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名稱:陰陽五行與養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課程名稱:陰陽五行與養生"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課程名稱:陰陽五行與養生

課程內容:

壹、陰陽五行思想的起源與演變………..2

貳、陰陽五行思想的有機整體觀……….14

参、陰陽五行思想的人體觀……….22

肆、陰陽五行思想的環境觀……….26

伍、陰陽五行思想與中醫……….28

陸、陰陽五行思想與氣功……….37

柒、陰陽五行思想與術數……….40

壹、陰陽五行思想的起源與演變

一、前言

中國人的象數1思維中,陰陽與五行兩種思維堪稱最為基本。陰陽概念起源 甚早,上古時代的人們觀察天地、日月、陰晴、晝夜、寒暑等孌化,從自然界大量

「象數」之學,是認為宇宙中有若干根本的象,宇宙中之一切都是此等根本的象互相錯綜變化而1

成。此若干根本的象,可謂宇宙中之一切現象之要素,一切現象皆是此諸要素之配合。此類要素 又有一定之數,其錯綜配合,受一定數的限制。參見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藍燈文 化公司,1992,頁 98。如《周易》的陰陽、卦爻,《尚書》的五行,甲骨卜辭上的天干、地支,以 及《易傳》提到的河圖、洛書等等,都是中國人所創造的象數符號。

(2)

相對立的事物現象的體驗中,逐漸產生陰陽的概念。亦即是說,古人見萬物萬象 都有正反兩方面,此種兩極的現象普遍存於一切,於是建構了陰陽的觀念。古人 更發現一切變化皆起於正反之對立,對立乃變化之所以起,於是認為陰陽乃生 物之本,萬物未有之前,陰陽先有。2陰陽思維是對宇宙生命構成元素(包括精 神與物質)的屬性、功能、關係作歸納和分類,以揭示宇宙生命一體兩面的存在 現象,及既對立又統一的辨證思維。陰陽思維包括了宇宙發生論、功能論及結構 論的觀點。五行的概念是始於戰國時代,由單純指涉五種生活材料,後經演變發 展,進而配合五味、五色、五聲,論述五行相生、相勝的關係,廣泛應用於自然 和人事各方面。古人在長期生活體驗的觀察中,認為自然界是由木、火、土、金、

水等五種基本元素所構成。五種基本元素在不斷運動變化之中具有相生相剋的關 係,而稱為五行。五行有多重屬性模式,包括物象屬性、陰陽屬性、數序屬性、四 時屬性及五元對等生剋屬性。五行思維理論即根據五行的多重屬性模式,採用取 象類比的方法予以抽象、推演,將宇宙間的事物、現象歸類在五行之中,以解釋 各種事物、現象的對應關係。因此,「五行」是古人認識宇宙萬物,以及認識人與 宇宙萬物對應關係的思維模型,五行不但是構成宇宙萬物的要素,而且是分類 的原則,更是對於萬物生命動態功能及運行關係的規定。陰陽思維模型主要說明 對立事物、現象的相互消長、依存、轉化的關係。五行思維模型是說明事物、現象 的五行屬性歸類及生剋乘侮的關係。當兩種學說合而為一,則成相互聯繫、相互 滲透的情形,既能說明事物、現象彼此的一般關係,又能說明事物間相互聯繫、

相互制約的複雜關係,俾利解釋自然萬物及人體生命現象、病理過程。

二、陰陽思維的起源與演變

在中國的宇宙論思想發展史上,出現一些獨特的概念,如「天」、「道」、「氣」

「陰陽」、「五行」……等。其中,「陰陽」是兼含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概念;「陰 陽」雖有元素的意味,但卻有更多的原理、原則的內涵。對陰陽範疇的起源與演 變,當代許多學者曾作過研究考證,一般認為陰陽觀念的萌生可遠溯至伏羲、堯 舜時代,但創制陰陽一詞,明確陰陽觀念,則是殷周時代才有的文化特徵,後 經春秋到戰國時代,陰陽觀念始發展、演變成一種概念形態,並上升為哲學範疇

3根據早期文獻來看,「陰陽」最先是作為自然概念表述而出現;就文字學而言,

許慎《說文解字》云:「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從阜,侌聲。陽,高明也 從阜,昜聲。」4段玉裁注曰:「闇者,閉門也;閉門則為幽暗,故以為高明之反

……山北為陰,故陰字從阜。自漢以後通用此為霒字,霒古文作侌。夫造化之气 本不可象,故霒與陰、昜與陽,皆叚雲、日、山阜以見其意而已。」5由是得知,侌 昜為陰陽之古字,陰陽行而侌昜廢矣。就詞源而言,「陰」原指背日,或日照所 不及,引申為無日光的天候及幽暗等義;「陽」則原指向日、日光,引申為光明、

明亮之義。換言之,陰陽之原始意義是指自然現象,最先是天文現象,爾後延伸

2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藍燈文化公司,1992,頁 91。

3邢玉瑞:《黃帝內經理論與方法論》,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年,頁 96。

4同上註。

5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5 年初版,頁 731。

(3)

到與天文現象相關的地理現象,即地勢的向陽和背陰。因此可知,陰陽的初始意 義祇是自然現象的描述,而不具有哲學意涵。

在目前已發現的殷商甲骨文中有「陽」字而無「陰」字,西周的金文則已有

「陰」、「陽」二字出現,但不見陰陽的連文。在《詩經》中言陰九處,言陽十八處;

如〈邶風‧谷風〉的「習習谷風,以陰以雨」6,〈小雅•正月〉的「又窘陰雨」7

〈大雅•公劉〉的「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迺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 單」8……等。在《詩經》中對於陰陽一詞的使用,表現著對天候、山川等自然現象 的寫照,及其對農業活動的聯結關係說明,具有針對不同屬性現象的初步分類 之意義。《書經》中言陰、陽各三處,〈禹貢〉的「陽鳥攸居」9、「岷山之陽」10、「南 至于華陰」11,〈洪範〉的「惟天陰騭下民」12等。約成書西周初年的《易經》,未見

「陽」字,「陰」字只見於〈中孚•九二〉之爻辭,云「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 好爵,吾與爾靡之」13,此處的「陰」指樹蔭,也是具體的自然現象涵義。雖然,

《易經》僅見〈中孚•九二〉之爻辭論及「陰」、「陽」,但在《易經》中卦爻符號

(「―」與「- -」)所揭示陰陽的意涵,並在卦、爻辭中使用豐富的陰陽對立(如 吉凶、大小、上下、往復等)語詞。又經過後來《易傳》用陰陽、剛柔、吉凶、幽明等 關係概念來闡釋《易經》,使得原是以符號圖像形式對物象模擬的陽爻和陰爻,

表現為具有哲學意涵的原始抽象概念。在《易傳》中,無論是指涉現象世界中具 有兩種對應關係的事物,或事物變化的對應屬性,或是表達由卦爻辭推衍而作 出吉凶、福禍、順逆等的判斷,都體現了原始的陰陽思維概念。因而可知,《易 經》中卦爻符號是原始的陰陽概念表徵,它構成了由殷、周之際至春秋戰國時期 的陰陽思想發展的重要環節。故莊子提出「《易》以道陰陽」14的命題,認為陰陽 之論主要是源於《易經》。

