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科學的性質與方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社會科學的性質與方法"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社會科學的性質與方法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鄧志松 terry@ccms.ntu.edu.tw

前言

本文希望讓非社會科學科系的學生 (包括文學院) 瞭解什麼是社會科學、社 會科學到底研究些什麼東西,以及社會科學慣常使用的方法。無可避免地,會觸 及科學哲學、註釋學、知識論、方法論、形上學等令人望而生畏的東西,但為了 提昇學習的興趣,作者儘量排除使用艱澀的專有名詞或術語,代之以平易、淺顯 的文字,和大量的實例。希望同學讀完後,不但對什麼是「社會科學」有所認識,

還能運用文中提及的方法,嘗試分析自己身處的社會,尋找「社會律則」。文後 附「問題與討論」及「進階閱讀資料」,同學妥善運用,必有收穫。

文章分成幾個部分,第一部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匯通」,介紹社會科 學的量化研究取徑,說明自然科學研究方法如何應用在社會人文的研究上,以及 此種應用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社會科學的「非科學性」,探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本質上的差異,

以及此種差異對研究方法產生的影響。重點擺在科學方法普遍性的質疑,以及新 的研究途徑質的研究方法的介紹。

第三部分,探討科學探索中的價值問題,以及思考如何降低價值因素對人文 探究造成的負面影響。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匯通

一、社會現象與律則

科學方法的普遍性

自然科學家在探究問題時,假定有「真理」存在,它一直存在哪兒,不管人 們有沒有意識到它。不管人們「覺得」地是圓的或是方的,「地」始終以它本來 的面目在那兒。所謂「天體運行,不以堯存,不以桀亡」,就是這個道理。科學 家要尋找的「真理」是「大自然法則」,與人的「自我意識」無涉。大自然萬世 萬物為什麼會這樣子呈現,自有他的道理,這個道理要從「物」的特性中去尋找。

有果必有因,石頭不會莫名其妙飛起來,房子也不會莫名其妙爆炸起火,一切都 是可以解釋的,或說一切都是被自然律則所決定的,人們只能「描述」或「發現」

它,而非「創造」它,這就是著名的「宇宙的機械決定論」。還有,自然科學的

(2)

知識體系是可以疊加的,只要它是真的律則,那麼律則與律則間就會呈現完美的 協調與一致性;因此,研究者毋須野心太大,一個大問題可以拆成許多小問題,

分別解決,再加以整合,學術可以一點一滴的累積。自然科學之所以能突飛猛進,

正是因為它掌握這個訣竅,以有效的方法 (科學方法) 客觀、中性地探究問題。

這套方法具有普遍性,應用到不同領域同樣有效,如果不使用這套方法就是不值 信賴的迷信或「偽科學」。自然科學的成就令人震驚,它的影響無遠弗屆,當然 衝擊到社會人文的研究。

社會科學關心的是人與人互動的問題,在社會人文的領域裡,有沒有類似自 然科學的「大自然法則」或「真理」存在?它是否獨立於研究者的主觀意志,等 待研究者去發掘。如果有的話,我們是否可以以科學方法找到它?根本的問題 是,人類社會到底有沒有運作的「法則」?如果有的話,那是什麼?它跟自然科 學的「大自然法則」有什麼不同?

如果沒有的話,是不是代表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那麼,人們的生活將很沒 安全感,因為社會完全無法預測、控制,是否又回到中世紀一切仰賴不可知的「神 意」?顯然主觀上,我們不太希望社會上完全沒有運作的法則。以下我們要介紹 的「社會科學」(或稱「狹義的」社會科學),基本上從自然科學的發展獲得靈感,

他們相信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具有普遍性,當然引用這些方法時,需要適度的修 正。

首先得承認人類社會也有律則存在,它不因研究者的主觀意志而改變;正因 為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澄清社會現象的因果。固然,人有自由意志、有喜怒哀 樂,其行為模式很複雜、很難預測,但這不代表全無章法。在集體的層次,我們 還是可以找到明確的趨勢。就像擲骰子一樣,我們很難預測每次擲的點數是多 少,但點數的累計次數,卻呈現清楚的趨勢,社會怎會沒有「律則」?我們不是 常說,「治亂世用重典」,顯然人們覺得「重典」在建立秩序上有其功效。當學生 課業表現不佳,我們直覺的反應是用功不夠,顯然我們認定,用功程度與成績成 正比 (或正相關)。我們還可能相信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成為不良少年的可能性 比較大、中學結交異性朋友會影響課業、混幫派的大多是成績差的少年、生活遭 遇不幸的人宗教信仰比較虔誠、教育會降低族群偏見、家庭暴力比較可能發生在 低階層的家庭。人們相信社會現象可以解釋、追溯其原因,社會現象與社會現象 間經常有某種「關係」存在。這種「關係」也許是「相關關係」,亦即兩者伴隨 而生;可能是「因果關係」,亦即一方影響另一方;也可是「充分」或「必要」

關係。前者指一方存在,他方必然存在;後者指某一方必然要先存在,他方才可 能會存在,但不必然存在。

第二、基於科學方法的普遍性,只要使用正確的方法,社會運作的律則是可 以找到的。重要的是,這一切思考與分析都是透過人類清明的理性 (當然要稍加 訓練),毋須動用到上帝、神等超自然的力量,也不須具備「頓悟」、「慧根」等 神秘特質。

(3)

用概念來描述社會現象

就方法的有有效性言,社會科學家要像自然科學家一樣,習慣「抽象思考」,

亦即擺脫具體個別事例的束縛,創造一些清晰可辨的「概念」,如此方能探究「概 念」與「概念」間的關係,進而推知「社會律則」。自然科學家習慣使用概念,

例如他們問「地是圓,還是方?」「圓」與「方」就是「概念」。桌子、椅子、三 角形、梯形、平行線是「概念」,作用力、方向、加速度、原子、電子、能量、

功等也是「概念」。用「概念」來思考,讓科學家脫離具體、繁複、混亂的現象 世界,走進井然有序、易於尋找律則的理想世界。

社會科學家也創造許多概念,有些概念是用來描述已存在的社會現象,例如 學校、家庭、宗教、儀式、禁忌、規範、溝通、市場、意識形態、資本主義、國 家等;有些是用來描繪實際未必存在,但邏輯上可能存在的東西,例如完全競爭 市場、均衡狀態、國家消亡、世界政府;有些只是指陳某個理想、目標,例如自 由主義、共產主義、功利主義、正義、民主、人權等。概念也可能是一個律則、

定理,例如供需平衡、寒蟬效應等。有些概念主要是邏輯推理的需要,例如洛克、

盧梭等人談及的「自然狀態」、「契約」、「主權」,當代政治思想家羅斯說的「無 知之幕」均是。「概念」幫助我們深化觀察,確立邏輯關係,建構普遍律則。「概 念」從現象世界淬取出來之後,有清楚的定義,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便易於探討。

當然,以上關於概念的分類有些武斷,我們很難嚴格地說它是屬於哪類。屬 於哪類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我們發現現有的語彙 (概念) 都不足以表達心中想要 表達的東西時,就會創造一個新的概念。概念只要有清楚的定義,別人不會誤解 就行了。而概念也會隨著學術的進展而有所取捨,或改變其意涵。例如會引起燃 燒現象的「燃素」、充滿宇宙的介質「以太」,現在大概除了歷史學家 (而且還是 科學史) 沒有人會談它了。

