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乘大乘大乘大乘「「「「慈悲慈悲慈悲慈悲」」」」觀念與觀念與觀念與觀念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乘大乘大乘大乘「「「「慈悲慈悲慈悲慈悲」」」」觀念與觀念與觀念與觀念與"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乘 大乘 大乘

大乘「 「 「慈悲 「 慈悲 慈悲」 慈悲 」 」觀念與 」 觀念與 觀念與 觀念與

孟子

孟子 孟子

孟子「 「 「惻隱之心 「 惻隱之心 惻隱之心」 惻隱之心 」 」 」之比較 之比較 之比較 之比較

郭朝順

第三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 (1998.12.26 出版)

頁 115~132 華梵大學哲學系發行 本文全文由華梵大學哲學系提供 本文全文由華梵大學哲學系提供本文全文由華梵大學哲學系提供

本文全文由華梵大學哲學系提供,,,,特此致謝特此致謝特此致謝特此致謝

頁 113

一 一

一 一、 、 、 、慈悲與惻隱的語義分析 慈悲與惻隱的語義分析 慈悲與惻隱的語義分析 慈悲與惻隱的語義分析

慈悲原為二個獨立的概念,不論在中國傳統的語詞的用法中是這樣,在早期 佛教的經論中也是如此。在我國傳統的古籍中,「慈」是常與「孝」並舉,如《論 語》︰「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

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勤。』」(為政篇)《老子》︰「絕聖棄智,民 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十九章)

《論語》與《老子》各為儒家與道家的代表著作,但是「慈」、「孝」並舉 的用法,並無二致,由此可見「孝慈」一語確為一慣用的普遍概念,未見有何歧

頁 116

義,所謂「父慈子孝」,「慈」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孝」則是子女對父母的情﹔

但「慈」「孝」並不一定只限定在父母子女之間,其範圍有時也會被擴大來運用,

泛指長輩與晚輩之間的情感表現與倫理規範。關於「孝」字,姑且不談﹔「慈」

(2)

字明白表示出長者對於幼者之情,若加引申的話,也可以說強者對於弱者的扶助 之情。故《說文》以「惠」訓「慈」。「惠」是以物贈人之意,如「惠賜」,「恩 惠」便是。

「悲」字,《說文》解為︰「痛之上騰者」,意為哀痛之深,不可抑遏而形 之於外者,悲歎,悲泣,悲歌等,皆指此一哀痛之情的表現。

在中文的語詞之中,「慈」「悲」二字並未結合成一單一概念,將慈悲二字 結合在一起,形成單一概念,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翻譯佛經之時,以「慈」

譯 maitrI(或 maitra,巴利語為 mettA),以「悲」譯 karuNA(梵巴同形) ﹔maitrI 意為「朋友」或「親愛的人」,karuNA 意為「哀憐」、「溫柔」「有情」[1]。

對於朋友,我們親愛對待,對不幸者我們溫柔地予以哀憐,所以《大智度論》便 說:

「慈名愛念眾生,當求安穩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 苦。」[2]

龍樹在此以「愛」定義「慈」,以「憐」定義悲,慈就是愛護眾生的意思,

所以常常謀求安穩快樂之事,希望能夠豐富饒益眾生;悲就是憐憫眾生的意思,

憐憫眾生輪迴於五道之中,受種種生理與心理之苦,所以「慈悲」合為一個完整 的概念時,其定義就是「基於慈愛與愍念眾生的緣故,而欲拔苦與樂」。「拔苦 與樂」是以一切眾生為對象,而不是以自我為對象,是要拔眾生的苦而非自己的 苦,是要令眾生安樂而非令自己安樂,固慈悲的基本精神,即是利他的精神。而

「慈 頁 117

悲」的定義「拔苦與樂」,是不論大小乘,皆是共同認可的[3]。

「惻隱」一詞大約是孟子首創的︰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公孫丑篇)

朱子的《四書章句集註》︰

「怵惻,驚動貌。惻,傷之切也。隱,痛之深。此即所謂不忍人之心。」[4]

(3)

