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題目:應用 DEA 評估高中職學科辦學績效之研究 A Study of Applying DEA to Evaluat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系 所 別:經 營 管 理 研 究 所 學號姓名:M09319009 王 進 金 指導教授:蔡 明 春 博 士

中華民國 九十四 年 六 月

(2)
(3)
(4)
(5)

誌謝

求 學 過 程 中 , 承 蒙 蔡 明 春 所 長 一 路 提 攜 及 教 誨 使 我 對 經 營 管 理 的 領 域 有 了 更 深 刻 認 識 , 同 時 也 感 謝 青 展 、 宗 翰 在 我 撰 寫 論 文 期 間 提 供 協 助 , 才 得 以 完 成 論 文 初 稿 。 也 謝 謝 尚 彣 及 群 翔 在 行 政 上 的 協 助 才 能 順 利 將 論 文 完 稿 。

論 文 口 試 期 間 感 激 口 試 委 員 謝 玲 芬 及 施 光 訓 博 士 悉 心 指 導,提 供 諸 多 寶 貴 意 見,使 本 論文 益 臻 完 善 在 此 致 上 萬 分 謝 意 。

對 於 顧 懷 祐 董 事 長 、 陸 真 真 校 長 、 周 鳳 主 任 、 陶 長 安 主 任 等 各 級 長 官 , 在 此 獻 上 最 真 摯 的 敬 意 , 若 不 是 他 們 的 提 攜 、 鼓 勵 與 諒 解 , 提 供 工 作 上 的 舞 台 與 發 展 , 我 將 無 法 再 次 進 入 學 校 殿 堂 , 並 獲 得 學 位 。 也 謝 謝 張 鳴 鳳 主 任 、 許 惠 淑 組 長 、 徐 裕 星 老 師 、 連 清 唐 老 師 、 惠 萍 、醇 瑞 等 同 事 的 幫 忙 與 協 助 。

最 後 , 將 論 文 獻 給 我 的 母 親 王 吳 阿 摘 女 士 、 妻 子 綉 惠 、 小 女 若 樺 及 所 有 關 心 我 的 家 人 與 朋 友 , 你 們 的 支 持 是 我 努 力 的 動 力 , 也 是 我 一 生 的 驕 傲 。

(6)

摘要

由 於 我 國 教 育 之 普 及 , 國 人 生 育 率 逐 年 降 低 , 造 成 高 中 生 人 數 急 遽 下 降 。 近 年 來 中 等 教 育 已 出 現 供 過 於 求 之 現 象 , 各 私 立 高 中 職 校 面 臨 招 生 不 足 的 困 境 , 無 不 積 極 地 擬 定 招 生 策 略 及 力 求 改 善 學 校 之 經 營 績 效 。 為 了 解 各 高 中 經 營 績 效 , 近 年 來 亦 有 許 多 學 者 利 用 資 料 包 絡 分 析 法 (DEA)來 探 討 各 高 中 職 的 辦 學 績 效 及 其 績 效 不 佳 之 因 素 。 因 此 本 研 究 便 期 望 利 用 客 觀 之 績 效 評 估 方 法 -DEA 來 探 討 實 証 之 私 立 綜 合 高 中 各 學 科 辦 學 之 績 效 , 並 進 一 步 探 討 各 學 科 辦 學 不 佳 之 因 素 , 以 作 為 相 關 之 高 中 職 學 校 辦 學 之 參 考 。

在 研 究 方 法 上 , 本 研 究 利 用 文 獻 探 討 彙 整 初 步 評 估 指 標 , 並 利 用 德 爾 菲 法 (Delphi Method)針 對 實 證 學 校 八 位 相 關 學 科 主 任 進 行 兩 階 段 之 專 家 意 見 調 查 , 並 進 一 步 地 以 相 關 分 析 來 檢 視 投 入 產 出 項 之 相 關 性 , 最 後 選 取 三 個 投 入 項 (學 生 人 數 、 資 本 門 、 經 常 門 )及 三 個 產 出 項 (畢 業 人 數 、 升 學 率 、 就 業 率 )。 在 研 究 對 象 方 面 , 本 研 究 選 擇 台 北 地 區 一 綜 合 高 中 做 為 實 證 學 校 , 並 分 別 以 88-92 學年度 之 主要五 個 學科 ( 普 通科 、 商 經 科、 服 裝 科 、 美 容 科 及 資 處 科 ) 作 為 本 研 究 之 受 評 估 單 位 (DMU), 其 中 資 處 科 91 學 年 度 為 第 一 屆 畢 業 生,僅 有 二 個 受 評 估 單 位,共 計 有 22 個受 評估單位。在模式選擇上,本研究考慮了 DEA 之 CCR 及 BCC 模 式,以 求 得 各 學 年 度 各 學 科 之 整 體 效 率、純 粹 技

(7)

