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漁獵採集 自然環境 對環境的依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漁獵採集 自然環境 對環境的依附 "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內容包含五小節。針對研究者的構想,第一節說明研究者求學階段的經歷所引 發的研究動機,第二節陳述本研究的相關背景,第三節提出研究問題,第四節界定本研 究的重要名詞內涵,並於第五節呈現可能的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學習的路途是一條順流而下的河,在激流中顛簸,也在緩灘上擱淺,而最大的快樂,

就是不知道它會把你帶向何方。它是怎麼開始的,我已經不完全記得,很大的原因,也 許是我做的並不多,多半時間,只是緊緊抓著,而槳,很早就丟掉了。這個奇妙的旅程 即將進入第十個年頭,期間曾在只管工程技術、不問人文素養的五年制專科學校中修習 環境工程,也在科技大學硬梆梆的研究室中埋首兩年的工業安全衛生,還有兩年的時 間,在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護局接觸第一線的環境污染事件,我以為這樣的學習歷程足夠 認識環境了,直到我來到環境教育研究所。

這是都市孩子的我,第一次有機會常常待在自然。二十五歲,我第一次主動地觸碰 昆蟲(除了家中的蒼蠅和蚊子)、第一次辨認出一棵野生植物(除了我認得的蔥和蒜) 還有第一次在野生動物的鳴叫聲中過夜(不是狗和貓)。自然對於我的衝擊,一一陳述 出來,也許還可以成為一段頗不可思議的聊天話題。著名歷史學家 Toynbee1曾說過-我 們對宇宙和自然的知識的確比從前多了,但我們對自然的理解卻一點也不比古人高明。

我想,那相當程度地形容了我。

兩年前,我還學不到一些生態的皮毛,就試著當起一個戶外解說員,在並不十分瞭 解的自然中,介紹著自然生態的知識。來往的人們,對自然存有很多的興趣、疑問和期 待,他們的生活多半離自然很遠,但是卻不排斥學著接近。有趣的是,很多人都問我同 一個問題-自然是什麼?我總是反問-你覺得呢?人們思索良久,說不上來,連自己都 感到有點詫異。我在心中盤算著,對於自然,我們已經學的這麼多,為什麼連試著表達 都有問題。

1

英國歷史學家阿諾.約瑟.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1975) 。

(2)

隔年,在指導教授的介紹下,有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到林業試驗所福山研究中心(以 下簡稱福山研究中心)進行論文題目的初探,那裡是一個罕見能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而 又安全無虞的場所,對我而言,則是心理與生理的嚴重挑戰。一個晴朗的早晨,我跟著 研究中心的人員一起離開植物園區,到哈盆溪上游的永久樣區進行樹種及胸徑的調查,

荒山無徑,走的是河道,少有的久旱使得溪床都已經乾枯,伏流水偶爾從較低窪處浮現,

就可以看見數百隻台灣鏟頜魚在僅有的水塘中求取生機,途中野生動物的排遺,像是宣 告領地般的隨處皆是,雖然動物們機警地難以窺見,但鷹嘯、猿吼、山羌吠卻是不間斷 地傳入耳中。離開了河道向密林中走去,便是自然保留區的範圍,為了走的平順穩當,

不時低著頭察看腳邊,穿山甲和鼬獾的足跡顯然比起我的蹣跚要暢行無阻,抬起頭,巴 掌大的各種闊葉把天空都遮蔽了。休息的時候,身旁的泥土地有山豬的拱痕,還有各式 各樣造型的蟻丘,蜂鳴和五色鳥的叫聲從未止歇,靜下來瞧瞧每一株植物,便發現無數 的昆蟲在剛才曾扶過的樹幹枝條上爬行或躲藏。我和進行調查的研究人員在林間汗流浹 背,然後對每一株喬木植物標定記號、量樹的胸徑,只是整個樣區的百分之一大小,就 花了一個上午,但那僅僅是十乘十公尺見方。一個大格局的自然,「生命」的數量遠遠 超過我的想像。

