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馬嘯, 《書法人文──民間書法》,浙江: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年 6 月初版,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馬嘯, 《書法人文──民間書法》,浙江: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年 6 月初版,頁"

Copied!
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創作理論基礎

第一節 借鑑民間書法

民間書法在台灣似乎是不太被注視的,因為一般人多半認為民間書法 是不成熟的,它缺乏藝術的穩定性、嚴謹性和洗鍊性。它本身不在一個規 範之內,因此很難跟所謂「名家書法」所營造多年的規矩作抗衡。但是當 我們窺探民間書法的多元性、變化性和自由性時,身為視覺藝術創作者的 我們,不得不對先民的樸實真誠所塑造出的藝術價值而讚嘆萬分。然而,

民間書法的歷史發展,在其定位上至今還是有其矛盾性存在,特別若是將 它視為「藝術」層面來看,似乎其包容性還要更為寬廣。本章節將就筆者 創作所借鑑之民間書法作品為主要探討,期望能讓創作的脈絡更加清晰。

一 樸實的民間書法

從書法史中可以約略窺見,書法藝術發展至明末清初,碑學理論有了 大致的雛型,廖新田在《清代碑學書法研究》中,將清代碑學理論分為三 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阮元在嘉慶年間發表<南北書派論>與<北碑南帖論

>,作為清代碑學理論的開道先聲,到了道光年間,包世臣撰寫《藝舟雙 楫》,帶來清代書法的時尚風貌;接近清末的光緒年間,康有為更發表了《廣 藝舟雙楫》,堪稱總結性著作,無論在內容、系統上都更富完整性,且更具 創新性,此三階段以表格方式呈現地更為清晰【表 1】

(2)

表 1:清代碑學理論分期表1

現在所謂民間書法,筆者認為應是其風氣的持續延伸與發展。民間書法的 提出與定義,現今還是不斷地被爭議著,馬嘯在《書法人文──民間書法》

中提到了一個時間定位的問題:經過秦、漢、魏、晉、南北朝的大盛,從 隋代過度到唐代,民間書法已至尾聲。2也就是說,民間書法的借鑑,從書 法史來說,似乎是有個時間脈絡的。其字體和書體上都處於過渡階段,如 秦漢簡牘帛書、魏晉六朝碑版,跨越多朝代的敦煌遺書,甚至今已不再傳 世的邊塞文字遺書,介於篆書和隸書、隸書和楷書、章草和今草……之間,

風格或介於鍾繇與二王,或介於歐陽詢與顏真卿之間,甚至在晉尚韻、唐 尚法或唐尚法、宋尚意之間……。在這樣的「新舊」交替與蛻變的的過渡 時期,點畫、結體、章法都不算成熟,而且多半為實用而書,多在當時社 會的中下階層流通,這樣的社會實踐,不但溝通了當時的社會體制,也為

1

表格摘錄廖新田, 《清代碑學書法研究》 ,台北:北市美術館,1993 年 6 月初版,頁 96。

2

馬嘯, 《書法人文──民間書法》,浙江: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年 6 月初版,頁

29。

(3)

現代的書法創作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

無論碑版或敦煌遺書,由於這樣的民間書法幾乎未經雕琢,像塊璞玉 般沒有經過提煉,它在書寫時並沒有太多傳諸後世或讓人臨摹的想法,或 許只為交流、手札,或者只是民間的抄經、造像,有的不計工拙地率意書 寫,自然質樸、簡單粗糙,有的既雕且琢,或者清麗、或者端莊,加上前 段所述,其處於不成熟的過渡階段,導致天真的種種趣味油然散發,它的 不成熟性,對現代人說,意味著發展的可能性,其發展經過後世的挖掘與 整理,在二十一世紀今天,書法創作者將其沉澱與消化,將時代精神與個 人趣味投注其間,演變出自我風格面貌。民間書法建立在民間成千上萬的 社會實踐中,很自然地,也很真實地反映了時代與時期的民眾思想情感和 審美趣味,有多少的社會生活,就有多少的審美意識,有多少的文化型態,

就有多少的風格面貌,我們似乎不能說它是個完整的作品,但我們可以說 它是個歷史的痕跡、歷史的文件,當我們看到了各種乖張放肆的書寫,不 得不驚嘆:這是書法嗎?字居然可以這樣寫?甚至也可能會帶有輕蔑眼 光:這用左手寫會不會更好?小孩子來寫應該就足夠了吧?這樣的疑問是 刺激創作活潑的動力。藝術家在創作時,需要時間內化,特別當今的所謂

「藝術重生」時代:……由動力、實證主義、經驗論、理性思潮、物質主 義、世俗化和科學主義所形成現代性傳統的超越……3。在評價與激辯甚至 顛覆中的創作時代,民間書法無疑帶給當代書法創作有更寬廣的視野、注 入更多創作泉源。