術 效 率 及 規 模 效 率 。

經 由 資 料 分 析 之 結 果 , 本 研 究 發 現 商 經 科 五 個 學 年 之 效 率 值 穩 定 , 辦 學 績 效 良 好 , 且 可 為 其 他 單 位 所 參 考 ; 美 容 科 效 率 變 化 較 大,穩 定 性 不 佳;服 裝 科 五 個 學 年 之 效 率 值 均 接 近 1,但 較 不 受 其 他 單 位 所 參 考 , 為 就 業 導 向 之 特 殊 學 科 ; 資 處 科 兩 個 學 年 之 效 率 值 均 接 近 1,但未受其他單位所參考;普通科各學年 之 效 率 值 均 未 達 1,為 表 現最差 之 受評估 單 位。最後 本 研 究 將完 全 效 率 單 位 與 無 效 率 單 位 分 成 兩 組, 比 較 兩 組 受 評 估 單 位 9 種 產 出 項 與 投 入 項 之 比 值 , 發 現 有 效 率 之 受 評 估 單 位 的 平 均 值 幾 乎 都 明 顯 地 大 於 無 效 率 之 受 評 估 單 位 之 平 均 值 。

【 關 鍵 詞 】:高 中 職 、 績 效 評 估 、 資 料 包 絡 分 析 法 (DEA)

(8)

Abstract

Due to the prevalence of education and the decrease of birth rate year by year, the number of student entering senior high schools declines sharply. In these years, the high school education is glutting.

Facing the difficulty of low-level enrollment, every private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ggressively builds recruiting strategies and works hard in 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learn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senior high schools, many scholars us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to study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nd the cause of inefficiency in these years. Hence, this research will use an objec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DEA,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divisions of the demonstrated private comprehensive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hen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reason of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each division.

As for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this research uses documentation concluding preliminary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uses Delphi method to initiate a two-stage expertise survey from eight connected directors of the demonstrated school and analyzes further the relationship of inputs and outputs. Finally, this research will pick three inputs (number of student, capital expenditures and current expenditures) and outputs (number of graduate, rate of entering a

(9)

college and rate of employment). As for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research selects a comprehensive senior high school in Metro Taipei as the demonstrated school. Five academic years (from year 88~92) of five divisions (General Class, Business Management, Clothes, Beauty Cosmetic, and Data Process) will be used as the DMU of this research. Among twenty-two DMUs, the Data Process Division contributes only two DMUs as it had the first graduate in the ninety-first academic year. As for the modeling selection, this research employs CCR and BBC models of DEA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technique, and scale efficiencies of each division per academic year.

Through data analysis,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Business Management division has superior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with stable efficiency values and it could be a reference for other divisions; Beauty Cosmetic division has inferior performance with volatile efficiency measures; Clothes division gets efficiency values of around 1 in five years, but it is not suggested to be a reference as it is a special career-oriented division; Data Process division gets numbers around 1 and is not referenced by others; General Class division has measures less than 1 and has the worst performance among DMUs in the research. Finally, this research divides all units

(10)

into complete efficient units and inefficient units, and compares two groups with nine ratios of input to output. The study explores that most average values of efficient units are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ose of inefficient ones.

Key words: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operational

Performance,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11)

目 錄

誌謝 ... i

摘 要 ... ii

目錄 ... vii

圖目錄 ... ix

表目錄 ... x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 研究目的 ... 2

1.3 研究流程與論文架構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2.1 我 國 高 中 職 現 況 之 探 討 ... 6

2.2 高 中 職 辦 學 績 效 評 估 之 意 義 ... 8

2.3 組 織 績 效 評 估 方 法 ... 10

2.4 高 中 職 辦 學 績 效 之 相 關 研 究 ... 11

第三章 資 料 包 絡 分 析 方 法 ... 15

第四章 研究設計 ... 25

4.1 研究範圍與對象 ... 25

4.2 選 擇 投 入 產 出 項 指 標 ... 25

4.3 投 入 產 出 項 之 相 關 分 析 ... 30

第五章 資料分析 ... 32

5.1 各 學 科 辦 學 績 效 分 析 ... 32

(12)

5.2 各 學 科 之 特 色 分 析 ... 34

5.3 無 效 率 單 位 之 效 率 分 析 ... 35

5.4 DEA 作 為 高 中 職 學 科 辦 學 績 效 評 估 之 可 行 性 分 析 ... 36

5.5 各 學 科 辦 學 績 效 效 率 與 相 關 高 中 職 之 比 較 ... 3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42

6.1 結論 ... 42

6.2 建議 ... 42

6.3 未來研究方向 ... 44

參考文獻 ... 45

附錄一 ... 47

(13)

