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任中學中國文學教師導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新任中學中國文學教師導引"

Copied!
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新任中學中國文學教師導引

香港培正中學

許麗天老師 05-12-2014

(2)

 參加教育局的教師培訓課程

 了解中國文學科新課程與舊課程的分別

 認識創作與作文的分別

 掌握新高中中國文學的課程理念與要求

任教中國文學科前的準備

(3)

 銜接初中課程

 必修單元與選修單元的配合

 必修單元與文學創作的聯繫

 由淺入深

 切合學生的能力

 靈活變通

中國文學科的課程規劃

(4)

 學習動機較弱,能力較遜的學生,

宜從學生熟悉的作品入手。

 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老師可多補 充不同類型的作品,豐富學生的文 學素養。

選擇教材

(5)

中國文學科的課程規劃示例

中四級開設小說、戲劇與古典詩歌 三個必修單元

配合未來選修單元(「文學創作與改編

──小說」、戲劇文學評賞及文學專題) 的學習

5

(6)

中四

加強必修單元與選修單元的配合

必修單元從古典小說入手,配合中三課程。

為中五選修單元作鋪墊,多輸入。

加強文學賞析與創作的關係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提高學生對文學創作的興趣

6

(7)

中五

加強必修單元與選修單元的配合

配合必修單元的施教,從現代小說入手。

配合中四課程的鋪墊,多創作。

以篇帶篇,加強學生賞析的能力

多以生活為題材

加強文學賞析與創作的關係

(8)

中五

必修單元 選修單元 評估

〈藥〉 劉以鬯〈動亂〉 以一件發生於香港的事為題材,

仿寫〈動亂〉。

劉以鬯〈對倒〉 集體創作〈對倒〉

芥川龍之介〈竹藪中〉 接龍小說 張愛玲〈傾城之戀〉

吳敬子〈追殺機械人〉 微型小說(以時事改編) 陳葒〈上升〉

沈宏〈走出沙漠〉

契訶夫〈在釘子上〉

李俊熙〈輕撫〉

(9)

中六

加強必修單元與選修單元的配合

配合必修單元的施教

以篇帶篇,加強學生賞析的能力

加強篇章的比較能力

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10)

分組賞析報告 (課時以外)

老師派發篇目,學生搜尋原文及譯文等 資料。

學生分析篇章的內容重點及寫作技巧

自擬比較題目及答案(中六)

製成簡報/文字報告

上載至學校內聯網

評估

(11)

中五

必修單元 篇章

選修單元 篇章

評估

關漢卿

《竇娥冤》

關漢卿《關大王單刀會》 分組 導修 關漢卿《趙盼兒風月救風塵》 報告

馬致遠《漢宮秋》

王實甫《西廂記》

紀君祥《趙氏孤兒》

孔尚任

《桃花扇》

洪昇《長生殿》

湯顯祖《牡丹亭》

梁辰魚《浣紗記》

(12)

庾信《哀江南賦序》

歐陽修《送徐無黨南歸序》 歐陽修《朋黨論》

柳宗元《三戒(序)》 柳宗元《種樹郭槖駝傳》

韓愈《原毀》

龔自珍《病梅館記》 姚鼐《登泰山記》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歐陽修《瀧岡阡表》

袁枚《祭妹文》

歸有光《項脊軒志》 劉禹錫《陋室銘》

李密《陳情表》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司馬遷《報任安書》

中六

(13)

評估示例

試根據屈原《涉江》及湯顯祖《牡丹亭》,

回答下列問題:

(1)兩篇皆有寫景,試以《涉江》第三段及 【好姐姐】為例,分析其寫景手法。

(2)試以《涉江》第一段及【皂羅袍】為例,

分析作者如何運用了象徵及對比的手法。

(14)

自擬題目及答案(中六)

 根據《送徐無黨南歸序》及《蘇

秦約縱》兩篇,比較當時人們當

時所處的社會風氣之異同 。

(15)

 成績較佳的學生學習能力雖高,但 往往墨守成規,略欠創意。

 成績稍遜的學生雖然缺乏學習動機,

卻往往更具創意。

了解學生的多樣性

(16)

透過分組活動和集體創作,讓學生通過 協作學習,提升自信及能力。

同學可透過評鑑別人的作品,提升自己 的水平。

善用網上學習平台

學習動機低及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對古

文較抗拒,可運用漫畫,提高學習興趣。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7)

老師從每組挑選一位同學作描寫對象,

合共六位同學。

每位同學必須運用指定的描寫手法(肖 像/行動/語言/心理描寫)其中一位同學。

老師讀出部分同學的描寫片段,讓同 學競猜,老師與同學討論並分析描寫 片段的優劣。

教學活動示例一

(18)

每組獲分派一種職業(廟街大牌檔廚師、

戲院帶位員、銀行護衛員、鋼琴搬運 員、演唱會門外的無牌小販、日常用 品推銷員),然後分組討論如何演繹該 種職業。

輪流分組演繹,其他組別從旁觀察,

並爭競最快猜出哪種職業,猜出的同 學必須指出能猜出的原因,從而帶出 同學演繹的哪些部分能具體表現人物 的特點。

分組比賽,選出最佳演繹的組別。

教學活動示例一

(19)

