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書後索引是一種有歷史的檢索工具。但這種工具的製作,至今仍需要編製 者的投入製作,才能完成。雖然自上世紀 80 年代起,已經發展出各種自動索引 的演算法技術,但是就書後索引而言,仍然還是維持著專業編製者人工處理的 生產模式,而無法由自動程式所取代。

本研究試圖探究書後索引編製者的資訊行為。透過研究其活動,希望能為 書後索引編製,提出一種不同於教科書或編製教學手冊或標準的,更符合自然 情境的活動描繪圖像。並希望此圖像能為書後索引編製活動提供更好的解釋架 構,以利於進一步的研究所參考。

由於此一研究的探索性質,因此研究採取質性探究取向,並設計了多種不 同的研究方法,期望透過多元方法的交叉比較,提供對研究對象更深入且更有 效的詮釋觀點。

研究認為,「書後索引編製活動」這個「黑盒子」,實際的活動現象並不如 教科書中描繪的那樣次序儼然,而更像是各種在目的間不斷權衡評估的規劃與 判斷活動。並且,編製活動中所需的資訊資源,並不僅僅限於文本本身,社會 性資訊資源,與編製者自身經驗的投入與中介,也是重要的資訊依據。

研究最後,除對研究發現進行總結之外,也討論了以社會行動作為資訊行 為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的看法,並以此為核心整合相關學科領域,使資訊行為 研究能夠進一步結合不同學科間的理論性研究與應用性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就個人而言,引發對書後索引編製行為的研究興趣,僅僅只是就一個讀者 的閱讀經歷,與對書後索引的使用經驗之後的好奇心。我並沒有出版業的工作 經驗,也沒有編製過任何書後索引的經驗。

我嘗試過幾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我曾經在閱讀中,將字句逐句的分析,試 圖了解文本的意義。也曾以段落為單位,試圖在段落中找出主要論述的命題,

(2)

或是主要概念的關鍵字彙;透過自己提出問題,「這個段落在訴說的重點是什 麼?」「這個段落與前後段落的邏輯關係是什麼?」加強對於文本的理解。也嘗 試過各種標記某些看過段落的方法,以方便往後能更快找到特定文句或篇章;

折頁,3M 的條狀便利貼等等。在這些土製方法的經驗中,我也試過幾次一邊閱 讀,一邊作索引。幫助理解是一個目的,另一個目的是我希望以後可以更方便 找資料。最後的詞目會打在電子檔案上,透過網路程式,可以進行檢索。當然,

最終我也沒作幾本。

我的閱讀習慣通常不會乖乖的一本書從頭看完,而是會把相關主題書一起 找出來。或者是,其實我只看不同書中特定主題的部份。所以,一本書有沒有 提供書後索引,會有很大的差別。例如,一本後達 6、7 百頁的全彩西洋文學地 圖之類,介紹西洋文化史的知識性出版物,不附書後索引,編輯難道是認為讀 者買這本書是當小說,只會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嗎?誠然,書中的目次已經 提供了基本的主題指引;但要找資料的當下,往往浮現的是各式各樣的線索。

因此,我會想要瞭解書後索引的編製過程。雖然,我可以單純的憑想像,

就可以從成品反推一些書後索引的編製過程。或是,翻閱編製書後索引的教科 書,瞭解標準的作法。只要不講究品質,經過短暫的指導或流程介紹,生手也 可以編製出一份書後索引。這個層次的索引編製過程,可能就如同各個索引編 製指引教材所演示的,是很容易瞭解了。但是,如果要瞭解一份「好」書後索 引的編製過程,那便會將瞭解的難度推向另一個極端:因為好的索引編製,在 索引編製者社群中,被認為是藝術性的。美國索引者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Indexers,ASI)從 1978 年開始,每年都會選出每年的最佳索引:Wilson AwardF1F 其評選過程,宛如坎城或是威尼斯影展。就像我們很難確切地掌握一個年度文 學獎得主的書寫歷程;那是一種原創、靈感與內隱的歷程。即使是創作者自己,

也許也難以重複一次自己的成功經驗。因此,生手與大師,這兩種極端的行為 經驗不會成為深入瞭解的目標。在這兩者中間,「專業/職業」的索引編製者,

是可以獲得豐富素材的瞭解對象。

瞭解索引編製,抑或是描繪此一行為現象,仍然需要某些「前理解」,或是

1 http://www.asindexing.org/site/WilsonAward.shtml

(3)