圖目錄

圖 1.1 研 究 流 程 圖 ... 4

圖 2.1 83~93 學 年 度 高 中 職 學 校 比 例 圖 ... 8

圖 3.1 生 產 效 率 前 緣 圖 ... 16

圖 3.2 兩 投 入 項 一 產 出 項 相 對 效 率 圖 ... 17

圖 3.3 一 投 入 項 兩 產 出 項 相 對 效 率 圖 ... 18

圖 3.4 不 同 規 模 報 酬 之 受 評 估 單 位 圖 ... 22

圖 3.5 總 體 效 率 、 規 模 效 率 與 純 粹 技 術 效 率 圖 ... 23

圖 5.1 普 通 科 整 體 、 技 術 、 規 模 效 率 圖 ... 37

圖 5.2 服 裝 科 整 體 、 技 術 、 規 模 效 率 圖 ... 38

圖 5.3 美 容 科 整 體 、 技 術 、 規 模 效 率 圖 ... 39

圖 5.4 商 經 科 整 體 、 技 術 、 規 模 效 率 圖 ... 40

圖 5.5 資 處 科 整 體 、 技 術 、 規 模 效 率 圖 ... 41

(14)

表目錄

表 2.1 83~93 學 年 度 高 中 職 學 校 數 量 及 比 例 表 ... 7

表 2.2 各 種 績 效 評 估 方 法 之 優 點 限 制 及 適 用 性 彙 整 表 ... 10

表 2.3 DEA 模 式 應 用 於 教 育 績 效 評 估 文 獻 表 ... 14

表 4.1 第 一 次 專 家 訪 談 投 入 產 出 項 指 標 參 考 資 料 表 ... 26

表 4.2 一 般 高 中 職 辦 學 績 效 之 投 入 產 出 項 表 ... 27

表 4.3 第 一 次 DEA 投 入 產 出 指 標 選 取 專 家 訪 談 之 結 果 整 理 表 ... 28

表 4.4 第 二 次 DEA 投 入 產 出 指 標 選 取 專 家 訪 談 之 結 果 整 理 表 ... 29

表 4.5 本 研 究 績 效 評 估 之 產 出 項 與 投 入 項 指 標 表 ... 29

表 4.6 各 投 入 產 出 項 相 關 分 析 表 ... 30

表 4.7 不 同 投 入 組 合 下 各 學 科 (CCR)相 對 效 率 表 ... 31

表 5.1 評 估 單 位 績 效 表 ... 32

表 5.2 DEA 之 CCR 模 式 之 產 出 虛 擬 乘 數 值 及 其 貢 獻 表 .. 34

表 5.3 CCR、 BCC 及 規 模 報 酬 之 關 係 表 ... 35

表 5.4 效 率 群 與 無 效 率 群 學 科 各 比 率 之 平 均 值 比 較 表 ... 36

表 5.5 88 學 年 至 92 學 年 普 通 科 與 私 立 高 中 、 私 立 綜 合 高 中 升 學 率 比 較 表 ... 37

表 5.6 88 學 年 至 92 學 年 服 裝 科 與 私 立 高 中 就 業 率 比 較 表 38 表 5.7 88 學 年 至 92 學 年 美 容 科 與 私 立 高 中 就 業 ( 升 學 ) 率 比 較 表 ... 39

(15)

表 5.8 88 學 年 至 92 學 年 商 經 科 與 私 立 高 中 升 學 率 比 較 表 40 表 5.9 88 學 年 至 92 學 年 資 處 科 與 私 立 高 中 升 學 率 比 較 表 41

(16)

第 一 章 緒 論

1 . 1 研 究 背 景 動 機

教育之目的,就個人而言,在培養潛能,陶冶性靈,充實自我,

實現個人的理想;就整體社會而言,教育能夠傳授技能,累積人力 資本,促進經社發展。教育可說是經濟發展、社會安定與政治進步 之根本基礎,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故我國有許多學者主張『教育為 先』,意謂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應較優先於其他公共事務,再者,有 效 落 實 教 育 工 作 的 途 徑 , 誠 如 組 織 發 展 研 究 學 者 Schmuch 與 Runkel【17】指出:「必須由學校開始。」蓋學校是教育體制的基 本單位,教育工作的推展應由學校開始,將是一個有效率的教育改 革策略【13】。換言之,如果一個國家的每一所學校都能確實善盡 其教育職能、發揮辦學效率,則其教育成果必斐然可期。中等教育 既是初等教育之延續,又為高等教育之預備,而本身又具有特定的 教育使命,因此誠如美國教育學家 I. L. Kandle 所說:「今日教育 家與政治家所面臨的困難問題,莫過於中等教育。」由此可見中等 教育的重要性【3】。

依據教育部的統計,七十五年人口出生數為 309230 人,九十 二年人口出生數為 227070 人,減少 8 萬 2 仟多人;七十五年國中 畢業人數為 343692 人,九十二年國中畢業人數為 317510 人,減少 將近 2 萬 6 千人;七十五學年度高中校數計有 175 所、高職 204 所,合計 379 所;九十三學年度公立高中校數計有 173 所,私立高 中 139 所,總計 312 所;公立高職 93 所,私立高職 68 所,總計