在探討民間書法問題時,常常會將民間書法的相對性來做探討,有的 人會用「官方書法」,有的人會用社會階級來劃分,有的人用「學習背景」

3

蘇西.蓋伯利克(Suzi Gablik) , 《藝術的魅力重生(The Reenchantment of Art)》 ,王雅各

譯,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 7 月初版,頁 12。

(4)

來論民間與文人書法,也有人用書寫表現形式來與之相對。沃興華在《民 間書法藝術》中將「民間書法」與「名家書法」來做一個相對的呼應。他 認為:民間書法在形式上是不成熟的、在歷史上被人遺忘的古代書法4;而 名家書法,是作為某個字體和書體的極致,其高度成熟作為經典,帶有標 準的涵義……它強調的是一種規範一種秩序,它體現的是一種守成的精 神。5如此來界定,雖然或多或少還是會有問題,但是似乎也比較客觀,尤 其是對書法創作來說,主要是其認為民間書法在定義上,作為藝術概念,

不應當政治化,應當從「藝術發生學」的角度出發,要先了解他的產生背 6。當民間、名家這種二元對立的結構情況出現時,我們更能夠將其解構,

雖然這是「洋派」的說法,但似乎也十分貼切,如此能了解民間書法的質 樸面與精緻面,更體會名家書法的經典性與完美性。

實際上在面對或借鑑樸實的民間書法,應該有個步伐性與漸進性的。

孫過庭在《書譜》中提到: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既能險絕,復歸平正。7在王仁鈞先生所著《書譜導讀》中譯為:

……初學結體,只要能得平穩端正;等到能平穩端正了,務虛追求險 絕奇特;等到能險絕奇特了,又得在回歸平穩端正。8……

其中特別強調,孫過庭的三段論:平正→險絕→平正,第一階段的平正,

並不和第三階段的平正全等,也不是第二階段的倒退。9這樣說似乎有點抽 象,筆者認為這或許多少帶點「藝術眼光」與「藝術境界」的問題,特別

4

同註 13,頁 2。

5

同註 13,頁 5。

6

同註 13,頁 1。

7

(唐)孫過庭, 《書譜》 ,故宮原色法帖選 1,日本東京:二玄社,昭和 59 年(1984)初 版。

8

王仁鈞, 《書譜導讀》 ,台北:蕙風堂,2003 年初版,頁 92。

9

同註 23,頁 93。

(5)

是當民間書法的介入。民間書法與名家書法是對立卻也相輔相成,名家書 法因為多是典型的標準,是學書法端正的最好範本,學書者透過臨摹名家 書法,掌握各種技巧與法則後,開始關注形式與追求風格,對名家書法感 到束縛,民間書法能提供創作靈感,將名家書法擴展到民間書法,在此用

「擴展」而非斷絕,因為名家書法提供學成規矩,民間書法提供創作泉源,

當內化、提煉、昇華後或許能夠「復歸平整」,但也或許要花一輩子的時間 去追尋。

二 結構浪漫的六朝碑版

六朝,顧名思義泛指三國至隋這一時期,約西元兩百多年至西元六百 多年,這個時期處於一個動盪的年代,無論政治或經濟,甚至經濟或文化 的發展都甚雜處,在文字的發展上也處於一個過渡、演變與轉變的時期。

中國的碑文化源遠流長,其始祖似乎也無從考證,但是碑的發展在今天還 是不斷的流傳與使用。金其楨在《中國碑文化》中提到了較為清楚的時代 性定位:

……自漢以後演進發展到清代,碑的涵義已引申、擴展為刻石、碑、

碣、摩崖、墓誌、刻經、造像紀、塔銘、石闕銘、題名、橋欄橋柱題 記、井攔題記、祠堂(享堂)紀事、墓莂(刻於石上、埋在墓中的實 墓地的契約)、界石、畫像題字、石刻字帖等一切有文字的石刻和線刻 圖畫碑的總稱。10

也就是說,在清時的抑帖揚碑的風氣中,眾多的「碑產物」面向都有其程 度上的標準,這些眾多種類均統稱為碑,但在「碑版」的定義上,沃興華 認為應以追求的目的來與「碑學」相區別,並認為碑版應有廣義與狹義的

10

金其楨, 《中國碑文化》 ,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 年 1 月初版,頁 6。

(6)

區別,廣義當然是一切石刻作品,狹義指從秦漢到六朝的石刻作品,並提 出將唐碑排除在外的理由有三:一是唐碑與帖學關係過於密切,二是容易 造成書家在碑學與帖學身分的混亂,三是唐碑字體與書體的高度成熟,與 六朝或之前的精神不相符11,其實這跟包氏與康氏12所著之思想似乎有著異 曲同工,如康氏在《廣藝舟雙楫》中提到:

今世所用,號稱真楷者,六朝人最工。蓋承漢分之餘,古意未變,

質實厚重,宕逸神隽,又下開唐人法度,草情隸韻,無所不有。晉帖 吾不得見矣,得盡見六朝佳碑可矣。13

包氏與康氏等抑帖揚碑之著作在當時可謂風靡,經過時代與環境的變遷,

由今視之,或許個人主義成分過重,但在借鑑民間書法的創作意圖上,筆 者認為是心靈相通的。

從創作的意圖來看六朝碑版,康有為形容其有十美形容地貼切:

