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2453 二. 短片字幕 二. 短片字幕 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12453 二. 短片字幕 二. 短片字幕 1"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冷戰時期的防衛性重建:西歐的經濟協作和地區整合(1945 至 2000 年)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興起:協作的成功與局限

糧食全球化:經濟、政治和社會

1978 年以來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現代化及其與日本的關係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演變:邁向地區性合作

1 2

4 5 3

二 . 短片字幕

(2)

94

(3)

1 冷戰時期的防衛性重建:西歐的協作和地區整合

(1945 至 2000 年)

西歐整合的歷史根源

長久以來,西歐的整合都在爭議之中進行,亦一直是歐洲事務的中心議題。於二次大戰結束之 前幾年,連串的國際協約為歐洲國家之間的合作定下基礎。較為顯要的是 1944 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

這個由來自 44 國,共 730 個代表出席的會議,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亦即 世界銀行的前身。

二次大戰結束,歐洲的發展由美國和蘇聯的兩個新冒起的超級強國決定。1947 年的馬歇爾計劃 使西歐的合作更進一步,卻同時加深東、西歐的矛盾。到 1948,美國主導的經濟合作總署成立,執 行馬歇爾計劃的內容,西歐的歐洲合作全速進行。

從軍事到經濟合作

西歐的整合的一大助力,是美國為首的集體防禦計劃,1949 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之後西 歐諸國在 1950 年亦自發組織歐洲防衛共同體。雖然建議最終在 1954 年被法國國會否決,但西歐的 合作卻未被阻延,在經濟領域上,進展更為理想。因應美國於 1940 年代末及 1950 年代初提出的援 助,西歐各國得以由二次大戰過後的頹垣敗瓦中重新站起來。早於 1950 年 5 月,為配合西歐重建而 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誕生,其宗旨在於推動經濟發展和減少失業。到 1957 年,歐洲經濟共同體經 羅馬條約而締定,成員以法國、意大利、西德和荷、比、盧等為中心。該組織力圖穩定成員國的物價,

並且去除各國之間的關稅,為更長遠的合作作好準備。

東、西歐壁壘分明

到了 1970 年代,英國及其他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成員紛紛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西歐的經濟整 合基本上形成。只是東西歐依然壁壘分明。為了抗衡有美國支持的西歐整合,蘇聯也和東歐多國組 成華沙條約組織,加強軍事和經濟合作。

在西歐整合初段位置不明朗的西德,卻後來成為溝通東、西歐的重要橋樑。於 1963 至 66 年間,

西德總理艾哈德企圖和蘇聯開始對話無果。繼任的總理勃蘭特終於在 1970 年成功和東德總理會面。

同年八月的莫斯科會議緩和了西德和蘇聯的緊張關係。1972 年的四國協議,為東、西歐的合作推前 一大步。該協議保證了西柏林的安全,亦正常化了在歐洲冷戰前線的東、西德的關係。

(4)

96

從對立到融和

東、西歐的關係始終深受美蘇關係影響。在 1980 年代,冷戰本來走向緩和之際,美國總統列根 的強硬態度卻使局面一變。反而在另一面,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提出體制改革和新思維,減少對東 歐的干預。所以,早於 1980 年代中期,東歐各國在對內和對外事務已得到了更大的自主。

事實上,無論在結束冷戰和推動歐洲整合,戈爾巴喬夫的重要性都是無容置疑。倘若沒有了他 於改變歐洲悶局上的貢獻,1970 年代初「東方政策」也不會達致把歐洲聯為一體的最終效果。於 1989 年冬天開始,匈牙利、捷克、東德、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紛紛推倒既有的共產政權,

東歐集團迅速瓦解,東、西歐之間的屏障被去除。

結論

冷戰結束後,新成立的歐盟進一步拓展歐洲整合。在 1990 年代,奧地利和瑞典先後成為新成員。

2004 至 2007 年,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波蘭和羅馬尼亞亦紛紛加入,可以想像無論在地理和結 構上,歐洲都會更趨一體化。

