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方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的方法與實施,以下將分為研究方法、確定研究對象、

研究工具、研究資料的蒐集、分析資料與檢核等五節作進一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性別意識型態之判讀部分,採用內容 分析法探究教科書中所潛藏之性別意識型態;在教師實際之教學施為部分則以實 際進入田野的參與觀察法、訪談法等方式,深入瞭解教師在課堂上之教學實踐。

壹、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歐用生(2003)指出內容分析法是透過量化的技巧以及質的分析,以客觀的 態度、系統的方法對文件內容進行分析與研究,藉以推論產生該文件背景,並嘗 試尋找出內容背後隱藏價值觀的一種研究法。王文科(2004)亦認為,內容分析 法可發現教科書或其他書面資料的難度及評鑑教科書中的意識型態與偏見等。因 此,在本研究中以教科書文本作為「內容分析法」資料的處理,先運用簡單的描 述統計進行次數統計,再以質化分析進一步判讀教科書課文文字敘述、插圖、照 片、解釋背後所傳遞的意義。

貳、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Bogdewic(引自嚴祥巒,1996:202)認為, 「任何研究需要了解過程、事件、

關係、社會環境的背景脈絡者,就選擇參與觀察法。」由於本研究之目的之一,

在於了解教師實際的教學歷程中,對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的真實呈現狀況,而訪

(2)

談或問卷調查等方式將無法完全反映出真實的行為。因此,本研究以參與觀察法 作為研究方法之一,研究者本身既是資料蒐集,也是資料分析的主要工具。在進 行參與觀察時,將包括實地教室場域的參與、撰寫教室觀察日誌,並希望能徵得 教師與學生同意,以錄音或錄影的方式輔助記錄上課實況。

參、訪談法

除了教室的實際參與觀察,本研究將透過與教師訪談,針對教室現場觀察所

得之內容作深入的探究與補充,一方面增進研究者對參與研究者之內在觀點的進

一步了解,避免研究者過度主觀的詮釋;另一方面,藉此釐清研究場域中所觀察

到的問題。訪談的方式視實際情況需要,隨機在教學者教學結束後立即進行會話

式的訪談。在取得參與研究者的同意之下,以錄音機為輔助工具,以便利訪談及

完整記錄訪談內容。

(3)

第二節 確定研究對象

壹、教科書文本

本研究以民國九十三學年度教育部審定合格通過之民間審定版,且在宜蘭縣 內各國民中學使用之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第一、二冊為研究對象(表 3-2-1),包括南一、康軒、翰林三版共計六冊之文本作為分析判讀之研究對象。

表 3-2-1 九十三學年度宜蘭縣立國民中學七年級社會科教科書版本統計一覽表

學校 康軒 南一 翰林

羅東國中 ★

國華國中 ★

東光國中 ★

利澤國中 ★

五結國中 ★

興中國中 ★

冬山國中 ★

順安國中 ★

文化國中 ★

蘇澳國中 ★

南安國中 ★

南澳國中 ★

三星國中 ★

復興國中 ★

中華國中 ★

宜蘭國中 ★

員山國中 ★

榮源國中 ★

壯圍國中 ★

吳沙國中 ★

礁溪國中 ★

頭城國中 ★

(4)

表 3-2-1 九十三學年度宜蘭縣立國民中學七年級社會科教科書版本統計一覽表(續)

學校 康軒 南一 翰林

中道中學 ★

慧燈中學 ★

大同國中 ★

合計 6 9 10

資料來源:宜蘭縣政府教育局

貳、參與研究者的背景介紹

研究者考慮研究目的、參與研究者的授課年級與教授科目、參與研究的意 願、配合程度、交通狀況及研究倫理,最後以便利抽樣的方式,擇定二位願意參 與研究的七年級社會科教師。

一、學校背景介紹

(一)太陽國中

太陽國中成立於一九六0年代,校址位以文教機能著稱的宜蘭市內。在教授 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師中,女性教師明顯多於男性教師,約為三倍以上,社會學習 領域召集人為男性。

(二)月亮國中

月亮國中創設於一九五0年代,校址位於以商業機能著稱的羅東鎮。在教授 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師中,男、女教師的性別比例,約為 5:4,社會學習領域召 集人為男性。

二、教師背景簡介

(5)

