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 "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結 論

(2)

220

第五章 結論

真正的航海家,是為了出發而出發的人1

1920 年代末期,政治社會運動的沒落,讓臺灣各思想團體紛紛轉向普羅文 化運動的意識型態建構,以此帶動 1930 年代之後媒體的勃興。普羅文化運動「文 藝大眾化」的啟蒙路線,讓臺灣文化界群起思索啟蒙大眾的語言與形式問題,不 論是古典領域自發性的台語考釋、蔡培火頻向當局申請普及的臺灣白話字,以及 由黃石輝在《伍人報》引發的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都由普羅文化運動擡頭 而啟動。

19 歲的賴明弘初生之犢不畏虎,以激進的馬克斯男孩形象,介入 1930 年 代文學語言與形式的討論,於論爭中提出文藝鬥爭觀點,抨擊保守的非唯物論 者,希望回歸正確的馬克斯主義,言論中可見其奉行日本普羅文學運動的理論準 則,強調文學作為政治運動的延續。受到日本普羅文學運動影響的賴明弘,其文 學觀和多數奉行「辯證唯物論創作方法」的當代人一樣,落入「主觀論、觀念論」

的牢籠,否定其他文學型式的價值,獨尊普羅文學觀點。

不過,這種將政治與文學結合的方式或許可議,卻是殖民地臺灣的命運難 違,「政治解放」大於「文學自主」其實關係著殖民地的解放問題,背後隱藏著 更大的意義。甫介入臺灣文化界的賴明弘,落入書齋裡的左翼理論牢籠,未意識 理論先行的創作將使文學受限,卻體現 1930 年代由政治介入文化的一種典型臺 灣社會世代,走在殖民地解放的台共路線上,將文學視為一種主義宣傳的工具,

接續沒落的社會運動,轉向普羅文化運動的意識型態建構,用偏激論述展現時代 青年對「殖民地政治解放」的渴望。

1931 年左翼大檢舉後民眾黨結社禁止,不少臺灣左翼殘黨變身為新聞記 者,相繼轉進《南瀛新報》《新高新報》《昭和新報》三報社,當時週刊報以「漢 文欄」訴求臺灣人讀者,與日刊對立且具備「批判立場」,是左翼殘黨繼續實踐 其運動論的重要場域。1932 年賴明弘眼見日刊《臺灣新民報》失卻運動性,面 對布爾喬亞文藝之盛行,意識到活動舞台之重要性,隨著左翼殘黨的腳步,賴明 弘也在 1933 年 7 月加入《新高新報》的記者群,歷任編輯擔當者與漢文編輯主 任,為建設漢文欄不遺餘力,並意圖為遭到封鎖的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繼續

1「【原文】:真の航海者とは只出発するために出発する人である」,記於《臺灣文藝》創刊號「編 輯後記」最後一句話。(《臺灣文藝》創刊號,昭和 9(1934)年 11 月 5 日。)

(3)

221

提供版面。

1934 年 3 月 26 日臺共公判開始,可視為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轉向具 體實踐工作的轉折點,公判後賴明弘所屬《新高新報》除了刊出相關報導,還刊 載一系列被審判人的相關介紹;官方報紙《臺灣日日新報》則續日本內地的手法,

以刊出「台共領導人宣告轉向」的新聞,企圖帶動殖民地的轉向風潮,正式進入 政治「向右轉」的時代。為此,一個月後賴明弘再刊出連載文章〈絕對反對建設 臺灣話文推翻一切邪說〉之最終回,文末以總結方式寫道反駁工作結束,須再為 主張的文學工作更一層的前進,同時《新高新報》還刊出〈吾島空前未有之全島 文藝大會〉之消息,訂 1934 年 5 月 6 日召開的「全島文藝者大會」,臺灣話文論 爭遂告中斷,轉向建設 1930 年代新一波普羅文化戰線之民族啟蒙運動。

大會召開之前,賴明弘便利用記者工作之便奔走南北,與相識或未相識的 文學同路者接頭,後由張深切、賴慶、林越峰、賴明弘等人總籌與運作,推動這 波代替政治活動的殖民地文藝戰線的整合工作。賴明弘扮演幕後協調的角色,和 志同道合的同志成功完成「臺灣文藝聯盟」的整合工作。臺灣文藝聯盟(簡稱「文 聯」)於大會當日決議結成,在普羅文化運動的風潮下,由帶有政治立場的左翼 文藝青年揭竿而起,意圖以文化方式作為政治運動的延伸,為低迷的政治活動另 尋出路,是臺灣新文學運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大會召開之時,劉捷適巧趕上,會後又在《新高新報》批判性提出他對新 文學運動的看法,暗示今後應向內地文壇前進,以及推薦研究當時蘇聯的新文藝 指導理論「社會主義寫實主義」。由當時劉捷與文藝聯盟的互動,加上劉捷那篇 引介日本左翼文壇創作理論的文章發表在賴明弘任職的《新高新報》,奉行普羅 文學路線的左翼新聞人賴明弘,極有可能受到劉捷言論影響而燃起親炙帝國的決 心,同時也有可能透過《福爾摩沙》同人劉捷的牽線,與東京的張文環取得聯絡,

