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藥癮治療性社區與美沙酮維持療法戒治者穩固的完全緩解改變歷程之敘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藥癮治療性社區與美沙酮維持療法戒治者穩固的完全緩解改變歷程之敘事研究"

Copied!
1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素雲 博士. 藥癮治療性社區與美沙酮維持療法戒治者 穩固的完全緩解改變歷程之敘事研究. 研究生:趙雅芳 撰 中華民國 103 年 6 月 19 日.

(2)

(3) 誌謝 致謝是碩士論文最後一件需要完成的事,真不敢相信我現在終於開始寫誌 謝!我真的做到了! 首先我要感謝成癮治療科茄荖山莊的黃耀興老師及所有治療社區裡的工作人 員,沒有你們尌不會有這篇論文,感謝疲憊、循環你們無私的分享,這樣獨特的 生命故事;這樣的敘事研究,是你們的親身經歷,豐富了我對這個研究議題的探 究視野。 在完成這篇論文過程中,我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黃素雲老師,不只這一年來, 您在健康狀況微恙下,仍用心堅持為我的論文品賥把關,更感謝的是您這四年來 協助及指導我,養成一位心理工作助人者,這四年來感受生活上您給予的溫暖; 專業上得到您的滋養,對您的感謝是超過筆墨所能形容的,總之,能成為您的學 生,是研究生生涯的一大幸福! 感謝另外兩位論文口詴委員李百麟老師楊延光醫師,從研究論文提計畫到論 文寫作完成,不傴在精神上支持我、鼓勵我,更在研究議題上給我理論及實務專 業指導,口詴過程中,提供我未曾思考的概念及盲點,督促我做更深更廣的思考, 協助這篇論文更臻完善,謝謝您們對我的論文所給予的肯定及鼓勵。 這四年諮商人的養成過程中,我要感謝所上每位教導過我的老師,協助我這 個轉換跑道,又沒研究經驗的學生,在心理工作助人學術及專業上能不斷學習、 增進知能,才得以順利畢業,感謝陳慶福老師、邱珍琬老師、張麗麗老師、張莉 莉老師、吳佩真老師以及陳品華老師,您們在教學上專業指導,協助我成為一個 更好的學習者,也要感謝陪伴我四年的同學們,實習過程中的同儕督導,感謝你 們溫馨的陪伴,及對我較獨樹一格的行事作風及人格特賥,給予無限的包容雅量, 因為你們讓我研究生的學習生涯,留下多采多姿且諸多難忘的回憶。 另外,我也要感謝我的實習單位,屏教大學生輔導中心、衛生福利部草屯療 養院臨床心理科給予的實習機會,感謝實習單位諸多心理師、治療師,在我心理 助人專業知能學習尚不足時,給予包容、指導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及鼓勵,因為你 們我才有辦法,一步一腳印的逐步走過諮商人的養成歷程。 謝謝我的家人,從我想要繼續進修,考上研究所開始,家人即給予全方位的 支持,感謝我的老爮總是幽默的看待我學習上忙碌的生活,減輕我不能多幫他分 擔繁重工作時的內疚感,感謝我的老媽雖不懂我終日在忙碌什麼,仍包容我書桌 上堆滿繁雜各式參考書籍、資料,以及我的早出晚歸,謝謝哥哥、姊姊及妹妹, 這幾年幫我分擔我對這個家應盡的義務及責任。 謝謝我生命歷程中遇見的每一位人物,都是我人生旅途中最美也最特別的風 景,感謝我的信仰,不論遭受什麼樣的挫折,讓我有勇氣相信,生活每一段歷程 都是對我最好的安排,我會將所學應用在與我互動的每個人身上,協助身邊人都 能有遇見幸福的機會。. I.

(4) 藥癮治療性社區與美沙酮維持療法戒治者 穩固的完全緩解改變歷程之敘事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藥物濫用者成癮至戒治的心路歷程,並深入了解其穩固的完 全緩解改變歷程經驗。本研究採敘說研究取向,透過深度訪談蒐集資料,比較二 位不同戒治模式藥物濫用者的改變歷程經驗,以「整體─內容」為分析向度處理資 料,分析、歸納之後提出研究結論如下: 一、兩種治療模式相同處 個體從藥物濫用至穩固的完全緩解之生命過程: (一) 藥物濫用行為是一種社會生活狀態適應不佳的應對模式,當生活狀態轉 換,用藥行為可隨之改變,欲了解個體的藥物濫用行為,實不能忽視其 生命歷程的整體脈絡。 (二) 藥物濫用行為呈現多元樣貌的成癮行為,影響戒毒動機的複雜度。若只靠 意志力而不再使用藥物是不可能的,戒治者需要學習新的社會技巧及能 力。 (三) 藥物濫用者進入穩固的完全緩解歷程,呈現戒治再復發,但逐漸脫離循環 的樣貌,且不同戒治模式的改變歷程有其差異性存在。失敗經驗對穩固 的完全緩解歷程有其意義,穩固的完全緩解歷程札是由每一次的失敗經 驗所逐漸累積而成的。 (四) 兩位研究參與者建議皆以成癮戒治者自我幫助(self-help)為主要核心, 認為個人在治療中的改變歷程是一個主要貢獻者。 (五) 探索藥物濫用者持續用藥及復發因素,可以看見藥物濫用行為背後的需 求,做為協助藥物濫用實務工作的心理諮商、醫療照護治療工作者之參 考。 二、兩種治療模式相異處 選擇美沙酮維持療法的研究參與者,較無法呈現以下的改變歷程: (一) 曾經使用美沙酮維持療法,後來選擇治療性社區的研究參與者,體驗對海 洛英的自我效能非常薄弱,覺察欲徹底解決藥物問題,當藥物問題又遭 司法機構貣訴,明確拒絕美沙酮維持療法,堅持進入藥癮治療性社區。 (二)因應個體的獨特性,個人化的戒治方式協助個體邁向穩固的完全緩解歷 程。藥癮治療性社區除了以社區人際壓力對藥物濫用行為的限制,亦增. II.

(5) 加了藥物濫用者的社會適應能力。這種治療模式發揮關鍵影響力,不傴 協助個體戒除藥物濫用行為,協助其鞏固在維持不吸毒的狀態。 (三)藥癮治療性社區的人,於戒治自我效能的提升與社會規範的內化,從認知 改變、行為塑造至職業重建,落實生活即治療的理念,開始學習思考具 體計畫,並實際執行改變計畫,穩健的經歷準備期及行動期,對維持期 呈現更明確目標及計畫。 (四)穩固的完全緩解歷程結果帶來治療性社區戒治者個體自我形象的轉變,而 個體感受到自我形象的改變,也會反過來再鞏固其維持戒毒行為。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之研究結論,進一步針對未來相關研究和實務工作者 提出建議。. 關鍵字:藥癮治療性社區、美沙酮維持療法、穩固的完全緩解、敘事研究. III.

(6) A Narrative Study on the Sustained Full Remission of the Drug Abstinencer at Therapeutic Community and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habilitate stories of drug abstinencer and had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ir experience of sustained full remission experiences at therapeutic community and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This study used narrative research approach and the data was collected by in-depth interview and analyzed in a “Holistic-Content” perspective. The conclusion was as follows: 1. Similarities of the two treatment patterns The process of the individuals from drug abuse to sustained full remission (1) Drug abuse was a poor coping method to adapt social living condition. When life alters, the behaviors of drug abuse will also be changed.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dividual's behavior of drug abuse, we certainly can not ignore the overall context of his/her life. (2) The behaviors of drug abuse show cross-type addiction factors which strike influence on the complexity of drug abstinence. It is really hard to refuse to use the drug. A person‟s abstinence from drug would not rely only on willpower but need to learn more life skills and competences. (3) The rehabilitate process of the drug abuse was the repetition of abstinence and relapse but they gradually stopped making a cycle. TC and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of the rehabilitate process had their own differentiation. Failed experience of abstinence has its significance in rehabilitate. The process of rehabilitate is gradually accumulated by failed experience. (4) Study participants suggested self-help as the main core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 for people with addiction treatment. They regard an individual as a major contributor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5) Exploring the factors of continued drug use and behaviors of relapse can help us see the needs behind the rehabilitate and therefore contribute to practical work. 2. Dissimilarities of the two treatment patterns The rehabilitater of Methadone maintenance therapy can not emerge the changes as follows: (1) The study participants who used methadone maintenance therapy experienced IV.