在福山研究中心留宿的近一個月,也許是嘴巴上話說得少,又或許是心頭裡對話得 多,身旁的朋友總看得出剛從福山回來的我,對微小的聲音及動作特別敏銳,思緒也像 是被重新攪動過一番。我一邊思忖著這難以理解的微妙變化,一邊面對著這常常讀到,

但總是沒看到的「自然敏感度」在我身上發生,若說這只是一段旅遊經歷的衝擊,未免 太過謹慎,無數的問題在我腦海浮現,但未嘗有解答,從這開始,我對於人與自然間的 關係有著更深一層的感觸。

我認為,現今人與自然分離的程度,已經不是在家栽花植草或是到動物園觀賞野生 動物所能彌補回來的,甚至覺得,即使是福山植物園區內都不算是真正的自然。原始自 然中豐富、多樣的景象,目前社會中的大多數人無從得見,也許在鄉間居住者會認為,

自己的住家附近即屬於自然,但其實,離真正生機盎然的原始自然仍然有所差距。

如同 Roberts2(1998)所指出人與環境的分離現象(圖 1-1-1),因維生方式的改變 與技術的發展,從對自然環境的依附到逐漸與自然環境分離,在現今的都市生活中愈加 顯得真實而明確。

2

英國地理學者尼爾.羅勃(Neil Roberts) 。

(3)

圖 1-1-1 人(H)與環境(E)的互動關係

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面積小、物種族群數量有限,生態環境相對脆弱,人口成長 及資源擷取的壓力使得我們不斷地將自然環境破壞殆盡,以致於幾乎生活在一個人造的 環境中而不自覺,生活的周遭失去了自然,也就失去了自然的觀點,這從研究者本身幾 乎無法表達在自然中的經驗可以印證。

「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已經可以幾乎完全遠離『自然』了。自然界的生命更與他無關。他可以一 輩子生活在人工設定的空間,還可能不覺存有任何遺憾。」

這是金恒鑣3(民 86)描寫現代都市人生活在禁錮空間的一段文字,指的大抵就是 這種情形,聽來令人惋惜,但的確很貼切的形容了當前的景況。以現今自然科學的進程 以及國人的教育程度,人們對於自然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瞭解(比起那個因未知而恐懼自 然的年代),但人們仍然無法輕鬆回答「自然是什麼?」的原因,很可能是人們對於自 然的理解,往往僅是侷限於書本上的知識,而非自己的親身感受。因為生活在台灣,特 別是都會區的人們,已經很少有接觸自然的機會、感受自然的經驗。

過去的人們對於自然理解的少,但是接觸的多,除了先賢哲人對自然本質的深刻思 考外,所留下的自然智慧多半是介於生活層面的,而現代的人們對自然理解的多,反而 接觸互動的少,對於科學的過度信賴也使得人們鮮少運用本身的感官、敏感度及直覺去

3

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所長金恆鑣。

time

E

H HE E H

漁獵採集 自然環境 對環境的依附

農業生態系統 文化地景 調整環境

都市/工業 建構環境

大量來自人類的衝擊 A)歷程

B)影響 H E H E H E

資料來源:Neil Roberts, 1989, p246;蔡慧敏,民 88,p177。

(4)

認識自然,現代人看待自然,漸漸成為一種來自於自然科學的印象或者想像(媒體) 而非真實經驗。

Kellert4(1997/1998)指出,人們看待自然生物界的基本價值觀,是以人性本質與 進化過程為依據,人人皆然,不受文化與歷史的影響。但這些價值觀的內涵、趨向、強 度、實際表達,卻與經濟、政治等文化條件息息相關。基本的自然觀可能始終如一,但 文化因素會修正這價值觀的形態、內容、呈現。

這表示,人們對自然的看法會受到文化因素的影響而表現出「多樣性」,那些具備 充分自然知識背景或親身生活、工作於自然中的人們,經過長時間所醞釀發生的實際感 受,代表的是人與自然真正關係的反饋。

因此,藉由「自然觀」的研究,我希望瞭解現今人們對於自然的基本觀點,試圖從 仍與自然保有親密關係的人們身上,獲得關切自然的鑰匙,而這也將對於解決現代的環 境危機及導引正確的價值觀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4

美國社會科學家史蒂芬‧R‧凱勒(Stephen R. Kellert) 。

(5)