唯目前沒有書面資料佐證,只能循當代人言論從中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1934 年 9 月文聯獲得張星建經濟援助後,9 月中旬賴明弘隨即辭去新高新 報編輯主任一職,作為文聯使者前進東京,直到隔年成功設立東京支部後回台,

滯留東京期間,投書《文學評論》,向日本左翼文壇請求指導殖民地文學;期間 拜訪中國左翼作家郭沫若,並向其請教新文學應前進之方向,並將訪談內容寫成 文章發表在《臺灣文藝》;後來找上吳坤煌作為東京支部負責人,透過吳坤煌在 日本左翼文壇的人脈,讓文聯和朝鮮與中國左翼作家取得跨域交流,積極運作並 居中牽線的賴明弘,克盡自己作為殖民地文化人的職責,完成此一歷史任務,可

(4)

222

謂厥功至偉。

回台後,賴明弘再任《新高新報》記者,不久後因病再度辭退,卻因 1934 年 4 月 21 日發生大地震而擱置,賴明弘隨文聯成員一起展開救災活動,震災過 後《新高新報》登出賴明弘「退社」聲明,同時間賴明弘加入了《臺灣文藝》編 輯群,這個決定應與 1935 年 6 月圍繞文聯的編輯論爭有關,此爭執後來在第二 回全島文藝者大會,由惡龍之助的促成,由楊逵與劉捷握手後和解,直到 1935 年楊逵二度引爆文聯編輯部論爭,這次楊逵與文聯指導部完全交惡,其後由賴明 弘扮演居中協調的角色,代表「台灣新文學社」出席參加台南第一次文藝座談會,

與會人士為促進文藝大眾化,一致贊成臺南另組獨立文藝團體,緊鑼密鼓地展開 臺灣文化團體的統一陣線,讓文藝運動朝復興期邁進。代替「臺灣新文學社」負 責人楊逵參加文藝座談會,奉行大團結路線原則,將文聯視為「大眾團體」《臺 灣文藝》與《臺灣新文學》則為文學刊物,獨立的文學組織,可透過文聯予以整 合,「團體外的攜手合作,促進文學團體的大同團結」是賴明弘乃至當時文聯成 員普遍的共識。

《臺灣新文學》時期立志要當一個世界性臺灣作家,賴明弘與鄭定國、林 快青、江燦林提倡「殖民地文學」,開始化筆為劍的作家生活。左翼系譜的「殖 民地文學」之名詞概念,最早應是出現在署名「J•G•B 書記局」寫給「臺灣文 藝作家協會」創立大會的電文,電文強調「真正的殖民地文學是以殖民地自體內 的藝術團體之強力闘爭為主體,必須由此和本國內藝術團體結合,展開共同闘爭 才行」,建議臺灣循朝鮮路徑,以創立「全臺灣無產者藝術團體協議會(FAPF)」

為前提,結成「全臺作家同盟」。透過賴明弘,筆者將「臺灣文藝聯盟(簡稱文 聯)」放置在左的脈絡去解讀,賴明弘在左翼系刊物《臺灣新文學》提倡殖民地 文學,應是將文聯視為「全臺作家同盟」的化身,上述到 1931 年那封電文建議 的共同闘爭路線,再對應到賴明弘從來的言論,可說吻合賴氏一貫的思想路徑。

從書齋裡的左翼到實踐派的左翼,從普羅文學到殖民地文學,賴明弘用堂吉軻德 般的信念,將「殖民地的解放」視為終極目標,並以此貫穿他的中心思想。戰後 初期賴明弘兩度強調「政治解放」的光復意義,正是作為一個關心殖民地命運的 時代青年,經歷日本帝國與國民政府統治後,其所思所想的總結。

《臺灣文藝》創刊號「編輯後記」最後一句話「真正的航海家,是為了出 發而出發的人」,或許可以作為如賴明弘這類為殖民地臺灣的解放運動奉獻心力 歷史人物的,一個註腳。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曾擔任以國家、重要城市為名,至少以二個版面以上刊登國際 新聞,且發行對象以全國或全球讀者為目標之平面媒體或通訊 社(例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8.設立全國技能檢定專戶,代收報名資格審查費(每人新臺幣 150 元) 、學科測試 費(每人新臺幣 120 元) 、術科測試費(參照各職類級別術科測試費用)及報名

13 丁得天、杜斗城《甘肅民樂童子寺石窟〈西遊記〉壁畫補錄及其年代新論》,《蘭 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年第 4 期,第 67–74 頁。. 14

1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達瑪溝佛寺遺址發 掘報告》,《考古學報》2007 年第 4 期,第

一五五八年其妹伊利莎白繼位,改革人士以為終於有了盼望,他們希望身為新教徒的伊利莎白

22 日上午,新北市 5 名青少年前往新店屈尺 壩附近水域釣魚、戲水。8 時 50 分左右,同

視聽 材料 新聞 剪報

無國界記者組織(國際新聞自由監督團體)在本月 17 日公布一項針對全球記者的 最新調查,其結果顯示,今年全球記者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