……可宗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 法跳躍,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約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 足,八曰古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14

這樣的歷史文物有了這樣的完美形容,似乎無懈可擊,在此筆者將提出幾 件影響創作的借鑑碑版,並見其結構之特色。

11

沃興華, 《碑版書法》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5 月初版,頁 4。

12

包世臣著《藝舟雙楫》 ,康有為著《廣藝舟雙楫》 ,皆為清中葉後抑帖揚碑之代表著作。

13

(清)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 ,國家圖書館藏股集藝術類編 16,北京:北京圖書館,

2004 年初版,卷四,十六宗第十六,頁 17。

14

同註 28。

(7)

廣武將軍碑 廣武將軍碑 廣武將軍碑

廣武將軍碑【圖 2-1、圖 2-2】

圖 2-1:《廣武將軍碑》I,正、反、側拓片15

圖 2-2:《廣武將軍碑》II 局部

15

圖片來源:朱玖瑩, 《歷代法書選輯 15-前秦廣武將軍碑》,高雄:大眾書局,1973 年

1 月初版。

(8)

《廣武將軍碑》刻於前秦建元四年(公元 368 年),整體來說,其字體 界於分書與楷書之間,這種過渡階段,造成筆畫的奇態橫生,金其楨在《中 國碑文化》中形容十分生動:

其書風貌似粗枝大葉,不拘小節,不求工致,實際上粗疏中含細緻,

草率中見精巧。其結字不受界格拘束,極盡變化,或欹或正,或左右 挪讓,一字一變,略無類同。16

其字形的奇特,使蒼茫渾樸的奇異姿態展現了放浪形骸的天趣,大拙大巧 的自然純真,使其備受後世讚賞。令筆者感到最奇情妙趣的是碑中字與格 線的關係【圖 2-2】,在碑中並非所有文字都有格線,但有格線的地方卻很 多字都會依附甚或和格線相互牽扯,甚至有「借邊」、「破邊」的狀況,如 同璽印佈局一般,加以借鑑雕琢,可有無限發展的可能。

好太 好太 好太

好太王碑王碑王碑【圖 3-1、圖 3-2】 王碑

圖 3-1:《好太王碑》I 上、下半部17拓片

16

同註 25,頁 213。

17

圖片來源: 《中國著名碑帖選集 2-好太王碑》 ,長春:吉林文史,1999 年初版。

(9)

圖 3-2:《好太王碑》II 局部

全名《高句驪好太王碑》據記載刻於東晉義熙十年(公元 414 年),碑 上記頌了漢朝時臣屬於漢帝國的高句麗王朝(今韓國)其第十九代國王之 豐功偉業,此碑位於東北,屬中原邊塞之處,被稱為「東海第一碑」或「東 方第一碑」,深具歷史研究價值18。整體文字造型並無任何修飾,橫平直豎,

介於隸楷之間,甚或帶有篆法,兼具承前啟後、幾種書體轉型融合之特點,

結構方正中帶有嚴肅的氣息,但因時處過渡階段,使得文字造型上帶有憨 厚的傻勁,特色彰顯,別有神韻。吉林集安市書畫院的琴曉燕為當地著名 書法家,多年臨摹《好太王碑》碑文,並研究其特點,將之形容的十分生 動:氣靜神凝、端莊整肅、字體方正、起落圓實、行筆平均、轉折和緩。19

18

同註 25,頁 218。

19

sina 新聞中心,第 28 屆世界遺產大會專題,google 搜尋,

http://news.sina.com.cn/c/2004-07-05/09593609695.shtml(Mar.2007)

(10)

爨寶子碑 爨寶子碑 爨寶子碑

爨寶子碑【圖 4-1、圖 4-2】

圖 4-1:《爨寶子碑》I20拓片

圖 4-2:《爨寶子碑》II 局部

20

圖片來源: 《歷代碑帖法書選第三集-2 爨寶子碑》,北京:文物出版,1985 年初版。

(11)

誇張分書的「燕尾」處,橫畫兩端如「飛簷」般的上舉,使得所有橫 畫末端都充斥著不安與蓄勢待發的衝動,其與上述兩碑同樣處於字體的過 渡階段,既具有明顯的楷書風貌,又蘊含了濃厚的隸書風韻。金其楨形容:

尤為奇特的是其橫畫為方筆起方筆收,兩頭翹,豎畫多帶上曲小鉤,

撇捺尖端多翹尾,點均呈三角形,幾乎全碑所有的字都有一種向上升 舉的體勢,給人以百鳥振翎,凌空欲飛之感。其用筆稚拙奇巧,峻利 方勁,古樸粗獷,氣勢開張,雄強凝重。21

由於碑中字字分離,因此字字肥瘦大小、長短粗細都極盡變化,卻又極為 自然和協,金其楨更謂「無字不怪,無筆不奇」,也因為它的「奇怪」,讓 創作者可以借鑑的能量便相形增加。

