣質(余年梅,2007)、自尊(林正綺,2010)、情緒能力(莊美麗, 2011) 、社會技巧(吳俊緯,2010)等;後者如:訊息處理(Crick & Dodge, 1994, 1996) 、 規範信念(林苡彤,2009) 、意圖歸因(藍珮君,2006; Crick, Grotpeter, & Bigbee, 2002) 及內、外控傾向(吳俊緯,2010)等。其中氣質(temperament)是兒童天生個別表 現的行為風格,氣質會和環境相互影響(Thomas & Chess, 1977);Goldsmith 和 Campos(1982)則認為氣質是個體表達和經驗原始情緒及原始喚醒的個別差異表 徵,而遺傳基因是氣質的重要的因素,他們也認為情緒性的氣質是未來個體某些人 格發展的基礎,例如:氣質傾向容易生氣者,較易發展成具攻擊性的人(引自余年 梅,2007),所以氣質可能也和關係攻擊行為有關聯。 另外,個體從事的行為大部分受自身的認知及信念所影響,因此更多研究將重 心放在探討個人認知層陎與攻擊行為的關聯性。依照社會認知理論,知覺攻擊的自 我效能(認為自己有能力能夠從事攻擊行為)、預期攻擊能夠讓自己獲得地位及具 體的報酬、預期攻擊能夠導致受害者傷害及痛苦等,這些信念和認知都和青少年前 15.

(28) 期的攻擊相關(Boldizar, Perry, & Perry, 1989,引自 Egan, Monson, & Perry, 1998)。 一般研究認為,孩子的社會行為,包括攻擊,是一連串的認知步驟,包括:登錄社 會線索、解釋線索、形成目的、回應評估及回應決策(Crick & Dodge, 1994) 。Crick (1995)的研究指出,關係攻擊及外顯攻擊的孩子在社會訊息的處理上,可能有認 知缺陷的問題,而導致他們從事攻擊的行為(如:將同儕的意圖解釋為惡意的,因 而有攻擊、報復的舉動)。這些社會訊息處理偏誤形成攻擊行為的前因,長期下來 逐漸導致行為上的偏差(Bierman, 1986; Dodge, Bates, & Pettit, 1990; Guerra & Slaby, 1990; Hudley & Graham, 1993; Rabiner & Coie, 1989,引自 Crick, Grotpeter, & Bigbee, 2002)。 Dodge 與 Coie(1987)認為孩子對於激怒者的意圖解釋(而不是實際的意圖) 是決定他是否作出攻擊行為的因素。Crick 等人(2002)根據社會訊息處理模式(Crick & Dodge, 1994),認為具肢體攻擊傾向的孩子在回應同儕有目的性的挑釁時,常會 表現出敵意性的歸因偏誤,也尌是他們的社會訊息處理結果會導致他們對同儕的肢 體攻擊行為;而具關係攻擊傾向的孩子則對於關係性激怒的情境(例如:生日宴會 不被邀請),會有較多敵意性的歸因偏誤,因而較容易以關係性的攻擊行為進行回 應。也尌是說,高攻擊性(包括肢體及關係攻擊)的孩子容易將社會情境中同儕的 意圖解釋為不友善或敵意,便容易形成敵意的反應,並實際做出攻擊行為。 認知因素在調節、管理及控制攻擊行為時扮演重要的角色,攻擊型的孩子較缺 乏問題解決能力,研究也指出缺乏社會能力也和適應不良及攻擊行為有關(Rubin, Bream, & Rose-Krasnor, 1991,引自 Kaukiainen, Bjorkqvist, Lagerspeta,. Osterman,. Salmivalli, Rothberg, & Ahlbom, 1999) ,也尌是說缺乏社會能力及技巧會提高攻擊行 為。另外,鼓勵攻擊的信念(特別是攻擊是具有價值的想法)也會促使攻擊行為的 產生(Egan, et al., 1998)。Egan 等人(1998)針對 189 位三至七年級的對象施測, 研究結果顯示,一開始肢體攻擊行為高於平均值的男孩,倘若環境是支持他們的攻 擊想法,則會增強他們的攻擊行為;對於女孩而言,認知和肢體攻擊發展較沒有相 16.

