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漫談《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中的「火宅」(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漫談《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中的「火宅」(上)"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漫談《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中的「火宅」(上)

/高明道

南朝梁代博學多聞的律師釋僧 祐(445-518)著作等身,可惜多數 未能流傳下來。佚失的作品中就有 一部五卷的《世界記》。1書本身雖 已不見,所幸僧祐撰的《〈世界記〉

目錄序》倒是在《出三藏記集》保 存。該序一開頭寫道:

夫三界定位,六道區分;麁妙異 容,苦樂殊跡。觀其源始,不離 色心;檢其會歸,莫非生滅。生 滅 輪 迴 , 是 曰 「 無 常 」; 色 心 影 幻,斯謂「苦本」。故《涅槃》喻 之於大河,《法華》方之於火宅。

聖 人 超 悟 , 息 駕 返 源 , 拔 出 三 有,然後為道也。2

據此可瞭解:當時人聽到「火宅」, 大體就直接聯想起《法華經》。不過 自從宋代有木刻藏經以來,修多羅 中也固定收錄另一部六次提及「火 宅」的文獻,即《大乘本生心地觀 經》。該經相傳為「大唐罽賓國三藏 般若奉詔譯」3,趙宋時曾為「杭州 慧 日 永 明 寺 智 覺 禪 師 延 壽 」( 904- 976)所注意,在其《宗鏡錄》、《註

〈心賦〉》二作品裡總共引述七次,

但專門為之撰注,要等到清朝,正 如和碩莊親王於「康熙丁丑歲仲春 穀旦」為「神京外栴檀寺沙門來舟 述」《〈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

所 寫 的 序 中 說 :「 以 《 本 生 心 地 觀 經》文言流暢,旨趣幽深,自唐迄 今未有疏解⋯⋯」4民國初年太虛大 師也宣揚過該經。依印順導師編輯 的《太虛大師年譜》,二十一年十二 月 二 十 三 日 「 大 師 於 閩 院 , 開 講

《 大 乘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 勝 濟 、 窺 諦、東初、、〔sic〕燈霞、雪生等合 記,成《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文)。大師譽此經為『法備五乘,

義周十宗』,頗為推重。」5

那麼,這部近代才特別受到重 視的經典中「火宅」扮演怎麼樣的 角色呢?六個出處的第一個就在第 一卷第一品(《序品》)。該品後半是 由師子吼菩薩.摩訶薩宣說的一段 相當長的偈頌所構成—據《高麗 藏》共計二百九十句,其他木刻版 本末尾少了九十八個字6,等於十四 句 。 在 中 土 流 通 的 二 百 七 十 六 句 本 , 照 《〈 大 乘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 淺 註》的科判7,洋洋灑灑,為重述原 來散文內容而說的偈頌8,組織架構 繁瑣而嚴密。細目最多的段落則是

釋迦如來「因中苦行相」下「初、

歷頌諸相」,總計十三項:(1)頌割 肉 救 鴿 相 、(2 ) 頌 雪 山 求 道 相 、

(3)增頌布髮供佛相、(4)頌捨身 救 虎 相 、(5 ) 增 頌 流 水 救 魚 相 、

(6)增頌翹勤讚佛相、(7)增頌象 王投獵相、(8)增頌施眼相、(9)

頌鹿王捨身相、(10)增頌身施夜叉 相、(11)增頌施妻子相、(12)增 頌捨頭目相、(13)頌輪王出家相。

內容正涉及經題《大乘本生心地觀 經》中所謂「本生」,而「火宅」見 於最後一目—「十三、頌輪王出 家相」:

佛昔曾作轉輪王 四洲珍寶皆充滿 具足千子諸眷屬 十善化人百千劫 國土安隱如天宮 受五欲樂無窮盡 時彼輪王覺自身 及以世間不牢固 無想諸天八萬歲 福盡還歸諸惡道 猶如夢幻與泡影 亦如朝露及電光 了達三界如火宅 八苦充滿難可出 未得解脫超彼岸 誰有智者樂輪迴 唯有出世如來身 不生不滅常安樂9 來 舟 在 分 析 這 段 文 字 時 , 不 從

「 偈 」 或 「 頌 」, 而 以 「 句 」 為 單 位,說:「前六句頌王富貴及十善化 人。⋯⋯『時彼』下十句是悟世無常 為出家之緣。⋯⋯『唯有』下二句,

仰慕真樂之意。」10此安排分明,卻 不盡符合作者自己擬定的細目「輪 王出家」。為了化解此一矛盾,來舟 巧妙用長行、偈頌參照的方式,發 揮說:「前長行有『捨輪王位,出家 學 道 』 之 言 , 而 頌 中 無 者 , 寄 於

『誰有智者樂輪迴』之中也。」11他 援引的經句出自陳述佛神奇放光的 段落:

爾時如來於胸臆間及諸毛孔放大 光明,名「諸菩薩遊戲神通使不 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光 明色如閻浮檀金。⋯⋯又此光中影 現菩薩修行佛道種種相貌:釋迦 菩薩於往昔時作光明王,最初發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 菩提樹下得成佛道,娑羅林中入 於涅槃,於其中間三僧企邪百萬 劫中所有一切慈悲喜捨、八萬四 千 波 羅 蜜 門 , 乃 於 過 去 作 金 輪 王,王四天下盡大海際,人民熾 盛,國土豐樂,正法化世經無量 劫,一切珍寶充滿國界。時彼輪 王 觀 諸 世 間 皆 悉 無 常 , 厭 五 欲 樂,捨輪王位,出家學道。⋯⋯有

(2)

如是等百千恆沙難思行願一切相 貌 , 悉 皆 頓 現 於 此 金 色 大 光 明 中。12

「捨輪王位,出家學道」,無論所談 為 悉 達 多 太 子 還 是 過 去 世 諸 多 因 緣,本來屬於釋典中固定出現的情 節,諸如「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 共 竺 佛 念 等 譯 」《 四 分 律 . 受 戒 揵 度》「 我 捨 轉 輪 王 位 , 出 家 學 道 」

13、「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出曜 經.梵志品》「如來初學發家著衣,

觀欲非真,捨六萬夫人,棄轉輪王 位,出家學道」14、《大寶積經卷》

第 一 百 一 十 四 .「 北 涼 沙 門 釋 道 龔 譯」《 寶 梁 聚 會 . 阿 蘭 若 比 丘 品 》

「我捨轉輪王位,出家學道」15

「 北 涼 中 印 度 三 藏 曇 無 讖 於 姑 臧 譯」《菩薩地持經.方便處.施品》

「捨轉輪王,出家學道,不顧尊位 如視草土,捨離五欲如棄涕唾」16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大般泥洹 經 . 四 法 品 》「 現 轉 輪 王 , 隨 順 世 間,於閻浮提現老、病、死,棄捨 中宮種種欲樂,出家學道」17。同 樣,《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前 兩句—「觀諸世間皆悉無常,厭 五欲樂」—也反映契經上常見的 話題。理解上較困擾的是:這邊的

「世間」到底指「眾生」,還是應該 當「世界」解?兩種意思都有容易 判 斷 的 例 子 , 前 者 像 「 馬 鳴 菩 薩 造、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佛所 行讚.出城品》「嗚呼諸世間 愚癡 莫能覺⋯⋯ 觀察諸生死 起滅無常變 心定安不動 五欲廓雲消」18、「尊 者 毘 舍 佉 造 、 三 藏 法 師 義 淨 奉 制 譯」《 根 本 說 一 切 有 部 毘 奈 耶 頌 》

「遍觀諸世間 無有長存者 咸趣無 常海 共被死波漂」19,後者如「吳 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太子瑞應本起 經》「吾觀眾行,一切無常,皆化非 真,樂少苦多;身非己有,世間虛 無,難得久居」20、「隋天竺三藏闍 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耶輸陀羅 夢 品》「 我 見 一 切 世 間 諸 行 盡 是 無 常。觀如是已,⋯⋯」21然而《大乘 本生心地觀經》的「觀諸世間皆悉 無常」不僅本身模棱兩可,該書他 處 也 不 見 相 似 文 句 可 資 對 照 、 釐 清。

就動詞的運用來說,《序品》的 意 思 倒 很 明 確 : 花 了 時 間 仔 細 觀 察、思惟(「觀」)無常的事實後,

對主觀本來認為可愛、覺得有吸引 力的感官對象所產生的樂受,一點 興趣都沒有,不再追求(「厭」)。回 到 「 時 彼 輪 王 覺 自 身 」 等 偈 頌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的闡 釋如下:

「時彼」下十句是悟世無常為出 家之緣。「時 彼」一句 ,能覺自 身。覺是心上猛然之智,而世人

為五欲所染,昏迷本性,雖終日 奔 馳 , 不 以 為 苦 。 生 死 不 保 朝 夕,誰肯省察?隨業而生,任運 而死,萬劫千生無有了期。惟智 者猛省,覺身無常 。「 及以」一 句,又覺世間依報亦轉變不牢,

定有壞滅。「無想」一句謂不但世 人,便是諸天,至無想天,將浮 想現行,伏定不起。內守幽閒之 境,認作至道。經八萬歲,定力 盡時,猶墜人間,轉墜惡道,故 曰「福盡」等 。「歲」 字不穩,