(17)

161 所,全部高中職校合計 473 所。以九十三學年度為例,公立高 中職合計 266 所,私立高中職合計 207 所,現在公私立高中高職比 例為五六比四四,且未來教育部之政策將發展為高中高職比例為七 比三。

自教育部統計處上述資料得知,由於我國人口教育政策推動成 功,國人生育率逐年降低,造成國中畢業生人數急遽縮減。後期中 等教育供過於求,各私立高中職校普遍面臨招生不足的困境。因此 高中職之經營績效便成了學校重要的課題。

另外從國內外探討高中職辦學績效之相關研究論文中發現,所 有研究均是以學校為受評估單位,探討學校整體之經營績效,並未 以學科作為受評估單位,而無法更了解學校內部的各項資源運用,

然學校為提升其整體競爭力,除應比較學校與同質學校整體之經營 績效之外,如何有效改善學校內部各單位之經營績效亦為學校經營 之重要課題,促進綜效,讓學校更具競爭力。

1 . 2 研 究 目 的

根據前述之研究動機,可發現唯有發揮學校各項資源效率,維 持未來競爭力,才能保持競爭優勢,達成學校永續經營發展、培育 社會人才目標。過去有許多績效評估之相關研究是採用資料包絡分 析法(DEA)來衡量績效,且其應用在非營利事業上之成果頗受各界 肯定【2】,而學校是培育人才的場所,並非以營利為主要目的,

因此本研究便期望以 DEA 應用在學校方面的績效評估。學校中各 個學科的屬性不同,有就業導向及升學導向的學科屬性,而學校依

(18)

各學科的不同屬性給予投入資源,但在其產生的效益卻有明顯不 同,故本研究便欲藉由 DEA 來探討不同學科之辦學績效,便進一 步 探 討 資 料 包 絡 分 析 法(DEA)應用之高中職學科辦學績效評估之 可行性,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可說明如下:

一、利用 DEA 來評估實證學校各科辦學之績效及特性。

二、探討無效率單位應如何改善其辦學績效。

三、探討 DEA 作為評量學校各科經營管理績效之可行性。

四、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供高中職校作為未來學校辦學發展及內 部績效評估之參考。

1 . 3 研 究 流 程 與 論 文 架 構

依據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步驟說如下:首先確認研究主 題與目的,接著尋找實證學校以確認研究範圍與對象,然後蒐集有 關高中職辦學績效之相關文獻來建立初步評估指標,利用德爾菲 法,確認投入產出項指標,收集實證學校各項評估項目數據進行 DEA 之實證分析,最後針對資料分析彙整結論及提出建議。本論 文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19)

圖 1 . 1 研 究 流 程 圖

根據上述流程,本研究將論文共分為六章,在第一章緒論中說 明本篇論文之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流程及論文架 構。在第二章文獻探討中探討我國高中職現況、高中職辦學績效評

確 認 研 究 主 題 與 目 的

相 關 文 獻 探 討

初 步 評 估 指 標 建 立

結 論 與 建 議 確 認 評 估 指 標

收 集 各 評 估 項 目 數 據

資 料 分 析

確 定 研 究 範 圍 與 對 象

德 爾 菲 法

(20)

估意義、組織績效評估方法、高中職辦學績效之相關研究。在第三 章資料包絡分析法中,說明資料包絡分析法基本概念、DEA 之數 學模式。在第四章研究設計中,說明研究範圍與對象、投入產出項 指標之選擇及相關分析。在第五章資料分析中,針對各學科辦學績 效、各學科之特色、無效率單位效率、DEA 作為高中職學科辦學 績效評估之可行性及實證學校各學科辦學績效效率與相關高中職 之比較進行分析。在第六章結論建議中,針對分析結果彙總成結 論,再根據研究結論,對無效率學科未來經營方向及策略提出建議。

(21)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

DEA 評估模式應用於各級教育的範圍相當廣泛,以下茲就我 國高中職現況、高中職學科績效評估之意義、組織績效評估方法及 高中職校績效評估之相關研究的文獻資料作逐一回顧如后:

2 . 1 我 國 高 中 職 現 況 之 探 討

臺灣地區早期以公立學校為主,後因人口快速成長、社會趨於 安定,人民渴望追求更多知識,在政府教育資源不足情況下,開始 鼓勵私人捐資興學,以增進國民就學機會。

長年以來,我國各級各類私立學校為民眾提供許多教育機會,

作育英才無數,對國家建設及經濟發展,功不可沒。惟近年來面對 社會環境改變以及教育改革潮流所趨,私立學校為求生存與經營發 展,漸感困窘與壓力。而私立學校的健全發展與經營,也是社會安 定的主要力量。