描繪的基礎觀點。這會是一個這樣的問句:「索引編製本質上是一個什麼?」這 似乎是一個應該要到研究的最後一章才應該被揭曉的最終結局。事實上,這是 一個不怎麼容易回答的問題;甚至,而我也是到了研究的後段之後,才漸漸的 越能夠看清且「提出」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適合在研究的 最後才交待,因為這是一個本體論/認識論上的問題。亦即,如何看待「書後索 引編製」這一個活動,是一個認識論上的前見與假定。在方法論上,我很慶幸 我能在研究中釐清出此點,以避免研究陷入自我詮釋與套套邏輯的循環。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黑盒子隱喻 黑盒子隱喻 黑盒子隱喻 黑盒子隱喻

我們可以將書後索引編製活動視為一個「黑盒子」來檢視。我視索引編製 工作為整個書籍出版系統中的一環。「系統」是一個描述性的隱喻,一如理論可 能提出「模式」「程序」一般,都是研究者試圖描繪出所研究現象的一種替代 物。「系統」象徵著研究者關注的是研究現象中所具有的「秩序」。此秩序可能 是由部份決定整體,亦可能是由整體決定部份,或欲折衷調和地認為整體與部 份兩方存在著互動的關係,目前皆不預設立場。因此,儘管 Dervin 與 Nilan 在 1986 年以提出資訊行為研究應該由系統取向轉向替代性典範,但是此處對「系 統」的內涵並不相同,故此一對系統認識上的假定仍然是有效的(Dervin & Nilan, 1986)。

釐清此假定後,有兩個值得一提的系統性理論,可以作為進一步的書後索 引認識基模上的探討。即 R. S. Taylor(1982, 1986)的「加值處理」,與 Turing (1950)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此處提出這兩項理論,其用意在闡明研究 者自己對「書後索引編製」此一研究對象的基本認識態度。與書後索引編製行 為直接相關研究的文獻探討,則將在第二章中才會說明。

一 一 一

一、、、、31BR. S. Taylor 的資訊加值程序的資訊加值程序的資訊加值程序 的資訊加值程序

首先,我們也許可以將書後索引編製,看作是索引編製者的資訊加值活動。

R. S. Taylor 在 1982 年提出的「加值程序」,將人類對資訊的處理行為,視為在 資訊服務系統中的「加值處理」工作。Taylor 是歷史學出身(謝焰盛, 1994),同

(4)

時,他也從事過寫作、記者、情報員等等工作;因此,他以一方面以歷史學家 的眼光來觀察社會中的資訊與人類行為的運作關係,另一方面也重視人對資訊 的各種行為類型:「我們有可用的系統。也就是說,這些天然混成專業技能與技 術的系統,使各種情境中的人們得以聚集、運作、與提供資訊。」 (R. S. Taylor, 1986)

Taylor 認為這些資訊系統的目的是「增加訊息潛在的利用性」。系統對訊息 經過不同程序處理而加值,此一系列加值程序稱為加值續譜 (value-added spectrum)。在 Taylor 的定義下,圖書館即為一整個加值的資訊系統。而摘要與 索引,更被 Taylor 視為是「最密集、專注,與最被定義的清楚的資訊活動」。

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Taylor 便以摘要索引服務作為其加值程序理 論的主要實徵研究環境之一。

Taylor 進一步探討「價值」的所在,認為價值需在使用的脈絡中才得以存 在,並不在訊息內容之內,也無法由訊息所承載。價值是由「使用者」根據其

「可用性」決定的。這使得儘管 Taylor 宣稱其研究主題是資訊系統,仍然被認 為是一個「使用者導向」或「使用者中心」的資訊行為研究者。因此,Taylor 的 架構便為「資訊系統為人類做了什麼,以證明其所投入的成本是有效的?」這 樣一個管理問題找出解答方向。他一方面描繪在資訊系統中的加值工作,另一 方面將使用者對資訊的使用連結到這些加值工作上。

根據以上 Taylor 的見解,書後索引編製也能被視為一種加值的資訊服務與 資訊處理程序,而其價值則取決於使用者對此訊息產品的可利用性。我們可能 想像出類似經濟學上供需決定價格的「成本(資訊加值程序的投入)-價值(訊息的 使用性)」曲線,以決定應該投入此資訊系統多少成本。