「劫」字之誤耳。「猶如」下三句 作喻觀察,謂人間天上依正兩報 如夢、幻、泡、影,即有而無。

亦如朝露、電光,不能久住。又 喻三界如宅,「八苦充滿」喻火,

而八苦逼身,猶火燒宅。「未得」

下 二 句 , 是 厭 世 求 脫 之 意 。 然

「未」字最活。如三界五欲,人 若 樂 著 , 則 不 能 脫 ; 若 厭 苦 求 脫,則未嘗不脫。「解脫」二字,

即 離 繫 之 謂 , 正 對 眾 生 之 繫 縛 言。蓋眾生為五欲所染,生死所 縛,如蠶作繭,自纏自受,故未 能解脫,難超彼岸。「彼岸」即涅 槃。「誰有」下,「誰」字亦活,

謂愚者樂著,則入輪迴;智者不 著,則能超脫。然則誰有智慧之 人樂於輪迴者哉。22

此番頗能代表明清中國佛教思惟的 詮釋,礙於篇幅,茲不詳論,不過 非指出不可的是:來舟法師不但用 義理來闡發概念,對文字的使用本 身也表達個人的看法。「『未』字最 活」、「『誰』字亦活」是站在欣賞的 角度—整部注僅於此處用這樣的 表達方式—,而「『歲』字不穩,

『劫』字之誤耳」,則採取批評的態 度23。沒錯,修多羅中論及無想天壽 命的長度,似乎都不用「歲」為單 位,而且數目有時也不局限於「八 萬」,如《增壹阿含經》「若有人親 近 護 者 , 生 無 想 天 , 壽 八 萬 四 千 劫 」24 、《 長 阿 含 經 》「 有 想 無 想 天,壽命八萬四千劫,或有減者」

25。至於「了達三界如火宅 八苦充 滿難可出」的解說,來舟表示:「又 喻三界如宅,『八苦充滿』喻火,而 八苦逼身,猶火燒宅。」其方法是:

(一)根本不理「了達」的存在,

(二)把二句中所了達的內容邏輯 上 串 連 起 來 ,( 三 ) 闡 述 比 況 的 運 用。乍看之下,(二)、(三)很有說 服力,不過整理成圖表—

喻體 喻依

三界 宅

八苦充滿 火 八苦逼身 火燒宅

(3)

立刻就看出來譬喻並不嚴謹,例如

「八苦充滿」是形容狀態的短句,

但「火」只是個名詞,或如第一句 中「宅」指「三界」,到了第三句,

卻指「身」。未特地交代「了達」的 作用,或許是因為前面在「覺」字 的釋義上已花了相當的篇幅。既然 主體相同,動作又同屬指「深刻體 會」的概念範疇,避免重複累贅是 合理的。然而換個角度來看—站 在整體漢譯佛典的立場—,這樣 便抹煞「了達三界」在重要典籍裡 早已出現過26、甚至分成兩種型態的 事實。第一種,「了達」的內容是一 句 話 , 如 唐 「 于 闐 國 三 藏 實 叉 難 陀 」 譯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 十 地 品.第六地》的「了達三界依心有 十二因緣亦復然 生死皆由心所作 心若滅者生死盡」27,或同譯者《大 乘 入 楞 伽 經 . 羅 婆 那 王 勸 請 品》:

「此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生死涅 槃二種平等、大悲方便無功用行;

觀眾生如幻如影,從緣而起;知一 切境界離心無得;行無相道,漸昇 諸地,住三昧境;了達三界皆唯自 心 ,⋯⋯ 」28; 第 二 種 , 則 單 純 以

「 三 界 」 為 「 了 達 」 的 對 象 , 即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 《 妙 法 蓮 華 經 . 藥 草 喻 品 》 的

「若諸菩薩 智慧堅固 了達三界 求 最上乘 是名小樹」29。《藥草喻品》

本身雖然沒有進一步說明菩薩了達 三界的什麼,不過同經《譬喻品》

的敘述倒很清楚:「三界無安 猶如 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憂患 如是等火 熾然不息」。30 這個意思與《大乘本生心地觀 經.序品》的偈頌酷似,然而如此 顯著因緣,來舟為何不指出?筆者 認為可能是因為《淺註》在此之前 已有三處提過「火宅」,且明文指出 跟《法華經》的關係。第一個地方 在解說「應病與藥」31,把有病的眾 生分成六道凡夫、出世聖人二種。

後者又分成兩類。其中「聲聞一類 病 , 即 是 界 外 塵 沙 煩 惱 及 變 易 生 死。法執不亡,故觀三界寔有,怖 如火宅,厭如杻械。如此之機,菩 薩隨與法藥,說依、正不二,染、

淨同源,涅槃、生死等若空華,當 體 寔 相 , 令 其 迴 小 向 大 , 發 菩 提 心 , 行 普 賢 行 , 即 聲 聞 而 成 菩 薩 也。」32第二處在闡釋「尊重三寶」