(一)卡蜜兒老師

女性,國立大學法學院畢業,修習完教育學程,目前擔任太陽國中社會科教 師。

(二)奧莉薇老師

女性,師範院校畢業,目前擔任月亮國中社會科教師。

三、班級背景簡介

(一)太陽國中甲班

甲班共有三十八位同學,其中男生有二十位,女生有十八位。學生家長以從 事公教人員與商業者為多,各約佔三分之一,其餘則從事農業、服務業與自由業 與工程師。在家庭經濟來源方面,雙薪家庭約佔三分之二。在家庭型態方面,以 小家庭為主,單親家庭有三位,隔代教養有二位。班上有一位資源班的學生,屬 於情緒障礙的學生,在學習速度上較慢,班上同學都會主動伸出援手,彼此間的 互動良好。

(二)月亮國中乙班

乙班共有三十六位同學,其中男生有二十一位,女生有十五位。家長的學歷 以高中職最多,多從事工、商業,但也有從事零工、無固定工作收入或失業者。

在家庭經濟來源方面,雙薪家庭約佔一半,另一半則以父親的所得為主要的收入

來源。在家庭型態方面,多為小家庭,但屬於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的家庭亦不在

少數,兩者合計約佔三分之一。班上有二位資源班的學生,均為聽障生,一為中

(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為了解九十三學年度九年一貫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之性別意 識型態及社會科教師實際的教學行為,研究工具將分為二大部分,一方面在於以 內容分析法對教科書進行判讀時所需用到的分析檢核規準,另一方面為研究者在 實際進行教室觀察時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以下將以此二部分作詳細的說明。

壹、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檢核規準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

張玨、白慧娟與王舒芸(1998)在體檢新版國小一年級健康教育教科書時,

將國內學者以前檢視教科書使用的指標作一歸類,如表 3-3-1。方朝郁(2000)

在其碩士論文《教科書性別偏見檢核規準之研究》中亦整理國內外有關教科書性 別偏見之檢核內涵,如表 3-3-2 及表 3-3-3,再以之為研究主題,提出教科書性別 意識型態檢核準則,以德懷術經由專家檢核,形成共識,提出 4 個極重要的檢核 規準和 12 個重要的檢核規準,如表 3-3-4 所示。

整理表 3-3-1、3-3-2、3-3-3 與 3-3-4 中所列出之教科書性別偏見檢核規準 (指 標或內涵)發現,多數研究的檢核重點在於「刻板印象」這一偏見類型的檢視,

其檢核規準也以性別氣質、工作特質、人格特質與職業角色等四者為最多;相較 之下,以「比例不均」 、 「偏差忽略」 、 「語言偏見」這三種偏見類型為檢核重點的 研究較少。

進一步比較表 3-3-1、3-3-2、-3-3-與 3-3-4 後發現,在「比例不均」這一偏

見類型的檢核中,較著重於「人數比例」的均等,而相對忽略「封面人物」 、 「作

者背景」 、 「主角比例」等檢核規準。筆者認為,在同時呈現男女兩性的圖片中,

(7)

男女兩性之人數比例均等固然重要,然而若以男性為主角,即便女性人數多於男 性,女性仍舊處於附屬地位,故「主角比例」此一檢核規準亦有其重要性。

其次,在「偏差忽略」此一偏見類型的檢核上,從表 3-3-1、3-3-3 及 3-3-4 得知,國內研究幾乎清一色以「社會貢獻」這一檢核規準為檢視重點,對於「傑 出人物」 、 「成敗定義」 、 「隔離描述」與「反映實況」等方面的檢核,則相對稀少。

筆者認為「傑出人物」屬於重要他人之一,是學生效法與學習的典範,對於學生 建立主體性與自我認同的影響甚鉅,因此有檢核的必要。

最後,從表 3-3-3 得知,國內有關教科書性別偏見分析的研究,對「語言偏 見」這一類型的檢視甚少,其中以「嘲諷中傷」作為檢核規準的研究更是稀少。

筆者認為對於特定性別的嘲諷中傷,對於學生正確性別認知與態度的養成,佔有

舉足輕重之地位,亦不可小覷,固有檢視之必要。

(8)

表 3-3-1 國內教科書檢視指標歸類表(引自張玨等人,1998)