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化簡的說明,可以用來作存在理想中的基本理解或啟 發性概念,而並非實際上可應用此簡化的靜態模式決定管理上或是系統設計上 的問題。有些明顯的困難很容易被指出:訊息的使用性是不固定的,動態的;

加值的程序也同樣是動態的。這可能只是說明在估算上的複雜度與可行性的問 題,更核心的問題可能存在於:加值工作與使用行為間的關係,這兩者在實際 社會生活中存在許多互相影響的聯繫;如,加值工作者可能也是潛在使用者之 一,或在社會認知方面,加值工作者對使用者潛在行為的想像,影響了訊息內

(5)

涵,等等。

並且,書後索引編製的許多工作,是在編製者個人腦袋中運作的:一種認 知上的心智活動。而 Taylor 此理論一直以來都關注在組織與資訊管理工作上,

其實是適用於大規模的協同資訊工作。當然有的書後索引編製工作也是多人參 與的,但是怎麼也不能忽略個人心智中的活動。因此,認知科學這方面的線索 可以作為另一個認識基模的參考來源。

二二

二二、、、、32B圖靈測試圖靈測試(Turing Test) 圖靈測試圖靈測試

認知科學一開始由心理學中發展出來。由於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學派的限 制,學者發現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更能有效的解釋心理現象與問題。同時,生物 神經科學與腦科學、資訊理論與資訊歷程(information-processing)研究的成果,

使得認知心理學的理論模型能與計算機資訊科學的應用檢證得到相乘的效果。

這許多不同領域合作的結果,產生了認知科學此一新的研究領域。同時間發展 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研究,正好與認知科學研究形成互補的關係。

一方面,人工智能研究能視為為認知科學研究理論提供可操作性的檢驗;另一 方面,人工智能研究也將認知科學研究視為他們的「生物工程學逆向工程」來 源。

在人工智能領域中,有個著名的「想像實驗」,被稱為圖靈測試(Turing test)。

圖靈(Alan Turing),被視為電腦之父,提出了一種概念:假設我們將人與機器掩 蓋在布幕後,由其他人與布幕後的對象進行對話,如果我們無法分辨布幕後哪 個是人哪個是機器的話,我們也無從斷定機器無法思考。而這部足以匹敵真人 對話行為的機器,則被稱為圖靈機(Turing machine)。後來的研究者將這個判定,

用作為判斷人工智能的標準(Harnad, 1992; Turing, 1950)。

如果只從圖靈機的角度,所有只涉及個人內部資訊行為與認知歷程的研 究,都可以被視為是圖靈機中的邏輯或是智能程序或元件。亦即,圖靈機設定 了一個「系統」,這個系統代表一個資訊輸入與輸出的功能的機制。對認知取向 的資訊行為研究而言,其資訊行為研究所建立的模式,即,此一資訊歷程,如 果符合認知科學典範的要求,也要能夠被應用到類似圖靈測試的想像情境中。

也就是,假設,有一完全根據一資訊行為理論模式所建構成的機器(或電腦),

(6)

與一個真人放置於布幕後,並給定一特定的資訊工作予以測試,則其結果是否 真能達到圖靈無法分辨性(Turing-indistinguishability),藉以檢驗現有理論模型。

例如,如果研究者提出了一書後索引編製者的資訊行為模型,則此模型是 否能達成「索引編製圖靈測試」的要求,讓我們輸入文本資料,而得到編排好 的書後索引,並與真人所作的書後索引品質無從分辨。那麼此一索引資訊行為 模式即是完全的形式化出索引編製者的資訊歷程與模式;不論是行為上與認知 上的。這並非無法達到的工作,許多自動分類、自動主題索引的研究,實際上 都在試圖達成此一目標;只是並不用到「圖靈測試」這一個名稱而已。而相關 的資訊行為研究,也確實提供許多「人類行為逆向工程」的線索,以期能為自 動化技術與演算法設計夠達成更好的結果。

三 三 三

三、、、、33B中文室論證中文室論證中文室論證中文室論證(Chinese Room Argument)