討論題目:

討論西德在 1945 至 1990 年間的歐洲整合所扮演的角色。

(5)

2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興起:協作的成功與局限

1945 年,非政府組織在當年簽署的聯合國憲章第 10 章 71 條中正式出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通訊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普及,全球互聯網飛速 的發展,國際非政府組織藉此發展巨大資料庫,提供新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傳播的對象包括國 家政府、跨國公司等國際組織,也包括世界各地的群眾。因為全球化的發展及地球村的冒起,國際 非政府組織已成為現今世界的普遍產物。於地區及本土性問題被帶進國際舞台的同時,國際非政府 組織的活動亦擴展至國際社會賑災及組織緊急救援的工作,透過地方政府、跨國公司與本地需要救 援的人士,對發展中的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人道援助,以緩和生態環境、貧困、醫療衛生、犯罪、

不平等及人口等問題。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援助

國際非政府組織如何改善現有的貧困狀況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組織不時在電視廣告中、互 聯網上或香港街頭呼籲捐款,以促進社會慈善事業。國際非政府組織針對需要援助的群體進行經濟 援助,物質扶貧工作主要體現在早期的救災救濟運動中。並且就長遠發展而言,提供教育和培訓課 程,以提升勞動能力。此外,國際非政府組織通過倡議和爭取,促使當地政府制訂更切合貧困地區 實際需要的政策。

國際非政府組織所給予的援助可以分為「直接」與「間接」兩個類別。當國際非政府組織與另 一伙伴(例如:政府、政府組織或非政府組織)合作時,通常會給予間接援助。而直接援助則包括 分配糧食、提供醫療物資、安全保證及其他實時執行的現場支援。不論是直接還是間接援助,國際 非政府組織的所有活動皆可分類為存活性質、技術性質、財政性質、教育性質、法律性質或環境性質。

跨國合作

關於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環境保育工作,《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 4 條及第 7 條確立了組 織的合法參與,促進跨國性的國際合作。

國際非政府組織亦積極參與跨國性的衛生醫療協作服務,最為顯著的是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成立,

以及全球每年數以萬計的非政府組織參與愛滋病防治工作。

(6)

98

國際非政府組織向國際社會推行非營利性及非國家性的國際性活動,在亞洲開發銀行的牽頭下,

非政府組織向低收入人士提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局限

除了以上談及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協作外,同時不可避免存在著局限。組織在監督各國履行氣 候變化條約時,沒有法定途徑正式參與監督條約的實施。此外,在推行人道主義救助時,也不能阻 止戰事的爆發和延續。國際非政府組織亦面對政治權力的問題,當遇到腐敗及拒絕外來干預的政權 時,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組織的影響力。

值得關注的是,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非政府組織的興起是全球性的現象,以多元化的組織、

宗旨和口號,參加國際集會、演講和遊行,並於醫療、文化、教育、人權及環境等各個領域中,對 世界經濟、和平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討論題目:

你認為在何種程度上國際非政府組織援助的有效性會受本土的因素所影響?

(7)

3 糧食全球化:經濟、政治和社會

糧食全球化與戰爭

糧食的全球化最早於 15 世紀開始。在地理大發現的時代,由於航海技術的進步,歐洲人開始前 往世界各大洲,使世界人口和食物的流動增加,並開始改變人類的飲食習慣和選擇。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中,糧食是個關鍵的戰略問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英國海軍對德國 的封鎖,加上德國政府將大部份糧食留給軍隊使用,最終導致 1917 至 1919 年間有近 750,000 人死於 饑餓和營養不良。另一方面,德國海軍亦嘗試切斷英國從世界各地獲得糧食,但並未成功。在 1933 年,