根據林義斌【4】之研究,我國後期中等教育的分流,概分為 普通高中、高職與五專,以提供不同興趣與性向的學生做適性選擇 與發展。惟數十年來,在政府以「經濟建設」發展為先的政策引導 下,以「人力規劃」指導教育,重點性的投注於職業教育,使高中 高職學生人數比例從早年的六比四調整到三比七,並為臺灣的經濟 建設與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而優質的各類基層技術人力,造就傲視 國際的「臺灣經濟奇蹟」。此種計畫性的高職教育人力規劃,確實 發揮了經濟效益。

隨著科技進步及社會發展,產業所需的人力與結構已不同於從

(22)

前,因此,近年來教育部亦積極推動調整高中、高職學生人數比例,

並以七比三為目標。為配合教育部政策及教育改革的「延緩分化」

理念與技職教育「普通化、上移化」之趨勢下,為符應一般子弟升 讀高中、繼續進修之需求,並紓緩升學競爭壓力、兼顧區域均衡發 展,政府單位均積極擴充高中容量,將部分國中陸續改制為完全中 學或綜合高中,並積極籌設公立高中。廣設公立高中的結果,固然 滿足了民眾的期望與學生的需求,舒緩升學競爭壓力,卻也造成升 讀高中人數遽增、就讀高職人數驟減的後果,對職校的招生形成擠 壓效應,其中私校尤甚。本研究彙整 83-93 學年度高中職學校數量 及比例如下表 2.1 所示。

表2 . 1 8 3 ~ 9 3學 年 度 高 中 職 學 校 數 量 及 比 例 表

高 中 高 職

學年度

公私比

83 93 103 196 95 111 206 188 214 402 46.8: 53.2 84 99 107 206 96 107 203 195 214 409 47.7: 52.3 85 108 109 217 98 106 204 206 215 421 48.9: 51.1 86 118 110 228 99 105 204 217 215 432 50.2: 49.8 87 128 114 242 99 102 201 227 216 443 51.2: 48.8 88 139 114 253 97 102 199 236 216 452 52.2: 47.8 89 152 125 277 95 93 188 247 218 465 53.1: 46.9 90 162 133 295 95 83 178 257 216 473 54.3: 45.7 91 166 136 302 95 75 170 261 211 472 55.3: 44.7 92 171 137 308 93 71 164 264 208 472 55.9: 45.1 93 173 139 312 93 68 161 266 207 473 56.2: 43.8

(23)

83~93學年度高中職學校比例圖

0 10 20 30 40 50 60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學年度

百分比

公立高 中職比 例 私立高 中職比 例

圖 2.1 83~93 學年度高中職學校比例圖

從圖 2.1 得知:高中職學校公私立比例從 83 學年度至 85 學年 度都以私立學校比例居多,而從 86 學年度公立學校比例開始超前 私立學校為 50.2%:49.8%,到 93 學年度公私立學校比例為 56.2

%:43.8%,顯示公私立學校比例之間的差距明顯擴大。使得私立 學校生存面臨更嚴苛的挑戰。

2 . 2 高 中 職 學 科 績 效 評 估 之 意 義

績效(performance)可說是為了實現企業的全體目標,構成 企業各部門、團體或個人所必須達成的業務上之成果。吳秉恩【1】

認為績效為組織行為研究之重要因變項,為個體行為、群體行為及 組織程序運作之結果,同時組織目標亦均以績效之達成度加以衡 量。而績效可以是經營與業務推展上具體客觀的成果,亦可以是評 估者或人們心中認定之滿意程度的主觀判斷,故績效可以說是既客

(24)

觀又主觀。

績效評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則是管理活動中之「控制 功能」,用來衡量單位或評估員工績效水準的工具。吳秉恩【1】

則認為績效評量是一種控制的功能,具有檢查的角色,其程序乃是 控制程序的一環。所以它也必須與控制其他功能配合後,才有意義。

績效評估有其消極意義與積極意義,許士軍【7】認為其消極 意義與積極意義如下:

一、消極意義:在於瞭解規劃之執行進度與狀況,如有歧異,

並達到一定程度時,及應採取修正之因應對策。

二、積極意義:藉由績效評估制度之建立,能在事前或活動進 行中,對於行動者之決策與行為產生影響或引導作用,使 其個人努力目標能與組織目標趨於一致,即所謂「目標一 致化」。

而欲達績效評估之積極作用,需考量以下兩個因素:

一、績效評估標準激勵之訂定:用以顯示行為者所應努力之方 向或標的。

二、激勵手段之利用:賦予行為者努力之動機與力量。

了 解 績 效 評 估 之 意 義 後,本 研 究 應 用 績 效 評 估 之 高 中 職 學 科 績 效 之 評 估,其 意 義 是 期 望 藉 由 評 估 結 果 來 了 解 學 校 內 部 各 學 科 辦 學 之 績 效 , 探 討 其 各 項 投 入 資 源( 學 生 數 、 資 本 門 、 經 常 門 ) 與 教 學 產 出 ( 畢 業 數 、 升 學 率 、 就 業 率 ) 之 狀 況 , 提 供 學 校 經 營 管 理 的 修 正 與 建 議 , 以 提 升

(25)

各 學 科 辦 學 之 效 率,引 導 學 校 教 職 員 生 充 分 應 用 資 源 達 成 學 校 組 織 管 理 的 效 率 目 標 , 發 展 特 色 , 提 升 教 育 品 質 , 增 強 競 爭 力,精 進 整 體 經 營 績 效,達 成 學 校 永 續 經 營 的 目 的。

2 . 3 組 織 績 效 評 估 方 法

根據陳益華【9】、張耀輝【8】與梅興邦【11】的整理分類,

一般常見的績效評估方法計有比例分析法、層級程序分析法及資料 包絡分析法等三種。本研究將此三種評估方法之優點限制及適用性 彙整如表 2.2 :

2.2 各 種 績 效 評估方法之優點限制及適用性彙整表

評估方法 優點 限制 適用性

比例分析法(Ratio Approach )

1.運算簡單、明確 易懂。

2. 可 明 確 評 估 績 效的特點。

1. 無 法 處 理 多 項 投 入 與 多 項 產 出 與 應 用 於 較 複 雜 的系統中分析。

2.無法代表組織效率。

僅 適 用 於 單 項 投 入 與 單 項 產 出問題。

層級程序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1. 使 用 方 法 簡 單 , 可 降 低 決 策 的 複 雜 性 與 風 險 性 , 以 提 供 決 策 者 完 成 最 佳 方 案 的 選 擇。

2. 藉 由 專 家 評 估 的 一 致 性 , 可 迅 速 獲 得 重 要 指標。

1.主觀賦予各屬性分數,不 同 分 析 者 會 有 不 同 的 權 重,致分析結果可能會有 不同。

2. 可 選 出 方 案 的 優 先 順 序,無法指出何者無效率 與 缺 乏 提 供 管 理 者 無 效 率方案的改善建議。

主 要 應 用 在 不 確 定 情 況 下 的 多 個 評 估 準 則 的決策問題上。

資料包絡分析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1. 處 理 多 項 投 入 與產出,無須預 設權數。

2.DEA 可同時評 估 不 同 環 境 下 各 決 策 單 位 的 效率值。

3.DEA 可以瞭解

1. 投 入 與 產 出 的 資 料 若 錯 誤將導致效率值偏誤。

2. 受 評 估 對 象 間 的 同 質 性 盡 量 高 且 盡 量 採 用 正 式 資料。

3.DEA 所 得 的 為 相 對 效 率,不在確定投入或產出 的單位價值,而是用來衡

1.非營利單位的 績效評估。

2.多投入多產出 的效率評估。

(26)

源使用狀況,進 而 提 供 管 理 者 決策時的參考。

4. 投 入 與 產 出 權 值 不 受 人 為 主 觀 因 素 的 影 響,對每個DMU 較 能 符 合 公 平 的原則。

4.對資料極具敏感性,易受 到錯誤極端值的影響。

上述三種衡量效率的方式,優劣互見,其投入與產出之間,大 都存在著函數關係並容易確認與量化,且均適用於營利事業組織,

因此,可利用參數法予以客觀的評估。

學校效率的評估,傳統上是以建立投入與產出的函數關係,或 以特定單一產出與單一投入的比值的效率衡量方式,並無法有效的 衡量學校組織效率的整體表現,而 DEA 則針對非營利組織的特 性,採多元投入與多元產出的角度,以經濟學效率的定義來衡量組 織的相對效率,且無須事先預設生產函數,克服評估時投入與產出 之間函數關係不明確的困難,據以分析了解評估結果與目標之間的 落差,作為修正改善的依據。因此本研究以 DEA 來分析比較學校 各學科間的相對效率,作為學校辦學績效管理參考,確保教育品質。

2 . 4 高 中 職 辦 學 績 效 之 相 關 研 究

DEA 評估模式應用於各級教育的範圍相當廣泛,本研究將國 內外探討高中職辦學績效之相關研究論文,整理如下:

林麗能【5】以雲嘉南地區 42 所公私立職業學校為研究對象,

採用 4 項投入與 4 項產出,投入項分別為學生數、經常門(人事 費、事務費、業務費、維護費、旅運費、材料費的決算總額)、資 本門(圖書費及儀器設備的總計)、教職員人數(專職教師、職員

(27)

