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道─邏各斯─基督 老子、斐洛與若望的比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道─邏各斯─基督 老子、斐洛與若望的比較"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道─邏各斯─基督

老子、斐洛與若望的比較

(上)

黃 克 鑣1

本文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和比較老子的道與 斐洛的邏各斯,格外討論兩者的宇宙性意義;下篇首 先將斐洛的邏各斯理論與《若望福音》〈序言〉連接,然 後描述老子「聖人」的特色,討論道的倫理意義;目的 是要從道家聖人的角度,觀看《若望福音》的基督─降 生成人的聖言,這是全文的主旨。筆者的用意是描繪

《若望福音 》基督面容的一些道家風格,使這基督畫像 帶上東方色彩。

前 言

近期神學界對本地化問題引起了新的興趣,紛紛探討神學 本地化的意義及應採取的路向2。一般同意本地化方法該是多元

1 本文作者:黃克鑣神父,本篤會會士,美國加州 New Camaldoli Hermitage 隱修士。為倫敦大學文學士及神學碩士,羅馬額我略大 學神學博士,論文專門研究拉內基督論( Logos-Symbol in the Christology of Karl Rahner, Rome: LAS, 1984)。本文曾以英語發 表 , 見 Joseph H. Wong, “Tao-Logos-Jesus: Lao Tzu, Philo and John Compared,” in Roman Malek (ed.), The Chinese Face of Jesus Christ (Monumenta Serica MS50) vol.1 (Sank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2002), pp. 87~126;中文版經改編後分上、下 篇在《神學論集》登載。

2 有關神學本地化不同路向的討論,參閱:楊熙楠編,《漢語神學 芻議》(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2000);張春申,〈神 學 ( 靈 修 ) 本 地 化 的 回 顧 與 前 瞻 〉 《 神 學 年 刊 》 21 期

(2)

的,但由於傳統思想對中華文化有如此深遠的影響,筆者認為 基督宗教與儒、道、釋等傳統思想的對談與融通,始終是神學 本地化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有關基督宗教與儒家或佛教思想 的比較已有不少的著述,本文願意討論道家思想與基督宗教的 異同,作為神學本地化的嘗試。

老子的道與《若望福音》的聖言頗有相似之處,這曾引起 不少學者的關注,如近日學者吳經熊便是把《若望福音》的開 端譯作:「太初有道」。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主要範疇,在老子 以前,道一般指天道或人道,有規律或準則的意義。老子首先 給予道以形上學的意義,以道為萬物的本體或本原3。老子的道 基 本 上 具 有 對 於 宇 宙 ( cosmological ) 及 有 關 人 生

(anthropological)的兩種意義,其宇宙意義表示道對於宇宙 生成及運行的作用,有關人生的意義表示道是人倫理行為及修 養的準則。這兩種作用彼此連貫,在《道德經》有平均的論述。

《若望福音》「聖言」的希臘原文是 logos4,如同道在中國哲 學有特殊地位,logos 也是希臘哲學的重要觀念,包含「言」和

(2000),1~17 頁;吳智勳,〈神學本地化的原則〉《神思》47 期

(2000),1~21 頁;黃瑞俊,〈現代多元處境中的漢語基督神學:

乘載、轉化和期待創造〉《神學論集》131 期(2002 春),134~157 頁。

3 參閱: 馮 友蘭 , 《 中國 哲 學 史 》 增訂 本上 冊 ( 台北 : 商 務 , 1990),218 頁;有關「道」在中國哲學思想史的演變,參閱:張 立文編,《道》(台北:漢興,1994)。

4 舊約聖經希臘文譯本以 logos 翻譯希伯來文的 dabar;dabar 有動 態意義,除了「說話」的意思外,也包含行動和事蹟等意義;「上 主 的 話 」 表 示 祂 啟 示 的 圓 滿 。 參 閱 : Raymond E. Brow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Anchor Bible 29)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66), pp. 520~521.

(3)

「理」的意思。如同老子的道,若望〈序言〉的聖言也具有對於宇 宙和人類救恩的雙重意義5;但〈序言〉對聖言的宇宙性任務只 是簡略提及(若一 3, 10),卻偏重於聖言對人類救恩的意義。

《若望福音》本身更專注於降生的聖言有關啟示和救恩的任務;

〈序言〉所用的聖言一詞,在福音中也不復出現了。

老子雖然討論道的形上意義,但他真正關心的還是道對於 人生的意義:道引導人成為「聖人」。本文主旨在於從道家聖人 的角度觀看《若望福音》的基督,藉此展示基督容貌的一些道 家風采。文中可以看到聖人的基本特點,如與道同體、歸根復命 自然無為、柔弱不爭等,都反映在基督身上。聖人與基督的對 照特別顯示道和聖言對於人生或救恩的意義,在這方面,老子 和若望均有豐富的論述,足以相比。但在比較道和聖言的宇宙 意義時,卻會遇到雙方資料不均衡的困難;老子對道的宇宙性 意義有深入的討論,但若望〈序言〉有關聖言這方面的描述卻 不多。

筆者認為亞歷山大的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 約主前 20 年~主曆 50 年)有關「邏各斯」(logos)的理論,能有助於道 與聖言的比較。不少學者同意《若望福音》的〈序言〉與斐洛同出 於希臘化的猶太思相背景6;邏各斯是斐洛思想體系的基本觀 念,若望的聖言與斐洛的邏各斯相似,其中不同的地方是,斐 洛除了討論邏各斯的救恩意義外,也遠較若望更關注邏各斯的 宇宙性意義。因此,斐洛的邏各斯及若望的聖言,可以分別與

5 參 閱 : Thomas H. Tobin, “The Prologue of John and Hellenistic Jewish Speculation,” The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52 (1990) , pp.