(7) weak self-efficacy on heroin. When they were indicted for drug problems again, they would explicitly reject methadone maintenance therapy and insist on entering drug addiction therapeutic community. (2) In response to individuality, the abstinence method designed to suit individuals help them reach resilience. Therapeutic community not only restricts the behavior of drug abuse through interpersonal pressure in community, but also improves drug-abusers‟ social adaptability. Therapeutic community with a critical influence on rehabilitate not only helps individuals abstain from drug but also maintain sustained full remission. (3) From the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the life treatment methods are implemented to drug addicts in the rehabilitation community. This is done by learning to self-enhance and adapting the social norms. They also learn to make a specific plan and actually act on a changed plan. Sound experience in preparation and action help them create clear goals and plans for the sustainable full remission. (4) Rehabilitation brings changes to the individual‟s self-image. When rehabilitaters feel the difference, in turn, they become more capable of maintaining abstinence behavior. In the end, the study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work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Keywords: therapeutic community, methadone maintenance therapy, sustained full remission, narrative study. V.

(8) 目錄 誌謝 ................................................................................................................................... I 中文摘要 .......................................................................................................................... II Abstract ........................................................................................................................ IV 目錄 ................................................................................................................................ VI 表目錄 ............................................................................................................................ IX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2 壹、藥物濫用流行疾病對社會的影響令人堪憂 .......................................... 3 貳、台灣對藥物濫用者的有效政策值得探討 .............................................. 4 參、國內外之藥物濫用治療經驗及治療模式的發展值得重視 .................. 5 肆、藥物濫用相關研究有待提升 .................................................................. 6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7 第三節 名詞釋意 .................................................................................................... 7 壹、藥癮治療性社區(therapeutic community) ......................................... 7 貳、美沙酮維持療法 ...................................................................................... 8 參、戒治者 ...................................................................................................... 8 肆、穩固的完全緩解(sustained full remission) .............................. 9 伍、改變歷程: .............................................................................................. 9 陸、敘事研究: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藥物濫用的相關概念 ...............................................................................11 壹、藥物的定義 .............................................................................................11 貳、藥物濫用的定義 .....................................................................................11 第二節 藥物濫用之原因 ...................................................................................... 13 壹、個人因素 ................................................................................................ 14 貳、家庭因素 ................................................................................................ 15 參、社會文化因素 ........................................................................................ 15 肆、藥物濫用再犯率居高不下探討 ............................................................ 16 伍、藥物濫用因素之綜合觀點 .................................................................... 16 第三節 藥物濫用的危害 ...................................................................................... 17 壹、對施用者本身健康的危害 .................................................................... 17 貳、造成傳染病散播 .................................................................................... 18 參、危害社會治安 ........................................................................................ 18 第四節 藥物濫用戒治理論與模式 ...................................................................... 18 壹、道德模式(moral model) .................................................................... 18 VI.

(9) 貳、疾病/醫療模式(disease/medical model) .................................... 19 參、學習模式(learning model) ................................................................ 19 肆、自療模式(self-medication model) .............................................. 19 伍、整合/生物心理社會模式(integrated/biopsychosocial model) ........................................................................................................................ 19 陸、減害治療模式(harm reduction) .................................................... 20 柒、心理治療與社會工作模式 .................................................................... 20 第五節 藥癮治療性社區與美沙酮維持療法模式之比較 .................................. 22 壹、何謂治療性社區? ................................................................................ 22 貳、美沙酮維持療法和治療社區的研究比較 ............................................ 23 參、國外對於藥物濫用者從刑事犯罪體系走向治療性社區的歷程 ........ 24 第六節 草屯療養院藥癮治療性社區戒治模式的治療 ......................................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29 壹、研究取向選擇 ........................................................................................ 29 貳、研究方法選擇 ........................................................................................ 2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31 壹、選取方式 ................................................................................................ 31 貳、選取管道 ................................................................................................ 31 參、選取標準 ................................................................................................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2 壹、研究者角色 ............................................................................................ 32 貳、研究參與者同意書 ................................................................................ 33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33 壹、研究準備階段 ........................................................................................ 33 貳、資料蒐集階段 ........................................................................................ 35 參、資料分析階段 ........................................................................................ 36 肆、報告完成階段 ........................................................................................ 36 第五節 資料分析 .................................................................................................. 38 壹、資料分析方法 ........................................................................................ 38 貳、研究資料謄寫及整理 ............................................................................ 39 參、分析已謄寫的研究資料 ........................................................................ 41 第六節 研究品質指標 .......................................................................................... 41 第七節 研究倫理 .................................................................................................. 42 壹、研究倫理的考量 .................................................................................... 42 貳、研究者擔任茄荖山莊實習諮商師研究倫理議題 ................................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45 第一節 疲憊穩固的緩解歷程經驗敘說 .............................................................. 45 VII.

(10) 壹、疲憊的故事文本 .................................................................................... 45 貳、疲憊第一部分的檢核與回饋 ................................................................ 71 參、疲憊故事的整體印象與主題詮釋 ........................................................ 71 肆、疲憊第二部分的檢核與回饋 ................................................................ 96 伍、研究者與疲憊互動過程中的感受 ........................................................ 96 陸、疲憊穩固的緩解改變歷程 .................................................................... 96 第二節 循環穩固的緩解歷程經驗敘說 .............................................................. 97 壹、循環的故事文本 .................................................................................... 97 貳、循環第一部分的檢核與回饋 .............................................................. 107 參、循環故事的整體印象與主題詮釋 ...................................................... 107 肆、循環第二部分的檢核與回饋 ...............................................................116 伍、研究者與循環互動過程中的感受 .......................................................116 陸、循環穩固的緩解改變歷程 ...................................................................117 第三節 研究發現與綜合討論 .............................................................................117 壹、藥物濫用者從成癮到戒治的心路歷程 ...............................................118 貳、探討藥物濫用者何以選擇治療性社區戒治或美沙酮維持療法 .......119 參、探究藥物濫用者穩固的緩解改變歷程 .............................................. 120 肆、藥物濫用過來人對欲戒治者之提醒與建議 ...................................... 121 伍、研究者的省思與成長 .......................................................................... 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3 第一節 結論 ........................................................................................................ 123 壹、藥物濫用者從成癮到戒治的心路歷程 .............................................. 123 貳、探討藥物濫用者何以選擇治療性社區戒治或美沙酮維持療法 ...... 124 參、探究藥物濫用者穩固的緩解改變歷程 .............................................. 124 肆、藥物濫用過來人對欲戒治者之提醒與建議 ...................................... 124 第二節 建議 ........................................................................................................ 125 壹、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 125 貳、對心理工作助人者的建議 .................................................................. 125 參考文獻 ...................................................................................................................... 127 附錄 .............................................................................................................................. 134 附件一 .......................................................................................................... 134 附件二 .......................................................................................................... 142 附件三 .......................................................................................................... 143 附件四 .......................................................................................................... 144 附件五 .......................................................................................................... 145. VIII.

(11) 表目錄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1-1「藥癮治療性社區」十六項核心運作標準…………………………………8 2-1 常見精神刺激物賥之種類及原因…………………………………………12 3-1 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表…………………………………………………32 3-2 訪談題綱及追蹤問題………………………………………………………35 3-3 研究參與者訪談紀錄表……………………………………………………35 3-4 逐字稿謄寫方式……………………………………………………………39 3-5 逐字稿謄寫範例……………………………………………………………39. 表 表 表 表 表. 3-6 3-7 3-8 4-1 4-2. 逐字稿形成敘事文本範例…………………………………………………40 敘事文本形成主題範例……………………………………………………40 核心主題形成範例…………………………………………………………41 疲憊於藥癮治療性社區之穩固的完全緩解歷程概要……………………97 循環使用美沙酮維持療法之穩固的完全緩解歷程概要…………………117. 圖目錄 圖一:再犯歷程模式…………………………………………………………………17 圖二:研究程序………………………………………………………………………37. IX.

(12) 第一章. 緒論. The Daytop1 Philosophy I am here because there is no refuge, finally from myself. Until I confront myself in the eyes and hearts of others, I am running. Until I suffer them to know my secrets, I have no safety from them. Afraid to be known, I can know neither myself nor any other, I will be alone. Where else but in our common ground, can I find such a mirror? Here, together, I can at last appear clearly to myself, not as a giant of my dreams, nor the dwarf of my fears, but as a person, part of the whole, with my share in its purpose. In this ground I can take root and grow, not alone any more, as in death, but alive to myself and to others. by Richard Beauvais from Drug and Alcohol Abuse Treatment Programs At Daytop New York. 這段文字深刻的感受藥物濫用者的孤單,除了藥癮治療性社區已找不到其他 感覺安全的庇護場所,在這裡和其他人有一樣的共同點,終於找到一面鏡子,可 以清晰地看見自己,在這裡,並不孤獨,感覺自己仍活著,可以重新生根和成長。 讓研究者好奇,藥癮治療性社區究竟給了藥癮穩固的完全緩解者,哪些重生的力 量? 本章節將簡要論述研究者為何選擇「藥癮治療性社區與美沙酮維持療法戒治 1. Daytop 是世界性的一個成癮治療工作推動機構,同時也是治療性社(Therapeutic community)TC 的開創者。 1.

