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疏】四意如前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疏】四意如前"

Copied!
2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40, No. 71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714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三上之二   【律】十二汙家擯謗違諫戒。

  【疏】第十二汙家擯謗違僧諫戒。

  【疏】四意如前。

  【疏】初明制意有六。

  【疏】初聽依聚者有二種利比丘出家有待須立若不供給交闕正業故聽依聚乞食自 資二令彼施主僧田獲益故二不聽汙家行惡意今依聚落廣興過狀身口非儀即名自損四種 汙家壞彼淨信則非利他三解擯意為過情深內外俱損若不治罸永無改過入道之益又增俗 人以非為是故須擯出使是非兩異四解謗僧意由僧治擯迹涉愛憎似有不平致彼言謗五解 須諫意由前擯時六人同犯二人逃走身不現前不得治擯相似有怖二人逆路改過伏從無罪 可治相似有愛二人現在非走非懺僧作法擯相似有恚今反前意非僧有怖有愛有恚依法舉 治何癡之有若不諫喻無由自曉是故諫彼表內無瑕六結罪意眾僧慈悲自理諫彼是非既分 固執不捨違法諫滿理與僧殘。

  十二制意有六初中二利初即自利二即利他二中翻上二利即成兩損三中初總示內外 即道俗若下別釋初釋損道又下次釋損俗四中迹涉愛憎緣見次意五中初敘擯謗二人逃走 即三聞達及摩醯沙走入王宮迴避二人改過即迦留陀夷及闡陀逆迎也二人現在即阿濕卑 與富那婆蹉今下正彰須諫六中自理者明非憎愛諫彼者令止謗僧也。

  【疏】第二釋名坌汙淨士名曰汙家過與理違名為惡行舉過顯眾名之為擯無罪橫加 名謗以理喻彼名諫此是所防戒是能治如上可知。

  釋名中淨士謂有信俗人無罪謂僧非愛恚汙惡謗三屬犯人擯諫在僧。

  【疏】第三具緣有六一作汙家惡行二心無改悔三作法治擯四非理謗僧五如法設諫 六三法竟罪至。

  具緣中汙家惡行乃是本緣第四謗僧正當所諫罪至謂刑及於身也。

  【疏】闕緣可知。

  闕緣中闕初緣如以衣食與父母病人採華供三寶等兩不成故闕第二如逆路求悔不須 諫故闕第三舉擯非法闕第四或不反謗第五諫不如法六中間捨悔竝非正犯。

  【註】佛在舍衛國阿濕婆等羈連聚落行惡汙家比丘舉過令舍利弗等往彼擯舉當作 法時謗僧不受以過白佛訶諫制戒。

(2)

  【疏】就戒緣中分四初明汙家相二比丘舉過下明擯出相三當作法時下明起謗緣此 正戒之過非也四以過白佛下明制戒也科約此四入於戒本須明識之不爾誦持一亂也。

  戒緣中初分節科下結告令用此四分節戒本則持誦有序。

  【律】若比丘也。

  【疏】就戒本中三對一隻不分自別。

  【疏】初對諫所諫人可解。

  【律】依聚落(村有四種如上)若城邑住(言屬王也)汙他家。

  【註】家者有男有女汙家者有四種一依家汙家一家得物又與一家所得物處聞之不 喜所與物處思當報恩即作是言有與我者我當報之若不與我我何故與二者依利養汙家如 法得利及鉢中餘或與一居士得者生念當報其恩若不與我我何故與三者依親友汙家若比 丘依王大臣或為一居士或不為一居士便生念言其為我者我當供養不為我者我不供養四 者依僧伽藍汙家若比丘取僧華果與一居士不與一居士彼有得者思當供養若不與者我不 供養也。

  【律】行惡行。

  【註】彼比丘作如是等非法行也自種華樹自溉灌自摘華自作華鬘以線貫繫自持與 人若復教人作如上事村有婦女同牀坐同器飲食言語戲笑或自歌舞倡伎或佗作已唱和或 作俳說或彈鼓簧吹貝作眾鳥鳴或走或揚跛行或嘯或自作弄身或受雇戲笑是也。

  【律】汙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

  【註】時有比丘於彼止宿著衣持鉢入村乞食法服齊整行步庠序低目直前不左右顧 視以次行乞居士見已自相謂言此是何人低目而行既不顧視亦不言笑不相周接善言問訊 我等不應與其飲食不如阿濕婆等與人周接及上所言應與供養時彼乞食困乃得之往至佛 所問言住止樂不僧和合不不以飲食為苦耶彼具白佛便遙訶責令往設擯。

  【疏】二依聚落下諫所諫事也就中分三初明依聚落造過二諸比丘語言下至不須住 此正明牒過治擯三是比丘下至不驅者明非理謗僧此正所為事也。

  【疏】前明汙家後明惡行言聚城者所在汙家之處也汙佗家下正顯過相多論云若作 惡業破他信心名為汙家作不清淨穢汙垢濁得惡果故名惡行也僧祇云若依聚落得四事利 或免諸難皆名依義作非梵行飲酒非時食不名汙家若先有信心供養眾僧造立寺舍令彼退 減是名汙家當律相中四汙文顯廣如鈔說。

  第一雙所諫事牒釋中初科初二句分示言下別釋初釋聚城汙下次釋二事多論僧祇並 以壞俗信名汙家破戒為惡行即失自他兩利僧祇先明依聚而以得利避難顯示依義當律四 汙廣在鈔文顯注略引四中初是俗所惠物二即受供所獲三謂假他勢力四即盜用僧物皆謂 隨情厚薄令失信心故也惡行注中初總標自下列示有三初鄙賤行村有下二染汙行或自下 輕逸行鼓簧謂吹笙笛等經中亦見亦聞謂為過公顯道俗共知也注引緣示初明比丘入聚居 士下明俗士見輕彼下明白佛設擯。

(3)

  【律】諸比丘當語是比丘言大德汙他家行惡行汙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大 德汝汙他家行惡行今可遠此聚落去不須住此。

  【註】時舍利弗為諸居士說法令得信樂食訖集僧為彼比丘作舉作憶念便與罪如上 作羯磨已驅出聚落當作法時便起謗言餘同犯者不驅而獨驅我便作是言。

  【疏】二諸比丘下過既彰顯愚俗昏心致令賢善無由投造故須擯出白四作法注中具 解不勞云云。

  次科經文初牒過大德下加擯疏中初釋牒過意見上緣故下次釋加擯注中先令俗士知 非得信次乃驅擯因之起謗。

  【律】是比丘語彼比丘作如是語大德諸比丘有愛有恚有怖有癡有如是同罪比丘有 驅者有不驅者。

  【註】時舍利弗還白世尊具陳謗事佛便遙訶令作訶諫。

  【疏】三是比丘下明此比丘不思己過乃言事迹相似愛怖非理謗僧。

  三中相似愛怖義在制意。

  【疏】三段雖別是所為事。

  【律】諸比丘諫言大德莫作是語有愛有怖有恚有癡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驅者有不驅 者而諸比丘不愛不恚不怖不癡大德汙他家行惡行汙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是比 丘如是諫時堅持不捨彼比丘應三諫捨此事故乃至三諫捨者善不捨者僧伽婆尸沙。

  【註】若未白前言僧有愛恚怖癡若不看書持往及為白衣信使一切突吉羅尼同僧犯 不犯者初語時捨非法訶諫若得衣食與父母與病人與小兒與妊身人與牢獄繫人與寺中客 作者若種華果自取華乃至教人貫華持供養佛法僧者一切不犯若人欲打被賊虎狼恐怖難 處若擔刺來於中走避者不犯若渡河溝渠坑跳躑者不犯若同伴在後還顧不見而嘯喚者不 犯若為父母若為病人若繫閉牢獄若篤信優婆塞有病若在獄看書持往若為塔僧病比丘事 持書往反如是不犯。

  【疏】就第二對中初屏諫分四諸比丘諫言下至有不驅者來一往牒其謗詞也二而諸 比丘下至不癡正明自理喻彼何者佛法治人為止憍逸今既逆悔義無妄治是曰不愛身不現 前作法不合非怖不治汝既退非逃避進非逆悔如法治擯可是恚癡此正諫詞也三大德下重 敘前過見聞尤甚義當從擯如何反謗四是比丘下拒屏諫。

  第二對四段中逆悔即二人求懺者身不現前即二人逃避者。

  【疏】餘文句可知辨相開通文極委碎細讀分別之。

  指略中餘文句即第三雙并後一隻辨相即注文今略科分初明犯諫捨不捨同前不出但 明輕罪文略汙家惡行等相直舉最後持書而已如下不犯所列一一事相通結吉羅二不犯中 三初開殘罪若得衣食下次開汙家吉若種華果下後開惡行吉。

  【律】十三惡性拒僧違諫戒。

(4)

  【疏】第十三惡性拒僧違諫戒。

  【疏】制意有三。

  【疏】所以惡性反戾拒諫須制者夫人性非生知義無獨善要須善友互相匠導方能離 過修善有出道之益而今闡陀迷心造罪不自見過得他如法勸喻理宜從順方復倚傍勝人尊 處其已望人師敬反欲匡眾非分自處情過特深聖制得罪意在於此。