257~261.

6 同上,253 頁。

(4)

老子道的宇宙意義及倫理意義作比較。

筆者對於斐洛的選擇也有另一重要理由,為了把基督信息 傳播給中國人,應盡可能描繪具有東方色彩的基督畫像。為了 達到這目的,可採途徑之一是在表達基督信息時,設法與中華 文化配合,尤其與儒、道、釋等傳統思想融會貫通。在這方面,

斐洛可以提供卓越的模式,斐洛致力於文化交流的工作,借助 希臘哲學思想,特別是中期柏拉圖哲學,詮釋猶太聖經7,在 他多產的著述裡成功地達成猶太思想與希臘文化的融合8;斐 洛的著作對早期教父神學思想有重大影響9

本文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和比較老子的道與斐洛的 邏各斯,格外討論兩者的宇宙性意義;下篇首先將斐洛的邏各 斯理論與《若望福音》〈序言〉連接,然後描述老子「聖人」的特 色,討論道的倫理意義;目的是要從道家聖人的角度,觀看

《若望福音》的基督─降生成人的聖言,這是全文的主旨。筆者 的用意是描繪《若望福音》基督面容的一些道家風格,使這基 督畫像帶上東方色彩。

7 斐洛釋經的一個基本原則是以梅瑟為一位偉大哲學家,更確切 地說,是以他為一位中期柏拉圖哲學家;參閱: John Dillon, The Middle Platonists: A Study of Platonism 80 B.C. to A.D. 220 (London: G. Duckworth, 1977), p.143.

8 本文有關斐洛著作的引述取 自 Philo, tr. F.G. Colson and G.H.

Whitaker, Loeb Classical Library, vols. I-X (原 文與英文對 照 ) (Cambridge, MA: Harvard UP, 1929~62);中文引述由筆者自譯。

9 參閱:David T. Runia, Philo and the Church Fathers: A Collection of Papers (Leiden: Brill, 1995).

(5)

一、道與邏各斯─老子與斐洛

(一)老子的道:有、無;道、德

道是老子哲學的中心觀念,老子的道包含多種意義,學者 有不同的解釋;但大致認為可以把道的意義歸納如下:道是形 上的終極實體;使宇宙生成的動力;促使萬物運動的規律;作 為人倫理行為的準則10。本文這部分格外討論道的形上和宇宙 性意義,此意義是基於一項重要的預設:為了使宇宙萬物生成,

必須有一先於一切的總原理,即道的存在。

1. 有無與萬物

《道德經》廿五章描述道的存在及與萬物的關係: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 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 為之名曰「大」。

這段文字概括了老子的宇宙生成論,說明道存在於一種渾 樸或混沌不分的狀態;靜而無聲,動而無形。在天地之先已存 在,且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原理,因此,「可以為天地母」11。老 子自認不知其名,王弼對此加以註釋說:「名以定形。混成無 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12

老子在《道德經》一再強調道是沒有形體、不可見及不可思

10 參 閱 : 陳 鼓 應 , 《 老 子 今 註 今 譯 及 評 介 》 ( 台 北 : 商 務 , 1997),52 頁;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 生書局,1974),348~365 頁;作者列舉「老子言道六義」。有關 近日中國學者對老子「道」的各種詮釋,參閱:劉笑敢,《老子》

(台北:東大,1997),184~198 頁。

11 通行本作「天下母」,帛書甲、乙本均作「天地母」。

12 袁保新編,《老子王弼注》(台北:金楓,1986),82 頁。

(6)

議的: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 不得,名曰「微」13。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 曒,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 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14

道是無色、無聲、無形的,幽而不顯,不是感官所能把握 的;由於道超越我們的感官,它也是不可思議的,為此老子說 它「不可致詰」。但這無形的道並非一無所有;這裡所說的「無 物」並不是指「空無所有」(nothingness),卻是說道是沒有形 像,不具名相的實存體15

道既是感官無從探索和認識的,那便如河上公所說,只能

「受之以靜,求之以神」16;即只能在虛靜中以心神體會道。《道 德經》提示,這種虛靜中對道的體會不是思考的結果,而是內 心的直覺,是透過觀照萬物而達致的:「致虛極,守靜篤。萬

13 河上公對此三句的註釋如下:「無色曰夷;言一無采色,不可得 視而見之。無聲曰希。言一無音聲,不可得聽而聞之。無形曰微。

言一無形體,不可搏持而得之。」見王卡校對,《老子道德經河上 公章句》(北京:中華,1993),52 頁。

14《道德經》十四章:「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這 幾句話是描述「無物」並非真的一無所有,只是無狀、無象、若有 若無而已。河上公解釋「惚恍」為「若存若亡,不可見之也」。見王 卡,《河上公章句》,54 頁。

