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 法 華 經 》 的 久 遠 釋 迦 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二 、《 法 華 經 》 的 久 遠 釋 迦 佛"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天台智顗的佛身觀

韓國威德大學專任研究員 元弼聖

摘 要

智 顗 以 《 法 華 經 》 為 基 礎 而 建 立 了 天 台 宗 ,《 法 華 經 》 中 開 跡 顯 本 所 提 出 的 久 遠 實 成 的 釋 迦 佛 , 當 然 對 智 顗 的 佛 身 觀 有 重 大 的 影 響 , 本 文 先 考 察 《 法 華 經 》 中 的 佛 陀 觀 , 再 以 《 法 華 文 句 》 為 中 心 , 來 論 述 智 顗 的 佛 身 觀 。

智 顗 探 索 《 法 華 經 》 的 「 久 遠 釋 迦 佛 」 具 有 何 種 地 位 時 , 無 法 完 全 無 視 法 身 的 純 粹 性 以 及 永 遠 性 。 法 身 作 為 真 理 身 雖 然 無 始 無 終 , 卻 是 抽 象 的 ; 報 身 作 為 因 行 果 德 身 雖 當 有 具 體 性 , 但 在 它 作 為 因 行 方 面 為 有 始,在 作 為 佛 果 報( 佛 德 )方 面 為 永 遠 , 因 此 被 規 定 為 有 始 無 終 ; 應 身 作 為 現 實 身 最 為 具 體 , 但 反 過 來 卻 也 最 欠 缺 永 遠 性 。

報 身 因 為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滿 足 永 遠 性 , 而 且 能 夠 滿 足 具 體 性 , 也 就 相 當 受 到 重 視 。 天 台 智 顗 把 久 遠 釋 迦 看 作 報 身 佛。亦 即 久 遠 釋 迦 不 是 抽 象 的 理 身( 法 身 ), 而 且 具 有 具 現 於 現 實 界 , 於 此 實 證 的 作 用 與 功

德 者 , 現 實 釋 迦 ( 應 身 ) 即 其 示 現 。 但 純 從 永 遠 性 來 看 , 有 始 有 終 的 現 實 釋 迦 ( 應 身 ) 不 具 永 遠 性 ; 有 始 無 終 的 久 遠 釋 迦 ( 報 身 ), 從 有 始 一 面 來 說 , 也 是 有 限 界 的 。 因 此 , 智 顗 一 面 強 調 作 為 報 身 的 久 遠 釋 迦 , 一 方 面 以 法 身 的 毘 盧 遮 那 來 證 成 它 , 以 「 所 成 即 法 身 」 的 說 法 , 來 圓 滿 報 身 的 限 制 性 。

關 鍵 字 :

智 顗 、 天 台 宗 、 佛 陀 觀 、 佛 身 觀 、 久 遠 釋 迦

(2)

一 、 前 言

佛陀在世時,說法教化弟子,當時親自受教、見佛身影的聲聞 弟子,具體感受到佛雖具偉大人格,但外表乃是與自己無異的人。

但是,當佛一入滅,不能親見佛的身影,於是轉而將對佛的永恆思 念,投射到佛的舍利、遺物乃至佛曾經遊化的聖地等。雖然佛臨入 滅時一再告誡弟子以後當以「法」和「律」為師,當「自歸依」而 不可以「他歸依」。但源於人類內在的宗教渴望以及對佛的永恆思 念,佛陀崇拜的方式大致上有兩種發展:一者,努力追求可以取代 釋迦牟尼的具體佛陀;二者,對同一佛陀區別有「色身」與「法身」

的不同。前者是「佛陀觀」的論題,後者則是「佛身論」的內容。

佛教傳到中國,產生了天台、華嚴、禪、淨土、三論、法相、

律、密宗等重要宗派,這些宗派具有什麼樣的哲學思想,在宗教的 向度裏又有什麼樣的表現,成為研究中國佛教學者相當重要的課 題。其中,較具中國佛敎特色的天台除修行的觀法外,亦相當重視 教法,在理論方面以《法華經》為宗旨,提出性具思想重新詮釋佛 教的緣起,成就中國佛教思想的高峰。

《法華經》在中國佛教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一般人僅知它 是天台宗所依的主要經典。其實中國佛教大乘諸宗的代表人物幾乎 都跟《法華經》有淵源,例如三論宗的吉藏大師撰有《法華玄論》、

《法華玄疏》、《法華遊意》。法相宗的玄奘在十一歲時,即誦《維摩》

及《法華》二經。玄奘的弟子窺基撰有《妙法蓮華經玄疏》。律宗的 道宣十六歲誦《法華經》,二十天即已通徹,嗣後並為之撰《妙法蓮 華經弘傳序》。華嚴宗的澄觀也曾習《法華》及《維摩》等經疏,並 曾修行智顗編撰的《方等三昧》。因為《法華經》自稱是「諸經中寶」, 又自說此經是「諸經中王」。而且在佛法的理論及修習的方法上,此

經涵蓋深廣,從初機的二乘佛法,至最高的空如實相,所謂開三乘 會一乘,以及開權顯實與攝末歸本。所以不論站在任何角度來看,

此經都是相當重要的。1

雖然如上述,中國佛教大乘諸宗的代表人物幾乎都崇尚《法華 經》,但中國佛教思想史上,以《法華經》為基礎而集大成者,應屬 天台大師智顗(538-597)。天台教學指的是智顗所講述的天台三大 部,亦即《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中所說的法華教 學之體系。其中,關於本論文要討論的佛身觀,智顗於《法華文句》

中有專門討論。因此今擬先考察《法華經》中的佛陀觀,而後再以

《法華文句》為中心,論述智顗的佛身觀。

二 、《 法 華 經 》 的 久 遠 釋 迦 佛

《法華經》中有關一佛乘思想,在〈方便品〉第二中說:

舍 利 弗 ! 如 來 但 以 一 佛 乘 故 , 為 眾 生 說 法 , 無 有 餘 乘 , 若 二 若 三 。2

十 方 佛 土 中 , 唯 有 一 乘 法 , 無 二 亦 無 三 。3

由上文看來,「一佛乘」或「一乘法」是指與聲聞、緣覺(獨覺)

1文中有關《法華經》對於中國佛教的重要性,參見聖嚴法師<中國佛教以

《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收於《中華佛學學報》第七期(1994.7), p.2。

2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T9.7b)。

3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T9.8a)。

(3)