社會科學各學門關心的問題

社會科學一般說來包括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還包括其他洐 生的學科像文化人類學、社會心理學、政治經濟學、傳播學等均是。它們都企圖 尋找人類社會的律則,解釋或預測社會現象。各學科有獨特關心的重點,例如政 治學比較關心人類社會的權力現象,包括權力的來源、正當性的基礎、權力的運 作等;社會學對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特別感興趣;經濟學則側重人與人間基於自 利的交易行為;社會心理學則關心心理認知和動機;文化人類學則被異文化所深 深吸引。

因為關心議題的不同,不同的學科會發展出一套屬於它們自己的獨特概念,

例如要研究台灣的經濟發展,不可能不用經濟成長率、GNP,比較利益、市場、

競爭力、匯率、貿易、關稅、經濟政策等概念;要瞭解台灣社會的治安,不可能 不知道什麼是犯罪率、破案率、青少年犯罪、特種行業、幫派、毒品等;想瞭解 台灣的選舉,不可能不瞭解什麼是投票、配票、買票、選區劃分、投票率、賄選、

Abstract

(4)

政黨、選民結構、競選、政見、意識形態、省籍等概念。這是學習社會科學必須 知道的。

二、理論建構

理論的建構

學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關鍵是「理論建構」。前面提及的「社會律則」,看似 有理,但怎麼知道它不是「巧合」或「偏見」使然?理論建構就是提出一套整體 的說法,讓律則與律則間有邏輯的一致性;簡單地說,理論就是概念與概念間的 邏輯聯結,用以描述現狀、解釋因果機制,或預測未來。

我們舉一個例子說明理論建構的過程。假設我們關心台灣大學生吸煙的問 題。首先,經過初步的資料蒐集,發現抽煙的學生課業並沒有比沒抽煙的差,這 是個令人眼晴一亮的發現,修正過去一些成見。後來又發現來自富有的家庭與貧 窮的家庭的學生吸煙比例差不多;因此,可推出抽煙與經濟因素應該無關。同時,

我們也發現它與地域因素無關,與就讀科系無關,所以大概不是氣候、也不是專 業訓練的關係造成的。還有我們還發現男生抽煙的比例顯然比女生高,而且不住 在家裡的學生遠比住在家裡的學生多。資訊不斷累積,我們對「大學生吸煙」這 件事瞭解愈多,社會科學家不會滿足於這些片片斷斷的「知識」,他們想尋找一 種解釋,把這些看似無關的東西串起來。

有人提出一個理論叫「社會約束」理論,也就是說外在的約束力量愈少,愈 容易嘗試一些爭議性的活動,例如吸煙。一般說來,住在家裡,父母多多少少會 干涉孩子的生活,這對小孩子的心理構成壓力,行為會收斂些;同樣的道理,社 會對女生的行為要求也比較嚴格,亦即社會約束力比較大。至於家庭經濟狀況、

科系、地域、成績等因素則不是重點。我們的「社會約束」理論初步獲得確立。

當然為了讓它更完整,可以進一步界定,約束的性質、來源,爭議行為的類型,

以及其間的影響機制等。

這是一個理論建構的例子,有些理論經由經驗觀察、歸納的方式產生出來,

例如本例;也可能是從另一個已經存在的理論演釋而來。所有的理論都是人為的 創造物,它是為了解決人們認知的目的而來,自然它有是否「有效」或「正確」

的問題。亦即你如何有把握說它與「事實」符合?就算它有幾分正確性,是不是 還有其他值我們注意的影響因素?亦即「社會約束」在多大的程度內可以解釋吸 煙行為?而且,我們也關心這個理論是否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亦即美國、日本 的社會是否也是這樣?這是有關理論檢驗的問題,下節我們會繼續談。現在我們 把焦點放在各種不同的理論型態。

「分析單位」是個很重要的觀念。如果我們想比較各校學生抽煙的狀況,那 麼分析單位便是「學校」。如果想研究為什麼有人成績好,有人成績差,分析單 位便是「個人」。分析單位可以是個人、家庭、組織、國家、公司、產業等,也 可以是「社會生產物」,例如我想研究某份報紙呈現出來的政治立場,那麼分析

(5)

究單位便是一份份的報紙 (社會生產物)。分析單位可以大,也可以小,以個別 作為分析單位,比較個別與個別間的關係者,稱為為「微觀」的分析。以整個大 單位作為分析對象,分析其內部的變化與整體表現者,稱為「鉅觀」的分析。經 濟學分「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前者就是以個別的消費者、廠商、家 戶等作為分析的單位;總體經濟學則是以社會、國家,或經濟體作為分析單位。

「分析單位」確定以後,接著進行觀察,觀察的重點不外:「屬性、特質」 (如:

社會約束的大小、家庭背景、性別、年齡、外觀等)、「傾向」 (如:變遷的過程) 或「行為表現」 (如,是否有抽煙、課業表現、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等)。有了 基本的觀察就可以比較不同分析單位的差異,或尋找其解釋。如果放在同一個時 間點的比較,叫做「橫斷面研究」,例如分析本年入學新生的家庭背景。放在不 同的時間點的比較,稱為「縱貫研究」,例如:研究某個學校學生家庭背景的變 化趨勢。我們也可以以整個世代作為觀察的對象,例如最近頗流行的五年級生、

七年級或 y 世代、e 世代等。

分析單位與「研究對象」經常是同個東西,但未必都是。例如,前面提及,

比較各校學生抽煙狀況的例子。研究對象是學生,但是為了比較,以整個學校作 為觀察的單位,那麼分析單位便是「學校」。以上的說明只是要告訴大家,理論 有各式各樣的形式,有的複雜,有的單純,它們有同樣的目的,就是讓人類社會 更清晰可辨。

理論的作用

社會科學的研究固然並非百分之百離不開理論,但理論有它的重要性。簡單 地說,第一、他透過內部邏輯機制的建立,降低巧合、偏見的可能性;第二、所 有的理論都是解答社會現象的嘗試,它具有統合的作用,可以拓展我們對社會的 理解,不會停留在片斷、瑣碎的知識累積;第三、對學術探討而言,理論提供研 究的形式與方向。例如有理論存在;我們就想檢驗它的有效性;相衝突的理論同 時存在,我們就想檢驗何者可信度比較高。同時一個理論的存在會促使其他理論 的誕生,因為理論與理論間會相互影響,這增加了許多研究題材,帶動學術發展。

不過,我們要瞭解理論代表看世界的獨特觀點,它是主觀的。例如社會學最 常見的三大理論,功能論、衝突論、符號互動論,代表三個看世界的不同切入點。

「功能論」強調社會不同組成成份彼此間的互補、協調、平衡,共同維持社會整 體運作。這些功能有些是重要的,有些是次要的;有些是顯性的,有些是隱性的,

研究者要做的是澄清各種功能的性質以及其扮演的角色。與此相反,「衝突論」

則看到社會組成元素間的競爭、衝突與不協調,它嘗試解釋此種不協調的來源、

本質、影響、及變遷的可能性。典型的例子是馬克斯解釋資本主義下的階級剝削,

掌握生產工具的就是社會的統治階級。馬克斯努力解釋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的 剝削關係,創造許多到今天仍然爭議不休的概念,如:經濟決定論、上層建築、

