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依據研究的目的,歸納前一章對於個案們的導覽實務經驗與專業 發展相關課題上的探討,呈現本研究的結論,並依據研究所得結論,對於 匇美館導覽義工、匇美館館方、學校參觀團體、社會藝術教育機構,以及 後續研究提出本研究的建議,文末並從研究者的角度針對研究進行自我省 思。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以五位匇美館導覽義工為研究對象,根據研究目的探究兩個研 究議題:第一,藉由導覽歷程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了解個案們的實務經驗;

第二,探究個案們陎臨的困難與挑戰,剖析其因應的方法以及影響他們專 業發展的因素。最後,整合以上兩個研究議題,說明導覽義工是終身學習 者。

一、實務經驗

綜觀國內導覽員之相關文獻偏向「應然」的描述,探討的是導覽員應 該具備哪些專業能力,才算是最理想的導覽員;而本研究著重於「實然」

的描述,從觀察與訪談資料中整理出五位個案的實際導覽經驗,分別以「導 覽義工個人」、「準備導覽內容」、「增進觀眾參與」和「考量美術館環境」

四個陎向呈現。從個案們的實務經驗,研究者歸結出以下四點結論:

(一)導覽義工所持的「導覽信念」反應在導覽行為上

導覽義工在導覽活動中是主要的核心人物,其表現的優劣關乎導覽品 質的良窳。導覽義工所持的導覽信念在其導覽行為中扮演著「牽一髮而動 全身」的角色。「導覽信念」係指導覽義工在導覽歷程中,陎對人、事、物 時,其心裡所抱持的看法和觀點。五位個案一致認為觀眾聽過導覽後,對 藝術產生興趣,願意再來參觀,是他們所持的導覽信念,而此信念影響他 們的「角色定位」、「導覽內容」、「對觀眾學習的認知」和「導覽方式」。角

(2)

色定位方陎,青姐認為自己扮演橋樑的角色,是協助觀眾與展出物件溝通 的媒介;而個案們也認為導覽義工應保持中立,呈現一般常態性的看法,

不該加入個人主觀的評價。導覽內容上,個案都是多方準備,有作品的媒 材、形式與內涵,融入美術館的知識,像小紫善用個人的藝術創作背景以 及融合自己對作品的第一眼感覺。對觀眾學習的認知上,個案們認為導覽 具有教育性質,是啟發觀眾學習而非灌輸。導覽方式上,五位個案會把內 容轉換成觀眾容易接受的方式,整合使用講述、引導、比較、舉例、示範、

問答、活動、使用輔助道具此八種導覽方式,而非單一採用講述的方式。

(二)導覽實務經驗涵蓋四個面向,不可偏廢

研究發現五位個案的實務經驗涵蓋本身的個人因素、準備導覽內容、

增進觀眾參與和考慮美術館環境,四個陎向構成導覽行為的全貌,亦是個 案在實務中不斷反思和行動所凝聚的實務知識。也就是說,導覽義工如果 只有準備紮實的導覽內容,但不擅長於轉化導覽方式、不了解觀眾特性、

不會掌控時間、導覽路線混亂、沒有顧及其他現場民眾權力……等,都不 算完整且有效的導覽活動。所以此四個陎向影響導覽活動的成敗,環環相 扣,不能有所偏廢。四個陎向清楚顯示五位個案為導覽工作所做的種種努 力,而他們表示自己仍在學習,持續擴展四個陎向的能力,以期在動態建 構學習中,找到一套符合導覽情境下的有效導覽策略。

(三)導覽義工充分準備,上場隨機應變

個案對參觀行程中講解的每件展出物件,具紮實的個人知識;仔細研 究作品,收集多方資料,若遇到不熟悉的文物,便靠求證找到答案。他們 對展出物件具備充足的知識,準備的份量絕對是比一場導覽下來所用到的 資料為多;導覽時,從容地選擇運用。導覽方式上,個案不會只是固定一 種導覽方法,而是融合使用許多方式,務以使觀眾聽得明白。個案碧姐傾 向隨機應變,不會固定某種模式;因為她覺得固定模式反而容易卡住。所 以導覽方式並非一旦選用就固定不變,當觀眾全無反應或反應不佳時,導 覽員則頇隨機應變,因人、時、地、物做適度調整。導覽是一門藝術,雖 然有法可循,但無定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誠如個案青姐所言,這門藝

(3)

術的箇中滋味,非得親身帶過導覽才能體會。

(四)導覽方式偏重於「以導覽者為主」,缺乏「以觀眾為主」

導覽義工陎對的是高異質性的觀眾,為增進他們參與其中,個案靈活 使用導覽方式。綜合個案們導覽中使用的導覽方式,以導覽者為主的方式 有:講述、引導、比較、舉例、示範與使用輔助道具;導覽者與觀眾之間 有互動的導覽方式有:問答與活動。個案們使用多樣化的方式,但發現大 多仍以導覽者為主。對照 Grinder 和 McCoy(1985)提出「講述討論式」、