第二節 研究背景

1854 年,Thoreau5寫就了《湖濱散記》(Walden);1948 年,Leopold6完成了《沙郡 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的手稿;1962 年,Carson7出版了《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他們讓自己沉澱於環境當中,細心地觀察、精確地描寫自然現象,反省與思考 人類的作為與環境的關係,用自己的價值觀、態度及自然觀點,在不同的年代啟蒙了無 數人的環境思想。而人們在這些文學、美學、生態學、倫理學的經典當中不斷地品嚐並 且反芻,直到今天仍無法完全消化殆盡。

晚了西方近百年,1970 年左右的台灣,也在層出不窮的公害事件中漸漸地對周遭的 環境產生覺醒,1983 年,韓韓與馬以工合撰的《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從動物的濫捕、

土地的濫墾現象,以受污染的環境揭示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也因此引起國人對自然生 態的關心與重視。此後,陸陸續續如陳冠學的《田園之秋》、心岱《大地反撲》、劉克襄

《隨鳥走天涯》與孟東籬《濱海茅屋札記》的出版,乃至楊憲宏、王家祥、徐仁修、吳 明益等自然寫作者,從自然、動植物、地景或是環境污染事件當中,相繼產生更多不同 觀點的環境哲學。可以說,自然寫作者代替讀者進入環境、觀察環境,真實地傳達從土 地轉化而來的自然觀,從而影響了我們。

不管是東方或是西方的自然寫作,成就這些經典的核心價值,在於文辭骨幹中的環 境哲學,其引發的連鎖效應,甚至比其本身所刻畫的成就還要深遂許多。環境教育、環 境倫理、生態學、自然寫作的發展,也都因汲取了哲思的養分而成長茁壯。

1972 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發表「人類環境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指出對於環境,人類需要取得共同的看法和制定共同的原則。更 進一步,在 1980 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ne, UNEP)、世界保育聯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共同出版的《世界自然保育方略》,呼籲建立永續發展的 倫理。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主席 Brundland8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

5

美國思想家、文學家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

6

美國生態保育之父阿爾多.李奧帕德(Aldo Leopold 1887-1948) 。

7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作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 1907-1964) 。

8

挪威前首相、醫師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land) 。

(6)

的演說,指出了人類的生存與福祉,有賴於能否提升永續發展為全球倫理。1991 年,

UNEP、IUCN 及 WWF 再度出版《關懷地球-一個永續生存的策略》,建議建立以人為 中心、保育為基礎的世界倫理。1988 年,世界大氣變化會議中,布氏又呼籲建立一個世 界的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並進的整體倫理(楊冠政,民 88)。而所謂永續發展的倫理、

全球倫理、世界倫理或是整體倫理,指的就是人與環境的新關係,一種人類對於環境的 態度與價值觀的重新樹立。

交雜在環境思想啟蒙與永續發展倫理建構的過程間,環境教育悄悄的萌芽。1890 年,Muir9促成了首座國家公園的成立,自然研究、露營及戶外教學運動陸續建立起環 境教育的芻形;然後在 1948 年的世界自然保育聯盟會議(IUCN Conference)中,「環 境教育」一詞首次出現;1950 年代,造成數千人死亡的公害事件導致人們開始重視環境 危機;因此,1970 年,美國實施環境教育法案(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正式開 啟了全球的環境教育運動。

在這一波方興未艾的環境教育運動中,環境教育的內涵從保育教育、生態教育拓展 至永續教育(圖 1-2-1)。

圖 1-2-1 環境教育內涵的擴展

9

美國國家公園之父、博物學家約翰.繆爾(John Muir 1838-1914) 。 保育教育

資料來源:引自楊冠政,民 91,上課講義。

生態教育

永續教育

(7)

於是,環境教育、永續發展與環境思想之間,有了一個交疊共通的關注。環境教育 的目標之一-為每個人提供機會去獲得保護環境及改進環境所需要的知識、價值觀、態 度、承諾和技能(楊冠政,民 87);永續發展的倫理所具有的功能-助於界定一個新的 社會典範(倫理價值信念)(楊冠政,民 88);以及環境思想所提供的態度、價值觀與自 然觀點。三者間所共同提及且關切的「態度」與「價值觀」,恰恰指出了從二十世紀初,

