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精粹主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精粹主義"

Copied!
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精粹主義

1053639 鍾昀芷

(2)

前言

 「精粹」是指文化中的精華,

具有不變性、精緻性、延續性和價值性的特性。

 思想淵源:

觀念論 教育是啟迪的歷程

實在論 教育是傳遞社會文化的歷程

(3)

背景

 1930年代

美國教育水準普遍低落

 對進步主義教育的反動

學習過程完全沒有痛苦 逃避最基礎的教育科目

生活調適教育 兒童中心學校

(4)

背景

 1938年

精粹主義美國教育促進委員會

 1950年代

基本教育委員會

「為我們國家起草聯邦憲法的人,難道他的教育過程是 曾經去參觀『市長辦公室』,或是『州監獄』嗎?」

(5)

背景

 1957年

蘇聯人造衛星

 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 課程改革方案

(ex:數學、語文、科學)

(6)

背景

 1960年代

「回到基本」課程

 1980年代

美國教育被「平庸化」腐蝕

教育人本主義受限「世俗人文主義」

基本能力──3R

4R──宗教

(7)

代表人物

柏格萊

(William C. Bagley)

霍恩

(Hernam Harell Horne)

(8)

柏格萊

 知識不僅僅是工具,而是自身價值。

 強調學校經驗的重要性

 極力反對實用主義和進步主義的教育觀點

代替經驗:課堂知識能超越時間、空間限制

注重兒童有形需求給予人們基本的學養摒棄傳統學科

(9)

霍恩

 「真、善、美」為民族的精神理想

 教育即在調適個人心靈與精神活動,以實現任務。

使兒童對民族歷史所表現的基本實在的適應

重視傳統社會經驗

(10)

精粹主義V.S.永恆主義

 同意技術的實用性

 教育的重點是傳遞社會文化

 學習過程中努力、自律的重要性

 課程的連續性

基本學科內容

基本學習技能

(11)

參考資料

http://www.yamol.tw/note_book.php?bsid=10464&noteid=21356#99#ixzz5Z8r2ugH9

http://www.ntcu.edu.tw/jen/%E6%95%99%E5%AD%B8%E5%8E%9F%E7%90%86/%E5%9F%BA%

E7%A4%8E/phil/phil1.htm

http://edu-exam-note.blogspot.com/2012/03/essentialism-1930-william-c.html

(12)

重建主義

reconstructionism

1053622許雅涵

(13)

背 景

• 1930年代 美國經濟恐慌 (危機的十年 )

→人們開始思索如何去重建經濟秩序

•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不景氣

• 一戰後大量 移民湧入美國

→社會制度、文化亦隨之發生巨變

→用教育促使人們對社會與文化的價值適應

(14)

重建主義代表人物-布來彌德(Theodore Brameld)

布來彌德著作:

《教育哲學的類型》、

《邁向重建的教育哲學》、

《教育即力量》

或稱布萊梅爾

(15)

重建主義代表人物-康茲(Counts)

• 工作教育者要在總體經濟制度與民主政治原則 基礎下,建造一個新的社會秩序。

→觀點可視為杜威對社會進步觀念的延伸

• 康茲的演說集結成書→《學校敢於建造一個新的社會秩序嗎?》

(16)

重建主義教育淵源(杜威思想的影響)

• 重建主義的哲學基礎是建立在

實用主義

之上

• 杜威

→「教育即重建」

教育

是一種經驗繼續重組或改造的歷程

(17)

•經濟大恐慌

→ 社會情勢不穩,人心惶惶,社會浮動

→重建主義趁勢而起

• 著重教育在 社會文化 上的功能

重建主義教育淵源(現實社會的反感)

(18)

學校角色功能

被動地傳遞文化資產

重建主義 VS. 傳統學校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會改革

• 對學校的看法:

反傳統學校靜態傳遞社會價值的角 色,將學校視為改造社會的基石

(19)

• 世界處於危機中,若不能解決這些迫切問題,人類必走向毀滅。

• 解決世界問題唯一方法:建立一個計畫的社會秩序。

• 正式教育是重新建造社會秩序的主導力量。

重建主義教育原理

(20)

重建主義教育原理

布來彌德→可辯護的偏見

老師允許學生公開檢視贊成和反對他的證據

重建主義的預設:民主自由討論→對問題有清楚共識 例:核電廠存廢?

教師態度 民主 包容

(21)

重建主義教育原理

• 建立在

民主

的原則之上:

行動必須以最能解決人類問題為依據

• 問題、行動導向學習

• 學生結合個人興趣去解決社會的問題 例:公民行動-【我們的安全上學路】

• 社區學習、分組探究

• 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能力

例:嘉大附小辯論課-網路對小學生的影 響是利大於弊!?

(22)

重建主義教育原理

• 心理學、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

• 納入種族、宗教等具爭議性的社會問 題與知識

例:原住民土地權、減香政策

• 全球化、國際化議題

例: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

• 社會需求、社會關懷、社會行動 例:老少共學

(23)

小試身手

新北市某國小位於臺灣東北角,發展出「核電廠」主題課程,安排學生參 訪核電廠,調查當地海洋生態,進一步省思科技與人類生存環境的關係,

並提出改善策略。此課程設計較接近下列何種課程觀點?