33。來舟說:「佛為兩足尊,法為離 欲尊,僧為眾中尊。三寶住世,如 苦海之慈航、長夜之明炬、火宅之 雨 澤 。 歸 依 者 , 福 增 無 量 ; 禮 念 者,罪滅河沙。有此勝益,故尊重 之。」34第三處—亦即與「佛昔曾 作轉輪王 四洲珍寶皆充滿」等偈 頌關係最切者—種種轉輪王等向 佛稟白:「我今不求三界有漏人天果 報 , 唯 求 出 世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所以者何?三界之中人、天福 樂 雖 處 尊 位 , 先 世 福 盡 , 還 生 惡 趣 , 受 無 量 苦 。 誰 有 智 者 樂 世 間 樂!」35來舟在此即引經據典:「人、

天果報雖是善道,皆屬有漏生死,

故此不求也。《法華》云:『若生天 上 及 在 人 間 , 貧 窮 困 苦 、 愛 別 離 苦、冤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

眾生沒在其中。』又云:『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36

上述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一筆、見於第一卷第一品的「火 宅」,先談到此,接著第二筆見於第 二卷第二品(《報恩品》)。依《〈大 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的科判37, 介 紹 法 寶 的 經 文 段 落 中 ,「 正 明 法 寶 」 下 的 「 總 舉 標 列 」、「 別 以 釋 成」二目,後者包括「略釋四義」、

「諸佛所師」、「述己求法」、「廣以 喻明」四項。其中「廣以喻明」一 單元總共有四十句38,結構基本上若 非「法寶能 x,(猶)如 y(故)」39 或「法寶能 x,y 故」40,就是「法 寶猶如 x,(能)y 故」41,唯獨拙文 關心的關鍵句—第十一句「法寶 正 是 三 乘 寶 車 , 運 載 眾 生 出 火 宅 故」42—組合特別,用十分肯定、

並非委婉比況的語氣(「正是」)。來 舟並直截了當地揭示此說源頭:「十 一、言『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三 乘法寶如羊、鹿、牛三車。諸子乘 之,則運出火宅。三乘聖教,人若 乘之,則運出三界故。」43這段譬喻 的內容,在第三卷的重頌也看得到

44, 關 鍵 句 是 :「 法 寶 能 為 大 寶 車 能運眾生出火宅」45。跟長行內容無 別,所以來舟不再覆述。46值得注意 的是:長達八百五十二句的重頌較 前 面 的 部 分 已 經 有 地 方 涉 及 「 火 宅」,但在長行中找不到對等經文,

換句話說,不屬嚴格定義下的「重 頌」。不過先瞭解一下來舟的科判。

《〈 大 乘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 淺 註 》 在

「眾生恩」與「三寶恩」之間列了

「國王恩」,扼要內容如下47: 國王恩,三:

初、頌總標勝德。

二、頌別明勝德,十一:

初、頌諸天獲祐,⋯⋯

十一、頌善人獲福。

三、頌總結德,八:

初、明戒德熏修。

二、明勸人持戒,二: ⋯⋯

三、頌結顯王因。

四、頌教修懺法,二: ⋯⋯

五、頌教修二觀,三:

初、總標二觀。

二、別明二觀,二:

初、事觀滅罪,三:

初、總標三品。

二、別列三品,三:

(4)

初、上品滅罪法,

二、中品滅罪法,

三、下品滅罪法。

三、結顯三品。

二、理觀滅罪,三: ⋯⋯

三、誡勿輕說。

六、頌應請戒師,三: ⋯⋯

七、頌廣引勸持,三: ⋯⋯

八、頌教知法要。

只看「頌總結德」下八項,其內部 邏輯以及與國王本人的關係極為糢 糊。佛學造詣高、文字底子深的來 舟法師只能理出這樣的科判,不是 他個人能力不足的問題—癥結在 於經文。「眾生恩」、「國王恩」、「三 寶恩」前還冠上「父母恩」這「四 恩」說,在印度佛教從未聽聞,西 藏佛教的文獻裡也了無痕跡,應純 屬中國佛教的產物48,質言之,這些 文字不可能是翻譯過來的。不僅如 此,載有「火宅」一語的「上品滅 罪法」前,經上有偈說:「若能如法 懺悔者 當依二種觀門修 一者觀事 滅罪門 二者觀理滅罪門」49。然而

「觀事」、「觀理」並非出自印度佛 典,卻是唐朝在華夏釋氏開始使用 的 概 念 與 詞 語 , 由 法 相 宗 的 窺 基

(632-682)提出50,後由天臺宗的 湛然(711-782)51及華嚴宗的澄觀

(737-838)52沿襲,反映李唐中國 佛教獨特的義理發展。再看緊接在 剛引的「若能如法懺悔者⋯⋯」前,

就有如下、第一句重疊的偈頌:

若能如法懺悔者 所有煩惱悉皆除 猶如劫火壞世間 燒盡須彌并巨海 懺悔能燒煩惱薪 懺悔能往生天路 懺悔能得四禪樂 懺悔雨寶摩尼珠 懺悔能延金剛壽 懺悔能入常樂宮 懺悔能出三界獄 懺悔能開菩提華 懺悔見佛大圓鏡 懺悔能至於寶所53 前四句的意思頗為駭人,因為印度 佛教不可能提出懺悔能斷除一切煩 惱的論調。那根本違背了傳統天竺 佛門思想—煩惱的根除非得靠智 慧—,倒是跟熱衷拜懺的華人宗 教情操十分相應。也難怪往下讀十 句,句句以「懺悔」為頭韻,想像 在 道 場 一 起 唱 誦 起 來 , 固 定 的 用 詞、整齊的進程、洪亮的梵唄將製 造多麼濃厚、感動人心的氣氛!然 而單單第一句「懺悔能燒煩惱薪」, 進一步暴露出與固有佛學的衝突矛 盾。「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 跋摩等譯」《雜阿毘曇心論.擇品》

的「如火燒木為灰,至竟為灰,不 復為木,如是阿羅漢以智火燒煩惱 薪 , 不 應 復 為 煩 惱 」54、《 大 寶 積 經》卷第九十一.唐「三藏法師菩 提 流 志 奉 詔 譯 」《 發 勝 志 樂 會 》 的

「以智慧火燒煩惱薪」55、唐「開府 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

邑 三 千 戶 . 賜 紫 . 贈 司 空 . 諡 大 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 門不空奉詔譯」《大乘密嚴經.我識 境界品》的「諸見得滅時 生於智慧 火 普燒煩惱薪 一切皆清淨」56這些

「燒煩惱薪」,都代表正統的見解。

更絕的是:相傳跟《大乘本生心地 觀 經 》 同 樣 為 般 若 所 翻 的 四 十 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載有「以智慧 火燒煩惱薪」57句,而其《大乘理趣 六波羅蜜多經.靜慮波羅蜜多品》

說:「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求種 智火,以定為燧,安忍為手,精勤 不息,便能發生一切智火。是火生 已,燒煩惱薪⋯⋯」58全合乎其餘經 論。怎麼突然冒出個「懺悔能燒煩 惱薪」呢?

這些問題不再多說,把注意力 轉 移 到 「 上 品 滅 罪 法 」 裡 的 「 火 宅」:

若有上根求淨戒 發大精進心無退 悲淚泣血常精懇 哀感徧身皆血現 繫念十方三寶所 并餘六道諸眾生 長跪合掌心不亂 發露洗心求懺悔 唯願十方三世佛 以大慈悲哀愍我 我處輪迴無所依 生死長夜常不覺 我在凡夫具諸縛 狂心顛倒徧攀緣 我處三界火宅中 妄染六塵無救護 我生貧窮下賤家 不得自在常受苦 我生邪見父母家 造罪依於惡眷屬 唯願諸佛大慈尊 哀愍護念如一子 一懺不復造諸罪 三世如來當證明 如是勇猛懺悔者 名為上品求淨戒59 此等筆法何其猛烈洶湧—既「悲 淚泣血」,又「徧身皆血現」—,

好 像 見 不 到 血 , 就 不 夠 「 精 懇」、

「哀感」!這般激勵生動的節奏—

直接銜接在祈請十方三世諸佛發大 慈大悲同情「我」後的五句,均以

「我處」、「我在」、「我生」為開頭

—,足以令唱誦者充分自憐的情 緒油然而生!難道「無所依」、「無 救護」、「常受苦」、「具諸縛」不悲 慘嗎?然而懺悔畢竟與面對自己處 於無始無終的生死輪迴等等不同。

懺悔是發露個人所作的不善行為,

並 下 決 心 不 繼 續 造 這 樣 的 業 。 因 此,本偈頌段落的描述儘管感人,

其內容與主題卻不相符。這樣的紕 漏照理怎麼也不會出現於真正來自 印度的契經,所以,如果說唐代的 變文是佛經通俗改寫而成的講唱文 學,那麼年代相當的《大乘本生心 地觀經》就不愧是用心創作、宜於 讀誦的精緻作品了。

(5)