趙王王王王囧囧囧囧造像記造像記造像記造像記【圖 5】

圖 5:《趙王囧造像記》22拓片

21

同註 25,頁 217。

22

圖片來源: 《造像書法選編第三冊》 ,北京:榮寶齋,198-年初版,頁 22。

(12)

此為筆者特別喜愛的碑版之一,其通篇寫意舒展,字形的隨性發展讓 結構灑脫率意,與前三篇氣氛迥然不同的是分布的疏朗感,若說前三篇屬 於碑版中表現沉著厚重,此篇形容輕盈飄逸應不為過。華人德於《六朝書 法》中談到:

清代碑學興起後,漢魏南北朝碑誌摩崖造像皆可作臨池範本,以古樸 拙厚為尚,捨傳統筆法於不願而追求刀刻的意趣、甚至風化剝蝕的古 舊氣息。23

字與字、行與行間的不刻意甚至隨性地安排,字跡中所顯露的天趣,無論 刀鑿之痕或風化剝蝕,若是借鑑得宜,可讓作品也得有飄逸瀟灑之感。

仙和寺尼道僧略造像記 仙和寺尼道僧略造像記 仙和寺尼道僧略造像記

仙和寺尼道僧略造像記【圖 6】

圖 6:《仙和寺尼道僧略造像記》24拓片

這些所謂「窮鄉兒女造像」之書刻者多為一般極普通的工匠,造像的 原意或許在於對宗教的虔誠,或許在於心理的慰藉,多半會做個形式的呈 現,以表達內心的謙恭,所以想怎麼書刻就怎麼書刻,無拘無束、盡情盡

23

華人德, 《六朝書法》 ,上海:上海書畫,2003 年 12 月初版,頁 88。

24

圖片來源: 《造像書法選編第二冊》 ,北京:榮寶齋,198-年初版,頁 12。

(13)

興,風格面貌豐富多彩,使得寬窄方圓、大小正側、奇姿異態的結構造型 呈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佛弟子白造像記 佛弟子白造像記 佛弟子白造像記

佛弟子白造像記【圖 7】

圖 7:《佛弟子白造像記》25拓片

此碑的殘缺與風蝕,使人幾乎無心顧及其書寫的內容,但是卻從這僅 僅四行多二字的一小塊面中,便足以完滿體會其質樸的鐫刻和信筆的走 向。那歪斜的行氣、錯落的字距、不猶豫的刻畫,可見此造像的可愛。與 前一造像相比,字的大小變化與挪移的錯落感並沒有特別強烈,但卻「既 有雄強剛健之美,又不乏婀娜嫵媚之姿」26,將北魏造像的主流形態表露無 疑。

25

圖片來源:同註 37,頁 1。

26

盧輔聖主編, 《中國民間書法大系-造像殘石三十種》 ,上海:上海書畫,2003 年 7 月

初版,頁 2。

(14)

比丘法僧造像記 比丘法僧造像記 比丘法僧造像記

比丘法僧造像記【圖 8】

圖 8:《比丘法僧造像記》27拓片

僅短短的三行,卻造就極強的視覺效果。點畫的粗細長短,結體的俯 仰正側,章法的虛實疏密,讓對比的反差極大,其上下左右間的避讓與參 差錯落組合的非常協調,雖然只有小小的區塊,卻讓整體充滿了相當的張 力,激發了創作者許多揮灑靈感,也對當代的書法風格有著相當的感染力。

以上幾件為近期內影響筆者創作思考的碑版,無論在製作、書寫或造 刻者是否工整或粗率,甚至是否處於字體之過渡期,古今甚至當代也有眾 多書論者言其妙趣之處,在此並非處於一昧「尊碑」的立場,筆者借鑑的

27

圖片來源:同註 41,頁 15。

(15)

意義在挑起創作者書寫性格的轉化,可能是從規範走向放逸,古典走向浪 漫,端莊走向狂野,精緻走向渾樸,期望能夠充實自我的創作涵養與作品 視覺上實踐的豐富效果。

三 章法自由的敦煌遺書

敦煌為甘肅省四大綠洲之一,中國古代的絲綢經此西運,為絲路上的 重要據點。我們雖然無法想像當時敦煌古都的城市勝景,但從現今的書籍、

電視節目等的帶領下,約略可以感受到當時佛教傳入後所帶給的影響與民 間盛況。在文化、宗教等重心轉移後,敦煌便沉寂數百年了,留下的石刻、

佛像、石窟、壁畫等讓後人追尋與探究。距今約在一百年前(約 1900 年代) 在敦煌莫高窟五百佛像洞窟中發現一座密室,此密室被封鎖了數百年之 久,後又陸續發現石窟文獻,內藏經卷文書數量之多令人訝然。可惜的是 這些古董寶藏當時並沒被珍視,反而讓各國盜竊者大量竊取甚或謀騙換 取,讓眾多的密室經卷流向他國甚至不知去向無從考證,還記得前幾天在 看日本電視頻道的綜藝節目撥放「開運鑑定團」,節目內容為製作單位率領 古物鑑定團走訪日本各地,評價百姓所收藏的「傳家寶」,其中就有一件從 敦煌密室流出的佛經記事卷,令人不勝唏噓。

