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Copied!
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許 雪 姬

*

摘 要

臺灣史成為正式學門是在1993 年,這年中研院設立臺史所籌備處,

2004 年中研院臺史所成立,政大、臺師大也在稍後成立臺史所。本文旨在 回顧過去、敘述現在,以預期未來研究的主題。臺灣史研究早期以清代臺 灣史為主,到如今以研究戰後為多,研究的主題以文化史、社會史較多,

政治史、經濟史較少。從事研究者以取得臺灣史∕歷史博士學位的國內大 學為主,目前開的課以選修為多,有斷代史、專門史、史料學以及應用史 學。從事臺灣史研究的學者不乏其人,除臺灣外,中國、日本、韓國、歐 美都有學者研究,日本的日本臺灣學會,多年來和臺灣歷史學會合辦研討 會。未來臺灣史的研究可以原住民族史、臺灣早期史、史學史、產業史為 主,繼續茁壯。

 關鍵詞﹕臺灣史、臺灣歷史學會、日本臺灣學會、中研院臺史所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 研究所博士,曾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專長為清代臺灣制度史、臺 灣家族史、臺灣人的海外活動、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口述歷史。重要專著包 括《清代臺灣的綠營》、《龍井林家的歷史》、《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離散 と回歸:「満州国」台湾人記錄》等書。

許所長現為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曾參加本中心主辦的「知識營養.文化 力量—蔣渭水先生臨牀講義95 周年紀念論壇」發表論文,亦曾於「臺灣漢學講 座」受邀主講「臺灣史研究的現況與發展」,並有文章刊登於《漢學研究通訊》刊 物。

245

(2)

一、前 言

有關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最近20 年來在臺灣、在日本都有學者 發表,1而且不只是「臺灣史」整體,有的就各種各樣的研究主題著手,如 李明仁等,〈二十年來雲嘉區域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2林林總總的「回顧 與展望」象徵該領域的研究已經多年且有成果。然而戰後沒有「臺灣史」

這個學門,雖然臺大楊雲萍教授,於1947 年 9 月即在臺大開「臺灣史」

的課,3之後將近20 年他孤軍奮戰,無法形成研究臺灣史的風氣。1965 年 11 月 15 日臺大二十週年校慶(由戰後接收算起),由陳奇祿(考古人類學 系系主任)在文學院教授同仁的支持下召開「臺灣研究在中國史學上的地 位」,這次座談會共宣讀13 篇論文,是將臺灣史研究推入學術殿堂而做的努 力。由於反應良好,接著由臺大歷史系主任許倬雲主辦,自1965 年 12 月 起,「臺灣研究研討會」每月開一次,到1967 年 5 月共進行 14 次,這些成 果都發表在《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四、五種。而後陳、許兩位系 主任再推動成立「臺灣口述歷史委員會」,促成「臺灣口述歷史計畫」,《近 現代臺灣口述歷史》、《霧峰林家調查與研究》即當時的成果。4和臺大同樣 在1928 年成立於中國大陸、遷來臺灣的中央研究院,在張光直的主持下,

在1971-1975 年進行「濁大計畫」,旨在研究濁水、大肚兩溪流域的人地關 係,這是科際整合型的跨國計畫,除了資深學者參與外,也有不少相關學門 的年輕學者,從中發現臺灣史的新問題與解決的新方法。以此經驗為始,張 光直院士在1985 年向當時的吳大猷院長建議以推動「漢人移民臺灣史研究

1  如洪郁如,〈台湾(中国)(東アジア)(二○○三年の歴史学界;回顧と展望)〉,《史學 雜誌》113.5 (2004.5): 840-848。介紹前一年日本學界臺灣史的研究,大半由年輕的學者 來進行。之後2005-2007,即分別由やまたあつし、松金公正、三澤真美惠執筆。許雪 姬,〈2007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6.2 (2009.6): 161-204。陳忠 純,〈2009-2017 年間大陸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通論及近代以前部分〉,《臺灣史研 究》25.4 (2018.12): 163-196。

2  李文刊於《嘉義研究》9 (2014.3): 1-65。

3  許雪姬,〈楊雲萍教授與臺灣史研究〉,《臺大歷史學報》39 (2007.7): 25-26。

4  陳奇祿,〈序〉,收入黃富三、陳俐甫編,《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新北:林本源中華文 化教育基金會,1998),頁 3-4。

(3)

計劃」,5 1986 年 1 月修訂為「臺灣史田野研究計劃」,由中研院和亨利魯斯 基金會(Henry Luce Foundation)支援經費。上設策劃委員會,由史語、近 史、民族、三民主義(後改為社科所)四個研究所組成,下設執行小組,並 開始出版《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88 年設立「臺灣史田野研究室」,6這 是往後成立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的濫觴。1993 年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成立,2004 年 7 月 1 日設所。由上可知,中研院臺史所的設立前後籌劃了 18 年,而這時研究臺灣史的風氣已開,除了設置研究機構外,教育部也核 准了政大、臺師大設立臺灣史研究所,既沒設系也沒有設博士班(政大臺史 所於2006 年成立博士班),和臺灣文學系的設立,以成大臺文系由系而碩、

博士班一體成型不同。這兩個臺史所常無法招得已受臺灣史培養的碩士班學 生,而外系來的碩班生,往往需從頭訓練起。另方面,歷史系知名的臺大、

臺師大、政大等的歷史所,也培養不少臺灣史師資和研究者。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的設立除了張光直院士等前輩努力之外,1981 年在 行政院成立的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翌年公佈「文化資產保存法」,

陸續指定古蹟如公共建築、寺廟、民宅,過程中的調查與歷史研究不可少,

非建築界與歷史界合作不可,此一跨領域的科際整合研究,直間接促進了臺 灣建築史、家族史、人物等研究。此外,外部情勢的變化,也迫使臺灣史研 究成為可能,且逐漸成為主流,此即自1971 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

1978 年「中」美斷交後,1987 年的解嚴,都帶來一定程度認同臺灣本土的 氣象,學術研究逐漸解嚴。過去只談清領時期的內地化,日據時期的抗日史 觀、以及戰後的國民黨史史觀,逐漸退潮,認識鄉土、認識臺灣的共同意識 逐漸產生,這才是臺灣史研究日後得以成為顯學的重要背景。

二、臺灣史四十年來的發展及相關研究主題

有關四十年來臺灣史研究的成果和主題,可以以1987 年解嚴後迄今的

5  張光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1 (1994.6): 13。

6  在此前的 1983 年底,張光直院士向中研院院長錢思亮建議積極從事臺灣史研究,即先以

「漢人移民臺灣史」做一長期、跨學門的計劃,獲得回應正準備雙方見面洽談,惜因院長 過世而暫時中止。見張光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頁14-15。

(4)

34 年來看,這 34 年間可以 2004 年中研院臺史所、政大臺史所、臺師大臺史 所設所那年分成前後期來看,另一個用2004 年分期的原因是中研院臺史所 自2005 年開始編《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 2004 年度》,7每年一本,且自2008 年後每一至兩年召開「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以迄於今,有較多 的研究成果可以運用。

(一)前期的研究主題與成果

由於臺灣16 世紀出現於歷史時代後,分由不同的政權治理,因此除了 方志和個人著作外,迄無以臺灣為主的所謂正史,因為臺灣史料的分佈廣而 不多,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下,如何刊登有用的資源是刻不容緩的事,早期 的臺灣銀行出版的臺灣文獻叢刊、臺灣研究叢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 的。五、六十年代臺灣史研究由地方開發史及清代的民變開始,主要是研究 清朝較沒有政治上的顧慮,而且沒有語言的障礙。在清領時期的研究,有幾 個主題可以探討:

1. 內地化與土著化:清代漢人社會在臺灣是如何發展的?1975 年李國 祁基於其研究閩浙臺地區的現代化為基礎,發表〈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一 文,指出清代臺灣發展的趨向是內地化,內地化和所謂的現代化(亦有稱近 代化)可合而為一,而內地化的結果是臺灣成為中華文化的文治社會。8李 國祁「內地化」論點,是早期研究者共同的思考模式,如郭廷以的《臺灣史 事概說》,9以及後來尹章義的〈台灣—福建—京師科舉社群對於臺灣開發以 及與大陸關係之影響〉一文。10除了「內地化」的看法外,早期對臺灣漢人