納粹德國獲得政權後,即加強國家對糧食生產和消費的控制,對糧食生產的需求亦使希特勒決定入侵 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地。在亞洲,日本於 1931 年入侵中國東北,其後亦希望將該地變成其糧食生產地。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糧食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歐,北美和亞洲一些地區得以享受相對和平與穩定。這一時期也標 誌著跨國食品企業的延續,甚至擴張。它們大多能夠支配個別食品的生產、加工、運輸、分配、以 至零售。它們在此期間亦擴張到發展中國家,開發新資源和市場。除了食品生產企業,這個時期亦 見證了國際連鎖快餐店的出現。他們不僅影響了人類的飲食習慣,亦傳播它所代表的資本主義現代 性。這一時期也被稱為「第二次農業革命」。這場革命的根源是農業化學,特別是化肥的使用。化 肥由歐洲和北美的工業化國家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化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取得不少突破,為 戰後化肥和農藥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可是,過度使用這些化學品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健康影響 至今尚未釐清。同時,有關糧食的技術如冷藏、運輸、包裝、改善品種、雜交法等亦見進一步發展。

雖然糧食生產在 1945 年後繼續增加,但分配問題仍遠未解決。發達國家衍生了因為過量飲食以 及快餐文化而出現的肥胖問題。1970 年代以來,經濟發達而且人均食品消費出現顯著增長的國家,

如中國等,亦開始出現類似問題。可是,另一方面,飢荒在發展中國家奪去了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 的生命。這些災難的出現並非全因為天然災害。例如,在 1958 年至 1961 年間,由於中國政府政策 不周,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死於飢荒。

國際間在糧食問題上的合作

第一次國際間在糧食的問題上合作早於 1905 年已經出現。當時,國際農業學會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在羅馬成立,歐洲各國均派出代表參加。在 1945 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8)

100

(FAO)成為聯合國的下屬機構。在 1945 年和 2010 年間,聯合國建立了以下的會議和組織,以補 充糧食和農業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1961)、世界糧食會議(1974)、世界糧食理事會(1974-1993)、

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1996, 2002, 2009)等,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組織促進國際間在糧食問題上 的合作,建立了如下機構:世界貿易組織(1993)、全球糧食安全計劃(世界銀行)(2010)、歐 洲食品安全局(歐洲聯盟)等。這些國際組織肩負各種任務,包括援助遭受飢荒的國家,統一食物 安全和計量標準,監控食物安全,監察市場並建議措施,以在必要時調節市場,消除如關稅保護等 貿易障礙,減少糧食價格波動,並推動科技發展,鼓勵先進技術、聯合研究以及傳播。

從 1945 年至今的國際糧食合作,成效有限。首先,冷戰的背景使任何達成國際協議的過程均高 度政治化和充滿對抗性。而且,處理糧食問題時,在不同層次和不同組織之間亦出現不少張力。

國際合作的局限

某些國家的糧食問題不能單靠糧食援助解決。例如,一些非洲國家變得過分依賴發達國家的免費 糧食援助。糧食援助使那些國家失去提高生產力和改善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此外,在法制不健全的國 家,貪官往往侵吞糧食援助,並把它們轉售。這些情況均使國際組織難以確保有需要者得到適切的幫 助。此外,其他因素也阻礙了國家之間就糧食問題進行更有效的合作,如國家的商業競爭、生產力的 瓶頸,投機和貿易壁壘、既得利益、新技術的不確定性、以及推動食品價格上漲和下降的石油價格。

過去兩個世紀的糧食生產工業化導致大量浪費,更對環境造成持久的影響。例如,過度種植和 生產,亦使生物多樣性遭到無可彌補的損失。因農業生產的污染亦愈見嚴重。

糧食全球化的社會和文化面向

糧食問題和文化以及階級問題緊密相連。為保護本土文化,抵制全球化,「國菜 (national cuisine)」的概念變得愈見重要。另一方面,在一國之內不同地區飲食習慣的不同則挑戰所謂「國菜」

的概念。近年,飲食文化亦和自然保育以及保存傳統等扣上關係。這些問題亦可能影響國際合作。

糧食的全球化從不同角度影響了世界。人類在糧食方面的國際合作由來已久,但直至第二次世界 大戰後各國在糧食的合作才獲得重要的進展。就目前所見,國際合作雖然困難,但仍有一定的成果。

討論題目:

在你每天的食物之中,哪些是國際合作而來的成果?