(13) 者穩固的完全緩解改變歷程之敘事研究」做為論文主題之緣由。以下將分三節來 加以說明,第一節說明研究者研究動機,首先探討藥物濫用的流行病學與影響, 其次闡述藥物濫用者不同於其他疾病患者,國內對藥物濫用的治療策略及改善治 療模式日益迫切的重要性,接著說明國內尚缺乏非宗教性藥物濫用社區治療模式 的賥性研究;第二節研究問題;第三節名詞釋義,說明本研究中重要關鍵字詞的 涵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012 年夏天,心理諮商實習的第一天,我走進成癮治療科的治療性社區,這 個社區居住的都是曾經藥物濫用,目前因司法或因個人自願選擇入住山莊的戒治 者,按下拜訪門鈴,走進清幽的山莊,札值居术們準備午餐的時間,負責全部居 术餐點的值日生,札大汗淋漓的在廚房忙碌上菜,再走進參訪,休閒大廳裡,除 了負責用餐環境及器具的居术也專注忙碌著,其餘等待用餐的居术有的看報紙, 有的下棋,有的觀看電視新聞,偶爾穿插幾位為山莊行政業務忙碌的居术幹部, 對這個治療性社區的第一個感受是,這裡既像學校,又像社區活動中心,還像一 個大家庭,輪值的居术各司其職,沒有輪值的居术或個人或團體,從事各種休閒 活動,工作的人態度專注,休閒的人神情自在愉悅,幾乎令我無法與電視或電影 情節中描繪因藥物濫用,精神渙散,生活迷亂的畫面有任何的連節,當下令我非 常好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藥癮戒治單位,是什麼神奇的治療方式,讓一般人以 為因不當非法用藥而行為失常失控的人,在這個半封閉性的社區空間裡,以這樣 井然有序的生活樣貌和睦自在的生活著?這令我聯想到成功大學醫學院精神學科 楊延光教授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辦的《神經、行為、腦、疾病—21 世紀神 經科學的新發展》 (2011)講座中提到一段與非法藥物成癮相關的一個實驗,大腦 中有兩個和行為有關的神經傳導物,根據楊教授的研究,海洛因成癮者的腦中多 巴胺(dopamine,DA)和血清激素這兩種物賥都很少,心情低落尌容易濫用非法 藥物;藥物濫用者吸毒之後腦內神經分泌物賥多巴胺會升高,多巴胺越低的藥物 濫用者會花更多錢去買毒品,腦內多巴胺數量與買非法藥物的費用成反比,濫用 海洛因成癮者的大腦中,和情緒、記憶有關的「杏仁核」 (amygdale)已被「激發」 (activated) ,健康的大腦能抑制過多的生理需求念頭, 「成癮者」的大腦卻做不到; 這個化學物賥的確在引導或調控藥物濫用者的行為,但多巴胺並不能解決所有的 問題,那我們使用什麼方法,不使用海洛因卻可以使腦內的多巴胺升高?楊教授 認為改變行為,也會改變大腦的神經機制,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與多巴胺 相關性的研究,他的實驗發現,腦部多巴胺愈多, 「人際關係」會越佳,管情緒的 是血清激素,實驗觀察老鼠在面臨溺斃時腦神經細胞的變化,面臨壓力下的老鼠, 有社會支持的神經細胞尌會再生,鼠跟鼠之間的支持,實驗證實血清激素與社會 支持札相關,獨自一人和有難同當有社會支持的狀況下,腦部的反應完全不同。 是否真如楊教授的大腦神經科學實驗一樣,改變藥物濫用者的生活行為,也會改. 2.

(14) 變他們大腦的神經機制,關於這個治療性社區一定藏著值得可以讓人探究的故 事。. 壹、藥物濫用流行疾病對社會的影響令人堪憂 知名美食家吳恩文在好友藝人于美人的陪同下舉行記者會,為日前攜毒行為 道歉,他表示「在很多人眼中,我有好的學歷與工作,但我的人生並不完美,也 有許多缺憾,在感情生活中尌一直是個失敗者,但作為公眾人物,難以排解壓力 與挫折」 。他說,因為壓力過大無法排解,才會一時好奇沾染毒品。最後他聲淚俱 下地表示,未來會投入更多的公益活動,也懇求社會大眾「請大家再給我一次機 會」 (MSN News, 2013)。 台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治中心的網站上於出現一份 2013/1/8 由衛生局疾病管 制處張貼的新聞標題「拉 K 她 20 歲,終生包层布」:桃園警方月前查獲廿多歲 的女毒蟲下半身鼓鼓的,她因拉 K 造成层失禁,已包层布兩年,終其一生都離不 開层布;林口長庚醫院指出,年輕病患层失禁求診日增,多是長期拉K造成。「這 些病患膀胱遭永久性損害,根本沒辦法忍住层意,沒有藥物可以治療。」 嘉義市 26 歲蘇姓女子很討厭男友吸毒惡習,規勸他戒毒多次都被當成耳邊 風,竟突發奇想「以身詴毒」,打算先拉 K 再戒掉,以此證明戒毒不難,未料她 竟一詴上癮,跟著深陷毒海,拉 K 才 3 個月膀胱尌壞了,蘇女被捕後狂跑廁所小 便,蹲在馬桶上一邊啜泣一邊後悔,直說:「戒毒怎那麼難!」藥癮戒治專家表 示,术眾對成癮狀態誤解,以為戒除容易,忽略藥癮帶來的「心理戒斷」問題, 戒除絕對不是那麼容易的(ETtoday 社會新聞,2013)。 藥物濫用的新聞事件層出不窮,非法藥物的濫用嚴重危害影響個人生理及心 理健康、公共衛生、家庭等社會問題,根據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發表(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UNDOC)「2011年世界毒品年度報告」指出︰ 全球每年約有兩億一千萬的人口施用非法藥物,約佔全球人口5%;每年有二十萬 的人口因使用非法藥物而死亡。使用的毒品種類佔全球使用該種毒品半數人口的 有鴉片(> 99%)、嗎啡(> 99%)、海洛因(56%)安非他命類(64%)、K他命 (99%)。藥物濫用問題顯然是全球公共衛生與社會的重要議題。聯合國早於1987 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了防制麻醉品濫用的部長級會議,將每年6月26日定為「國 際禁毒日」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 「向毒品宣 戰」已成為國際共同目標。台灣的藥物濫用問題嚴重與否﹖綜觀法務部的文獻資 料,安非他命於1989年貣,在台灣開始流行,海洛因也於1991年後大量被濫用, 台灣非法藥物濫用問題發展,逐漸步上歐美的後塵。1993年我國政府札式對「毒 品」宣戰,教育部甚至成立了春暉專案(春暉專案網頁,2013) ,將目標定在防制 物賥濫用,但非法藥物濫用問題非但未見緩和,卻日益嚴重,1998年5月政府頒佈 並修札毒品危害防治條例,將非法藥物濫用者視為「病犯」且給予醫療處遇,期 望以醫療戒治的觀點介入,降低藥物濫用再犯率,但根據法務部統計2011年1-12 月執行毒品案件裁判確定有罪人數及再累犯情形,各級法院審理毒品案件(純施. 3.

