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後現代藝術發展的社會背景與其特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後現代藝術發展的社會背景與其特性 "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後現代藝術發展的社會背景與其特性

第一節 後現代藝術發展的社會性因素

後現代藝術的出現,有其複雜的社會歷史原因,世界大戰的遠去、經 濟科技的快速發展,使世界格局與社會生活和以前大為不同,藝術也產生 了變化。以下從三大方向說明:

(1)、社會環境的改變以及污染

現代主義的崩裂和被分解,美國在越戰的失敗(政治強權的消退)固 然是原因之一,然而工業發展造成的副作用才是改變思潮的主因。城市密 集的建設,造成綠地的減少和消失;空氣、水、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物 質文明資本主義消費促進生產導致資源將面臨短缺耗竭;生活過分依賴化 學物劑(清潔劑、除臭劑、殺蟲劑、噴髮劑、....),處理核能廢料 的安全問題及其可行性,發射衛星進入太空實驗產生的廢軀殘駭,尚且不 論當今舉世震驚無策的「愛滋病症」,或中東地區,中南美洲因宗教或政 治糾纏不清引起的動亂與殘殺,當代社會不再關心「進步」的問題,「生 存」成為面對未來最焦慮心切的主題。藝術家從新理想主義的雲層間掉入 塵世,劇情開始甦醒,再度溯回自然。後現代主義者瞭解主義本身不可能 純粹(impure),他(她)們懂得能源短缺,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也意識到 物品成本將繼續增加成長,不可理喻地暴亂戰爭難以制止停火,不完美的 人類....於是考慮開始從過去(歷史)經驗:引用、清理、搜竭和再 製。杜象的「現成物」率先破壞了「純粹」,將藝術的大門劈開裂縫,得 以窺向外面廣泛可資運役附會的「天然」,還原物質到先前天然的狀況,

置之於天然的影響力之下。因此,客觀的形式不再重要,時間 地點卻成 為關鍵性的要點,強調個人涵義,生活性的內容,主觀的事實,表現心理 的,敘事性的藝術開路

1

1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0 年),頁 1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etwork(O*NET)就在這樣的因素下進行發展並計畫取代 DOT 這樣的職業資訊系統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發展 O*NET

唯物主義 階級鬥爭 社會革命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也是金帳汗國與立陶宛公國間的角力。然而,這個時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和科學、科技和工程在國際上的急速發展,並根據各類調查

第一章:宋元 經濟蓬勃與民族關係發展的時代 課題

化學風化作用(Chemical Weathering) :係岩石被溶解、氧化及

學生收集聲效, 擬訂場景、 道具、 服裝等 進行拍攝, 完成後運用Ul ead Vi deo St udi o 進行剪輯, 加入劇目標題、 特別效果及製作 人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