剩餘價值、生產模式、生產關係、無產階級、生產工具、意識形態、商品化、剝 削、異化等。「符號互動論」則關心社會成員間的互動、相互影響的模式。人藉

(6)

由語言、符號、手勢等互相溝通、回應,影響對方之行為和思考。從宗教儀式、

文化習俗、家庭、學校中,大家習以為常的日常行為,如果細心的話,我們可以 看到許多行為背後的意義。

獨特的分析角度是主觀的,它帶給我們「洞見」;但嚴謹的推理與驗證則是 客觀的,它才是說服力的基礎。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一樣,不排除理論在建構過 程中的主觀性,但重要是有嚴謹的論證與檢驗,這才是科學方法有效性的保證。

命題與論證

提起推理的嚴謹,就不能不提「演繹」邏輯。演繹邏輯確保從「前提」到「結 論」過程的有效性。例如:「人都是會死的」、「蘇格拉底是人」就必然能導出「蘇 格拉底會死」這個結論。前面兩個「命題」稱為「前提」。「命題」指意思完整的 語句,不管「前提」或「結論」都是命題,命題是論述的基本單位。什麼叫「前 提到結論間的推導過程有效」呢?簡單地說,如果「有效」的話,那麼前提為真 時,結論必為真。注意!在這裡推論的「有效」(valid)或「無效」(invalid)與命 題的「真」(truth)、「假」(false)是不同的概念。

就以蘇格拉底的例子來說明,「人都是會死的」、「蘇格拉底是人」這兩個前 提如果都是「真」的話,那麼其結論「蘇格拉底會死」也必然也是真的,因此,

我們可以說這個論證「有效」。如果結論不是真的,例如我們突然發現蘇格拉底 死後復生,那麼可能論證「無效」,不然就是前提不全為真。以這個例子而言,

因為論證有效,所以前提不全為真,亦即要嘛「人未必會死」,或者「蘇格拉底 根本不是人」。事實上,演繹邏輯關心的是推論的「有效性」與否的問題,亦即 前提如何能夠推出結論的問題,至於各命題的真假則非所論。

其實,我們在建構理論時,道理也是一樣,關心的是「推論是否有效」的問 題。為了檢查推論是否有效,最有用的技巧是,不斷地追問「為什麼不是那樣,

而是這樣?」「有沒有其他可能性?」舉個例子,前面我們提及的「社會約束理 論」,社會約束的力量愈強,人的行為愈不會放縱。我們也許會問,萬一他正值 叛逆期呢?萬一他有心理疾病呢?社會約束也許適得其反呢!為了讓理論有 效,我們勢必重新檢視各個前提,檢查它與結論間是否有必然關係。通常會加些

「前提」以補強理論,例如「假設不是精神病患」或者「已經過了心理上的叛逆 期」,這個經過「修正」的理論,顯然有效性增強了。這裡補充說明,「前提」可 以是一個「律則」或「理論」 (人都是會死的)、一個「事實」 (蘇格拉底是人)、

也可能是「假設」 (沒有特殊情況發生、當其他條件維持不變)。「假設」通常是 不確定的事實,為了推論的方便把它當成已確定來處理。政府在制定政策時也會 有許多假設,例如假設美國對台政策不變、假設中共沒有重大動亂、假設台海兩 岸人民都不希望戰爭等、假設台灣更改國號,中共必發動戰爭等。記住一點,只 要是命題就有「真假」,只要有論證就有「是否有效」的問題。

(7)

經驗的理論與規範的理論

命題依其性質可區分為「經驗命題(empirical statement)」與「規範命題」

(normative statement)。經驗命題敘述的是社會現象或社會律則「是什麼」(what it is)的問題;規範命題則是表明應不應該、應該如何去做(what we should do) 的問 題。規範的命題一定有「價值」的成分在。我們說中共鎮壓六四民主示威運動,

死了多少多少人,這是「經驗」的命題,不具任何價值褒眨的意味。如果我說中 共應該為六四平反、釋放政治犯,這就是個規範的命題,因為譴責的意味相當濃 厚,代表說話者的主觀價值。值得注意的是不可能單從「經驗命題」就推出「規 範命題」。「鎮壓六四」不會導出「應該為六四平反」,還要加進規範性的前提才 可能導出規範性的結論,例如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等基本權利,放諸四海而皆準,

中共亦不例外。加進這個規範命題以後,就不難導出「中共應該為六四平反」這 個結論了。

另有一種命題我稱之為「疑似規範命題」,就是看起來好像是「規範命題」,

其實是「經驗命題」,這在自然科學極為常見,例如土木工程師都知道,「應該」

放多少鋼筋、柱子要多粗,才夠安全;物理學家清楚放多少燃料,馬力「應該」

有多大;左邊再擺多少個雞蛋,天平「應該」會平衡!這些命題看起來很像是「規 範命題」,因為都有「應該」,但表示的其實不是價值,而是某個與人類主觀價值 無關的律則的應用,本質上它還是「經驗命題」。區分「經驗命題」與「規範命 題」是重要的,它讓我們更小心的處理價值的問題,不能夠有偷渡現象。例如表 面上談的是事實觀察,事實上是在陳述價值。例如,政治人物彼此攻擊,儘舉些 不利於對手的「事實」,不惜扭曲或過度簡化,事實上他是以「經驗命題」包裝

「規範命題」。價值信念不應影響事實陳述,我們不是常說「喜歡不喜歡是一回 事,事實是另外一回事」嗎!並非說不能有主觀價值,而是說研究者要非常清楚 其主觀價值是什麼,並且嚴格地控制在規範命題之中,不應偷渡到經驗命題。價 值以規範命題的形式呈現,在推論的過程中,接受最嚴格的檢驗。演釋邏輯最大 的好處在它嚴格要求每個命題的語意清楚、考慮各種可能性,小心謹慎建構理 論,讓隱藏的前提、價值無所遁形。

就理論而言,也有經驗理論與規範理論之分。前者重點在描述、解釋,或預 測關心社會現象,亦即關心「是什麼」的問題;後者關心「應該如何」的問題。

這兩種理論性質截然不同,就像經驗命題與規範命題性質不同一樣。經驗理論可 以驗證,驗證的標準就是既存的社會事實,看它與事實是否符合,當然這經常要 克服某些技術上的難題。規範的理論就比較麻煩,它談的是價值,價值沒有與「事 實」符合與否的問題,因此無法驗證。頂多我們只能「間接」驗證,任何規範理 論總是會有些經驗的前提吧!這些經驗的前提是可以驗證的,如果前提為假,結 論就不一定為真。

(8)

一個好的理論

一個好的理論,最基本的要求是語句清楚明白,大家看了都不會誤解,同不 同意是一回事,至少清楚作者在說些什麼。當然,這對社會科學而言,還是有些 難度,因為社會現象太複雜了,語言在表達上有其局限,但不管怎樣說,還是要 努力。

第二、一個好的理論,概念與概念間的邏輯聯結是嚴謹的,亦即前提到結論 間的關係是必然的,沒有其他可能性。

第三、一個好的理論勢必很謹慎的處理價值的問題,經驗命題與規範命題分 得很清楚,沒有偷渡的現象。

第四、一個經驗的理論或命題必須是「可證偽的」。亦即,理論上有證明其 為假的可能性。例如算命先生經常說「心誠則靈」,這麻煩了,怎樣才叫「誠」

呢?如果不靈,我大可說你心不夠誠,心要多「誠」才夠?這本質上是無法證偽。

用無法證偽的語句構成的理論是「玄學」。科學家們不願浪費時間在玄學的討論 上。

第五、至於規範的理論,除了語句的清楚明晰外,重點在推論的嚴謹,它是 建構在怎樣的假設,例如基於怎樣的人性觀察,或價值預設,是否有考慮各種可 能性?