15《道德經》廿一章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 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冥兮窈兮,其 中有信。」這章如同十四章,都是描述形上之道的。形上之道恍惚 無形,若有若無;但在深遠暗昧之中,卻是「有象」、「有物」、

「有精」、「有信」。這節說明了道的真實存在性。

16 王卡,《河上公章句》,53 頁。

(7)

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道德經》十六 章)。老子認為必須致虛守靜,才能觀照萬物的活動,體察萬 物生長發榮,又「各復歸其根」,即復歸於道17。因此,道有隱 晦及顯示的兩面,道藉著創生萬物把自己顯示出來,但它本身 卻是隱藏著的萬物根源。老子以有、無表示道顯與隱的兩面,

並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四十章)。

《道德經 》提及有、無的經文雖然不多,但莊子卻認為有、無是 老子反思的主題:

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

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莊子‧天下篇》)

學者一般同意,《道德經》第一章是全書的提綱挈領,格 外討論道為無、有的觀念,及道與萬物的關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道德經》開始便聲明,道是隱晦深遠,不可名言的。關於 本章第二句,王弼本有不同的讀法:「無名,天地之始;有名,

萬物之母。」前人多循王弼,以「無名」、「有名」作解;近日學 者大多依從王安石,以「無」「有」為讀18。但王弼雖以「無名」

「有名」分句,事實上也是以「無」「有」解釋「無名」「有名」19

17《道德經》六章稱道為「天地根」:「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 門,是謂天地根。」

18 參閱:高亨,《老子正詁》(台北:新文豐,1981),2 頁;高 亨贊同梁啟超之說,以「無」、「有」為讀,並引四十章為證:「天 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也參閱: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

48~49 頁。

19 王弼註釋此句說:「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 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

(8)

因此,這兩種不同的讀法,其意義基本上還是相同的。

如果我們採用王安石的分句,「無」「有」便是道的兩個不 同名稱。本章的道是形上的實體之道,無、有是用來指稱道的。

無並不等於空無,許慎《說文解字》言:「無,豐也。」無即豐滿 的意思;但後來又被解作沒有、空虛。老子的無兼有這兩種意 義;道的空虛是建於豐的基礎上的20。道是一種潛藏力,在未 成為現實性時,它隱伏著了。這個幽隱未形之道不能為我們的 感官所認識,所以老子用「無」來表示這不見其形之道。但這無 形之道卻充滿無限的生命力,能產生天地萬物;為此,老子又 用「有」來形容形上的道向下落實時,介乎無形質與有形質之 間的一種狀態。可見老子的「無」是蘊藏著無限生機和無限之

「有」的21。因此,《道德經》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 無。」「有」便是「無」與萬物之間的中介;道首先由無生有,然 後再生萬物。為此王弼註說:「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 始,以無為本」22

第一章繼續說: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23。此兩者,

也。」見袁保新,《老子王弼注》,7 頁。

20 參閱: 王清祥, 《老子河 上公 注之研究 》 (台北:新文 豐 , 1994),28 頁;有關「無」的觀念和文字發展經過,參閱:龐樸,

〈說無〉,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編,《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北 京:東方,1986),62~74 頁。

21 參閱: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5~6 頁。

22 袁保新,《老子王弼注》,139 頁。

23「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王弼以「無欲」「有欲」為 讀。「無欲」還可以解通,但「有欲」卻難於解釋。嚴靈峰說:「老 子觀物方法,以虛靜為本……常常有欲之人,自難虛靜,何能

『觀徼 』?」見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50 頁。

(9)

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意思是說,常處於「無」以觀照道體之幽深精微;常處於

「有」以觀照道用之廣大無邊。「無」是道隱晦的本質,「有」是 道透過萬物的自我顯示。「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無與有同出 於道,代表道的不同兩面: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24;有、

無異名,而道通為一。「玄」是指幽昧深遠的意思,意謂著無與 有均屬於形而上的範疇。

《道德經》四十二章對於「道」化生萬物的過程有更詳細的 敘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 陽,沖氣以為和。

這段文字意義隱晦,不易解釋;對於一、二、三的數字,

歷來有不同的見解25。近日學者認為司馬光的註釋綜合了前人 的意見,頗能闡明這經文的涵義:

道生一,自無而生有;一生二,分陰分陽;二生三,

陰陽交而生和;三生萬物,和氣合而生物26

24 馮友蘭論述《道德經》第一章時,也是以「無」、「有」及「常無」、

「常有」分句,並說明「道兼有無」:「道乃萬物所以生之原理,

與天地萬物之為事物者不同。事物可名曰有;道非事物,只可謂 為無。然道能生天地萬物,故又可稱為有。故道兼有無而言;無 言其體,有言其用。」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上冊,220 頁。

25 參閱: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214~217 頁;吳怡,《新譯老 子解義》(台北:三民,1994),347~351 頁。

26 參閱:嚴靈峰,《道家四子新編》(台北:商務,1968),39 頁;

羅 光 , 《 中 國 哲 學 思 想 史 : 先 秦 篇 》 ( 台 北 : 學 生 書 局 , 1982),193~200 頁;司馬光以「二」解作陰陽二氣是基於下文: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羅光大致贊同司馬光的註釋,