老師派發《放風》部分篇章,篇章與剛 才演繹的職業有關。

分析篇章如何運用人物描寫的手法。

學生自選一種職業,對該職業的人物加 以描寫。

老師分析同學作品,總結人物描寫的技 巧。

教學活動示例一

(20)

選同學作描寫對象,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 學生明白觀察生活的重要。

學習能力較遜的學生,起初往往未能完全掌握人物 描寫的技巧,老師宜增加學習材料,以及提供更多 選擇予學生,讓同學可因應自己能力學習。

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若已基本掌握人物描寫的技 巧,老師可讓學生嘗試較難的寫作手法,如運用細 節描寫來突出人物的特點。

教學活動示例一

(21)

每組獲派發《世說新語》一則故事及相 關漫畫,每位組員必須運用已學之改編 原則,寫成一個新故事。小組互相傳閱 及品評同學的作品。

教師分析同學作品,並指出改編故事要 注意的地方。

每組選出小組中最優秀的作品,再加以 改寫或增潤,完成一篇完整的小說。

教學活動示例二

(22)

每組把集體創作上載至網上平台,

由學長及全級同學投票選出三個獎 項的得主,三個獎項分別為:「我 心目中的冠軍」、「人物栩栩如生 獎」、「最具創意獎」。

學生投選作品時必須為作品下評語,

並且只能投選其他組別的作品。

教學活動示例二

(23)

 「接龍小說」

 設不同題材 (偵探/科幻/愛情/寫實)

 以筆名發表

 鼓勵多寫

 善用網上平台

教學活動示例三

(24)

必修班與選修班平日較難有機會互相接觸,

借助網上平台可讓兩班學生互相交流。

必修班的同學學習能力差異大,部分同學缺 乏自信心。透過集體創作,可讓學生通過協 作學習,提升自信及能力。

加入學長(中六級選修文學的同學)投票及品 評的這部分,不但可讓修讀文學的同學有跨 級交流的機會,對中四同學也有良好的示範 和鼓勵作用。

教學活動示例

(25)

文學賞析練習/隨筆

加分制

多勞多得

鼓勵分享(轉載至面書/文學網頁)

(26)

教學活動示例四

試以4人為一組,在校園一處小空間,每 人仔細觀察內裡的五種事物。

路線A:周美兒花園→壽南路→圓樓梯 路線B:圓樓梯→壽南路→周美兒花園

各成員互相討論觀察心得,每人從觀察事 物中挑選其中兩種,完成六個句子。

(27)

教學活動示例四

 完成觀察活動及佳句創作活動

 每人選出最滿意的佳句抄出黑板上

 投選同學心目中最佳的句子

 互相討論、評鑑

 以自己或同學的創作句子鋪寫短文

(28)

教學活動示例五

針對能力較高的學生

培養觀察能力

提高對周遭事物的觸覺

提升創作能力

將文學創作融入生活

增加寫作的趣味

(29)

教學活動示例五

出發前學生要搜集活動地點的資料,閱讀相關 的文學作品。

攜備記錄工具,沿途作觀察筆記。

細心觀察沿途的建築物和各類人物,收集寫作 材料。

拍照記錄,作寫作參考。

學習選取有特色的景物,抓住地方特色。

引發聯想或生活感受。

(30)

教學活動示例五

第一站:日街、月街、星街

第二站:皇后大道東

(洪聖古廟、環保軒──灣仔舊郵政局)

第三站:石水渠街 (灣仔民間生活館──藍屋)

第四站:灣仔街市

第五站:灣仔市集(春園街、太原街)

第六站:莊士敦道(和昌大押)

第七站:軒尼詩道(傳統香港冰室──檀島餅店)

(31)

 學生程度參差

 學生文學基礎薄弱

 學生對文學的興趣不大

 學生可以退選文學科

 課節不足

中國文學科「學與教」的難點

(32)

解難方法

以強帶弱,照顧差異

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必修單元與文學創作緊密結合

為學生提供選擇的空間

設計多元化而有趣的教學活動

聯繫生活

以提高學生對文學的興趣為首要目標

多獎勵,從而建立自信,帶來滿足感。

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

(33)

 中文科選用文學篇章作教材

 中文課堂進行部分文學創作活動

 中文篇章和文學篇章的比較閱讀

如何結合中文科和文學科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5.曾依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或國民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

「25 資訊及通訊專業人員」、「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及「26 法律、社會及文化 專業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候用校長、候用主任、教師 甄選業務、考卷業務及試 務、教師介聘、外籍英語教 師及協同教學人員招募、推

裁判員毆打職員或選手:取消該裁判員繼續行使裁判權資格,並 終身停止該裁判員擔任運動裁判之權利。.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身體力行: 藉交流及專業發展活動,促進全校教職員認同推動價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