從以上所引《詩》、《書》、《易》等經籍所出現「陰」、「陽」字義來看,皆單純指 向具體的現象,如日的向背、山水的南北、光明和陰暗等,並無如後世陰陽所代 表的抽象意涵。然而,就陰陽之原始意義而言,說明陽光之向背在地形上的現象 實含有古人對氣象、環境變化的觀察所歸結出陰、陽二類觀念。劉長林先生在總 結陰陽兩類屬性時指出:「一類趨向為明亮、活躍、向前、向上、溫熱、充實、外露、

伸張、擴展、開放等;另一類趨向為暗晦、沉靜、向後、向下、寒涼、虛空、內藏、壓 縮、凝聚、閉闔等。」15這些陰陽屬性的意涵,是後來從原始意義中衍生而來,但 吾人可以清楚意會到這些衍生的意涵與陰陽的原始意義聯結關係。此種聯繫自然 現象與人類生命活動的思維,實呈顯出古人對自然環境的瞭解與掌握情形。梁啟

6清‧阮元注:《毛詩‧邶風‧谷風》,《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頁 87。 

7清‧阮元注:《毛詩‧小雅•正月》,《十三經注疏》,頁393。

8清‧阮元注:《毛詩‧大雅•公劉》,《十三經注疏》,頁615。

9清‧阮元注:《尚書‧禹貢》,《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頁 81。

10清‧阮元注:《尚書‧禹貢》,《十三經注疏》,頁86。

11清‧阮元注:《尚書‧禹貢》,《十三經注疏》,頁87。

12清‧阮元注:《尚書‧洪範》,《十三經注疏》,頁167。

13清‧阮元注:《周易‧繫辭上傳》,《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頁 150。

14莊子:《莊子•天下》,《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頁 1066。

15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頁 283。

(4)

超先生在〈陰陽五行之來歷〉一文中指出「商周以前所謂陰陽者,不過是自然界 中一種粗淺微末之現象,絕不含有何等深邃之意義」16;視當時的陰陽思維,是 對自然界中一種粗淺微末現象認識的看法,似乎對古人致力於生活環境的觀察、

思考之生命智慧,未予客觀的評斷。

西周末年到春秋時期,陰陽的含意有了更進一步的演變;《國語•周語上》

云:

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不能出,陰迫而不能 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陽失而在陰,川源 必塞,源塞國必亡。17

此段記載是說,周幽王二年發生地震,周太史伯陽父用陰陽觀念解釋地震,以 天地陰陽失序分析「川源必塞」的道理,並涉及國家興亡的論述。此處的陰、陽為 地理變化的推理,已非氣候陰晴之意;可見西周晚期,人們已用陰陽二氣的運 動來解釋節氣、地震等自然現象,陰陽已由具體的物象提升為對於陰陽二氣運動 規律的認識。又《國語•越語下》云:「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與之俱行,

後則用陰,先則用陽,近則用柔,遠則用剛。」18此處之陰陽與剛柔並列,同《易 傳》中的陰陽含意相近,陰陽被賦予普遍性和抽象性的意義,成為標示兩種相反 相成的屬性或事物的概念,用以作為釋物的形式。又如《左傳•僖公十六年》謂

「是陰陽之事,非吉凶所在也」,這是記載周內史叔興解釋宋國落下隕石、鷁鳥 退飛過宋國都城為「自然現象」。另如《左傳•昭公元年》記載,秦國名醫醫和在 闡述病因時提出六氣致病說,其中把陰陽看作是具有冷暖性質的兩種氣,謂「陰 淫寒疾,陽淫熱疾」,已反映陰陽互相轉化、互為根源的思想。《左傳》和《國語》

共同呈顯以陰陽概念來解釋自然現象,陰陽表現為自然界中相反相成的兩種作 用的力量,且用來解釋陰陽變化之繁多殊象。

春秋末期到戰國時代,出現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隨著百家爭鳴的開展,陰 陽學說也有長足的發展,逐漸形成陰陽哲學體系。首先,老子提出道的概念,並 以此建構他的宇宙論、本體論哲學,對陰陽學說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老子•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為和」;「一」為混沌之氣,氣自身又分為陰陽兩種屬性,陰陽二氣相互 交感產生萬物。由此可知,老子肯定宇宙萬物都包含著對立的陰陽二氣,陰陽二 氣互相作用、互相激盪,但又以和諧為最佳狀態。《莊子》繼承、發展了老子的觀 點,從宇宙生成論的角度提出「通天下一氣耳」的命題,認為「是故天地者,形 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道者為之公。」19。《莊子•田方子》指出「至陰 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萬物生焉」。《莊 子•大宗師》則云「陰陽於人,不翅於父母」;用陰陽二氣的交通感應、協調和合 來解釋天地萬物乃至人的生成。其中「至陰」、「至陽」的運用,以表示同一般萬物

16顧頡剛等:《古史辨》,第五冊,藍燈文化公司,1987 初版,頁 348。

17清‧紀昀編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國語‧周語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1986 年,

406 -11。

18清‧紀昀編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國語‧越語下》,頁406 -184。

19莊子:《莊子.則陽》,《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頁 908。

(5)

所稟賦的陰陽不同,在時間上、邏輯上有其更為優先的地位。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黃帝四經》,經過學者考證認為是戰國前、中期之 際的作品20,其中《經法》云:

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當。望失其當,環視其央……刑德相養,逆 順若或,刑晦而德旺,刑陰而德陽,刑微而德彰。21

又《十大經•觀》用陰陽來說明宇宙的形成過程,其云:

黃帝曰:群群□(缺 6 字) 為囷,無晦無明,未有陰陽。陰陽未定,吾未 有以名。今始判為兩,分為陰陽,離為四(時) ……。22

即由混沌而陰陽,由陰陽而四時萬物,這與後來的宇宙生成論思想基本是一致 的,只是缺乏氣的具體運行形成過程的表述,如重濁者為地、清虛者為天等的論 述。到了戰國時期,陰陽不僅被用於闡述宇宙生成論思想,而更多運用在宇宙構 成、運行秩序方面。《管子•四時》指出「陰陽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時者,陰陽之 大經也」。又《管子•乘馬》云:

春夏秋冬,陰陽之更移也;時之短長,陰陽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陰陽 之變化也。然則陰陽正矣,雖不正,有餘不可損,不足不可益也,天地莫 之能損益也。

認為陰陽變化是宇宙運動的最根本的原理、原則,並且陰陽運動的規律是客觀的 萬物的生長收藏受陰陽所支配。荀子也提出「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 起」23的觀點,認為萬物的生成和變化是天地陰陽相互作用的結果,並以陰陽說 明怪異自然現象,強調其與人世治亂並無聯繫,認為星墜、木鳴「是天地之變,

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24

將陰陽概念發揮到極致,並以陰陽詮釋宇宙萬物之本體及變化的規律者,

當屬《易傳》。《易傳》在先秦諸子思想的基礎上,以陰陽範疇來解說《易經》的卦 象、爻象,以及天地萬物的運動變化,並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命題作為其 哲學思維的基本認識。《易傳》認為,陰陽是宇宙間根本的普遍的法則,陰陽間 的互依共存、對立相搏、消長轉化是宇宙萬物生化的根源,陰陽交感是天地正常 化生萬物的原理。它還把陰陽對立統一的原理廣泛運用於社會人事的研究,使之 成為指導治國、經綸天下的根本原則,將天、地、人之道用陰陽予以貫通。在《易 傳》中的陰陽含意已與宇宙、人生、政治、道德連成一氣,成為一套抽象的哲學體 系。〈繫辭上〉云: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 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 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 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