等二乘或包含菩薩的三乘4不同的「教說(法)」。那麼,經中為何說

「無二亦無三」而說「唯有一乘」呢?這「一」的意義是什麼?關 於這點,經中說:

舍 利 弗 ! 如 此 皆 為 得 一 佛 乘 、 一 切 種 智 故 。 舍 利 弗 ! 十 方 世 界 中 尚 無 二 乘 , 何 況 有 三 ? 舍 利 弗 ! 諸 佛 出 於 五 濁 惡 世 … … 劫 濁 亂 時 眾 生 垢 重 , 慳 貪 嫉 妒 成 就 諸 不 善 根 , 故 諸 佛 以 方 便 力 , 於 一 佛 乘 分 別 說 三 。5

從諸法實相的觀點上看,只有「一佛乘」,因為人人皆可成佛。

但眾生的根機不一,如果只用真實法門,不一定會得到信受,所以 必須用方便去接引,然後再回歸到真實。依於上文,可歸納出以下 二點:

第一、雖然二乘或三乘並非究竟真實,然佛陀仍說有二乘或三乘,

4 一般說三乘是指,聲聞乘、緣覺(獨覺)乘、菩薩(大乘、佛乘)。

《妙法蓮華經》中三乘名稱如下:

出 處 三乘之名

<譬喻品>(T9.13b) 聲聞、辟支佛、佛乘

<法師品>(T9.30c) 聲聞道、辟支佛、佛道

<安樂行品>(T9.38b) 聲聞、辟支佛、菩薩道

根據藤田宏達的研究,在梵本《法華經》中的三乘之名是:「聲聞乘」

(ZravakayAna )、「 獨 覺 乘 」( pratyekabuddhayAna )、「 菩 薩 乘 」

(bodhisattvayAna)。(以))見<一乘三乘>,收於)))))《法 華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1975,p.365)。

5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T9.7b)。

此乃是為了引導眾生,使眾生能得一切種智,故二乘、三乘實 為一種方便說。

第二、二乘或三乘雖非真實,然若得一切種智,就可歸到一乘,因 此二乘或三乘也是成佛的前方便。

關於「一(佛)乘」,古來諍論極多。其中作為三乘中的菩薩(大 乘)乘就是一乘呢?還是離菩薩乘之外另有一乘?

論到一乘,一是不二之義,唯此而更無第二,所以名一。佛法 中,有的地方說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有 的地方說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或大乘。現在說一乘,即 簡別不是五乘或三乘。聲聞乘和緣覺乘,不是究竟的,而且所證的 涅槃,也不是真實無餘的涅槃。真正究竟涅槃即是成佛,所以一乘 即一佛乘。6

待二乘(或三乘)而說一乘,略有二義:一、破二明一;二、

會三歸一。破二明一之意是:因有人聽聞佛說聲聞、緣覺乘法,即 執此二乘所證的涅槃為究竟,不再想發菩提心進入佛乘。為了說明 二乘非究竟,所以「開方便門,顯真實相」。

6以)述的三乘之名稱中,對於前二乘蓋未有問題,但對第三乘之名稱是菩 薩乘,或是大乘(佛乘),尚有問題。有關這個問題,請參照平川彰<

法華經ぉ「一乘」「「>,收於《「期大乘法華思想》,平 川彰著作集第6 卷(東京:春秋社,1991),pp.385-416。本論文對此未 有嚴格地區分,因為從本文中引用的經文來看,不管是菩薩乘,或是大 乘(佛乘),若有「「著對二乘排除,則就是非究竟,是屬於具有相對 性的第三的範疇。

(4)

會三歸一之意是:成佛雖不一定要經歷二乘,然聲聞、緣覺乘 果是一佛乘的前方便。只要明了二乘不是究竟,那麼過去所行所證 的小果,都將作為成佛的前方便,而會入一乘了。7

由此可知,「一佛乘」的「一」是不二義,亦是包容二、三乘的

「一」。大乘佛教興起以來,偏重菩薩道,貶抑二乘。《法華經》在 這種氛圍下包容二乘,而說不管二乘或三乘,都可統攝於一乘,歸 到成佛的軌道裡,無有二、三之分,而唯有一(成佛)。

《法華經》如此統攝二乘或三乘、會三歸一的作法,亦見於〈譬 如品第三〉以下「二乘作佛」等《法華經》特有的授記思想中。授 記的思想源自原始佛教,到了大乘佛教時期,隨著多佛思想的興起,

更發展出許多對菩薩的授記。《法華經》中的授記不止菩薩,從華光 如來授記開始,除了提到千二百阿羅漢、八千授學無學人等,將來 成佛的授記以外,還說提婆達多8、八歲龍女等9,惡人、女人也得 不退轉,能夠成佛。此外,甚至說若有人聽聞《法華經》一偈一句 而歡喜信受者,亦能受成佛的授記。10

7本文中關於「一(佛)乘」以下的內容,大部分參見印順《勝鬘經講記》

(台北:正聞,民國80 年),pp.12-14。

8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T9.35a):「提婆達多,過無 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

9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T9.35c):「爾時娑婆世界,

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10 《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T9.30c):「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 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由以上《法華經》提出「一佛乘」思想以及普遍使用授記來看,

可以了解到此經的包容性。而這種統一或統攝的立場可以說是佛陀 大慈大悲的展現。以下所要討論的是,在這統一或統攝的立場下,

如何開展久遠本佛的思想。有關「久遠釋迦」之說明,〈如來壽量品 第十六〉中說:

善 男 子 ! 我 實 成 佛 以 來 , 無 量 無 邊 百 千 萬 億 那 由 他 劫 。 … … 諸 善 男 子 ! 如 來 見 諸 眾 生 , 樂 於 小 法 , 德 薄 垢 重 者 , 為 是 人 說 我 少 出 家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 然 我 實 成 佛 已 來 久 遠 , 若 斯 但 以 方 便 教 化 眾 生 , 令 入 佛 道 作 如 是 說 。 … … 自 從 是 來 , 我 常 在 此 娑 婆 世 界 說 法 教 化 , 亦 於 餘 處 百 千 萬 億 那 由 他 阿 僧 祇 國 , 導 利 眾 生 。 … … 如 是 我 成 佛 以 來 甚 大 久 遠 , 壽 命 無 量 阿 僧 祇 劫 , 常 住 不 滅 。 諸 善 男 子 ! 我 本 行 菩 薩 道 所 成 壽 命 , 今 猶 未 盡 , 復 倍 上 數 。11