然而,圖靈測試並不是全然無懈可擊。其中對圖靈測試與人工智能提出最 有名的反論,就是由 John Searle (1980)所提出的中文室論證(Chinese room argument)。Searle 一開始設計中文室實驗,乃是為了反對強人工智能(Strong AI) 主張,並進一步批評圖靈測試的有效性。在 Searle 的定義中,強 AI 主張三個 命題:(1)人類的心智是由程式所構成的;(2)心智與腦器官無關;(2)圖靈測試具 有鑑別力。

因此,為了形式化他對強 AI 命題的反駁,Searle 也模仿 Turing 的想像實 驗,設計出中文室實驗:

假設,多年以後,我們有一部電腦而且我們相信它能瞭解中文,即,輸入 中文到電腦後,根據某些規則,電腦能將中文轉換為另一個中文並輸出。

假設,這 s 一個中文的輸出能通過圖靈測試,即,另一個懂中文的人分不 出來這是機器或是真人的回應。

接著,Searle 假設自己就坐在一個房間裡面。有人從門縫塞進一些中文字 的紙片,然後他根據某份編碼規則書,將這些紙片上的中文轉寫成另一組 中文,再將這些中文從門縫再塞回去。這個房間顯然與前面的智能電腦有 一樣的功能與行為。顯然,在這個過程中, Searle 絕對不理解,也不需要

(7)

懂得任何中文;而這個房間、牆壁、桌子、規則書,也都是沒有思考的物 質(根據強 AI 的第二項命題,物質與心智無關),自然也不會懂得中文。他 們只是無心的操作符號,而並不瞭解這些符號的意義為何。因此,即使有 一個裝置能通過圖靈測試,但是也不足以證明該裝置具有智能。

這篇想像實驗被發表在資訊與認知科學的學術期刊上F2,並且成為該期刊中F 最具影響力的一篇文章(Harnad, 2001)。雖然,許多的引用不完全都是同意Searle 的看法,而是想盡辦法反駁Searle中文室論證中的種種謬誤的可能,以挽救人工 智能研究的基礎。不過,從這些討論從 1980 年文章發表後至今 20 多年來仍然 討論不墬,可見 Searle 的論證具有一定的生態效度。Searle 提出中文室論證的 目的,除了反對強AI的命題之外,另外也提出了自己所主張的公理(axiom) (Searle, 1984, 1990):

(A1) 程式表示形式化的語法。

(A2) 心智具有內容語義。

(A3) 語法並不足以提供語義。

如果一個完整的心智狀態系統,包含了形式化語法邏輯與語義結構的部 份,那麼單單只有將資訊歷程邏輯部份形式化,自然是不足以完成真正人類心 智判斷的模擬的。假設,根據 Searle 的公理,完整心智至少需要涵蓋語法規則 與語義結構的部份,那麼,在中文室系統中--不論是 Searle 在房間內

(Searle-In-the-Room, SIR) 或是 Searle 把房間記憶住了 (Room-In-the-Searle, RIS)兩種系統設定的狀況下--為了滿足中文室實驗的第一個假定,即中文室能通 過圖靈測試,那麼在系統中該有的語義元件在哪裡?顯然不在不懂中文的

2 此文發表於「行為與腦科學(Th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BBS)」期刊上。BBS 收錄 涵蓋心理學、認知科學、腦神經科學、人工智能等主題的文章,投稿文章除了經過同儕評閱以 外,採開放同儕評論模式(Open Peer Commentary) 。文章將會同時給更多的評論者傳閱,並 於出刊中同時刊載這些評論者的評論;每則評論限定1000字以內,作者也根據這些評論內容作 出回應。根據JCR 2005,期刊的Impact factor(9.885),BBS在SCI 6088種期刊中排名第九十 八,在 SSCI 中排名第二,如果將SCI的主題範圍限於人工智能、行為科學、與心理學,則排 名第一;這證明此期刊的高影響力。而這篇文章正是在所有BBS文獻中,被引用次數最多的 (Harnad, 2001)

(8)

Searle 身上,也不會在紙、筆、桌子上。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規則書中,並 不是只有語法規則而已,也必須包含有語義結構。在語言科學的研究中,證明 了光只有語法,不足以使人類理解語言。而我們前述對於中文室的解讀,認為 有效的系統需要包含語法與語義元件,那麼在這個例子中,可能的語義元件則 內含在編碼規則書中:一本同時處理了語法與語義的編碼規則書。