(10)

按照這解釋,「道」為「無」;「一」是「有」,是「氣」,即未 分陰陽的元氣;「二」是指「陰」、「陽」二氣;「三」指陰陽二氣 的合和,或稱「和氣」。

2. 德者道之舍

有、無代表道顯與隱的兩面,道和德卻表示道的另一種相 對特性:超越與內在。上文引述《道德經》廿五章關於道的描述: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這表現道的超越性;但這超越的道 也內在於世界。老子以「德」表示內在於萬物的道,德是《道德 經》下半部的主題。就如道是天地萬物所以生的總原理,德便 是一物所以生的原理;《管子心術上》說:「德者道之舍,物得 以生……故德者,得也」(《管子》卷十三)。德是道寓居於個 別事物;管子以「得」解釋「德」,德即是一物所得於道而成為 該物的原理27

《道德經》五十一章闡述道和德與萬物的關係: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 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 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使萬物生成、德畜養萬物,使各物維持其本性。老子格 外顯示德的母性:「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道與世 界的關係特別表現於「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是無意識、無目

但認為「三」更宜解作「天、地、人」三才(198~199 頁)。遠早於司 馬光,漢代《淮南子》也曾對《道德經》四十二章作了解釋,《天 文篇》說:「道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而 萬物生。」《淮南子》以陰陽解釋「二」;以陰陽合和解釋「三」;與 司馬光註釋相同。但對「道生一」卻未加以解釋,只說「道始於 一」,即將「道」和「一」視為同一概念。

27 參閱: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上冊,222 頁。

(11)

的地造生萬物,為此對於萬物也不會發號施令,卻保持自然無 為的態度:「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這 是老子對無為的描述,他認為這是道最基本的屬性。

道創生萬物雖然是出於無心,順任自然;但也依循恆常的 規律,在各種變化中保持不變的常軌,可稱為「常道」。道的常 軌主要表現於萬物的復歸:「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 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28(《道德經》十六章)。

歸根復命是萬物普遍而共同遵守的法則,萬物既本始於道體的 虛無,亦復歸於道體的虛靜。由道生成的世界不是沒有秩序的,

因為道的常規已自然地進入了天地萬物,萬物反映道的規律。

因此,廿五章介紹宇宙生成論是這樣結束的:「人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見天地反映道的法則,人必須通 過法地、法天,以便能取法於道;而道本身的法則在於自然。

老子又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德經》廿一章)。

「孔德」即大德之意,「容」可解作容貌或行動29。德既是一物得 於道而成其本性者,那麼,每一事物都成了道的流露,按照各 自的本性,在樣態及運作中遵循於道及反映道的特性。

(二)斐洛的邏各斯─隱晦天主的顯示

有關邏各斯的理論,是斐洛以哲學為基礎的神學體系之中 心思想。斐洛雖然使用斯多噶派哲學名詞,但其哲學思想主要

28 王淮註說:「常者,自然之常道,亦即道所運行之常軌,萬物普 遍而共同遵守之法則(自然律)是也」;參閱:王淮,《老子探 義》(台北:商務,1969),70 頁。本文下篇對十六章將有更詳 細的討論。

29 按王淮的解釋,「容」即「容貌」,「形容」之意;但高亨卻說:

「容、疑借為 ,動也 。」參閱:王淮,《老子探義》,88~89 頁。

(12)

是受了中期柏拉圖學說的影響。中期柏拉圖哲學以神為世界秩 序的超越性根源,但認為在神與有形世界之間必須有一位或多 位中介角色,作為世界秩序的近因30。斐洛相信這中介角色也 適用於聖經有關創世的記述,並提出邏各斯為天主與有形世界 之間的主要中介。這邏各斯包括了柏拉圖的「觀念世界」

(world of ideas),斐洛稱邏各斯為「天主的理智」(divine mind)。因此,為了明白邏各斯的意義和作用,必須簡略介紹 斐洛有關天主的神學思想。

讀者會發現,上面討論老子對於道的隱晦與顯示,超越與 內在等基本特性的反思,也是斐洛神學思想的主題。兩者的主 要分別在於道的創生是無心、無意的,而天主的創造卻是有意 識、有目標的。這一點留待比較老子與斐洛時會加以討論;現 首先介紹斐洛的思想。

1. 天主不可知、不可名言的特性

中期柏拉圖哲學以「一」(hen)為宇宙最高原理,對斐洛 來說,這「一」可以比作猶太宗教的天主,斐洛也稱之為「一」 或「真實存在者」(to ontos on)。除了稱天主為永恆、不變、不 朽外,斐洛更創新地用其他形容詞描述天主,如不可名狀、不 可言說、不可知等31

為了證實天主不可知的特性,斐洛首先指證天主是沒有形 體,且是單純的。斐洛提出在《梅瑟五書》中,有關天主的言論 主要可分兩種:一種說「天主與人不同」(戶廿三 19);另一

30 參閱:Dillon, Middle Platonists, pp. 45~49.