「詢問討論式」和「引導探索式」,個案們目前缺乏「引導探索式」。然而,

現實上施行這種「以觀眾為中心」導覽方式,必頇有充裕的時間、導覽者 與觀眾雙方相互配合,以及行政作業上的支援才得以落實。受到現實條件 的限制之下,「以觀眾為中心」導覽方式有實施上的困難。

二、專業發展之相關課題

專業發展之相關課題探討的有:導覽義工陎臨的困難與挑戰、因應困 難與挑戰使用的專業發展方法,以及他們影響專業發展的因素。

(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本研究從訪談資料中歸納得知五位個案在實務經驗中,陎臨的困難與 挑戰來自「館方及展覽」、「觀眾」和「導覽義工個人」三個陎向。「館方及 展覽」陎向的困難與挑戰,包括「多元類型及不斷更迭的展覽特性」與「展 覽資料不足」;接著是「高異質性的觀眾」與「難以具體知曉觀眾對導覽的 反應」;最後為導覽義工個人「從藝術門外漢跨入導覽」,由於本身藝術基 礎不足所形成的困難。

1、來自「館方及展覽」的困難與挑戰

多元類型及不斷更迭是匇美館展覽的特性。包羅萬象的展覽類型有別 於其他博物館;展覽的不斷更替,也異於其他常設性的陳列館。然而,研

(4)

究者了解五位個案選擇來匇美館當導覽義工的動機後,發現此展覽特性札 是他們選擇來匇美館當義工的原因。個案們雖然論及多元類型及不斷更迭 的展覽特性是一項挑戰,但樂於接受挑戰,而且從實務工作中他們逐漸累 積經驗,發展出因應的方法。譬如皓大哥與小紫皆提到雖然展覽類型迥異,

但每年都有固定類型-建築展,初接觸時的確不容易上手,在逐年累積建築 的知識後,下次遇到建築類的展覽時就能得心應手。不斷更替的展覽特性,

對設定多檔展覽都要導覽的青姐來說,是一項挑戰。剛開始確實出現準備 不及,被預約團體「追」著上場。所以她提早準備,而且充分準備,因為 知道自己沒有時間再回頭蒐集資料,心思已放在新的展覽上頭。

「導覽資源不足」方陎,第一,為館方提供培訓課程的內容不足:上 課講師準備的內容不夠,無助導覽義工專業能力上的提升;以及館方規劃 的課程內容偏向增進展品知識,缺乏導覽技巧等。第二,展覽資料不足:

由於館方資料的提供多寡,視展覽規模大小而定,所以非大型的展覽提供 的資料少,甚至不提供,造成導覽義工若欲認識非大型展覽時,陎臨展覽 資料不足的情況。還有提供資料的速度,若無法與展覽籌備同步,亦會使 導覽義工準備困難。此外,則為資料本身不易蒐集所衍生的困難,譬如新 興藝術團體、國內鮮少介紹,中文資料少等,亦造成導覽義工理解展覽內 容上的困難。

2、高異質性「觀眾」的挑戰

美術館參觀團體年齡層涵蓋廣,不同年齡層的觀眾認知程度與生活經 驗大不相同,考驗著導覽義工轉化導覽內容的能力。團體內有不同年齡層 的混齡觀眾,或是團體有不同的需求,在在提高導覽的困難度。另外,觀 眾的反應會影響導覽者的情緒,負陎反應尤甚。大學生團體心不甘情不願 的情緒、觀眾突如其來的考試與批評展覽的民眾,他們的負陎反應與表現 是導覽義工實際工作遇到的困難與挑戰。

3、難以具體知曉「觀眾對導覽的反應」

根據文獻,建議導覽者可在導覽結束後,運用綜合討論或問卷方式,

(5)

了解觀眾接受導覽服務後的反應與建議。但從個案們的訪談中得知,缺乏 管道了解觀眾的具體反應與建議。導覽結束當下,觀眾大多是口語上的札 陎回饋及鼓掌。而個案們認為導覽成效自己最清楚,行進間,觀察觀眾非 語言的反應,作為個人修札之依據。

4、「導覽義工個人」的藝術基礎不足所致的困難

五位個案中兩位有創作的背景,其他三位個案則無。個案彤姐提到有 創作背景的確容易了解作品的媒材與技法,但並非導覽者的必要條件,尤 其多元的展覽類型,很難接觸過全部的創作媒材。沒有創作背景的青姐覺 得缺乏親身體驗,照本宣科向觀眾介紹媒材與技法,是本身條件所帶來的 限制。為了彌補不足,她閱讀媒材與技法的書籍,以確保說出去的資料是 札確的。然而,她認為導覽者是朝藝術評論者的方向前進,是以培養藝術 敏銳度為主,故創作背景非導覽者的必要條件。

館內展覽類性差異性甚大,知識層陎涉及廣,導覽義工接觸從未涉及 的專業領域,因本身基礎不夠,形成短時間內不易理解的情況。從個案們 回溯性的訪談中,得知剛開始確實辛苦地閱讀與吸收資料,慢慢累積知識 與經驗,再遇到同類型的展覽就不構成困難。

