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味又養生的木耳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美味又養生的木耳 "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館訊第 254 期

美味又養生的木耳

文․圖╱吳聲華

摘要

木耳類指的是擔子菌(Basidiomycota)膠質菌類(jelly fungi)的木耳屬

(Auricularia),外型略似耳狀,呈棕色或棕黑色。中國的木耳類最早記載於〈神

農本草經〉,收錄有「五木耳」之名稱。木耳被東方人作為食材已有長久的歷史。

在西方,木耳也被稱為「猶大的耳朵」(Judas's ear),或為“Jew's ear",意謂 猶太人的耳朵。現今世界上木耳屬被接受的種,依不同學者的見解,約有 10 種 上下。木耳屬的分類在學術界是尚未開發的園地,由於形態特徵的研究恐難奏 效,必須藉助核酸序列的分析才能釐清種間的界定。廣為栽培與食用的木耳為黑 木耳(A. auricula-judae)與毛木耳(A. polytricha),毛木耳質地較粗韌、有嚼勁,

而黑木耳質地較軟嫩。東北亞溫帶地區的食用以黑木耳為主,東南亞等熱帶、亞 熱帶地區則以食用毛木耳為主。台灣栽培主要為毛木耳的兩個品系,較普遍者稱

「黑耳仔」,以鮮食為主;另者稱為「紅耳仔」,新鮮子實體形狀較「黑耳仔」扁 平,顏色較黑且不帶紅色,背面毛狀較明顯,常用來做成乾貨。因此民間所稱「紅 耳仔」的顏色反較「黑耳仔」者為黑。「黑耳仔」一般適宜炒食;「紅耳仔」質地 較硬韌且脆,口感適合做湯或火鍋料。木耳富含蛋白質、食用纖維素、維生素、

鐵鈣含量高,低熱量且只含極少量的脂肪。食用木耳可攝取多樣豐富的營養,不 易導致肥胖。所含纖維素可產生飽足感而且促進腸胃蠕動,減少便秘,因此可能 有減重的功效。木耳也不像有些菇類含有較高的普林,因此不會提高人體尿酸的 含量,可稱得上是食用菌的模範生。

關鍵詞:木耳、毛木耳、食用菌、黑木耳、擔子菌

木耳是什麼?

木耳類指的是擔子菌(Basidiomycota)膠質菌類(jelly fungi)的木耳屬

( Auricularia ), 外 型 略 似 耳 狀 , 呈 棕 色 或 棕 黑 色 。 木 耳 屬 是 木 材 腐 朽 菌

(wood-decaying fungi)的白腐型(white rot)真菌。在台灣的野外並不難發現到

(2)

木耳(圖 1),通常生長在死的闊葉樹樹幹或樹枝,少數生長在針葉樹上。偶有 發現長在活的樹幹上(圖 2)。有研究認為木耳所長活樹上的部位其實是死掉的,

不影響樹木的健康,不認為木耳具有寄生樹木的能力,這個觀點仍有待確認。

圖 1. 毛木耳是台灣野外最常發現 的木耳類

圖 2. 毛木耳偶有發現於活樹上,但可 能沒有寄生性。

中國的木耳類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現存最早中藥著作,約成書於西 漢以前),收錄有「五木耳」之名稱。魏晉間之本草著作〈名醫別錄〉記載:「五 木耳生犍為山谷,六月初多雨時,採即暴乾」。梁陶宏景將〈神農本草經〉與〈名 醫別錄〉串編為〈本草經集注〉,其中記載:「此云五木耳而不顯言是何木耳,惟 老桑樹生桑耳有青黃赤白者,人采以作菹,無復藥用」。世界第一部藥典〈新修 本草〉(又稱唐本草),為蘇敬奉唐高祖之命主編,其中記述有關五木耳:「桑、

槐、楮、榆、柳,此為五木耳;軟者並堪啖,楮耳人常食,槐耳療痔。煮漿粥安 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爾」。其中談到木耳依生長樹種之不同作區分,也提 到古代栽培木耳的方法。以所生長的樹種來區分木耳的類別,並不能得到現代科 學的支持,但此觀點似乎流傳已久。明〈本草綱木〉提到木耳,謂:「木耳各木 皆生,其良毒亦必隨木性,不可不審。然今貨者亦多雜木,惟桑、柳、楮之耳為 多云」。

(3)

木耳在古代又名檽、木檽、木菌、木茸、木碂 、樹雞、木蛾、 (ㄖ ㄨㄢˇ)、萮茈(ㄩˇ ㄗˇ)。因所生長植物的不同又可被稱為如桑耳、桑檽、

桑蛾、桑雞、桑鵝等。

木耳被東方人作為食材已有長久的歷史。在西方,木耳的通稱為「猶大的耳 朵」(Judas’s ear),傳說的由來是當猶大(背叛耶穌的門徒)自吊於樹上,此樹 受到詛咒,長出如耳朵形狀的真菌。實際上,木耳屬的拉丁名 Auricularia 就是 耳朵的意思,而這屬的代表種,也即我們一般稱為木耳(或黑木耳)的 A.