人們即亟欲尋求的人與環境的關係的一個重要研究面向。

林益仁(民 90)指出,環境價值的討論對科技文明的批判以及傳統文化價值的反思 等角度做出了貢獻。然而環境價值的研討,不應只是侷限在傳統的哲學家領域當中,而 應擴及不同的學科領域,關注在「自然與人」的主題上。

環境,指稱的是人類棲息之所,有關人類的文化體系及當地自然環境的描述。但更 精確的說,就是「自然」,這個在人類尚未誕生之前即存在的環境。事實上,在人類思 想史的各個時期中,差不多都是以自然的觀念為思想焦點(陳其榮,民 84)。學術領域 為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所進行的研究,不但沒有間斷,還產生了體系龐大的分支,從理 性思考的哲學到系統驗證的科學,包括「自然哲學」「環境哲學」「環境倫理學」「環 境心理學」與「新環境典範」等,都有涉及人對自然的看法與自然本質的探討。

「自然是什麼?」以及「你怎麼看自然?」這兩種問題,是對自然本質看法的基本 發問,也是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出發點。這個對自然的根本看法,本研究稱之為「自然 觀」

葉海煙(民 90)指出,台灣做為中國文化傳統的主要承受者,殆無疑義;但台灣社 會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然摻入了具多元性的文化質素與思維因子,顯然我們有機 會進入台灣人已經表現出來的價值觀之中,去仔細檢點台灣人對生活世界的基本觀點-

台灣人的價值觀,其主要的內容即是台灣人的人觀與自然觀。

此外,國內的荒野保護協會因重視兒童教育所成立的炫風團認為,可塑性高的兒童 期如能建立正確的自然觀,擁有美好的自然經驗,在其成長過程中是深具意義的(荒野 炫風團簡介及入團說明,無日期)。而台灣生態學會在推動綠色運動過程中所培育的環 境佈道師,其培育宗旨的第一條即是培養正確自然觀的環境佈道師(環境佈道師培育 營,無日期)。Kellert(1997/1998)更指出,與自然生物界和睦共存才是謀求人類福祉 的長遠之計,而這需要理解「自然觀的內涵」並建立正確健康的價值觀。

(8)

即便如此,自然觀的定義與內涵是不明確的,自然觀一詞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學科觀 點中,但呈現的內涵具有很大的差異。研究者認為,自然觀在內涵上的包容性與多樣性,

提供環境教育工作者一個機會,可以在熟悉的平台上(覺知、知識、態度、技能及參與) 針對人們對自然的基本觀點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與討論。

據此,研究者以環境教育工作者的立場,本研究所論及的自然觀,是著重於自然(知 識)的解釋和對自然的態度(價值)。在此前提下,研究者要彰顯的是-自然之於具備

「技能」與實際「參與」的人們,其「覺知」「知識」與「態度」的表現。

(9)

第三節 研究問題

在台灣,探討自然觀的出版書籍多為自然哲學領域,學位論文則以中國歷朝代的典 籍思想10為研究對象占多數,其次以西方環境哲學11為研究對象。西方研究則是廣泛地 對各種文化、群體與思想進行自然觀的考察。值得注意的是,自然觀的研究常以文獻分 析方法為主,單向、片面而缺乏實證對象;多行歷史詮釋,而少當代意義。

因此,本研究嘗試以文獻分析配合半結構式訪談,回答下列問題:

一、自然觀的內涵為何?

二、福山研究中心工作者自然觀為何?