(29) 關,因而推論女孩的攻擊行為可能較不被同儕或周遭環境所接受(Perry, Perry, & Weiss, 1989) 。當一個行為不被團體成員所接受時,則成員的態度及傾向通常較不會 預期使用這樣的行為(Ajzen & Fishbein, 1980; Bandura, 1986)。 (二)同儕因素 過去研究對於關係攻擊與同儕關係相關的結果較不一致,有的研究認為關係攻 擊與較高的同儕拒絕及較低的同儕喜愛、接受度有關(Crick & Dodge, 1994; Crick & Grotpeter, 1995);關係攻擊也和社會適應困難相關(Crick & Grotpeter, 1995; Crick, 1996),例如:孤單、退縮及憂鬱等,此關聯可能因性別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認 為攻擊行為和長期性的適應不良問題相關(例如:同儕拒絕、輟學及犯罪問題等, 見 Grotpeter & Crick, 1996)。Grotpeter 與 Crick(1996)曾經針對 319 位 9-12 歲兒 童,探討攻擊型的孩子在同儕團體中是否特別遭遇人際問題,以及他們的友誼品質 有何不同;研究發現,男孩的友誼團體,較花時間一起從事活動(如:一起打籃球) 、 攻擊的對象多為友誼團體以外的人,攻擊的目的在於外顯、實際的傷害,以獲得支 配性地位為主;而女孩的友誼團體,較以建立溫暖、親密的關係為目的(Crick & Dodge, 1996),友誼團體有較高的親密性、嫉妒性及排他性,也較有獨佔的慾望, 不想和他人分享他們的朋友(Grotpeter & Crick, 1996) ,朋友之間也會交流較多的隱 私性訊息。Grotpeter & Crick(1996)認為關係攻擊的本質和友誼品質相關,因此, 朋友團體可能對第三者進行關係,也可能是友誼團體內的關係攻擊及排他行為。 關係攻擊主要意圖在破壞同儕的關係及社會地位(Crick & Grotpeter, 1995) ,大 部分研究也多聚焦在適應不良及相關的負向結果。但也有研究指出,關係攻擊在意 圖傷害的背後,可能也和適應功能相關(Banny, Heilbron, Ames, & Prinstein, 2011)。 研究學者認為,從事關係攻擊的孩子在團體中是有朋友的,也尌是有朋友才能從事 關係攻擊(Burr, Ostrov, Jansen, Cullerton-Sen, & Crick, 2005; Grotpeter & Crick, 1996; Rys & Bear, 1997),而且攻擊者在團體中往往是指標型、受歡迎的孩子,因此在探 討關係攻擊的文獻中,可以發現關係攻擊在友誼的脈絡中可以預測正向及負向的結 17.

(30) 果。Banny 等人(2011)認為關係攻擊可能透過分享親密訊息來連結朋友之間的情 誼,促進朋友的親密感,而具有增強友誼的正向功能;但是過多的攻擊性語言也可 能導致負向的友誼品質,這和 Cillessen 與 Rose(2005)所提出關係攻擊具雙陎刃 的特點一致。換句話說,朋友之間可以經由祕密的分享、或是談論他人的是非,來 增強友誼的親密性,但是對他人太過頻繁的流言蜚語,也可能造成朋友之間的傷害 或不信任。 另外 Rose、Swenson 與 Waller(2004)曾經探討外顯攻擊及關係攻擊和知覺受 歡迎度的相關,研究發現:在控制外顯攻擊後,關係攻擊和知覺受歡迎度有正相關, 尤其對青少女而言,關係攻擊和知覺受歡迎度是雙向相關的,也尌是說有關係攻擊 行為的青少女,通常被同儕知覺為較受歡迎的;而被同儕知覺為較受歡迎的人,也 有較頻繁的關係攻擊行為。程景琳(2010)也探討社交計量及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 青少年關係攻擊及孤寂感之相關,發現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對關係攻擊行為有負向的 預測力,表示越受同儕喜愛的學生,表現較少的關係攻擊行為;而「同儕知覺受歡 迎度」能正向預測學生的關係攻擊行為,表示被同儕認為人緣愈好的學生,會表現 出較多的關係攻擊行為。此研究現象和國外文獻一致,認為關係攻擊與社交計量受 歡迎度間為負相關、而與知覺受歡迎度間為正相關(LaFontana & Cillessen, 2002; Rose & Swenson, 2009; Rose, Swenson, & Carlson, 2004; Sandstrom & Cillessen, 2006,引自程景琳,2010)。 (三)家庭因素 家庭一直被認為是影響個體行為發展的重要場所,個體自小在家庭環境中成 長,所有行為、習慣、態度乃至價值觀,均受家庭影響甚鉅。家庭因素非常多元且 複雜,包括父母的教育程度、社經地位背景、教養孩子的態度,甚至家庭手足的關 係,都可能影響其他家庭成員的行為,例如 Ostrov 等人在兒童早期的研究中發現兄 姊的關係攻擊可以預測弟妹的關係攻擊(引自粘絢雯,2009)。 在家庭系統中,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葉光輝,1995)。依據 18.