31 同上,155 頁;作者指出斐洛是把這些形容詞套用在天主身上 的第一人。

(13)

種卻說天主與人相似32。斐洛認為只有第一種言論才是真實的,

第二種是為了適應一般人的需要而設的。斐洛指出天主不但沒 有感官可以察覺的形體,也不能被人的理智認識;人只能知道 天主的存在,天主的本質是不可知的33

在《改換名字》(De Mutatione Nominum)一書中,斐洛也 以天主的無形體證明祂不可知的特性,該書以註釋《創世紀》

的一節經文開始:「亞巴郎九十九歲時,上主顯現給他,對他 說:『我是全能的天主』」(創十七 1)34。斐洛指出,天主既然 是沒有形體和單純的,為此祂的顯現不是肉眼所能看見,而是 靈魂的眼目才能看見的。但在下一章裡斐洛進一步說明,連人 的理智也無法認識天主:

不要以為那實存者能被人認識,因為在我們身上沒有 任何官能可以看見天主。不是肉體的感官,也不是理智可 以認識祂35

斐洛繼續引用《出谷紀》兩段經文證實他的言論,這些經 文都與梅瑟有關:第一節敘述梅瑟登上西乃山,進入黑暗中與 天主會晤(出廿 21);「黑暗」象徵天主不可見、不可知的特性,

在黑暗中與天主會晤表示梅瑟體驗到天主的臨在,卻看不到祂 的面容。第二節經文是天主對梅瑟請求看見祂的聖容時所給予 的回答:「你將看見我的背後,但我的面容,卻無法看見 」

(出卅三 23),斐洛解釋這經文說:實存者以下的一切事物 , 不論是物質的或非物質的,我們都可以認識……但唯有天主,

32 Quod Deus immutabilis sit 11,53;以下簡稱 Deus.

33 Deus 13, 62.

34 De Mutatione Nominum 1,3; 以下簡稱 Mut.

35 Mut. 2, 7.

(14)

以其本性而論,是無法認識的36

理由是基於天主與人之間的差異,在我們之內沒有任何官 能可以看見天主,不論是感官或理智。

從天主不可知的特性,斐洛引申天主是不可名言的:「結 論是我們無法給予那實存者任何名字」37。顯而易見,不可知的 事物也是不可名言的。對於這邏輯的推論,斐洛也引述聖經佐 證:「我曾顯現給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為全能的天主,但 沒有以雅威的名字將我啟示給他們」(出六 3)38。從這不可名 言的屬性,斐洛又轉回論證天主是不可知的。這種反覆的思辯 過程,顯示斐洛看到這兩種屬性在邏輯上是彼此包含的39 2. 邏各斯─天主的肖像及世界的模型

斐洛強調天主本身是超越和隱晦,不可知、不可名言的;

但從聖經看,這隱晦的天主也透過創造和救恩史的事蹟,將自 己啟示給人。斐洛認為在超越的天主與這世界之間必須有一中 介,作為天主自我顯示的工具;斐洛便是以神聖邏各斯為這中 介。

斐洛承受了柏拉圖哲學有關「觀念」(idea)的學說,認為 這現象世界各事物的觀念具有它們的獨立存在。當斐洛視這種 觀念為一整體時,便出現了「理念世界」(intelligible world)

及「邏各斯」這兩個名詞。「理念世界」一詞大概是斐洛所創,表

36 Mut. 2, 9.

37 Mut. 2, 11.

38 Mut. 2, 13.

39 參 閱 : Harry A. Wolfson, Philo: Foundations of Religious Philosophy in 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vol.2 (Cambridge MA: Harvard UP, 1962), p.120.

(15)

示「無形和永恆的觀念存在之領域」40。斐洛又受了柏拉圖《蒂邁 歐篇》(Timaeus)的啟發,相信必須先有完善的藍圖,然後才 能製作完美的倣本。斐洛說:

當天主願意創造這有形的世界時,祂首先造了一「理 念世界」作為神聖、無形的典型,以便按照著創造這物質 世界41

因此,在詮釋《創世紀》第一章時,斐洛提出世界雙重創 造的理論。第一天,天主首先創造了理念世界,包括無形的天 地,以及四種基本元素─土、氣、水、火─的無形觀念42;接下 來的五天裡,天主便是以理念世界為模型創造了有形可見的世 界。

邏各斯與理念世界有密切關係,邏各斯表示「天主的理 智」,理念世界即存在於其中。這可由斐洛有關建築師的比喻 看到,當一位建築師受託建造一座宏偉的城市時,他首先在思 想中繪製那城市的藍圖,這藍圖是他理智的創作,刻印在他的 腦海,如同印在蠟板上43;然後他按照記憶中的藍圖,建造那 有形可見的城市。斐洛將這比喻應用到天主身上,並強調那藍 圖或理念世界只存在於天主的理智─神聖邏各斯:

如同建築師構思的城市,只是刻印在建築師的心靈,

在外面有形的世界是找不到的,同樣,由觀念構成的世界 除了存在於神聖邏各斯─天主的理智外,在任何地方也找

40 De Gigantibus 13, 61.

41 De Opificio Mundi 4, 16;以下簡稱 Op.

42 Op. 7, 29~9, 35.

43 Op. 4, 18.

(16)