歐用生 黃政傑 江囇莉 婦女

新知 張玨 吳天泰

林美齡

江文瑜

吳密察 楊龍立 謝小芩

統計項目指標

文字使用 * *

性別氣質 * * * * * * * * *

工作特質 * * * * * * * * *

歷史人物

出現比例 * * *

中心人物

出現比例 * * * *

性別比例 * * * *

討論項目指標

忽略女性

貢獻 * * * * * * * *

相關性別

議題不足 * * * * * * *

現實與教科

書不符 * * * * * * *

女性主體的

邊緣化 * * * *

(9)

表 3-3-2 教科書性別偏見檢核內涵歸類表──國外研究(引自方朝郁,2000,39)

偏見類型 檢核規準 WOSSPI UNESCO Saykanic Bebermeyer

&Edmond

比例不均

人數比例 主角比例 封面人物 作者背景

刻板印象

職業角色 家庭角色 活動參與 人格特質 外表特徵 性別關係 社會地位

偏差忽略

傑出人物 社會貢獻 成敗定義 隔離描述 反映實況

* *

男代名詞 * * 語言偏見 人物稱謂 * *

嘲諷中傷 * * *

註:檢核內涵規準未達五項者,不列入此表

(10)

表 3-3-3 教科書性別偏見檢核內涵歸類表──國內研究(引自方朝郁,2000,40)

偏見類型 檢核規準 歐用生 婦女 新知

江文瑜

吳密察 黃婉君 方朝郁 謝臥龍

比例不均

人數比例 主角比例 封面人物 作者背景

* *

* *

刻板印象

職業角色 家庭角色 活動參與 人格特質 外表特徵 性別關係 社會地位

偏差忽略

傑出人物 社會貢獻 成敗定義 隔離描述 反映實況

* * * *

男代名詞 * *

語言偏見 人物稱謂 * * 嘲諷中傷

註:檢核內涵規準未達五項者,不列入此表

(11)

表 3-3-4 方朝郁之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檢核規準表 極重要的檢核規準 重要的檢核規準

1. 教科書的圖片

(1) 兩性是否呈現刻板的外表形象或人格 特質。

(2) 人物從事的職業之多樣性、工作性質 及專業程度是否有性別上的差異。

1. 教科書的圖片

(1)人物參與的活動其多樣性及活動性質是 否有性別上的不同。

(2)以圖片說明人類的努力或貢獻時,是否 偏重某一性別而忽略排除另一性別。

(3)圖片人物是否呈現刻板的性別關係。

(4)男女兩性一起出現時,焦點人物是否偏 向單一性別。

2. 教科書的文字

(1) 內文是否隱喻或呈現兩性刻板的外表 形象或人格特質。

(2) 兩性投入志願性社會服務的領域是否 顯示性別區隔的現象。

2. 教科書的文字

(1)人物參與的活動其種類多樣性及活動性 質是否有性別上的不同。

(2)敘述人類的努力或貢獻時,是否偏重某 一性別而忽略排除另一性別。

(3)內文人物是否呈現刻板的性別關係。

(4)男性主角和女性主角人數的差距。

(5)人物從事的職業之多樣性、工作性質及 專業程度是否有性別上的差異。

(6)內文是否以男性代名詞統稱兩性或使用 不尊重某一性別的稱謂。

(7)議題的選擇是否顯現性別上的偏差失衡。

(8)描述男女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是否存有偏 見。

二、本研究中所使用之檢核規準

從前章相關研究的文獻探討和上述的歸納整理中,研究者發現,現有對教科

書文本的分析,雖已指出許多性別議題,但仍多侷限在教科書文本對於性別偏見

的現況呈現,而似乎未考慮到教科書缺少了什麼,或者說一套理想的教科書究竟

應該作怎樣的呈現,而 Habermas「殘缺的文本」(mutilated text)的概念給了研

究者一個新的思考取向。

(12)

Habermas(1972:216-217)所謂「殘缺文本」的意思是,某種社會體制對 知識的把持與壟斷,以致造成文本系統性的刪削(omissions)和扭曲

(distortions),它是具體成形地呈現在日常生活裡,而它的特色是:這些刪削和 扭曲是習俗的容忍程度之內;但如果我們對這個現象或處境進行自省的話,就很 容易發現文本處處被系統性刪削與扭曲的痕跡。此外,Habermas(1972)也指出 這個社會體制會運用審查的形式來捍衛刪削機制,因此不是運用禁止的手段的 話,就是改寫文本(rewriting text)的方式來符應與再現刪削的機制。因此,對 於教科書的檢視,張盈堃(2001)認為應跳脫 Maurce 在《one-dimension men》