auricula-judae,其種小名 “auricula-judae” 意思就是猶大的耳朵。木耳在西方另

有一名稱為“Jew’s ear”,意謂猶太人的耳朵,然此名恐有種族歧視之虞,使用 宜謹慎。

木耳的形態與分類

我們所見可食部分的木耳是它的「子實體」,成熟的木耳子實體依種類的不 同而為耳狀或葉片狀。木耳子實體在大自然中生長時,產生擔孢子的那部分朝向 地面,稱為子實層面,這一面通常為凹面,而且光滑。子實體背面通常為凸面,

隨種類的不同生長出或長或短、明顯或不明顯的絨毛。新鮮木耳類隨種類不同而 為膠質至軟骨質,乾燥後則明顯皺縮成乾硬的角質,且重量減少為新鮮時的十分 之一左右。由於木耳具有強的吸水及脫水性,使得乾木耳成為有利於儲存及運輸 的一種食用菌。

歷來以木耳屬命名的種超過 100 個,但大多數都被視為同異名(同種但以 不同學名發表),其中也有許多後來證實是膠質菌其他屬的種類。現今世界上木 耳屬被接受的種,依不同學者的見解,約有 10 種上下,並不是很多。由於早期 用以區別木耳屬內不同種的形態特徵後來被證實多不是很穩定,特徵表現容易受 到生長環境或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不同的學名因此被證實且合併為同一種。比 如針對夏威夷群島所採集的一類木耳屬標本,依形態特徵及相容性交配試驗研

(4)

究,證實過去依形態特徵之差異被命名為 A. cornea、A. polytricha 以及 A. tenuis 的標本,都屬於相同的種。

Lowy(1952)提出木耳子實體不同構造層的專有名詞,作為木耳鑑定之用。

這些構造層由背面依序為茸毛層(zona pilosa)、緻密層(zona compacta)、次緻 密上層(zona subcompacta superioris)、疏鬆上層(zona laxa superioris)、髓層

(medulla)、疏鬆下層(zona laxa superioris)、次緻密下層(zona subcompacta inferioris)以及子實層(hymenium)。對於缺乏髓層的種類,則疏鬆上層和疏鬆 下層併成為中間層(zona intermedia)。子實層是產生擔子(basidia)以及擔孢子

(basidiospores)之處。木耳類成熟的擔子具有三橫隔,把擔子分隔成四部份。

擔孢子由擔子上稱為小梗(sterigmata)的構造生出,成熟後由小梗彈射出去。

木耳擔孢子為腎形或臘腸狀,成熟時有分隔,產生小型鐮刀形的分生孢子

(conidia)。

台灣木耳屬種類的調查始於日據時代。杜金池與鄭爕(1975)調查台灣產野 生木耳屬共得到 7 種,即 A. auricula-judae、A. polytricha、A. delicata、A.

mesenterica、A. peltata 以及 A. fuscosuccinea。這些都是國際上有分布的種類,

並無台灣特有種。木耳屬的分類在學術界是尚未開發的園地,由於形態特徵的研 究恐難奏效,必須藉助核酸序列的分析才能釐清種間的界定。

食用的木耳

木耳的食用主要盛行於東南亞和東北亞,非洲亦有納入為烹調食物,唯在西 方國家較少被接受。木耳屬的種類在食用上並無報導有不適或中毒的情形,但不 同種類受歡迎的程度卻有差異。目前在國際間廣為栽培與食用的木耳種類為黑木 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與毛木耳(A. polytricha)。毛木耳子實體中具有 髓質,茸毛層有較長的茸毛,而黑木耳則沒有髓層,茸毛層的茸毛也較短。因此 毛木耳質地較粗韌有嚼勁,而黑木耳質地較軟嫩。東北亞(包括華北)溫帶地區 的食用以黑木耳為主,東南亞(包括台灣)以及非洲、大洋洲等熱帶、亞熱帶地 區則以食用毛木耳為主。一般以為這個差別是地區性飲食習慣的不同,但如就黑

(5)

木耳為溫帶種,而毛木耳為亞熱帶、熱帶種的生長適應角度觀之,木耳種類取食 的差異應該是「就地取材」的結果。如能突破「就地取材」的使用習慣,改為依 據不同料理方法而搭配不同種類的木耳為食材,是可以嘗試的方向。

台灣目前栽培的木耳主要為毛木耳(A. polytricha)的兩個品系,較普遍者 稱「黑耳仔」,新鮮子實體略呈漏斗形,棕色帶點紅色,以鮮食為主(圖 3);另 者稱為「紅耳仔」,新鮮子實體形狀較「黑耳仔」扁平,顏色較黑且不帶紅色,