在黃永武所編的《敦煌寶藏》28套書前序中約略陳述了當時發現石室藏 書之過程與鼠竊過程數量,觀者約略了解之後,相信心理必然七上八下,

由於絕大多數都是手抄本,據文統計經卷中有記年號最早寫於公元 359 年,

最晚寫於 1002 年29,也就是說,這批經卷自四世紀漫長地走至十一世紀,

對應到中國朝代上,約是自東漢時期到宋代這橫跨約十個朝代,約七百年,

詳實地反映了漢字從分書至楷書、章草到今草等演變過渡期,也反映了隋

28

黃永武主編, 《敦煌寶藏》 ,台北:新文豐,1986 年初版,全套 140 冊,計約二十萬多 張圖片。

29

沃興華, 《敦煌書法藝術》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4 年 12 月初版,頁 232。

(16)

唐之後的當地民間書法風格與樣貌。由於敦煌這批出現的經卷書法數量之 龐大驚人、風格之多樣,散落的真跡遺落世界各處,因此而成「敦煌遺書」 發現的晚也是成就其價值的可貴,相信敦煌遺書會愈被趨重視。陳垣在《敦 煌劫餘錄》序中說:

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 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治學之士。得預於此潮流者謂之預流,

其未得預者,謂之未入流,此古今學術史之通義,非彼閉門造車之徒 所能同喻者也。敦煌學者,今日世界學術之新潮流也,……30

筆者提出幾件所借鑑之敦煌遺書,並觀其自由的寫法。

圖 9:斯 6104《社司轉帖》

30

陳垣, 《敦煌劫餘錄》 ,台北:新文豐,1985 年初版,序文,頁 5。

(17)

斯 6104《社司轉帖》【圖 9】,看似熟悉用筆卻又輕率地書寫,不計較 文字的工整性,落筆多半側鋒切入及重壓而行,果斷而俐落,轉折處多頓 壓,捺與勾皆銳利有勁,使氣勢開張。書寫過程脫誤便率性地複寫或以小 字穿插,增加了畫面行氣的的跳動感,行與行間不刻意安排,在如此字體 與行氣的搭配下,既拙卻工。

圖 10:斯 5442《妙法蓮華經卷第七觀世音菩薩門品第 25》

斯 5442《妙法蓮華經卷第七觀世音菩薩門品第 25》【圖 10】,此經文共 分二十四頁,圖為第五頁,其用筆銳利,點畫方折強硬,使勾角明顯,波 磔運筆動作誇張如第四行的「人」與第六行的「是」,許多字的造型結體開 拓使張力充分展現,如第四行的「稱」、第九行的「綠」、「觀」,行氣上不 刻意寫直,但還是直行為主,使些許行略微傾斜,增加其搖曳感,在行與 行的起首與結尾也不刻意齊頭或齊尾,更增加其自由度,雖是寫經,卻不 給嚴肅之感。

(18)

圖 11:斯 529《定州開元寺僧歸文牒》

斯 529《定州開元寺僧歸文牒》【圖 11】,字體建立大大小小、疏疏密 密的跳躍用筆中,呈現變化多端的佈局,上字之於下字、右行顧盼左行,

整個看起來猶如佈陣般似亂而有序,類似密集的逸性書寫之作非常多,如 伯 2945 背面《醜女緣起》【圖 12】與伯 3833《孔子項託相問書》【圖 13】 期都是以「多字」與「緊密」為書寫方式呈現,然在用筆上當然天南地北,

伯 2945 背面《醜女緣起》用筆較為細膩與精緻,但卻又不失率意本質,伯 3833《孔子項託相問書》其用筆的力度所產生雄健的骨感與肉感,讓視覺 感受壓迫,文字造型與斯 6104《社司轉帖》【圖 9】類似,帶有拙味卻不失 其工整之處。

(19)

圖 12:伯 2945 背面《醜女緣起》

圖 13:伯 3833《孔子項託相問書》

以「多字」與「緊密」為書寫呈現,主要強調字距的緊密、行距的逼湊與 壓迫,這樣的的遺書當然還有更為寫意、更為浪漫卻也更為誇飾。在伯 2665 背面一段《鬼名咒》【圖 14】中可以看到,確實地將「密不使透風」的理念 完整呈現,此外在書寫者用筆上似乎不刻意追求,卻能巧妙的將潤筆與渴 筆揉和於同一個區塊上,讓觀者感受其層次的豐富感與字型的飽實感,這

(20)

樣的密集線條引領我們視線的遊走。再往「緊密」這個環節上探討,「重疊」 絕對會讓密上再加密,伯 2880《飲食名冊鈔綾絹名目鈔》【圖 15】末有一 段既直行書寫又變換方向地橫向書寫,在這樣的重疊呈現上,儘管是當時 書寫者的有心或者無意,在借鑑上若是可以消化成為創作者的創作資訊,