(A)科技理性主義 (B)社會重建主義 (C)人文關懷主義 (D)實徵分析主義

教育哲學- 103 年 - 103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國小課程與教學

(24)

未來主義

1053613 何寧馨

(25)

未來主義背景

01

02

03

04

代表人物:艾文.托弗勒

社會變遷速度過快,將嚴重影響人類及人類的生活型態 社會變遷的速度不會因人類的不適應而緩慢下來

與過去主義抗衡

(26)

《未來的衝擊》

• 今日的教育,即使是所謂最好的學校,也與時代「完全脫節」

教育制度必須浮現連續性及可改變性的景象,

使老師與學生都更能注意教育的變動狀況

建立一個超工業的教育制度 由未來尋求目標與方法

多樣化學制

高選擇取代低選擇

(27)

舉例

問題:師資培育數量過多,造成許多具備教師 資格的教師成為「流浪教師」

過去:出現少子化的低出生率資料

1. 分析出少子化後師資需求將大幅下降,並即早調整因應 2. 不在近十年內大幅開放大學之設立

未來主義思考

(28)

未來主義

教育目的

科技整合 課程教材 以科技整合的方式來

思考及計畫未來

以未來的生活模式為思考中心 讓學生對未來的探索做準備

看重「模擬遊戲」的教育方法

(29)

•從有形的變化預測未來的變化

•以「以不變應萬變」來面對社會

動態變遷的特性

•應付生活所需的知能與態度

未來導向的特性

•轉換職業的能力

科技整合化

未來主義的教學原理

(30)

未來教育的趨勢

興起各種學校運動

•開放學校、學習中 心、多元文化學校、

自由學校、迷你學 校等

有彈性與挑戰性 的教學方案

•個別化教學、多重 學習、彈性課表

•兒童主動性與團體 設計

•使用教學媒體

學校行政上的改變

•明確的教育任務

•自由交流的溝通

•權力分配適當

•妥善應用資源

•強大內聚力

•自我滿足及組織和睦

•創新性、自動性、適應

•解決問題

(31)

未來主義 重建主義

相同處

1.教育→「美好的未來」

2.批判式探索

3.關心社會的發展變遷

相異處

不強調學校能導引社會變遷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會改革

(32)

科技 整合

動態 變遷

未來 導向

未來主義

(33)

THANK

YOU

(34)

(35)

01

精粹

教學、課程、學校與教師角色

02

重建

03

未來

Conten ts

教學、課程、學校與教師角色

教學、課程、學校與教師角色

(36)

PART ONE

精粹主義

(37)

01.教學

教育目的

教育方法

(1)學習學科知識與充實精神生活。

學習性質包括用功與常常非自願的奮勉。

學校應使用傳統官能心理學的教學方法,

如想像、記憶、推理判斷等能力;

不支持普遍採行「做中學」的方法來學習。

(2)訓練讀寫算的基本能力。

精粹主義

(38)

02.課程

根據精粹主義者的觀點,學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教授基本知識:

小學階段的讀寫算與中學階段的五個學術及基本科目──

英文、數學、科學、歷史與外國語。

而且學習是困難的工作,需要紀律配合:

精粹主義

大多數的基本學科仍得靠直接的方法(如記憶與練習) 雖然興趣引發動機,但是努力仍然比興趣重要。

自制力的培養十分重要。

(39)

學校與教師角色

在精粹主義的觀點中,

教師具有高水平與知識,

因此被尊為權威,

是為專門科目或學科的大師與值得效仿 的模範。教師必須掌控課堂活動並且 很少根據學生的意見來決定課程內容。

(Allan C.Ornstein,2004)

添加标题

精粹主義

(40)

PART TWO

重建主義

(41)

01.教學

教育目的

教育方法

該是在協助學生培養社會批判的能力,

發展學生認識社會、影響社會改變的技能;

非是在協助學生適應既存的社會觀念。

課堂上要利用師生團體討論、活動課程帶領學 生省思、察覺社會的問題。

重建主義者認為民主是最佳的政治體制,

所以民主的過程應表現在課程的教學上

重建主義

(42)

02.課程

課程教材非以學生興趣或學科知識為基礎;應以社會問題為中 心,採活動方式進行。

重建主義

文化實體的知識與經驗(cultural reality)

文化重建計畫的知識與經驗(cultural reconstruction)

達成社會重建方法的知識與經驗(means of achievement)

尋求目標方面興趣的知識與經驗(goal-seeking interests)

(43)

學校與教師角色

1.重建主義者認為學校與社會間應維持一動態關係,

成為改造社會的力量之一,以期有計劃、有秩序地 將社會導向未來理想目標之中。

2.教師在教學中亦扮演重要、積極角色,教師應喚 醒學生對社會問題的意識,鼓勵他們思考解決這些 問題的方法

添加标题

重建主義

(44)

PART 3

未來主義

(45)

未來主義

教學

•社會變遷議題 • 自主學習

04

• 共構學習

課程 教師

•未來社會需求的能力

• 議題式的學習

• 問題導向的學習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J28 廣亞學校財團法人育達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系學會 J29 美和學校財團法人美和科技大學 觀光系系學會 J30 環球學校財團法人環球科技大學 餐飲廚藝系學會 J31

推行為智障學生而調適課程的 特殊學校,可按智障學生的學 習能力和特殊學習需要等,在 2021/22學年或以後盡早調適

於 2016 年 12 月發布的《推動 STEM 教育-發揮創意潛能》報告,強調加強學生綜合和應用 不同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態度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和科學、科技和工程在國際上的急速發展,並根據各類調查

多元智能課 肢體覺動、空間、音樂等小組 P.1-P.6 活動組 校隊及學會 各類體藝校隊及學會(拔尖小組) 體藝尖子 活動組 科主任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