圖 4.「紅耳仔」適合做湯或 火鍋料

圖 3. 台灣最普遍栽培的「黑耳仔」

背面毛狀較明顯,常用來做成乾貨(圖 4)。因此民間所稱「紅耳仔」的顏色反 較「黑耳仔」者為黑。「黑耳仔」一般適宜炒食,「紅耳仔」質地較硬韌且脆,口 感適合做湯或火鍋料。目前台灣市場上已少見,也只有內行者才知道要用「紅耳 仔」作湯料。過去在台灣尚有栽培斤耳(A. fuscosucinea),以及 A. mesenterica,

現已少見。台灣有栽培稱為「雪耳」者,乃 1990 年於台灣野外所分離得到,被 認為是斤耳之白色變種,1992 年完成栽培出菇試驗後轉移民間栽培。雪耳是木 耳屬,與白木耳(或稱銀耳)(Tremella fusiformis)是不同的屬別,不能混為一 談。雪耳由於營養成份優良、白色,具有可替代銀耳的效果,不少人認為其口感 更勝於銀耳。然目前價格較高,尚未被民眾普遍接受,然仍具推廣潛力。

早期台灣木耳用段木栽培,但因成本高且長成木耳之時間過長,現在都採用 太空包栽培。台灣毛木耳的栽培季節主要在 8、9 月至翌年 2、3 月間進行,木 耳生產的質、量最好的時間為此期間之前段。木耳在台灣主要栽培地區為中南

(6)

部,目前趨向專業化方式經營,受到大陸地區生產成本較低的影響,以內銷為主。

木耳有益健康

木耳不僅是美味的食物,對於健康也很有幫助。木耳富含蛋白質、食用纖維 素、維生素、鐵鈣含量高,低熱量且只含極少量的脂肪。由於成份的特性,食用 木耳可攝取多樣豐富的營養,不易導致肥胖。所含纖維素可產生飽足感而且促進 腸胃蠕動,減少便秘,因此可能有減重的功效。木耳不含對健康有不良作用的物 質,也不像有些菇類含有較高的普林,因此不會提高人體尿酸的含量。平日飲食 中即使攝食較多的木耳,對健康也是有益無害,可稱得上是食用菌的模範生(圖 5)。

中國人對木耳的食用有長久的歷史,基本上木耳可補氣血、潤肺、止血、滋 潤、強壯、通順。彙整各類醫書的說法,木耳大致有下列效能。一、促進血液循 環、降膽固醇、防治高血壓及血管硬化。二、治便血、痔瘡出血、子宮出血。三、

治寒濕性腰酸疼、外傷疼痛及血脈不通。四、治產後虛弱、抽筋麻木。此外,對 於癌細胞也有抑制作用。

圖 5. 黑木耳質地軟嫩,燙熟可沾芥末 醬油食用。

參考文獻

杜金池、鄭燮,1975。台灣之木耳類。中國園藝 21:227-233。

吳寬澤,2006。膠耳類的生長發育與栽培,頁:213-223。

王伯徹編。食藥用菇菌類保健食品產業發展彙編。新竹: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7)

陳啟楨,2002。黑木耳減肥最健康。台北:元氣齋出版社。

黃年來編,1992。中國食用菌百科。科學出版社。

應建浙、卯曉嵐、馬啟明、宗毓臣、文華安,1987。中國藥用真菌圖鑑。北京:

科學出版社。

Kobayasi, Y. 1981. The genus Auricularia. Bull. Natl. Sci. Mus. Ser. B (Bot.) 7: 41-67.

Lowy, B. 1952. The genus Auricularia. Mycologia 44: 656-692.

Wong, G. J. & Wells, K. 1987. Comparative morphology, compatibility, and interfertility of Auricularia cornea, A. polytricha, and A. tenuis. Mycologia 79: 847-85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個別地方略有不同。如「雲」字部的《毛詩句解》、「露」字部的《萬金啟寶》,其他兩種

邪眼 Evil Eye,又稱藍眼 Blue

第一本書是剛才提到的 1990 年的名著。 之後的四本都是最近十年出現的著作。 前三本的書名 中都有 Hardy 不等式或是 Hardy-type 不等式。 第四本書名中沒有提到 Hardy 不等式,

關於釋迦師利跋陀羅的傳記,最直接的記載即是近年來於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所發現 的綽普譯師自傳,成書於 1478

黑木耳 (Auricularia polytricha) 是台灣普遍的食用 菌之一,為一種低熱量的食品,亦是一種富含食用纖維及

 蘋果學名Malus sylverstris Mill,別名為柰、西洋 蘋果,屬薔薇科(Rosaceae) 蘋果屬(Malus)多年生落 葉小喬木植物,(原產西伯利亞南部及土耳其,經歐

黑木耳成分中的滑嫩膠質,除了口感極佳之外,其中 所含的酸性多醣 體成份也是降血膽固醇和血脂肪的好幫手,難怪自古以來它就是老祖先愛吃 的好"心"食物。也有

本甄選將依本系公告之名額擬定錄(備)取名單(草案),送本校 師資培育學院(以下簡稱師培學院)提請師資生甄選委員會議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