但朱子把「惻隱」二字拆開來解,是否允當,實有賴文字學的專家進一步澄 清。但《說文》︰「惻,痛也。」「隱,蔽也。」,「惻」字可以是悱惻,怛惻 的意思,可指哀痛悲愍之情﹔但「隱」是隱微,隱蔽的意思,解作「痛之深」似 乎有些牽強,除非朱子「痛之深」的「深」,是指「從內心的深處所湧現出的哀 痛」,這便與「隱」字的原意可以連得上了。如此則孟子所謂的「惻隱」便是指︰

「從內心的深處所湧現的,對於不幸人事(如孺子入於井)的哀傷不忍之情」。

基於上述詞義的分析,我們認為「慈悲」中的「悲」字與「惻隱」一詞相當,

因為二者都是指在目睹他人之苦時所展現的同情心,其興發的條件相同──「目 睹」﹔其所展現的情感相同──「同情」。而「慈」字從「朋友」(maitrI)之意,

推而廣之而為「愛念眾生」的含義,在孟子或者儒家思想自然有之,但卻非「惻 隱」一詞所含蘊的。因為「慈」是「主動」的愛念眾生,它不是「目睹」不幸的 人事所興發同情之心,而是類似「親親而仁民」,把對親愛的人的愛加以擴充,

而至一切眾生的一種願望。然而慈悲作為一個完整概念而被定義為「與樂拔苦」

時,它與惻隱一詞「不忍人之心」之義,其實相差無幾。尤其是惻隱之心經過擴 充之後,不會只局限在對於不幸人事之不忍哀愍之情,正如孟子所說︰「先王有 不忍人之心,而有不忍人之政」(公孫丑篇),由不忍人之心所展現出不忍人之 政便是仁政,而仁政之實現與「拔苦與樂」便沒有什麼不同了;然而這已是第二 序的,有待踐履的事。

頁 118

二 二 二

二、 、 、大乘的 、 大乘的 大乘的 大乘的「 「 「 「慈悲 慈悲 慈悲 慈悲」 」 」觀念 」 觀念 觀念 觀念── ── ──三種慈悲 ── 三種慈悲 三種慈悲 三種慈悲

談起大乘思想的特色時,第一個令人想到的便是慈悲,大乘的興起等於慈悲 思想的興起,慈悲思想的興起也等於說是菩薩思想的興起,因為慈悲就是菩薩的 本質。

《大般涅槃經》︰「慈有三緣,一緣眾生,二緣於法,三則無緣。…眾生緣者,

緣於五陰願與其樂,是名眾生緣。法緣者,緣於眾生所須之物而施與之,是名法 緣。無緣者緣於如來,是名無緣。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 樂。若緣眾生則不緣佛。法亦如是。以是義故,緣如來者名曰無緣。世尊!慈之 所緣一切眾生,如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曰眾生緣。法緣者不見父母、

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 緣。」[5]

(4)

《大般涅槃經》這段話旨在說明,依三類因緣而有三種慈(悲)︰眾生緣慈

(悲)、法緣慈(悲)和無緣慈(悲)[6]。三種慈悲說明行慈悲的根據,當中最 高者自然是無緣慈悲。下面我們便一一敘述三種慈悲的內涵。

2.1 2.1

2.1 2.1 眾生緣慈悲眾生緣慈悲眾生緣慈悲 眾生緣慈悲

《大般涅槃經》︰「眾生緣者,緣於五陰願與其樂,是名眾生緣。」又說︰「慈 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曰眾生緣。」[7]

所謂「眾生緣」是以眾生為因緣,這有兩層含義:一是就眾生作為一存在

頁 119

的個體而言,一是從眾生彼此之間的親疏關係來說。就前者而言,眾生具色受想 行識等五陰,就眾生身(色陰)、心(受想行識四陰)兩方面來予以安樂,這叫 做眾生緣慈悲。另就眾生之間的關係而言,自父母、妻子、親屬等關係,來行慈 悲,這種以親屬關係為依據的慈,也叫眾生緣慈悲。