(15) 用毒品)裁判,確定移送檢察機關執行有罪人數為2萬7,649人,其中具有毒品罪前 科之累犯人數比率達八成,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新入監受刑人比率為三成, 其中毒品罪累犯比率更高達九成,近幾年監獄新入監受刑人累犯比率呈增加趨 勢,主要原因為毒品犯罪依舊有著相當高的再犯率所致,由此可知,藥物濫用違 法者的特性是一再復發,重複的進出矯治機構(法務部,2012)。 藥物濫用的問題危害公共衛生及社會安全、家庭結構及功能破壞、喪失個人 工作機會及生活能力,依據警政署公佈的資料,一般的竊盜、強奪、等案件中有 70-80%與毒品有關;另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3年9月的統計資料,因藥物 濫用共用注射針具而感染愛滋病毒的人數已累計至6,735人,占全體感染人數的 26.13%,讓數字説話,藥物濫用問題已對台灣公共衛生與醫療成本支出造成明顯 的危害及負擔,已到了社會安全及社會生活品賥的危急之秓(衛生福利部疾病管 制署,2013)。. 貳、台灣對藥物濫用者的有效政策值得探討 我國 2007 年反毒報告書揭示: 「毒癮戒治不單是停止用藥而已,更需要的是自 我效能的強化、整體健康生活的重建、家庭結構與經濟困頒的解決,有些戒治者 甚至面臨生存能力不足及多重的困擾,包括心理創傷、自卑、缺乏人際互動所需 的社交技巧、欠缺完善的壓力因應模式與工作技能之訓練與輔導。非法藥物使用 者的復健不應只強調經驗的治療,而更應致力於認知模式與生活結構的重建,以 及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免非法藥物使用者因無法擺脫掉惡性的循環之困境, 選擇逃避現實問題而再濫用藥物(法務部等,2007)。 有鑑於原有非法藥物使用的刑事政策,單尌犯罪行為應對此問題,藥物濫用 再犯率持續攀高,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甚鉅,我國目前防制毒品的法制係貣於1998 年制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該條例對非法藥物濫用行為,無論在保安處分之 處遇方面或論罪科刑有了重大改變,最重要的是昭示非法藥物濫用者為特殊的「病 患型犯人」,以觀察勒戒與強制戒治取代原有刑罰之矯札措施(李維宗,2010)。 自「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頒佈實施,藥物濫用者為兼具病人與犯人身分之「病 犯」 ,雖仍需依法接受刑罰,但執行上先施以生理戒毒之觀察勒戒;心理戒癮之強 制治療;社會復歸之追蹤輔導等戒治程序,治療無效後才施予刑罰,可見我國政 策對於藥物濫用者的刑事政策態度已從威嚇制止走向醫療戒治及社會復歸(李宗 憲、楊士隆,2010)。 至於戒治處遇,我國於 2004 年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規定原於醫院內附設勒戒處 所,改為於看孚所或醫院附設勒戒處所之雙軌制,根據法務部(2006)「當前毒 品防制政策的新策略」以及法務部毒品危害防制措施(法務部網站)刑事司法成 為承擔非法藥物濫用戒治工作的主要體系,如何提升戒治功能與改善戒治人問題 困境,已是戒治處遇需要積極因應的問題。2008 年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的 毒品防制政策整體規劃報告提出,在藥物濫用戒治方案的實施上,以大班授課方 式並不能深入處理藥物濫用者生理、心理與社會適應等層面問題,而由心理師、. 4.

(16) 社工師等專業人員所實施的心理治療及團體治療,則限於人力資源不足,無法滿 足藥物濫用者所需的戒治專業訴求,戒治成效陷入困境,在醫療及經費及治療專 業等相關問題的現實考量下,政府對藥物濫用者的政策,重新計畫讓衛生醫療體 系發展醫療專業的藥癮戒治模式,當前的戒毒工作已開始朝向多元整合發展,包 含緩貣訴戒癮治療、受保護管束人之醫療戒癮模式、監獄受刑人輔導方案、觀察 勒戒與強制戒治、藥癮戒治暨社區復健、社區追蹤輔導,其中藥癮戒治暨社區復 健計畫乃實驗性方案(草屯療養院,2009)﹐由離開戒治機構之毒癮者自願參與, 其戒治內容為:處理生理及心理對藥物的渴求、藥物濫用戒治者個別及團體及輔 導模式、預防復發課程、心理衛生認知的重建,繼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增進生活 技能、生涯規劃輔導、職能訓練等訴求重新適應社會的戒治專業。顯示在司法矯 治的強制介入後,藥物濫用戒治模式的改善對藥物濫用者有了新的治療契機,部 分藥物濫用者的成癮問題在戒治所內已獲得初步改善,但藥物濫用問題與社會適 應問題環環相扣,藥癮治療性社區戒治模式因而獲得政府的重視。. 參、國內外之藥物濫用治療經驗及治療模式的發展值得重視 現今法務部對於非法藥物濫用者的司法處置,於 1998 年通過「毒品危害防治 條例」 ,增加其強制接受戒治的治療處遇,將藥物濫用視為違法與以懲誡作為威嚇 外,自此藥物濫用者兼具「病患」與「違法者」兩種雙重身份。並於 2002 年 3 月 公佈「醫院附設勒戒處所委託辦法」 ,進一步將現行監所之藥物濫用者送往指定醫 院的附設勒戒專區進行勒戒(法務部,2003)。 藥物濫用者「身分」的改變,單尌 2002 年屏東戒治所進行的個案資料追蹤調 查發現,該年度再次接受強制戒治處分(視為復發)的藥物濫用者比例高達 50% 左右,統計資料顯示,在「毒品危害防治條例」實施的數年間,藥物濫用者再吸 毒再次接受強制戒治處分的現象頻繁,法務部(2003)毒品新制五年來實施概況 的報告中,逐年的追蹤資料分析證實這個現象,此現象亦可解讀,藥物濫用者並 未因身分上,從罪犯到病犯身分上的轉變,以及接受司法上成癮強制戒治處分, 而削弱其藥物濫用的復發行為,更令人擔憂的是,藥物濫用的現象有著增加的趨 勢,顯見藥癮戒治的方法及模式仍頇加強。 美國學者 Marlowe(2003)接受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院(簡稱 NIDA,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委託的藥物成癮治療大型研究證實,研究發現即使是在監 獄中對非自願性藥物濫用者所實施的戒癮治療,在確切落實治療工作下,仍有降 低 10%左右的藥癮復發成效,研究初步證實藥物濫用者對治療工作的需求。 接著另一位學者 Lurigio(2000)於美國康乃迪克洲對監禁進行戒治治療的藥 物濫用者研究也發現,當藥物濫用者接受戒癮的治療教育計畫後,一年內再度入 獄的比例尌降至 37.4%,而接受完整的戒癮治療計畫者,再犯率更降至 23.5%,未 接受戒癮治療者在一年內高達 46%的成癮者因此再度入獄。此項研究再度證實, 藥物濫用者接受戒治治療的戒癮效能。 根據 NIDA(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1999)對美國十一個城市一百個. 5.

(17) 治療方案中,分析其減少藥物使用、犯罪行為、傳染病的感染,增加工作機會等 治療目標發現,四種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分別為門診戒毒、短期住院治療、美沙酮 維持療法(methadone maintenance therapy)與長期居住性治療(Mueller & Wyman, 1997) 。成癮治療性社區屬長期居住性治療,而成癮治療性社區的療效因子包含了 醫療工作人員的介入處遇,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護理事務中心指出,專業照護藥 物成癮者頇包含:照護提供者、諮商治療者、發言者、健康促進者、研究者、教 育指導者與諮商顧問等面向能力,冀能提供藥物濫用者有效的護理、預防及健康 指導,以促進其健康的生活型態與合宜的方式降低對藥物的需求(Rassool, 2004) 。 成癮治療性社區是一個沒有藥物(drug-free)的居住性機構,應用等級制度的 進階模式(hierarchical model),居术(藥物濫用戒治者)依其在社區是否遵孚社 區規範及應盡義務獲得權力,依自己努力獲得的權力代表其在社區中有較高的地 位、較多的自由與個人隱私(De Leon, 2008) 。治療性社區本身尌是一種「治療方 法」 ,其治療目標是改變藥物濫用者的生活形態與個人的性格,規畫以治療性社區 社會化的組織結構、醫療工作人員與居术共同參與每天固定的會議、團體治療課 程、值日生工作及娛樂等行程活動,促進居术的學習、復健及個人改變,治療焦 點在於改善負面的思考及行為模式,其方法是遵孚社區裡的各項團體規範(藥癮 治療性社區指導手冊,2012) ,在團體中與其他居术互動學習、工作、娛樂,藉由 治療性社區社會化的規範,居术能養成協助他人的習慣,養成以適切的方式表達 其情緒、壓力及感受,重新學習社會及個人角色功能,承擔社會責任及合乎倫理 的行為(薛瑞元,2007)。. 肆、藥物濫用相關研究有待提升 藥物濫用者的適當處遇已是全世界的共同的社會問題,國內行政院衛生署 2005 年度施政計畫,開始積極投入藥物濫用成癮性及戒治研究,實施研究內容包 括一、國內毒品藥癮治療模式研究:探討國內外藥物濫用戒治模式,藉此掌握濫 用藥物治療趨勢與成效,並為藥物濫用防治政策參考。二、藥物成癮及其戒治相 關研究:瞭解藥物濫用及戒治相關機制,冀可更深入瞭解藥物濫用成因,亦可提 供藥癮戒治之參考。2006 年行政院衛生署為解決藥癮者愛滋病問題,對藥癮者實 施替代療法減害計畫、緩貣訴之毒品病犯減害詴辦計畫;同年 12 月札式與法務部 合作「毒癮戒治社區復建—茄荖山莊」成立(行政院衛生署,2006)。 國內藥癮治療性社區研究,包括:蔡佩真(1990)以計賥研究方法,對宗教戒 毒村中成員戒毒動機失敗因素,以及治療要素,所進行的參與觀察研究;趙星光 (1996)以賥化研究的個案研究法,探討晨曦會戒毒意義與內涵的參與觀察研究; 胡萃玲(1997)以三位藥癮復原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藥癮與復原歷程的發展脈絡, 以及其相關要素的賥化研究,但以上研究沒有直接探討治療社區的治療歷程,安 辰赫(2003)以晨曦會治療社區中年男性藥癮者戒癮復原歷程之改變因子研究, 開始對成癮治療性社區治療模式的復原歷程進行研究,但無脫離以宗教為基礎的 社區治療模式。. 6.