  十三制拒諫意中初明須師友意生知謂天生自然不待學而後知論語云生而知之者上 矣則知上智乃爾非凡有之至如孔子猶云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自餘何足道哉 匠謂琢磨導謂開誘而下正敘拒意倚傍勝人者即是如來緣見次科律云闡陀告諸比丘我聖 主得正覺故(此謂倚傍勝人)譬如大水初來(闡陀自喻即尊己也)漂諸草木積在一處(喻眾僧也)諸 大德亦爾種種性名出家集在一處不應諫我我當教汝(即望人師敬等)處字上聲謂以尊自處 而實非尊故曰非分。

  【疏】第二須諫意諫人四種一者年耆宿德二者久居眾首三薄學淺識謂智能過人四 共勝人參居陵傲世表今此諫者正當此人然則法由人興人能通法德人懷道明達取捨理宜 憑仗請決進不所以聖教勸依三藏開導愚迷以成資訓然今闡陀內實無德聞諫不受反傍勝 人恃己陵物便言佛是我家佛因釋種故法是我家法因佛說故汝今依我釋種佛法出家我是 佛法根本正應教諸大德何用大德教我言說相似愚叢謂是須諫開示是非路分有德相誨為 除迷結是以須諫。

  二中初通敘諫人謂此四種多不從諫初即恃老二即恃長三恃少能四恃他勢用此自檢 孰可逃乎似此等人並須設諫今此闡陀即同第四故云正當也然下正敘今意初通明依師學 法聖教即律文如受戒中選師須通達三藏勤教授者當須依之資訓謂資稟教訓然今下正示 須諫所以初敘諫緣後闡陀即車匿本王宮侍人為佛控馬踰城入山最先親侍故常以此自負 故云我家也言說下正明立諫迷結即上愚叢謂是。

  【疏】三結罪意僧既詳心設諫救攝三藏明告義非沈伏迷理開悟故違僧命情過尤重 所以殘收。

  三中初明能諫上二句示能諫人如下二句明所持教顯詳心非麤暴故救攝非瞋怒故三 藏者律云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諫故沉伏即隱覆也迷下明所諫故違迷理謂彼所執非理也開 悟謂自知非也。

  【疏】釋名可解。

  釋名不解見上制意初意即惡性次意即拒僧後意即違諫。

  【疏】五緣成犯一身自不能離惡二賢達以法勸喻三拒勸反陵於人四眾僧以法曉誨 五三諫不捨殘。

  具緣五種還即戒名三意而已對之可見。

  【註】佛在拘睒彌國尊者闡陀惡性拒諫反言我應教諸大德何以故我聖主得正覺故 比丘舉過白佛便訶責已而制此戒。

(5)

  【疏】就戒緣中從初至我聖主得正覺來過起所由二比丘舉過明訶制戒初中所以云 我聖主者本是佛家使人也故見云佛是我家佛我將佛入山學道不見諸長老一人侍佛者乃 至得轉法輪故法是我家法與僧[(立*立)/見]故不云僧也僧祇云我常隨佛佛唯教我我當受 持如是陵慢。

  釋戒緣中初科分初下牒釋善見三寶中獨不云僧者由與僧[(立*立)/見]顯非我家故僧 祇我常隨佛恃其最久也。

  【律】若比丘惡性不受人語(不忍受人教誨也)於戒法中。

  【註】以戒律如法教授者有七犯聚波羅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偷蘭遮 吉羅惡說。

  【疏】就戒本中亦三對一隻。

  【疏】若比丘所諫人也。

  【疏】惡性不受下諫所為事自分為六初明惡性二明彼犯三諸比丘下如法諫喻四自 身不受下正是拒諫五言諸下出拒勸之相六大德且止下明不受道理。

  【疏】初惡性者出其頑戾之本無始強我之緣也不受人語下釋前恃己愚魯聞諫若怨 如注可分也。

  戒本第一雙所諫事中初釋惡性頑謂頑愚戾謂曲戾無始者言其習久也強我者言其猛 盛由此為緣致今兇惡也聞諫如怨不喜善言也。

  【律】諸比丘如法諫己(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疏】三諸比丘如法諫者如上七聚將犯相中誨令不犯也。

  次科如上七聚即指次句注文。

  【律】自身不受諫語言諸大德莫向我說若好若惡我亦不向諸大德說若好若惡。

  【疏】莫向我說若好惡者二種持戒順理益物名之為好二種犯戒違理起非名之為惡 也。

  三中二種持犯即止作四行也。

  【律】諸大德且止莫數諫我(此正諫戒所為事也下二諫中條而誨喻)。

  【疏】大德且止者出其理也由倚傍故一傍略教但自觀身行不須見他過故言且止二 者傍人如上四種故言且止也三種姓謂同釋種故。

  四中傍略教者即拘留孫偈傍人四種如上耆年眾首等三傍種姓謂我家佛等準知闡陀 亦釋族耳。

  【律】彼比丘諫是比丘言大德莫自身不受諫語大德自身當受諫語大德如法諫諸比 丘諸比丘亦當如法諫大德。

  【疏】就第二對屏諫中。

  【疏】莫不受諫者牒前拒詞當受諫下順理重誨。

(6)

  第二對釋中初科言順理者釋當義也經中如法諫下前拒僧云莫向我說我亦不向汝說 故此諫令彼此相勸[石*豕]磨成益。

  【律】如是佛弟子眾得增益展轉相諫展轉相教展轉懺悔是比丘如是諫時堅持不捨 彼比丘應三諫捨是事故乃至三諫捨者善不捨者僧伽婆尸沙。

  【疏】云如是佛弟子眾得增益者道根日進也。

  勸益中初科道根即戒。

  【疏】彼見我過諫令不起我見彼過勸令不作彼我迭為故曰展轉相諫也此謂未起之 非。

  次文迭互也未起非對下已起令悔也。

  【疏】我教彼修已未之善彼教我修曾當兩福彼我互為故曰相教也。

  三中已未曾當辭之互耳。

  【疏】我教彼悔彼教我懺彼我迭為故曰展轉懺悔對前為言此除已起之惡也對前修 善即是作持止行兩善所以成者功由善友相導故云大德當諫比丘比丘亦諫大德也。

  四中初正明對下對簡初對相諫是未起次對相教是福業所以下推所由故下引前通結

  【疏】餘文相如上可解。

  三指文中第三雙後一隻皆易了故。

  【註】若未白前惡性不受人語一切吉羅尼同僧犯不犯者若初諫便捨非法訶諫非法 非律非佛所說者若為無知人訶諫時應語彼言汝和尚阿闍梨所行亦爾汝當更學問誦經若 其事如是若錯說者皆不犯。

  【疏】就辨相中開不犯云若其事如是者謂同戒本道德勝緣非可妄諫。

  釋注中同戒本者謂無所犯或有妄諫拒之無過。

  【律】諸大德我已說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九戒初犯四至三諫若比丘犯一一法知而覆 藏應強與波利婆沙行波利婆沙竟增上與六夜摩那埵行摩那埵已應與出罪應二十僧中出 是比丘罪若少一人不滿二十眾出是比丘罪不得除諸比丘亦可訶此是時今問諸大德是中 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疏】就結十三章門中分三初已說十三者結前也文九初犯下至此是時除疑執也今 問諸大德下將說下篇前更簡眾也。

  【疏】中明疑者時人意謂前九屏犯有覆須治後四犯時要由僧諫過顯在眾無覆不治 是故舉云九戒初犯四至三諫隨一一犯皆須治覆以覆罪者過由心生縱在僧露後便私覆還 成藏罪何得不治。

  結章釋疑中初科初敘疑是下釋疑以下申所以治覆為除心垢不問他知不知。

  【疏】問尼戒初篇亦是前七初犯第八三諫何為不問答無悔永擯無疑不須。

(7)

  次尼戒中初問以尼初篇第八隨舉亦制三諫後無結釋故問通之答中無悔永擯不論覆 藏故不須也若爾尼開學悔豈得無悔答雖開悔夷止免獄報不復本淨不同下篇故云無也。

  【疏】若爾第二篇中有其悔法何為不問九初犯八三諫邪解云僧治覆故有疑須問尼 不治覆通與半月何勞疑問。

  次難謂尼殘篇結文不問然今尼戒同僧有之未詳何意闕疑不釋以埃後賢。

  【疏】問如律中不得強逼令悔而此云強者答此望別人治令行淨故須強與彼不逼者 眾法心淨即堪說戒若就強問有所廢故待說戒竟依法治之。

  次釋治罸初問中律因佛不說戒目連牽犯者出佛言須彼自言因制自言毗尼今云強與 則違彼文答中初釋此文彼下次通彼意言心淨者開迷想故若準鈔中二篇鄰重理宜早救故 須強與不容緩也。

  【疏】問初二篇下安治罸法下三不安其義何邪答上篇須者一則壞眾二則悔必待眾 故須安之下三闕此故不安也如律偈餘者不須救明非僧務也。

  次問以八篇戒本唯初二兩篇後結治故答中犯夷永不足犯殘少分不足不成僧務故云 壞眾悔必待眾別人不成故然重蘭捨墮亦制僧悔但正出罪皆別法故如下引證即律序偈彼 云四事不可治可救有十三餘者不須救此謂下三從別人悔不假僧法故下釋云明非僧務也