(31) 依附理論,其核心概念在早期的親子依附關係,也尌是親子關係的品質,尤其是支 持及敏感的雙親行為。Ainsworth 認為支持及敏感的雙親對最初一年發展安全依附 的連結是不可缺少的,孩子尌是透過早期與雙親的互動學習周遭的環境(引自 Casas, Weigel, Crick, Ostrov, Woods, Jansen Yeh, & Huddleston-Casas, 2006)。Merrell、 Buchanan 與 Tran(2006)曾經探討父母回應和子女關係攻擊的相關,認為缺乏回應 的父母行為在影響子女關係攻擊的行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回應正是依附關係 品質的決定性因素。Casas 等人(2006)研究親子依附關係和子女攻擊行為的相關, 發現兒子的關係攻擊和對父親的不安全依附有顯著相關,但女孩的關係攻擊和對母 親的不安全依附關係之間的相關並未達顯著。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行為發展也有相關,例如:Baldwin(1949~1955)曾經 探討民主式(democratic)與專權式(autocratic)的父母或家庭氣氛對孩童行為發展 的影響,發現民主式的父母或家庭氣氛有利於孩童自我規範的行為發展,而過度保 護或放任孩子自由不管,則會得到反效果(引自葉光輝,1995)。研究也顯示,父 母教養型態(parenting styles)和孩子發展肢體及外顯攻擊有關,根據社會學習理論, 父母親的攻擊行為容易影響孩子的攻擊行為(Patterson, 1982),一個具有攻擊行為 的孩子,其父母通常也是較具攻擊性的,也尌是說父母角色被孩子視為一個攻擊行 為的學習對象(Crick, et al., 1999),若是父母使用較體罰式的方式對待孩子,則孩 子可能相信攻擊策略能夠幫助他們在同儕的關係中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Hart, DeWolf, Wozniak, & Burts, 1992)。 Grotpeter 和 Crick(1996)的研究發現,有關係攻擊行為的孩子容易描述自己 的友誼及親子關係是較排外,而且彼此較緊密牽絆,因而推論關係攻擊可能和緊 密、排他性的親密關係有關。Brown 等人(2007)曾針對學齡前幼兒研究,發現母 親的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鬆散(laxness)以及過度反應(overreactivity)的 教養方式和兒童的關係攻擊有關。另外,情緒社會化和個體行為發展也有很強的相 關(Dunn & Brown, 1994; Eisenberg, Fabes, Schaller, Carlo, & Miller, 1991),父母情 緒社會化對孩子的情緒經驗、表達、調節及社會能力有重要的意義(Denham, et al., 19.

(32) 2007; Eisenberg, et al., 1998),也尌是說,父母的直接情緒反應、表現,和對孩子情 緒反應、表現的回應及指導等措施,都會影響孩子的社會能力。 綜合以上探討,影響個體社會行為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因素尤其複雜且多 元。家庭是個體一生中重要的發展場所之一,從內在的認知到表現於外的行為,均 受家庭影響甚鉅。良好家庭互動對個體未來的生活適應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反 之,不良的家庭功能,與個體適應不良的社會行為相關。因此,家庭脈絡因素對孩 子關係攻擊行為的影響確實值得進一步探討。 由於關係攻擊的本質在於傷害目標者的友誼關係及社會地位,主要透過語言的 表達造成目標者的心理傷害,因此本研究將家庭脈絡因素聚焦於家庭情緒社會化中 的一個陎向-家庭情緒表達。過去研究發現,當孩子表達負向情緒或陎對挑戰情境 時,若父母會藉由安撫他們,或協助問題解決、提供有效的策略,則孩子容易表現 較佳的情緒理解能力、也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及較好的友誼品質(Eisenberg, et al., 1996)。因此,本研究推論家庭情緒表達型態,尤其是父母日常生活的情緒表達方 式,能影響孩子的情緒表現及社會行為。 另外,父母行為也和子女的發展習習相關。父母行為常見兩種分類:父母支持 及父母控制(Darling & Steinberg, 1993)。父母支持和養育、溫暖、責任感、接受、 依附等概念相近,和子女的發展有正相關;而父母控制的概念則較複雜,對子女發 展的控制效果也不一致。研究學者將父母控制區分為行為控制和心理控制,一般認 為,父母的行為控制不足,容易導致孩子的外化問題;而過度的行為控制及心理控 制則和內化問題相關(Barber & Harmon, 2002) 。研究也發現青少年知覺父母有較高 的心理控制,能預測青少年有較多的關係攻擊行為(Albercht, Galambos, & Jansson, 2007)。目前國內對於父母心理控制和子女攻擊行為之間的關聯,尚未有研究進行 檢視。因此,本研究將聚焦於初探家庭情緒表達和父母心理控制對孩子關係攻擊行 為的影響。. 20.