1. 參 T 55.2145.87 b 10。

2. 見同上,88 a 21-26。

3. 見 T 3.159.291 a 5。據《大正藏》斠勘 注 ,「 大 唐 」 的 「 大 」 字 ,《 元 》、

《明》二藏無;「唐」字後,《元》本 有 「 元 和 年 」 三 字 ;「 若 」 字 後 ,

《宋》、《元》、《明》多了一個「等」

字;「奉詔」二字,《元》、《明》無。

4. 見 X 20.365.852 b 14-15。

5. 見 Y 13.13.348 a 4-6。

6. 參《大正藏》第三冊第 296 頁第三斠 7. 分別參 X 20.367.919 c 11-12、920 a 5-勘注。

6、a 20、b 3、b 19、c 12、921 a 5、a 21、b 19、c 5、922 a 4-5、a 23、b 22、

c 24-923 a 2、a 12-13、b 3-4、b 16、b 23-24 、 c 5 、 c 17-18 、 924 a 10-11、 b 9、c 7-8、c 20-22、925 a 12-13、b 6-7、

b 11、b 14、b 24-c 1、c 5、c 16、c 21- 22、926 a 18、a 20、b 7-8、c 3-4、927 a 14、a 16、a 19、927 a 23、b 17、c 20、 928 a 4、a 12-13、a 22-23、c 3、c 14-15、929 a 7-8。

8. 參經文:「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欲 重 宣 此 義 , 而 說 偈 言 :⋯⋯ 」 見 T 3.159.294 c 17-18。

9. 見同上,296 a 4-13。

10. 見 X 20.367.926 c 12-927 a 8。

11. 見同上,927 a 12-14。

12. 分別見同上,293 c 22-24、294 a 5- 14、294 a 21-23。據《大正藏》斠勘 注,「波羅蜜門門」的「門」,《宋》、

《元》、《明》三藏無。

13. 見 T 22.1428.780 a 29。

14. 見 T 4.212.773 c 25-27。據《大正藏》

斠勘注,「王位」前,《宋》、《元》、

《明》三藏有「聖」字。

15. 見 T 11.310.647 b 10。

16. 見 T 30.1581.910 c 13-14。據《大正 藏 》 斠 勘 注 ,「 如 視 」 的 「 視 」,

《宮》、《宋》、《元》、《明》四藏作

「遺」。

17. 見 T 12.376.871 a 27-28。據《大正 藏》斠勘注,「現老」的「現」,日本

「神 護景 雲 年寫 、孝 謙 天 皇御 願」

《 聖 語 藏 . 景 雲 經 八 一 號 》 作

「見」;「中宮」,《聖語藏》的古寫本 及《宮》、《宋》、《元》、《明》四木刻 藏 作 「 宮 中 」;「 欲 樂 」 的 「 欲 」,

《宋》、《元》作「歡」。 18. 見 T 4.192.8 c 11-15。

19. 見 T 24.1459.651 c 29-652 a 2。

20. 見 T 3.185.476 b 19-21。

21. 見 T 3.190.724 b 7-8。

22. 見 X 20.367.926 c 13-927 a 8。

23. 這種很有把握的呈現,在《〈大乘本 生心地觀經〉淺註》另兩處也看得到

(分別見 X 21.367.57 c 3-6、92 a 24- b 2):(一)「『眾來苦』三字不穩,

當用 『受 眾 苦』 三字 代 之 。若 不換 字 , 則 別 作 一 解 :『 眾 』 即 眾 苦 不 一 ,『 來 』 即 未 來 , 謂 不 但 今 生 受 苦,亦種現薰發,及未來後世,常受 其苦也。」查回經文(T 3.159.318 a 7),此處版本確實有出入,不過跟來 舟的推理有點距離:《高麗藏》原本 作「還被火燒來 眾苦 」,將 「來」、

「眾」對調是《宋》、《元》、《明》的 問題。(二)「應知:『不因五境』之

『因』字不穩,恐是『知』字之誤。

若必作『因』看,無味之甚也!今作

『知』字為正。」真厲害,因為還原 經文(T 3.159.324 c 19),《高麗藏》

的確說「不知五境從自心生」—正

如 《 宗 鏡 錄 》( T 48.2016.852 b 14- 15)—,《宋》、《元》、《明》才作

「不知五境從自心生」! 24. 見 T 2.125.669 b 5-6。

25. 見 T 1.1.133 b 13-14。

26. 除了下引中國佛教歷史上有分量、產 生影響的契經之外,另參鳩摩羅什譯

《華手經.毀壞品》的「誰證無上道 常處微妙定 了達三界心 哀愍故說 法」(T 16.657.185 c 6-7)。當然,此 處版 本有 出 入。 據《 大 正 藏》 斠勘 注,「了達」的「了」,《宮》、《宋》、