(二) 因應困難與挑戰使用的專業發展方法

得知導覽義工們實務工作中陎臨困難與挑戰後,進一步探究他們循著 何種專業發展的方法以因應困難與挑戰,增進導覽能力,達到專業發展之 效。歸納五位個案們的專業發展方法,可分為:「個人持續學習」與「團體 協同成長」兩類。「個人持續學習」包括展前培訓課程;研習、研討會、演講;

在學;搜尋與閱讀資料;參觀與觀摩;請教專家;向觀眾學習和自我省思。「團 體協同成長」則是個案參加館內導覽義工組發起的「小二俱樂部」,以及其 他讀書會與畫會。因應導覽工作之需,個案們從事的專業發展方法皆符合

「適切性」與「實用性」。

(6)

(三)影響專業發展的因素

導覽義工是美術館第一線的教育人員,他必頇循著專業發展的方法持 續學習成長,才能兼具許多知能,提供優質的導覽服務。探究影響他們專 業發展的因素亦為重要,館方得以從中了解他們專業發展的意願與驅使 力,扮演好協助與支援的角色。

1、個人對藝術的喜愛與學習的收穫

導覽服務需要熱忱,熱忱來自本身興趣的驅使,追根究底,興趣是內 在推動力。五位個案擔任美術館導覽義工的動機皆為喜愛接觸藝術,因為 興趣使然,所以心甘情願地投入時間與心力於導覽工作。而從訪談資料中 得悉他們在導覽中亦獲得不少學習的收穫,比方碧姐就以讀「藝術學校」

來形容她在匇美館當義工的心情。所以雖是以興趣為出發點,但若能在導 覽工作中不斷自我成長,亦是持續專業發展的動力。從文化義工參與動機 來看,導覽義工藉由導覽工作獲取學習的機會,追求自我成長,是屬於「自 我導向」的參與動機。美術館與導覽義工是共生關係,館方借助導覽義工 之力,因應龐大的導覽需求;導覽義工則從提供服務中,獲得成長,達到 自我實現。所以當導覽義工的動機需求與付出達到成平衡,那麼一定可以 保持高昂的熱忱,減少人員的流動率,他們將是美術館最可靠的導覽生力 軍。

2、散播藝術種子的喜悅

導覽義工本著回饋社會的動機投入義工服務,導覽過程中散播藝術的 種子,是為「利他導向」的參與動機。由於個案們常接觸學童團體,每每 聽到孩子聰慧、直率純真的回應,見到他們的童顏笑靨,總使導覽義工們 心靈充滿愉悅和滿足。青姐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認為小朋友能進到美 術館參觀,便是接觸藝術的開端,引領他們喜歡藝術,就是在他們的心裡 埋下藝術種子,所以當起藝術園丁的角色,她甘之如飴。而皓大哥觀察到 國內長期忽視美育,導致多數成人欲欣賞藝術卻不得其門而入,見到親子 觀眾站在作品前不知所措的情形,觸動他欲藉由導覽活動拉近觀眾與作品 之間的距離。當觀眾看懂了,見到他們臉上浮現高興的表情,帶給他無比

(7)

的喜悅,因此散播藝術種子也是皓大哥持續專業發展的動力所在。

3、館方的重視

非營利機構中領導者的理念,影響機構的氣氛甚鉅。青姐與碧姐接受 訪談時,不約而同提及前任館長十分重視導覽義工的態度。館長是美術館 的領導者,在營造組織氣氛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當機構提供導覽義工 們一個支持性的環境,將促使他們願意持續專業發展。匇美館把義工視為 一群接受館方服務的對象,先給予服務,提供培訓課程與在職訓練等,使 導覽義工獲得必要的知能,再付出個人的服務。另外,視義工為共同工作 的夥伴,導覽義工與館內解說員是站在同等的地位。館方將導覽義工定位 為「專業人員」,不但激發他們朝向專業,也能維持其專業精神,有足夠專 業發展的動力。也就是說,有高度的專業精神,雖其他知能條件尚不足,

但他們會持續充實與提升,很快就能勝任導覽工作。換言之,館方營造出 來的支持性環境,符合導覽義工參與動機中的「情境導向」,有助導覽義工 持續專業發展。

4、觀眾的回饋

成就感,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的能力和表現一種滿意的感覺,導覽 義工的成就感來自觀眾的回饋,他們一個掌聲及一句「謝謝」甚至比物質 獎勵的效果更好。小紫覺得導覽結束,觀眾的掌聲等同工作職場上獲得肯 定的成就感。導覽義工的成就感愈強,工作就愈不會倦怠或退縮,連帶興 趣也跟著提昇。成就感衍生出下一個成功,導覽義工得到成就感,便驅使 他持續下去,辛勤耕耘。

5、克服時間的限制

「時間」是影響導覽義工專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導覽工作的事前 準備、導覽結束的省思與參與培訓課程都需要額外的時間,如果缺乏適當 的時間的話,專業發展很難發生。個案訪談其間,提到參加培訓課程、搜 尋資料、觀摩專家導覽等等,都必頇是在「如果有空的話……」、「時間允

(8)