20《黃帝四經》寫成時代,應該是戰國前期之末到中期之初,即公元前400 年前後。馬王堆漢墓 整理小組編:《經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年,頁 154。

21同上註,頁65。

22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經法‧六分》,臺北:臺灣商務,1996 年,頁 268。

23荀子:《荀子•禮論》,《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頁 243。

24荀子:《荀子•天論》,《諸子集成》,頁209。

(6)

〈繫辭上〉這段話闡釋陰陽、道、性25與乾坤的聯結關係;唐君毅先生指出:「在 此生生不息歷程中,由陰之必繼以陽,則見陽之不屈於陰,而恆能自陰再出,

以成相續不斷之陽,此之謂陽性至健之乾德。而陰之恆承陽而起,固為使顯者隱 使從生出之物返於所自生之本而歸藏;然此亦即為物之生而又生之所本,所以 順成繼起之生者,此之謂陰性至順之坤德。」26「一陰一陽」是描述體性相對待的 陰與陽相互交感、相互攝受的作用;「道」在此指謂陰陽之間交互作用所依循的 規律。同時,就陰陽之道的運化原理而言,乾坤二元係萬物所以生之根原,亦即 以功能開顯其生生不息、繼善成性、見仁見智的實理。〈繫辭上〉又云: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而不禦,以言乎遺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 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 闢,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 配至德。

對於〈繫辭上〉以上兩段論述,當代學者有認為是一種「性」的宇宙觀之看法;張 立文先生指出:「《易傳》宣稱它所探討的重要問題是天地萬物的生成,『生生之 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易傳》以三個陽爻 為乾,象徵天和父;三個陰爻 為坤,象徵地和母。由於天地或父母的交感而生出三男三女,從人類的生殖而推 及自然界。」27嵇文甫先生認為:「男女一小天地也,天地一大男女也。乾完全是 表示男性,坤完全是表示女性。由他們的交媾翕辟,萬物就化生出來。這明明是 把兩性關係移到宇宙上,成為一種性的宇宙觀。」28邢玉瑞先生也認為:「這種對 天地乾坤的描述,完全與人的兩性生殖聯繫在一起……『陰陽之道』的最基本的 含義,就是兩性之道,是對生殖崇拜意識的升華。」29有別於以上學者的觀點,

曾春海先生指出:「乾坤乃陽與陰各按體性所顯發妙用之情性與功能……『乾』

之顯用為剛健、創新、上升、前進……等功能,『坤』之發用為承隨、含弘,柔順、

收斂、凝聚……等功能。」30筆者較贊同後者的觀點,視乾坤二元乃陽與陰的體性 所顯發之情性與功能,寓天地間陰陽交合生生之義於乾坤,而類比於男女的生 殖功能,以闡述宇宙萬物變化之情狀。易言之,透過類比取象的方式,表明陰陽 二氣的對立消長、相互攝受,正是萬物的生存、發展的秩序。要言之,陰陽是根 元,乾坤則意指此根元之性能。若謂《易傳》的「陰陽之道」即是兩性之道,而成 為一種性的宇宙觀,其凸顯唯物思想甚明確。

陰陽思維的醫學化,可以說是伴隨著陰陽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而進行的。如上 述《左傳•昭公元年》醫和用陰陽論病因,以及《左傳•僖公十五年》已將陰與血 相聯繫,指出「陰血周作,張脈僨興,外強中乾」。《晏子春秋•內篇》記載「景公

25唐君毅先生指出:「儒家之天道論之言物之性之德,乃自其由化而生處說。故其所謂性,不同 於吾人於一物所直接認識之性相或性質,如所謂物之色聲香昧、方圓長短之類……儒家所謂性,

乃當說為不在此形之中,亦不在此形之外,而如位於此形與形之相繼之間,以化此成彼者」。

唐君毅:《哲學概論(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年,頁 722。

26唐君毅:《哲學概論(下)》,頁722-723。

27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史》(天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年,頁 270。

28嵇文甫:《嵇文甫文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頁 39。

29邢玉瑞:《黃帝內經理論與方法論》,頁97。

30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年,頁 294。

(7)

病水,卦卜數日,但夢與二日鬥,而寡人不勝」31;晏子讓占夢者對景公解釋謂

「公所病者,陰也;日者,陽也。一陰不勝二陽,故公將病已」;經三日,景公 病已大癒。《晏子春秋》的記載不僅是用陰陽概念解釋病症,並將陰陽概念引入 了心理治療。《莊子》中也認為疾病與陰陽氣的不和有關,《莊子•大宗師》云:

「子輿有病……曲僂發背,上有五管,頤隱於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陰陽之 氣有沴。」即指出子輿之病乃陰陽失調所致。由於長沙漢墓馬王堆古醫書的出土 從中可以發現早期陰陽醫理的脈絡。在《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

中已經用陰陽來命名經脈,並出現泰陽、少陽、陽明、泰陰、少陰、厥陰的名稱。又

《陰陽脈死候》中以三陰病、三陽病來區分及診斷病症。在馬王堆古醫書之後,

《內經》的成書,則標示著陰陽醫學化的真正完成。

陰陽概念有其演變過程,但真正將陰陽概念加以理論化、系統化,並提昇到 形上思維範疇的就是《易傳》和《內經》。在《易傳》的陰陽含意已經和宇宙、人生、

政治、道德連成一氣,成為一套抽象的哲學體系;在《內經》中則對於人與天地 萬物的對應關係,及人體生理功能、活動現象的解釋,或病理變化掌握、辨證論 治的操作等,都離不開這個陰陽思維。陰陽思維模型可以說是《內經》理論體系 中最基本的思維模型。

通過以上對陰陽思想的形成與演變的考察,得知古代的陰陽範疇是自然現 象、道德倫理與宇宙圖式的統一。陰陽最初既符合人們對於自然界大量相對立的 事物現象的體驗原則;經過演變發展,陰陽成為具足有無之間、動靜之間、心物 之間的特質,這樣陰陽便成為中國傳統思維中,形而上與形而下思維的最佳聯 繫橋梁。張立文先生認為,陰陽範疇的涵義一是指客體存在的質料或要素;二是 指具有衝突、融合、變化功能的實體,它們把運動變化作為自己存在的形式,是 一動態結構。三是指一切客體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屬性是表示事物性質的客觀存 在。陰陽作為實性範疇邏輯結構向虛性範疇邏輯結構的過渡形態,而為實虛範疇 邏輯結構。32由於陰陽範疇具有實體、功能、屬性的特質,有利於揭示宇宙生命一 體兩面的存在現象,以及闡發相反相成的萬物變化規律,遂成為中國傳統主要 的釋物模式。