  【疏】問初篇下云後亦如是第二篇後何故無邪答如解同上彼有不足疑有斷頭疑此 非極罪理有重犯無疑可釋。

  三問答中彼有二疑此無疑故不足疑謂不足數。

  【疏】文中應與波利婆沙者西梵天音東華人言名為覆藏或云別住母論云何名別住 別在一房不得與僧同處雖入僧中不得談論亦不得答故曰也若欲作法隨其覆日從僧三乞 白四加法奪行奪能合三十五事八緣失宿行法滿已方名此法治覆情過二犯覆藏罪謂吉羅 也次對治懺有人立在前懺以後證前不應爾也三治僧殘情過須與六夜摩那埵法此亦西語 論云意喜前雖自意歡喜亦生慚愧又使眾僧歡喜與少日故作此法者前須三乞白四與法奪 行失宿大同於前六夜之中界中有僧不同覆藏一人行法四治僧殘罪者即如戒本與出罪是 也如律本名阿浮訶那此名喚入眾或名拔除罪根也若欲行悔廣如鈔中。

  次通釋中初文三段初翻名釋義覆藏是約過別住即從治若下次明作法隨覆日者審其 久近與別住也文中有四初乞懺二正加三奪行四失宿奪行如不得授人大戒作依止等奪能 如不得說戒羯磨等三十五事在事鈔僧網中八緣見懺篇須者尋之行法下結示二中初示罪 相次下定次第初句立定當在次懺有下斥非古謂先懺後治以後證前謂比下僧殘先治後懺 故三中初翻名釋義論即母論前字即指犯者少日即六夜作此下明作法四種亦如上分六夜 下簡別制在僧中與前為異四中初標示如下引律翻名若下指作法亦須三乞白四出之。

  【疏】文中具列三相不出悔覆由是別人所除非僧行故。

(8)

  點闕中如上所列合具四法文無第二故須點之。

  【疏】所以列二十僧中出罪者以二篇次死業障深重故須多人強境方發犯者勝心息 斷相續故云若少一人已下減眾輕法也。

  次科釋眾滿中初徵問以下答釋倍受加十四位僧中用極位也。

  【疏】聞制多人謂言四僧秉法無法不行如何此悔獨二十眾縱少一人亦應得出為除 此執故舉減訶。

  次科初出疑情為下示文意令僧呵者彰法不成罪不出故。

  【疏】今言少者非僧數少應作法者不堪用故如羯磨中隨秉一法即以五十餘事簡之 簡不可得方聽秉法故言少也。

  三中謂此中明少非止約數為簡應法耳如羯磨者即鈔所引瞻波捨戒等文五十餘法並 見足數篇簡不可得謂解行兩備無可簡故。

  【疏】所以言可訶者深可訶責前悔大重經搆極難覆罪殘情並已陳露唯一本殘須為 拔出方名上起得預僧儔輕罔教旨虧傾僧法致罪不出自陷陷他令彼負罪終身謂淨故也。

  釋可訶中初標示前下正明初明犯者事重大重即殘經搆難者即見下句覆罪謂行覆懺 罪殘情即六夜上起即懺悔異名輕下明能秉非法自陷陷他違制業道二俱有之。

  【律】諸大德是二不定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屏處不定戒。

  【疏】次明第三不定相者。

  【疏】五門分之一來意所由二釋名出體三最初同異四通塞諸相五僧尼有異。

  【疏】初不定來意聖禁從緣曲尋萬緒因人興犯制狀塵沙必欲隨境攝修難備若不迭 相鑒察容無自勵之心故用屏露隨信舉發以存相利之道也。

  第三二不定篇來意中初科初至塵沙明制教繁廣上二句標示緒謂端緒下二句釋廣所 以配上二句義自可見必下示機難攝修上通敘機教若下別敘此篇乃是託緣興制令道俗相 檢耳隨信舉發即優婆夷也。

  【疏】所以置二篇下三篇上者若就通論五篇治行有防非義悉名為戒各有法式故名 威儀若就別判如上分之。

  次科示戒儀中有通別者通則名義不局別乃體相重輕今就別論故指如上即前標分上 下令以戒儀別配也。

  【疏】今以犯相難知生人疑似若犯初篇理宜永棄二篇次死須用僧治若壞威儀坌僧 是濫故須檢問清淨行業因答差互事須治罰若置在初戒法未顯依何等法以辨疑似若舉後 說殊乘勢分。

  次安立中初文又二初敘戒本生疑所由答差互者謂比丘自言也下云交互明罪有無不 定是也若置下正明前後安著非便。

  【疏】就壞僧論亦通篇聚今約過重汙染者就此明之上收婬觸語歎義勢是便下攝屏 露同坐文復相順詞義合故於中列之。

(9)

  次科初二句示犯本通謂生疑坌僧則通五篇義應齊列今下顯今文局即彰安置在中所 以過重即上三篇汙染謂淫種類。

  【疏】二釋名出體。

  【疏】初名者昔云屏露兩殊名之為二四法無準故曰不定謂犯舉言治各非定故。

  釋名中昔解四法義鈔引云一犯不定以夷殘提或單或竝犯不定故二舉不定俗女舉罪 不識罪名稱非法事一二三舉如犯不定故三自言不定舉罪既多自言何一四治不定隨犯三 罪三法治故。

  【疏】今言不定者本無三四之名浪立治舉但於二中未定實犯律云是中無定法故云 不定故十誦云於三篇中趣說一事可信女人不知犯不知起不知名字但云我見女人來去坐 立比丘亦爾不見作婬相等不決定故名不定也。

  今解中初斥非言本無者非典據也言浪立者任[凶/月]臆也此但略斥餘如義鈔但下顯 正二字同前故但釋不定謂俗女心疑故云若波羅夷等犯未定實故云不定次引律證無定法 即目犯也次十誦中彼云不知犯(未定實也)不知何處起(謂起因也)不知犯名字(昧篇聚也)餘同 所引若爾與古犯不定何別答彼謂二三單並不定此乃事未審實不定所以異也。

  【疏】言出體者亦有多師。

  【疏】有人言如法自言能治行非法自言所防罪。

  次出體中古解彼謂戒本中比丘言我犯是罪二三不定即非法自言此即戒家所防過制 令如法自言即能治行。

  【疏】有人云屏錄三罪露收兩罪此即是罪為不定體。

  次師中準義鈔先難初師云若爾我亦七聚罪皆有非法自言何獨此三餘四不彰又復尼 亦有非法自言何無不定次師乃以戒文所疑之罪即不定體義鈔甚廣且直示耳。

  【疏】今解不然二三罪體名種各別如何束之以為一戒今云房室私禮俗所常行而比 丘無侶獨一女人同處麤語於三罪中令他疑怪犯相難分故言不定。

  今解初科又二初斥非初師已如次師所破今略不引但斥次師耳今云下立義準義鈔即 首解也。

  【疏】何須禁者出家遊棲或入聚落因事交涉汙辱彼此所損非輕故宜須制。

  次科入聚交涉者則知此篇犯在俗舍如戒緣說。

  【疏】所以須取三罪疑事者此之疑心由來未制故得從疑以為戒本若取三罪諸篇已 結何假此中方言最初。

  三中三罪是所疑事俗女即能疑人由於屏露生彼疑心故結為戒若下重點古非。

  【疏】故毗跋律云如何此戒作不定說答云此未來中事容有無實犯故四分云坐既非 處生不信心故知疑定也。

  四中初引毗跋律未來中事恐犯預制故容無實犯顯示不定故次四分中坐非處者謂屏 露也不信心即是疑也所疑雖不定而生疑是定即是戒家所防體也。

(10)

  【疏】問既無實犯何須制者答三戒染分外涉必多故制生疑即是違戒令諸不犯用清 道俗。

  五中初問躡前所引以求制意答中初二句敘制緣故下次明正制令下顯制意。

  【疏】問不定不犯文何說治答文言治者自依篇聚此戒罪體但取生疑。

  次難以戒本云我犯是罪於三法中應一一治則知有犯答中自依篇聚者義鈔云若實犯 夷自言犯者落在前戒中治是也。

  【疏】問既生疑心犯何篇攝答犯吉羅也。

  三問答中定出罪名即知不定約所疑事故列在前若取所犯即歸下聚。

  【疏】問七聚無不定名如何犯吉答七聚雖無然不應爾如法治並吉羅攝故。

  四問答中律中凡言不應爾如法治雖非聚名皆目吉罪以戒本云如優婆夷所說應如法 治故也。

  【疏】三明最初同異者。

  【疏】昔云二不定第二犯以戒本列治故雖列最初此犯廣初以總制廣補別廣故。

  三明最初昔解中初立義以下釋所以文既列治非無犯故雖下遮難以律本中二戒並列 最初不犯故曲釋之彼謂前制五篇為別廣此二不定名總廣以戒本中總諸戒故初制五篇即 制廣補略故最初不犯今制不定乃制總廣以補別廣望犯別廣故律列最初然非不犯故判為 第二準義鈔總制字寫倒迴轉讀之。