中所謂肯定文化(affirmative culture)的知識價值,去發現現存的文本中存有著 各種令人起疑的問題,例如矛盾、否定、欺瞞、閃避、抵制等等。

因此,為避免僅以少數幾個檢核指標而侷限於對文本的事實陳述,以致忽略 真正造成教科書性別迷思背後的社會脈絡及意識型態與教師實際的轉化、再現過 程,研究者在教科書文本判讀的部分,將把研究對象分為圖片、文字敘述兩大部 分,以閱讀性別議題相關書籍經驗,並以 Sadker、Sadker 和 Long (1989)所提出 的隱藏不見、刻板印象、偏差失衡、脫離真實、零碎切割、語言偏見等六種性別 偏見作為架構,輔以上述之檢核內涵及規準,除了檢視長久以來教科書中所隱藏 的、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性別意識型態作客觀現況呈現外,另將以「殘缺的文本」

的概念去尋找、發現既有文本中可能被視為禁忌而遭刪削、未能反映真實的部 分,希冀不僅限於對客觀事實的陳述,並能解構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的 性別迷思。故本研究將以下列項目作為檢視教科書的研究工具對教科書文本中的 圖片、文字作判讀。

(一).圖片部分(包括插圖、照片)

1.檢視兩性出現的比例、次數

(1)單獨以男性或女性出現的圖片數量是否有所差異?其尺寸大小是否不

(13)

同?

(2)兩性共同出現的圖片有多少?圖片中兩性人數是否明顯不同?

(3)主角人物是否平均分配給男女兩性?

(4)封面人物是否平均分配給男女兩性?

2.檢視刻板印象部分

(1)圖片人物從事的職業和活動,在種類數量、工作性質、專業程度等方面 是否有性別上的差異?

(2)兩性的社會地位是否有所不同?

(3)兩性呈現的人格特質是否有性別上的差異?

(4)正面/負面的人格特質是否平均的分配給兩性?

(5)是否呈現兩性平等共處的畫面?或忽略了?

(6)是否呈現一主一從、一方保護另一方的性別關係?

(7)兩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家務分工是否有所差異?

3.檢視偏差失衡

(1)傑出人物的舉例,是否平均分配給兩性?

(2)兩性被表揚的社會貢獻領域是否有所差異?

(3)是否呈現性別職業隔離的情況?

(二)本文(包括課文文字敘述、解釋、插圖及照片下的文字敘述)

1.檢視兩性出現的比例、次數

(1)主角人物是否平均分配給男女兩性?

2.檢視刻板印象部分

(1)文中人物從事的職業和活動,在種類數量、工作性質、專業程度等方面

是否有性別上的差異?

(14)

(3)兩性呈現的人格特質是否有性別上的差異?

(4)正面/負面的人格特質是否平均的分配給兩性?

(5)是否呈現兩性平等共處的畫面?或忽略了?

(6)是否呈現一主一從、一方保護另一方的性別關係?

(7)兩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家務分工是否有所差異?

3.檢視偏差失衡

(1)傑出人物的舉例,是否平均分配給兩性?

(2)兩性被表揚的社會貢獻領域是否有所差異?

(3)是否呈現性別職業隔離的情況?

(4)對社會貢獻的多樣化是否因性別而有不同的敘述?

4.檢視語言偏見

(1)是否以男性代名詞用語泛指所有男女性?

(2)是否對特定性別有所嘲諷、中傷或貶低?

(3)在人物稱謂上,是否呈現主導與附庸的差別?

(三)遭忽略、刪削但卻重要且真實存在的性別議題

研究者將以 Habermas「殘缺的文本」的概念去探尋教科書文本中可能被視 為禁忌而遭刪削、忽(省)略且未能反映社會真實的性別議題,如同性戀、多元 性別等相關概念或議題。

貳、教室觀察之研究工具

為了解教師於教學歷程中實際轉化、再現教科書文本的歷程,本研究採實際

進入田野,進行橫跨上、下學期,前後約計五個月左右(民國九十三年九月底至

九十四年五月初)的教室參與觀察。因此在這一部份的研究工具即為研究者本

(15)

身,在研究歷程中,研究者將依據教科書判讀後之所得,做為教室觀察時的重點 與準據,一方面以錄音機、錄影機及觀察日誌為輔助以進行資料的蒐集,一方面 不斷反覆進行分析、檢核。故,教室觀察的重點如下所列:

1. 教師如何呈現性別的相關概念?