《元》、《明》四藏作「通」。 27. 見 T 10.279.195 b 17-18。另參「大唐

于闐 三藏 尸 羅達 摩於 北 庭 龍興 寺譯

《十地經.菩薩現前地》「了達三界 唯是心 十二有支依心有 生死皆由 心所 作 若心滅者生死盡」。見 T 10.287.555 a 25-27。

28. 見 T 16.672.594 a 14-18。據《大正 藏》斠勘注,「眾生」前,《明》藏有

「諸」字;「而起」的「而」,《宮》、

《宋》、《元》、《明》四藏作「無」。 29. 見 T 9.262.20 b 13-15。

30. 同上,14 c 22-24。

31. 「應病 與藥」 四字 ,西 晉 竺法護 常 用,後來鳩摩羅什偶亦採納,在《大 乘本生心地觀經》則出現四次。此出 處為 T 3.159.291 b 13。

32. 參見 X 20.367.895 b 5-14。

33. 「尊重三寶」,《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有二出處,此是 T 3.159.292 a 27。

34. 見 X 20.367.901 a 5-8。

35. 見 T 3.159.292 c 2-6。

36. 見 X 20.367.903 b 18-22。

37. 分別見同上,948 b 10、b 20-21、c 6- 7、949 a 11、b 10、b 15、950 a 16。

38. 見 T 3.159.299 c 9-23。

39. 例如「法寶能與眾生喜樂,猶如天鼓 樂諸天故」、「法寶能救貧乏眾生,如 摩尼珠雨眾寶故」、「法寶能破一切生 死牢獄,猶如金剛能壞萬物」、「法寶 能 照 癡 闇 眾 生 , 如 日 天 子 能 照 世 界」。

40. 例如「法寶能為諸天寶階,聽聞正法 得生天故」。

41. 例如「法寶猶如轉輪聖王,能除三毒 煩惱賊故」、「法寶猶如智慧利劍,割 斷生死離繫縛故」。

42. 見 T 3.159.299 c 19-20。

43. 見 X 20.367.949 c 21-23。

44. 參 T 3.159.305 c 9-20。

45. 見同上,305 c 16。

46. 「餘如 長行解 。彼 既詳 釋 ,故不 重 註。」見 X 20.367.981 a 6。

47. 分別參見同上,965 a 20-21、b 6、

967 a 13、a 19-20、c 6-7、c 21-22、

968 a 2-3、a 13、a 18、a 24、b 22- 23、c 19、969 b 12、c 20-21、969 c 24-970 a 1、a 3、b 22-23、c 23-24、

971 a 7、b 5-6、972 c 17-18、973 c 20-21。

48. 兩年前,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副教 授廣興發表了相關論文一篇—《四 恩總報的研究》(收錄於《國際佛教 大學佛學研究學報》〔《國際佛教大學 佛學期刊》〕第一輯〔2019〕第 1-16 頁,似為筆者尚無因緣拜讀的英文著 作 “A Study of the Gratitude to Four Groups of People in Chinese Buddhism”

〔2017 年 11 月 15 日無錫 Conference in memo-ry of Mr Zhao Puchu’s 110 Birth- day and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6)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 會 議 論 文 , 參 <http://hub. hku.hk/

handle/10722/251846>〕的華文版), 可惜,單單題目中的「總報」,因內 文了無說明,就不容易理解。其餘尚 有不 少地 方 恐待 商榷 。 舉 例來 說,

(一)文章開宗明義聲稱:「報四恩 的思想是中國佛教與受中國佛教影響 的東亞佛教 特有的教義與實踐,它 是中國佛教徒在吸收了印度大乘佛教 思想 和中 國 儒家 思想 之 後 改造 而成 的。」怎麼樣的改造法,全無說明。

(二)第 5 頁:「中國佛教所講的報 四恩的思想可以說是來自印度,因為 如以上的日本學者所討論的,佛教報 四恩的思想的源頭來自瞿曇般若流支 傳譯的《正法念處經》和般若譯出的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與《諸佛境界 攝真實經》。但是這兩部經所講的四 恩 的 內 容 不 同 。」 列 出 的 典 籍 有 三 種, 不知 「 這兩 部經 」 所 指為 何。

(三)第 5 頁:「根據婆羅門教所尊 崇 之 古 老 的 《 百 道 梵 書 》 (The Śatapatha Brāhmaṇa),所有的人生來 要報四種恩。」此說與事實不符。據 廣 興 所 提 供 的 二 手 資 料—Olivelle 氏著 The Āśrama System——第 50-51 頁,Śatapatha Brāhmaṇa 指的是成年 婆 羅 門 男 子 ( “twice-born adult males”),絕非「所有的人」。(四)