三、五行思維的起源與演變

「五行」是中國傳統釋物思維中影響甚為廣泛的重要思想之一,如顧頡剛先 生指出:「五行,是中國人的思想律,是中國人對於宇宙系統的信仰;兩千餘年 來,它有極強固的勢力。」33五行思想是古人認識宇宙萬物,以及認識人與宇宙 萬物對應關係的思維模型。五行在古人心目中,不但是構成宇宙萬物的要素,而 且是分類的原則,更是對於萬物運動變化關係的規定;五行思想不僅是氣的變 化模式,而且是時間與空間合一的思維模型。「五行」的英譯通常為Five Elements(五種元素)。事實上,不應將「五行」視作靜態的元素,而應當看作 五種動態的互相作用的力。「行」字意指to act(行動),或 to do(做),所以

31春秋•晏嬰撰,陳濤注:《晏子春秋•內篇》,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年,頁 276。

32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年,頁 304-305。

33顧頡剛等:《古史辨》,第五冊,藍燈文化公司,1987 年初版,頁 348。

(8)

「五行」一詞,從字面上翻譯,應是Five Activities(五種活動),或 Five Agents(五種動因)。五行又叫「五德」,意指 Five Powers(五種能力)。34

「五行」作為一種釋物思維模型,其意涵是多方面的,它是萬物構成的要素,也 是功能和作用,更是原理原則。

一般認為,最早的五行概念出現於西周初期,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發展,

至秦漢時即演變成解釋宇宙萬物的理論體系。五行思想從肇始到成為包羅萬象的 理論體系,其間經歷數個發展階段。在已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只有「木、火、土、

水」四個字出現,而未見「金」字,更未見五行的連文,可知尚無五行的概念。至 於西周的金文及《詩經》、《易經》中亦未見五行的連文及五行的概念。五行最早可 靠的記載出現在《尚書•洪範》35,其云:

箕子乃言:「我聞在昔,鯀湮洪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 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洪範九籌,彝倫攸敘。初一 曰五行;初二,曰敬用五事……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中曰 金,五曰土。水曰澗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牆。澗 下作 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牆作甘……。

這段文字敘述了五行的名稱與特性,並表達人們對這五種物質材料的感受和認 識,都與實際生活經驗有緊密關聯。譬如,一般認為水向下流,又海水可以製鹽 故謂「水曰潤下」、「味鹹」;火燄上炎,物焦味苦,故謂「火曰炎上」、「味苦」等。

關於木、火、土、金、水這些物質材料與人類生活關係的論述,還可以從其他古籍 中發現;如春秋時期的,《國語•周語下》云:「天六地五,數之常也,經之以 天,緯之以地,經緯不爽,文之象也。」又《國語•魯語》云:「及天之三辰,民 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殖也。」從《國語》中的記載中,可了解到五行所 指乃五種實用材料,五行與六氣、三辰相聯繫;地上的五行與在天之三辰、六氣 合說,是春秋時人所勾勒出天地的對應圖式。戰國以後,五行雖然仍是指五種物 質性的材料,但添加了五行間生剋關係的論述。例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云:「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氣為五味,發為五色,章為 五聲。」在論及五行間生剋關係則如《左傳•昭公三十一年》謂「火勝金,故弗克」

及《左傳•哀公九年》謂「水勝火,伐委則可」。探究五行在《國語》、《左傳》中的 意義,應是指民生所用的五種物質性的材料;在此的五行又稱五材,五材是構 成其他物品的最基本的五種物質料,五行和天之三辰、六氣有了聯繫,並與五色 五味、五聲等相提並論;同時,五行相互之間有相生與相勝的關係。就思想的發 展而言,《國語》、《左傳》中的五行概念比《尚書•洪範》中的五行概念有了更進 一步發展,與後來的五行說意涵已很接近。

對於五行學說的起源,古今研究者眾,但未有定論。綜觀歷代學者所論,可

34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年,頁 115。

35 〈洪範〉的著作年代有相當多的爭議,有認為是周初之書,後人重新加以整理,如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頁589-590、628。有認為是西周時期的作品,如鍾肇鵬:〈先秦五行說的 起源和發展〉,收錄於《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 年第 2 期。有認為是戰國初年的作品,如張 岱年:《中國哲學大綱》,頁92。有認為是戰國時補入《尚書》者,如劉節:〈洪範疏証〉,收 錄於《古史辨》第五冊。本文採用徐復觀先生的看法,因其合於五行說發展脈絡故。

(9)

概括為四種觀點,即五方說、五季說、五星說、五材說。36五行學說的四種起源理 論,都是根據現代人的邏輯思維來推論的。就史實言,在古代五行說初始形成之 時,人們的思維方式應該是一種主客不分、時空混同的原始思維,用具體的五種 物資材料來命名五星,又藉五星運轉來劃分時間,藉目視太陽的運轉來劃分方 位等。受原始思維直觀感受的影響,在五行的起源階段,五行對於時空及天地萬 物的歸類已初露端倪。如五方說中已涉及方位、氣候、五帝等;五季說中論及季節 物候、氣候等;五星說則將星象、季節、氣候、物候相匹配;五材說在將木、火、土 金、水作為具體物質質料的同時,並用以命名季節、五星,而與五味、五官、五色 等相聯繫,又對其屬性進行抽象。中國古人對於「五」這個數字似乎特別重視,

以五建制的歷史悠久,五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對於五的溯源探索,許多學者 提出不同的意見。37在最早記載五行的《尚書•洪範》中,除首論五行外,其中以 五歸納現象的還有「五事」、「五祀」、「五福」等。另外,第八疇將氣候變化歸納為 雨、暘、燠、寒、風等五種現象;第七疇稽疑,即占卜方式,其決策的程序也以五 為基數,即天子作決策要經過五種程序。可見〈洪範〉九疇中有六法是以五為基 數,較之殷人以五為準繩,從行政體制擴展到曆法、氣候等領域,則周人擴展到 社會、政治等意識形態領域,而且作為治國的大法,使五的權威性更為加重。西 周之後,五行說的經驗性認識向抽象思維發展,首先擴及到地理領域,五行成 為地理領域抽象存在的基本元素,並構成相生、相勝的關係。《國語•周語》曰

「天六地五,數之常也」,這裡「地五」即言地有木、火、土、金、水等五行,如張 岱年先生所指出:「當時人認為五行是地上的基本事物,還不是天地總體中最根 本的東西。」38隨著五行思想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五行說已成為一種運用於社 會領域的思維形式,如《左傳•昭公三十二年》云:

物生有兩,有三,有五,有陪貳。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體有左右,各 有妃耦。王有公,諸侯有卿,皆為貳也。

到了戰國中後期,五行已被作為認識整個宇宙世界的思想模式,並用於解釋政 治、歷史的規律性,如鄒衍的「五德終始」說。鄒衍的五行宇宙觀,認為天地之間 萬事萬物都由五個元素構成,五是萬事萬物的基數,五行則成為天地萬物的歸 類依據。從現有的文獻來看,使五行思想成為系統理論的人應為鄒衍,鄒衍開始 將陰陽、五行結合;而將五行思想的正式發表的則為《呂氏春秋》。《呂氏春秋》的

〈十二紀〉與《禮記》之〈月令〉相同,列舉十二月的氣、音、味等以配合五行,匯 成一個系統,使五行成為宇宙構成的樑架。《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把五行與五 色、五味、五音、五祀、五事、五性等相配屬,表明五行思想已遠超越〈洪範〉將五 行視為五種物質材料的指涉。漢初董仲舒以陰陽五行揉合孔孟之仁義禮智信思想 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有九篇以五行為篇名,將五行相生相剋的特性配合四時