第五、最後一個好的理論,必然是有解釋力的,亦即它能夠提出答案,能夠 澄清我們心中的某個疑惑,不管是描述、解釋或預測社會現象。

三、量化與檢驗

怎麼知道理論是對的?

好的理論未必是對的理論,理論建構完成之後,馬上面臨更嚴酷的考驗:他 是否禁得起事實的檢驗?就像剛才我們提及的「社會約束」理論,如果這個理論 在台灣有效的話,那麼在美國、日本也應該有效;如果理論正確的話,那麼他對 其他爭議性的行為,如喝酒、搖頭丸、婚前性行為、賭博等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另外我們也會覺得困惑,難道「社會約束」是唯一的影響因素嗎?有沒有其他影 響因素?哪個因素影響比較大?這時我們得蒐集資料檢驗我們的理論了。

社會科學的實驗

檢驗理論是否正確,自然科學最常用的方法是「實驗」。也就是說從「理論」, 我們可以推導出一個「預測」,接著就看看「預測」是否為真,亦即根據理論,

事情應該會這個樣子,接著我們就看看它是否真的這個樣子。例如,愛因斯坦的 相對論,導出前人匪夷所思的結論,譬如:光會受質量巨大的物體吸引而彎曲其 前進路線。一九一九年愛丁頓利用日蝕所做的恆星觀察,有可能一舉否定這個與 日常直覺相左的理論。但是相對論贏了。科學理論在實驗的過程中「成功」一次,

(9)

正確性就增加一分。

但是如果實驗失敗,理論就被推翻,所以「真理就是還沒有被推翻的學說」。

這種講法其實有些過度簡化,通常科學家不會那麼那麼輕易地就投降認輸,他會 找許多原因(藉口)解釋實驗為什麼失敗;總之,理論還是對的,或者只需要小 小的修正。

實驗在科學進展上到底扮演多大的角色,有不少爭議,不過科學家重視「實 驗」倒是真的。實驗的技術、儀器、設備日新月異,實驗室中,科學家可以創造 完美的實驗條件,控制變因,排除不相干因素,找出真正的變數關係。例如,我 們想知道氣體的體積和壓力間的關係。首先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擾因素,例如溫 度、濕度、光線、氣體種類等。接著我們就可以觀察壓力改變時體積相應的變化 了。每次做實驗時都可以控制不同的變數,科學家很樂於做實驗。

就社會科學而言,做實驗就比較困難。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概念量度的問 題。自然科學的概念都可以精確量度,否則沒有辦法做實驗,為了量度我們會給 概念「操作化」定義。例如、「彈性」的操作化定義是「彈性限度內,外力與伸 長量的比值」。透過這個定義,彈性這個概念就可以量度,有些物體彈性大、有 的小,大到多大,小到多小都可以量度。

社會科學的概念也是一樣,為了讓它可以量度,概念本身必須作進一步的分 析,讓它「可操作化」。例如為了瞭解民心向背,我們以「民意支持度」作為量 度的指標;為了瞭解一個國家民主化的程度,我們會從民主的定義裡抽離出一些 衡量的標準,如此方能給每個國家打分數。要瞭解人民的民主素養,可以制作一 些態度量度,請人民作答,藉以瞭解他們的政治認知、態度和信念。為了瞭解一 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有許多有用的指標,如國民生產毛額、經濟成長率、物價指 數、人口數、產業結構等。像前文提及的「心誠則靈」,有多「誠」其實也可以 量度,我們可以拜拜的頻率、到廟裡祈禱的次數、參加廟會的次數、捐獻的金額、

遵守戒律(或做功德)的程度等「間接推知」。但如果你說這只是外在行為的觀 察,與「誠」無關,這就困難了。

概念在操作化的過程中有高度的技巧。我們要問操作化之後,量度出來的東 西與概念本身是否一致?這是「效度」的問題;量度的結果是否穩定?這是「信 度」的問題。如果「效度」與「信度」的問題沒有處理好,整個研究只是白忙一 場。當然,社會科學家也發展許多複雜方法以確保「效度」與「信度」,這裡無 法深談。

社會科學的實驗很難像自然科學一樣,可以任意控制變因,或在完美的實驗 室中進行,但不代表不能做實驗,只是要更小心。實驗時,會有一個「實驗組」、

一個「對照組」,先確立實驗前兩個組的成員性質相同,然後予實驗組「特別對 待」,看看兩個組的表現有何差異。不過,要確保實驗的過程中,沒有其他因素 的干擾,否則我們無法判定到底是「特別對待」發揮的影響,還是其他干擾因素 造成的影響。舉個例子說明,我們想知道打罵教育是否有效。理論上,可以找一 所學校,甲班是「實驗組」,乙班是「對照組」,前者考試錯一題打一下,後者則

operatability

?

(10)

沒有,經過一段時間後,比較他們兩者的學業表現。

這個實驗表面上看起來言之成理,其實有許多破綻。首先,我們無法保證甲 班和乙班的學生實驗前完全相同;第二、影響小孩子課業表現的因素太多了,朋 友、兄弟、老師的教學技巧、居家環境、娛樂休閒、親子關係等均是,除非我們 保證這些條件都要一樣;第三、概念量度的問題,考試成績能夠代表學業表現嗎?

考試能測驗出學生的創造力、求知慾、或對知識的正確態度、未來的發展潛力嗎?

第四、做這種實驗,有些「殘忍」,萬一小孩子因此受到傷害,誰要負責?當然,

社會科學家也發展一些方法,提高實驗的可信度;不過我們心裡很清楚,還是有 其局限,不是每個理論都可以做實驗的。

資料蒐集與調查

社會科學最常用的檢驗方法是「調查」,而非「實驗」。其實人類社會就是一 個大實驗室,社會上每天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情,彷彿就是上帝在做實驗,我們只 要花工夫、有效、有系統地蒐集「實驗數據」,然後整理、分析就可以了,何必 勞神去做實驗。例如,前面說的「社會約束」理論,如果理論正確的話,我們可 以預測在美國亞裔移民吸大麻的情形應該比其他族裔的少。因為根據我們可以掌 握的資料,亞裔學生家教比較嚴格。

有了理論的預測,亦即要驗證的假設,接下來就蒐集資料。亞裔學生作為一 個分析單位,非亞裔學生是另一個,看個這兩個的表現有何不同。這說來容易,

做起來可不容易。學生那麼多、散佈那麼廣,如何找資料?當然,這有許多技巧 在。也許先試試官方的統計資料?校方呢?也許也有。不然試試抽樣、問卷的方 式,或許也可以找到我們要的資料。當然我們得確保抽出的樣本具有代表性,而 且我們的問卷設計良好,能取得有用的資訊,還要假定學生們誠實填答。如此即 使沒有做實驗,還是可以檢驗理論的正確性。

再舉一個例子,為什麼有人宗教信仰比較虔誠呢?有一個理論叫做「宗教的 慰藉理論」。還記得馬克斯那句名言嗎?「宗教是苦難者的鴉片煙,是被壓迫者 無奈的嘆息」!如果理論正確的話,我們可以預測社會階級比較低、婚姻不美滿、