7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編輯小組,《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 2004 年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臺 灣史研究所,2005)。

8  李國祁,〈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 月刊》8.12 (1975): 4-16;〈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 (1978): 138;《中 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2),頁 576。

9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書局,1954)。陳儀深,〈從邊疆史到臺灣史:世 變下郭廷以史學的一個側面〉《思與言》48.4 (2010.12): 1-22。

10  尹文發表於中硏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該 所,1986),頁 153-191。

(5)

社會研究進行大規模的田野調查、著力甚深的人類學界,由陳其南在1980 年先後發表〈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 人社會的發展模式〉,討論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如何在臺灣這一個新的移民 環境中重建其傳統社會的過程,提出「土著化」的概念,他認為1860 年代 以後分類械鬥減少、祭祀開臺祖、宗族團體取代地緣和血緣團體,而與中國 本土社會逐漸疏離。11這兩說一出,不免有一番學門上的論戰。然而這代表 的是研究臺灣的不同角度與面相,提供後來研究者用更寬廣的視角來研究臺 灣。臺灣學界的論戰,對岸的陳孔立也提出所謂「雙向型」的發展模式,企 圖調合上述兩種看法。12

2. 自強運動在臺灣:所謂自強運動亦稱洋務運動,對臺灣而言指1874- 1895,比清朝各省由 1860 年起始來得晚,但成果較好。臺灣自開港後對外關 係、貿易、海關等的研究不少,其中林滿紅研究1860-1895 年間臺灣三種最 重要的出口項目即茶、糖、樟腦,其對外貿易以及與當時社經變遷的影響,

是其代表作。13由朝廷派來臺灣的大員對臺灣現代化的影響,如沈葆楨、王 凱泰、丁日昌、吳贊誠、岑毓英、劉璈、劉銘傳、邵友濂等也是研究的重 點,呂實強研究丁日昌與自強運動,論述福建巡撫丁日昌在臺貢獻甚詳。14 清法戰爭前後,湘淮之爭在朝廷、在越南、在臺灣陸續發生,在臺有劉璈、

劉銘傳,劉銘傳、孫開華之爭,這些相關人物在後世的研究中獨尊劉銘傳,

將所有臺灣現代化的功勞全加在他身上,並把自強新政的缺失推給後任臺灣 巡撫邵友濂。許雪姬在相關的論文中指出,二劉之爭,劉銘傳與孫開華的不 和可看出淮楚之爭,楚系佔下風,並為邵友濂辯誣。15

11  陳其南,〈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 (1980. 春):

115-147;〈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收入中央研究院三民主 義研究所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輯(臺北:該所,1984),頁 337;《臺灣的 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7),頁 151-180。

12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增訂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頁 87。本書 原刊於1990 年厦門大學出版社。

13  林滿紅,《茶、糖、樟腦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997)。本書由其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所改寫而成。

14  呂實強,《丁日昌與自強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頁 282-320。

15  許雪姬,〈二劉之爭與晚清臺灣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 (1985.6):

127-161;〈抗法名將孫開華事蹟考〉,《臺灣文獻》,36.3-4 (1985.12): 239-256;〈邵友濂

(6)

3. 臺灣開發史:臺灣各地的墾拓、開發史是個永不會止息的研究議題,

也是修方志的必要內容。有關臺開發史的研究有兩項特點,一是必須走入田 野,才能得到一手的資料,二是古文書(包括契字、證件、帳簿等)的發掘 與利用。而這其中大小租、番租、水租等土地開發問題,墾戶(如陳賴章、

廣泰成、陳集成墾號)、業戶(包括番業戶)、佃農等問題,水利開發問 題,八保圳、霧里薛圳等的建成。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當豐碩,舉一兩個 例為證。如尹章義在《臺灣開發史研究》一書中所寫的代序〈臺灣開發史 的階段論和類型論〉,針對臺灣開發史的特殊性格、分成的五個階段、開發 臺灣的各種型態、當時的土地所有權制以及成就,16有言簡意賅的說明,可 看出他對北臺開發史所下的功夫。而「陳賴章」是墾號不是人名,也是就他 所搜集的契字為證。至於清代來臺拓墾而開枝散葉的家族,也是土地開發下 另一種以家族史為主軸的研究成果,如黃富三對霧峰林家的研究,就林家來 臺拓荒,到林文察成為封疆大吏,乃由於家族勢力過大,與中部家族爭田,

導致林文明壽至公堂,遂中挫其家勢。17

4. 平埔族研究:談到開發史就會注意到先於漢人來到臺灣的「平埔 族」,依已故潘英海在〈平埔研究的再思考與再出發〉一文指出1980 年代 的平埔研究,屬於第三波平埔研究,18雖被視為「學術鷄肋」,但1994 年在 中研院臺史所、平埔研究工作會(1992 年 10 月成立)19的合作下展開「平 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探討「平埔族∕人」的定義、如何分類各種不同 族群、遷徙的情形、其代表性的文化是什麼?如何發掘、解讀平埔史料?如

與臺灣的自強新政〉,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該所,1988),頁 425-458。

16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的階段論和類型論—代序〉,收入氏著,《臺灣開發史研究》(臺 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頁 1-29。

17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臺北:自立晚報 出版部,1987)、《霧峰林家的中挫(1864-1885)》(臺北:自立晚報出版部,1992)。

18  第一代的研究者是日治時期的伊能嘉矩、小川尚義等,第二代是傳承自日人研究的如李 亦園、宋文薰等,但之後有一、二十年的斷層,到1980 年代才有土田滋、邵式柏、李壬 癸、潘英海等人。見氏著,〈平埔研究的再思考與再出發〉,收入潘英海、詹素娟編,《平 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iii。

19  李壬癸,〈突破平埔族研究的瓶頸—記「平埔研究工作會」的成立〉,收入氏著,《台灣 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臺北:臺灣常民文化學會,1997),頁 182-185。

(7)

果平埔族研究已刻不容緩,其策略如何。20由於政治解嚴,本土研究沛然而 生,平埔研究由「學術雞肋」儼然成為「學術新寵」,且恰符合科際整合的 區域研究。詹素娟、張隆志都以平埔族研究做為碩士論文,21 1997 年語言 學者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一書,是一本平埔研究的入門 書,告訴讀者在平埔研究極缺乏的狀態下,平埔語言的研究,是重要的切入 點。22對歷史學界而言,翁佳音「找」到了拍瀑拉族的Quata(柯大王、大 肚番王),是解開中部平埔族研究的鑰匙,23陳秋坤有關岸裡社土地變遷的研 究,是史學界進行平埔地權、潘家研究非常重要的論著。24此事也引動巴宰 族的後人潘大和,撰述族群滄桑史,25由平埔後人獻身說法,其觀點和漢人 研究成果大異其趣,值得重視。

(二)後期的研究主題與成果

在進入後期研究主題與成果的探討前,有必要說明中研院臺史所為了掌 握臺灣史研究的方向與內涵所進行的一系列工作,接著再介紹主題與成果。

1. 中研院臺史所掌握研究動向

中研院臺史所自2005 年起每年編前一年「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自 2008 年起開始與政大臺史所、臺師大臺史所輪流辦理「臺灣史研究的回顧 與展望」。編輯臺灣的臺灣史研究,是掌握臺灣史研究動向、策劃未來研究 主題的基礎性工作,由中研院臺史所組成的「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編輯小 組(由所內外學者組成)」於2005 年展開,先是以前一年臺灣產出的論著為 主,後來漸漸擴展為包括日本、中國、韓國、甚至歐美的論著目錄編輯出

20  潘英海,〈平埔研究的再思考與再出發〉,頁 iii-iv。

21  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1986);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 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此為碩士論文的出版。

22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全書共 239 頁。

23  翁佳音,〈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4 (1992.