四四

四四、、、、34B小結小結小結小結

以下考慮兩個傚仿中文室的想像實驗,往後將簡稱為「索引室」

索引室,索引編製的圖靈機:假設,在多年的資訊技術發展下,資訊科學 家終於完成了一種自動書後索引處理系統。只要給這個系統所需要索引的 文本資料,這個系統程式就可以將編製好書後索引,與專業索引編製者做 的並無分別,等於完全取代一個索引專家的能力。

火星文索引室:假設某個人坐在一個索引編製工作室裡面,有人從門縫外 塞入所需要編製的火星文文本,這個人完全不懂得火星文,但是他根據一 份索引編製編碼規則書一一處理這些火星文本,得到一份火星文書後索 引,之後再把這分索引從門縫再塞出去。

此一書後索引編製室的想像實驗,研究者稱之為「書後索引編製的黑盒子隱 喻」。此一黑盒子隱喻提出的目的,在於透過基本的認識論上的架構,以將總總 的目前未能回答的問題,歸納出為一種假定的現象。在研究的最後,也將透過 此隱喻檢驗研究的發現,來檢驗最終的發現,是否可提供的更詳盡的解釋。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7B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因此,此研究提出以下的問題:

 書後索引編製,其活動內部的具體活動項目為何?又,為了回答此一問題,

進一步的具體問題為:

 其具體活動的手段-目的結構為何?

(9)

 其與外部活動系統的結構為何?

 其內部活動結構為何?

 書後索引編製的活動程序與歷程為何?

 書後索引編製的認知活動為何?

 就黑盒子隱喻而言,所獲得的結論,能如何進一步解釋書後索引編製活動?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實徵研究的課題是具體現象,但是通常研究往往只能呈現其中的某個視 角。靠著對研究者主觀意識的嚴加看管,並沒有辦法克服這種觀點上的限制。

更進一步的說,不只是研究的分析有其限制;研究的設計、資料的收集工作,

也都體現了研究者或方法本身的立場與視野。在研究進行的歷程中,對研究問 題的逐漸釐清,也同時取捨了具體現象的部份特色與要素。這可歸納為三種限 制:資料範圍、資料內涵、應用與回饋。以下分別說明:

一 一 一

一、、、資料範圍、資料範圍資料範圍 資料範圍

此研究所探究的個案資料範圍有限。即使,研究的結論能夠解釋所探究的 個案,但也限制了研究結論能作為廣泛推論的有效性。此研究,在有限的個案 中,盡可能的往個案內進行深度的探索分析,使每一個個案呈現出資料本身的 豐富度,以及各種理論上得可能性,而避免片面的大量個案描述。研究者認為,

透過紮根的實徵資料,提供各種研究理論展現其解釋意義的開放探索,有助於 釐清與提出更有意義的研究問題意識。而此研究問題意識,可以作為往後更大 規模個案研究的基礎。

資料個案範圍上的基本限制,所衍生的影響之一,即研究結果對各種社會 變項的解析力較低。例如:不同學科領域差異的書後索引編製行為是否有所不 同?或,書後索引編製者中新手熟手間的編製行為差異?或等等,其他的社會 人口或行為變項。

這些變項間的差異,在研究所收集的個案資料中也存在。以上述的「學科 差異」與「熟練度」兩個變項為例,在具體的個案間確實存在著差異。但這樣

(10)

的個案差異,以目前研究所能掌握的資料範圍,實不足以推論出此差異的普遍 性。這是因為,研究本身的問題意識,並未放在各種變項的差異上;而把主要 的探究問題放在基礎的行為架構上。

源於研究問題本身,我選用了能深入個案分析的研究方法與設計,而沒有 選用掌握更廣泛範圍資料的研究取向。

二二

二二、、、、資料內涵資料內涵資料內涵資料內涵詮釋上的限制詮釋上的限制詮釋上的限制 詮釋上的限制

即便在各個不同的個案之間的現象差異,可以歸因於某些變項導致的結 果,研究者也能就這些個案的解釋,進一步對這些變項建立一些推論性的斷言;