或年紀比較大的人依賴宗教的程度比較深。好了!從理論導出的假設有了,接下 來要檢驗。先把概念操作化,變成可以量度的東西。如何量度「宗教參與程度的 高低」?也許可以從宗教儀式的頻率 (例如禱告、朝拜等);參與宗教組織或活 動的多寡 (例如教會、團契、心靈成長團體等);以及宗教知識的涉獵 (例如宗教 書籍、影帶等) 三方面,找出指標,衡量每個人涉入宗教的程度。社會階層可以 用收入來衡量,年紀的量度不難、婚姻狀況可以用是否離婚、是否有子女來衡量。

研究的結果發現:「單身、無子女、年老、社會階層低的女性,宗教涉入的程度 是年輕、已婚、上層社會為人父者的三偣之多」(這是引用美國的一個研究發現) 至少就這個例子言,研究支持了「宗教的慰藉理論」。

(11)

母體、樣本與抽樣

同學可能發現研究是否成功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抽樣」。自然科學沒有抽 樣的問題,只要是氧氣,不管是美國的氧氣還是台灣的氧氣其性質都一樣。前面

「宗教慰藉理論」的例子,社會上人那麼多,不可能把每個人的資料都蒐集來,

分析一翻。我們要「抽樣」,亦即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人,針對他們蒐集資料就 可以了。前面的例子,如果我們要研究某個社區的信仰問題,那麼這個社區的居 民就是「母體」,而抽出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對象就是「樣本」,抽樣就是從「母 體」中找出「樣本」的過程。

但是,要找哪些人?要找多少人?理論上是找愈多人愈好,但受限於時間、

精力、財力,這不可能,重點是要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人。抽樣方法常見的有「隨 機抽樣」。亦即讓母體內的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機率被抽中,例如,社區內每個人 都有一個編號,製作紙條,放在一個大箱子裡,隨便抽幾個,每個人被抽中的機 率都一樣。當然,不必真的這樣抽,我們可以用電腦以亂數表抽出。如果覺得這 樣子還是太麻煩,不如甘脆到馬路上,找到人便是。不過,這可能會有偏誤,就 像經常出現在校園的人,未必能夠代表所有的學生。也許是低年級生,因為課比 較多,也許是工讀的學生、也許是比較用功的學生、也許是社團的狂熱份子等等,

他們能代表所有大學生嗎?值得懷疑。

抽樣有許多技巧,例如先把他們分成幾個同性質的團體,每個團體再依比例 抽出一些人(分層抽樣);或者把每個人都編號、排定秩序,然後間隔一定的數 目就抽一個(系統抽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想想各種抽樣辦法的優劣以及可能 會造成的偏差。

數字的分析與解釋

抽樣是一門學問,數字的分析解釋更是一門大學問。社會科學大量使用「統 計」來解決這方面的困擾。例如,剛才我們說亞裔學生比非亞裔學生吸大麻的少。

問題來了,要少到多少才叫「比較少」。如果只差一個百分點,這種「比較少」

有什麼意義?我們說吸煙與成績高低無關,什麼叫做「無關」?百分之百的「不 相關」或「獨立」嗎?好像也不是。很多關係是程度性的,並非全有全無。統計 學提供各種不同的方法來檢定變數與變數間的差異或相關程度。以最常用的「卡 方檢定」來說,所謂的「差異顯著」,是說某個信心水準下(例如,百分之九十五 的信心水準下),母體「不是同一」;同樣地,所謂「相關性顯著」是指某個信心 水準下 (例如,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母體不是相互獨立。

同學有沒有發現,這種講法很有趣。首先,我們講的只是可能性,固然百分 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已經」很高了;第二、我們分析的是「樣本」,但推論的 是「母體」,「樣本」究竟無法等同於「母體」;因此,我們只能說有百分之多少 的信心說母體如何如何;第三、兩個變數的「差異顯著」,統計的說法是「有信 心說母體不是同一」;兩變數相關顯著,統計的說法是「有信心說母體不是獨立」。

(12)

至於「有多差異」或「有多相關」則非其所論。

統計學廣泛地運用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各種統計方法都有使用限制,其分 析的結果也有獨特的意義,必須搞清楚,否則很容易誤解。其他常用的統計方法 有「回歸分析」,它是判斷自變數影響因變數程度高低的工具;「因數分析」則是 尋找變數、澄清變數意義的方法;「因徑分析」則用來檢定變數影響的因果機制。

這些統計分析計算起來很複雜,幸好電腦科技進步,省了許多計算上的麻煩。計 算不是難題,解讀數據才是關鍵。

數字的解讀充滿陷阱,一不小心就掉進去。每年冰淇淋的銷售量大時,游泳 淹死的人也特別多。我們蒐集某地三十年來的每月的資料,發現冰淇淋銷售量與 游泳淹死人數明顯相關,難道吃冰淇淋造成淹死不成?不會吧!這裡要澄清,「相 關關係」不代表「因果關係」,因果關係要能清楚解釋其影響機制,相關只代表 兩者同時出現的機率;第二、稍加思考,我們發現漏掉一個重要的因素「季節」,

如果控制「季節」這個變數,亦即春、夏、秋、冬分開來統計,則發現「冰淇淋 銷售量」與「游泳淹死人數」的相關性不見了。「季節」這個第三因在搞鬼,它 影響冰淇淋銷售量,也影響了游泳淹死人數,所以讓我們誤以為冰淇淋與游泳淹 死有關。

有時候控制了第三因,本來不相關的因素突然變相關了。例如:教育與種族 偏見的關係,乍看之下不相關。但是如果控制族群這個變數,亦即白人與黑人分 開來做,結果則呈現相關性,不管是黑人或白人,教育程度愈高的愈不會有族群 偏見。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黑人教育水準高的極少,混在一起作相關分析時,

沖淡了其影響。

另一個數字會「騙人」的例子,一九八四年九月舊金山紀事報的一則報導,

全國半數的社區水是經過氟化的,另一半則無。而愛茲病例中百分之九十是來自 於水氟化的地區,喝氟化水顯然會致癌,問題在哪?所謂「半數社區」不代表「半 數人口」,其實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均來自於有氟化水的社區,當然來自這些地區 的癌症患者也佔百分之九十囉!這是玩弄數字的結果,社會科學的研究要很小 心,否則很容易得出有問題的結論。

以上我們談的社會科學的研究都屬於「量化的研究」,或者說「行為科學」

的研究,因為研究的重點在可以看得到,或者可以量度的東西(經過學者們的努 力,許多本來看不到的東西,現在也「看得到」了,例如態度量表、人格特質、

民意測驗等),尋求它們間的關係,藉以探討人類社會的律則。而其研究方法與 自然科學相當類似,先假定有一個研究者主觀意志不能控制的「事實」存在,研 究者的任務是「客觀地」把這個事實找出來,不要加進自己的主觀好惡。其使用 的方法與自然科學有相當的共通性,例如事實觀察、概念建構、理論、操作化、

命題檢證、資料分析等。其過程如下圖所示是一個循環,從觀察到命題的提出是 歸納,從命題建構理論是演繹,從理論設計實驗是演繹,分析實驗數據檢驗理論 則是歸納法的應用。

(13)