36邢玉瑞:《黃帝內經理論與方法論》,頁120。

37關於「五」這個數字的溯源及演變,各個領域都有學著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證據,有從人的生理 結構立論,有從感性認識世界的方式立論,又有從理性認識世界的方式立論等,不一而足。唯 此課題非本文重點,在此不做更多探討。邢玉瑞先生在《黃帝內經理論與方法論》中,對於二方 位觀念到四方位觀念,四方位觀念到五方位觀念,再由五方位觀念到五行位觀念的演變歷程,

有周詳的論述,足資參考。邢玉瑞:《黃帝內經理論與方法論》,頁120-124。

38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年,頁 90。

(10)

方位,並主張君主施政須隨順四時五行之氣運。另有兩漢之《易》學的卦氣說,

孟喜主張萬物萬事俱由氣而成,同時一切皆有五行,五行貫通一切。東漢的《白 虎通義》書中更是充滿五行的思想,可以說整個漢代是籠罩在陰陽五行與天人感 應的思想之中。

作為認識宇宙萬物的五行思維,其歸類模式是重要的課題。先秦兩漢諸子百 家,大都以「同類相召,同氣相求」做為歸類的依據。如《莊子•漁父》謂「同類相 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39;《荀子•勸學》謂「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 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40;《周易˙乾卦》謂「同 聲相應,同氣相求……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41。因此 可知,「同類相召,同氣相求」的歸類方式成為當時流行的共同觀點;這種中國 古代特有的分類概念和方法,將主觀認為凡是能夠相從、相應、相感、相召的事 物,則歸為同一類。將四時、五方和萬事萬物納入五行結構體系,同樣是利用這 種「同類相召,同氣相求」的理論。四時與五方相配,早在西周之前,四時說、五 方說、五材說就以存在了。所謂四時說,就是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季;

在現存的古典文獻中,四時概念的提出首見於《尚書‧堯典》,其云: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

曰暘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烏,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訛,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

鳥獸希革……。

這裡是說帝堯任命羲、和二人掌管天地,又任命他們的四個兒子分司春、夏、秋、

冬四時。天地之官的主要任務為觀測天象以定時節,並根據四時節氣分派農事活 動。由〈堯典〉中這段記載,已可略見將四時與五方結為一體的端倪。〈堯典〉將春 與東、夏與南、秋與酉、冬與北聯繫在一起,但尚未觸及「中」方與四時的關係。在 四時與五方、五行相配,從一開始就存在困難,那就是五方五行都是以五為基數 而四時只有四,在〈堯典〉中沒有提出這個問題,《管子》提出一個解決之道,它 將中央土行置於夏秋之間,但並沒有劃出具體的時日與之相配。《管子•四時》

云:

中央曰土,土德實輔四時入出,以風雨節,土益力。土生皮肌膚。其德和 平用均,中正無私,實輔四時:春贏育,夏養長,秋聚收,冬閉藏。

這段敘述指出,中央土無專時相配,其德就融於四時之中。到了《淮南子》,則 進一步將季夏劃分出來與中央土相配,《淮南子•時則訓》云:「季夏之月,招 搖指未,昏心中,旦奎中。其位中央,其日戊己,盛德在土……。」如此將中央 土德集中與夏、秋之間的一段時間,至少在形式上獲得相配。《內經》則將「長夏」

(即季夏)與中央土相配,長夏在夏、秋之間,但不專指未月,而是與其他四時 平等並列。這樣,五行體系在時間上有了更好的安置,使得五行的宇宙理論體系 也就更加完整了。劉長林先生指出,由於萬事萬物都被納入到五行的體系之中,

39莊子:《莊子》,《諸子集成》,頁1027。

40唐‧楊倞注:《荀子》,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 年。

41清‧阮元注:《周易˙乾卦》,《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頁 11。

(11)

受五行分類的統攝;所以,它們無不是宇宙這個超大五行系統所包含的五行小 系統。換言之,五行既是宇宙結構法則,又是每一具體事物的結構法則。因此,

天地間的一切事物,不僅具有同構關係,而且服從統一的宇宙節律,即五行(四 時) 依次當令。42由是得知,依照五行理論,天地間萬事萬物歸類為木、火、土、金 水五大類;自然界和人世間的一切,按照五行的理論規定,既發生著「同類相召 同氣相求」的相應關係,也展現相生相勝的整體平衡關係。於是,宇宙成為一個 有秩序的循環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和基本架構是時空的統一,萬事萬物隨「四 時五行」的律則運轉,互相關聯、制化,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另則,五行理論體系的建構,包括橫向與縱向兩個面向的開展;唐君毅先 生指出:「中國五行之理論中之一義……設定任一物為中心,以其餘四者,分別 為能生之者,其所生者,剋之者,與所剋者;以表狀象徵此一切事物之在此相 生相剋之範疇中之說。上述五行之義,仍可謂為由橫的觀點,以論一事物與其他 事物之相互之生剋關係者。至五行說之另一義,則純為由縱的觀點,以五行表一 事物之生化歷程之全程之義。如木、火、土、金、水表一年之春、夏、季夏,秋、冬 之全程。」43在五行的橫向結構觀點下,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存在著「生我」、「我 生」、「剋我」、「我剋」的四種關係。就任何兩行之間的直接關係(生或剋)來看,

是不平衡的;但就總體五行結構關係來看,則是平衡的。五行之間的生剋關係,

是事物在正常情況下的內在聯繫,它們維繫著事物的正常運作和發展。五行歸類 和五行生勝關係完成之後,可說五行的橫向關係建構完成。另有縱向關係建構的 開展,即以五行表示一事物之生化歷程,如以木、火、土、金、水代表一年之春、

夏、季夏,秋、冬之季節特色,也就是四時與五方相配的問題。將四時與五方相 統一的模式,與已經昇華為五種功能屬性的木、火、土、金、水五行,整合成一個 理論系統;將萬事萬物歸為五類,分別納到五行之中,其後在確定五行之間相 生相勝的關係中,找出五行結構體系維持動態平衡的機制。

依照五行學說,既然五行法則具有普遍性,那五行結構也就成了一般系統 模型。以這種模型為指導,去揭示每一事物的內在結構,以及該事物與周圍環境 的時空聯繫,就成為一種固定的系統方法,即五行系統思維模式。醫家藉助五行 系統模型觀察人體,確定人體臟腑經絡以及人體與生活環境的聯繫關係,它促 使人們從系統結構的觀點觀察人體,有助於認識人體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之 間的有機聯繫,以及人體與生活環境的統一。五行學說的應用,使中醫理論的整 體觀念得到進一步加強和系統化,不但發展了中醫理論,也豐富了五行學說。陰 陽思維主要說明對立事物、現象的相互消長、依存、轉化的關係。五行思維則是說 明事物、現象的五行屬性歸類及生剋乘侮的關係。當兩種學說合而為一,則成相 互聯繫、相互滲透的情形,既能說明事物、現象彼此的一般關係,又能說明事物 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複雜關係,俾利解釋自然萬物及人體生命現象、病理過 程。

從以上探討得知,五行的概念是始於單純指涉五種物質生活材料,後經演

42 劉長林:《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 年,頁 335。

43唐君毅:《哲學概論(下)》,頁729-730。

(12)