這樣的民間遺書便顯得更有創作借鑑價值。

圖 14:伯 2665 背面《鬼名咒》

(21)

圖 15:伯 2880《飲食名冊鈔綾絹名目鈔》

敦煌遺書中有些字體雖為楷形,但用筆卻是近分書和楷書的過渡之 法,就好像處於一種拙稚階段,寫出來的感覺非常生疏,也因為這樣,所 以整體線條與結體的趣味性十分強烈。從斯 247《佛說無常經亦名三啟經》

【圖 16】、斯 2894 背面《親情社轉帖》【圖 17】、斯 2894 背面《壬申年十二 月社司錄事轉帖》【圖 18】等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筆調與情趣的自在與自 由。

(22)

圖 16:斯 247《佛說無常經亦名三啟經》

圖 17:斯 2894 背面《親情社轉帖》

(23)

圖 18:斯 2894 背面《壬申年十二月社司錄事轉帖》

有字距行距緊密,或者字距緊密而行距不受拘束,或者自由自在地將 行歪曲,甚至打亂行與字的關係等模式,當然也有將字距與行距的空間拉 開、疏而遠之的呈現。類似的呈現模式其實在現今社會很容易發現,只是 不一定是用書法,如一般賣麵店家牆上掛的價目表、中藥行所開之藥方簽、

一般姓氏族譜等等,從斯 3836 背面《類書(禽畜藥草等)》【圖 19-1、圖 19-2】

可以看到類似這般平易而親近的呈現樣式。

圖 19-1:斯 3836 背面《類書(禽畜藥草等)》I

(24)

圖 19-2:斯 3836 背面《類書(禽畜藥草等)》II

這樣的呈現方式,會讓人感受空靈的禪意,這樣說似乎有點玄妙,我們可 以從幾件遺書中窺探與洞悉。在伯 2814《懸泉鎮遏使安進通狀七件》【圖 20-1、圖 20-2】可以看到類似的呈現方式,此為一記事之手稿,因此多處有 圈點之跡,內容甚或有錯字的疑慮,但這些也都因為字距與行距的拉大加 寬而增加了畫面的可看性,搭配其較剛強與銳力的運筆,讓觀者不自覺地 將視線停留在圈點處與尖銳處。

圖 20-1:伯 2814《懸泉鎮遏使安進通狀七件》I

(25)

圖 20-2:伯 2814《懸泉鎮遏使安進通狀七件》II

在甚拙劣的筆調配合,可以見到如伯 2948《佛經難字》【圖 21】的呈現,

其行之字首皆齊頭,但行之尾字任意高低穿插,有如樂譜上的豆苗般上下 擺動游移,字距的拉大更顯得單字的特色之處。斯 4473 背面《鄉貢進士譚 象啟》【圖 22】與《將仕郎前守滄州南皮縣令王啟》【圖 23】則是將此特色 發揮極致,間距疏朗清爽,單字自成特色,沉穩而不造作,字裡行間的空 靈令人心神嚮往,視覺張力不亞於鬼名咒【圖 14】

(26)

圖 21:伯 2948《佛經難字》

圖 22:斯 4473 背面《鄉貢進士譚象啟》

(27)

圖 23:斯 4473 背面《將仕郎前守滄州南皮縣令王啟》

第二節 當代的書寫藝術

無論藝術有如何的走向,藝術創作在走同樣的路,多少都會面臨「時 代」的考驗。書法,這歷經數千年的傳衍,無論實用價值,或者書藝真諦,

在面臨到步調比起以往快上數千萬倍的二十一世紀,我們不敢說他能有怎 樣的轉變,但是我們可以提出它該怎樣跟「時代接軌」這樣一個問題。試 想一下現今的網路世界,它拉近了處在世界各角落的陌生人,SkyPe、MSN、

論壇……等等的觸角平臺無遠弗屆,這樣的空中交會,給了現代人更多更 廣的想像空間,也改變了現今與以往的觀念與態度,常聽到老一輩的長者 在說:時代在變!時代在變!的確,時代早就不同了,書法藝術的創作方 式與創作思維的標新立異也早已逐漸不再被當異類。

每每有書畫相關的創作學術研討會時,總會有關心書法的「當代課題」

(28)

的學者發表相關論文與理念,文章中也都能發現書法藝術的創作方向,應 該要有著更寬廣與多元的時代內容,就如同前一節談敦煌遺書的部份所引 用陳垣之所言:「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31在近幾年為 所謂「現代書法」所發表的相關論述,似乎都脫離不開「正名」的問題,

無論台灣或大陸,兩岸對當代書法藝術的走向都有著憧憬,只是,類似這 種「新名詞」的激盪已經無法讓人提起精神,如同東海大學美術系李思賢 教授在 2004 年於歷史博物館的一場「兩岸當代藝術學術研討會」32發表論 文中提到:

……對照今日大陸在書法/書寫領域的創作實驗、理論探究和美學辯 論,台灣有其自身發展的侷限,光是在新名詞的提出上便已毫無激盪 與互動的出現。……33

從這樣的思考來看台灣的書法創作,似乎略顯寂靜,這當然也有其困難,

或許也因為範圍太廣,創作者所思考的應在於「『書法』如何現代化」和「何 謂現代『書法』樣貌」34

新竹師院美勞教育學系(今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蔡長盛教 授曾經對筆者說過:「創作的活躍圈存在民間。」書法工作者蕭世瓊老師也 不斷為筆者灌輸此觀念,當我們反觀台灣目前所舉辦的書法或者多媒材類 的展賽,書法類的呈現(相較於其他類別),往往是最「八股」的一圈,其 多半承襲古代文人表情達意的創作模式,講究古典的高格姿態,這當然也 是書法藝術發展的一路,但似乎也應該有著更寬廣的延伸介入才是。在現

31

同註 45。

32

2004 年 8 月 18、19 日於國立歷史博物館所舉辦。

33

李思賢,<觸探走向前衛與觀念的台灣當代書寫藝術>,收錄於徐天福主編, 《兩岸當 代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史博館,2004 年 9 月初版,頁 263。

34

同註 48,頁 250。

(29)

代藝術思潮的衝擊下,各種表現的方式也都紛紛出籠,林進忠教授在「當 代書畫藝術發展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發表中提到「文化場域的延展」

「書法」的基本條件不在工具材質,而在於「書寫」、「文字」,

有其過程與結果,作品就是書寫留存的結果。……在現代藝術思潮衝 擊下,一種觀念、行為、表演的表現也是藝術創作。……所著力的並 非書法本身的發展,卻是與書法文化相關而有創意價值的藝術行為,

應尊重其藝術創作的存在價值,……。35

我們可以逐漸發現,當代書藝創作的源頭,無論呈現的方式或表現的 念頭,很多面向都來自於民間書法的發展內容與模式之延伸,無論其創作 是否被歸類在「書法藝術」的作品,或者只是「書法的」藝術創作,相信 都會對當代書法藝術注入更多元的發展。

坊間常常會舉辦各種現場書寫型態的書法競賽,短短一兩小時的比賽 期間,便會見到數十人甚至數百人同時書寫的有趣景象【圖 24】,或者近農 曆過年時,舉辦「春聯揮毫」等活動【圖 25】,甚至一些現場揮毫的即席創

圖 24:書法比賽現場,自藏。 圖 25:春聯揮毫現場,自藏。

35

同註 3。

(30)

作活動,常能吸引一些民眾的目光,此時在書寫者心中便常會莫名地燃起 一種「表演欲」,無論書寫後作品的成敗與否,在書寫的當下,一種「秀」

的味道便呈獻在觀眾的眼前,這其中雖然還包涵著諸多書法創作的面向與 方式,如「一次性」、「可讀性」……等等,「秀」、「表演」、「行為」,與書 寫的當下似乎會產生微妙的關係,因此許多當代「書寫藝術」的呈現方式 也都會藉由這樣一個「秀」的「儀式」呈現【圖 26~圖 29】

圖 26:谷文達書寫表演貌,2001 年 上海。36

圖 27:王冬齡現場創作貌,2005 年 浙江。37

圖 28:朱明(一了)湖邊創作紀錄,

2005 年日本。38

圖 29:朱青生河間創作紀錄,1997 年江蘇。39

36

許江、王冬齡主編, 《書.非書-開放的書法時空》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5 年 10 月初版,頁 198。

37

同註 51,頁 10。

38

中國書法江湖論壇,前衛書風研究交流區,

http://www.sf10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34(May. 2006)

39

張渝、沈珉, 《書法主義》 ,長沙:湖南美術出版,2003 年 9 月初版,頁 126。

(31)

當在書法創作時,身邊有觀者聚集欣賞,對大部分的書藝創作者來說其實 會愈趨起勁,或許多半可藉此滿足創作者的表演欲。藉由諸此類所延伸出 的創作場域與方式,其理念更是多元,如北京創作者宋冬自 1995 年起持續 進行的《水寫日記》作品【圖 30】,其以毛筆沾水,反覆將日記書寫於同一 石版上,每進行書寫時,總吸引大批人潮圍觀。或如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張 強所創作的行為作品《張強蹤跡學報告》系列作品【圖 31-1、圖 31-2】,該 作品由創作者分別與不同種族、身分、職業、國籍的女性合作,由女性控 制紙面和創作過程,創作者手持毛筆「被動地」書寫,每次雙方互動留下 的殘破筆跡及現場圖文資料形成最後的文件作品。

圖 30:宋冬《水寫日記》紀錄,1995 年行為藝術創作至今。40

40

同註 51,頁 183。

(32)