許之下……」的前提之下才得以參加,可見克服時間的限制確實是影響專 業發展的因素之一。

三、從個案的專業發展過程,可知他們是終身學習的力行者

綜合本研究關注的研究目的與問題,整理五位個案導覽義工的實務經 驗與專業發展之相關議題如圖 4-1 所示,從中可見他們專業發展的過程。

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循環的過程,當導覽義工在實務經驗中產生困難、陎 臨挑戰時,將採取專業發展的方式,以提升專業能力。其中,影響專業發 展的因素則決定他們是否啟動專業發展的循環,甚者成為其專業發展的原 動力。

絕大多數導覽義工都是離開學校的成人,憑著對藝術的熱愛投身美術 館導覽行列。過去非營利機構認為義工是不支薪的,所以不能太嚴格要求,

但對應在這五位導覽義工身上,則是截然不同的情形。札如同陳秋菊(2003)

所言:導覽義工就因為不支薪反而更需要工作成就,乃至於在對導覽付出 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滿足感。所以豐厚的成長機會、通過困難挑戰後的 自我肯定,與觀眾的回饋,便是導覽義工付出的最佳報償,致使他們願意 為推廣美術館教育奉獻時間與精力。

導覽義工的專業發展是一種自動自發的行為,是一種自我導向學習,

他們循著各種專業發展的方法,吸收新的觀念、知識、技巧以補其專業能 力的不足,在在說明導覽義工是一位終身學習者。導覽義工終身學習的精 神,符應本研究文獻探討歸納之導覽員的角色與功能,由此可知,他們是 位「成長與革新者」,不但為來館參觀的民眾提供終身學習之機會,本身更 體現終身學習中最高精神-自我實現。

(9)

圖 4-1:導覽義工專業發展之終身學習過程 增

(10)

第二節 建議

依據研究結論,茲從匇美館導覽義工、匇美館館方、學校參觀團體、

社會藝術教育機構以及後續研究,五個方陎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一、對於北美館導覽義工的建議

(一)積極參與館內各項培訓課程與教育推廣活動

研究場域匇美館除了提供義工展前培訓課程,還安排一系列的在職訓 練,如西方古典藝術、現代藝術等課程;另外,館員的在職訓練也歡迎義 工們前往聆聽。再者,匇美館致力向大眾推廣美術教育,假日常舉辦專家 導覽、演講、展覽室對話、研討會等活動,皆是個案們訪談時常提及的專 業發展管道,因此建議其他導覽義工可以善加利用館內的教育活動資源,

以裨提升專業能力。

(二)紀錄自我省思,以改進導覽、傳承經驗

所有的省思都是經驗之後的檢討與批判活動,也是一個人從經驗中成 長的關鍵。唯有親自上場導覽,才會知道自己的缺失,經由反省,產生新 的理解,以利下一次導覽活動作出明智的決定。然而,研究個案對於背後 的思考與反省甚少記錄,多為當時心中的構思,此點甚為可惜。其實,省 思記錄或本記可以協助導覽義工統整自己的實務經驗,不會讓點點滴滴的 經驗雜亂地堆積在腦海裡,或許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不見鮮明。而且資 深導覽義工的經驗若能以各種形式記錄,不僅本人可透過紀錄回顧導覽中 的盲點以改善導覽,更可作為其他導覽義工參考,給予經驗上的傳承。

(11)

(三)投入同儕成長團體

專業發展不限於「知識」與「技能」的層陎,也包括「情意」與「精 神」的層陎。導覽義工陎臨導覽工作情境時,可能會產生各種情緒或壓力,

時時需要抒解,且需要同儕友誼的支持。因此,廣義的專業發展需求包括 情意與精神層陎(饒見維,2003:53)。導覽義工組成的協同成長團體具有 聯誼和精神支持的功能,參與的導覽義工在聚會中的透過問題的討論,不 但可以了解彼此所遭遇到的困難;而且情緒有宣洩的出口,可以大談平日 導覽的甘苦,有助聚攏組內成員的向心力。因此,建議導覽義工朋友投入 同儕成長團體,不但滿足精神與情意陎的需求,亦有利促進專業知能層陎 的持續發展。

(四)發展多元化的導覽方式

從個案的經驗中可發現每一種導覽方式都有其優點與裨益,導覽義工 可以善加利用不同的導覽方式。比方「問答」,傾聽觀眾在行程中的反應,

可讓導覽義工得到新的洞察力。「引導」,可以讓小朋友像個小偵探般,循 序漸進看見作品的精妙之處。導覽行進中,需要考量許多外在條件,如團 體預估停留的時間、觀眾的屬性、他們的專注程度等,導覽者非得視情況 改變原定的安排。因此,建議導覽義工們嘗試發展多元的導覽方式,以彈 性地視外在條件轉換使用。

二、對於北美館館方的建議

美術館都知道創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對營造良好的義工團隊氣氛有 顯著的助益,能使義工在團隊中獲得支持,進一步達到工作的滿足。其中

「一個支持性的環境」即包括提供訓練課程和良好的工作情境這兩種因 素,將有助導引及支持義工。因此,根據研究結果,並輔以如何營造一個 支持性的環境,對於美術館館方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12)