變發展,進而配合五方、五味、五色、五聲……等,並論述五行相生、相勝的關係 廣泛應用於自然、社會和人身等各方面。其呈顯的意義為:古人在長期生活體驗 的觀察中,認為自然界是由木、火、土、金、水等五種基本質料所構成;五種基本 質料在不斷運動變化之中具有相生相剋的關係,由此建構了五行理論體系。五行 有多重屬性模式,包括物象屬性、陰陽屬性、數序屬性、四時屬性及五元對應的 生剋屬性等。五行思維模型即根據五行的多重屬性模式,採用取象類比的方法予 以抽象、推衍,將宇宙間的事物、現象歸類在五行之中,以解釋各種事物、現象 的組構及相互對應關係。

當代學者對於五行思想抱持負面看法者不乏其人,如徐復觀先生認為:「陰 陽觀念之發展,有其必然性,進步性;而五行觀念之發展,則只是偶然地,沒 有什麼意義的產物。」44張岱年先生指出:「戰國及漢初人所講之五行學說,內容 多牽強附會、繁瑣殊甚,自純哲學觀之,實並無多少價值。」45勞思光先生也指出

「『五行』觀念,本可視為對宇宙萬物之元素之解釋……但因加人『天人關係』之 觀念,一切人事均以『五行』為符號而論其盛衰演變且引生預言吉凶之說,遂與 古代卜筮合流;此則為擾亂思想界之大事。」46筆者以為,原始、素樸的思想與學 術思想的關係是一個老問題;強調二者的同一,認為原始、素樸的思想即學術思 想,無疑是過於簡單化。但強調二者的對立,認為學術思想為科學真理,原始的 思想是幼稚、無意義,二者毫不相干,也同樣是過於簡單化。事實上,二者常常 相互糾雜、滲透,其展現的情況誠屬繁複多樣,五行思想與學術的關係便是如此 李澤厚先生謂:「像《內經》這部書所表現的中國哲學的特徵就極為鮮明:陰陽 互補、五行反饋、動態平衡、中庸和諧、整體把握……這樣一些思維方法、觀念、習 慣乃至愛好,不是至今在中國人的實際生活中仍然起作用麼?」47美國實用主義 哲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在其著作《實用主義》中指出:

「真理就是『對自己有用』。」48把詹姆斯的主張更直接的講出來,實際上是說「別 管它是真是假,反正只要有用,你就可以信它;你認為沒有用,就別相信它」。

當然,吾人毋需視詹姆斯的觀點一定是正確,但對於直到今天仍然在人們實際 生活中起作用的思維模式,或許可以用更寬容、同理的態度去評斷。究竟五行思 想歷經兩千年仍存在著、作用著,純就歷史文化觀點看,它應擁有一席之地,似 乎並不過分。

三、對於陰陽五行思維的反思

符合嚴格定義(具備邏輯推理、數學描述、實驗檢驗等條件)的科學,在十七 世紀以前,不僅中國沒有,西方也沒有。何況,事實證明,科學絕非萬靈丹,科 技昌明並未帶來人類真正的幸福。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科學所造就的 物質文明幾乎已到頂點,相對的精神文明卻出現極大的落差。象數思維模型或許

44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書局,1999 年,頁 567。

45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頁93。

46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卷二,台北:三民書局,1980 年,頁 24。

47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2000 年二版,頁 180。

48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著,陳羽綸、孫瑞禾譯:《實用主義:一些舊 思想方法的新名稱》,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年,頁 44。

(13)

無法進入科學的領域,然而它卻是真真實實地走過亙古至今的漫長歷史歲月,

而且發揮其功能和影響力。在今天,它非但未曾在科學之前冰消瓦解,且仍然以 活潑潑地的姿態繼續扮演其文化的社會角色。

象數思維所論述的一些規律原則,乃是古人長期生活中的經驗累積和觀察結 果,從而總結出來一套規律和推算方法;這是一份珍貴的經驗累積遺產,其價 值是不容否定的。然而,象數符號思維模型所提供的規律和推算方法,畢竟受到 歷史背景的條件限制,早期的人類不可能完全認識到自然的全貌,其觀察自然 的結論也相對無法完全正確,同時也無法達到如現今科學探測的細緻。因此,吾 人在探討象數思維的同時,必須了解到象數象數思維的規律和運算方法,會受 到時空等客觀環境因素改變的影響,不可一成不變地拘泥其規律和運算方法。如 何運用現今科學知識、方法,對於象數思維作更深入的研究,使古人的經驗智慧 得與今人的科技文明相互輝映,這才是探討陰陽五行等象數思維的真正價值所 在。

貳、陰陽五行思想的有機整體觀

一、前言

「氣」範疇在中國哲學上是一重要概念,其思想的淵源可以遠朔至甲骨文、

金文中的記載,在先秦典籍中也屢見各家關於「氣」的論述。漢代的氣論思想則 更加豐富,在氣化宇宙觀思維引導下,對於當時的政治、社會、學術等各個層面 都產生深沉而廣泛的影響。從思想史的軌跡得到證明,氣論思想是中國哲學中的 重要一環,從對於「氣」概念的初始認識、深化,進而擴及各個領域之詮解,終 而建構出中國人特有之宇宙觀與生命觀。

「氣化宇宙觀」是以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為基石。天人關係問題在中 國傳統哲學中是一受到普遍關注的問題;古代中國人的宇宙觀是透過「人」去主 觀或客觀的觀測宇宙,在古代中國人的思想中,「天」即等於是宇宙。而中國古 代哲學本質是一種生命哲學,其核心是「人」,對於與「人」相關的課題特別重視 因此,在宇宙體系理論中,天人的關係也自然受到重視。

「天」的概念在中國哲學裡的涵義是多面向、多層次的。就宇宙根源義而言,

天是人與萬物所從出者,人與萬物的普遍本性由天所賦予,天與人、萬物間有縱 貫的關係;基於此關係,人與人或人與萬物因同源而具橫向的有機聯結關係,

這是中國傳統哲學所以言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或天人合一的緣由。先秦時期,在 天人關係的架構下有不同的立基點和理解脈絡,而產生了內容多樣化的理論。就 學派的畫分而言,可約略分為儒、道兩大派;其中,又可分化為不同的次級流派 如儒家的天人關係論即可分為孔孟、荀子、《周易》和《中庸》等三系。

(14)

始於戰國時代49,流行於漢初的「黃老之學」50,在天人關係的論述上,具 有承繼前人及融匯創新的特色。漢朝政權建立後,其作法有「漢承秦制」者,也 有破舊立新者。漢朝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注意清靜無為,讓人民休養生息;

曹參用「黃老之學」治理國家,大獲成功,「黃老之學」遂成為流行的社會思潮。

漢初,集「黃老之學」大成的《淮南子》承繼稷下之學發展元氣概念,謂人的形神 皆透過人與萬物同源之精氣來調養,深信人涵養精氣可以上達天道,與形上的 天對應感通。又成書於更早的《呂氏春秋》也堪稱「黃老之學」的代表作,該書將 宇宙視為一有機的大整體,此種宇宙觀的基調,也是天人關係的基礎。《呂氏春 秋》認為,凡萬物之間屬同質、同源、同理者,必然會相互感應,「感應」意涵著 萬物之間含具著有機的內在聯繫,人與天地萬物「其情一體」,則相互間有同情 同理的感應性。51