  【疏】今解有初五犯初者對犯得名此犯昔來未制舉疑致有罪相故開不犯律制舉罪 法有十利故見論下文具有初開上言列治如捨墮也。

  今解中初句立定五下申所以初引五篇為比由五篇中最初不犯並謂對前犯相為言此 戒亦爾對犯言初由昔未制舉疑罪相故律開初不殊五犯律下引證律文既列十利顯是別制 必須有初下引見論彼具云無罪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等不犯上下釋疑古計戒本列治故 無最初如三十捨墮戒戒列治豈是無初故知不爾。

  【疏】問如何二處各得有初答約處不同如二坐戒是也。

  釋疑中戒本二戒並列最初恐謂後戒不當有初須問釋之答文可解。

  【疏】四通塞不同有五。

  【疏】初篇聚同異言緣通七聚犯唯在吉二犯處通局論罪不離屏露故通論疑取於染 謗結罪就處唯二三犯處俱通者如十誦中趣說一事故犯不出二處又云隨所一犯與覓羯磨 故四對舉亦通諸篇五僧別通塞此問別人以舉罪故下毗尼中舉藥問僧以非別秉此中有三 毗尼如比丘語治自言毗尼也如可信語治罪處所也要三法五法現故即現前也此無諍殄與 下不同餘四毗尼無義不有。

  四通塞中初科同異即是通塞緣即所疑事謂事通犯局也二中初明通者以造作七聚不 離二處故論下明局疑取染謗如戒所列義鈔作染機結罪就處唯得二吉三中十誦二段初趣 說一事不局篇聚故不出二處總歸屏露故二皆通又下次段但示犯通義同上釋與覓羯磨即

(11)

下罪處所毗尼也四中舉通前云就壞僧論亦通篇聚且約過重收淫觸等是也五中初明舉罪 通塞此問別人是塞下問眾僧是通此中下明用治同異三毗尼如文次列此無下顯異餘下明 無七毗尼中但有上三不涉餘四。

  【疏】五僧尼不同。

  【疏】昔云僧屏犯三露則有二故有不定尼屏有二露則犯一一則是定故無不定。

  五中古解初釋尼觸同夷故屏處但有夷提露處唯有提罪耳。

  【疏】又云佛制舉罪要僧尼兩眾尼舉違敬故取信女替尼舉罪不識名種故僧有之尼 犯須舉二眾識相不須俗男故舉是定所以無也今言尼舉如浣擗戒言僧識犯亦有不識何得 輒言尼無不定。

  次釋初敘僧有尼犯下次明尼無二眾即僧中二位今下躡破三十中使非親尼浣羊毛戒 即愛道尼舉過因制上云二眾識相然有末學或復不學豈容皆識。

  【疏】又云尼無獨行行必有伴故無屏露若爾亦應二處不結坐戒。

  三釋初引古若爾下難破。

  【疏】今云尼所以無者由比丘與女生譏處坐夫主不信或時驅出為患處深故制僧有 尼雖與男獨坐生譏夫無屬婦之義過微不結。

  今解中亦即首師義初文初明僧有或驅出者謂夫有驅婦之義尼雖下次明尼無反上可 知。

  【疏】問何故俗女所舉答舉罪之來通於七眾但女情偽非實者多故以可信乃堪為證

  釋疑中徵釋可解私釋本緣在女不因餘眾故所不列也。

  【疏】對文解釋標釋結三一同上出。

  【疏】今云解意多云所以制者一為止誹謗故二為除鬬諍故三為增上佛法故出家之 人理宜迹絕塵染為人天所宗以道化物而與女人屏說非法上違聖意下失人天宗敬心故四 為斷惡業次第法故。

  第一中制意有四即斷四過初人多嫌疑二夫多見嫉三汙辱佛法四因成極重由成四益 故聖制之。

  【疏】論犯四緣一是屏處二女人三無第三人四隨作犯。

  犯緣中第三人者比丘女外更有一人名為第三。

  【註】佛在舍衛國迦留陀夷先俗友婦齋優婆私形並端正各有繫意時到詣彼共屏覆 坐說非法語毗舍佉母闚見起過疾往白佛因訶制戒。

  【疏】就戒緣中言毗舍佉母者多云此人聰明已入道迹常聞佛說聽法五利一得未聞 法二清淨堅固三除邪見四得正見五解深法故來屏聽不以嫌疑見云毗舍佉母有十男十女 各有二十兒孫合四百二十人國中稱之婚法準則。

(12)

  戒緣中初引多論明彼聽意論先問云毗舍佉母聰明利根大德重人何故往聽也疏引答 詞道跡謂初果聽法五利一解二行三識非四達是五資深彼持佛說故來聽法不謂惡語故也 次引見論示其族望一男一女各生二十子即有四百孫婚法準則謂有家豐為人所法也。

  【律】若比丘共女人(人女有智未命終也)獨(一比丘一女人)在屏處(屏有二種一者見屏若塵 若霧若黑闇中不相見也聞屏者乃至常語不聞聲處)覆處(上物有作蓋也)障處(若樹若牆若籬若衣及餘 物障)可作婬處坐(得容行婬處也)說非法語(說婬欲法)有住信憂婆私(謂信佛法僧歸佛歸法歸僧不 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闕善憶持事不錯所說實而不妄)於三法中以一一法說若波羅夷若僧伽 婆尸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罪於三法中應一一治若波羅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 逸提如住信憂婆私所說應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疏】戒本十句。

  【疏】一人可知二共者明近坐也如九十中三女人者注解有智大者僧祇云母女姉妹 親與非親老少道俗同是一犯四言獨者注中易解僧祇云若眠若狂嬰兒等不名為證五屏處 注分為二初云見屏中無隔障但為緣來兩不相見也二言聞屏目兩見在但不聞聲故如見論 中約對第三人若無眼或聾或眠或女人多者隨犯多墮覆障二處約緣相為言屏處一種約見 聞根辨六明坐處文注可知七說非法語亦可知也八有信優婆私下明所舉人也注解中舉三 歸五戒者成上優婆私也善憶持下成有信也優婆私尼夷等名雖少異傳梵訛僻如唐正翻鄔 波私迦此云清信女也多云此人終不為自身財命乃至父母而作妄語以深樂佛法故是坐比 丘自言下第九句明自言相也如住信下第十明罪處所治相也。

  戒本次句指九十者即屏坐戒彼云申手不及戶坐便犯三中注文止簡小騃已死而不明 親非親等故引僧祇決之文中大字誤古本作女四中僧祇所列雖有此等亦名為獨五中初別 釋屏處注云三種寫誤初釋見屏緣來即塵霧等次釋聞屏目見不聞明其遠也見論所列並非 第三人無眼即見屏聾即聞屏睡即兼二雖有多女還同屏處準知第三必約有智男子矣覆下 通簡三相八中初點文二釋注初牒釋次優婆私下翻名私尼夷者並謂下一字有三不同多下 引示有信凡作妄語多因四緣一身二財三命四親友等九十二句即二種毗尼用此二法即兼 現前也。

  【註】是中自言所趣向處所到處若坐若臥若作若不自言並如憂婆私所說治也。

  【疏】就注解中言所趣向處者謂向彼女家道行也所到處者至女家也若坐若臥犯殘 提也若作者犯夷罪也交互明罪有無不定罪犯隨篇疑須舉處故言並如可信語治。

  辨注中初釋自言相坐臥殘提由兼觸語故交下釋治罪罪犯隨篇謂夷殘等疑須舉處即 當篇吉罪。

  【律】露處不定戒。

  【註】佛在舍衛國迦留陀夷初犯此戒緣如前戒但以露處二罪為異。

  【律】若比丘共女人有露現處(謂無牆壁及餘物障)不可作婬處坐(不容行婬處也)作麤惡 語(說婬欲不淨行讚歎二道好惡也)有住信憂婆私於二法中以一一法說若僧婆尸沙若波逸提

(13)

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事於二法中應一一治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信憂婆私所說應 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註】是中若自言所趣向處所到處若坐若臥或不自言並如憂婆私所說治是中無定 法故言不定也。

  【疏】露處不定緣相同前唯處及事少有異耳。

  第二但示同異不復釋也處異即露處事異謂兩罪也。

  【律】諸大德我已說二不定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律】後結章門但分為二初結前文故云已說二不定已下但問眾中無疑可出。

  結章中已下問眾即三問也無疑出者異上二篇。

  【律】諸大德是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疏】次解戒本第四篇義。

  【疏】就此篇相對後九十三門料簡一釋名廢立二先後所以三依位別解。

  【疏】就初門中尼薩耆者西天梵言東華人譯名之為捨如多論云有三種一捨財二捨 相續貪心三捨罪也波逸提者如上已翻此名為墮故曰三十捨墮。

  第四篇釋名中初科初釋尼薩耆約義翻名引論釋相次釋波逸提指如上者即總義中故 下合結。

  【疏】問三十具三故悉名捨九十具二亦應名捨答不同以對捨財罪猶未捨而得捨名 當知此捨非捨罪捨心如明了論解尼薩耆者名為盡捨如犯長等犯捨懺時必無留財還成染 犯故名盡也九十不爾或因財事單悔本墮不可對財故知此名唯在三十。