12): 145-188。

24  陳秋坤,《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 1700-1895》(臺北:

中研院近史所,1994),本書共 281 頁。

25  潘大和,《台灣開拓史上的功臣:平埔巴宰族滄桑史》(臺北:南天書局,1998),本書共 355 頁。

(8)

版,迄今已出版到2019 年。自 2008 年起,每一年利用編成的文獻類目進行 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大致分成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四類,之下有時以專 史來呈現,如教育史、美術史、音樂史、體育史,也進行史料介紹如口述歷 史、日記,或二二八、白色恐怖的史料。2013 年適值臺史所設所二十年乃 舉辦「20 年來臺灣區域史之研究暨林本源基金會年會」,2014 年恢復辦理,

2016 年起改為每兩年辦理一次,這年在臺南的臺灣歷史博物館加入輪辦,迄 今。這十次研討會發表的相關論文,都已建置在中研院臺史所網站,也有部 分刊登在《臺灣史研究》,如范燕秋〈2009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26 又如李力庸,〈深耕臺灣:2013-2015 年農業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刊登在

《漢學研究通訊》。27

就2004-2019 年臺灣史研究目錄所做成的分析如下:(1)「研究論文總 筆數」,可知2019 年 1,551 筆最高;(2)「研究主題類別消長」(不計 2004- 2007 年,以下同),可知文化類一直佔有二成五左右,是臺灣史研究中最 多的項目;社會類數量將近一成七;政治類一成六;較少的是經濟類一成 二;此外史料(2009-2019)占一成五;總類占一成五。若就學位論文來看 其「研究主題類別消長」,文化議題約三成八,但2019 年已占四成二;社 會主題其次,占二成七九;經濟主題第三,占一成七,政治主題第四,占一 成四,不過2017 年起,政治類有兩年占二成二,反之經濟類則到 2019 年已 下降到一成一左右。若就學位論文來看,數量自2014 年 127 本,對比 2013 年的226 本,以後微有上升,但 2019 年則只有 164 本。是歷史學的研究退 潮,還是臺灣史的研究退潮,抑或是畢業生就業情況欠佳、少子化的影響,

還有待進一步分析。至於研究的主題及所占的比例,和專書、論文呈現的相 同。(3)「研究時期消長」分成通論、早期、清代、日治、戰後來看,就專 書及論文而言,戰後和日治的研究最多,兩者約占五至六成,在2004-2013 年日治時期領先,但2014 年研究戰後開始領先,到 2019 年日治微幅領先戰 後,都占三成一;通論則占二成上下,其餘的以清領時期為多,但清代研 究,除2004-2007 年平均占有一成四九,自 2008 年後一路下滑,除了 2015

26  范燕秋,〈2009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8.2 (2011.6): 197-236。

27  李力庸,〈深耕臺灣:2013-2015 年農業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36.4 (2017.11): 1-13。

(9)

年上升到一成一外,到2019 年已下降到一成以下,「早期臺灣史」研究語文 的門檻高,有能力研究者不多,因此大致在零點四成以下。至於學位論文呈 現的數量順序,也是戰後、日治、通論、清代、早期,只是戰後超越日治的 時間在2008 年,之後迄今都是戰後研究領先,其中 2014 年日治數據超過戰 後。通論(貫時性研究)則有上升的趨勢將近三成,清代研究到2019 年已 降到史上最低的只占當年的零點二六成 ,早期研究更少,只占零點一九成,

而2018 年沒任何論文產出。上述的分析,戰後研究超過日治,主要是時代 接近有親近感,語文的門檻相形之下較低。至於日治時期研究一度領先的原 因,因不斷有新檔案、新資料庫出現;有較多出國的機會使然。清朝的研究 低迷,主要原因在於沒有新鮮感,而清代的史料原典檔案,並不容易閱讀有 關。

2. 研究的主題與成果

2004 年以後亦即十多年來有什麼具有成果的研究主題?如果以王泰升 主編的《台灣史論叢》16 本專書28 的主題即可思之過半矣,唯篇幅有限且顧 及不與本文其他節重複,只舉三個主題為例加以說明:

(1) 客家研究:「客」、「客人」、「廣東人」、「客家」的涵義為何?如何在 臺灣發展。按客家研究在臺灣學界積極進行,是在1980 年代末期還我母語 運動後,隨著本土化浪潮,將以往強調的中原淵源逐漸轉向著重在地歷史的 研究,尤其在大學院校設置客家系所以及客家委員會(2001 年)成立後,

在人力培養和資源挹注下,客家研究一片欣欣向榮,不少博碩士論文以客家 為題,舉凡高屏六堆之南客、桃竹苗之北客、花東二次移民之客家,甚或隱 身於都市之客家、客家家族,29都針對其遷徙、開發、信仰、產業、族群關係 進行研究,成果豐碩。30客家研究早已跳脫羅香林強調中原南遷歷史的客家

28  王泰升,〈總序:為臺灣學研究奠基〉,收入氏編,《台灣史論叢.經濟篇:制度與經濟成 長》(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頁 iii-iv。王泰升在 2018 年召開編輯會議,分成數 個梯次完成,目前已出版12 冊,包含文學篇、史學篇、教育篇、經濟篇、醫學公衛篇、

女性篇、社會生活篇、移民篇、客家篇、環境篇、法律篇、民間信仰篇。

29  如莊英章,〈帝國晚期竹塹地區的豪紳、社群與婚姻模式:北埔姜家的歷史人口學研 究〉,收入李文良編,《台灣史論叢.客家篇:成為台灣客家人》(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9),頁 203-230。

30  李文良編,《台灣史論叢.客家篇:成為台灣客家人》。全書收錄 8 篇論文,共 313 頁。

(10)

源流觀點,「客」是相對於定居者的後到者,福佬方言群稱為「客人」,日本 政府含混稱之為「廣東人」,而「客家」稱謂則隨國府而來,目前已成為自 稱。31脫出客家源流、客家稱謂的迷霧、考證史料,和其他學門的學者互相 學習,客家研究方可茁壯。

(2) 飲食史研究:隨著日記的資料的開發,以及庶民對生活史的了解零 距離,加上學者敏銳的觸覺掇拾出可以引用的素材,近二十年來生活史有了 蓬勃的發展,其中以飲食史為最。據研究者曾品滄的分析,飲食史的開展主 要受到Eugene N. Anderson、Sidney W. Mintz、Jack Goody、Marvin Harris 等 經典飲食文化史研究的刺激,以及日記、報紙、廣告、帳簿等生活史料大量 運用的影響,吸引年輕一輩研究者的投入,以臺灣豐富多元的飲食為目標,

展開新型態的飲食史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有四方面:一、食物、飲食消費活 動、飲食空間的研究;二、與飲食密切相關的社會、經濟活動;三、飲食文 化的跨境流動與創生,如日治、戰後移入的飲食及其發展;四、食物消費趨 向與消費意識的研究。上述的飲食文化研究,具有如下的特色,首先是利用 多元史料建構更具實證性的歷史脈絡,再輔以各種社會科學理論進行辯證、

分析,其次以Foodways 的概念,由生產到消費、從田園到餐桌,進行系統 性的論述;第三是關切食物本體及其生產、消費型態的演變,擴展至政治、

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的變遷。32目前從事研究的有曾品滄,其〈辦 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旨在研究漢人辦桌的原因及性質、實際 花費,以及它對主辦者個人或家庭,乃至於整體社會的意義與功能,多少修 正過去相關研究強調其誇富與奢侈的觀點。33陳玉箴對臺灣的飲食亦著墨甚 多,有專書與論文出版,34研究的時限由日治到當前,兩人對飲食史的開發具 有引領的效果。

31  林正慧,《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383-396。

32  曾品滄,〈台灣飲食史研究回顧〉,稿本 2021 年 2 月提供。

33  曾品滄,〈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新史學》21.4 (2012.12): 1-55。曾品滄 另一著作,顯現出東南亞文化的跨境流動。如〈日治時期臺灣菜譜的演進與東亞食文化 的跨境流動〉《臺灣史研究》25.3 (2018.9): 43-82。