中國古代氣化宇宙觀,在天人感應思維的基礎上,透過「取象類比」方式建 構人與自然的對應關係,確立「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52的命題,就是把 人體和自然界在醫學的辯證論治上融合為一有機整體。

「全息」概念被提出後,引起相當程度的注意和討論。大陸生物學者張穎清 於1973 年首先提出「生物全息」的論點,並於 1981 年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 了他的成名之作〈生物全息律〉。張穎清認為,每個生物體的每一具有生命功能 又相對獨立的局部(又稱「全息元」),包括了整體的全部資訊;「全息元」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整體的縮影。1991 年大陸學者嚴春友在其《宇宙統一科學》著 作中亦提出「宇宙全息論」53。諾貝爾獎得主荷蘭物理學家霍夫特(Gerard 't Hooft, 1946-)於 1993 年提出引力具有全息性質;美國物理學家薩斯金德

(Suskind)在 1994 年進一步發展了這一觀點。

從以上東西方學者們對於全息概念的論述中,似可應證氣化宇宙觀的天人 關係整體觀思維,亦即認為人體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相應的主張。中醫把人體看 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有一個又一個系統,各個系統又組合成大系統。人體與自 然界也組成系統。它把人體看作小宇宙,小宇宙和大宇宙是相應的。在講相應時 與漢代董仲舒等人所講的相應有類似之處,有些顯然是比較牽強的。但是,一個 細胞具有一個生物體的一切信息,已為現代科學所證明。一個人體是否也具有自 然界一切信息呢?還有待於科學的證明。54的確,氣化宇宙觀闡述天人合一的原

49春秋戰國時代已有很多關於黃帝的傳說,認為黃帝是古代聖王,又是大科學家、大發明家、大 思想家。大概在戰國時代就有人托名黃帝而著書,各家都以黃帝為本學派的權威。從《漢書‧藝 文志》可以看到各家托名黃帝的著作共有二十一種,四百多卷(篇)。周桂鈿:《中國歷代思想 史》(秦漢卷),頁 83-84。

50「黃老之學」是秦漢之際的道家學者們,假託黃帝而立言,且改造老學,兼綜先秦諸子重要學 說內容而成的新道家學派。首先將黃帝、老子當做一種學術來論評,且正式連稱「黃老」者,是 西漢司馬遷從所寫的《史記》開始,司馬遷所謂的「黃老」並不只是將黃帝與老子兩個人名字予 以簡單的拼湊,而是賦予一種有別於老學的新學說之學派意涵。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 年,頁 3。

51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頁 15。

52《素問‧咳論》。

53王存臻、嚴春友:《宇宙統一科學》,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88 年,頁 7;嚴春友:《文 化全息論》,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 年,頁 19。

54周桂鈿:《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頁101。

(15)

理和天人相互影響的表現,並由此奠定了中醫學的整體觀,具有其一定程度的 合理性及實用層面的價值。然而,其理論與現代科學所見之間的異同,仍需要更 多的證明。氣化宇宙觀把人體和自然界視為一有機整體的天人觀,不但與「宇宙 全息」論點相符,更與現代「生物鐘」55和時間醫學的基本思想是相互會通的。

三、陰陽五行思想的有機整體觀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理論體系建構的基礎,並成為《黃帝內 經》理論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內經》中對於人與天地萬物的對應關係,及人 體生理功能、活動現象的解釋,或病理變化掌握、辨證論治的操作等,都離不開 陰陽、五行思維。《內經》依照陰陽、五行學說,建構其有機整體的「藏象學說」;

《內經》把五臟視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核心,五臟之所以重要,不僅由於五臟個別 自身具有的功能,更是由於五臟之間構成了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整體功能系統 就人體生命活動的整體而言,《內經》把它歸納為陰精和陽氣,或形和神兩 方面。陰精和形,主要指人體的生命物質及其所構成的形體組織,如皮、肉、筋脈 骨、臟腑等。陽氣和神,則主要指人體的生命功能及其活動,如元氣、營氣、衛氣 經氣及神志等。簡言之,人體的物質結構,有形而相對安靜者,屬人體之陰。人 體的功能、活動,無形而運行不息者,屬人體之陽。《內經》認為,人的生命活動 就是建立在人體陰陽的對立消長、協調統一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內經》用「陰 陽和調」56、「形與神俱」57來概括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內經》將人體看成一個有機的開放系統,這個系統是一小時空,藉著陰陽 思維的類比作用,就可與天地的大時空(包括天道、氣候、物候等)對應起來。

周桂鈿指出:「我們可以把《黃帝內經》的宇宙演化過程列為簡單的公式:陰陽

→天地→天地之氣→萬物。根據這一公式,陰陽是天地萬物的本原;因此,《黃 帝內經》的宇宙觀可以大致概括為陰陽本原論。」58即言《內經》是用陰陽作為宇 宙的終極本原,並用它貫穿天地萬物,解釋一切自然現象,因而可以稱它為陰 陽本原論的宇宙觀。《內經》也將陰陽視為人體生命的最高原理,對於人體結構、

生理現象、病理變化、診斷辨證、治療用藥等,都以陰陽思維加以掌握。如《靈 樞•陰陽清濁》云:「受穀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濁而清者,上 出於咽;清而濁者,則下行。」對於人體組織結構,《內經》是以陰陽來區分人體 生理活動的物質與功能,即物質屬陰,功能屬陽;物質為功能的體,功能是物 質的用,既相互對立消長,又相互依賴轉化。又《內經》將氣形、清濁、上下、臟腑、

竅位、內外等對於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以陰陽來分類,並且說明陰陽之間的 消息轉化情形。《內經》在論治疾病時有所謂「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分

55各種生物的生命活動都有著一種時間節律,猶如有一個時鐘在控制,這種現象被稱為「生物 鐘」。「生物鐘」基因普遍存在於生物界中。1997 年美國西北大學研究員找到了控制實驗鼠「生 物鐘」的一種基因—Clock 基因,首次揭示了哺乳動物「生物鐘」的作用機制。目前,科學已經 發現了10 多個與「生物鐘」相關的基因,其中包括 period 基因、Clock 基因和 Bmal1 基因等。

參考 http://public1.ntl.gov.tw/publish/sci_knog/47/tex92.htm

56《靈樞•行針》。

57《素問•上古天真論》。

58周桂鈿:《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 ,頁 94。

(16)

期」59,以及「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60之說法,即在說明 針對病理陰陽所偏勝衰,採取「扶陽抑陰」或「扶陰抑陽」的方法,使陰陽恢復相 對平衡的治療原則。總之,《內經》的陰陽基本概念是指任何事物都可區分為相 互對立又統一的屬性,並認為陰陽間的關係乃是整體統一的模式,而不是個別 單獨的存在。

根據考證資料,五行的概念始於戰國時代61,由單純指涉五種生活材料,

後經演變發展,進而配合五方、五味、五色、五聲,論述五行相生、相勝的關係,

廣泛應用於自然和人事各方面,採用取象類比的方法予以抽象、推演,將宇宙間 的事物、現象歸類在五行之中,以解釋各種事物、現象的對應關係。陰陽思維主 要說明對立事物、現象的相互消長、依存、轉化的關係。五行思維則是說明事物、

現象的五行屬性歸類及生剋乘侮的關係。當兩種學說合而為一,既能說明事物、

現象彼此的一般關係,又能說明事物、現象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複雜關係,

遂成為《內經》解釋自然萬物及人體生命現象、病理變化過程的最基本理論體系。

在《內經》中是用五行思維來補充陰陽思維,以說明天地萬物氣化之間的生 化與制約的情況;亦即是說,五行思維模是用來解釋宇宙變化的複雜情況。《素 問•寶命全形論》云:「帝曰……萬物並至,不可勝量,虛實法吟,敢問其方?