  次問中九十具二俱無捨財耳答中初正明凡懺捨墮先須捨財後方捨罪明知捨名正因 財事餘二兼帶耳如下引論證知捨義對財不疑九十下對簡故下結示。

  【疏】二先後者據其罪體三悔義齊故合本墮入於篇聚何以分者。

  次先後中初問可解。

  【疏】良由財事取納乖方生罪壞道欲洗心悔必須上境方乃絕滅相續貪心心事既捨 障業須遣故次明罪作法是難故須前列九十因財捨懺在別但斷後犯即成洗悔作法是易故 次說之欲使先識於難後及於易行之次第不足生疑。

  釋中初明捨墮上境謂僧中心事事即是財兼下障業是罪即三捨也九十下次明單提欲 下合示離分先後之意。

  【疏】第三依位別解就初三十八門分之初明三十九十俱因財犯有捨不捨別二同活 及僧犯之多少三自作教人四重犯有無五捨懺方法六持犯方軌七僧尼不同八沙彌任運。

  【疏】就初門中由具三義得入三十何者為三一屬己之財二財在生過三捨還用得故 九十之中二十七戒雖因財食不具三義何者是邪因食十四因財十三。

(14)

  別解八門初門初師通列中三義上二可見第三謂捨懺已僧作法還得受用故。

  【疏】為舉其相如坐脫脚屏露敷高脚牀此之四戒闕初緣非己物也。

  初七戒中前四雙闕可解。

  【疏】又闕第三捨還非用又如輒用施過三鉢與外道食此三亦闕初緣莫不已入他手 即是他物共他食故。

  【疏】問取過三鉢未食生罪何不制捨答財雖現在佛制共分不專己故。

  次三戒問答中初問未食生罪顯是已食故。

  【疏】若爾販愽得食亦是味通何故制捨答屬己物故不合同食由有罪故既是偏局故 得入捨。

  次難中販愽食即三十中販賣得食亦制捨故答中上三句明不開食下二句明須入捨。

  【疏】又就食中有十二戒如尼歎食施一食展轉食別眾食足食勸足食非時食殘宿不 受索食索藥飲酒未食無罪食已方生體不現故闕第二緣。

  次十二戒中索食即索美食索藥即四月過請。

  【疏】財中有八闕第三緣如覆過三百衣兜羅牙筒尼壇覆瘡雨衣等捨竟過在故。

  次八戒中覆過三即覆屋戒雨衣等者等取佛衣。

  【疏】又如強敷與衣作衣遺落藏他物等既非三緣亦須分別。

  後五戒中第四遺落即捉寶此五全是他物無有停留還用之義故非三緣所攝也。

  【疏】問真淨輒用局主闕初緣者三十戒中並不說淨邪答然何以知之如浣打二離雨 衣四戒是受持故長月鉢藥由不說故五敷擔避乞縷等八未成無量故不合說已成造作故成 過自餘領受過生即不應淨。

  釋疑中初科問中上二句牒前下二句正難若三十戒許有說淨則皆他物並闕初緣答云 然者承來問也何下列示四戒受持不入淨故長衣月望長鉢長藥四戒由不說犯蠶綿而黑白 毛減六年不揲坐具名為五敷擔毛擗毛乞縷線未成無量已成有過故並不入淨自餘下十四 戒如取非親尼衣乞衣過受勸增等舉體有過不應淨法此明三十皆無說淨即顯屬己也。

  【疏】問白色三衣捨竟還主由生罪故染壞成悔不須捨者白毛臥具類亦同然答由造 作生過是故還主不染得用故得入捨。

  次問中初敘前白衣不入捨意白毛類同如何入捨答中上二句明還主義同下二句示入 捨義別。

  【疏】高牀已下捨竟還主受用有罪故不入捨。

  三由高牀下者即兜羅覆瘡雨衣等。

  【疏】邪筒打破相同綿衣然綿和泥主有受用針箇一壞更不許畜由損功壞信妨道過 多有人加云謂輕可隨身簡屋子牀褥舉體有過除諸量外也。

  四中牙筒蠶綿比校同異初示同然下顯別有下引別解謂牙筩打破有二種義一以輕簡 重即覆屋綿褥二皆重故二以全簡分謂坐具雨衣量內應法但除量外故。

(15)

  【疏】有人言三義難具未可全依且如乞鉢一要還主不許受用餘入僧庫如何具三七 日三判何名復用至十四日全是園人如奪衣者或持說淨捨則失法四句為言兩是重攝不論 淨法餘則不定不失淨法如何而言捨與失法取過三鉢與他同味真實淨施屬前施主若盜此 物望誰結罪施主若死入僧已不又五敷具妨業中制使人非犯雖雜亦犯若體不如故制雖捨 不如何得還主言無犯也又浣衣二離雨衣等四受持犯者戒本何不除不受持亦應餘衣是不 犯故以上討覈三義難成也。

  次師亦即首解初二句通斥且下別破為六段初明乞鉢不具第三還主入庫如下自釋二 七日藥闕亦如上三判者一正七日捨與餘比丘食過七日捨與守園人減七日捨聽自用謂長 藥相染乃至十二日捨者猶通三判若至十四日一向捨與園人如後廣明三奪衣闕初義準義 鈔前問答後即不應淨下續云奪衣一戒是受持衣或可說淨捨與他時失其淨法故奪得入捨 準此破文顯前寫脫四句者一不定與決定取奪犯捨二不定與不定取奪犯吉三決定與不定 取四二俱決定此二奪者犯重四取過下合明過受實淨反非他物五又下明五敷闕第三緣初 難非妨業五敷並自作教人同犯又且舉黑毛戒純色方犯故今難云若是妨業則應教人非犯 雜色亦應犯若約體不如制者則捨還亦不可用則闕第三矣六又下明浣衣等四闕初義二離 局受此則可知浣雨二衣不必局受若謂須受則應餘長無浣畜耶故下總結。

  【疏】今用兩意以定前後三十中犯莫非貪心尤重取物失方妨道招譏過重制捨違本 貪心故也九十不爾設因財犯皆由造作受用失方不為貪貯故不制捨對於二離雖非貪畜輕 慢聖教違宿失法制其捨懺反淨令持也。

  今定中初總標三下別釋初明捨墮有四一貪心二取納三妨道四招譏次明九十無上二 義妨道招譏不必齊具對下別示二離以遮來難。

  【疏】第二門犯人同異者。

  【疏】一人並犯此何所疑四方僧者一向不犯由情無主當通擬一化但得受用不得屬 己。

  第二釋中初科初明別犯四下次明僧不犯以四方僧用常住物無受畜義故無所犯。

  【疏】問僧不犯者何故律云何等人犯尼薩耆答若僧若眾多人若一人此明僧犯何言 無耶答僧有四位盜戒已分此言僧者現前僧也。

  次科初問答中四位指盜戒者即二種常住二種現前今唯現前現前有同犯義。

  【疏】若爾與同活人何異答同活則少多共同現前則多同少別也。

  次問答中以現前同活二種濫故答中少多共同不別分故多同少別各有分故。

  【疏】今解同活有五戒不共犯二離六年不揲雨衣並是受持無共奉義豈有我離令彼 得罪。

  次科初師同活中五戒不共者由加受法無共義故。

  【疏】有七戒不定其犯如五長浣奪等同住現在何得不犯必有他行先要令說不說者 犯何干餘者奪浣受持身現不犯長等共使亦得同犯。

(16)

  次七戒中文分二初總示同下別釋初明五長同別可解言五長者即十日月望急施并鉢 藥也後明奪浣受持無共長物同分共使共奪則有同犯。

  【疏】現前僧者應犯有七如共作綿衣黑白臥具擔毛畜寶貿寶奪衣也。

  次現前中初七可解。

  【疏】餘有十八若不同作為作不犯如行遇賊奪衣過受在者不知何有同犯今言同者 同行同失同計過受且應增三。

  十八中初明不同且舉失衣過受餘準說之今下示同義同計謂同謀也應增三者如前所 引若僧若眾多若一人即增三中文今明同犯顯有僧犯之義故云且應也。

  【疏】有人言何須云云如許多述終未窮本今以一義即定綱宗若不敘昔言則不欽後 說何者三十之中有受持者則不同犯餘非受持同心同犯異心異犯如使尼浣有心使浣後浣 便犯先本無心尼輒自浣佛不制犯可以例諸。

  次師初斥繁今下示要初標示一義即下約心同異也若不敘等示前引古之意何下正明 受持如上五戒同心異心則應增三三位犯也如下引例顯知判犯約心有無諸字語辭。

  【疏】第三教人多少者。

  【疏】三十之中教他不為己能教之人但得吉羅無財閏故。

  第三門初科吉羅犯通三十。

  【疏】就為己中有十三戒教人為己作事成時假彼身業異緣無作成我口業三性之中 任運成犯律有五敷奪衣受寶七戒僧祇使人取尼衣浣故衣擗毛過限索乞縷驅織五戒多云 讚織一戒使人亦犯。