34  陳玉箴,〈從「家務」到「勞動商品」:台灣家庭晚餐形態變遷的考察(1980-2013)〉,

《臺灣學誌》13 (2016.4): 71-103。

(11)

(3) 海外臺灣人研究:日治時期在海外的臺灣人以在中國、南洋為主,

相對於在臺灣被日本人稱為「本島人」,出了臺灣則被稱為「臺灣籍民」。研 究「臺灣籍民」以中村孝志在1980 年的研究成果最早,他研究臺灣總督府 在對岸的諸項設施、臺灣人的活動。35以此為始,在臺灣初始亦以研究在華 南為主的臺灣人,如梁華潢研究渡華旅券,戴國煇利用日本廈門領事報告 研究臺灣籍民的非法作為,鍾淑敏研究「福建籍民」,王學新研究臺灣人黑 幫,曾齡儀研究在汕頭的臺灣籍民,藍適齊研究二戰後在香港被拘留、遣 返臺灣的平民,36王麒銘研究日本的臺灣籍民政策;37許雪姬則以研究在滿洲 的臺灣人,旁及在北京、上海、漢口的臺灣人;38王泰升由法律史的角度探 討在中日關係下在福建臺灣人之身份及所面對的與國籍相關的法律經驗;39 卞鳳奎則研究臺灣籍民在中國與在東南亞的活動;40林滿紅著重經貿活動與 商業網絡,41湯熙勇處理戰後同鄉會、國籍變動及戰犯問題。42 2021 年鍾淑敏 的力作《日治時期在南洋的臺灣人》,綜述臺灣人在南洋的活動史,是截至 目前該領域最重要的著作。43

35  中村孝志,〈「台湾籍民」をめぐる諸問題〉,《東南アジア研究》18.3 (1980): 422-445。

36  藍適齊,〈「帝國」(未盡)的殖民∕戰爭責任:二戰後在香港被拘留遣返的臺灣平民〉,

收 入 呂 芳 上 編,《 戰 爭 的 歷 史 與 記 憶(4):戰後變局與戰爭記憶》(臺北:國史館,

2015),頁 187-222。

37  王麒銘,「越境をめぐる政治—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台湾籍民政策の展開」,慶應義塾大 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博士論文,2017。

38  許雪姬,〈在「滿洲國」的臺灣人高等官:以大同學院的畢業生為例〉,《臺灣史研究》

25.1 (2012.9): 95-150。

39  王泰升,〈日本統治下臺灣人關於國籍的法律經驗:以臺灣與中國之間跨界的人口流動為 中心〉《臺灣史研究》20.3 (2013.9): 43-123。

40  卞鳳奎,《日據時期臺灣籍民在大陸及東南亞之研究(1895-1945)》(合肥:黃山書社,

2006)。

41  林滿紅,〈「大中華經濟圈」概念之一省思:日治時期臺商之島外經貿經驗〉,《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9 (1998.6): 47-101。

42  湯熙勇,〈恢復國籍的爭議:戰後旅外臺灣人的復籍問題(1945-47)〉,《人文及社會科學 集刊》17.2 (2005.6): 393-437。

43  鍾淑敏,《日治時期在南洋的臺灣人》(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0)。

(12)

三、臺灣史研究的重要性、特色及與國際學界的研究

(一)重要性

臺灣史研究是「臺灣學」得以成立的基礎。臺灣史研究過去列入「漢 學」的範疇中,1993 年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成立後,翌年臺南長榮大學臺灣 研究所擔任所長的莊萬壽,召開第一屆「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發表〈紀 要:兼談對「臺灣學」建立的期許〉一文,為之下定義為:以臺灣做為一個 研究對象的學科,主要在擺脫「臺灣研究」是「中國學」中的「區域研究」

(當時在科技部申請計畫,臺灣史必須勾「中國地方史」項目),而使之與

「中國學並駕齊驅」。2011 年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系教授葉海煙出版《臺灣 學入門》書,分別開出16 種課程做為「什麼是臺灣學」的具體落實。44無 獨有偶中國學界對臺灣學的討論,也不能不提。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陳 孔立也出了《臺灣學導論》一書,45他承認臺灣歷史的特殊性,可用比較的 方法來研究,但他認為在臺灣的臺灣史研究由後殖民史觀、同心圓史觀,

逐漸形成臺獨史觀,完全迴避臺灣的歸屬問題。研究臺灣文學的廈大教授 朱雙一也提出他對臺灣學的建立與研究方法,46以為呼應。整體來說「臺灣 學」尚在成形階段,無論在史料、方法的運用,史觀的建立、史實的分析,

皆有待經驗的累積。具體而言「臺灣學」,在研究方法上重視科際整合,採 取比較的方法,加入數位人文,以增益傳統史學所不能;在史料上利用田 調、口訪採集相對應的資料,不只研究領導階層,也應注意庶民研究,關照 其觀點,發展生活史研究,使臺灣史活潑生動;並以臺灣立場詮釋,藉此凝 聚對臺灣的認同。47

(二)特色

說到臺灣史研究的特色首推各種主題研究推陳出新;其次則是臺灣學

44  葉海煙主編,《臺灣學入門》(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11)。

45  陳孔立,《臺灣學導論》(臺北:博揚文化,2004)。

46  朱雙一 ,〈論「臺灣學」的建立及其研究方法〉,《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 (2010.6): 75-81。

47  許雪姬,〈臺灣學.地方學.桃園學〉,《桃園文獻》2 (2016.9): 13。

(13)

下游的「地方學」向上匯往臺灣學,往下則層層展開,各放異彩,而不同類 型研究者的集結也使研究成果得以分享;第三是所謂公共史學的興起,並有 臺灣歷史博物館做為其展演的場域,相得益彰;第四是數位人文、GlS 等工 具的使用拓展歷史研究的廣度與深度,並使歷史學與建築學、人類學、法律 學、社會學、地理學成為科際整合時的好伙伴。第五是不斷開闢新史料,使 臺灣史的研究主題推陳出新。以下簡敍之:

1.  各種主題研究的專史:這些專史包括女性史、法律史、史學史、宗教 史、海洋史。

(1) 女性史研究方興未艾:臺灣女性的研究,游鑑明首開其端,舉凡教 育、體育、婦運、職業婦女、婦女的地位都是她研究的對象。48近二十年來拜 各種不同類型的史料,諸如日記、49口述歷史50 的出現,日文論著的翻譯,都 讓相關的研究成為可能。竹中信子的《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 明治篇》(大正篇、昭和篇)的陸續出版,使讀者對日本統治時期在臺灣的 日本女性有初步的認識;朱德蘭研究慰安婦此一議題,並投身救援的工作;

張曉旻和陳姃湲研究臺灣社會底層的花柳業,新井淑子、山本禮子研究臺灣 的高等女學校,洪郁如研究日本殖民統治下新女性的誕生,我個人研究女性 日記及記主,並研究日治中後期,特別是戰爭中跨境的女性。51這些研究的 出現,能為女性發聲,並為女性譜寫歷史,其珍貴處在此。洪郁如在其所編

《性別與權力》一書中,挑選了八篇婦女史相關研究成果,值得參考。52 (2) 臺灣法律史已成為學科:戰後臺灣法律史的研究,長期依附於傳統 中國法、中華民國法與殖民地法制之研究中,1990 年王泰升留美歸國後在

48  僅以一本專著為例,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 史研究所,1988)。

49  目前出版的女性日記有傳統女性的《陳岺女士日記》、《楊水心女士日記》,均由中研院臺 史所出版。

50  女性口述歷史專書有宜蘭縣史館出版、張美鳳著的《四䰗庄的女兒李涼的人生風景》

(2014)、中研院臺史所出版、許雪姬訪問、吳美慧記錄的《一輩子針線.一甲子教學:

施素筠女士訪問紀錄》(2014)等。

51  參見許雪姬,〈臺灣女性在滿洲的生活經驗,1905-1948〉,《臺灣史研究》27.3 (2020.9):