岐伯曰:木得金而伐,水得火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水而缺,水得土而絕,

萬物皆然,不可勝竭。」這段論述中的五行,不是指五種物質,而是五種物質的 元氣,作為氣與萬物之間的中介,是五種運行的規律。王洪圖即認為:「作為

《內經》的哲學思想,五行應該是對具體事物的共性抽象,而不應該是金木水火 土五種具體物質形態。」62「共性抽象」意指具有普遍性,非僅適應於特殊形式,

而是適應於萬事萬物。

《內經》認為,四時陰陽象徵著時間運行的規律,五行則對應五方、五臟,

象徵著空間對應的節奏,在時空等自然環境的運作下,氣候與人體的變化是息 息相應,人體在自然外界的變化影響下,由於身體各部受影響不同,出現了各 種不同的節律活動。63即《靈樞•邪客》謂「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 有五臟」。具體地說,《內經》是以五行思維來說明生理和病理的相互關係,以五 行配五臟(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並以生剋乘侮說明臟腑 之間的生理、病理關係,如《素問•五運行大論》云:「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 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即謂本氣旺盛的時候,就會剋制自己所勝

59 《素問•至真要大論》。

60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1在已出土的甲骨文中只有「木、火、土、水」四個字出現,而未見「金」字,更未見五行的連文,

可知尚無五行的概念。至於西周的金文及《詩經》、《易經》中亦未見五行的連文及五行的概念。

五行最早可靠的記載出現在成書於戰國初、中期的《尚書》,《尚書•洪範》云:「五行,一曰水,

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

此處所指的五行應指生活上所必需的五種材料。另《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云:「則天之明,因 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氣為五味,發為五色,章為五聲。」在《左傳》的記載中,五行 的內容和相互的關係都有了,但缺乏固定的形式。從現有的文獻來看,使五行思想成為系統的 人應為鄒衍,鄒衍倡「五德終始」說。見莊宏達:《內經新解•陰陽五行人形臟象篇-內經的解 剖心理學》,台北:志遠書局,2000,頁 16-25。

62王洪圖:《內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年,頁 267。

63 胡劍北等:《中醫時間醫學》,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年,頁 21。

(17)

之氣(如木剋土),並且侮其所不勝之氣(如木所不勝者為金);若本氣虛弱,

則會受到自己所不勝之氣所乘(如木受金所乘),還會受到自己所勝之氣的輕 侮(木為土所侮)。五行相互生剋、制化,以維持自然萬物的生化及相對平衡,

誠如《類經》所謂:「必須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運行不息,相反相成。」64 制化關係是指正常狀態下的五行生剋,如果五行出現偏盛偏衰而不能維持平衡 時,則出現「相乘、相侮」65的情形。

《內經》依照五行思維,將人體身上的器官分為心、肝、脾、肺、腎等五大功能 系統,而建構了「藏象學說」。《內經》認為,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是在臟腑中進 行的,五臟是人體基本生命功能的執行者。依據各別臟器的功能特點,《內經》

建立起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生命功能系統,形成「藏象學說」。《素問•宣明五 氣》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精、氣、

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五臟對此三要素的化生、收藏、運行發揮著主導 作用。因此,《內經》把五臟視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核心;五臟之所以重要,不僅 由於五臟自身具有的功能,更是由於五臟之間的密切聯繫;即以五臟為中心,

構成了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體內功能系統,從而保證人體的生命活動的正 常穩定進行。例如肝臟主導膽、筋膜、眼、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等器官,涉及 人體兩脅、少腹、巔頂等部位,共同擔負起藏血、舍魂、疏泄、運動,以及參與思 慮、感覺等活動。同時,肝與心、腎存在相互促進的關係,又與脾、肺存在著相互 制約的關係。因此,《內經》的「藏象學說」是把人體內部的五臟視為一整體功能 系統。

所謂「生物全息」理論,就是基於以小窺大的整體觀,藉全息概念,來說明 生物體每一相對獨立的部分為整體比例縮小的現象。這個理論認為,每個生物體 的每一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對獨立的局部,包括了整體的全部資訊。這個理論指出 生物體個別組織與整體的密切關係,主要在強調生命功能的整體觀。《內經》藉 陰陽、五行思維建構了「藏象學說」,其將人體內部的五臟視為一整體功能系統 的論述,正吻合於全息胚胎學或全息胚胎的外在表現66。因此,「生物全息」是

《內經》的人體有機整體觀,亦即是《內經》的有機整體宇宙觀之一環。

三、對於陰陽五行思想之有機整體觀的反思

「宇宙論」(cosmology) 的學科名稱,近代才由西方傳入中國,所以有人 質疑中國是否有宇宙論。從遠古至今,人類面對生存周遭的萬事萬物,自然會產 生好奇或疑惑之心。於是,人類透過各種途徑來探索自然,試圖找出人與自然的

64明•張景岳:《張氏類經•張氏類經圖翼》,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65「相乘」指相剋太過超越正常程度,而失去平衡狀態。如土剋水,當土氣過亢,而木又未能對 土制約,則過亢的土便加倍剋水而使水虛。「相侮」則指相剋的反向,故又稱「反剋」或「反侮」,

是五行之間失去平衡的另一種情形;如木剋土,當木氣不足或土氣太亢,則土氣反過來侮木,

使木更虛,即《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謂「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即言五行之氣高亢而 為害,必須予以制化,方能維持事物的正常發展。

66中醫舌診可以辨別人體臟腑氣血盛衰;為何舌診可以探知體內健康情形?中醫以全息生物學 角 度分析五臟、六腑、經絡、氣血、脈象等概念,發現它們實際上都是全息胚胎學或全息胚胎 的外在表現。例如,我們常以一根腸子通到底形容一個人直率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正好詮釋胚 胎在演變過程中整個消化道是一體的,只是後來分化形成功能不同的各器官,由此可見的內 臟出現功能障礙時,的確可以表現在舌頭上面,且可以由舌頭來探知內臟變化之機先。

參考healthcity.taipei-elife.net/news/news_content.asp?id=50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後來,筆者選修了由著名中國佛教史專家牧田諦亮先生開設的「中國佛教史」課程,同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學校要求學生於 上課期間一律住 宿、除可讓學生 專心課業外、更 可藉此機會接受 朝陽精神與文化 薰陶、成為守法

推行為智障學生而調適課程的 特殊學校,可按智障學生的學 習能力和特殊學習需要等,在 2021/22學年或以後盡早調適

目前的課程改革優先強化學生五種觀念: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承擔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雜誌等。曾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 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於 2010 年榮幸地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 家津貼的學者。.

• 與生命教育主題相關的各類多元選修課程:「幸 福學、學幸福」、「哲學與生活運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