  次科成重中十三戒本異合論如下自別本律七戒可知僧祇過限索即急切索衣乞縷驅 織即使非親織師戒多論讚織即勸織師增價戒。

  【疏】自餘十七戒教人為己未必稱心但得小罪。

  犯輕中或無為己義如二離等或有為己如畜長之類細尋諸戒有無可知。

  【疏】第四重犯有無者。

  【疏】三十之中四戒得重犯浣衣擔擗雨衣是也此物現在數用重犯文云語使浣染打 三尼薩耆。

  第四門初明重中浣擗各有三事擔毛隨過限分雨衣過前用隨用結犯文下引證且據浣 染餘三類通。

  【疏】餘二十六戒無重犯義何以知無一奪無重奪二離無重離五過六成謂五敷及乞 縷並無過成十四領受無重領受謂取尼乞衣過足一居二居過索受寶貿寶販賣乞鉢讚織前 受雨衣前受急施迴僧物是也通前三十可以推之。

  次無重中五過即五長六成即下五敷及乞縷並無過成者合云五過無重過六成無再成 總上共十四戒十四領受下如文次列浴衣過前用落前重犯中急施過後畜攝後五過中由此 二戒各兼二制故前標二十六而有二十八亦由此耳通下總示有本作三十二者頗應上數。

(17)

  【疏】問一奪入手更無重奪何故律文或藏諸處者答此謂不面現前故有二奪之異立 法須爾犯事不然。

  問中以律云若自奪及教人奪而藏者犯墮又云若著樹上等處離處犯墮文似重犯故問 釋之答中奪有二判若對面奪約藏論犯若不面奪約離處犯文中不面即後判現前即初判律 出犯相故云立法須爾而非重犯故云犯事不然。

  【疏】第五明捨懺方法者隨其名相乃有多種束而會之但有三捨一明捨財離罪緣也 若無其財罪亦無起故前明財二明捨心離罪因也由貪慢故致違聖教三明捨罪除障道業也

  第五門標分中財是生犯之境故名罪緣心是造業之本故名罪因罪即入道之障故云障 業。

  【疏】就前明財約就本律隨相五種約境不同。

  【疏】初不對境捨如綿衣非法體是損生若不斬壞此貪何竭二對境中道俗分別如畜 貿二寶體貴長貪殊非出家之所畜用令捨與俗顯非道習自餘諸捨並在道位通別不同廣如 鈔也。

  捨財有五初科初不對境唯一蠶綿餘並對境二對境中二寶對俗餘並對僧乞鉢一戒僧 中行鉢不通別人餘並通三故云通別不同也。

  【疏】二就其財體全壞捨異如綿壞捨永息害故餘則全捨有事益故。

  二中唯對蠶綿斬壞和泥。

  【疏】三就處論或自然作法本住異住大界戒場各對戒引共成顯相也。

  三中唯除乞鉢由須羯磨故局作法又罰鉢入厨故局本住不許戒場餘戒並通。

  【疏】四集眾不同三戒不集對俗自壞故。

  四中三戒同上境中。

  【疏】五還財不同有五一轉還二入俗變本還三入僧還主不復本用如乞鉢是也四入 僧入俗還主不用如七日藥五並還主。

  五中初轉還即蠶綿斬壞也義鈔作壞還恐此字誤(舊作展轉還非此開犯長屬後第五)四中 入僧入俗并還主即三判也五中除上五種餘並還主其中長物或隔宿還或展轉還餘並即座 直還。

  【疏】上論當律五相不同若依餘律諸捨入僧非主用者今有犯者不思業重便欲捨懺 作法而已罪心不捨何名清淨佛子邪今者不能廣出他部且據錢寶世多獘之看他異律如何 斷決。

  他部中初科初二句結前文若下示他部又三初標示今下斥妄行今者下示所出。

  【疏】故十誦中畜貿賣寶少者永捨多者捨與同心淨人淨人捨作四方僧臥具。

  十誦次淨人字上脫無字彼云若不得淨人作四方僧臥具。

(18)

  【疏】五分中寶等永捨與僧僧差人永棄不爾令淨人貿衣食與僧食用唯本主不合恐 還遂本心故。

  五分本主不合謂不同食用。

  【疏】僧祇中寶捨入僧無盡財中生利作僧房中衣不得分用為折伏本主貪心故。

  僧祇無盡財即常住長生庫僧房衣謂幃帳等。

  【疏】善見云金銀等若無淨人可擲去僧差一知五法者使閉目擲之莫記處所。

  善見五法即不愛恚等第五知可捨不可捨。

  【疏】以此諸文故知諸部捨即全捨非是自欺四分亦爾由全捨故但知悔罪僧自量宜 審知行道外求妨業故特作法和還服用事同新得情無枉負故律文中若捨不還或作餘用但 犯吉羅而無大重至文說之。

  三中初結示諸文四分下別示本部初明捨意既任僧量明知全捨義同群部故云亦爾僧 下示還意恐求妨業是教本意枉曲負違也故下引證僧不還彼違教犯吉而非重盜則知前捨 決心明矣私釋捨財悔罪為斷貪心他宗永棄反容不斷本部制還反彰須斷且犯雖因物染本 由心但捨罪心物還成淨所以四分高出餘宗良由於此至文說者即指後釋也。

  【疏】若立重犯還衣方法三十戒中綿衣二寶三不對僧二十七戒對僧捨者四戒即歸 謂二離二毛非相染故七日雖染制身外用亦即日還四戒經宿以畜續也餘十八戒別別捨者 不須經宿非貪貯故。

  次重犯還法者謂諸長捨己容有相染再犯之義故須簡之初科二離二毛慢教乖法非貪 畜故七日與下四戒即是五長藥唯外用故不經宿餘十八戒別捨不宿即明共捨容有經宿如 下辨也。

  【疏】今以四戒歷就相染明其相者。

  【疏】若以二十三戒共長衣月望急施過後合捨之時六戒即還二離二毛藥鉢是也餘 者經宿以取尼衣前雖別犯及捨財已通是長淨還財之時以長未宿染心還起於新捨衣更復 相染故令經宿共長同還也。

  次別配中初科二十七中除四長故有二十三此為所染三種長衣即為能染六戒不染上 四如前藥即七日鉢謂乞鉢此二體別故不相染餘下明十七戒懺淨入長容有相染據本即還 止由隨長故同隔宿。

  【疏】若以二十三戒共長鉢合捨唯乞鉢須宿餘皆即還也。

  次對長鉢唯一乞鉢染故經宿鉢不染衣故並即還。

  【疏】若以二十三戒共長藥合捨一時並歸以其衣食內外資別並不相染故。

  三中上標四長對明相染經宿不宿長藥即在所染之中今此所明不論經宿但藥通三捨 二是與他恐謂相染隨捨與他故須辨示藥須與人餘自還主故云並歸以下顯示不染所以標 中合云二十二戒以長藥即在二十三中摘出為能染故思之。

(19)

  第二明捨心。

  【疏】捨墮之中斷畜為本懺罪甚易清心者難既有明文正義不得輒隱廣如刪補羯磨 及行事鈔中恐不見彼文故重疏出。

  第二捨心生起中初二句示懺本次二句明捨心難無始貪習非有智對治無由脫故既下 示須出之意疏字平呼理也。

  【疏】就五長戒本由貪貯故犯令捨反彼貪心不得即日還主必有他緣如文所開如多 論中即日得受異財不染長過以心斷故所以本財不得者曾經畜過須以宿隔其心必若不斷 多宿亦犯不同過藥當日得還制不服用。

  正明中初敘五長捨意他緣即難集遠行開展轉還如下引示捨心初明得受異財即下第 三句所以下示不開本財不下簡長藥以同貪貯不隔宿故。

  【疏】故多論中六句分別。

  【疏】初衣已捨罪已悔畜心未斷更受異衣為前衣所染二衣捨罪悔求心不斷乃至一 月得所求衣及意外衣皆染犯捨心不斷故。

  次引句數中前二中有二別一畜求心別二久近時別。

  【疏】下有四句由心斷故不染者前緣無罪後心吉羅三衣已捨罪已悔畜心斷即日得 衣無犯以心斷故四衣已捨罪已悔畜心斷後日更求得衣不犯中間心捨故五地了時衣捨罪 悔畜心斷向暮更求得衣犯吉羅六衣已捨罪未悔畜心斷正使多日得衣犯吉。

  後四句中初總示三下別列二與六並約得衣而悔罪已未別四與五並約再求而後日即 日別引此句數則知捨心為悔本矣。

  【疏】三明捨罪法。

  【疏】有師立義三十捨罪並皆集僧以對眾心重故不集不成。

  三捨罪中古解初師三十並須對僧異單提故蠶綿二寶捨雖非僧單悔本罪亦須盡集。

  【疏】有師云捨財不得別眾故文云不得別眾捨若捨不成罪則別人所除同墮別眾亦 得。

  次師捨財局僧文證甚顯捨罪同墮非別篇故。

  【疏】有師云依律文好如律綿衣二寶捨不對僧故文中不明僧悔自餘並制在僧或眾 多或一人也。

  後師依律餘並對僧綿寶對別以三十中獨蠶綿二寶不出悔法故。

  【疏】今解三十之戒緣財故犯故抽前者捨悔難故豈可財難對僧除罪則別隨有所犯 捨財如律捨罪必僧縱是一人界非別眾一人僧也如律本中三戒不列者但由財是別捨乘不 明悔非謂別除四分無文十誦諸部云此罪必僧中悔故至文更出餘如鈔疏。