及工友;不含代課教師),產出項分別為畢業數、升學數、就業數、

輟學人數,利用 DEA 的 CCR 模式評估學校行政績效,主要研究 發現私立學校的效率比公立學校好。

陳雪珍【10】以台灣地區 56 所公立高中為研究對象,採用 7 項投入與 5 項產出,投入項分別為教職員工數(教師、職員、技 工、工友總人數)、學生數、經常門(人事費、鐘點費、事務費、

業務費、維護費、旅運費、材料費、購置費的決算總額)、資本門

(教學設備、其他修建工程、房屋建築與設施的決算總額)、校舍 建築(房屋建築的總建造成本)、教學設備(機械設備、交通運輸 設備、雜項設備與權力價值的購置金額)、校地面積,產出項分別 為畢業數、升學就業數、中輟人數(休學、轉學與退學人數)、獎 勵人數(學生記嘉獎、小功與大功人次)、處罰人數(學生記警告、

小過、大過與留校察看人次),利用 DEA 的 CCR 與 BCC 模式評 估其相對效率,主要研究發現學校教育成本與學校效率具有負向關 係。

Kirjavainen and Loikkanen【16】以芬蘭 291 所中學 1989-1991 年間為研究對象,採用 6 項投入與 4 項產出,投入項分別為教師 每週教學時數、教師每週非教學時數、教師經驗(資歷)、具碩士 學位的教師數、入學許可率、學生父母教育程度,產出項分別為學 生升級人數、畢業數、學生入學考試必修科目成績、學生入學考試 附加科目成績,利用 DEA 的 CCR 與 BCC 模式評估其效率差異,

研究發現父母教育程度會提高相對效率的平均值,班級數或學生數

(28)

少的無效率學校的規模大小並不影響效率值,公立學校的效率比私 立學校好。

劉明超【12】以台灣省 194 所公私立職業學校為研究對象,

採用 9 項投入與 5 項產出,投入項分別為教師數、職員工友人數、

經常門、班級數、圖書數、合格教師數、學生總人數、資本門、教 師學歷,產出項分別為就業數、升學數、畢業數、獲取證照人數、

入學率,利用 DEA 的 CCR 與 BCC 模式評估學校績效,主要研究 發現私立學校的效率比公立學校好。

本研究由上述的國內外文獻探討中將 DEA 模式應用於教育 績效評估的投入與產出可彙整成如表 2.3:

(29)

表 2 . 3 D E A 模 式 應 用 於 教 育 績 效 評 估 文 獻 表 作 者 受評估單位

(DMU) 投入項目 產入項目 使 用

模 式 研究重點

林 麗 能

【5】

台 灣 雲 嘉 南 地 42 所高職

1.學生數 2.經常門 3.資本門 4.教職員人數

1.畢業數 2.升學數 3.就業數 4.輟學人數

CCR 私 立 學 校 的 效 率 比公立學校好。

陳 雪 珍

【10】

台灣地區 56 所公立高中

1.人力

⑴ 教 職 員 人

⑵ 學生數 2.財力

⑴ 經常門

⑵ 資本門 3.物力

⑴ 校舍建築

⑵ 教學設備 4.空間

校地面積

1.畢業數 2.升學就數 3.中輟人數 4.獎勵人數 5.處罰人數

CCR BCC

發 現 學 校 教 育 成 本 與 學 校 效 率 具 有負向關係。

Kirjavai nen,T., and Loikkan en.H.A

【16】

芬蘭 291 所中

1. 教 師 每 週 教 學時數 2. 教 師 每 週 非

教學時數 3. 教 師 經 驗

(資歷)

4. 具 碩 士 學 位 之教師數 5.入學許可率 6. 學 生 父 母 教

育程度

1. 學 生 升 級 人 數 2.畢業數 3. 學 生 入 學

考 試 必 修 科目成績 4. 學 生 入 學

考 試 附 加 科目成績

CCR BCC

父 母 教 育 程 度 會 提 高 相 對 效 率 的 平 均值、班 級數 或 學 生 數 少 的 無 效 率 學 校 的 規 模 大 小 並 不 影 響 效 率 值、公立學校的效 率比私立學校好。

劉 明 超

【12】

台灣地區 194 所高職

1.教師數 2.職員工人數 3.經常門 4.班級數 5.圖書數 6.合格教師數 7.學生總人數 8.資本門 9.教師學歷

1.就業數 2.升學數 3.畢業數 4. 獲 取 證 照

人 數 5.入學率

CCR BCC

私 立 學 校 的 效 率 比公立學校好。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30)