本研究試圖從環境哲學的發展以及自然觀研究的脈絡,瞭解歷史過程中,不同時空 背景下自然觀點的變遷,總合不同領域從一個廣泛的視野呈現自然觀的內涵,並以具備 豐富自然知識與經驗的福山研究中心工作者為實證研究對象,進行當代自然觀的考察。

10

〈易經哲學的自然觀〉 、 〈魏晉玄學的自然觀與自然美學研究〉、 〈宋代詩學創作之自然觀研究〉 、〈興之 自然觀與道家思想〉 、〈六朝文論中的自然觀〉、 〈阮籍「自然與名教」思想析論〉、 〈由《園冶》因借手 法論中國園林的自然觀〉。

11

〈曠野之聲:史耐德的自然觀〉 、 〈華茲華斯《殘敗的小屋》和哈代黛絲姑娘中所呈現的達爾文主義前、

後的自然觀〉 、 〈在不確定的世界裏尋求自覺: 《汀客溪畔的朝聖者》一書中安妮.迪勒的自然觀〉 、 〈馬

克思主義的生態學〉 。

(10)

第四節 名詞界定

本研究之專有名詞在各相關領域或有其它意涵、或相互為用,但在本研究的撰寫,

則皆為獨立且專有的名詞,不容混用。即自然觀(view of nature)、自然哲學(philosophy of nature)、自然辯證法(dialectics of nature)、環境哲學(environmental philosophy)、環 境倫理學(environmental ethics)與新環境典範(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都有其 個別意涵,且為了使文獻探討的過程顯明,本節羅列與研究相關之主要與次要名詞定義。

一、自然觀(view of nature)

自然觀的研究在不同的年代與譯作中,因對周遭環境尺度的理解差異,有以世界 觀、宇宙觀或世界論等名詞稱之,本研究強調對象為「自然界」,自然在本質上只有一 個,所有的人都在同一個自然之內,但自然觀則因個人、群體、文化而有殊異。以下陳 列與本研究論點、主張一致的說法:

自然觀的德文是 naturanschauung。觀(anschauung)的原意是「直觀」「看」。自然 觀也就是呈現在一個人的主觀意識之中的自然,而非自然本身(劉小楓,民 85)。

自然觀就是人們對自然的看法;人們對自然界的本質、聯繫、演化以及人與自然的 關係的根本觀點(孫中旭,民 89)。

自然觀是一個中心的焦點。自然觀包括自然(知識)的解釋和對自然的態度(價值) 具體關注的是價值,特別是文化意義的表達。自然觀與人的觀點密切相關,其同時也是 部分的生活觀與世界觀(Christensen, n.d.)。

二、自然哲學(philosophy of nature)

自然哲學所研究的是那些把自然界的真實特徵看成是實在的實質性問題,它分為兩 個部分:物理學的哲學和生物學的哲學。探究自然實在最基本、最普遍的特徵,評定這 些特徵對於人的形而上學或實在論的含義、世界觀的含義、人類學或人的學說的含義,

以及對於倫理學或道德行動的理論和方式的含義。探究這些含義是以人對於其生活背景

(11)

的自然環境的理解為依據(金吾倫,民 80)。

自然哲學是關於自然界的哲學學說。它的任務是從整體上對自然界的總圖景作出說 明,並由此構成所謂絕對真理的哲學體系(王德勝、李建會、董春雨,民 82)。

在近代,這個名詞的使用已經減少,哲學家也將自然哲學的主題內容劃歸給科學哲 學,不過為了釐清可能與自然哲學相混淆的其它名詞(如環境哲學),並追遡自然辯證 法的發展,本研究仍沿用此名。

三、自然辯證法(dialectics of nature)

自然辯證法的前身是自然哲學(沈小峰、王德勝,民 79)。自然辯證法是由 Engels12 所創立的一種自然哲學理論,它並非一門學科,而是一種論點。其基本思想是,辯證法 不僅在社會生活中和人類思維中起作用,也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即「表明辯證法的 規律是自然界的實在的發展規律,因而對於理論自然科學也是有效的」(中共中央馬克 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民 61)。

四、環境哲學(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所謂哲學,按照現在習慣的理解,是對宇宙觀和人生觀一般問題的科學論述

(Windelband, 1950/1998)。是經過嚴謹的方法、清晰的思辨,用以追求真理的學科。不 過有些受到肯定的思想與論點,現今也被稱為哲學,像是 Leopold 的大地倫理論述即常 被稱為自然哲學,但這並不夠精確,Leopold 本人並非專業哲學家13,在思想表述的準確 性和系統性方面仍未及哲學研究的嚴密,也因此這類的「哲學」,在本研究稱為環境哲 學,是從哲學觀點引發的實證思想,而非哲學研究。