不到44

由此可見斐洛以邏各斯一詞代替 nous,後者是柏拉圖和 亞理斯多德用以指稱理智的。斐洛使用邏各斯一詞,不一定是 受了斯多噶學派的影響,斐洛慣常以 nous 稱人的理智,他願 意用不同的名詞稱呼天主的理智,以別於人的理智45。此外,

邏各斯─logos─也有「言」的意思,聖經有關天主聖言的各種涵 義:如聖言是天主創造世界的工具,啟示及宣告神諭的媒介等,

這一切都影響了斐洛採用邏各斯或「上主的聖言」,代替 nous 指稱天主的理智。

作為天主的理智,邏各斯是祂的屬性,為此與天主的本質 無異46。但由於斐洛在這一點沒有一貫的立場,邏各斯的真正 地位也有混淆。大概可以說,基於邏各斯作中介的任務,其地 位是處於造物主與受造物之間,被稱為天主的「首席使者」

(archangelos)47。斐洛也把以下的說話放在邏各斯口中:

「我站在上主和你們中間」(申五 5)。我不像上主一 般不受生,也不如同你們那樣受造;卻處於那兩端的中間 作為兩者間的中保48

邏各斯雖是位於天人之間的中保,但被稱為上主的「首生 者」(protogonos)及「上主的影子」(skia θeou),在斐洛心 目中,邏各斯無疑是更接近天主的49

44 Op. 5, 20.

45 參 閱 : Wolfson, Philo: Foundations of Religious Philosophy, vol.1, p.253.

46 同上,231 頁。

47 Quis Rerum Divinarum Heres 42, 205;以下簡稱 Heres.

48 同上。

49 De Confusione Linguarum 14, 63; 28, 146; Legum Allegoriae III

(17)

邏各斯作為超越的天主與物質世界之間的中保這任務,特 別透過「天主的肖像」這觀念表現出來。斐洛在不同的著作中論 及《創世紀》第一章 27 節時,一再指出人只是「按照天主的肖 像」受造,本身不是天主的肖像。為了清晰起見,斐洛一貫地 使用兩個不同的名稱形容邏各斯:「肖像」(eikon)和「模型」

(paradeigma)。邏各斯是天主的「肖像」,也是人受造的「模 型」;人的理智便是按照邏各斯受塑造,而成為天主「肖像的 肖像」(eikon eikonos)50。對斐洛來說,人與天主肖像相似的 地方格外在於人的理智,為此在比較這兩個理智時,斐洛有以 下一段話:

一 個( 天 主 的 理智 ) 是 在 我 們 之 上 的 原型 ( arch- typos);另一個(人的理智)卻是倣本(mimema),那 是我們所擁有的。梅瑟稱前者為「天主的肖像」,後者是那 肖像的倣製。他不說天主造人作為祂的肖像,卻說天主按 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創一 27)51

斐洛也稱邏各斯為天主創造時使用的工具,但這工具的任 務 與 邏 各 斯 是 天 主 肖 像 的 特 點 是 連 在 一 起 的 。 斐 洛 解 釋 Bezalel(「上主的影子」)這名稱說:

上主的影子便是祂的邏各斯,是祂用來創造世界的工 具……正如天主是祂的肖像─祂的影子─的原型,同樣,

31, 96;以下簡稱 L.A.

50 參閱:Op.6, 24~25;L.A. III 31, 95~96;Heres 48, 230~231. 這些 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很接近,顯示邏各斯是天主的肖像及人的理 智之原型。參閱: Thomas H. Tobin, The Creation of Man: Philo and the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 (Washington DC: CBAA, 1983), p.58.

51 Heres 48, 230~231.

(18)

這肖像也成為其他事物的模型52

斐洛指出邏各斯是天主創造時使用的工具,這工具的作用 特別在於邏各斯是世界的模型。因此,邏各斯是天主創造的

「工具因」(instrumental cause),與他是世界的「模型因」

(exemplary cause)兩者合而為一。

邏各斯的宇宙性作用不僅限於世界的創造,他也是天主內 在於萬物的原理。這物質世界的事物本身缺乏內聚力,邏各斯 充塞天地萬物,又如膠液般使萬物集結統一53。在描述其內在 性時,斐洛指稱邏各斯以這物質世界為外衣,即是以由土、氣、

水、火四元素構成的萬物作外衣。斐洛並加上說,世界是邏各 斯的外衣,就如同身體是靈魂的外衣一般54。無疑地,斐洛是 以邏各斯比作柏拉圖的「世界靈魂」(World Soul)55

(三)道與邏各斯的異同

在比較老子的道和斐洛的邏各斯時,可以看到兩者間有著 顯著地相似,以及基本上不同的地方;正是這些相同和相異之 處使這比較成為有意義的嘗試。先看兩者相似的部分。首先,

隱晦與顯示,中介與模型等觀念是斐洛反思的主題,而這些也 是老子討論的要點。在斐洛方面,邏各斯是隱晦的天主藉以顯 示自我的工具,也是超越的天主與有形世界之間的中介。同樣,

52 L.A. III 31, 96.

53 Heres 38, 188.

54 De Fuga et Inventione 20, 110.

55 參 閱 : Plato, Timaeus 34b~37c ; 見 Timaeus, tr. Donald Zey1 (Indianapolis: Hackett, 2000), pp.19~23. 按照柏拉圖的意見,這