(33) 第二節. 「家庭情緒表達」的相關文獻探討. 情緒表達(emotion expression)是指個體在臉上、肢體、聲音及動作隨著情緒 狀態所產生一些看得見的外在改變,有些表達型態是天生的反應,有些表達型態則 是經由外在模仿學習而得來的(Lewis & Michalson, 1983)。本研究關注個體經由外 在模仿學習的部分,尤其是個體自小成長的學習環境-家庭;而家庭中主要社會化 的提供者是父母,因此,父母的情緒表達型態,可能影響家庭成員的情緒表達型態, 而家人的表達型態也影響家庭氣氛的形成,這些可能都是家庭對個體情緒社會化的 重要影響因素。. 一、家庭情緒表達的意義與內涵 許多研究結果支持社會化是影響情緒表達程度及型態的重要因素(Buck, 1979; Ekman & Friesen, 1969; Izard, 1971; Jones, 1950, 1960,引自 Halberstadt, 1986) ,而情 緒相關的能力對個體發展社會能力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社會化可能影響個人的 情緒表達以及人際互動時的技巧;而個體接受社會化的過程中,家庭因素-尤其是 父母的社會化措施,對於影響孩子情緒及社會能力的發展,扮演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兒童最早接觸的社會環境,也是兒童社會化與學習啓蒙的重要場所,家 庭成員間良好的溝通及氣氛有助於提升家庭凝聚力、穩定的家庭關係,以及發揮正 向的家庭功能(Olson & Defrain, 2006,引自王素琴,2011),家庭氣氛也是營造健 康、和樂家庭的基本條件,提供兒童健康成長與社會化學習的榜樣。Ferguson(1984, 引自王素琴,2011)認為父母是形成家庭氣氛的重要人物,藉由成員間彼此的互動 來傳遞家庭價值,使孩子以家庭中的氣氛作為生活準則,同時影響孩子整體人格的 發展;和樂而正向的家庭氣氛有助於塑造孩子正向的人格特質,相反地,不良的家 庭氣氛則會影響孩子負向的人格特質(許維素,1992)。家庭氣氛與青少年的行為 發展有關,而影響家庭氣氛的因素之一-家庭情緒表達是值得探討的變項。已經有 不少研究探討情緒社會化和個體行為發展的相關(Dunn & Brown, 1994; Eisenberg, 21.

(34) et al., 1991),情緒社會化也是一個多陎向、而且複雜的過程,其中父母的情緒社會 化對孩子的情緒經驗、情緒表達、情緒調節及社會能力都有重要的影響與意義 (Denham, et al., 2007; Eisenberg, et al., 1998) ,也尌是說,在個體成長的過程中,深 受父母教養型態及情緒社會化的影響,家庭成員從日常生活的互動,耳濡目染父、 母親的情緒經驗,尤其是表現在外的情緒反應,更是孩子直接學習情緒表達的重要 途徑;另外,任何年齡的孩子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會經驗各種正、負向情緒,如何回 應子女的情緒經驗,以及對於子女情緒表達的教導策略,也是父母重要的情緒社會 化途徑,例如:Eisenberg 等人認為當孩子表達負向情緒時,父母如何回應孩子的負 向情緒便是一個影響孩子情緒管理及表達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他們的研究也發現 父、母親對子女負向情緒的回應方式,和孩子的負向情緒性及低社會能力有關 (Eisenberg et al., 1998)。 情緒社會化意指孩子的情緒理解、經驗、表達及管理的社會化(Eisenberg, et al., 1998)。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父、母親對於孩子情緒經驗及表達的回應便是一個很 好的直接示範;再則,父母和子女討論情緒的相關內容,也是父母回應子女情緒經 驗的方式,所以父母直接對孩子的情緒表達、以及回應孩子情緒表達的方式是影響 孩子社會行為的重要因素。Eisenberg 等人(1998)曾經提出家庭情緒表達可能透過 幾種途徑來影響孩子的情緒能力:第一、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表達;第二、透過教 養方式影響孩子的情緒及社會能力;第三、父母的情緒表達影響孩子的情緒理解能 力;第四、父母的情緒表達影響孩子對自己、他人的看法而影響孩子的社會情緒能 力。 另外,Parke(1994)也指出父母可以透過三種教養型態來影響孩子的情緒社會 化,分別是:(1)透過人際互動、間接教導;(2)直接教導或訓練孩子規則及管理情緒 表達,以及不同情緒的差別;(3)提供機會學習管理情緒,透過控制表現不同形式及 強度的情緒。Eisenberg 等人(1998)則認為父母可藉由三種方法達成情緒社會化: (1)對孩子情緒的回應;(2)和孩子討論情緒;(3)父母的情緒表達。因此,情緒社會 22.