圖 31-1:張強《行墨巴黎》創作紀 錄 I,2007 年巴黎。41

圖 31-2:張強《行墨巴黎》創作紀錄 II。

在這樣的發展狀況下,不禁要質疑,是否當代的書寫行為藝術非得製造出 議題或玩弄出令人瞠目結舌的行為模式才會有人注意?又如 2005 年川音成 都美術學院42幾個大學生所創作的一件書寫作品,將一名留長髮的女同學頸 部以下全部以布綑綁,兩名男同學將女同學倒掛舉起,將頭髮沾墨並在鋪 滿紙張的小廣場書寫【圖 32-1~32-4】,這樣一個發表造成大陸一場不小的旋 風,因此,對方才的問題,筆者認為,以這個時代來說,或許是如此,但 當噱頭走投無路時,能呈現的藝術還有什麼型態?亦或是回歸道統的文人 般書寫?創作者應更需要追尋的是創作文脈,無論技巧或思維,在這個時 代搭上炫風列車,都是創作者創作時握於手中籌碼。

41

世紀在線中國藝術網,書法視野──現代書法,

http://cn.cl2000.com/calligraphy/xdsf/zskj/zhangqiang/zuopin.shtml(Feb. 2007) 。

42

川音成都美術學院官方網站,http://www.cycdmy.edu.cn/index.html。

(33)

圖 32-1:成都美院學生頭髮梳寫創 作 I43

圖 32-2:成都美院學生頭髮梳寫創 作 II

圖 32-3:成都美院學生頭髮梳寫創 作 III

圖 32-4:成都美院學生頭髮梳寫創 作 IV

43

四川在線,四川日報報業集團主辦之新聞網站,官網 http://www.scol.com.cn/(May.

2006) 。

數據

表 1:清代碑學理論分期表 1 現在所謂民間書法,筆者認為應是其風氣的持續延伸與發展。民間書法的 提出與定義,現今還是不斷地被爭議著,馬嘯在《書法人文──民間書法》 中提到了一個時間定位的問題:經過秦、漢、魏、晉、南北朝的大盛,從 隋代過度到唐代,民間書法已至尾聲。 2 也就是說,民間書法的借鑑,從書 法史來說,似乎是有個時間脈絡的。其字體和書體上都處於過渡階段,如 秦漢簡牘帛書、魏晉六朝碑版,跨越多朝代的敦煌遺書,甚至今已不再傳 世的邊塞文字遺書,介於篆書和隸書、隸書和楷書、章草和今草……之間, 風格或介
圖 11:斯 529《定州開元寺僧歸文牒》  斯 529《定州開元寺僧歸文牒》 【圖 11】 ,字體建立大大小小、疏疏密 密的跳躍用筆中,呈現變化多端的佈局,上字之於下字、右行顧盼左行, 整個看起來猶如佈陣般似亂而有序,類似密集的逸性書寫之作非常多,如 伯 2945 背面《醜女緣起》 【圖 12】與伯 3833《孔子項託相問書》 【圖 13】 , 期都是以「多字」與「緊密」為書寫方式呈現,然在用筆上當然天南地北, 伯 2945 背面《醜女緣起》用筆較為細膩與精緻,但卻又不失率意本質,伯 3833《孔子項託相
圖 12:伯 2945 背面《醜女緣起》  圖 13:伯 3833《孔子項託相問書》  以「多字」與「緊密」為書寫呈現,主要強調字距的緊密、行距的逼湊與 壓迫,這樣的的遺書當然還有更為寫意、更為浪漫卻也更為誇飾。在伯 2665 背面一段《鬼名咒》 【圖 14】中可以看到,確實地將「密不使透風」的理念 完整呈現,此外在書寫者用筆上似乎不刻意追求,卻能巧妙的將潤筆與渴 筆揉和於同一個區塊上,讓觀者感受其層次的豐富感與字型的飽實感,這
圖 15:伯 2880《飲食名冊鈔綾絹名目鈔》  敦煌遺書中有些字體雖為楷形,但用筆卻是近分書和楷書的過渡之 法,就好像處於一種拙稚階段,寫出來的感覺非常生疏,也因為這樣,所 以整體線條與結體的趣味性十分強烈。從斯 247《佛說無常經亦名三啟經》 【圖 16】 、斯 2894 背面《親情社轉帖》 【圖 17】 、斯 2894 背面《壬申年十二 月社司錄事轉帖》 【圖 18】等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筆調與情趣的自在與自 由。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新加坡於 2001 年頒布新綱要,數學教材從統一版本開放至六種版本,本研究據 以考察的國小數學教科書是 2003 年 Times Media 出版國小一至五年級 My Pals are here!Maths

本書手稿在2001年11月初即已寄至布拉克威爾出版公司,正值安然破產事件

本書手稿在2001年11月初即已寄至布拉克威爾出版公司,正值安然破產事件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圖畫書 橋樑書

3   有關這一組石刻浮雕的圖解,參見楊泓《南朝的佛本行故事雕刻》,《現代 佛學》1964 年第 4 期,第 31-33 頁。轉刊氏著《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北 京:科學出版社,2000

許顯良 中國歷史上的傳奇女子 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179.. 朱漢國 一本書讀懂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