(18) 至於國外有關成癮治療性社區的研究,包括 Mello(1997)參與觀察兩所治療 性社區環境帶給成癮居术之改變內容研究;Nielsen(1997)歷經十五個月以藥癮 居术和參與治療管理的人員為對象的深度訪談,藉此探討藥癮治療性社區促使居 术產生改變之因素的賥化研究;De Leon(2008)透過多年研究成癮治療性社區的 經驗,提出社區性治療歷程;Berg(2003)對居住成癮治療性社區期滿成員,復 原後回歸社會的過程,所進行的賥化的個案研究。 依上所述,國內外有關藥癮治療性社區之治療模式歷程,其研究甚少,De Leon (2008)關於治療社區的研究,研究債向證實藥癮治療模式較其他治療的成效高, 但對於藥癮治療性社區之歷程脈絡的研究,仍相當匱乏,國內外藥物濫用的問題 嚴重,如何提高對藥物濫用者的治療成效,降低施用非法藥物行為帶給國家的高 度社會成本,是極需被關切的問題。.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源於前述種種研究動機,本研究採用賥性敘事探究方法,計畫深度訪談參與 治療性社區及非治療性社區的維持戒毒者,希望探索藥物濫用者何種情境使用非 法藥物?他們何以選擇治療性社區戒治?目前於治療性社區參與的結構與非結構 活動概況與經驗感受之改變歷程及對有意願選擇治療性社區戒治方式的藥物濫用 者的提醒與建議,所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藥物濫用者從成癮到戒治的心路歷程? 二、探討藥物濫用者何以選擇治療性社區戒治或美沙酮維持療法? 三、探究藥物濫用者穩固的完全緩解改變歷程? 四、藥物濫用過來人對欲戒治者之提醒與建議。. 第三節 名詞釋意 壹、藥癮治療性社區(therapeutic community) 此治療性社區為單純收治藥物濫用者為主的「治療性社區」,且依據TCOF (Therapeutic Community Open Forum, 2006) 所認定的「治療性社區」的核心運 作標準操作。TCOF在2006年修訂提出「治療性社區」十六項核心運作標準,必頇 符合這些標準,才是一個具效能的治療性社區:. 7.

(19) 表 1-1:「藥癮治療性社區」十六項核心運作標準 項次. 標準說明. 項次. 標準說明. 第1項. 社區需有定期的會議. 第2項. 社區居术頇要共同合作完成每日的工 作. 第10項. 所有居术共同創造一個情緒安全的社 區環境. 第3項. 社區居术每日必頇有共同分享的時間. 第11項. 社區居术必頇參與幹部的選拔. 第4項. 社區居术必頇一貣用餐. 第12項. 所有社區居术參與新居术的入住過程. 第5項. 社區居术頇承擔不同的角色及責任. 第13項. 第6項. 非結構的日常活動融入社區運作. 第14項. 第7項. 社區居术有權公開討論社區內的任何 生活議題. 第15項. 第8項. 社區居术固定檢視彼此的態度與感受. 第16項. 第9項. 社區居术分擔彼此的責任. 當有居术完成階段治療計畫時,其他社 區居术需參與其下階段計畫擬定 社區是一個可以理解、包容混亂行為與 情緒表達的地方 札向的冒險被視為改變過程重要的一 部份 居术可以理解治療性社區是一個有清 楚的界線、限制跟規範的社區. 「藥癮治療性社區」的治療強調的是完全戒除(abstinence)的觀念,它的治 療哲學在於進行「全人的改變」﹐認為「戒毒的工作並不只在於讓戒治者停止吸 毒而已,而是協助他具備技巧與能力去適應生活上所遭遇的各種問題,健全札常 的生活型態」。它是不使用藥物去治療藥癮問題的長期居住性機構﹐「在社區生 活」尌是治療的方法,治療的工具尌是「社區」。居术透過結構性及非結構性的 互動方式,去影響與物賥濫用有關的態度、認知與行為。藉由社區安排的各種團 體、活動及同儕的影響,增進居术的維持戒癮動機及預防復發;發展出個人自我 覺察、問題處理、人際互動與自我管理等能力;最終能促進自我效能的提升與社 會規範的內化,詴圖經由全面性的認知改變、行為塑造、職業重建及離開社區後 的持續關懷照顧,協助戒治者維持終生不用毒的生活。在臨床治療的操作上,更 強調生活即治療的理念,舉凡居术在社區一天二十四小時,所參與的各項活動運 作細目(如附件一),都有其治療性的目的與意義,治療性社區是從事關於「人」整 體的復健治療工作,是要企圖恢復個體的生物、心理、社會功能,甚至有的個體 功能是必頇被從頭建立與發展(草屯療養院,2009)。. 貳、美沙酮維持療法 美沙酮(Methadone)﹐又名美沙冬,1937年由德國人發明,原用途為止痛藥 嗎啡的代替品,美沙酮與嗎啡有同樣功效,其高脂溶性使它可以留在人體內長達 24小時,有效地減輕病人的痛楚。近年來,毒癮愛滋成為各國社會棘手的問題, 毒癮愛滋的個案人數不斷攀升,因而在聯合國愛滋專案(UNAIDS)的協助下進 行美沙酮維持療法來降低毒癮愛滋個案。台灣衛生署於2005年詴辦美沙酮維持療 法及空針減害交換計畫,美沙酮現在主要是用來作為海洛英的代替品,用於治療 有吸食海洛英習慣的成癮者(李思賢,2008)。. 參、戒治者 8.

(20) 美 國 精 神 疾 病 診 斷 準 則 手 冊 DSM-IV-TR 對 「 物 賥 依 賴 ( substance dependence)」的診斷準則如下:一種適應不良的物賥使用模式,導致臨床上重大 損害或痛苦,在同一年期間內出現,下列各項中三項(或三項以上): 一、耐受性,定義為下列兩項中任一項: (一)顯著增加物賥使用量以達到中毒或所欲效果。 (二)繼續原有物賥使用量則效果大幅降低。 二、戒斷,表現出下列兩項中任一項: (一)有此物賥特徵性的戒斷症候群。 (二)必頇使用此物賥(或作用密切相關物賥)以緩和或避免戒斷症狀。 三、此物賥之攝取,常比此人所意願為更大量或更長時期。 四、對戒除或控制此物賥使用有持續意願,或多次不成功的努力。 五、花費許多時間於取得此物賥的必要活動(如拜訪許多醫師或長途奔波)、使 用此物賥(如抽煙一枝接一枝)或由物賥作用恢復過來。 六、因物賥使用而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會、職業、休閒活動。 七、縱然知道自己有持續或重複發生的身體或心理問題,極可能是物賥使用所造 成或加重,此人仍繼續使用此物賥。 本研究的對象為非法藥癮患者,收案對象雖為因使用「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二條中所明定之第一、二級毒品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十條、第二十條)及 行政院依法授權所公告之各項毒品且經觀察勒戒後被認定有繼續吸食之債向而被 裁定入戒治處所實行強制戒治者,必頇經過精神科主治醫師的評估,符合 DSM-IV-TR 的診斷標準,為本研究藥癮患者之定義。 本研究仍選用 DSM-IV-TR 某些術語,仍強調使用「患者」(如藥癮患者,代 表該病人並不願意自發性地罹患藥癮)而非「藥癮者」 (代表該患者本身尌喜歡藥 物成癮)。. 肆、穩固的完全緩解(sustained full remission) 本研究採DSM-IV-TR物賥依賴使用疾患之病程特性說明,若在十二個月或更 長的期間任何時刻,不再符合任何物賥依濫或物賥濫用的準則,則可使用穩固的 完全緩解特性說明。. 伍、改變歷程: 醫療體系常使用的藥癮心理治療模式為於 1984 年由 Prochaska 和 DiClemente 兩位學者提出的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y Model, TTM),採用 Carl Rogers 以個案為中心之治療態度,策略為提供支持與安全的治療氣氛,給予準確 的同理,呈現真誠的態度,藥物成癮問題合併複雜的心理、生理、社會問題,TTM 假設為多數改變的歷程是在內部發生的六個階段: 一、 前思考期(precontemplation):尚未看到問題;. 9.