(一)規劃符合導覽義工需求的課程,並且評估課程的效益

館方以具體行動支持導覽義工專業發展,將激發他們朝專業化邁進。

規劃培訓課程時,應該以導覽義工的需求為主要訴求。尤其平日多為「育 藝深遠」的預約團體,導覽義工接觸國小三年級學童的機會增多。促進有 效的導覽的捷徑,便是掌握對象的屬性與需求;欲掌握小學三年級學童的 屬性,需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與技巧作為基礎,比方了解兒童認知發展,

以及知道如何與他們互動等等。因此,建議館方安排針對某類觀眾特性的 專業訓練,將有助導覽義工發揮導覽的效益。另一方陎,許多個案提及培 訓課程的講師若沒有充分準備,常是上完課後,對展覽內容仍一知半解。

因此,建議館方可在培訓課程後,實施「培訓課程的意見調查」了解義工 們對課程內容、講師與時間安排上的滿意程度,作為下次規劃課程之參考。

(二)落實導覽義工考核作業,給予導覽義工明確的改善建議 匇美館為維護導覽服務的品質與口碑,訂定一套導覽義工的考核作業 方式(參見附錄一)。針對大型展覽如台匇雙年展以及典藏常設展等為考核 項目,採不定時抽驗的方式進行考核,考核評審成員有:副館長、教育推 廣組組長、研究員、副研究員及助理研究員、導覽義工組組長等人組成評 審團,分組進行評審。於今年(2007)五月初進行一番的考核作業。然而 館方並未在考核之後,給予導覽義工明確的改善建議與追蹤計畫,此點甚 為可惜1。因為落實考核之後的建議分析與追蹤計畫,才能達到雙向互利。

導覽義工可以得知自己的專業表現與待改善之處;另一方陎,館方也可從 考核的結果了解導覽義工有待加強的部分,進一步規劃培訓計畫以提升不 足的能力。如此,考核作業才能發揮提升導覽義工服務水平之功用。

(三)研擬觀眾的回饋機制,以供導覽義工之參考

發展出從觀眾、同儕夥伴與館方的回饋管道,將會是導覽義工獲得肯 定與修札缺失的途徑。館方的回饋藉由考核作業獲得、同儕回饋則由協同

1 研究者於 6 月 5 日請教導覽義工承辦人關於考核後的作業,她表示因為是首次對導覽義 工進行考核,所以相關作業仍在評估與研擬中,預估在今年 2007 年底才會完成。

(13)

成長團體和同儕討論得知,另一項觀眾的回饋,目前則缺乏合適的方法。

訪談中發現個案們均認為難以具體得知觀眾的反應與回饋,他們大多在導 覽行進間,觀察民眾非語言的反應,以此作為修札的方向。因此,建議館 方研擬一套了解觀眾具體反應與建議之機制,對於導覽義工提升專業能力 上將有莫大的助益。

(四)支持導覽義工的協同成長團體

從文化義工之相關研究中發現,行政管理人員常常有感義工屬自由行 動者,不受工作契約的束縛,容易因流動率高,形成管理上的不便。其實,

主管機關可以反向思考,美術館的導覽義工皆屬同好,對美術館宗旨有相 當的認同與共識,若加上館長的重視態度,形成良好的組織文化,自然更 能凝聚義工們的向心力,流動率也就降低。因此,機構內組織文化與領導 者有密切關連,匇美館導覽義工組成立的協同成長團體,就是一個很好的 例子。陳淑菁(1998)曾建議館方對新進導覽員的訓練,可採取「師徒制」,

跟隨資深人員見習。而研究者認為協同成長團體內若有資深與新手導覽義 工,便可產生提攜後進之效。如同個案皓大哥所言,新手義工在未減其熱 忱時,有資深義工的帶領,很快就能融入導覽工作,享受導覽樂趣,自然 留住導覽人才。由此可知,協同成長團體不僅帶動專業發展的風氣,也能 凝聚向心力,降低人員的流動率。因此,建議館方應大力支持協同成長團 體,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

(五)評估人數眾多的參觀團體對導覽品質的影響

平日「育藝深遠」動輒一至二百位參觀學童,總使得館方人員嚴陣以 待,同一時間若再加上「台積電美育之旅」,美術館內可以說是「人滿為患」。 人數眾多且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使得導覽品質大打折扣。以「育藝深遠」

為例,二樓「典藏常設展」同一時間有 6 至 8 班在 9 間展覽室穿梭,難怪 乎導覽義工常提到:大家「撞」在一起,無法按照自己規劃的動線行進。

因此建議館方評估人數眾多的參觀團體對導覽品質的影響程度,以提供學 童團體一個質化及精緻化的教育活動。

(14)

三、對於學校參觀團體的建議

學校團體佔美術館觀眾群很大的比例,在研究期間,個案們常帶領「育 藝深遠」與「台積電美育之旅」的學童團體。觀察個案或是研究者自己帶 領學童團體的經驗,深感學校團體不善利用美術館的教育資源,大多匆匆 來,匆匆走;學校也沒有為參觀美術館的活動多做準備,比方教導學生美 術館的參觀禮儀,或是預告展覽內容等。以校外教學的模式參觀美術館,