根據上文,釋尊原本在很久以前即已成佛了,又說「壽命今猶 未盡,復倍上數」,這是顯示佛壽命不僅至今未盡,而且在未來還有 比以前更多更長的壽命,留在此娑婆世界導利眾生。這表示佛壽命 的久遠無量,因此可說佛陀的壽命是三世不滅——「常住不滅」。12

11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T9.42b-c)。

12從<如來壽量品>表面)的文句來看,佛陀壽命雖然很長,但然有一數 量,有數量即表示仍是有盡的。有關這點僧叡在《法華經後序》中說:

「佛壽無量,永劫未足以明其久也;分身無數,萬形不足以異其體也。

(5)

故佛傳中所記載的佛陀從王宮誕生,到伽耶成道,乃至於拘尸 那入滅的歷史也只是方便說。那麼,佛陀為何如此方便施設之?有 關這點,經中說:若顯出佛陀之壽命無量,永遠常住不滅,則薄德、

貧窮下賤等人,反而會不種善根,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便 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因此如來今非實滅 度,只以方便說當取滅度。13

依據上述,佛之壽命本久遠,然為了教化眾生而有在伽耶成佛 及入涅槃之表現,但這不過只是應機的方便說。由此可知,久遠本 佛與方便顯現的佛是一非二。因此,經中更進一步說:

我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14

一 一 方 四 百 萬 億 那 由 他 國 土,( 分 身 )諸 佛 如 來 遍 滿 其 中 。15

根據上文,除了上述伽耶成佛的釋迦是久遠釋迦的化現外,十 方三世諸佛也是久遠釋迦佛分化示現的分身佛。如此,《法華經》把 大乘佛教以來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統攝在久遠釋迦一佛中。以此 久遠釋迦佛統一諸佛的思想,其理論基礎即是前述「會三歸一」的

然則壽量定其非數,分身明其無實,普賢顯其無成,多寶昭其不滅」(引 見《出三藏記集》卷8,T55‧57c)。這樣解法,是欲表現佛是)越於名 數,而顯不生不滅的壽命。

13 )見《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T9.42c)。

14引見《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T9.32c)。

15引見《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T9.33b)。

「一佛乘」思想。

以上簡述了《法華經》中所見到的佛陀觀,主要是以「會三歸 一」的「一佛乘」思想為基礎,把十方三世諸佛統攝於久遠釋迦佛。

那麼,《法華經》為何把歷史的釋迦佛重新作為永遠的佛呢?這正是 從世尊涅槃後,弟子心中的永恆懷念(這懷念也是原始佛教以來佛 陀觀展開時,一直不變的的基本動力),漸漸轉移到佛身常住或現在 有佛說法的信仰方面,所引生的結果。《法華經》此時一方面把多佛 思想興起以來產生的多得難以數計的諸佛,統一在釋迦一佛中,並 且連大乘所排除的二乘也給與成佛的授記,這再次顯示佛陀大慈大 悲的廣大。另一方面,用佛陀的壽命三世不滅、常住不滅,使弟子 不用悲戀,只要精進「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16的行道,就可 以成佛。如此真正滿足佛弟子對世尊的永恆懷念,《法華經》藉此提 昇眾生的信心。

以上探討的《法華經》久遠釋迦佛,若從佛陀觀發展過程來看,

久遠釋迦佛具有以下幾種特質:

第一、在整部《法華經》中,可以見到有關阿彌陀佛的記載,但卻 未見到毘盧遮那佛之名。由此可以推測,《法華經》的久遠 釋迦佛的發展,或許是在阿彌陀佛等來世他土佛與十方遍滿 毘盧遮那佛之間。

16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T9.43b-c):「眾見我滅度,

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眾生既信伏,質直「柔軟,一 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 此不滅。……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 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

(6)

第二、「阿彌陀」的兩種梵文名字中,其中的 AmitAyus「無量壽」

之名在〈化城喻品〉第七與〈藥王菩薩本事〉第二十二中各出 現一次;而AmitAbha「無量光」之名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四的偈頌中出現三次,但這些偈頌是後來所添加的。由 此可知,《法華經》中的久遠釋迦佛是屬於時間上的永遠(無 量壽)佛,而並非是空間上的遍照光明(無量光)佛。而若從 思想史上的角度來看,具有普遍性的光明佛的思想,應是無量 壽佛思想的進一步發展。17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主要的佛教宗派幾乎都運用各自的教 義,詮釋其獨特的佛陀觀和佛身觀。所以對上面討論過的《法華經》

久遠釋迦佛亦是隨宗派或人,而各有不一樣的見解。因此,以下就 先考察天台智顗以前法華學者之佛身觀,而後再考察天台智顗之佛 身觀。透過對比研究,可以找出天台哲學發展的脈絡;藉由與印度 佛教佛陀觀的對比,也可以發現中國佛教對印度佛教的繼承與發展。

三 、 智 顗 以 前 法 華 學 者 之 佛 身 觀

智顗在《法華文句》〈釋壽量品〉中,展開論證自己的三身觀前,

先批判以前法華諸師說:

前 代 匠 者,如 向 所 說,多 約 無 量 明 常;近 世 人 師 多 云 : 壽 是 量 法 , 前 過 恆 沙 , 後 倍 上 數 , 終 歸 限 極 , 而 明 無

17 參見田參參參<法華經 佛陀參 —久遠實成佛>,收於《講座.大乘佛 教 4—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1983),pp.85-86。

常 。 又 惑 者 執 , 品 明 壽 量 , 量 是 無 常 , 那 作 常 解 ? 今 為 答 之 , 品 直 道 壽 量 , 不 道 壽 有 量 , 不 道 壽 無 量 。 爾 作 無 常 , 他 作 常 , 解 此 復 何 咎 , 鷸 蚌 相 扼 。 」18 依上文,「前代匠者」多就無量以明常住,然而「近世人師」主 張佛壽有量,因為即使說佛壽是「前過恒沙,後倍上數」19,結果 仍是有極限。又,迷惑者評說此品乃闡明壽量,量就表示無常,為 何解作常住呢?