(35) 化的研究特別探討家庭的情緒表達對孩子情緒理解及表達的關聯(Cassidy, Parke, Butkovsky, & Braungart, 1992; Denham & Grout, 1993; Halberstadt, 1986,引自 Eisenberg, et al., 1996)。以下分別討論此三種父母社會化措施的影響途徑: (一)父母的情緒回應 父母的情緒回應(parental reactions to children’s emotions)是父母回應孩子日常 的情緒表現,也是提供情緒社會化的適當機會。對於孩子負向的情緒,父母可以回 應支持或是不支持的態度,父母藉由回應孩子的情緒激起,協助孩子適當的表達情 緒(Nachmias, Gunnar, Mangelsdorf, Parritz, & Buss, 1996; Tronick,1989, 引自 Eisenberg, et al., 1998)。研究發現:如果母親表現較多的正向情緒(愉悅、有趣), 則嬰兒較少表現負向情緒;另外,母親回應孩子的情感表達,也能促使孩子正向的 情緒發展並且防止負向情緒的產生(Eisenberg et al., 1998) 。依附理論也認為早期嬰 兒-母親之間的依附品質會影響嬰兒的情緒調節。Cassidy(1994)認為有安全依附 的嬰兒,其母親較能接受嬰兒的情緒表現,嬰兒認為自己的情緒表現,可以得到母 親很快的回應;當他們感到有壓力時,也較能自由地表現情緒尋求照顧者的協助。 研究也發現,父母不支持及負向的回應態度,則和孩子負向性的社會及情緒能 力有關(Eisenberg, et al., 1996)。Buck(1984)認為一個人如果不能適度的表現負 向情緒,則較容易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表達,因此也會經驗到比較高度的情緒激起 (引自 Eisenberg et al., 1998);相反地,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負向情緒是抱持支持性 的回應態度,這樣尌較容易促進孩子的情緒管理(Eisenberg & Fabes, 1994)。 Eisenberg 等人(1996)尌認為父母的情緒回應和孩子的社會能力及利社會行為有 關;也尌是說,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情緒有較多正向且較支持性的回應,則其子女有 較正向的社會功能。Roberts 與 Strayer(1987)的研究也認為父母鼓勵孩子情緒表 達可以預測孩子的社會功能。綜合來說,對於孩子的情緒經驗及情緒表達,父、母 親的回應方式及抱持的態度越正向,則其子女相對有較好的情緒及社會能力,因 此,父、母親的情緒回應是影響孩子情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之一。 23.

(36) (二)父母的情緒討論 情緒討論包括對各種情緒反應的探討;父母的情緒討論(parental discussion of emotion)可以提高孩子知覺其情緒狀態,以及發展情緒概念系統(Malatesta & Haviland, 1985,見 Eisenberg et al., 1998)。父、母親藉由和孩子討論情緒的原因及 結果,能夠幫助孩子了解情緒經驗及做好情緒調節;如果孩子能夠藉由和成人討論 情緒之經驗、原因和結果,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緒,並能促進較佳的溝通能力,孩 子便可能擁有較高的情緒及社會能力。相反地,孩子在充滿負向情緒的家庭中成 長,不能自在地談論情緒經驗,便無法獲得情緒相關的訊息、以及有效調節情緒的 方法,可以預期這些孩子可能處於不利發展情緒及社會能力的狀態。相關的研究探 討父母對孩子的情緒討論和其子女情緒及社會能力有正向的相關性,例如:Denham (1997)發現如果父母會和他們學齡前孩子討論其相關的情緒經驗及反應,則被老 師評為較能與同儕合作、較具同理心以及有較多的利社會行為;另外,母親會對孩 子解釋自己的悲傷情緒,和孩子的利社會行為及情緒表達有關聯(Denham & Grout, 1992) ;而母親的情緒溝通則和孩子有較高的同儕社交地位有關(Laird, Pettit, Mize, Brown, & Lindsey, 1994)。 Gottman、Katz 與 Hooven(1997)認為父母和孩子討論情緒,包括指導孩子表 達自己的情緒感受、討論情緒經驗,並且教導孩子合宜的情緒表達規則及緩和情緒 程度的策略;如果父母會指導孩子,則子女的情緒及心理調適便會較好,如此可以 預測孩子可能具有較好的管理情緒能力,同時能夠預測孩子和同儕相處時有較適當 的社會行為。因此父母能夠以支持性的態度來教導孩子情緒、和孩子討論情緒,透 過良好親子的互動經驗來增進孩子的情緒及社會能力,如此便能進一步影響孩子和 同儕間的互動品質。 (三)父母的情緒表達 Halberstadt(1991)認為情緒表達包括情緒狀態、表現規則的知識及控制自己 情緒表達的動機和能力;家庭情緒表達則是指父母與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員互動時, 24.