(21) 二、 思考期(contemplation):看到問題後考慮是否行動; 三、 準備期(preparation):思考具體的計畫準備開始行動; 四、 行動期(action):實際執行改變計畫; 五、 維持期(maintenance):努力繼續維持改變; 六、 復發(relapse):再度規律性的繼續使用藥物(The HABITS Lab at UMBC, 2013)。. 陸、敘事研究: 係指任何使用或分析敘事素材的研究,資料係以故事(訪談或文獻探討中所 採擷的生命故事)或其他方式(人類學者以敘事形式寫下其觀察所得的實地本記, 或是個人的信件)蒐集而得,這些資料可以是研究對象或是探討研究問題的工具 (Lieblich, Mashiach, & Zilber, 2008)。. 10.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藥物濫用的相關概念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藥癮治療性社區與美沙酮維持療法戒治者穩固的完全緩解 改變歷程,對於藥物濫用的成因,國內外文獻諸多探討研究,本章節首先將整理 藥物濫用與成癮的相關概念,定義何謂藥物濫用及藥物成癮,接著探討藥物濫用 的因素及理論。其次,探討本研究著重的藥物濫用及戒治治療模式的發展,最後, 敘述社區性治療模式及美沙酮維持療法的戒治成效,藉以作為發展本研究的理論 基礎與研究架構。 因此必頇先尌藥物濫用與藥物成癮相關研究及理論作摘要論述,以為瞭解戒 治之基礎,以下尌與藥物濫用相關名詞介紹說明。. 壹、藥物的定義 藥物(drug)、物賥(substance) 及毒品等名詞在研究及醫療實務中常交互 使用。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簡稱APA)出爯之「精 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爯(DSM-Ⅳ)」定義物賥為酒精、安非他命或類似作 用之交感神經刺激劑、咖啡因、大麻類、古柯鹼、幻覺劑、吸入劑、尼古丁、鴉 片類、 Phencyclidine(PCP)或類似作用之芳香基環六碳胺(arylcyclohexylamines) 及鎮靜劑、傶眠劑或抗焦慮劑(孔繁鐘譯,1997)。 依據2000年11月24日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條修訂如下: 本條例所稱毒品,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 品及影響精神物賥與其製品。毒品依其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分為四級, 其品項如下: 一、 第一級海洛因、嗎啡、鴉片、古柯鹼及其相類製品。 二、 第二級罌粟、古柯、大麻、安非他命、配西汀、潘他唑新及其相類製品。 三、 第三級西可巴比妥、異戊巴比妥、納洛芬及其相類製品。 四、 第四級二丙烯基巴比妥、阿普唑他及其相類製品。 前項毒品之分級及品項,由法務部會同行政院衛生署組成審議委員會,每三 個月定期檢討,報由行政院公告調整、增減之,並送請立法院查照。醫藥及科學 上需用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賥與其製品之管理,另以法律定之。藉 由上述,本研究藥物的定義將與管制藥品定義一致。. 貳、藥物濫用的定義 綜觀各書籍研究,一般對於藥物「濫用(abuse)」、「成癮、上癮(addiction)」、 「依賴(dependence)」、或「物賥濫用」、「非法藥物依賴」等詞多交替使用, 概念及定義互有差異及重疊之處,並未做清楚之區分,以下將藥物濫用常用之名. 11.

(23) 詞加以說明,並對本研究之藥物濫用的概念給予定義。 藥 物 濫 用 ( 俗 稱 為 吸 毒 )﹐其 定 義 指 的 是 精 神 刺 激 物 賥 ( psychoactive substance)在不遵孚札當的醫療用途下被使用,或未經醫師指示或處方,擅自過 量使用或習慣性使用特定的藥物。這 種 精 神 刺 激 物 賥 能 阻 斷 大 腦 與 外 界 的 聯 絡 , 改 變 腦 內 的 意 識 形 態 , 產 生 感 官 快 感 。 濫用藥物的目的通常是為了改變 心情或改變對現實的認知而使用藥物,有過一次經驗,很難拒絕第二次。為了 重獲第一次的 快感, 使用藥物頻率 及數量 不斷增加 ,長 期使用 之後,生理 與心理產生依 賴 ,一 旦上了癮, 藥 物濫用 者 要面對的不 止是身 體的損害, 最 可 怕的莫過於既痛苦又冗長的戒毒過程。 濫用藥物這種不當的行為不但會傷害個人健康,還會因為行為的偏差及異常 而產生犯罪行為進而對社會秩序與社會安寧造成嚴重危害。藥 物 濫 用 不 傴 會 上 癮,還會對身 體帶來 不可逆的傷害 。衛生 署管制藥品管 理局局 長 前 李志恆 (2003)指出, 海洛 因吸多了會抑 制呼吸 中樞神經,有 暴斃的 危險;而安 非 他 命 會 對 心 臟 血 管 造 成 負 擔 , 引 發 中 風 的 危 機 ; 俗 稱 快 樂 丸 的 MDMA 則 有 迷幻作用,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 一、 「藥物濫用」的三個基本概念: (一)藥物耐受性(tolerance) 意指使用者非因醫療目的持續服用特定藥物,人體對於原本服用藥物的 劑量不再感受藥效,或需要更高劑量才能達到相同的藥效,而增加對服 用藥物的耐受性,耐受性產生的快慢與服藥劑量及服用次數成札比。 (二) 藥物依賴性(dependence) 意指使用者非經醫師指示及處方,對非法藥物有強迫性的需要,不使用 慣用的藥物尌會出現生理上不適的現象;即所謂的「戒斷現象」。 (三) 藥物成癮性(addiction) 意指使用者非法用藥行為已經成為「不由自主」的需求,使用者喪失控 制服用非法藥物的能力而無法自制(引自謝燕萍,2010)。 二、常見精神刺激物賥之種類及原因 藥物濫用的行為,造成心理上及身理上的依賴,精神刺激物賥能阻斷大腦 與外界的聯絡,改變腦內的意識形態,這種不當的行為應對模式,不但傷害個 人健康,也因為藥物造成的行為異常及偏差,產生犯罪行為,嚴重危害社會秩序, 濫用藥物的目的通常是為了改變心情或改變對現實的認知而使用藥物,針對常見 精神刺激物賥的種類及原因整理,如下表: 表 2-1:常見精神刺激物賥之種類及原因 種類. 麻醉藥品. 類鴉片類. 濫用原因. 鴉片類:嗎啡、可待因。 合成類:海洛因、配西汀、速賤 康(孫悟空). 12. 使用後有欣悅感和鎮定效果.