關於智顗所說之「前代匠者」和「近世人師」何指,依照坂本 幸男的解釋,此處所說「前代匠者」是指僧叡、慧觀、道生、道朗、

劉虬等人,因為僧叡等將佛壽無量一詞理解為佛壽常住;而「近世 人師」是指光宅寺法雲,因為法雲主張佛壽有量、無常。20若只以 吉藏的評價為主來看21,坂本幸男的解釋是正確的,但若從淨影寺

18引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9 下(T34.127b)。

19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T9.42b-c):「我本行菩薩道 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數」。

20 )見坂本幸男<中國における法華經研究の特性>,收於《法華經の中 國的展開》,京都:平樂寺,1975 年,p20-21。

21有關吉藏對《法華經》佛身論的看法,見《法華玄論》。其中,卷2 中曾 提出關中、河西前後學者之說,並加以批判。即,揭舉僧叡《法華經後 序》、道參《法華統略》、)參《法華宗要序》、劉虬《注法華經》、竺道 生《法華經疏》、法雲《法華義記》等說。(以))見《法華玄論》卷2,

T34.376c-377a)。其文章的順序以及內容與先出的《法華文句》幾乎相 同。此外,吉藏對於《法華經》與《涅槃經》之判教也與智顗相同。亦 即,吉藏認為《法華經》略明示教之權、實,與身之真、應,而《涅槃

(7)

慧遠(523-592)《大乘義章》中有關劉虬的記載來看,則便未必如 此。而劉虬也是智顗所批判的對象。以下就以劉虬與法雲為中心,

考察智顗之前法華思想者的佛身觀,以及智顗對他們的意見。

(一)劉虬22

依據《法華文句》,劉虬(436∼495)對《法華經》〈壽量品〉的 佛身觀看法如下:

注 者 云 : 非 存 亡 數 曰 壽 , 出 修 夭 之 限 稱 量 , 法 身 非 形 年 所 攝 。 使 大 士 修 踐 極 之 照 , 不 以 伽 耶 為 成 佛 , 百 年 為 期 頤 也 。23

文中所說的「注者」是指劉虬。說「修夭」是長短之意,所以,

最初的二句以非壽量為壽量,因為法身超越形象與年歲。又,所說

經》廣明常樂我淨四德,故《法華經》與《涅槃經》之語雖異,其「實 同。(以))見《法華玄論》卷2,T34.377b)

22 據 說 齊 . 劉 虬 集 道 安 ( 312∼385)、支道林(314∼366)、道壹、)遠

(334∼417)、羅什(344∼413)、道融(372∼445)、僧肇(384∼414)、道 恒(346∼417)八師之說,而作《注法華經》。《注法華經》雖為智顗的

《法華文句》、吉藏的《法華玄論》及《法華義疏》所引用,但現已失 佚。此外劉虬尚著有《無量義經序》,現存。(以)參見坂本幸男<中國 における法華經研究の特性>,p18。)

23引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7a)。此引文是否劉虬本身之 說法,可有懷疑。本文是依照坂本幸男的推定而說「注者」為劉虬,參 見<中國における法華經研究の特性>,pp.18-19。。

「修踐極之照」的「極」指法身之理;「踐」乃遊歷,即見法身之理;

「照」乃觀智之意。所以「修踐極之照」意謂令菩薩見法身之理,

修法身的智慧,使知如來長遠壽量之體。又,「頤」是扶養之意,「不 以伽耶為成佛、百年為期頤也」,意謂伽耶成佛非真成佛,同於百年 之人不期待扶養。此乃即藉由世間之事,而顯示佛不以百歲為末後。

如此看來,劉虬似乎肯定佛陀壽命無量常住,所以吉藏《法華玄論》

也對劉虬評曰:

《 注 》 釋 猶 是 明 常 , 而 意 極 清 玄 也 。 何 者 ? 既 云 非 存 非 亡 , 即 是 不 生 不 滅 , 不 修 不 夭 , 非 常 、 無 常 。 與《 涅 槃 經 》 明 法 身 絕 百 非 不 異 也 。24

由此可知,吉藏將超越常、無常等四句的絕對空視為劉虬的法 身說,並且判定劉虬此法身說與《涅槃經》的法身常住說不異。

但從淨影寺慧遠《大乘義章》中有關劉虬的記載來看,則可發 現其評價與吉藏完全不同:

晉武都山隱士劉虬說言:如來一化所說,無出頓漸。《華嚴》等 經,是其頓教,餘名為漸。漸中有其五時七階。言五時者……。四、

佛成道已四十年後,於八年中說《法華經》,辨明一乘,破三歸一,

〔但《法華經》〕未說眾生同有佛性,但彰如來前過恆沙,未來倍數,

不明佛常,是不了教。五、佛臨滅度,一日一夜,說《大涅槃》,「明 諸眾生,悉有佛性,法身常住,是其了義。25

24 引見《法華玄論》卷 2(T34.277a)。

25 引見《大乘義章》卷 1(T44.465a)。

(8)

根據《大乘義章》的記載,這是劉虬對「五時判教」的解釋,

其中可以看到,劉虬把《法華經》〈如來壽量品〉中的「百千萬億那 由他劫」、「復倍上數」解釋為數數的重覆、時間的延長。既然數數 重復、時間延長,這表示時間上的有限、無常,因此把《法華經》

判為不了教。至於《涅槃經》明白地提到諸眾生悉有佛性、法身常 住之說,這是表示法身沒有時空上的限制,因此把《涅槃經》判為 了義。

根據上述可以發現,吉藏《法華玄論》與淨影寺慧遠《大乘義 章》的記載,有關劉虬對「壽量」的解釋有出入,因此對於劉虬也 產生不同的評價。

(二)法雲26

據 說 光 宅 寺 法 雲 (467∼529 ) 從 廬 山 慧 遠 及 曇 度 高 弟 僧 印

(435∼499)修學法華,講述《法華義記》八卷。法雲曾在《法華義 記》卷5 中,比較《法華經》的法身佛和《涅槃經》的常住法身:

然《法華經》所明法身者,不同常住也。解有二種:一云,延 金剛心久住世者以為法身;又云,正明總十方諸佛,更互相望,故 知無量壽即時在西方教化,未來此間,此間望彼,彼即是法身。27

依於上文,法雲舉二個理由分辨《法華經》與《涅槃經》中的 法身佛之不同:第一、《法華經》的法身是「延金剛心」;第二、《法 華經》的法身是指西方無量壽佛。

26 有關法雲的傳記,在道宣(596-667)的《續高僧傳》卷 5(T50‧463c-465a)

中,有)細的介紹。

27 引見《法華義記》卷 5(T33.629a)。

其次,法雲注解《法華經》〈信解品〉時,對其中的「遙見其父」

的語句釋為:「遠闚法身地,故言遙也」,並接著說:

此 《 法 華 》 經 明 法 身 , 不 同 常 住 經 ( 指 《 涅 槃 經 》) 所 明 法 身 。 今 此 經 言 法 身 者 , 指 他 方 應 身 為 法 身 。28 由「遙」的解釋可以了解,法雲把《法華經》的法身解為西方 無量壽佛,而且此他方佛從《涅槃經》的常住法身來看,只不過是 應身而已。

而且,他注解〈壽量品〉時,先將此品內容分成四段分別配屬 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以及三世隱現之神通益物:

第一、「釋迦如來」以下的經文,說過去世中的神通益物,即依 神通力延長壽命以利益眾生,此乃根據前〈從地湧出品〉中的「諸 佛自在身通力」。

第二、「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小法者」以下的經文,說現 在世中的神通益物。

第三、說未來世中的神通益物,指〈譬喻品〉及偈頌中所說是 依據「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第四、「諸佛如來之法皆如是」以下的經文說,透過三世之隱顯 以利益眾生,並非虛妄,令眾生誹謗之心止息。29

如此法雲藉由三世神通益物,來呈現《法華經》久遠佛的壽命 長遠。雖然在表面上法雲闡明佛壽命長遠,然其在說久遠佛壽命時,

只說此壽命之長遠是靠三世的神通力來延長而已,並非常住永遠。

28 引見《法華義記》卷 5(T33.635c)。

29 以))見《法華義記》卷 8(T33.667c-668a)。

(9)

因此認為確實不如《涅槃經》的常住法身那樣,有突破時間、超越 空間的真實永恆性。

法雲對《法華經》久遠佛的見解,其重點可歸納是:

一、久遠佛的壽命是神通延壽(延金剛心),所以雖可說長久,

但不可說永遠,而且此並非如《涅槃經》所說的常住法身那樣,具 有突破時間,超越空間的真實永恆性。

二、《法華經》所說法身指西方無量壽佛,但此他方佛若從《涅 槃經》的常住法身來看,只不過是應身而已。

三、根據上述的二個理由,可以說《法華經》的久遠佛是無常,

未見永恆性。

法雲的這種解釋受到智顗與吉藏的強烈反駁。智顗認為〈壽量 品〉只說壽量,而未說壽有量或壽無量,但有人於此說佛壽是無常,

有人則認為是常住,這些就有如鷸蚌相爭;智顗作四句分別,以配 釋諸經典所顯現的諸佛壽量:30

(1)實有量而言無量—《阿彌陀經》

(2)實無量而言有量—〈壽量品〉與《金光明經》

(3)實無量而言無量—《涅槃經》

(4)實有量而言有量—八十入滅的世尊

智顗在同論中,亦針對法雲說:

從 〔〈 壽 命 品 〉〕『 我 本 行 』 下 , 舉 因 況 果 以 明 常 住 , 舊

30 參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7b)。

人 據 此 以 證 無 常 , 云 :『 前 過 恆 沙 , 後 倍 上 數 』。 神 通 延 壽,猶 是 無 常,僻 取 文 意,大 有 所 失。經 舉 因 況 果 , 果 非 數 也。〔《 法 華 》〕經 云:『 久 修 業 所 得 壽 命 無 數 劫 』,

非 神 通 延 壽 也 。31

在此文中說「舊人」是指法雲。智顗對《法華經》與《涅槃經》

的基本立場是,此二經皆闡明佛壽常住。即他認為《法華經》〈壽量 品〉中的「佛壽無量」一句與《涅槃經》〈月喻品〉中的「唯佛觀佛 其壽無量」32一句,皆是闡明佛壽常住。於是智顗認為《法華經》〈壽 命品〉中說「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是即 具體的現實(事)表示普遍的真理(法)以及永遠的佛。因此這也 含有常住之意,而並不是法雲所說的只是神通延壽而已。

四 、 天 台 智 顗 的 佛 身 觀

依據田村芳朗的考察,《法華經》只在〈藥草喻品〉第五之第八 二偈出現法身(dharma-kAya)一詞,但〈藥草喻品〉後半部的記載,

則僅只限於與梵本、藏本相應的《正法華經》及《添品法華經》,羅 什所譯的《妙法蓮華經》則付之闕如。亦即,《添品法華經》內有「法 身」一語的翻譯,在《正法華經》〈藥草喻品〉的前部,亦載有「成 就平等法身」一句。而在《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偈

31 引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33a)。

32 引見《大般涅槃經》卷 9(T12.658a)。

(10)

文,有「微妙淨法身」及「莊嚴法身」等語,但此部份在《添品法 華經》卻無相應的語詞。

田村芳朗接著結論地說,「法身」一詞雖在《法華經》成立之前 已存在,但據上述的種種考察可推斷,《法華經》的古老部分並沒有 出現「法身」一詞。由此可知,《法華經》所重視者,旨在詮釋具體 的「佛陀觀」,而不在抽象的「佛身論」上。33

雖然如此,但天台智顗在《法華文句》中,卻專以佛身觀為主,

開展自己對《法華經》久遠佛的看法。有關這點,智顗解釋說:

問 : 義 推 常 可 然 , 徵 文 何 據 ? 答 : 明 者 貴 其 理 , 暗 者 守 其 文。但 尋 詮 會 宗,是 教 之 正 意。… … 又 教 本 為 緣 , 緣 異 說 異 , 或 隨 欣 隨 宜 , 隨 治 隨 悟 , 悟 則 達 到 已 矣 。34 即,智顗雖說法、報、應的三身說,但作為其根據的正確文証,

並未見於《法華經》中。但智顗認為「教」的本意是尋究能詮使其 會歸到自己的體悟(即宗),而且言詮之教本為度眾的機緣,教本來 可容許隨對象的不同而說的內容亦有不同。若依於教說能達到解悟

(宗),這教說就已經達到其效用。因此無須固著於文字表面的解 釋,重要的是教說所呈現出來的義理,是具備能使眾生開悟的珍貴 性。

智顗亦以《涅槃經》與《法華經》之內容對比,來辯護自己的 立場:

33 以))見田參參參<法華經 佛陀參 —久遠實成佛>,pp.86-87。

34 引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7c)。

又 , 文 有 多 少 ,《 涅 槃 》 以 未 來 常 住 為 宗 , 其 文 則 多 ; 不 以 過 去 久 成 為 宗 , 其 文 則 少 。 若 隨 多 棄 少 , 則 是 魔 說 , 非 佛 說 也 。 此 經 《 法 華 經 》 以 過 去 久 成 為 宗 , 點 塵 數 界 其 文 則 多 , 未 來 常 住 其 文 則 少 , 若 從 多 棄 少 , 頭 破 作 七 分 。 … … 譬 天 子 若 多 若 少 , 俱 不 可 違 , 違 之 得 罪 。35

《涅槃經》以未來常住為宗故,所以有關未來常住的文句很多,

有關過去久成的文句甚少。但若隨多棄少,則是魔說,不得稱為佛 說。同樣地,《法華經》以過去久成為宗故,點塵計數世界的文例很 多,而述說未來常住的文詞甚少。但若從多棄少,則得頭破成七分 之罪。並說此宛如天子的敕命不論多少,只要違背它,一樣得罪。

有關智顗佛身論的概要,智顗在《法華文句》〈釋壽量品〉中說:

如 來 義 甚 多 , 且 明 二 、 三 如 來 , 餘 例 可 解 。36

智顗對如來,採用二身說與三身說。其中,「二身說」是根據《成 實論》而說明真身與應身如來;「三身說」是根據《大智度論》而說 明法身、應身、報身。首先來看智顗對如來二身解釋:

二 如 來 者 ,《 成 論 》 云 :『 乘 如 實 道 , 來 成 正 覺 , 故 名 如 來 』。 乘 是 法 如 如 智 , 實 是 法 如 如 境 , 道 是 因 , 覺 是 果 。 若 單 論 乘 者 , 如 如 無 所 知 , 單 明 實 者 , 如 如 無 能

35 引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7c)。

36 引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7c)。

(11)

知 , 境 智 和 合 則 有 因 果 , 照 境 未 窮 名 因 , 盡 源 為 果 , 道 覺 義 成 , 即 是 乘 如 實 道 來 成 正 覺 , 此 真 身 如 來 也 ; 以 如 實 智 , 乘 如 實 道 , 來 生 三 有 示 成 正 覺 者 , 即 應 身 如 來 也 。37

智顗把《成實論》的「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分為 真身與應身。「乘」是法如如智,亦即如實照見如如的實相智,即若 單只論「乘」,則只是智,無所知之境;「實」是法如如境,亦即其 實法性本身,若單只說「實」,則只有境,無能知之智。在境智和合 時,才有因果可言。智照境未窮,即是修行的因位,若智能朗照實 境以盡其源,則是修行的果位。所以乘如實道來,而成正覺,此是 真身如來。如此看來,真身如來法身與報身的結合。38以如實智乘 如實道,而示現來生三界成正覺,乃是應身如來。

至於如來三身說,智顗云:

三 如 來 者 ,《 大 論 》 云 :『 如 法 相 解 , 如 法 相 說 , 故 名 如 來 』。如 者 法 如 如 境,非 因 非 果,有 佛 無 佛 性 相 常 然,

遍 一 切 處 而 無 有 異 為 如 , 不 動 而 至 為 來 , 指 此 為 法 身 如 來 也 ; 法 如 如 智 , 乘 於 如 如 真 實 之 道 , 來 成 妙 覺 , 智 稱 如 理 , 從 理 名 如 , 從 智 名 來 , 即 報 身 如 來 ; … … 以 如 如 境 智 合 故 , 即 能 處 處 示 成 正 覺 , 水 銀 和 真 金 ,

37 引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7c-128a)。

38 參見多田孝正<天台大師の佛身參>,收於《佛 研究》(東京:春秋 社,1977 年),p.333。

能 塗 諸 色 像 , 功 德 和 法 身 , 處 處 應 現 往 , 八 相 成 道 轉 妙 法 輪 , 即 應 身 如 來 。39

智顗依據《大智度論》:「如法相解,如法相說,故名如來」40, 來證明三身如來「如」意謂法如如真實不動之境,既非因亦非果,

不管是否有佛出世,其性相常是如此;遍一切處而無有異名為「如」, 以不動而到故稱為「來」,將此說為法身如來,意顯法身的如如不動,

但在不動中仍有其來至此方的妙用。

而且,法如如智乘如如真實之道,而成妙覺表示依古仙人道修 行証得最高的覺悟。智稱合如如理,即使智如合一,無能所之分。

但若專從理的一面看,此智如合一的境界名之為「如」;專從智的一 面看,智如合一的境界名之為「來」,因為透過智而有如理之來。此 即釋迦佛透過修行,所得智德圓滿的境界,能「如法相解」,此即報 身如來。

其次,如如境與智和合,智的起用無不與如如境契合,所以能 處處成正覺。如水銀與真金混在一起,則能塗諸色像那樣,功德與 法身隨處應現,八相成道而轉法輪,能「如法相說」,此即應身如來。

五 、 天 台 智 顗 對 三 身 說 的 論 證

由上述可知,《法華經》中所說的三如來之名稱,皆借自其他經 典,《法華經》中說到三如來的名稱,如何可作如此的解釋呢?對於

39 引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8a)。

40 《大智度論》卷 2(T25.71b):「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如諸佛安隱道 來。佛亦如是,來更不去後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

(12)

這個問題,智顗從三方面進行其論證。

A. 對〈壽量品〉文句的詮釋

對上述的問題,智顗首先從〈壽量品〉中具有相當於三身文句 的部份,來推論自己的三身說。若依於智顗《法華文句》所言整理,

則如下:41

《法華經》〈壽量品〉 智顗的三身說 說明

「非如、非異、非

如三界見三界」 法身如來 不是表顯偏如,而是表 顯圓如。

「如來如實知見三

界之相」 報身如來 表顯如如智合乎如如之

境。

「或示己身己事,

或示他身他事」 應身如來

B. 對《法華經論》文句的詮釋

智顗亦根據後魏菩提流支(508∼535)譯之世親《法華經論》所 說「示現成大菩提無上故,示現三種佛菩提故。」42來推論自己的

41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8b):「文云:『非如、非異、非如 三界見於三界』,此非偏如顯於圓如,即法身如來義也。又云:『如來如 實知見三界之相』,即是如如智稱如如境,一切種智知見即佛眼,此是 報身如來義也。又云:『或示己身己事,或示他身他事』,此即應身如來 義也。」