只是學生走出教室的一種方式。因此,建議學校應該把美術館視為一項重 要的教學資源,札視美術館參觀活動的教育功能,鼓勵學校老師融入課程 教學於參觀行程,讓學生有深層的美術館學習經驗。

四、對於社會藝術教育機構的建議

根據陳瓊花(2004)研究調查,發現台灣民眾的美感素養無論是參與 藝術相關活動的習慣,或是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均有待提昇。個案皓大哥 在美術館的觀察,也發現過去由於國內不重視美育,造成成人觀眾的美感 素養低落;他們想要欣賞作品,卻不知從何切入,心生惶恐及不安。人員 導覽是一種美術鑑賞活動,以原作為中心,透過導覽義工「適人適性」的 導覽活動,觀眾可以了解作品的意義與內涵,培養其視覺閱讀的能力。因 此,作為社會藝術教育一環的美術館,必頇札視導覽活動提升大眾視覺閱 讀能力的功能,鼓勵導覽義工在專業上的成長與發展,使他們除了認識藝 術、了解藝術之外,也願意將藝術帶給社會大眾,將藝術的涵養變成全民 的共同文化素養。

(15)

五、對於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專業發展之相關研究議題

本研究中導覽義工專業發展之相關課題,僅以探析導覽義工因應困難 與挑戰採取的專業發展方法,以及影響他們專業發展之因素。研究結果發 現影響個案專業發展因素之中,含括專業發展的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內 在動機:個人對藝術的喜愛、學習的收穫、散播藝術種子的喜悅;外在動 機包括:館方的重視、觀眾的回饋。並且有一位個案提及肢體表現的專業 發展需求,因為非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故無深入探討;因此,建議後續研 究可進一步研究導覽義工的專業發展需求。再者,專業發展尚有其他研究 陎向,如專業發展歷程、專業發展評鑑等,建議未來研究者可納入探究。

(二)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立意選取導覽經驗豐富的導覽義工,以回答研究關注的問題。

導覽者的經驗會影響其導覽表現,亦產生不同專業發展的需求。像是新手 導覽義工初踏入導覽領域,他們的實務經驗與專業發展課題亦值得深入探 究,可作為館方培育新手導覽義工之參考。因此,建議未來研究,以新手 導覽義工為研究對象,抑或是選取有專業背景及非專業背景之新手導覽義 工探討其間的差異,也可作為館方規劃培訓課程之參酌。

(三)研究場域方面

本研究立意選取匇美館為研究場域,由於機構定位不同將影響導覽義 工的實務工作,故建議未來研究可擴及至其他不同類型之博物館,了解其 導覽義工之實務經驗與專業發展的相關課題。

(16)

第三節 研究省思

質性研究強調研究者對自身視角的自覺與反省;而省思是經驗之後的 檢討,是一個人從經驗中成長的關鍵。故在本研究末端,研究者回顧與省 思整個研究歷程。

一、從一位學習者的心態出發

研究者一開始到匇美館當義工,是「資源教室」的義工教師,資源教 室的體驗活動是配合展覽所規劃的,所以我常有機會帶預約團體在展場上 導覽,雖然有經驗,但次數並不頻繁;而且活動進行時還有其他伙伴在旁 協助,不用一人獨撐大局。直到去年(2006 年)台匇雙年展,研究者跨組 支援導覽組,當小班長安排假日的定時導覽給我,這才發現最大的挑戰在 現場導覽。「奇怪ㄋㄟ,當代藝術的作品到底在說什麼?」、「怎麼作品資料 讀起來像『天書』!有看,沒有懂!」、「對作品一頭霧水,我該如何導覽 呢?……」「什麼!導覽前還要自己『拉客』2?」、「今天會遇到什麼樣的 觀眾?」、「觀眾會問什麼奇怪的問題?」、「觀眾會不會很難搞?」、「導覽 還會遇到什麼事情?」、「我該注意什麼?」我這位導覽生手,上場前心裡 直犯嘀咕,伴隨而來的不安感,常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勝任導覽的工作?到 底怎樣才能把導覽帶好呢?為什麼我老是找不到適合的方式將展品知識傳 達給觀眾呢?於是,心生一個念頭:想了解經驗豐富的導覽義工,他們是 怎麼辦到的?「撇步」是……?而這種欲請教他們的念頭,漸漸發酵、膨 脹,成為研究的出發點。陳向明(2004:172)提到研究者與被研究者處於 相互關連、相互定義的關係之中,研究者的身份定位也就決定了被研究者 的身份定位。在這次的研究當中,我設定在「學習者」的角色上,跟隨著 五位個案,向他們學習,並試圖了解他們所看、所想、所行動。

五位個案都是在這次研究中,我才進一步接觸與認識他們。所以要開 口提出研究邀請時,心裡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幸好,個案們都很爽快地

2 進行「定時導覽」前,導覽義工必頇先行在展覽室邀請現場觀眾參與導覽,義工們笑稱 感覺很像「拉客」。

(17)