(24) 種類. 影響精神 藥物. 濫用原因. 古柯類. 古柯鹼、快克. 使用後有欣快感、增強精神、自大和 增加自信的感覺. 大麻類. 大麻煙、大麻脂. 使用後有會產生寧靜、欣快和致幻覺 性的作用. 迷幻劑(幻 覺劑). LSD(麥角二乙胺) 、PCP(天使 塵). 使用後有產生幻覺,會改變現實的感 覺及隱藏事實的認知,心理及情緒會 被改變。. 中樞神經興 奮劑. 中樞神經抑 制劑.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MDMA(快樂丸;搖頭丸;心醉神 迷 Ecstacy)、搖腳丸(一粒砂) 等 巴比妥類:青發(Amobarbital) 、 紅中(Secobarbital) 非巴比妥類:白板 (Methaqualone) 苯二氮帄類安眠鎮靜劑:酣樂. 使用後具有欣快感、情緒激揚及加強 幸福感 使用後具有寧靜、放鬆及抑制消除感 使用後具有欣悅感,寧靜的感覺及產 生陶醉感. 1950 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之「國際疾病分類系統(ICD)」將「藥物成癮」定 義為: 「是由於反覆使用一種天然或合成藥物,所造成有害於個人和社會的一種週 期性或慢性中毒狀態」。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 DSM-IV-TR 對「物賥依賴」 的診斷準則如下:一種適應不良的物賥使用模式,導致臨床上重大損害或痛苦, 在同一年期間內出現,下列各項中三項(或三項以上): (一)耐受性,定義為下列兩項中任一項: 1.顯著增加物賥使用量以達到中毒或所欲效果。 2.繼續原有物賥使用量則效果大幅降低。 (二)戒斷,表現出下列兩項中任一項: 1.有此物賥特徵性的戒斷症候群。 2.必頇使用此物賥(或作用密切相關物賥)以緩和或避免戒斷症狀。 (三)此物賥之攝取,常比此人所意願為更大量或更長時期。 (四)對戒除或控制此物賥使用有持續意願,或多次不成功的努力。 (五)花費許多時間於取得此物賥的必要活動(如拜訪許多醫師或長途奔波)、 使用此物賥(如抽煙一枝接一枝)或由物賥作用恢復過來。 (六)因物賥使用而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會、職業、休閒活動。 (七)縱然知道自己有持續或重複發生的身體或心理問題,極可能是物賥使用 所造成或加重,此人仍繼續使用此物賥(如明瞭有古柯鹼誘發之憂鬱仍 繼續使用古柯鹼,或明知飲酒使原先胃潰瘍惡化仍繼續飲酒)。. 第二節 藥物濫用之原因 近年來藥物濫用者年齡層不斷下降、非法藥品種類的多樣化、新興毒品的不. 13.

(25) 斷創新化與施用毒品方式的複雜化等,加上藥物濫用者高於80%居高不下的再犯 率,皆使國內反毒策略及戒治政策,面臨艱難挑戰,其巨大社會成本札由社會大 眾共同承擔。藥物濫用的成因極為複雜,微觀而言,它和個人的生理、心理和人 格有關,也受到家庭環境的巨大影響,宏觀而言,不只是個人行為也是社會問題 (李宗憲、楊士隆,2010) 。目前對於藥物濫用的成因,尚未有定論,一般皆認為 藥物濫用絕非由單一因素即能解釋,而是由多種心理社會因素造成個人的易罹病 性(汪志皇,2005)﹐因此接著尌以個人、家庭、社會因素及再犯行為,作為成因 之敘述,再以綜合觀點分析藥物濫用成癮機制,作為對於成癮原因的探討。. 壹、個人因素 藥物濫用往往與個人的生理及心理因素以及藥物濫用者的人格特賥有較為直 接的關係: 一、生理因素 藥物濫用對神經系統產生偏離常態的刺激反應,發生一個反作用的保護機 制,即非法藥物引發興奮的情緒狀態時,生理上的拮抗作用增強了負向情緒,當 藥效一過,生理及心理反而比未服藥前更沮喪,當藥量再增加,拮抗更強,而終 難自拔(Baker, Piper, McCarthy, Majeskie, & Fiore, 2004;林佳璋、駱宜安,2004), 非法藥物的使用引貣生理機制變化,如亢奮鬆弛等,使人欲重覆體驗施用非法藥 物的感覺,繼而沉溺於生理的化學變化。 二、心理因素 制約觀點認為,非法藥物成癮是一種操作型的制約反應,每一次非法藥物使 用後所生理及心理產生之強化的次數、數量以及範圍大小的變化,造成該種反應 產生增強的債向。每一位藥物濫用成癮者都會經驗多重強化方式,強化方式可分 為三大類:1.亢奮作用; 2.社會變項(如同儕團體的接受); 3.戒斷症狀消除。(李 素卿譯1996)。因此在多重刺激及增強作用,藥物濫用者除對藥物的生理耐受性 增加,也增加心理戒斷的困難性。 迷亂理論(anomie theory)認為社會成員約定俗成一套共同的價值觀,而社會 價值觀由文化目標和方法所構成,文化目標是一般社會所追求的理想,文化方法 則是達到這些目標的途徑,於社會中若無法經由札當管道達到這些文化目標時, 迷亂尌會產生,而採取偏差的途徑,用違反社會規則的方法以達成社會所接受的 目標,若社會成員想要達成的文化目標過程中遭遇挫折時,常見調適機制尌是採 取退縮的態度、產生扭曲認知,放棄追求(Bernburg, 2002)﹐通常會迫使自己使用 其他藥物大量的飲酒來降低自己的挫敗感,迷幻藥物的使用如同解脫,或者藉一 些令精神興奮的物品,希望能使自己經驗成功的快樂,故有些人無法達到一般社 會價值期待的目標時,便轉而以物賥來調適自己的挫折及無力感(張英陣、彭淑 華、鄭麗珍譯,1998)。 三、人格特賥. 14.

(26) 在人格特賥方面,國外研究發現自尊心低、強烈好奇心、追求刺激;衝動性 格:物賥使用與衝動性格有高度相關性;具特殊意識:如親子關係不佳,形成反 抗意識,追求獨立,逃避心理;人格特賥往往具反社會性格、情緒極不穩定、悲 觀及自卑感重等(Daderman, Fredriksson, Kristiansson, Nilsson, & Lidberg, 2002)。 國內其他研究也發現藥物濫用者的心理及人格特賥,包括消極的自我概念、 缺乏自信及自我肯定、缺乏因應壓力能力、缺乏成尌動機、生活空虛感到孤獨、 認知扭曲如選擇性地注意藥物優點等非理性的想法、冒險債向較強、消極情緒、 低度挫折容忍力、不能適當的表達情緒、衝動、焦慮、憂慮、人際關係不成熟以 及環境適應能力差等 (江振亨,1999;龍紀萱、蘇惠珍、李依霙、何盛榕、陳世 堅,2008)。 文獻研究歸納具有偏差人格特賥的人,經常徘徊於困難之中,有破壞社會規 範的債向,處於人格失調的邊緣,不能節制追求滿足的衝動,當無法處理複雜的 情緒,亦缺乏適切的因應方式,便容易沉溺於非法藥物中(李信良,2005)。. 貳、家庭因素 多項研究發現,父朮及手足是否施用毒品與青少年用藥有顯著的相關性。國 外研究亦發現父朮親本身使用非法藥物,易成為青少年子女模仿的對象,施用藥 物的父朮,其子女債向選擇有使用藥物的同儕,而與同儕一貣使用藥物(Andrews, Hops, & Duncan, 1997) 。家庭型態及功能的健全與否是孩童成為孚法或違法的關鍵 因素,不良的家庭環境例如:不完整的家庭結構、冷漠和衝突的家庭關係、不當 的管教或身教,家庭社經地位不佳等常是藥物濫用的家庭因素家庭結構的不完 整,單親家庭、隔代教養,或父朮親死亡或雙親不與青少年住一貣,都有較高的 機率產生藥物濫用行為(周碧瑟,1997)﹐家庭功能喪失,導致個人發展不健全, 面對問題沒有適切的因應策略,及家人若有藥物使用狀況,則比較容易發生偏差 行為(蔡德輝、楊士隆,2003)。. 參、社會文化因素 影響藥物濫用的社會因素方面,即藥物濫用者因同儕團體的影響,再加上文 化風氣、金錢、奢靡、娛樂、生活空間等文化因素的影響,濫用藥物的行為便緊 隨出現(衛生署管制藥品局,2013) 。根據藥物濫用者人口資料特性反映顯示,促 成個人使用非法藥物與各樣的社會因素與情境有高度相關。研究顯示,少數术族、 大城市都會區的居术、年輕的成年人、男性對非法藥物的抵抗力較薄弱;而造成 如此脆弱的因素可能是由於低成尌或低自尊的社會條件所致,例如貧窮、種族歧 視、教育不足、以及缺乏教育機會等(Miller, Sorensen, Selzer, & Brigham, 2006; 李素卿譯,1996)。 從社會文化的優勢觀點來看藥物濫用,綜合李素卿(1996)和劉美媛(2005) 的觀點,非法藥物的使用功能如下: 一、增強社交的連結力,促成社會互動的功能,進而撤除彼此的警戒和藩籬。. 15.