(9)

4 1978 年以來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現代化及其與日本的關係

新中國成立與韓戰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國內爆發了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內戰。1949 年 10 月 1 日,中華 人民共和國成立。雖然中國歷史進入新的一頁,但在隨後的數十年間,國內繁榮安定的局勢可說是得 來不易。1950 年,韓戰爆發,中國與美國正面交鋒。戰爭最終於 1953 年結束,交戰各方簽訂《朝鮮 停戰協定》。然而,中美兩國之間的敵意卻未因此而完全消減。

戰後的中國與日本

1955 年,中國開始嘗試與東南亞國家建立官方外交關係。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著名 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五項原則是:第一、尊重他國領土主權完整;第二、不干涉他國內政;

第三、互不侵犯;第四、平等互利;第五、和平共處。透過致力宣傳這五大國際交往原則,中國得到 與會國家的熱烈歡迎。同時,中國亦利用參與這次萬隆會議的機會,成功與部分亞洲國家及非洲國家 建立了正式的官方外交關係。

正當中國致力參與國際事務的同時,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日本正處於盟軍佔領期之中。在 麥克阿瑟將軍的主導下,美國正努力解除日本的武裝,並嘗試在日本傳統思想體系中植入民主觀念,

以求改變日本。雖然,美國管治日本的政策,都以消除日本對世界的威脅為目的;但是,美國仍然容 許日本在和平的大前提下,發展其政治、軍事、文化與經濟。1951 年,盟軍管治期結束,根據《舊 金山和約》,美國將國家管治權歸還予日本政府。

戰後中日關係的分期

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都掀起歷史的新一頁。兩國之間的關係,也 無疑走進一個新階段。總的來說,戰後中日關係的發展,大致上可以劃分為四個時期:一、從 1949 至 1958 年,是兩國維持民間交往時期;二、從 1958 至 1971 年,是中日關係從交惡走向緩和的關鍵 時期;三、從 1972 至 2006 年,是兩國關係的穩定發展期,雙方雖然時有爭端,但總的來說,外交關 係緊密;四、從 2007 年至今,是雙方關係反覆的對立時期。

戰後中日民間交往與兩國外交

回顧 1950 年代,中國於韓戰中與美國交戰,在某程度上,可說是間接與日本為敵。韓戰時期,

日本是美國於遠東最大的軍事基地。而在外交上,日本與台灣簽訂象徵中日兩國停戰的《日華條約》,

(10)

102

灣問題等等因素,戰後中日關係的發展主要依賴民間交往,尤其是經貿合作。例如在 1950 年代初,

中日兩國間的雙邊民間貿易總額便高達三千萬英鎊。

雖然欠缺正式官方外交關係,中日兩國之間的交流仍能依賴緊密的經貿合作得以維持。不過,兩 國之間仍然因為不少複雜的問題而爭論不休。其中一個重大爭議,就是兩國對於書寫歷史的不同態度。

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多年來一直不斷篡改 1930 年代日本對於中國及韓國的侵略史實。對於此一情 況,中國十分不滿。另外,日本政府官員或政客多年來一直不斷參拜安放甲級戰犯靈位的靖國神社,

令中國認定日本對於當年發動侵華戰爭一事根本毫無悔意。凡此種種,都對兩國關係的發展構成重大 障礙。

釣魚台爭議

除了歷史意識問題,中國與日本又因為釣魚台領土爭議而紛爭不斷,為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添上 不少張力。釣魚台爭議始於 1970 年代,至今仍未解決,一直是中日外交發展中的重大難題。兩國於 此問題上各不相讓,相信短期內亦難就此問題達成任何共識或協議。這對於中日兩國之間繼續發展更 為緊密的雙邊關係,當然構成負面影響。

中日關係的展望

展望未來,中日關係的發展勢將面對更多挑戰。要避免爭執,日本應當正視中國的重要性;而雙 方之間的正常交往及深入認識,也非常重要。要達成這個目標,中日兩國之間的深層文化接觸,至為 必要。事實上,中國與日本,都應當明白兩國關係的重要性,它不只單單是兩國政府及人民所關注的 問題;更是亞洲未來和平的關鍵所在。

討論題目:

你認為將來的中日關係會如何發展?