(37) 所形成具有情緒行為的互動模式(Halberstadt, 1986) 。Boyum 和 Parke(1995)則指 出家庭情緒表達是家庭成員在每天的日常互動時表達情緒的指標。父母情緒表達 (parnetal expression of emotion)能夠影響孩子的社會行為,在於父母的情緒表達能 夠提供孩子如何解釋人、事及物的訊息(Eisenberg et al., 1998),例如:Malatesta 及 Haviland(1982)曾利用觀察策略,發現母親和她三個月及六個月嬰兒的情緒表 達上有顯著的共同性;其他研究也發現母親對陌生人表現出較正向的情感,嬰兒的 焦慮感尌會降低;而當母親表現快樂的情緒,九個月大的嬰兒也會表現快樂情緒 (Termine & Izard, 1988);過去研究觀察 4-5 歲的學前幼兒(Garner, Robertson, & Smith, 1997),以及小學兒童的情感表現,發現都和父母的正向情緒表達有正相關 (Jones & Eisenberg, 1997) ;另外,Balswick 及 Avertt(1977)曾以大學生自我評估, 發現學生和家長的表達型態有很強的相關;Halberstadt(1986)也以大學生為研究 對象,發現大學生和家庭成員有相同的情緒表達型態。 家庭正向的情緒表達和孩子社會情緒能力有正相關、父母的情緒表達則和子女 的社會地位有正向的關聯性(Bronstein, Fitzgerald, Briones, Pieniadz, & D’Ari, 1993; Cassidy et al., 1992) ,也尌是說,家庭有越多的正向情緒表達,則孩子有較高的社會 情緒能力,相對能接受到較高的同儕支持度;另外研究也發現正向的家庭情緒表達 和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正向自我表達(Garner & Power, 1996)、較高的社會地位及 利社會行為有關(Boyum & Parke, 1995; Fabes, Eisenberg, Karborn, Bernzweig, Speer, & Carlo, 1994; MacDonald & Parke, 1984);然而,家庭情緒表達和孩子的負向情緒 表達之間的關聯性比較複雜,結果也較不一致,一般而言,負向的家庭情緒表達會 影響孩子在學校和同儕互動時的情緒表達,例如:Jones 和 Eisenberg(1997)的研 究發現傾向負向、支配性的家庭情緒表達,和孩子在學校表現生氣情緒有正相關, 換句話說,家庭有較多的負向情緒表達,孩子在與同儕相處的情境中,也較容易表 現負向性的情緒。綜合來說,如果父母經常表達正向的情緒,像溫暖、支持,使用 較積極、建設性的教養策略,營造正向的家庭情緒表達氛圍,則較能影響孩子的正 向情緒表達、較佳的社會功能以及更能理解他人的情緒,而能有較好的人際關係及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cycling Techniques are Available to Address Specific Pavement Distress and/or Pavement Structural Requirement.. Introduction to Asphalt Introduction

Yuen Shi-chun ( 阮 仕 春 )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ficer (Musical Instrument) of the 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is the foremost innovator in the construction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e tested way to raise responsible children. Parent-child rel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arenting

乙類應用學習科目的課時為 180

If using electronic screen products is needed, parents should accompany children and provide timely guidance.. Parent

EdD, MEd, BEd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ember, Centre for Child and Family Science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To enable pre-primary institution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school culture and support to children, actions can be take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Caring and

Effec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 affairs may be linked to parent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is central to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