44-45,註 1-14。

52  洪郁如,《台灣史論叢.女性篇:性別與權力》(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共 369 頁。

(14)

臺大執教中國法制史,才開始出現強調臺灣主體性的臺灣法律史研究。53臺 灣法律史研究強調以臺灣的法律發展為主要對象,方法上重視臺灣歷史研 究並強調檔案的重要性,54此後則發展出更多元的方法及面貌。如女性主義 法學者以法律史做為女性主義研究的方法,用於解構過去父權宰制的法律 體系,進而作為推進法律改革的能量,更進一步強化法律史研究的現實意 義。55此外歷史社會學中因為國家的回歸,而使得與國家關係密切的法律史 課題,成為重要的研究對象。56甚至臺灣史研究方面,19 世紀後半開港後的 歷史,不論是商業史、家族史或政治史,多少會接觸法律史課題。這些來自 法學領域與其他領域的法律史研究,雖然存在不同的學門本位、研究方法或 問題意識,但是均共同以臺灣人的歷史經驗為前提展開,可以說臺灣法律史 研究的出現,不僅讓臺灣史研究更加蓬勃,也具有相互提攜的意義。57 2019 年王泰升編《多元法律在地匯合》一書,選錄了10 篇臺灣法律史的重要著 作,58可一併參考。

(3) 環境史研究的興起:1990 年代中到進入 21 世紀的前幾年,是臺灣 史研究開始蓬勃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是環境史的萌芽時期。之所以開始,乃 是史學家身處環境危機的年代時給予的回應,試圖從歷史中尋找環境問題如 何而來、如何自省,而著眼的焦點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間的雙向互動、彼 此改變的關係。劉翠溶院士自1991 年間起向中研院申請臺灣環境史的研究 計畫,兩年後在香港與澳洲國立大學太平洋研究學院共同舉辦學術研討會,

最終出版成《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是臺灣第一本環境史著作。59

53  王泰升,〈撥雲見日的台灣法律史研究〉,收入氏所著《台灣法律史的建立》(臺北:作者 自刊,1997)頁 67-81。

54  王泰升,〈台灣法律史的提出及學科化過程〉,《中研院法學期刊》2019 特刊 1 (2019.10):

4-28。

55  陳昭如,〈抗拒失憶—女性主義法律史的理論與方法初探〉,收入王鵬翔主編,《2008 法律思想與社會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法律所籌備處,2008),頁 175-213。

56  柯志明,〈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業的流失與結束〉,《臺灣史研究》

16:1 (2009.3): 29-86;林文凱,〈日治初期基隆土地糾紛事件的法律社會史分析(1898- 1905)〉,《成大歷史學報》48 (2015.6): 121-156。

57  曾文亮,〈臺灣法律史的研究與發展〉,稿本,2021 年 2 月提供。

58  王泰升,《台灣史論叢.法律篇:多元法律在地匯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9)。

59  劉翠溶、伊懋可(Mark Elvin)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上、下冊(臺北:

(15)

而後有曾華璧、劉士永、顧雅文等投入。中研院臺史所在2002、2006 年主 辦「環境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來參加的除史學者外,也有歷史地理、

人類學、經濟學、考古氣候學、地質學者參加。2009 年,中研院臺史所在時 機成熟後,正式成立環境史研究群。本年第一屆世界環境史大會在丹麥哥本 哈根舉行,包括臺灣學者在內的二十多名研究者與會,並商討成立以東亞研 究為主體的環境史學會,翌年(2010)由劉院士發起並組織的「東亞環境史 學會」(AEAEH),目前正式會員已有 500 多名,分別來自東亞十多個國家,

該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研討會,是環太平洋地區從事環境史交流、研究的 最重要場域,而臺灣是創會國家,主辦第一、二、五屆研討會,會議的成果 已出版五本中、英文專書。60 30 年來,臺灣環境史研究的範圍很廣,涵蓋疾 病、資源、災害、物種、環境治理、都市問題、環保與污染等議題。與歷史 學的其他研究主題相比,環境史更強調跨領域、跨學科的融合,也經常借重 帝國與科學、科技與社會、災害脆弱性與韌性、永續發展、人類世等概念框 架進行研究,並重視地理資訊系統(GIS)等數位人文工具之輔助。61

2019 年劉翠溶將其平生相關環境史的研究論文共八篇,編成《台灣環 境史》一書,呈現三十年來環境史的研究成果。和王泰升開拓法律史研究一 樣,既開風氣又為師。62

(4) 臺灣社會底層研究:2012 年以臺北學界為主組成「日治臺灣底層史 研究群」,並合寫出版《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臺灣邊緣史讀本》(玉山社 出版),參加撰寫者中陳姃湲、許宏彬、石廷宇、郭文華、梁秋虹等人繼續朝 此課題研究,2013 年在中研院召開「殖民地臺灣社會邊緣」工作坊,又加入 了生力軍,尤其首爾大學社會系的鄭根埴教授加入,同時也帶入朝鮮底層史 的同好。2014 年底臺、韓學者在首爾大學亞洲研究所支持下召開「從社會排 除與底層社會思考日本帝國與殖民地:以朝鮮與臺灣為討論中心」,之後雙方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共 1192 頁。

60  只舉2018年Ts’ui-jung Liu, Andrea Janku, and David Pietz eds., Landscape Change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East Asia: Perspectives from Environmental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2018)

一書為例。

61  顧雅文,〈三十年來臺灣環境史研究回顧〉,稿本,2021 年 2 月提供。

62  劉翠溶,《台灣史論叢.環境篇:台灣環境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9),共 347 頁。

(16)

出版相關的論文集,由此奠定底層史的研究成果。

傳統及近代歷史的研究往往由帝王將相等領導的研究開始,國史的書寫 亦然,如何從周邊及底層改寫國史成為重要的課題。三十年來臺灣社會克服 其多重殖民所帶來的政治壓迫,由過去在不同時期被吸納至不同國家中,用 以展示其邊緣性,找回臺灣的主體性和歷史的延續性。相形之下,臺灣社會 中另一種邊緣的弱勢群體,不是不被書寫,就是淪為臺灣社會集體歷史中遺 落的一塊。新興臺灣史的書寫,相對東亞鄰近國家,較容易擺脫以國家權力 主體做為書寫歷史的主軸,可以由下而上、由內而外的書寫。據長期研究臺 灣底層社會史的陳姃湲指出:「臺灣底層史的最主要成就,不外是臺灣史學 界對於一批弱勢群體的以及對於其主題化的努力。」63

截至目前受時代洪流衝擊而散落在不同主流歷史脈絡的個別弱勢群體,

如法律中及刑法中的受刑人、婦女史中的性工作者、醫療史中的傳染病人及 身障者,甚至來自東南亞的移工,他們不再只是個別領域中的客體,而在臺 灣史中被匯集而形成一個「底層史」的新領域。2018 年陳姃湲主編的《日本 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2014 年開會的成果),64可謂集近來 臺韓學者研究成果的大成,臺韓學者共有12 篇論文被收集在內。

2. 公共史學的興起與實踐:

有關臺灣學下游的地方學逐次展開,隨著分佈各地大學的大學教授、文 化局官員、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使臺灣史由村史、區史、(鄉、鎮)市 史、縣史到臺灣島史,整然有序、一體成型地展開。區域研究/ 地方研究,

即地方學的展現,也是公共史學65實踐之一端。1981 年文化建設委員會成 立,在各地成立各具特色的文化局,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在地方史方面鼓勵 文史工作室成立;再加上地方中小學教師及有志之士,為了地方發展,成立

63  陳姃湲,〈近四十年臺灣底層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稿本,2021 年 2 月提供。

64  陳姃湲主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臺北: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研 究所,2018)。

65  公共史學(Public History)是 1990 年代逐漸興起,有四種不同的取徑,如應用史學、通 俗史學、大眾史學和公民史學。目前主要發展的趨勢和代表性成果,包含地方史、文化 保存、歷史教育、博物館展示、口述歷史、影像史學和數位人文等。在臺灣最早提倡的 是周樑楷。參見周樑楷,《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論集》第1 冊(臺中:采玉出版社,