眾生緣慈悲,可以說是基於「人之常情」而起的慈悲,著重一般身心苦樂 的解脫以及父母、妻子、親屬等人倫關係。儒家「推己及人」的思維方式與眾生 緣慈悲的心理動機相近,然而也不能遽以論斷儒家之仁只局限於眾生緣慈悲,例 如孟子子也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盡心篇上)張載也說︰「民吾同 胞,物吾與也」(《西銘》)這些都是儒家能夠擴充仁愛之心超越家庭本位而普 及眾生及萬物的例證。然而起於人之常情的慈悲或者仁愛,就佛家看來也極有可 能會囿於「人情之私」,或者局限於家庭本位,或者隨順個人好惡,而未能大公 無私平等地予一切眾生樂,拔一切眾生苦,所以眾生緣慈悲很容易有其限制。[8]

2.2 2.2

2.2 2.2 法緣慈悲法緣慈悲法緣慈悲 法緣慈悲

《大般涅槃經》︰「法緣者,緣於眾生所須之物而施與之,是名法緣。」又說︰

「法緣者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9]

「法緣」是以法為緣的意思,這「法」字一樣有兩種含義:一是指眾生存在 之個別差異性,一則是指緣起法(pratItya-samutpAda)。這兩種含義並但不是不相 干的,反倒是應該緊密地結合起來一同觀之的。視每一眾生為個別獨立的個體,

重視個別眾生殊異的苦,視之為如同己受般應立刻予以解決的迫切問題,絕對不 以個人或者特定人的幸福為優先,也不以大多數人的幸福為理由壓抑個眾生的利

(5)

益。所以倫理學上的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或者為我主義(egoism),都在被反對的 行列中,這樣的思考隱含了佛教一項重要的觀念:眾生平等。因為眾生平等,

頁 120

所以沒有任一眾生高於他者。然而這樣的觀點是源自於緣起法,因為一切眾生莫 不因緣而生,是以眾生之間只有因緣的不同,沒有貴賤的差別,所以眾生是平等 的。

是以自眾生平等的角度,法緣慈悲強調只要是眾生所必須的,可以免除痛苦 的,能得安樂之一切資具,都在法緣慈悲所布施給與的範圍之中。這也就是說,

法緣慈悲所施與的事物是無有限制的,對所施物全然沒有任何慳吝不捨。本生經 中那些布施無極完全捨己從人的故事,連自己的全部財產乃至妻子和自己的性命 都可布施出去,便是因為此一慈悲的緣故。

由於法緣慈悲的布施對象,並不是由「推己及人」或者「親親而仁民」,這 種向外輻射的擴充方式來實踐,實行這種慈悲者,心中並無父母、妻子、親屬等 親疏之別,而是就「諸法緣生」的角度,視眾生平等無差,以一種無差別的態度 來對眾生與樂拔苦。

「諸法緣生」的意思是指存在的一切諸事物以及生命,都由無限的因緣而起 滅,一切存有彼此互為因緣、互成因果,在無限的因果輪迴之中,每一眾生在無 限時空中,或為親子或為怨敵,然而不論親子或者怨敵,怨親之間仍有著一看不 見的因緣纏繞彼此,所有的因緣乃支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亦有此經十八卷者。以此三十卷本對比校 之,卷數雖異,文義全同。……此三十卷 經,本朝盛行,行來日久,國俗多有倚此 而作福者。今忽刪之,彼必眾怒。……而 名之曰《夾懺佛名經》 。」 (

。觀察世間。心行平等。饒益慈悲意樂純淨。於諸佛所甚深妙法悉能諮問。其名曰慈

 故我心行善  發心世尊處   俱胝百千劫  觀彼善慈悲   故我行慈行  女色所縛人   見彼如實者  若苗稼成熟   而被雷雹壤  若離女色染 

大乘佛教中另一影響較大的派別是瑜伽行派。此派的「空」觀與先前的小乘佛教及中觀

  次當說此青頸觀自在菩薩畫像法。其像三面當前正面作慈悲凞怡貌。右邊作師子

 大師將涅槃  慈父有遺屬   四念處修道  常依木叉住   我等非佛子  不念此遺屬   乘緩內無道  戒緩懼三途   由不問觀心  令他信漸薄 

只有一丁點地面。這一點點土地,比之於大海,是 何其渺小。在地球上,大地是廣大的;大海是廣大 的,天空更是寬廣。整個大地撫育含容無數的蟲魚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