2. 教師如何呈現教科書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或偏見?是否進行分析、批判或其他 教學轉化?

3. 教師是否補充其他重要但教科書未提及的性別概念或議題?

4. 其他可能形塑學生性別意識型態的教師口語表達、肢體語言或師生互動關係 為何?

5. 學生在課堂上對性別議題的一般理解情形為何?

6. 學生在課堂上是否呈現性別刻板印象或偏見及教師處理因應的情形為何?

(16)

第四節 研究資料的蒐集

依據本研究的設計與方法,研究者將所需蒐集的資料分為以下幾類,且考慮 到研究倫理,除文本分析之外,在任何有關參與研究者的敘述方面所呈現的資料 均以化名稱呼。

壹、教科書文本

此資料係以宜蘭縣內各國民中學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為資料蒐集的對 象,亦即為康軒、南一、翰林三版之第一、二冊,共計六冊之課本中的課文文字 敘述、插圖、照片及解釋。

貳、現場觀察日誌

此項資料主要是以研究者在教室進行實地課堂情境觀察時的筆記,研究者採 用筆記本隨時登錄或以課後補登的大綱記錄方式,實地記錄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情 況。

參、訪談筆記

此項資料包括研究者對參與研究者的訪談、與參與研究者的討論及對參與研 究者的觀察報告。

肆、轉譯筆記

此項資料是研究者為補充自身在觀察和訪談記錄上的不足,藉助錄音機及錄

影機紀錄,而轉譯成為文字的逐字稿資料。

(17)

伍、反省日記

此項資料包括研究者事後回溯的觀察日誌、訪談筆記和反省筆記,除藉此回

溯筆記補充記錄現場實際的情境脈絡及觀察、訪談記錄的不足,亦藉由此反省日

記記錄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本身在研究方法及研究場域中的知覺與感受。

(18)

第五節 分析資料與檢核

本研究依據研究之目的,在分析與檢核資料時,將分成兩大部分進行,一部 份是以內容分析法對教科書文本進行分析與判讀,另一部份是藉由參與觀察法、

訪談法對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檢核。現就詳細步驟進行以下的說明,並以研 究流程圖作清楚地呈現。

壹、教科書文本部分

一、整理與分析資料

此一部份將以第三節所提出的研究工具作為分析、檢核資料的工具。由於內 容分析乃結合量化與質化方法的研究方法,所以在檢視教科書圖片所呈現兩性出 現的比例、次數這一單元,將以簡單描述統計的方式呈現數據;其他部分則以質 化方式,由研究者本身進行分析、判讀。

二、意義的再檢核

在教科書文本判讀之後,為避免研究者個人過度主觀,造成對教科書文本作 不適當的詮釋,乃進行二次檢核,並針對二次檢核中出現意見歧異之部分,另外 邀請第三位人士,進行第三次檢核,並將三次檢核中意見歧異部分,列於表 3-5-1。

協助二次檢核者為翠西老師,師範體系碩士畢業,目前任教於台北市某高

職;協助三次檢核者為露西老師,曾任高中教師,目前就讀於國立大學教育類博

士班。

(19)

表 3-5-1 教科書檢核意見歧異部分一覽表 教科書

內容及出處

第一次 檢核意見

第二次 檢核意見

第三次 檢核意見

最後採用 意見 康軒版第一冊第 117 頁

第二段, 「…遠古時期,

男性負責狩獵、採集,女 性撫育幼兒,透過分工合 作,使得種族綿延發展。

在這樣的過程中,人類社 會對於不同的性別角 色,會有不同的要求,經 過學習後,兩性的行為方 式也因而不同。」

本段意欲說 明後天社會 文化對男性 與女性在行 為、性格上 的差異所造 成的影響;

然其敘述方 式可能會強 化性別角色 的刻板印象 的形成。

僅為陳述遠 古時代男女 分工的狀態 與事實,應 與強化性別 角色刻板印 象的形成無 關。

雖是指出遠 古時期的性 別分工狀 況,但確有 可能強化性 別刻板印 象,可以舉 別的例子。

能重視後天 社會文化對 男性與女性 在行為、性 格上的差異 所造成的影 響,但舉例 內容有可能 會強化性別 角色的刻板 印象。

康軒版第一冊第 117 頁 至第 118 頁,本段落的標 題為「性別角色的形 成」 :