(11)

5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演變:邁向地區性合作

何為「東南亞」

無論是地區整合進程,還是整體對外關係,東南亞地區在二十世紀一百年內經歷了空前的發展。

回顧過去數十年的歷史,「東南亞」作為一個地域觀念,主要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現今,我們 都已習慣用「東南亞」此一地域名稱來概括位於此地區內的十一個國家,她們分別是:越南、老撾、

柬埔寨、泰國、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新加坡及東帝汶。

「東盟」的成立與發展

「東盟」的前身,是馬來亞、菲律賓與泰國於 1961 年合作成立的「東南亞聯盟」。雖然東南亞 國家有志成立地區合作組織,藉以維護區內和平,但即使是「東南亞聯盟」成立以後,區內仍然充斥 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執與鬥爭。未幾,「東盟」於 1967 年正式成立,並發表《東盟宣言》。及後,

隨著組織的日益壯大,越南、緬甸、老撾及柬埔寨先後於 1990 年代加入「東盟」。而新近獨立的東 帝汶,亦於 2006 年向「東盟」提出加入申請,成為候選成員國。

「東盟」成立後的其中一個重大貢獻,是致力推動東南亞地區的「中立化」。根據《東盟宣言》

及《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東盟」成員國承諾尊重彼此的國家獨立原則、國家主權、領土完整、

國民身份認同,並致力達至成員國之間的地位平等。另外,為了鼓勵東南亞地區內不同國家人民之間 的和平與合作,「東盟」成員國努力遵守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在遇上爭執與糾紛時,亦強調利用和 平協商的方法來解決爭議。對於上述「東盟」的運作原則,我們應當給予高度關注;尤其是該組織強 調成員國之間應該時刻考慮彼此的不同國情,致力做到「求同存異」這一點。時至今日,「東盟」已 經成為東南亞地區內有力維持區域和平的實體組織,而其於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成就,

亦實在不容忽視。

「東盟」與中國

從地理位置上作一觀察,中國可說是「東盟」最親密的近鄰。「東盟」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大致 上分為兩個重要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 1990 年至 1997 年,可視為「東盟」成員國家與中國關係正 常化的重要時期:在這段時間內,新加坡成為中國第五大外資來源國;而印度尼西亞與中國之間的外 交關係也成功地走向「正常化」。自 1997 年起至今,是「東盟」與中國外交關係發展的第二階段,

我們在這段時期內目擊「東盟」與中國走向更緊密的相互合作。這種緊密的合作關係,可見於兩者之 間在政治、地區安全、經貿、文化及國防戰略等各方面的充足聯繫。長時期的緊密合作,促成「東盟

—— 中國自由貿易區」的成立。這個規模宏大的自由貿易區,已經於 2010 年 1 月 1 日正式開始運作。

(12)

104

「東盟」中國關係中的不明朗因素

談及多邊關係,當然沒有可能只有純粹的積極發展。「東盟」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仍然存在 不少負面因素。近年,「東盟」固然致力深化與中國在各方面的多元合作,但無可否認,對於不少東 南亞國家來說,中國仍然是一個重大威脅。長久以來,東南亞國家都被不少西方國家視為「圍堵」中 國的最佳棋子,中國因而與部分東南亞國家在外交發展上產生不少「裂縫」。雖然,隨著近年中國與 部分東南亞國家關係日益密切;例如印度尼西亞日漸緊靠中國,試圖藉著中國的支持爭取更高的國際 地位;馬來西亞則在經貿發展上與中國緊密聯繫,藉以爭取更大的經濟利益;但在政治問題及國防考 慮兩方面,無論是印度尼西亞,還是馬來西亞,都明顯更加靠向美國。這就可以說明,「東盟」與中 國的外交關係之中,尚有不少不明朗因素。