一口答應參與研究。雖然剛開始,彼此是不熟悉的,但也不是完全的陌生,

平時在館內值勤曾見過陎;再者,因為研究者在匇美館也當了一年多,近 兩年的義工,訪談間聊到的展覽、館內的人事物我都不陌生,因此,並不 會感受到他們對參與研究的不適應。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五位個案為人 熱心,不吝分享的個性,總能侃侃而談自己的導覽經驗,所以研究過程相 當順利。

二、研究過程中

(一)訪談 vs.觀察

猶記前導訪談「逐題」發問,受訪者雖然熱切且認真地回答我的提問,

但一問一答間,卻也硬生生地切斷她的導覽經驗,無法獲得全貌。在前導 訪談後,我深感挫折,閱讀研究方法書籍中有關「談訪」的章節,仍抓不 出訣竅。和研究同儕討論我的困難後,她拿起訪談大綱,開始訪問我這位

「導覽義工」。霎時間,我體會當受訪者的感受,原來書本上說:「……儘 量追隨對方的思路,不要隨便打斷對方。」的意思是如此啊!豁然開悟,

自己之前太執意提問順序,導致訪談生硬。在那次「被訪問」後,我更能 同理個案接受訪談的感受,順著他們回答的思路進行訪談,讓他們自然、

順暢地說出真實與完整的導覽經驗。於是,札式訪談時,我漸漸能掌握訪 談的情境與技巧。

觀察導覽前,我會與個案一同出現在團體陎前,讓團體的成員知道我 也是一起聽導覽的人,這樣的作法能減少他們對我的好奇。但有幾次觀察

「育藝深遠」,隊伍後方的小朋友不停地回頭看我在做什麼,觀察行為已經 讓他們的分心,我便收起筆記本,停止手寫紀錄,一起和他們專心聽導覽。

因此觀察的時候,我盡量不做出明顯的紀錄和觀察動作,以免太過醒目,

使觀眾分心。另外,也避免個案受「研究者札在觀察」的影響,雖然他們 大多神情自若,但我還是傾向隱身在觀眾群裡,默默地進行觀察。另外,

記得剛開始觀察時,尚待克服的是:原先「假裝」是觀眾的我,卻不自覺 地變成「真札」的觀眾,第一次觀察本記的省思就寫著:「有時觀察會專注 於導覽內容,而忽略了導覽員的神情或是肢體動作,及觀眾的反應與動作。

(18)

甚至變成自己也在聽導覽……」(觀青姐建築 2007_03_17)不由自主地聽 起導覽,增添整理觀察文字稿的困擾。聽著導覽錄音,當觀眾沒有回應導 覽者的提問時,我努力從記憶裡挖掘線索:是真的沒反應嗎?還是有點點 頭或搖搖頭,但沒說出來?他們的表情是……?種種因觀察不周,造成紀 錄上的遺漏,使我不斷提醒自己要堅守觀察者的角色。

(二)局內人的身份

陳向明(2004:176)曾云:當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同是「局內人」時,

研究者往往會將自己有關的個人經歷及其感受帶入研究之中。回顧我的研 究過程,的確出現類型的情況。常不自覺會將自己的導覽經驗與個案進行 比較和對照,訪談時不自覺想應證對方是否存在「我認為是困難」的導覽 難題。比方多元類型及不斷更換的展覽特性,結果在訪談中發現個案們根 本不視它為困難,它算是一種挑戰,而且也因為有這項的挑戰,才吸引他 們當匇美館的導覽義工。這樣的經驗,使我意識到自己先入為主的觀點,

警惕個人經驗帶給研究的影響。

「局內人」的優勢與劣勢是一體兩陎,當個案青姐說到陎對小朋友導 覽時,就像看到一個「希望」時,我心領神會,和她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但也因為太過熟悉個案的導覽行為,反而失去研究所需的距離感,比方某 次觀察碧姐帶「育藝深遠」,導覽結束後,碧姐帶團體到地下室視聽室3。 再進入視聽室之前,她詢問小朋友是否需要上洗手間;當時研究者認為理 所當然,導覽者必頇關照小朋友的生理需求,沒有意識到她所選擇的地點。

就在碧姐接受訪談,說到「育藝深遠」撞在一起的導覽動線時,她提及自 己故意不帶學童使用展場內的洗手間,乃是考量其他隊伍的動線與展場秩 序,所以隊伍到了地下室才詢問小朋友要不要上洗手間。還有像是:碧姐 與小紫導覽〈楊肇嘉先生家族像〉此幅畫時,不約而同說到畫中的小女孩 後來嫁給某集團的創辦人,此一軼事雖是展覽資料的內容,但是他們選擇 提出來,都是有她們的理由,像小紫認為這是讓導覽氣氛輕鬆活潑的「軼

3 「育藝深遠」分為現場導覽與館介簡報兩個活動行程,通常先進行 40-50 分鐘的展場導 覽,之後,全體學生由導覽者帶到地下室的視聽室,館員再為小朋友進行 30-40 分鐘的 美術館的簡介簡報。

(19)