但研究本身預期的目的並非在建立或檢驗這些變項,且這些推論性斷言也因為 缺乏完善的資料與設計,而可能過於武斷,因此這部份的論點並未在本研究分 析的結論中提出。

例如:勾勒出索引編製行為中的社會語義機制模式。在通過研究的分析後,

我認為可能有一社會語義機制存在;透過此一機制,索引編製者得以成為社會 語義倉儲的中介者。雖然有一些研究的資料片段中,透露這種機制可能運作的 方式。但是如果要能夠正確且完整的描繪整個機制,需要另一種範圍的資料收 集與研究設計工作。而那是研究設計之初未預期:也許那會更接近於產業社會 學或是社會資訊學的研究設計。因此,在本研究中並沒有足夠的證據力支持這 樣的想法。

另一方面,與前述的宏觀層次不同的。在微觀層次上,本研究在設計上也 力有未逮。即便研究設計中透過 RGT 收集個人心智策略的表徵,但對更細密的 腦認知活動,所知仍然有限。而另種的實驗與測量技術或可探究這部份的活動。

這些限制反映的是源於研究方法設計而導致資料內涵的侷限。同時,這也 反映的這個研究課題所能涵蓋的學科廣度。因此,在實際有限的研究時間與成 本內,研究以資訊行為研究的學科典範為起點進行。而這些限制,另一方面也 可視為將來研究的可能方向,或成為跨學科研究的交界邊界。

(11)

三 三 三

三、、、應用性限制、應用性限制應用性限制 應用性限制

由於此研究的探索性質,因此並未提出太多能立即回饋實務應用的結果。

主要原因,在於:即使在研究過程中「啟發」出何種的將來應用可能,在此研 究中都無法被檢驗。此研究的目的,在於重新檢視與描繪出書後索引編製者的 行為。如果此一研究的結果是有效果的,那麼將可能得到新的啟發,進而導致 其他新應用的可能。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論文結構 論文結構 論文結構 論文結構

本論文在結構上分為五章,其章節規劃如下:

在第一章中,先勾勒出研究的基本觀點。包含:描繪與研究者個人經驗相 關的動機,並以「黑盒子隱喻」歸納理解研究對象的理論性架構,並整理出研 究問題項目。

在第二章中,整理了與書後索引編製相關的概念定義、現況、出版物類型、

以及相關研究文獻。此章中的相關研究文獻,僅限於直接與書後索引相關的研 究,而關於認識論上的理論(見本章),以及方法論上的理論文獻(見第三章),

則不在此章範疇內。

第三章說明研究的設計、採用的方法與進行歷程。由於本研究嘗試了多種 研究方法,因此除了基本的研究設計說明之外,也增加了相當篇幅的方法文獻,

以及實際上執行時對原方法的修改與設計工作,希望能對相關學科領域於研究 方法與設計上提供些許參考價值。此外,由於研究採取質性探究取向,因此也 特別保留一段研究歷程的篇幅,希望也能為質性探究的過程留下經驗性的紀錄。

第四章描述主要的研究發現。本章第一節先由領域分析的角度,概述整體 索引編製活動。第二至四節,分別進一步描繪三種主要的索引編製判斷活動:「選 詞、發展款目、整理款目」;並將每一活動與一特定論題配合。第五、六兩節,

再由綜合的角度,根據「程序」與「認知活動」整理所有的編製活動。

在第五章中,研究者總結研究發現。首先回到研究問題的架構,將研究發

(12)

現重新整理一次。第二節中,回到第一章中所提出的「黑盒子隱喻」,檢視研究 發現是否能有效的提出新的見解。第三節中,分別就實務、理論、方法論三方 面,做出進一步的討論議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認為它注重對四大師的研究而忽視支援這些大師布教活動的庶民之信仰的研 究。[13]

首先,在前言對於為什麼要進行此項研究,動機為何?製程的選擇是基於

對照加拿大學人麥基概括的東南亞大都市地區 Desakota 區的特徵,中國 20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由於醫療業導入 ISO 9000 品保系統的「資歷」相當資淺,僅有 三年多的年資 11 ,因此,對於 ISO 9000 品保系統應用於醫療業之相關 研究實在少之又少,本研究嘗試以通過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learning method and motivation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a business simulation system context: An experimental study. Four steps to

通常在研究賽格威這類之平衡系統時在於機構之設計是十分的昂貴,本論文

為完成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將於第二章依序說明 IPTV 的介紹與現況,以及詳述 e-SERVA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