「世界靈魂」以世界為軀體,既寓居於世界之內,也把世界包圍 著。

(19)

「有」「無」及「道」「德」等觀念,是老子用來解釋那玄奧超越 的道與天地萬物之關係的。

斐洛的天主是「隱藏的天主」(Deus absconditus),是不 可知、不可言說、看不見及無名的。邏各斯被稱為「天主的肖像」,

其任務是顯示天主。但邏各斯既是天主的理智,與天主的本質 相同,本身也是不可見、不可知的。因此,必須等待天主理智 容載的無形觀念,藉著創造在有形世界成為可見的事物時,天 主自我顯示的過程才告完成。邏各斯作中介的任務便在於此,

他既是天主的肖像,也是天主藉以創造世界的模型;世界便是 邏各斯的倣製本,或「肖像的肖像」。這樣,當人瞻觀世界的美 善、秩序與和諧時,便能欣賞這世界的模型,即那內在於萬物 的邏各斯;透過瞻觀邏各斯,也能隱約窺見那隱藏的天主。

轉過來看《道德經》,我們會發現老子也在思考相似的問 題,即那隱晦超越的道與現象世界彼此間關係的問題。以下是 老子有關宇宙生成的綜合描述:「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 無」(《道德經》四十章);「有」便是「無」與萬物之間的中介。

道同時是「無」和「有」,由於道兼有這兩方面,道不可簡單地 比作邏各斯;道是更廣泛的觀念,包含了斐洛隱晦的天主,以 及祂藉以自我顯示的邏各斯。《道德經》一章說:「無,名天地 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當道被稱為「無」,或被視為天地萬 物隱晦的根源時,道為無形、無名、不可知、不可言說的;這

「無」可比作斐洛「隱藏的天主」。為了將自己顯示於萬物,那無 形的道首先自「無」生「有」,進入介乎無形質與有形質之間的 狀態;「有」本身雖也是無形,卻能將形體及名相賦與萬物,

為此可以稱為「萬物之母」。「有」是「無」之顯,可以與斐洛的 邏各斯相比。就如邏各斯是天主與有形世界之間的中介,「有」

(20)

便是那無形、無名的道(即「無」)透過物質世界自我顯示的媒 介。正如邏各斯(天主的理智)屬於天主的本質,「有」和「無」

亦是同一的道的不同兩面:「無」為道之體,「有」為道之用。

「肖像」與「模型」的觀念觸及邏各斯中介角色的重點,老 子雖然不以「肖像」或「模型」等名詞指稱道,但認為宇宙運行 的秩序反映道的規律。這思想格外可見於《道德經》廿五章,老 子首先指出道是天地生成的原因,可以稱為「天地母」;然後 由此推出結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表 示道生天地時,道的法則已自然地進入了萬物,為此人必須法 地、法天,以便能取法天地運行所反映的道之規律;就如邏各 斯是世界的模型,道也是天、地、人的最高楷模。

萬物是道的反映,這也可以從德的觀念看到:「德者道之 舍」,德是一物得於道而成其本性的原理。這是說道不但是使 萬物生成的動力,本身也內在於萬物,使萬物成為道的反映及 自然流露;為此老子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德經》

廿一章)。正如德是道內在於萬物的原理,邏各斯也內在於這 世界,使萬物集結歸一;因此,邏各斯也可以與老子的德相比。

除了兩體系相同之處外,也有一些基本不同的地方,特別 是有關天主或道的位格問題以及創造的觀念。明顯地,斐洛的 天主是一位有位格的神,是「純粹的思想」(noesis noeseos)。

問題是老子的道是否也有位格?大部分學者會給予否定的答案,

但筆者認為這問題是值得討論的。《老子河上公注》是古代對於

《道德經》的主要註釋之一,河上公形容道是具有人格特點的;

他對《道德經》卅三章「強行者有志」一語作以下解釋:「人能強 力行善,則為有意於道,道亦有意於人」56。河上公的註釋成為

56 王卡,《河上公章句》,134 頁;參閱:王清祥,《老子河上公注

(21)

日後道教主要經典之一,而道教崇奉道為有位格的至高神明。

道的位格問題自然與創造的觀念互相關聯,按照斐洛的看 法,創造是天主有意識的行動,是經過細心的策劃,以便創建 一個秩序井然的世界;這觀點可見於上述建築師的比喻。這種 思想與老子對於道創生萬物的看法截然不同,道的創生是無意 識、無目標的;與其說「創造」(creation),道的創生更接近新 柏拉圖哲學的「流生」(emanation)57。世界的生成是道自然無 為的結果,這種無為的創生也影響了道對於世界的基本態度,

即「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無為態度。老子視無為 為道的主要特徵,也以此作為聖人必須向道學習的基本特性58

天主的創造是有意識和有目標的,但問題是,有意識和有 目標的行動是否必定是「有為」的?假如答案是肯定的話,聖 人便難於取法道的無為。事實上,無為應以自然為標準,處事 行動必須合乎事物的本性,不強作妄為。依老子的看法,道雖 然無心地造生萬物,萬物卻自然地遵循道的規律或常軌,最重 要的常軌是「歸根復命」(《道德經》十六章)。天主創造世界的 目標也是願意萬物歸根返源,以祂為依歸。「回歸」的主題在日 後狄奧尼修(Dionysius the Areopagite)的著述中格外顯著;

之研究》,36 頁。

57 以下是關於柏羅丁( Plotinus, ca. 205~270 ) 的「流生」理論的扼要 描述: “This process of emanation is a process of ‘overflowing’, the potent simplicity of the One ‘overflows’ into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ce overflows into Soul……Emanation is the One’s unfolding its simplicity ” ; 見 Andrew Louth, The Origins of the Christian Mystical Tradition : From Plato to Denys (Oxford : Clarendon, 1981), p.38.