第 117 頁最後一段,

「…男孩子要勇 敢、堅強,不能輕易 的掉眼淚;女孩子則 是要細心、柔順,說 話輕聲細語。」

第 118 頁第一段第六 行, 「…電視節目 中,男性所扮演的角 色,多為醫生、律 師、司機等,呈現出 有毅力、富正義感的 特質;女性則為護 士、老師或家庭主 婦,表現出親切、細 心、溫柔的模樣。」

第 118 頁第二段, 「在 社會上也存在著『男

雖在說明性 別角色的形 成過程,但 其敘述方 式,無疑是 給予學生一 套行為的標 準,認為男 生、女生就 應該有怎樣 的表現去服 膺與遵守,

等於是在不 斷再製、強 調性別角色 刻板印象的 形成。做為 一教學歷程 中的重要工 具與學生學 習的引導,

是否應再多

重點在於陳 述性別角色 形成過程的 事實、現 狀,而不是 強調性別角 色刻板印象 的形成。

雖是陳述性 別形成的過 程,但確實 存在再製性 別角色刻板 印象的潛在 課程,教師 在教學時的 確需要多一 些澄清。

內容雖在說

明性別角色

的形成過程

與方式,但

其敘寫方式

與用語可能

有再製、強

化性別刻板

印象的潛在

課程。

(20)

(接上頁)

主外,女主內』的觀 念…」

第 118 頁第三段, 「每 個人從小就開始學 習符合我們性別的 行為,當行為合乎社 會標準時,就會受到 獎賞…;若是行為不 符合期望,則會受到 責難,…。在這個過 程中,我們逐漸被塑 造出符合性別角色 的表現,甚至接受了 男女性別角色的刻 板印象,而對男女的 表現行為有一定的 認知和看法。」

一些價值的 澄清呢?

貳、教室觀察的資料

一、整理與分析資料

由於本研究是資料蒐集與分析不斷交互進行的歷程,因此在研究初期研究者 將以多元資料的蒐集為主,依據現場的教室觀察日誌、訪談筆記、反省日記分析 出重要的訊息,如果發現需要進一步釐清或解釋時,再與參與研究者作隨機的訪 談。透過初步的資料分析的主要目的,在於避免研究者過度的主觀侷限於研究場 域中所發生事件的表象,而能對參與研究者的內在意識有所認知與解讀,使零碎 的、個別的教學施為,能透過反覆的分析聚焦在研究主題上。

退出研究場域後,研究者將進行錄音機與錄影機資料的轉譯,並將所有轉譯

(21)

的逐字稿資料、訪談紀錄和反省日記依照現場觀察的時間予以編碼,輸入電腦保 存,按照訪談及觀察的日期順序排列,待分類後再依主題類別存放。

二、意義再檢核

在資料整理分析之後,為避免研究者的過度主觀,造成對現場觀察所得作不 適當的詮釋或誤解,所以將採三角校正(triangulation)進行檢核。

(一)平常就與參與研究者討論現場觀察的意義或是訪談的資料。

(二)在長期的觀察中,以不同的方式,如觀察參與研究者的行為、蒐集學習單

、訪談筆記等重複核對相關資料。

(三)完成教室觀察逐字稿編碼之後,即請參與研究者進行檢核。從二位參與研 究教師對檢核內容的回饋,得知二位參與研究者均認為逐字稿內容與實際 之教學歷程符合程度甚高。以下將逐字稿檢核意見列於表 3-5-2:

表 3-5-2 編碼後之逐字稿檢核意見一覽表 參與研究者 符合程度百分比

(%) 意見

卡蜜兒老師 100 沒有問題

奧莉薇老師 95 妳好用心喔,還用不同的顏色標示,看的比 較清楚。只有幾個錯字而已,其他沒有問 題。還有,我的名字會不會出現在妳的論文 裡面?