2004)。

(17)

基金會,推動地方史蹟勘考、辦理研習營、地方研究、文化記憶保存,使地 方學的進展相當快。1987 年解嚴,使地方文史研究受政治干擾的程度減到最 低,加上中華民國已退出聯合國,成為國際孤兒,臺灣成為唯一可以安身立 命的地方,如此情境轉變,使政府與民間意識到研究臺灣已刻不容緩,地方 學的發展乃告日新月異。目前每一個文化局必有本文史雜誌發刊,除叫某某 文獻外,也各有取名,如澎湖縣叫《硓𥑮石》。

茲以「澎湖學」為例做為說明。1989 年澎湖文化中心召開「澎湖開拓史 西臺古堡暨媽宮建城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當時只有少數文化局以地方之 名作為研討會的名稱。1995 年創設季刊《硓𥑮石》,成為澎湖的主要刊物。

1986 年澎湖馬公高中老師林文鎮成立采風文化學會,創刊 《西瀛風物》(可惜 沒能維持太久)。1991 年起澎湖縣政府召開「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

到去年已開第20 屆,第 21 屆在縣長的指示下改名「澎湖學研究第二十一屆 學術研討會」,由於每一屆有不同的主題,有時採國際會議的型式,還有徵 文和特約演講,往往吸引澎湖島內外有志者前來參加。澎湖惟一的大學澎湖 科技大學,設立觀光休閒事業管理、服務業經營管理、海洋創意三個研究所 後,對澎湖學的研究有所擴展,該校李明儒、林寶安等教授為澎湖研究設定 主題,協助文化局推動各種文化工作;澎湖縣政府復在馬公設有澎湖開拓 館(原澎湖縣長公館)、澎湖生活博物館(屬於文化局)做為文化記憶的展 示場。澎湖學除了文化局積極推動外,早在1994 年 11 月起澎湖縣鄉土教材 編輯委員會(由文史工作者、鄉賢耆老及縣外專家學者組成),即開始編寫鄉 土教材,分成語言篇、歷史篇、地理篇、自然篇、民俗藝術篇等,做為全縣 的教材。66馬公市公所,也在市長王乾發(後當選澎湖縣縣長)的倡議下進 行馬公市36 里的調查,2006 年出版 16 輯馬公各里人文叢書,由文史工作者 林文鎮總其成,每一里都先有相同的「導言」來回顧馬公的歷史,再分別以

「聚落與居民」、「公共建築及設施」、「產業活動」、「人文史蹟」、「其他鄉土資 源」來記述各里的人文特色。67由小學的鄉土教材到里的文化叢書、鄉鎮志纂

66  澎湖縣鄉土教材編輯委員會,《民俗藝術篇 澎湖鄉土教村 民俗饗宴》(馬公:富國印刷 廠,1997);此外還有《歷史篇 西瀛舊事》、《母語篇(中年級)人食嘴水》、《地理篇.

澎湖地理》

67  林文鎮,《馬公:中央里復興里新復里長安里》(馬公:澎湖縣馬公市公所,2006),共

(18)

修、澎科大的教授參與文化局各項研究調查工作,與每年一次澎湖研究研討 會,使澎湖地方學的發展一體成型。

3. 數位人文技術的積極發展、TBDB 的建置:

此數位人文亦為公共史學實踐的一端,臺灣史學中有關區域史的研究,

是最能體現歷史地理資訊系統(歷史GIS)價值的領域,李宗信、顧雅文 2014 年在〈近二十年來應用歷史地理資訊系統的回顧與展望:以臺灣區域史 研究為例〉一文中指出,過去區域研究太著重於行政區劃下的村、鄉、鎮等 研究,應該以主題來劃分,而GIS 能展示多學科對話、田野調查、區域差異 的探求,即可作為一個以地理座標整合各式文獻史料的工具,能更清楚地呈 現出「邊界」,而取得合理的區域研究空間。68

此 外「 歷 史 文 本 分 析 」 雖 然 起 步 較 晚, 但 數 位 典 藏 與 歷 史 性 資 料 庫的建立,使得研究者較容易以史料中的行動者(Agent)、知識∕見聞

(Knowledge)、資源(Resources)、事件(Tasks/Event)、組織(Organizations)、

地點(Location)等單立進行編碼、分析。數位文本的單位編碼化,協助 研究者得以一覽文本的結構,同時提出較為客觀的分析或更具整體性的證 據。李宗信曾以〈劉福才日記〉中的地理資訊與社會網絡資料,來分析劉 福才的人際網絡與其地理網絡,69這是史學界第一次嘗試。促進轉型正義 委員會(2019 創立)也利用判決書、相關檔案進行編碼,建立「轉型正義 資料庫」的平台,成為研究白恐案件最重要的參考資料。相關社會網絡分 析另一待開發的「歷史社會網絡分析」(HSNA,Historica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若用日記(或多種日記)做為文本,可聚焦於記主個人的社交網 絡、及不同記主間彼此共同的關係,可觀察其社會聯繫或社會關係,以及由 此構成的社會結構。

「臺灣歷史人物傳記資料庫」(Taiwan Biographical Database),則建置於

147 頁。共 16 冊。

68  李宗信、顧雅文,〈近二十年來應用歷史地理資訊系統的回顧與展望:以臺灣區域史研究 為例〉《臺灣史研究》21.2 (2014.6): 170-171。

69  李宗信,〈獨白一甲子:從地方史的角度解析《劉福才日記》的史料價值〉,收入《「日記 中的臺灣社會」研討會論文集》,中研院臺史所與宜蘭縣史館合辦,2018 年 11 月,共 27 頁。

(19)

2017 年,由張素玢等人所進行,試圖從資料庫中的人物社會關係發展相關研 究。70王政文的「臺灣基督徒史資料庫」,亦是TBDB 之一環。71

4. 日記資料與口述歷史

二者自民間發聲,有別於殖民者、官方的看法,也使許多研究成為可 能。臺灣日記資料逐次出現,經解讀、數位化、出版、建置資料庫後,成 為重現民間記憶、觀察統治集團與民間關係、記主的生活史、歷史事件中 民間觀點的感知∕或無所知的情形,得以呈現多元的歷史的樣貌。中研院 臺史所自1999 年開始歷史解讀,逐次出版,並陸續建制「臺灣日記知識 庫」,已有17 種日記包含在內。72成為目前臺灣史研究不能不參考的資料 庫。自21 世紀起,也出現許多重要的日記相關研究,73以及相關生活史研究。

(三)國外的臺灣史研究

國外的研究以「臺灣研究」為多,真正進行臺灣史研究的並不多,本小 節先簡要說明目前各界研究臺灣的相關組織,至於有關AEAEH(東亞環境 史學會)前已論及,不再贅述。

1. 在世界學界中的臺灣研究:臺灣研究在1990 年代逐漸受到國際學 界的重視,並陸續成立日本臺灣學會(JATS,1988)、北美臺灣研究學會

(NATSA,1994)、歐洲臺灣研究學會(EATS,2004),分別召開會議和出版 代表性刊物。中央研究院亦自2012 年起推動世界臺灣研究大會(WCTS)

活動,並召開國際臺灣研究研討會,並在2018 年協助建立首份英文臺灣研 究國際期刊(IJTS)。74

2. 日本的臺灣研究:日本的臺灣史研究(或者說臺灣學)成為獨立的學

70  張素玢、李宗翰、李毓嵐、李昭容、柯皓仁、謝順宏,〈從 CBDB 到 TBDB:以《新修彰 化縣志.人物志》為試金石〉《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2 (2018.10): 91-115;「臺灣歷史 人物傳記資料庫」,網址:http://tbdb.ntnu.edu.tw/,檢索日期:2021/3/18。

71  王政文,〈臺灣基督徒史資料庫與社會網絡研究〉,《臺灣學通訊》104 (2018.3): 22-23。

72  「臺灣日記知識庫」,網址: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E9%A6%96%E9%A0%81,