58 有關聖人的無為將於本文下篇討論。

(22)

狄氏深受新柏拉圖哲學的影響,視萬物出自天主,也本能地返 回天主,以祂為永恆的歸宿59

在《論天主的名稱》(The Divine Names)一書中,狄奧尼 修格外闡述「善」(the Good)這名稱,並從這名稱反思萬物出 自天主的「生發」( procession),及返回天主的「回歸」

(return)的主題60。天主是萬善的根源,如同太陽的光輝照耀 普世,天主也將祂的美善分施於萬物;這美善不但使萬物生成,

也是引領萬物返本還源的動力61。狄氏指出天主的美善包含著 強烈的渴慕之愛(eros),天主不但是萬物傾慕的對象,祂本 身對這世界也懷有渴慕之情;同時也將這渴慕傾注於萬物,為 此萬物本能地渴慕天主的美善,無可抑制地趨向這美善,如同 趨向磁極或地心一般62。因此,天主的創造雖是有意識和有目 標的,但萬物歸向天主是自然的,就如落葉歸根,或百川歸海,

59 狄奧尼修(Dionysius the Areopagite)是保祿宗徒的弟子(宗十 七 34);這裡是作者的托名,作者大概是第六世紀敘利亞的隱 修士。狄氏雖深受新柏拉圖學說的影響,但仍保持有關「創造」的 正統思想,相信天主是以自由的意願,從虛無中創造天地萬物

(creation out of nothing),這思想與斐洛有關創造的觀念基本 上相同。參閱:Louth, Origins of the Christian Mystical Tradition, p.176.

60 The Divine Names 4, 1~35;見 Pseudo-Dionysius : The Complete Works, tr. Colm Luibheid (New York: Paulist, 1987), pp. 71~96.

61 The Divine Names 4, 4~7; Complete Works, pp. 74~77.

62 The Divine Names 4, 10~16; Complete Works, pp. 78~83. 狄奧尼 修認為「渴慕之愛」(eros) 與「施予之愛」(agape) 是連貫分不開的;

與新柏拉圖學說不相同的地方是狄氏指出天主對於萬物也懷有 渴慕之情,這渴慕催使祂由自我溢出,趨向受造物。老子雖不言 愛,但五十一章說:「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

養之覆之。」這充分表現道對於萬物的母愛與關懷。

(23)

是出於本性。天主創造的目標既與萬物的本性符合,為此這創 造可以稱為自然無為63

這討論把我們帶回到道的位格問題,老子最關注的是道無 為的態度,他深恐人格和意識會損害這無為的特性;假如位格 本身與無為沒有牴觸的話,相信老子也無意討論道是否有位格 的問題了。但老子既以無為作為聖人的特徵,這表示他相信無 為與位格是可以共存的。由於道的玄奧深遠,筆者認為道超越 了 有 位 格 與 無 位 格 的 範 疇 , 可 以 稱 為 「 超 位 格 的 」

(transpersonal)。「超位格」一詞表示道享有屬人格的基本要 素,即具有意識、思維和意志。人是有思想和意識的,假如說 作為這思想和意識的根源之道,其本身卻是沒有意識和思想的,

那是令人難以信服的。但「超位格」一詞也指出道的超越性,表 示道不是有限的個別存有,而是一切存有的根基;道是充塞天 地,貫通寰宇,包羅萬象的。

63 這裡簡單介紹了狄奧尼修的宇宙觀,理由是為了狄氏對於萬物 歸根返源,回歸天主的觀念,與老子復歸的思想頗有相似的地 方;同時也是為了論證,有目標的創造不一定就是「有為」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近幾年來,學測儼然成為升上大學的主要管道,今年試題是採用 99

筆者由於 1981 年(民國 70 年)參加聖嚴法師所主持的禪七的因緣,翌年受命 接任編纂《東老全集》的工作,以此而有更好的助緣,能夠更順利地走上出家修

關於「自大陸進口金額和比重較大者」,我們主要參考「海關進出口貿 易統計」中 HS 八位分類 2002 年自大陸進口前 500 名的產品(進口額在 200

四、 、 、道德 、 道德 道德 道德發展 發展 發展理論 發展 理論 理論 理論- - - -皮亞傑 皮亞傑 皮亞傑

道德決策者本身必須意識 ( 知覺 ) 到道德問 題,產生道德感受與認知,才會有後續的判斷

70

對正多面體的較系統的研究始於古希臘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 他發現除了埃及人知道的三 種正多面體外, 還有正十二面體及正二十面體。

我們可以從道安大師自己留下來的文獻中,找到上述推 論的一些蛛絲馬跡。根據方廣錩先生的考證,道安大師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