Naess14認為,生態哲學就是生態和諧或生態平衡的一種哲學。深層生態學家把環境 哲學又稱為生態哲學(ecological philosophy)或生態智慧(ecosophy)(莊慶信,民 91)。

12

德國社會主義哲學家佛萊德瑞屈.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 。

13

美國環境倫理學家 J.布萊德.柯倍德(J. Baird Callicott)認為二十世紀哲學界主流,將許多現代社會 新興起的關懷議題(如保育)之哲學面向的討論,拱手讓給一些非哲學專業的思想家,如 Muir、Leopold 等人(陳慈美,民 93)。

14

挪威哲學家奈斯(Arne Naess) ,首創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

(12)

王鑫(民 83)將蓋婭假說、深層生態學、生物區理論及生態女性主義等稱為生態哲 學、環境思想,亦將 Thoreau、Muir 及 Leopold 等人的思想稱為環境思想、自然思想、

自然哲學、自然保護哲學。

本研究為區隔與哲學領域中「自然哲學」的不同,包括深層生態學、人類中心主義、

生命中心主義、生態中心主義、生態女性主義等以及部分環境倫理學的哲學基礎、受到 肯定的環境思想與論點,以環境哲學稱之。

五、環境倫理學(environmental ethics)

環境倫理學屬於應用倫理學的領域,亦稱生態倫理學(ecological ethics),旨在運用 生態學、環境科學及倫理學的知識,研究生態的、環境的倫理價值及人類對待自然界的 行為規範(鍾丁茂,民 88)。

環境倫理學是研究人與自然世界間道德價值和倫理原則的學問(Cunningham, Cunningham & Saigo, 2003)

環境倫理學是指研究人與自然環境關係整體和諧的哲學基礎(倫理原理)、環境倫 理原則(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環境倫理規範(norms or rule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環境素養(cultiv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價值觀(values)、信念

(beliefs)、態度的一種學問(莊慶信,民 91)。

六、新環境典範(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王少泉(民 88)指出,新環境典範的內涵具有兩個相關卻又不完全相同的意義,其 一是做為社會科學典範的新環境典範;另一是做為社會思潮的新環境典範。前者指的是 一種新的研究取向,是面對新興環境問題後對傳統社會學研究取向的反省,後者偏向將 典範的意義加以擴張,將典範的承載者由原先的科學社群置換為整個社會,主要是處理 環境問題出現後,整個社會對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以及人類文明的重新定 位與思考。1978 年,Dunlap 與 Van Liere 兩位環境教育學者,將這種致力於環境保護的 新世界觀稱之為新環境典範(張子超,民 84)。

(13)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瞭解歷史過程中自然觀點的變遷及探討自然觀的內涵,並 藉此針對福山研究中心工作者進行自然觀的訪談、分析。基於研究方法、對象及時空等 因素,本研究具有一定的限制,茲就各項限制說明如下:

一、基本假定的限制

自然是什麼?對於研究者而言,問題的答案應該是開放且保留的,同時也是研究者 欲探討的重要主題。然本研究具有一前提,即為了減少樣本的複雜度,且基於訪察具備 充分自然知識背景或親身生活、工作於自然中的人們。研究者需選定一個自然環境,從 與自然環境有互動關係的人們身上獲致自然觀點。此一基本假定因而產生了矛盾,即一 個開放的定義(受訪者的自然),必須在已知且受限的定義(研究者的自然)中呈現。

由於此為研究題材本身即無法排除的困境,因此可能影響研究的效度。

二、訪談取樣的限制

福山研究中心的編制內職員為 8 人,技工 16 人、臨時工 10 人,本研究採立意抽樣 取樣 8 人,計有職員 4 人、技工 1 人、臨時工 1 人、解說志工 1 人及已調職職員 1 人,

男女比例近半,在福山研究中心工作年資達 10 年以上與 3 年以內者各半,年齡分布15 以中年佔 6 位居多,其餘壯年 2 位。

接受訪談的福山研究中心工作者,或為熟悉博物學(動物學、植物學、生態學、地 理學等)的個人,或為長期於自然中進行解說、從事行政工作的個人,都是實際進入自 然場域並具備一定工作年資者,受限於可供取樣的人數偏低,單一受訪者的特殊性可能 被放大詮釋。