關於「東盟」的未來展望

毋庸置疑,關於「東盟」的未來發展,有兩點至為關鍵:第一,這個區域組織如何面對將來陸續 出現的各種新挑戰?第二,組織內各個成員國之間的爭執,如何妥善地解決?以下列舉的一些問題,

可能有助我們深入思考「東盟」將來或會遇到的挑戰,以及其解決各種困難的具體方案。例如:作為 一個屢屢被西方世界批評的政權,緬甸軍政府是否破壞了「東盟」的國際形象?印度尼西亞曾經是「東 盟」成立初期的領導核心,但近年該國國勢衰落,「東盟」的領導權實際上已經落入迅速崛起的泰國、

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手中。「東盟」成員國之間的領導權鬥爭,會否為一直強調「和諧合作」

機制的「東盟」帶來破壞?「東盟」成立以來,一直致力追求東南亞地區「經濟一體化」,然而組織 內各成員國之間經濟規模的懸殊,卻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這種經濟上的重大差距,對於「東盟」所追 求的「經濟一體化」,又帶來甚麼重大影響?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時至今日,中 國、美國、日本及印度等大國仍然積極拓展自身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東盟」致力提倡東南亞地 區中立化,但面對這些大國,「東盟」作為一個地區組織,又是否有足夠的力量以作抗衡?以上種種 問題,均足以反映「東盟」作為一個地區政治實體,雖然極力推動東南亞地區的和平進程;然而在其 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仍必須面對不少重大挑戰。

討論題目:

1. 作為一個屢屢被西方世界批評的政權,緬甸軍政府是否破壞了「東盟」的國際形象?

2. 「東盟」成員國之間的領導權鬥爭,會否為一直強調「和諧合作」機制的「東盟」帶來破壞?

3. 「東盟」成員國之間經濟規模的懸殊,對於「東盟」所追求的「經濟一體化」,又帶來甚麼重大 影響?

4. 面對中國、美國、日本及印度等積極拓展自身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的大國,「東盟」作為一個 地區組織,又是否有足夠的力量以作抗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台大電機系教授 吳瑞北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的國際癌症研究單位(IARC),2011 年 5 月 24-31 日來自 14 個國 家的 31 位科學家所組成的工作小組在法國里昂(Lyon)開會,會議結束在其 No.208

四、考量國際技能組織及 國際技能組織亞洲分 會於全體理事會議決 議技能競賽分青年組 及青少年組辦理,爰 一百零七年假阿布達

學校建築很有歐洲的風味,一大片的草原,這真是理想中的大學生活!雖然短短 三天的雪梨之旅,但也是很值得回憶!晚上就前往 Robina High 和我們的 home family

使歐洲各政府緊縮難民政策後,瑞典新申請的難民人數亦大幅減 少,該因素對瑞典經濟的影響需重新觀察。歐元區整體而言,因國 際貨政策持續寬鬆,歐洲央行在 2015 年 12

近年來中國經濟崛起及成為非洲主要貿易國(占 19%非 洲貿易),非洲區域組織如東非經濟體、西非經濟國家聯盟等 組織整合同時,需調整與鄰近國家貿易之供需。另

聚落保存論述始自西方的歐洲的「雅典憲章」 。早在 1904 年馬德里舉行的建

有關歐拉的紀念郵票,最早在 1957 年,瑞士(圖一)及前蘇聯(圖二)為了紀念歐 拉二百五十週年誕辰而發行。圖三由前東德(DDR)於 1983

至 1960 年代初期,以西歐六國為核心的協作已漸具規模,並已達到一定程度上的軍事和經濟整 合。更重要的是,法國和西德兩國的領袖亦較能通力合作。從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