  今解中初敘悔法故抽前者別九十故豈可等者財罪兩難不可偏故隨下出今判初正示 縱一人者悔通三位以無僧處故開別人雖對一人界須盡集無非僧法如律下釋妨綿衣二寶 律不明悔後師執此以立依文故須通決初示律意財是別捨者綿則斬壞二寶與俗不對僧故

(20)

乘猶因也四分下引據僧祇云金銀錢一切不得捉捉得提應僧中悔多論云一切重寶捨與同 意淨人罪僧中悔至下指後餘下示略。

  【疏】第六持犯方軌者。

  【疏】三十戒中九是作持止便成犯。

  【疏】如長衣月望長鉢長藥急施過後此五長戒佛令淨施如法受之依教奉說名作持 不越佛制名止持作謂策修奉行止謂如教非越此則名體各別故違不說名止犯越於期限名 作犯此亦名體各別翻對自顯並如上卷持犯中說。

  第六門五長中初別列諸戒此下總示雙持由有淨施故行分兩別作謂下示名體初示二 持止作是名別修奉非越即體別故下明兩犯止作名別不說越期即體別翻持成犯故云自顯 以古師相傳云二持名體各異兩犯名異體一上篇委斥此復點示並下指廣或指初卷總義或 指第二僧殘。

  【疏】二離減六此之三戒得羯磨故名作持順教不違名止持違教反止名作犯不肯依 法名止犯如此易顯甚矣。

  【疏】畜寶一戒說付俗主名作持恐犯無違名止持。

  下二科列戒顯教示行大同前也。

  【疏】餘諸戒如取尼衣將衣來施自量量他見無法利止心不受恐犯戒故名止持不但 無心緣念便名止也此止無記非隨戒也翻止受納名作犯也犯必依記成於業也。

  次單持中初句總示二十一戒如下別舉示相又二初明止持自量等者謂先觀察即是智 也然後不受即是行也不但下反古彼謂任運不作即是止持如前已破此下決破因臨此語不 覺喟然嗟往者之不聞喜來蒙之獲遇可謂毗尼教旨皎在目前萬行修持坦然有據寄言學者 熟而思之翻下明作犯。

  【疏】第七僧尼不同者。

  【疏】三十戒中有十八戒僧尼同犯至尼律中單列戒本有十二戒三種不同。

  第七門總示中初指同戒尼律即尼犍度與僧同戒不敘緣起廣解但列戒相而已有下標 異戒然此且就僧戒對明不同若尼三十前列十八與僧並同後列十二與僧全異畜鉢雖同僧 不開十日亦為異戒尋彼戒本自可見也。

  【疏】初有無不同如過前用雨衣蘭若六夜二戒僧有尼所以無者浴衣常用尼為佛開 既無時限非制所及尼是女弱蘭若不行故無離犯。

  別顯中初科初舉戒徵意浴下釋通所以初釋雨衣尼是下次釋蘭若離衣。

  【疏】二有一戒犯同緣異長鉢僧尼同墮名曰犯同僧限十日尼制一夜名為緣異。

  次科示相可解。

  【疏】何者僧是多利故開十日擬於積散。

  釋所以中初解擬積散者謂轉施與人。

(21)

  【疏】又僧不制伴開日覓淨尼則反前故也。

  次釋立義中覔淨謂擇淨境以作對首或可覓人說淨故云覓淨尼制須伴故云反前。

  【疏】若爾尼畜長衣有伴可說不應同僧答鉢不同衣未成非鉢無長可犯若鉢已成須 對說淨衣營未成皆有長過一日簪縫不得成辨故開十日。

  釋難中以尼長衣同開十日若約有伴義則不成答中鉢取如法熏治都竟乃有犯長衣取 財體過日成長所以不同。

  【疏】若爾長衣未成有伴對說與鉢相似何為不得又解衣開十日據但三衣者為言以 十日內開成不須淨施故若說淨者亦制一日。

  後釋中初躡破前解上雖兩分未通伴義又下正立但三衣人由不說淨故開十日餘則不 開。

  【疏】若爾何以同開十日答一開已後同至十日如病開粥不病亦開類知。

  釋妨中今畜長者則不應開答中如上所通據本開耳開已同開舉例可解。

  【疏】三輕重不同謂五敷取尼衣浣故擔擗尼吉僧提故也所以不同至文更敘。

  三輕重中初列名總有九戒所以下指意至文敘者準下亦多不釋今詳五敷尼得施薄希 故俱輕取尼衣者下云僧是上尊與希故輕浣擗則下無使上之義擔毛則女弱多耻為之故與 僧異也。

  【疏】八沙彌任運者。

  第八門沙彌有二一形同沙彌縱受五戒體猶同俗非此所明二者法同沙彌即受十戒者 前後所論並據此耳。

  【疏】未受具前先教人作十五戒。

  【疏】謂長衣鉢月望急過後此四戒者沙彌時受財屬已受具後數過十日謂通受前三 性之中任運犯提藥法不爾沙彌時作手口二受竟進具後即失受法故無任運也。

  初科四長中準義鈔此有二義受後數過即初義也謂通受前即是次義義鈔云亦可通前 日數前後滿十謂合作或又詳彼存二義此取後義釋上數過十日故云謂通受前也然須更簡 犯有二別一正受日過二受竟限滿並三性犯下簡長藥雖是長數由有受法故異上四受法失 者以位別故若爾沙彌時畜長進具已後亦是位別何故通前數耶請為通之。

  【疏】更有十一戒沙彌時教人作五敷具持衣與尼浣擗過索尼衣織衣奪衣作方便已 受後任運成犯。

  次教人中文列十一戒持衣與尼浣即浣故衣擗即擗手毛過索即急切索衣尼衣即取非 親尼衣餘可解。

  【疏】自餘諸戒更須領受也。

  次無任運中有十五戒若據二離則無犯義餘須領受者則顯自作成犯故無任運。

(22)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三上之二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三上之三   【律】初畜長衣過限戒。

  【疏】第一畜長戒四意同前。

  【疏】初制意者良由眾生根報不同強弱不等致令大聖方便開遮始終將補有六種之 別。

  第一制意總敘中初科方便開遮遮即是制初是本制望次名聽第二是制制必須開下四 並開開皆有制始終總下六種隨機開制故云將補將猶助也。

  【疏】上士面王報力殊異胎衣隨長未假資持及將入法誓不服餘如來順機任聽但一 便能自靜緣濟修道。

  次科糞衣中面王者賢愚經云面有王字若準分別功德論云此人生下頂有天冠請梵士 為作字名為面王出家時披一白[疊*毛]至世尊所欲求為道佛曰善來即成沙門直以所披白 [疊*毛]染為袈裟不用餘衣白佛弟子正欲終身披此一衣願佛聽之佛即默可據此似非胎衣 然準章服儀云面王釋子報服隨身即知胎衣明矣若付法藏傳商那和須亦是胎衣此乃佛滅 後事引證制意殊不相合資謂外資持即支持及下二句即上出家白佛也如來下二句即默可 也便下二句出聽意也自靜無他求也緣濟一衣已足也。

  【疏】二者根報次強堪耐寒苦隨緣施造不以為難大聖量機通堪行業故制三衣並須 持奉如有缺少即須具之。

  二中初敘機緣望前為劣對下猶勝故云次強施造即進修也大下次明制法即須具者不 具缺衣日別犯罪。

  【疏】三者雖制畜三首足猶露力薄心羸寒苦所逼神情亂涉無心存道是以如來又量 機性故開百一記識受持多論云百一物中三衣鉢具必應受持餘外若受則可不受無過。

  三中初敘機劣二明佛開下三分文並同初中力薄故寒苦所逼心羸故神情亂涉次明開 中記識謂不加法記憶而已受持即加法者以對三衣不必加故如論可見。

  【疏】第四人者形報微弱心用非利待時待處須暖須好若得供給便能進業若制同上 退道為惡故開畜長隨施而受令彼獲福此得資道。

  第四機中初二句色心俱劣須暖對待時謂不耐寒苦須好對待處謂不堪卑陋若得供給 能進業者明開有益也若制同上便退道者示制有損也故下明開即成二利。

  【疏】第五人者根力最弱要假重物方能濟苦寧身進道可有階漸故開被褥車轝重物 依教而畜以事重故不令淨施。

  第五機中苦謂有身寧即安也故下顯制可解。

  【疏】第六人者須得眾寶莊嚴房宇方得安心如分別功德論天須菩提聞說麤衣不肯 入道索諸寶舍佛令借王一切供具比丘受用一宿得道佛言當知悟道在心不拘形服自今已

(23)

去須者開之。

  六中初科初敘機宜如下引示佛制彼云佛弟子中有兩須菩提一王者種一長者種(即空 生也)今此王種故加天簡之以五百世中常生化應聲天下生王家佛還本國時真淨王(即淨飯 也)勸五百釋種出家此比丘在數出家時佛勅諸比丘夫為道者皆當約身守節麤衣惡食草耨 為床便利為藥此比丘聞已心自思惟吾生豪貴衣食自然宮殿服飾極妙莊嚴猶不盡意況當 著五納衣耶且當還家適我本意即往佛所辭退阿難語曰(受佛教故)若且止一宿乃往王所借 種種坐具幡蓋花香燈油事事嚴飾令此比丘於中止宿至於後夜得羅漢果阿難白佛佛答如 疏。