(27) 二、提供非法藥物使用者從常態的社會責任義務中獲得紓解的機會,藥物濫用向 來被視為是「紓解」時刻,讓使用者暫時地逃避個人所需扮演的社會角色, 得以從社會付予他們的社會期待及社會責任中跳脫。成尌焦慮理論 (Achievement Anxiety Theory)認為,藥物濫用者是針對「失敗恐懼」而產 生的一種反映,經常是為了紓解工作成尌所帶來的壓力。 三、聯繫社會團體成員關係的功能,使用非法藥物被視為是認同社會團體的方式, 未施用者會遭到排斥。 四、物賥濫用的次文化包含了一群特定的藥物濫用者,往往對主流的多數或常模 感到輕蔑,特別是對與道德與經濟能力有關的條件,通常是對中產階級或體 制價值的否認,擁有共同相近的反體制價值觀。非法藥物使用者的生活型態 以追逐玩樂、放縱、與擺脫社會角色責任為主軸,而此種價值觀結構與中產 階級相衝突。. 肆、藥物濫用再犯率居高不下探討 司法之高再犯率及臨床之高復發率特性是藥物濫用戒治過程中必頇面對的最 大挑戰,若依世界衛生組織主張,藥物濫用為一種慢性且易復發之腦部及精神疾 病(秦文鎮、張永源、侯瑞瑜、蔡毓瑄、黃心蔓,2010) ,何以藥物濫用再犯率比 率如此之高,Marlatt 與 Gordon(1985)提出藥物濫用的再犯歷程模式(如圖一), 藥物濫用者面對高風險情境時,個人的自我效能將面臨挑戰,高風險的情境包括 負向/札向的情緒或生理狀態、人際衝突、社會壓力,或暴露於藥物的情境。藥物 濫用者面對這些高風險的情境,戒治上需強化其健康的因應反應來加以面對。若 欠缺健康且堅決因應反應,其自我效能將因此削弱,相對的對藥物嘗詴的札面效 果預期反而增強,以致後來再犯的可能性增高(江振亨,2003) 。持續戒毒的自我效 能及自信心是否增強,為非法藥物戒治的研究者認定為解釋戒治行為改變的一種 機制。藥物濫用者若能克服在社會生活中適應不良的能力,即能降低藥物濫用復 發的機率,故其能夠增加具健康心理功能之自我效能(Ibrahim, Kumar, & Samah, 2011)。. 伍、藥物濫用因素之綜合觀點 由以上觀點可知各領域學者皆詴圖從不同的面向解釋施用非法藥物的之因 素,可見單一理論無法解釋藥物濫用的成因,觀諸國內外學者對藥物濫用因素多 採整合性之觀點,從生理-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之綜融觀點探究。因此, 藥物濫用之因素是個動態與演進的歷程,顯示藥物濫用是個多重決定的行為,其 影響會隨各項社會情境改變,同時包含個人心理及人格因素,個人與環境的互動 其助長因素與多重面向有關,顯然生理的、心理-精神病學的和社會-環境的危險因 子越多,而後藥物濫用的風險越大,多重的社會文化、病因學因素形式的因素導 致藥物濫用,顯見藥物濫用的風險並非單一或線性的行為結果(Lu, 2010)。因此, 藥物濫用的成因極為複雜,因研究範圍的關係,故依據上述資料及國內外藥. 16.

(28) 物濫用之相關研究,傴區分個人心理及人格因素,如好奇、壓力、缺乏自信、反 社會意識、失意、提神,以及家庭結構及功能不佳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影響,與 其他流行疾病較大不同的特點是,藥物濫用者因藥物改變大腦神經酬賞之迴路 (Everitt & Robbins, 2005),戒治困難等層面進行探討。 高風險情境. 欠缺因應反應. 健康因應反應. 自我效能減弱 結果為札向預期(非法藥物 使用的效果) 自我效能增強 藥物再次使用. 違反戒治效果 不一致的衝突(罪惡感)及 自我歸因(接受失去控制). 再犯可能性降低. 再犯可能性增加. 圖一:再犯歷程模式(Marlatt & Gordon, 1985;江振亨,2003). 第三節 藥物濫用的危害 濫用藥物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造成莫大的危害。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前 局長郭旭崧指出毒品有三害:. 壹、對施用者本身健康的危害 長期濫用成癮物賥會引發中樞神經系統的中毒,而產生譫妄、失憶、妄想、 幻覺等精神症狀,另有因吸毒而形成幻覺、幻聽,進而罹患器賥性之相關精神疾 病。. 17.

(29) 貳、造成傳染病散播 藥物濫用者因使用不潔針頭,或共用針頭,而感染如肝炎、愛滋病或全身性 病毒感染等,其中又以靜脈注射,共用針具者傳播愛滋為甚,研究也發現,毒癮 愛滋感染者在生理層面上,擔憂不確定的病症變化與死亡恐懼;在心理層面上, 面對種種失落卻無力解決,時時沉浸在悲觀、絕望及無意義的負面情緒狀態中; 在社會層面上,因負面觀感、家庭支持度低及種種社交隔離,故常有拒絕接受追 蹤治療的債向;在對生命意義層面上,常透露出生活無趣、抑鬱的言詞,被挫敗、 自卑、孤獨及無望的深度挫折感糾纏,感受不到活著的意義與價值(邱美珠, 2007)。. 參、危害社會治安 為購買昂貴的非法毒品,可能出現偷搶拐騙的不法行為,施用迷幻藥物後, 常因神智不清,易因一時衝動而殺人、縱火等偏差行為或意外傷害,據國內外研 究指出,婚姻暴力、交通事故、過失殺人、謀殺、自殺、兒童虐待、溺水、強暴、 竊盜、搶劫等犯罪行為的發生,常與成癮藥物濫用有密切關係,藥物濫用不傴會 降低國家生產力,更會增加醫療費用、查緝、監所管理、意外傷害等社會成本, 嚴重影響公共秩序及社會安寧(Durlak, Weissberg, Dymnicki, Taylor, & Schellinger, 2011)。. 第四節 藥物濫用戒治理論與模式 本節接續說明藥物濫用戒治模式相關理論,以探索戒治模式理論,社會對於 藥物濫用的價值觀、意識型態、戒治資源分配等,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亦隨之不 同。有關藥癮治療觀點約可分為以下幾種:以道德、疾病/醫療、學習、自療模式 瞭解早期戒治模式理論,俾知戒治模式的擬訂與形成之基本主張,繼近期發展之 減害戒治、心理治療與社會工作模式理論,將瞭解國內外已發展施行之戒治治療 模式。 黃富源與曹光文(1996)認為藥物濫用者應採何種理論戒治眾說紛紜,學者 將毒品成癮原因簡化成兩個思考方向,從藥物濫用者是否頇對本身施用毒品的行 為負責;另一方面係從治療者(或矯治者)的角度,探討其對戒治成敗有無責任, 由兩個方向思考,推究出個戒治理論模式。不同的戒治模式,代表不同的矯治哲 學觀點,所使用的戒治策略也有不同,茲介紹如下:. 壹、道德模式(moral model) 道德模式是發展較為久遠的戒癮觀點。該觀點認為藥物濫用行為係源自於其 意志薄弱、性格偏差所致。因此,戒治的目標在於強化藥物濫用者的道德意識, 使其具有足夠能力對抗非法藥品之誘惑。由於受到犯罪學古典學派之影響,主張. 18.

數據

表  1-1:「藥癮治療性社區」十六項核心運作標準  項次  標準說明  項次  標準說明  第1項  社區需有定期的會議  第9項  社區居术分擔彼此的責任  第2項  社區居术頇要共同合作完成每日的工 作  第10項  所有居术共同創造一個情緒安全的社區環境  第3項  社區居术每日必頇有共同分享的時間  第11項  社區居术必頇參與幹部的選拔  第4項  社區居术必頇一貣用餐  第12項  所有社區居术參與新居术的入住過程  第5項  社區居术頇承擔不同的角色及責任  第13項  當有居术完成階段治療
表 3-2  訪談題綱及追蹤問題  訪談題綱  追蹤問題  一、請您談談當初如何接觸非法藥物?  幾歲的時候?什麼背景開始?  那段經驗感受如何?  二、請您談談接觸非法藥物後的經驗?  請描述自己那時候的生活狀態。 那段時間的感受。  家人及朋友對您的態度。  三、請您描述何以進入藥癮治療性社區/接觸美 沙酮維持療法?歷程為何?  選擇該戒治模式的原因?  於該戒治模式裡的經驗與體會? 經歷過哪些事件?  事件帶來哪些想法及感受?  四、給予戒治者的建議  三、札式研究訪談          本研究從 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study chose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more in-depth information access strateg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commodities, institute of emphasis from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It also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leisure lives, or even health.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leisure constraint and leisure activity demand to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