參、研究流程圖

為更清楚呈現整個研究歷程進行的程序,以下以研究流程圖(圖 3-1)作為

說明。

(22)

圖 3-1 研究流程圖 確定研究主題,研擬研究計畫

確定研究對象

進入研究現場

蒐集資料

資料分析與檢核

撰寫論文

文 獻 整 理 與 探 討

教科書文本

觀察日誌 訪談資料 反省日記

三角校正

歸納整理

教科書檢核

(23)

第六節 研究倫理之關注

學者(Solitis, 1990; Whyte, 1984)指出,在質的研究中,研究者倫理道德行 為至少指涉研究者本人、被研究者(參與研究者)群體、研究者的職業群體、資 助研究的人或社會機構以及一般公眾等五方面,彼此相互作用,對研究者的倫理 原則和行為規範產生不同程度和方式的制約。其中,研究者對待參與研究者的態 度、處理與參與研究者有關事物的方式,以及研究雙方之間的關係都會反映出研 究者的道德規範,會對參與研究者產生影響,有時甚至會直接影響其日常生活(引 自陳向明,2002)。因此,如何確保其於研究歷程中之自主性及選擇權,便構成 研究倫理的核心議題(余漢儀,1998) 。基於此,本研究遵循下列研究倫理準則,

以維護本研究之參與研究者及研究者雙方之權益與主體性。

一、 在開始進入教室觀察之前,研究者誠實告知參與研究者本研究的動機、目 的、進行方式、觀察期間範圍與研究期程,避免因說明不清或隱瞞而對參與 研究者造成傷害。

二、 教室觀察過程中所為之觀察記錄、訪談、錄影、錄音,均事先徵得參與研究 者同意後才進行,並向參與研究者說明在研究歷程中所獲得的任何資料僅限 於本研究之用途,絕不會轉作其他用途。

三、 在研究範圍及場域內,絕對尊重參與研究者的尊嚴與權益,並向參與研究者 說明在教室觀察歷程中,隨時有退出研究的自由與權利。此外,一切敘述與 紀錄均採化名的方式呈現,在研究論文中,沒有任何可以指認參與研究者真 實姓名及身份的資料,以尊重參與研究者之隱私。

四、 研究結束後,所有有關參與研究者的資料(包括錄音帶、錄影帶及轉譯之逐

(24)

本研究於研究歷程中完全遵循上述原則,以確保參與研究者之隱私、權益與

福祉。

數據

表 3-2-1  九十三學年度宜蘭縣立國民中學七年級社會科教科書版本統計一覽表(續)  學校  康軒  南一  翰林  中道中學  ★  慧燈中學  ★  大同國中  ★  合計  6 9 10  資料來源:宜蘭縣政府教育局  貳、參與研究者的背景介紹  研究者考慮研究目的、參與研究者的授課年級與教授科目、參與研究的意 願、配合程度、交通狀況及研究倫理,最後以便利抽樣的方式,擇定二位願意參 與研究的七年級社會科教師。  一、學校背景介紹  (一)太陽國中  太陽國中成立於一九六0年代,校址位以文教機能著稱的
表 3-3-1  國內教科書檢視指標歸類表(引自張玨等人,1998)  歐用生 黃政傑  江囇莉 婦女  新知  張玨  吳天泰林美齡 江文瑜吳密察 楊龍立  謝小芩 統計項目指標  文字使用  *  *  性別氣質  *  *  *  *  *  *  *  *  *  工作特質  *  *  *  *  *  *  *  *  *  歷史人物  出現比例  *  *  *  中心人物  出現比例  *  *  *  *  性別比例  *  *  *  *  討論項目指標  忽略女性  貢獻  *  *
表 3-3-2 教科書性別偏見檢核內涵歸類表──國外研究(引自方朝郁,2000,39)
表 3-3-4  方朝郁之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檢核規準表  極重要的檢核規準  重要的檢核規準  1.  教科書的圖片  (1) 兩性是否呈現刻板的外表形象或人格 特質。  (2) 人物從事的職業之多樣性、工作性質 及專業程度是否有性別上的差異。  1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本所研究生必須修畢必修課程及修滿 36 學 分,通過碩士論文後發給畢業證書;修業期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Q :依據討論出的檢核標 準,評核這些組的內容.. •小組討論 (

(本報告內容及建議,純屬研究小組意見,不代表本機關意見).[r]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一、 依據性平法第 17 條第 2 項規定:

當地主管機關對期 滿續聘之雇主實施前項 規定檢查時,應以外國 人最近一次經其本國主 管部門驗證之外國人入 國工作費用及工資切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