15

少年 6-14 歲、青年 15-24 歲、壯年 25-44 歲、中年 45-64 歲、老年 65 歲以上。

(14)

三、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所設計之訪談大綱,部分題目為架空無立場的假設問題,而受訪者並非從事 專業的哲學研究,對於問題的廣狹程度會有一定的理解差異。此外,部分名詞的內涵,

也容易由於個人的經驗,產生不同角度的認知。對此,研究者採借議題式訪談,於每一 訪談段落前,設計可供配合思考的新聞議題或文件,讓受訪者在閱讀後,盡可能地於確 實且具體的情境下思考、回答,以減少可能產生的效度誤差。

自然觀的訪談問題,不盡然能使所有的受訪者清楚理解。除了研究者在訪談問題的 傳達上偶有失真,因個人習慣的語彙不同,對於問題的接受程度及感受也有差別,使得 受訪者接受的訊息會產生一定的落差。因此,研究者在訪談的過程中,應增加與受訪者 的互動,使受訪者對於原來無法理解的問題,能夠逐漸建構自己的觀點。

四、資料分析的限制

本研究之分析討論分為兩部分,一為自然觀內涵,另一為福山研究中心工作者自然 觀的探討,皆是採質性研究的方法。而質的研究中,人的因素既是其優點也是其缺點;

其優點在於完全利用人類的洞察力和經驗,其缺點則在於嚴重依賴研究者的技巧、訓 練、才智、學養和創造力(Patton, 1990/1995),研究者深知本研究涉及部分哲學領域的 探討,而哲學研究需要相當程度的學養與人生體驗方可完善,研究者不才,但期能以高 度的研究熱忱及對此論題的無窮好奇心彌補一二。

此外,文獻與訪談資料的整理分析,均由單一研究者進行,未免造成主觀且侷限的 見解,因此研究者除力求宏觀並客觀地陳述文獻分析結果,並於訪談後寄送訪談效度檢 核表予受訪者修正、補遺,以減少過度詮釋的可能性。

五、結果類推的限制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自然觀,為針對特定範圍、屬性的對象所進行,其性別、年齡、

學經歷、工作場所等構成之背景,所形成的是一個案研究,且自然觀依不同個人即有差 異,因此無法類推至其他個人、團體的看法。

數據

圖 1-1-1  人(H)與環境(E)的互動關係  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面積小、物種族群數量有限,生態環境相對脆弱,人口成長 及資源擷取的壓力使得我們不斷地將自然環境破壞殆盡,以致於幾乎生活在一個人造的 環境中而不自覺,生活的周遭失去了自然,也就失去了自然的觀點,這從研究者本身幾 乎無法表達在自然中的經驗可以印證。  「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已經可以幾乎完全遠離『自然』了。自然界的生命更與他無關。他可以一 輩子生活在人工設定的空間,還可能不覺存有任何遺憾。」  這是金恒鑣 3 (民 86)描寫現代都市人生活在禁錮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自-J-B2:能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科技設備與資 源,並從學習活動、日 常經驗及科技運用、自 然環境、書刊及網路媒 體中,培養相關倫理與

‧環境荷爾蒙(Environmental Hormone) ,又 稱為「內分泌干擾素(Endocrine disrupter substance簡稱EDS)」 參見環保署「認識環境荷爾蒙」.

合流(confluence)或混淆 :自我與環境的 分化,無法有清楚的知覺,導致內在經驗與外在

締約國同意在環保、保育(包括天然資源)方面共同合作。環境 合作機制(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 接下來是光的反射,會讓孩子去玩接光遊戲,體 驗光的反射,並融入簡易萬花筒、潛望鏡、雙面 ( 多面

黑色色調(bk) 屬於深調(dp) 屬於亮調(v) 灰色調(ltGy).. 兩色比較 兩色調關係

EPA)與世界衛生組 織(WHO),分別建議飲用水的鉻含量不可高於100 ppb與50 ppb( 10  9 ,即十億分之

(取材自 Gilbert Harman, The Nature of Morality,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