42 )見《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簡稱《法華經論》),T26.9b。

三身論。若依據智顗之意,將《法華經》〈壽量品〉與《法華經論》

作比較,則可列表如下:43

《法華經》〈壽量品〉 智顗的三身說 《法華經論》

「如來如實知見三

界之相」 法身如來 「法佛菩提,謂如來藏

性淨,涅槃不變」

「我實成佛已來,

無量無邊劫」 報身如來 「 報 佛 菩 提 , 十 地 滿 足,得常涅槃」

「出釋氏宮」 應身如來 「 應 化 菩 提 , 隨 所 應 現,即為示現」

智顗依此而主張三佛身的名稱係借自《法華經論》,而其三佛之 當體相應的文句,亦可見於〈壽量品〉。

C. 對〈壽量品〉品名的詮釋

其次,智顗把〈壽量品〉中的「壽」與「量」分別解釋為「受」

與「詮量」之意,認為各含有三意,並且此三意可以應用到法、報、

應三身。首先看「受」的三意與三身之關係:44

43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8b):「論云:『示現成大菩提無)

故,與示三種菩提』。一、『應化菩提,隨所應現即為示現』,如經『出 釋氏宮』故。二、『報佛菩提,十地滿足,得常涅槃』,如經『我實成佛 已來,無量無邊劫』故。三、『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不變』,

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故。經具其義,論出其名。」

44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8b):「壽者受義:真如不隔諸法,

故名為受;又境智相應,故名受;又一期報得百年不斷,故名受。」

(13)

以壽為受之三意 智顗的三身說 真如不與諸法分離,故名受。 法身

境智相應,領納不違,故名為受 報身 一期之報,得百年而不斷,故名為受 應身

至於量是詮量之意45,共通於三身。即,法身以如理為命,報 身以智慧為命,應身以同於眾生之機緣的道理為命。此等三命是依 次非量非無量、無量、有量而詮量的。

其中,法身之命是理,所以不管有佛、無佛,都性相常然;不 能說是相續或非相續,也不能說是非有量或非無量。因此〈壽量品〉

只用「非如、非異、非虛、非實」來描述。

其次,報身之命,是如智契合於如如境,將境發智名為「報」,

智冥於境稱為受(壽),但因境已是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所以智亦 是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恰如函大則蓋大。因此〈壽量品〉用「我 智力如是,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來描述。

最後應身之命,顯示隨機緣而壽命有長短,現種種的生滅。此 即〈壽量品〉所說的:「名字不同,年紀大小」。

智顗從如上三種方向來推論自己的三身說與《法華經》的三身 說之關係後,接著亦用四句分別來釐清此三身之同異問題。

A. 有量無量的四句分別

45 以下內容,)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8b-c)。

三身與凡夫 量四句 說明 法身 非量非無量 超越修證

報身 無量

若 還 未 究 理 , 則 仍 有 修 證 的 功 用,因此在金剛心以前是有量,

金剛心以後是無量。

應身 有量或無量 應身從隨機緣來說是有量,但從 應現之用不斷來說是無量

凡夫 有量無常 不能稱為佛

B. 有常無常的四句分別

三身與凡夫 量四句 說明

法身 非常非無常 本有之極窮理

報身 常

從報之智與境合來說,是非常非無 常,但正智圓滿而不生不滅,而 在金剛心之後,這一點上報身特 被配為常。

應身 亦常亦無常 應現之用無盡,故為常,而數數入 涅槃故亦無常。

凡夫 無常 生起金剛心前,智用增進,生滅、

出沒,故是無常。

以上是智顗用以「量無量」、「常無常」四句來分別三身以及凡

(14)

夫,但他認為《法華經》對於三身的討論不僅止於此。他說:

三 佛 各 一 句 , 凡 夫 共 一 句 , 此 約 別 教 , 別 分 別 也 。 通 途 圓 說 者 , 一 一 如 來 悉 備 四 句 。46

在別教中,三身及凡夫之分別乃被配於「非常非無常」、「常」、

「亦常亦無常」、「無常」,另在圓教中則說三身各具四句。依智顗,

三身各俱四句是如下:47

常 別

身別 非常非無常 常 亦常亦無常 無常

法身

離 凡 夫 的 常 、 樂、我、淨與二 乘的無常、苦、

無我、非淨等八 倒。

如 虛 空 之 常,對迷悟因 果平等。

寂而雙照,即離 二邊之迷情,顯 二邊之德。

沒 有 如 凡 夫 執 著 生 滅 為 常 那 樣 的 常 倒。

報身 智冥於境。 超 過 二 乘 計 無常。

雙 照 之 智 的 立 場,能雙照。

沒 有 生 滅 之 倒故。

應身

亦非報身,亦非 生死。

同於常應,而 不斷故。

不 斷 而 示 生 滅,存有常與無 常兩者之故。

不同於無常。

凡夫 性 德 之 理 超 越 有 性 德 之 三 只 有 性 德 三 性德無名字。

46 引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8c)

47 以下內容,)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8c-129a)。

常、無常故。 身故。 身,而無作為果 佛的四句。

如上述可知,三身與一身兼有四句,一身即是三身,所以是不 一不異的關係。即諸佛之體皆是同一,一佛身具足諸佛身之常、無 常等壽命的功德。這點可說與其他派別區別三身有所不同。

又說,若但是性德三如來則是橫;若但是修德的三如來則是縱,

而若此如來只在法性,而不互相融通,則屬別教的立場。但今站在 圓教的立場,說此是一即三,不縱不橫的三如來。48因此,法身如 來亦具報、應二身,報身如來亦具法、應二身,應身如來亦具法、

報二身。

因此智顗為了推論圓教的三身即一,特別提出《華嚴經》、《梵 網經》、《像法決疑經》、《普賢觀》、《涅槃經》中所顯現的佛來論證 自己的主張。他認為這些經典中所出現的三佛之名稱不同,但並不 表示真有三個別體。因此三佛不能用一異來分別。49

智顗把以上的推究綜合起來,結論說:

是 三 如 來 , 若 單 取 者 , 則 不 可 也 。《 大 經 》 云 : 法 身 亦

48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8b):「若但性德三如來者是);

但修德三如來者是縱。先法次報後應亦是縱。今經圓說,不縱不)三如 來也。」

49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8a):「《梵網經》結成《華嚴教》,

華臺為本,華葉為末,別為一緣作如此說,而本末不得相離。《像法決 疑經》結成《涅槃》,文云:或見釋迦為毘盧遮那,或為盧舍那,蓋前 緣異見,非佛三也。《普賢參》結成《法華》,文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 那,乃是異名非別體也。總眾經之「,當知三佛非一異明矣。」