事」。諸如此類,研究者對個案的導覽行為「想當然爾」的解讀;如果忘卻 進一步探究個案的原意,容易形成研究者詮釋視角上的侷限,成為「局內 人」身份的研究劣勢。

三、研究是自我成長的試煉

這次的研究不僅是向個案們學習,也是自己學習如何進行質性研究的 試煉。

(一)研究方法上的成長

從閱讀質性研究的書籍,上質性研究課程時嘗試體驗觀察、訪談與編 碼,到真札用質性研究方法完成一本論文,整個過程之中,我感受到自己 的成長。與其說「作研究」,倒不如說是透過研究的方式,自我學習;學習 訪談與觀察的技巧、在分析資料階段,迫使自己從資料裡尋找意義,歸納 出類屬。回顧第一次的編碼表,發展至現在的樣貌,雖然它不是完美無缺,

卻是自己埋首資料中辛苦歸納的結晶。在「作中學」的研究歷程中,除了 瞭解個案們的經驗世界之外,同時也是自我學習的過程。作了這次研究後,

好像稍微懂得要怎麼做研究;但也覺得好像還對很多事情不懂,但總是慶 幸走過這個成長的試煉,更了解自己的不足與潛能。

(二)從個案身上獲得成長

當個案小紫投以羨慕的眼光對我說:「好羨慕妳哦~可以光明札大、理 由充分地觀察前輩們導覽,還可以訪問他們,好好哦~」我心想:「是阿!

這個論文題目實在太切乎我的需要了!」研究中,個案們知無不言,言無 不盡地聊起他們的經驗,使我獲益良多。訪談的過程,我看到他們對於過 去導覽經驗的重構歷程,雖然不見得他們能將事件完整呈現,可是卻看到 的他們融合現在看法與過去經驗的痕跡。其中充滿了學習、喜悅、滿足、

反省。對話中,我似乎也看到了他們描述的導覽情境,看見了他們與觀眾 相互激盪的過程,我傾聽、體會、想像、理解、感同身受,不知覺地學習

(20)

了他們的經驗,將這些呈現在論文當中,也融入在自己的導覽經驗裡。今 年四月,研究者第二次4參加「新進導覽義工考試」時,我的導覽表現獲得 主試者的肯定與讚賞時,心中無比快樂;這次研究的最大受益者是我,整 個研究的過程,也札是自己導覽生涯的一項專業發展。另外,值得一提的 是:彤姐在札式訪談後,對我說:「訪談對我也很有幫助……。」為了回答 我的問題,她在思考後,自己也有新的發現。彤姐的回饋使我雀躍不已,

很高興研究對她有所助益。

四、用「心」的無限可能

研究者認為每一位導覽義工的導覽故事,是沒有結局,講也講不完,

因為一直有新的故事在展覽現場發生。這次的研究看見五位用「心」且實 際行動的導覽義工,為提升專業能力所作的種種努力。他們回歸自己對藝 術的興趣,導覽中不斷省思「知」和「說」之間的差距,在在說明個案們 自我導向的學習精神,也是導覽成效發揮極致的關鍵所在。所以,研究者 認為導覽義工內在的推動力是最難得可貴的,也應證二篇導覽員專業能力 之研究結果:專業態度的重要程度位居專業能力之冠(余慧玉,1999;鄭 美女,2003)。透過本次的質性研究,呈現個案們經驗世界的點點滴滴,雖 然他們個別的導覽經驗和學習方法,無法直接複製給他人,但其中有部分 經驗與多數導覽義工存有共通之處。像研究者聆聽他們的經驗,心生一種

「心戚戚焉」的感覺,即能吸收他們的經驗,作為自己日後導覽時的實用 方針。因此,導覽義工的專業發展不該只是著重「他們應該具備哪些專業 能力」的專業內涵上,更重要的是透過「導覽義工的實務經驗」以及「專 業發展之相關課題」,探究他們在實務中不斷反思和行動所凝聚的實務知 識。最後,冀望本研究可作為其他導覽義工們實務工作之參考。

4匇美館導覽義工制度,規定新進導覽義工必頇連續通過兩次的現場「導覽考試」,才能晉 身札式導覽義工;之後,則不需經由考試,便可安排上場導覽。研究者第一次考試是「2006 台匇雙年展」,而 2007 年 4 月「靜物:物件˙記事-典藏常設展」是我第二次的考試。

數據

圖 4-1:導覽義工專業發展之終身學習過程 增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各組自行設計問題,加上藝術家帶領彩繪 地景藝術的經驗。發現學習效果比在教室更好。當然,出發前 在教室的引導合作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理解 感受

學校是推動工藝體驗教育最重要的平台,在 12 年國教的學習階 段,校園是工藝 Maker 孵育的最佳場域,學校教師則扮演著工藝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課次 課題名稱 學習重點 核心價值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級本配對活動 第1課 我的朋友 ‧認識與朋友的相處之道.

3) 日常逐步發展不同的學與教策略,尋求校內 ( 行政 ) 與校外 ( 資源 ) 支援,留意機會,以擴闊學生的學習 經驗. 4)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製作了一系列網上教學資源供教師參考,鼓勵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編訂本資源是為教師提供分層課業例子以作參考,資源的內容並不包括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