  【疏】上雖通開不為養報。

  【疏】如來出世為除我本如持世佛藏經云若不為除我故在我法中不得受用一杯之 水一納之衣為解脫煩惱者如涅槃云雖復十萬不以為多行者自量據位何在如母論云若無 戒行而受衣食不向地獄者衣即離身食便破腹斯言甚矣何得自欺如多論云有三意故便制 此戒一因畜長故貪於俗利壞道功德財故二失於俗人信敬之心比丘貯積與俗無別三違佛 四依非節儉行故。

  次科又二初示開意如下引證又二初引佛藏明非開意彼又云如析一髮為千億分破戒 比丘尚不能消一分供養何況四事為解脫下次引涅槃顯正開意彼經云聽諸比丘畜衣食臥 具其價各直十萬兩金亦聽畜之前舉一髮以少況多此明十萬以多況少既為解脫豈畜十萬 耶或抑或揚無非誘進行者下引誡自量者恐聞開許不體佛意妄自矝持末世多然皆由不揣 故也母論不向地獄者幸免來果也衣離腹破者須遭現苦也次三意中一既貪俗利必壞道財 二既失俗信必生譏毀三既違四依必務奢縱制成三利以翻三過。

  【疏】二釋名者貯用屬己名畜限分之餘名長越於期限故曰畜長過限戒。

  二釋名限分餘者或對三衣或望百一外也越期限者出十日也。

  【疏】所以在初者解有三義。

  二列次中標云三者初師旁竪通染為二後師喜犯共為三也。

  【疏】初云長衣一罪能傍通諸戒皆染長過唯九戒不汙謂二離二毛二寶二鉢及殘藥 也。

  旁通染中古解初科旁猶橫也準義鈔取尼衣等過日犯長名旁通先犯長衣後取尼等為 長所染名旁染九戒不汙上四法持下五體異。

  【疏】問何以知然答律云尼薩耆衣不捨更貿餘衣一提一吉此豈非也謂財雖有捨畜 心染犯。

  次科問者發下證文答中彼謂犯捨衣[卯/貝]易新衣後衣即染犯一提是長罪一吉即著 用罪。

  【疏】若存此釋尼衣販賣入手須說不說過限又犯長罪今解不然販財體穢不合說淨 作三衣故律云犯捨墮衣不合淨受據此非淨何由有染又財無兩捨罪不重結淨法簡境何得

(24)

妄施。

  今解中初科為二初指古非尼衣販賣且舉二戒餘戒例然義鈔云販賣入手要說淨作三 衣又云既為長染明知理合說淨作三衣開又難云若爾何故衣法云尼薩耆衣不應說淨作三 衣答得小罪故云不應非謂不成等準知古師許有說淨受持之義今下次立理破又三初約淨 法破財體既穢何由入淨文證可知言淨受者淨即說淨受即作三衣又下二約捨財破無兩捨 故三據結罪破無重結故淨下重舉初義以責非理。

  【疏】若爾何故文云不捨更[卯/貝]得提吉者。

  次難中即前所執須為釋通。

  【疏】如昔解云自於五眾邊貿及遣人二眾邊[卯/貝]不犯販博故有染犯若自俗交則 犯販博體染非淨及著二罪。

  昔解中初明體淨染犯止有二罪若下次明體穢染犯此有三罪販博一提體染一提及著 一吉但由販博自是別犯所以文中止明染著二罪合上律文。

  【疏】今解不然豈有財去後來新物而得有染引多論中無如此義縱在俗交亦無有染

  今解中初科初釋淨者無染多論無此義者彼云若先應量捨墮物更[卯/貝]得衣財即作 二衣(謂應量不應量)此衣不懺懺先提罪則知後衣無染明矣餘廣如鈔縱下次釋穢亦非染由 自有過故無所染。

  【疏】若爾上文何得有通者。

  次科立難中律文既結二罪則通染犯如何釋之。

  【疏】答昔解非也今言不捨更[卯/貝]者以體不淨須捨須悔如何不捨違制故一墮之 罪財去罪也一吉之罪違佛教也。

  答中初科初句指破前解今下次伸正釋初敘違制以犯捨衣制須懺淨可將餘用縱直施 人亦制與罪故下示罪相一墮即前衣本犯未悔之罪一吉即違制則顯新衣都無過矣。

  【疏】如此解時全無傍義今解得有如先犯長後博新衣止犯減價之罪不為長染及捨 還衣為長所染故義通也。

  次科初指上文既翻古解旁染不成今下示今別立文中且明販博除前九戒自餘皆有染 犯之義舉一例諸自可解也。

  【疏】故知先長後失三衣攬長加持得作三衣何以得爾對三名長三失無長即斷續貪 何得不作販博不爾本不對三此是別犯故非持說。

  三中初科以前古師謂販賣入手得說淨作三衣為今所破今明有犯得作三衣唯據犯長 販賣不得初立義何下出得作所以販博下反古對前可知。

  【疏】問卿何以知又何以證答夫欲談吐必以文義相包乃名憑據不爾則同多論斧在 口中立義得作如上可知若須文者如伽論云頗有十日衣即此經宿有犯提邪答有即取犯長 加法而離宿者豈非證也販博不爾無文義故。

(25)

  次科初問兩句上句問何義下句問何文卿者假設來難相召之辭在古言通於今專制答 中初通敘談論斧在口中文在智論廣如鈔記具引謂發言有過喻其自傷立下別釋二初二句 答何以知若須下答何以證販下點古生後難辭。

  【疏】若爾非持何為過量衣房成持處分者答販財舉體有過上過量外是犯量內無犯 故得。

  初難三衣過量成受造房過量成處分答文可解。

  【疏】若爾我亦多條大衣條葉雙增通體俱過何有成受答雖通有犯是佛制須故成受 而不用販財不爾本制全約故也。

  次難三品九種大衣條數長短並須應法律云若互增減成受持著用得罪故引為難答中 佛制須者不得缺故而不用者不合法故販財相反可知。

  【疏】若爾白色三衣正制法服何故非持答色別道標譏多故也。

  後難中下九十中白色三衣亦是制須亦應成法答中別簡也標謂外表。

  【疏】上明長財雖通諸戒體有長過還能傍染如取尼衣及以買財入手犯捨無由犯長 後捨懺已則是長過不同昔人入手犯長一取尼衣一是長染今所不然如上廣敘。

  結示中初重示正解犯財無染懺淨有染竝如上立不同下重明異古彼約犯財明傍染故

  【疏】既有傍通傍染必有竪通竪染。

  【疏】何名竪通如初得淨財不說犯長捨懺已後是名竪通。

  次竪通中謂捨懺已又復畜過文中寫脫準義鈔云捨懺已後復過十日後犯長罪是也。

  【疏】竪染者如初一日得衣二日又得乃至十一日初日犯捨二日在限為初衣犯相從 俱染故名竪染也。

  竪染中初日得衣為能染二日至十日得者為所染並隨能染判犯廣如鈔中。

  【疏】此古師義相扶立之。

  結示中扶猶助也。

  【疏】有人言何須如此人之喜犯故在初明非不如斯前義亦有但為舊立通相少乖律 文今改正之頗同而別。

  次喜犯中二初引他解喜犯前標諸篇皆爾非不下示今斷初句取後義次句存前解但下 點失今下顯正傍通則名同義別竪通則名義俱同故云頗同而別也。

  【疏】三具緣者有六初是長衣對受持故十誦云七種衣不作淨施三衣坐具雨衣覆瘡 衣及百一供身具如善見云百一供身手巾得二條餘並受持以對長故多論三衣過限無犯長 過加說淨法失本受持故餘廣如鈔二雖是長若有迷忘或未知屬己亦無長罪所以須知屬己 已定三是應量財四不說淨五無因緣謂迦提一月五月及起奪等四想留難等緣六過限犯。

  具緣中初緣十誦七種由不入淨故無長過善見手巾二者一新一故餘並受持者彼云三 衣雨衣尼師壇等皆須受持不合說淨多論三衣過限謂不加受法過十日一本受持二非長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比丘依乞食比丘依是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盡形壽能持不 (答言能)

斯蘭HALAL清真食(用)品證」(以下簡稱「清真食(用)品證」),應填寫本寺專用申請書並繳付申請 捐款(手續費);申請續約 申請續約

。此鳥業報應食諸龍。於閻浮提日食一龍王及五百小龍。明日復於弗婆提。食一龍王

  復次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閻浮提所有眾生。普令安住阿羅漢果。憍

1.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20 歲以上, 65 歲以下,領有身心障礙手 冊且能擔任警衛(校園安全維護)及臨時交辦事項等工作者, 男女均

男女面對不同的健康與疾病問題。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 9 ,在2008年,本港

正襟危坐 (成語) 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比喻拘謹的樣子 寫作  卷四. 安撫 動詞 使心情安靜而舒適

Linking Stereotype Threat and Anxiety Educ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