命題

科學方法應用到社會的研究,雖然有些修正,例如以調查取代實驗,但基本 精神不變。社會現象雖然很複雜,社會科學家卻相信只要研究者夠專業、夠小心、

野心不要太大,不要嘗試回答一些自己無法回答的問題,還是可以一點一滴累積 研究成果。

社會科學的「非科學性」

四、科學方法的反省

社會科學方法普遍性的質疑

前文提及,社會科學家相信只要研究者夠專業、夠小心、野心不要太大,不 要嘗試回答一些自己無法回答的問題,還是可以一點一滴累積研究成果。這種講 法有一點奇怪,我們是先有一個題目,然後再找合用的研究方法;還是先有研究 方法,再找可以研究的題目?是否我們關心的社會問題都可以用剛才介紹的「科 學方法」來進行研究?愈來愈多的學者懷疑「科學方法」的普遍性了。「科學方 法」只能討論可以「看得到或觀察得到」的東西,但並不是每一個社會科學的概 念都可以量化,再檢驗的。可以量化的東西只是可以觀察得到的「外表」,許多 人關心的是「裡面」的東西,例如意義、價值、信念,以及賦予意義、價值、信

觀察

實驗

理論

歸納 演繹

歸納 演繹

(14)

念的文化體系。這些東西很難量化,但它是不是也很重要,甚至更為重要?所謂 的「觀察」、「量化」、「行為科學」、「變數與變數間的相關」觸及的只是人類行為 的「下游」,而非「上游」,而後者才是瞭解人類社會的關鍵。抱持這種想法的社 會科學研究者開始懷疑科學方法的普遍性,他們有別於本文一剛始所說的「狹義 社會科學」,想為社會科學另外找一條路。

社會律則與大自然法則的對比

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的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本質是否一樣。假設人類社會 也有「律則」存在,但是這個「律則」與大自然法則是否有什麼根本的不同?自 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性質固定,永恆不變,屢試不爽,例如氫加氧經過一定的處理 就是水,同樣的實驗條件,實驗程序,其結果一定一樣,這是自然科學客觀性的 基礎。然而,社會律則不可能永恆不變,更正確地說,它一直在變動中,人的行 為受處文化脈絡所影響,文化在變,社會律則當然也在變。而且人與物質也不一 樣,我們有自由意志,有思考能力,會自己下判斷,雖然受文化環境、價值觀念 的影響,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人的行為及其生活世界)不 僅複雜 (其實自然科學的世界也很複雜) ,而且變動不拘,甚至連變動的方向都 難以預測。自然科學找到的律則是「必然」,社會科學頂多只是「或然」。自然科 學最基本的假設「宇宙的機械決定論」,在社會人文的研究上,使不上力。

因此,社會科學研究重點是要找什麼普遍的律則嗎?是要掌握、預測人類的 未來嗎?下面我們要介紹的「質的研究」者,認為「狹義的社會科學」誤解了人 類人文的本質。「真正的」社會科學研究不是尋找等同於自然法則的社會律則,

也不是要對人類行為進行預測。社會複雜的運作模式無法簡單化約為變數與變數 間的關係,社會科學應該探討其他更深層的東西。那這是指什麼東西呢?

解釋與理解

我們要做的是「理解」(understanding) 而不是「解釋」(explanation),兩者 是不同的。「解釋」是相關或因果關係的陳述,就像氫加氧變成水,水加熱一百 度 C 會沸騰,這種簡單的因果分析是自然科學的專利。自然科學取得偉大的進 展,因為他們找到的「關係」是恆定的,而且各個關係間有驚人的和諧與一致性,

是以因此科學知識可以一點一滴、體系地累加。社會人文的現象則與此有別,採 取類似自然科學的方法有效嗎?「理解」是嘗試去瞭解人何以會有這種行為表 現?行為表現其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在怎樣的文化脈絡下,人們何以會這樣 子思考、這樣子行為,這樣子生活?

舉個例子,中國人愛面子,眾所週知。研究者如果停留在觀察:何種「刺激」, 會導致何種「愛面子」行為,其相關性高低等;研究者也可能訂出「愛面子」的 等級、類型,比較不同社區愛面子的程度差異,甚至做出簡單的推論,它與經濟 活動、社會發展的關聯。這種研究只是「解釋」「一種行為」如何與「另一種行 為」相伴而生。就算我們找到許許多多這樣的線索,還是沒有增加我們對中國人

(15)

面子行為的「理解」。「理解」重在探討行為背後的意義體系。行為者是怎麼在看 世界的?它怎麼解釋他所處的社會情境?他怎麼解讀別人的行為?他如何回應 與或別人互動,這種回應代表的意義是什麼?研究者要瞭解行為者主觀的看法或 其意義體系,而不是以自己的觀點,來對比或評價被研究者。學者們發現「理解」

最大的障礙是文化、時空的差異。他們想了許多辦法,來突破這層限制。基本的 做法是研究者要放棄自己先入為主的觀點或理論架構,才能以開放的態度接近研 究對象,如此才有瞭解的可能,通常他們會強調歷史情情境的分析,以及設身處 地的感受。以下介紹的「質的方法」就是這種思維的產物。

五、質的方法

田野調查

其實「質的方法」並不是一套有體系的方法,而是許多方法、技巧的集合,

而且它與「量的方法」也不是完全對立,經常可以互補。首先要介紹的是「田野 調查」。田野調查就是直接到現場去體驗一下,實地觀察,跟當事者談談。就像 是記者的專題報導,如果他想知道伊拉克發生什麼事情,直接去現場採訪。當然,

這要事先做些功課,中東的歷史、文化、最近發生什麼事情等,這樣報導才會深 入。重點是心態上要擺脫成見,不能先入為主,如此才能讓研究對象自己「說話」, 研究者只是忠實的記錄與觀察。當然,這還是有技巧的,經常我們看到的記者,

只是膚淺地拍攝衝突或激情畫面,甚至武斷下評論;顯然,這是很不夠格的「田 野調查」。當然,他們是記者,稱不上研究者,所以就不要太苛責他們了。

質的研究重點不在尋找普遍律則,也不是要驗證某個已存在的理論,而是想 知道研究對象怎麼以獨特 (有別於研究者的) 的方式看世界,怎麼與環境互動。

田野調查提供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細心整理,經常可以歸納出一些有趣的發現。

深度訪談

田野調查裡常用技巧是「深度訪談」。深度訪談就是與研究對象不拘形式的 深入交談。它與量化研究的問卷調查不同。問卷調查為了獲得普遍、體系的資訊,

通常用同一組題目問每個受訪者,如此方有比較的基礎。同時為了驗證理論,問 卷的設計經過細心的設計,而且受訪者的代表性 (抽樣) 也很重要,否則無法正 確呈現全貌。深度訪談剛好相反,它的重點不在取得一般性資訊,而是尋找有趣 的東西或素材,深入分析。因此,訪問時未必有一定的結構、形式,也沒有次數 限制,訪談時經常由受訪者引導談話的方向,因為受訪者主觀上覺得最有意義的 東西,經常就是研究者最想探知的東西。

參與研究

另一種叫「參與觀察」,也就是說研究者參與被研究的事件,成為行動者之 一。例如,要研究計程車司機的生活經驗,最有效的方法是取得一張駕照,駕駛

(16)