第 6 頁:「由印度傳來中國的三部大 乘經典所講的報四恩,是由婆羅門教 的《百道梵書》的四恩的啟示而來,

因為三部大乘經典沒有講到三恩或五 恩,只講四恩。」然而(1)《百道梵 書》的「四債」與所謂「四恩」,概 念、內容、意義迥然不同,單靠數字

「四 」硬 扯 在一 起, 沒 有 任何 說服 力。(2)兩次強調前一頁列的三部書 是來自印度的「三部大乘經」,不過 認定《正法念處經》的性質,最好採 取 較 全 面 、 嚴 謹 的 態 度 ( 參 Daniel M. Stuart 著 A Less Traveled Path: Sad- dharmasmṛtyupasthānasūtra Chapter 2 Critically edited with A Study on Its Structur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De- velopmen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Vol- ume I〔Beijing –Vienna: China Tibetol- ogy Publishing House/Austrian Acad- emy of Sciences Press, 2015〕第 198- 309 頁),而針對《大乘本生心地觀 經》與《諸佛境界攝真實經》,若能 多少 瞭解 學 界不 同聲 音 , 會 比 較理 想。(五)第 7 頁:「由於受到儒家思 想的影響,甚至是批評,中國佛教很 早就開始提倡報四恩的思想與實踐,

最早有記載的是 541 年的西魏洛州靈 嚴寺沙門璨敬造石像記『曠☐所歸,

仰報四恩,增感增悲,等☐☐心,回 向菩提』。這裡很明確的指出要『報 四恩』。這是在瞿曇般若流支於 539 年 傳 譯 的 《 正 法 念 處 經 》 兩 年 之 後。 由此 可 見, 報四 恩 思 想傳 播之 快。」不過,(1)《沙門璨造像記》根 本沒有「指出要」做什麼,質言之,

作者宣稱的「提倡」完全站不住腳。

(2)《正法念處經 》長達七十卷,

抄寫、流通極困難,也似乎沒有任何 線索證明這部經在中國佛教引起了多 大的影響。(3)《正法念處經 》提出

「四 種恩 」 說, 是在 第 六 十一 卷的

「二 十二 法 利益 安樂 天 人 愛法 」中

「 五 者 說 法 」( 參 見 T 17.721.356 c 23-357 a 1、359 a 22-360 a 2),跟提 倡人 人要 報 恩本 來就 扯 不 上關 係。

(4)《沙門璨造像記》另載「鏡曉三 空,☐鑒四非」、「☐此一相」(參張 鵬著《北朝佛教造像記的文學意義》

〔收錄於《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8 卷第 5 期第(2007)

第 38-43 頁〕第 40 頁),《四恩總報的 研究》隻字不提。據初步考察,只有 竺佛 念的 《 菩薩 瓔珞 經 》 全部 用到

「一相」、「三空」、「四非」與「四 恩」,應非偶然。

49. 見 T 3.159.303 c 10-11。

50. 參 其 《〈 成 唯 識 論 〉 掌 中 樞 要 》( T 43.1831.655 a 3-4)、《〈金剛般若經〉

贊述》(T 33.1700.147 c 29-148 a 1)、

《〈 說 無 垢 稱 經 〉 疏 》( T 38.1782.1016 c 19)。

51. 參 其 《〈 維 摩 經 〉 疏 記 》( X 18.340.896 a 18-19)。

52. 例 如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 疏 》( T 35.1735.536 b 2-4)、《〈大方廣佛華嚴 經〉隨疏演義鈔》(T 36.1736.64 c 3- 4)。

53. 見 T 3.159.303 c 3-9。

54. 見 T 28.1552.960 c 29-961 a 2。

55. 見 T 11.310.523 b 16。

56. 見 T 16.682.772 a 21-22。

57. 見 T 10.293.721 a 10-11。

58. 見 T 8.261.900 b 24-26。

59. 見 T 3.159.303 c 13-26。據《大正藏》

斠勘注,「唯願」的「唯」,《宋》、

《元》、《明》三藏作「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國主流的佛教是大乘佛教。佛陀入滅五百年後,大乘 佛教經典紛紛結集問世,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其中大乘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共有十三品:序品、報恩品、厭捨品、無垢性品、阿蘭若

佛菩薩誓願建立一個清 涼安樂的理想國度,是為了 處於煩惱與業力火宅中煎熬 的廣大有情提供一個精神心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言: 「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若能觀心,究竟解脫;不能 觀者,永處纏縛。」又言: 「若能觀心體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脫。」 《華嚴經》亦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四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五

大乘佛教中另一影響較大的派別是瑜伽行派。此派的「空」觀與先前的小乘佛教及中觀

二、 、 、大乘的 、 大乘的 大乘的 大乘的「 「 「 「慈悲 慈悲 慈悲 慈悲」 」 」觀念 」 觀念 觀念 觀念── ── ──三種慈悲 ── 三種慈悲 三種慈悲

在修行心念住時,只要輕鬆地直接觀 照心中生起的心理對象;觀照時,能 觀的心識和所觀的心理對象要有一 距離。泰國的讚念長老更是指出,能 觀的心識是位在眉輪處的「識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