檢索日期:2021/3/18。

73  曾士榮,《近代心智與日常台灣》(新北:稻鄉出版社,2013)。

74  張隆志,〈近四十年臺灣史學史發展的研究回顧及展望,1980-2020〉,稿本,2021 年 3 月提供。

(20)

門,肇始於戴國煇於1970 年成立的「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並發行《臺灣 近現代史研究》為其學報,是當時唯一、高水準的學術刊物,1998 年 5 月 若林正丈發起成立「日本臺灣學會」,隔年5 月會誌《日本台湾学会報》創 刊,更加速推展臺灣研究。以日文在日本學界發表論文、專書者,存在著三 種人,一是學界的日本人,一是在日本學界的臺灣人,一是在日本留學歸臺 者、或正在留學者發表的論文。以黃英哲、張文聰文中提到自2011-2018 年 重要的專書、特集的數量來看,並非完全敍述臺灣,也非純是史學著作,也 有些是譯著,這些研究主題各種各樣,早已逸脫1998 年「經濟發展」、「民 主化」、「自我認同」的期許,而後又增加「現實中居住於臺灣的人們」等主 題。在相關的著作(不限於黃文)中較被重視的研究成果,一是駒込武的

《世界史のなかの台湾植民地支配:台南長老教中学校からの視座》,此書出 版後還有書評座談會,極受重視。另一本則為三澤真美恵編《植民地期台湾 の映画:発見されたプロパガンダ.フイルムの研究》,將日治時期168 部 電影膠卷及檢閲通過的電影腳本135 冊加以分析,能使讀者想像日治時期臺 灣的宣傳電影乃至日治時期臺灣電影的整體形象。75三澤另一本發表於2010 年的《「帝国」と「祖国」のはざま —植民地期台湾映画人の交涉と越 境》,76亦值得參考。洪郁如,《近代台湾女性史.日本の植民統治と「新女 性」の誕生》77探討臺灣近代女學生∕「新女性」的誕生,是女性史重要的研 究成果。日本學界對臺灣的研究,仍以殖民時期為主,一者可由當時帝國的 視角來看殖民地臺灣,二者對日文有近便性使然。2020 年若林正丈和家永真 幸編的《台湾研究入門》更確立臺灣史研究在日本的位置,書中有值得臺灣 借鏡之處。78

3. 中國大陸的臺灣史研究:中國視今日臺灣為其固有領土的一部分,因 此以中國地方史研究視之。1980 年中國在廈門大學設立臺灣研究室,下設

75  黃英哲、張文聰,〈近年日本的臺灣研究狀況(2012-2017)〉,《臺灣史研究》26.1 (2019.

3): 165-193。

76  三澤真美恵,《「帝國」と「祖國」のはざま—植民地期台湾映画人の交涉と越境》(東 京:岩波書店,2010)。

77  洪郁如,《近代台湾女性史:日本植民統治と「新女性」の誕生》(東京:勁草書房,

2001)。

78  若林正丈、家永真幸編,《台湾研究入門》(東京:東京大学出版會,2002)。

(21)

臺灣經濟、臺灣政治社會、臺灣歷史民族、臺灣語言文學、臺灣高等教育5 個研究室,今已改設院、所。有關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研究,我曾在1986 年 就當時中國研究臺灣史(共138 篇論文)的情況加以介紹,指出優點與缺 點,79廈大臺灣研究院的李祖基,曾在2009 年就大陸臺灣史研究三十年做一 回顧與感想,80 2018 年廈大臺灣研究院臺史所的陳忠純、陳小冲也對 2009- 2017 年中國相關的臺灣史做引介和回顧。在通論及近代以前、通史類部 分,陳孔立提出兩岸建構「共同史觀」的可能性,81在早期臺灣史研究主要 集中在考古文化和原住民的宗教習慣,其他時期則以文化史、社會史、政 治史及人物研究為多,但經濟史則趨冷,82和臺灣相同。這段期間的研究以 清代臺灣史的研究最具發展性,主要原因在不斷編選資料集83 和發現新資料 所致。至於日治迄今的研究仍聚焦在政治史,主要著眼於臺共研究、二二八 事件、兩岸關係史,和左翼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文化史的研究較為活潑,有 宏觀有微觀,有電影、有登山,以強調大中華文化為主體,日治、戰後都沿 著反殖等一定的意識形態下做分析;教育史方面雖有成果,但尚待努力;至 於經濟史的研究,以張躍引用「唯思史觀」來探討戰後臺灣的經濟發展較值 得注意。臺灣文學史研究也是中國大陸鮮明的研究領域之一,強調兩岸同 源、與中華文化的聯繫,臺灣文學和雖具鮮明的地方特色,卻仍保持著中華 文化的核心價值和基調。至於人物研究,很少研究真正的關鍵人物,也很少 研究當時在臺的日本人,臺籍人士和「祖國」有往來的、外省人較容易被研 究。陳小冲總結日治以後中國對臺灣史研究的結論是,研究者大多為福建學

79  許雪姬,〈近年來大陸對臺灣史的研究—介紹與評估(上)〉,《臺灣風物》36.1 (1986.

3): 1-17;(下)36.2 (1986.6): 23-42。

80  李祖基,〈大陸臺灣史研究三十年的回顧與感想〉,《臺灣研究》95 (2009.1): 60-63。在其 體會與感想中的(二)指出,研究臺灣史「必須堅持臺灣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的原 則」,頁64。

81  陳孔立,〈建構兩岸共同史觀的嘗試〉,《臺海研究》2017.2: 5。

82  陳忠純,〈2009-2017 年間大陸臺灣史的回顧與展望:通論及近代以前部分〉,《臺灣史研 究》25.4 (2018.12): 170。除引用本文外,也加上筆者個人的意見。

83  中國出版的大部頭史料有《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明清宮藏閩臺關係檔案匯編》、《臺 灣文獻匯刊》《臺灣文獻匯刊續編》《臺海文獻匯編》,不勝枚舉。請參閱陳忠純,前引 文,頁185-187。

(22)

者、史料整理成效卓著、臺灣史研究的領域與研究典範有待提升。84總之,

在中國大陸研究臺灣雖在一定的框架下,並非沒有值得重視的研究成果,

其研究業績大量集中在廈大臺灣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 心,尤其廈大,培養出不少研究臺灣史的後繼者。

4. 歐美:歐美相關研究並不泛指所有英文的著作,而指歐美人士的相關 研究成果。《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從2005 年度起,開始收入英文著作,廣 泛收集歐美人士及在歐美取得學位臺灣留學生的論著。在政治類中以研究臺 灣民主政治、海峽情勢、臺灣的認同、越戰中的美臺關係、政治家李登輝、

長老教會、二二八事件、由華僑到臺僑、冷戰時期的臺灣;經濟方面研究全 球化下的臺灣、臺灣的電子業、經濟轉型、奇蹟後的臺灣經濟;社會文化方 面研究蕭泰然「1947 序曲」、原住民、健保與長照、解讀鄭成功、佛教、婦 女、電影、流行文化、基督教、李昂小說中的謝雪紅、語言等等。就整體 而言,仍以戰後的政治研究為多,文化、社會方面其次,至於經濟方面相 對少。85目前收在《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的有45 種刊物,86包括澳洲、加 拿大、英國、荷蘭、德國等國的出版品。中研院臺史所為了了解各國的臺 灣研究,自2006 年起,和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辦理英國(2006),美 國(2007),尼德蘭(2008),荷蘭(2009),德國(2011),韓國(2012),

東歐(2016),東南亞(2018)的臺灣研究研討會,真正研究歷史的雖然有 限,但了解該國研究臺灣的行情已達成目的。

5. 韓國:在殖民地史研究、戰後冷戰研究,臺、朝∕韓常被相提並論。

韓國在1992 年 8 月 24 日和臺灣斷交,2006 年臺灣研究書目中開始出現韓 國學者的臺灣研究,有史料編輯,有研討會論文集,與殖民地比較研究(如 臺、韓,甚至與中國、滿洲、越南,以及德國統治下歐洲做比較),有趙明 河相關研究,日治時期臺韓抗日運動團體之間的跨國連帶、違警罰法;也有 研究清領末期的「二劉之爭」、番地的開發與族群政治;甚至注意到「認識