計程車;要研究舞女的生活,最好學會各種舞步,隱藏研究者的身份,同舞女一 起生活。就算無法取得被研究者同樣的身份,也要取得他們的認同,如此他們才 願意與你分享生活經驗。同樣地,研究者得放棄外來者的觀點,因為那只是自以 為是的武斷解釋。此種研究方法被人類學廣泛運用,他們研究初民社會、宗教儀 式、社會運動、勞工運動等。不過,這樣的研究也引發倫理的問題,例如研究者 會不會太投入,而喪失了自己客觀觀察者的身份?會不會太投入而改變被研究對 象,也就是說,被研究對象已不再是原來的被研究對象了,甚至傷害了被研究對 象。例如一個研究單親家庭的學者,可能會使他的研究對象,突然覺得自己是生 活在一個不公平的社會。這些是否應該避免,或如何避免,都是不容易回答的。

俗民方法

還有一種有趣的方法稱為「俗民方法」。我們要瞭解社會規範或習俗,其成 因、重要性與影響,不妨試著打破它,亦即先打破成規,再觀察其他人的反應,

也許可以發現這個規範平常不易察覺的意義。例如中國人的社會不會公開談有關 性的話題。如果有一天一個人居然公開談,而且談得很自然,結果勢必引起眾人 的側目。真的嗎?也許會,也許不會,也許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也不一定!

同學做這樣的「實驗」還是小心為妙,因為除了要有勇氣外,還經常會犯眾怒!

質化的研究沒有成規可循,研究者的創意、洞見、觀察能力很重要。

內容研究

「內容研究」也是很常見的方法,比如說我們想知道報紙或電視是不是如傳 聞所說的偏袒。也許可以針對報紙的讀書投書,統計不同立場投書的次數、字數、

刊登的位置。關於電視新聞報導,可以統計記者訪問不同立場政治人物佔用的時 間。為了證明男性商品的製造商比較常贊助暴力或色情的節目,可以統計節目出 現暴力或色情畫面的次數(時間)與出現在節目前後廣告時段贊助廠商間的關 係。有了基本統計數字,再來判斷假設是否屬實,就容易多了。這種作法有點像 量化的研究,不過也有比較特殊的。例如統計某本書出現某些字眼的累計字數,

用以得知該出版物的某些傾向,例如以猥褻字眼出現的次數,判斷該本書色情的 程度。有人分析日常生活中與性別有關的語彙,藉以瞭解社會中男女地位的差 異。內容研究經常很有趣,因為能突發奇想,從不相干的東西中,導出有意義的 結論。

文獻分析

文獻分析是歷史學者常用的方法,如果處理的是一個歷史事件,田野調查、

參與研究,深度訪談 (如果年代過於久遠) 都不可能,此時唯一能做的是借助文 獻資料,例如官方文書、會議紀錄、日記、傳記、訪談紀錄、報章媒體、演說、

書信、書籍、影音資料等。透過這些資料,我們得以還原當時的情境,進而分析 發生的事件。其實,不只是歷史事件需要文獻分析,研究當代的議題也是一樣,

(17)

田野調查秏力費時,而且有時空的限制,文獻分析可以成為背景知識,也可補田 野調查之不足。當然,分析這些資料時,除了要注意邏輯推理的嚴謹外,尤須注 意資料的相互應證,及正確解讀。最忌諱的是恁意取捨、穿鑿附會,為既定的成 見背書,如此「史為我所用」,當然喪失學術研究的客觀立場。

如何提昇可信度

質的研究最常引人詬病的就是可信度不足,不夠客觀,其論述雖然聽起來頭 頭是道,但經常是研究者主觀的臆測,甚至有些研究在其研究對象眼中,都覺得 荒唐可笑。研究者認為應該去除主觀,放棄原有的理論解假;然而,主觀意識哪 那麼容易說去除就去除?經常自以為去除了,其實根本沒有去除。更嚴重的問題 是,質的研究沒有明確的規矩可循,研究者的才華、洞見,常決定研究的成敗,

研究的品質難以控制。如何提昇研究的可信度呢?這是質的研究最常面對的質 疑。

其實,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也不是截然對立,例如在進行資料彙整的過程 中,內容分析、次數計數,也可考慮量的方法;在選取深度訪談對象時,也可考 慮代表性的問題。訪談的內容可以完全沒有結構性的,也可以保留簡單的結構。

所有好的研究都有一個特徵,研究者謹慎細心,不會隨便下結論;而論據清楚詳 實,言之成理。

在這裡我們不願說「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何者較優的問題,事實上,

這兩個研究傳統處理的是不同的問題,前者處理「相關」或「因果」的問題,後 者處理「意義」的問題,兩者同樣重要,而且研究結果經常相互交流、影響。質 的研究得到的結論,可能會變成量的研究檢驗的對象;部分量的研究方法也會被 質的研究者使用。閱讀別人的研究成果(既有的文獻),不論是量化的或質化的,

都可以找到不少研究靈感。

科學探究中的價值問題

六、價值問題的處理

無所不在的價值

價值的問題永遠是社會科學研究者最大的困擾。價值可以有幾個意義,第一 個意義是道德判斷、情感好惡或偏見;第二個意義是基於切身利害的自私考量;

第三個意義是洞見、靈感,它是一種主觀的專業判斷,與道德情感、利害關係無 關。自然科學雖然強調客觀中立,去除價值的影響,但這頂多在第一、二個意義 上做得到,第三個意義的價值連自然科學都無法避免。

我們不妨先從價值的第三個意義談起。科學家能夠客觀中立的做研究,擺說 價值的限制嗎?前文我們說「概念」都是人為的創造物,它用來描述現象,但只

(18)

要被創造出來 (有清楚的定義),就不是我們原先指涉的東西。我們說原子裡面 有原子核,裡面有中子、質子,外頭有電子,帶有電荷,有固定的軌道,繞著原 子核旋轉。你真的以為有一顆顆的電子繞著原子核旋轉嗎?還是說,它只是個「模 型」?幫助我們瞭解原子性質、預測原子行為的模型而已。不會把「模型」當成

「真實」吧!社會科學也是一樣,概念的世界雖然井然有序,但未必是「真實」。

但我們經常把「概念」的世界當成「真實」。有天我去參加一個宴會,有道 色香味俱全、愛不釋手的美食,一口接一口幾乎把整盤都吃光,可惜就是不知道 它是什麼做的。宴會結束,忍不住跑去問主人那是什麼?他冷冷地說,那是「油 炸麵粉毛毛蟲」。天啊!我竟然吃了一整盤的毛毛蟲。我開始反胃、嘔吐,一連 三天,食不知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毛毛蟲應該是營養的、乾淨的、可口的、

安全的,就「真實」的世界而言,它對我的身體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在我主觀 的「概念」世界裡,它是那種不可能吃下肚的東西。事實上,我們生活在一個「概 念」的世界裡,用「概念」來界定問題、思索問題、找出答案。「真實」的世界 當然重要,沒有人知道它「真的」是什麼,我們只能透過「概念」來瞭解它。

概念的世界是主觀的,我因為吃了「油炸麵粉毛毛蟲」而嘔吐,但是在地球 的另一端也許有人正愉快地享用毛毛蟲大餐呢!科學家要用什麼「概念」來界定 問題、回答問題,都是很個人化的 (或者說主觀的)。研究者也許受到師承、學 術社群、文化、個性、靈感、洞見,甚至幼年經驗或偏見的影響,直觀地認為這 才是應該研究的問題,採取這個角度,這樣切入問題才有意義。這種是「固執」