(15)

非 , 般 若 亦 非 , 解 脫 亦 非 。 三 法 具 足 稱 祕 密 藏 , 名 大 涅 槃 , 不 可 一 異 、 縱 橫 、 並 別 。 圓 覽 三 法 , 稱 假 名 如 來 也 。50

智顗認為法、報、應三如來融通無礙,不可單獨隨取其一,並 在《涅槃經》中說,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法是祕密藏。對智顗 而言,《涅槃經》此意是指不能有一異、縱橫、並別,而將圓攬一法 稱為假名如來,並極力主張三如來非一非異。

如上,智顗綜合地掌握經論的各種教說以及當時佛教者的見 解,而提出其獨特佛身論。還有,在此所構成的如來、佛身,若是 從教說上來理解的話,即稱作假名如來。這將在圓中攬三法稱為假 名如來,所以圓教的如來也就作為像、作為形態來說是現前。

然所謂現前是從映現於自己親證的對象來說,被其掌握的是假 名。再說,決定佛身始終都是在主體者的這一方,在被觀的一面,

佛身是作為假名亦即自己親證的對象之影像而映現,在此意義下,

佛作為眾生法而被掌握。在此,可以見到智顗對於佛身論之見解的 真意,亦即在教說之上,若要從對某經的檢討,而想客觀地掌握佛 身、把握真佛是不可能的。如此,所謂佛身論是為使如下的諸菩薩,

亦即有心向佛道的主體者能真正的自覺,開發自己而發願所設的。51

50 引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8a)。

51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7b-c):「諸菩薩聞壽量發願,願 我於未來說壽亦如是,此即諸佛道同,亦不偏言一近一遠。故知寄無始 無終、無近無遠,顯法身常住;有始有終、有近有遠,論其應釋。用此 義望諸經,對緣雖異,終不異也。」

這也是如前述,雖在《法華經》中未見到法、報、應三身的文字,

但智顗仍用以詮釋經文,也能作為三身說之典據。

六 、 結 語

智顗在談三身的壽量時,意在詮顯三身即一之壽量,特別是詮 量報身之壽量。智顗三身中所以特重報身的理由是,因為報身之智 慧不只因其能上冥法身、下契應身,而具足三身外,而且合乎〈壽 量品〉「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故能利益三世眾生,即所成是法身,

能成即報身,而法身與報身合,故能利益眾生」的意旨。因此,智 顗認為〈壽量品〉正確地說明了報身佛的功德。52

有關三身中何者為主的問題,一向是諍論的主題,於是,針對 久遠釋迦、毘盧遮那、阿彌陀佛等各經典之教主的佛,或把重點放 在具體性上,把他們看作報身,或把重點放在永遠性上,說他們是 法身。例如,將重點放在永遠性時,認為法身毘盧遮那佛優於報身 久遠釋迦;將重點放在具體性時,認為法身佛過於抽象,報身佛較 為具體,故較殊勝。這種諍論持續到智顗之後,譬如,湛然《法華 文句記》中說:

以 法 身 為 極 , 皆 違 論 文 。 論 文 但 指 過 去 報 壽 為 長 , 何

52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9 下(T34.129c):「此品詮量通明三身,若從 別「正在報身。何以故?義便文會。義便者,報身智))冥下契,三身 宛足故言義便。文會者,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故能三世利益眾生。

所成即法身,能成即報身。法、報合故,能益物故言文會。以此推之,

正「是論報身佛功德也。」

(16)

得 用 法 身 非 壽 以 釋 。 法 身 非 壽 , 諸 教 常 談 , 但 未 曾 說 久 成 遠 壽 。53

也就是湛然認為《法華經》的特色在於具體的報身佛,因此無 視法身之永遠性。但智顗探索《法華經》的「久遠釋迦佛」具有何 種地位時,無法完全無視法身的純粹性以及永遠性。法身作為真理 身雖然無始無終,卻是抽象的;報身作為因行果德身雖當有具體性,

但在它作為因行方面為有始,在作為佛果報(佛德)方面為永遠,

因此被規定為有始無終;應身作為現實身最為具體,但反過來卻也 最欠缺永遠性。54結果,報身因為在某種程度上滿足永遠性,而且 能夠滿足具體性,也就相當受到重視。天台智顗把久遠釋迦看作報 身佛,亦即久遠釋迦不是抽象的理身(法身),而且具有具現於現實 界,於此實證的作用與功德者。現實釋迦(應身)即其示現。但純 從永遠性來看,有始有終的現實釋迦(應身)不具永遠性;有始無 終的久遠釋迦(報身),從有始一面來說,也是有限界的。因此,又 再回過頭來注意到法身。這就是天台智顗一面強調作為報身的久遠 釋迦,一方面以法身的毘盧遮那來證成它,並藉「所成即法身」的 說法,將法身當作所詮的原因。

53 引見《法華文句記》卷 9 下(T34.328b)。

54 這是藉以吉藏對三身壽命的定義來解釋的。即,吉藏《法華義疏》卷 10 中說:「三法身如來,壽量亦有三種:化佛壽量,有始有終;……報 身佛壽量,有始無終;……法身佛壽,本自在之,不生不滅,無始無終。」

(T34.603a)。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千」的法界觀。智者大師依《法華經》十如是,《華嚴經》十法界,《智 論》三世間,立如來法身實相之境的「一念三千」。《智論》說法界有三 類世間 :

以瞋喜。攝身口意守諸根門不違佛教。念命甚矩恍惚以過。如夢所見覺不知處。三塗

  籤 (二)(卅一) 初文意者今家即以三教為滿故對三藏為半簡之 (云云) 所以重敘前諸經者

。名者初知法故。是名法智。在六地依欲界十六行境界四諦四念處智即智相三根三三 昧相應 (三根者喜樂捨也三三昧謂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

如來「取一切眾生如己身」,以眾生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但不著眾生相,因為 如來「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

從無地吐法出身寂寥無常平等。平等不二故言甚深。妙者要要妙之法。佛所說也) 令諸眾生識煩惱 性空無所有 (眾生迷故為有煩惱。覺已知無故言空無所有) 令投陀一心法苦樂一相

策勵、現起、捨,這是觀智相應的心識剎那裡的 名法的一部份。禪修者的觀智速行意門心路過程 中,喜俱智相應的三十四名法是:1 識、2 觸、3 受、4 想、5 思、6 一境性、7 命根、8 作意、9 尋、.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