84  參考陳小冲,〈近年來大陸地區日據及光復初期臺灣史研究述評〉,《臺灣史研究》25.4 (2018.12): 197-238(有關大部頭史料,參見 223 頁),加上筆者個人的意見。

85  陳小冲,前引文,頁 223-224。

86  參考 2004 年度到 2019 年度的《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 所,2005-2020)的敍述。

(23)

臺灣」等歷史教科書的問題,也談論到美國對臺灣問題的外交政策。研究文 化方面有布袋戲、侯孝賢的電影看歷史記憶。以後中華圈(中國、香港、臺 灣)教科圖書中的北方民族、韓國敍述;韓、美、中高中世界史教科書,臺 韓國中歷史教科書的比較:以日治時期為中心,是研究的重點之一;以《朝 鮮日報》的記事來看殖民地朝鮮的臺灣認識,對於日治臺灣作家的文學作品 也有不少探討,如《秋信》、《志願兵》、《奔流》。總之,韓國的臺灣研究,每 能自韓、臺比較的角度加以觀察,確有值得參考之處。

近年來為了和韓國學界進行殖民地時期的比較研究,中研院臺史所和高 麗大學民族文化研究院HK 韓國文化研究團、國民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研究所 臺灣研究中心於2014 年合辦「臺灣與韓國殖民地經濟史比較工作坊」;另與 漢陽大學比較歷史文化研究所於2016 年合辦研討會,並以韓文出版《從韓國 與臺灣所見的殖民主義》(2018 年出版),雙方訂有合約,惜因 Covid-19 而暫 時中止。

四、四十年來之重要學者和論著介紹

四十年來臺灣史研究的重要學者可謂不少,如果分成三個年齡層來觀 察,也許較能分出前輩或師生輩。所謂重要學者要如何定義?首先要有重要 的論著;其次是指導一些後輩博論,有承先或啟後之功;第三引領重要的主 題研究;第四領導大型研究計畫或策劃重要的學術會議,而有重要成果。由 於篇幅所限,故不加註。

1.  第一代(70 歲以上):有些已故,有些雖已退休仍繼續從事研究。

(1)  楊雲萍:最早(1947.9)在臺大歷史系開臺灣史者,著有《臺灣歷史上的 人物》(1952 年連載於《中華日報》,1981 年成文出版社印行),第一、

二代臺灣史的研究者黃富三、陳秋坤、林滿紅、林瑞明、許雪姬都是他 的弟子。

(2)  曹永和:是研究荷蘭治臺時期最重要的學者,著有《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2000),指導第二三代學者,如陳宗 仁、李文良、黃美娥、詹素娟、林偉盛、張隆志、鍾淑敏、陳翠蓮。

(3)  王世慶:是研究經濟史的學者,重要著作有《清代臺灣社會經濟》、《淡水

(24)

河流域河港水運史》,平生以修纂方志為職志,並著手搜集族譜資料,編 成《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共5 輯,指導過陳鴻圖。

(4)  賴永祥:以建置「賴永祥長老史料庫」知名,是研究長老教會信徒不可不 參考的資料。也是研究基督教、對外關係的重要學者。著有《臺灣教會史 話》共五冊。

(5)  戴國煇:最早發掘二二八史料,編成《二二八真相》,亦編著《台灣霧社 蜂起事件研究と資料》,著有《臺灣—人間.歷史.心性》,和王育德的

《台湾—苦悶するその歷史》、伊藤潔《台湾:四百年の歷史と展望》、

若林正丈《台湾—変容し躊躇するアイデンテイテイ》,各擅勝場。

(6)  黃昭堂:革命家兼學者,膾炙人口的作品有《台湾民主国の研究 — 台湾獨立運動史の一断章》,以及《台湾總督府》。同時代的許世楷也有

《日本統治下の台湾—抵抗と弾圧》書。

(7)  黃富三:霧峯林家研究專家,著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 封疆大吏(1724-1864)》、《霧峰林家的中挫(1864-1885)》、《林獻堂傳》,

同時也研究經濟史,曾編過《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他也教出不少子弟 兵,如林玉茹、林正慧、曾士榮、曾品滄、陳俐甫等。

(8)  尹章義:對臺灣開發史和家族都有開創性的研究,如《張士箱家族移民發 展史—清初閩南士族移民台灣之一個案研究,1702-1893》、《臺灣開發 史研究》。

(9)  陳孔立:是中國大陸研究臺灣史最有成就的第一人,較重要的著作是《清 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後有增訂版)及編纂《台灣歷史綱要》。

(10)  劉進慶:研究臺灣經濟史,重要的出版品有《戦後台湾経済分析:1945 年から1965 年まで》(2012 年有中文修訂版)、《台湾の産業政策》。

(11)  涂照彥:研究環日本海與臺灣經濟史,著有《日本帝国主義下の台灣》

(2003 年中文版五刷)、《台湾の選擇:両岸問題とアジアの未來》。

(12)  若林正丈:為日本研究臺灣史最重要的學者,以日治和戰後為其研究範 圍。主要著作有《臺灣抗日運動史》(2020 年出版增補版)、《台湾の政 治:中華民國台湾化の戰後史》。在東大任教時指導臺灣去的留學生,如 吳密察、陳培豐、陳文松等。

(13)  松田吉郎:研究經濟史與原住民史,專著有《台湾原住民と日本語教

(25)

育:日本統治時代台湾原住民教育史研究》、《日本統治時代台湾原住民 教育史研究》。

2.  第二代(60 歲以上):有些已退休或即將退休。

(1)  陳秋坤:參加過「濁大計畫」,研究土地、地權問題,尤其是岸裡社人的 土地變遷與屏東平原,重要著作為《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 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2009 再版)、《清代客家產權交易與財富累積過 程:以屏東平原為例,1800-1900》。

(2)  林滿紅:參加過「濁大計畫」,以研究臺灣近、現代經濟史知名,重要著 作有《茶、糖、樟腦業與臺灣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2018 年再 版)。

(3)  吳文星:著有《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其指導的學生有蔡龍 保、葉碧苓、李毓嵐、蔡秀美、張家綸等。

(4)  鄭梓:較早投入戰後研究者,研究臺灣近現代史、臺海兩岸關係史、新 聞傳播、影視史學,著有《本土精英與議會政治—台灣省議會史研究

(1946-1951)》、《〔光復元年〕:戰後台灣的歷史傳播圖像》。

(5)  李筱峰:較早研究二二八的學者,1990 年即出版《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 英》,而後再深入研究,出版《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

(6)  林瑞明:研究賴和與皇民文學,著有《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 論集》、《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他指導的博士 論文就有17 本,就不論其碩士論文,戴文鋒、王鈺婷都是其學生。

(7)  許雪姬:研究清代制度史、家族史、臺灣人在海外的活動,著有《清代 臺灣的綠營》、《龍井林家的歷史》。指導的學生有張素玢、范燕秋、李力 庸、許毓良、詹瑋、林蘭芳、鄭麗榕。

(8)  周婉窈:研究日治時期的臺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 動》、《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並編有《臺灣歷 史圖說》(2009 年修訂),有日、英譯本。她指導的博士生有陳慧先等。

(9)  張素玢:研究日本移民村,及水與農村的關係。著有《臺灣的日本農業移 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後改為《未竟的殖民:日本在臺 移民村》於2017 年再版)、《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10)  范燕秋:研究醫療史,著有《疾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台灣醫學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ing material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music,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cred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s, NC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106, Taiwan..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note that we obtain an inequality with exactly the

Feng-Jui Hsie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ak-Ping T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Learn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on embodied cognition

• QCSE and band-bending are induced by polarization field in C-plane InGaN/GaN and create triangular energy barrier in active region, which favors electron overflow. •

 Authorized by the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CTCM) was established in 1992 within TUTCM..  It is in TUTCM where

• Nearpod allows the teacher to create interactive lessons that are displayed on the student device while they are teaching2. • During the lesson students interact with the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