的「學術直覺」或「堅持」,對自然科學言,這沒什麼不好。固然,有的時候它 會讓研究者作繭自縛、虛秏精力,但有時候卻「壓對了寶」大放異彩。不管怎麼 說,自然科學有「實驗」作裁判,(雖然有的時候這個「裁判」不太公平,科學 家經常過於誇張實驗的決定性) 禁得起實驗的試煉的,存活的機會就比較大。就 社會人文的研究而言,理論檢驗不易,「品管」不容易,研究者的洞見、自我反 省的能力,經常很重要;同時,不要輕忽「另類觀點」的意義;因為,它經常指 出主流研究上的盲點。

至於第二個意義的價值,能否排除呢?很難說。表面上科學家都會否認個人 有任何利害的考慮,如金錢、權位、利益、身份、地位等,但是否真的如此,沒 有人知道。尤其是社會科學的研究經常觸及敏感議題,動見觀瞻,引起外界「關 愛」或「壓力」似難避免;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優秀的學者應該較能夠排除這 些「非學術」的干擾。

第一個意義的價值,則是社會科學專屬的,自然科學不會發生。自然科學家 很容易與其研究對象劃清界線,保持冷漠的距離。一個氧和幾個氫在一起會變成 水,引力與距離的平方或立方成正比,這是科學的問題,科學家沒有個人情感好 惡,所有的科學律則都與道德無關。自然科學家只想找上帝設下的謎團,至於底 是什麼不是重點。這點社會科學家做得到嗎?很難!自然科學關心的是「經驗的 問題」、可以很「冷酷」地找答案;社會學者真正關心的經常是「規範的問題」。

理論是用來「實踐」,是用來思索如何改造社會的。自然法則不會變,只有正確

(19)

與否的問題;社會律則是「意義世界」的產物,意義世界是主觀的,隨時都可能 會變。更糟糕的是,研究者對「社會的性質」常有難以割捨的情感與期待,再加 上社會科學的理論難以驗證,讓問題變得更「嚴重」。

克服價值的困擾

不過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得很努力地克服價值造成的研究困境。有人說好的 民族主義者,不會是好的民族主義研究者。實踐的熱情經常會破壞學術上冷靜分 析的能力,我們變得無法公平處理各種證據。雖然,實踐的熱情也可能是枯燥學 術工作賴以持續的動力。那要怎麼辦呢?

前面我們提及「經驗命題」與「規範命題」的區分,便是控制「價值」的嘗 試。推論過程中,可以有價值,但「價值」必須以「規範命題」的形式呈現。推 論嚴謹,讓隱藏的命題無所遁形。不確定的事情,寧可以「假設」的方式呈現。

蒐集的證據,不能只注意對自己有利者;事實上,對自己不利的證據經常比有利 的證據重要。如同前面所說的,概念體系用來認知世界,但經常也是扭曲世界的 元兇;因此,對社會科學家而言,一方面要謹慎地處理價值問題;另一方面要有 更開闊的心胸,留心「不按牌理出牌」、「另闢谿徑」的研究,只要它言而有物、

推論嚴謹。因為,「另類觀點」能讓我們有重新反省的機會,通常這也是學術突 破的契機。

常見的價值誤植

顯然,並不是每個研究者(即使他具有學者身份)都那麼謹慎地分析問題。

尤其是敏感的政治議題,我們可輕易地發現,作者常有意無意間犯明顯的錯誤。

例如,僅關注對自己有利的例證,對自己不利的部分,充耳不聞;甚至,以輕率 的態度引用例證,不惜斷章取義,或曲解別人原意。如此,即使旁徵博引,斷難 謂嚴謹的學術論述。尤有甚者,論者常創造一些語意不明的「負面概念」,專為

「譴責」之用,例如,指控人家「共產黨」、「民粹」、「黑金」、「獨裁」、「法西斯」、

「暴民」、「偏激」、「操縱民意」、「政治正確」,最近連「文化大革命」、「紅衛兵」、

「毛語錄」都出現了。並不是說這些字眼都不能用,而是說學者在使用概念時,

要有清楚的定義。概念只有在能準確描述或解釋社會現象,以作為進一步分析的 基礎時方有存在的意義。帶有高度價值 (情緒) 色彩的「負面概念」,只是把事 實愈說愈模糊,讓冷靜溝通變成不可能。縱使發言者義正辭嚴、道德高尚,然斷 難稱之「學術」,因其社會改造之心,遠勝虛心求知之欲。

概念不清經常是刻意造成的。例如政治人物用模糊的字眼表達自己的立場。

這種「概念」怎麼解釋都行,方便創造想像空間,迴避可能的責難。就像有位政 治人物的名言:「有些事情可能做不能說,另一些事情可以說不能做」。海峽兩岸 的關係或其未來,你可以說是「一國兩政治實體」、「一國兩府」、「一國兩地區」、

「一國兩治」、「特殊國與國」、「大中華邦聯」、「一中兩國」、「歐洲共同體」、「大 英國協」、「一中一台」、「共享主權」等,還可以再繼續創造下去,沒有人搞得清

(20)

楚其間的差異在哪。政治人物要解決的是權力競逐的現實問題,「模糊其辭」、「迴 避問題」、「曲解原意」、「妥協讓步」或「區隔你我」、「乘勝追擊」經常是「必要」

的。在不同位置說不同的話,這不是刻意說謊,而是達成政治目標所需。然學術 追尋的是「真相」,永遠把「求真」放在第一位,超過這個問題以外的都叫「非 學術因素」。有人說學者不可能成為很好的政治家,其實各行各業扮演好自己的 角色最重要,要成為一個學者,就要懂得控制自己的「價值」,排除「非學術因 素」。並非學者的言論就是學術,經常他們以政治人物或政治脫口秀的立場在發 言,我們不能不注意。

問題與討論

1. 所謂的「科學方法」是指什麼?為什麼有人說科學方法是「客觀」

的?你覺得呢?

2. 運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類社會的問題,需要怎樣的修正?為 什麼?

3.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有什麼根本的差別?這個差別對 研究方法的採用,造成什麼影響?

4. 什麼叫「解釋」?什麼叫「理解」?這兩者與「量的研究」與「質 的研究」有什麼相關?試說明之。

5. 為什麼我們說「概念」或「理論」的建構是主觀的?這會不會影響 研究的可信度?

6. 為什麼連自然科學都無法避免「價值」的干擾,試解釋之。對社會 科學而言呢?有什麼差別?

7. 試舉出五個你觀察台灣社會得到的社會現象或律則,並說明它們可 不可能適用於其他社會,亦即有沒有普遍性?

8. 針對你提出來的社會律則,如果我們想檢驗其正確性,要如何進 行?要克服什麼難題?

9. 如何確保(或提昇) 「規範性理論」的可信度?你有什麼看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和科學、科技和工程在國際上的急速發展,並根據各類調查

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2 年提出將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 同,以及承擔精神,作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首要培育的正 面價值觀和態度;並因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要,於

社會 文化 意圖 手法.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科學、科技和工程的急速發展,根據各類調查和會面收集得到

2A 與健康、社會 關懷、個人與社 會福祉有關的結 構性議題. (4) 家庭問題,例

社會保障 社會福利 系統性因素 議題及關注 緊急救. 濟為主 的移民 社會

事實 1: 很多家庭暴力因為社會對受害人的支持不足,而使受害人沒有勇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