第 三 章 資 料 包 絡 分 析 方 法 —DEA

在管理上,績效評估有所謂效能與效率之衡量,其中「效能」

(effectiveness)即在衡量目標的達成情形,通常是產出與服務量越 大,其表現的越理想,此評估角度並不在乎必須投入多少人力、財 力與物力;而「效率」(efficiency)則是希望以最少的投入獲得等量 的產出,或以等量的投入獲得最大量的產出。任何一種組織,無論 是營利事業或是非營利事業,其經營之基本理念均希望以較少之投 入獲得較大之產出,即達最佳效率。1978 年 Charnes, Cooper 與 Rhodes【15】發表於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 之論 文:”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便採用多 元投入與多元產出的角度,以經濟學的定義來衡量組織的相對效 率,且無需事先預設生產函數,來衡量單位之投入與產出間相對之 表現,此方法由於所有資料均被包絡於生產函數之下,因此稱之為 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一 、 資 料 包 絡 分 析 法 基 本 概 念

DEA 之基本觀念是同時考慮多項產出與多項投入,且不預設 各投入項與產出項權重之方法。一般而言,以投入產出來衡量生產 力,其效率值

投入量

= 產出量

E

而以多項投入與多項產出來表示,則效率值 各產出項數量之加權組

=

E

(31)

其觀念可以下圖形說明之。

由上圖得知,OB 為最佳效率曲線,即生產效率前緣。A 點之 效率,以產出之觀點來看,投入 OI 之最大可能產出為 A’I,而 A 點之產出僅為 AI,因此 A 點之效率值為 AI/A’I。又以投入之觀點 來看,產出 AI 之最小可能投入為 OI’,而 A 點之投入量卻為 OI,

因此 A 點之效率值又可表示為 OI/OI’。另外若為多項投入或多項 產出,則可分別以投入導向與產出導向說明之。

(一) 投入導向

投入導向指在相同產出水準下,比較投入資源之使用情形,

即在相同產出水準下,投入量越少效率越佳。

若 為 兩 項 投 入 , 一 項 產 出 , 則 可 以 圖 形 表 示 如 下 :

I ’ I

A ’

A

B

O

X ( 投 入 項 )

圖 3 .1 生 產 效 率 前 緣 圖

Y( 產 出 項

)

(32)

x

2

y

1

圖 3 . 2 兩 投 入 項 ㄧ 產 出 項 之 相 對 效 率

由上圖可得,C、D、E 均落在效率前緣上,因此均達最佳效 率值,即為 1;而 A 點之效率值=

O A ′ / OA

;B 點之效率值=

O B ′ / OB

。 (二) 產出導向

產出導向指在相同投入水準下,比較產出之達成情形,即在相 同投入水準下,產出量越大效率越佳。

若 為 兩 項 產 出 , 一 項 投 入 , 則 可 以 圖 形 表 示 如 下

C

B

B′

D E

A′

O

1 1

/ y x

A

(33)

1 2

/ X

Y

由上圖可得,C、D、E 均落在最佳效率線上,因此均達最佳 效 率 值 , 即 為 1; 而 A 點 之 效 率 值 =

OA / O A

;B 點 之 效 率 值

=

OB / O B

二、DEA 之數學模式

DEA 自 1978 年由 Charnes、Cooper 及 Rhodes【15】三人以固 定規模報酬下發展 CCR 模式後,1984 年 Banker、Charnes 與 Cooper

【14】發展出非固定規模報酬模式下之 BCC 模式,而此模式將 CCR 模式之總效率分解為純粹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以下我們便針對此 兩種模式加以探討。

(一) CCR 模式

考慮

n

個受評估單位,使用

m

種投入,

s

種產出,

x

個投入數 量,

y

個產出數量,

v

i

u

r分別為各種投入與產出的權重,則

x

ik

A

C

B

B′

D E

A′

圖 3 . 3 兩 產 出 一 投 入 項 之 相 對 效 率

O

1 1

/ X

Y

(34)

i

項投入在受評估單位

k

的投入量,

y

rk為第

r

項產生在受評估單

k

的產出量,則第

k

個受評估單位之投入項線性組合為 ik

m

i i

x

v

=1

產 出 項 線 性 組 合 為 s rk

r r

y

u

=1

h

k 為 第

k

的 受 評 估 單 位 之 效 率 值

ik m

i i s

r

rk r

k

u y v x

h ∑ ∑

=

=

=

1 1

, 即 產 出 項 之 限 性 組 合 除 以 投 入 項 之 限 性 組

合。而此模式(CCR 模式)考慮在固定規模報酬之效率值公式以投入 除以產出計算 Maximum 值,其數學模式如下:

ik m

i

i s

r

rk r

k

x v

y u

E

=

=

=

1

max

1

st

1

1

1

=

= m

i

ij i s

r

rj r

x v

y u

---(3.1)

0 , i ≥ε >

r

v

u

其中

j = 1 , 2 , Λ , n

r = 1 , 2 , Λ , s

i = 1 , 2 , Λ , m

(3.1)式中的限制是每一個受評估單位的「實際產出」與「實際 投入」之比值,其值介於 0 與 1 之間。

v

i

u

r之最佳值是由式中 獲得,不需由決策者事前決定。

E

k

= 1

,表示受評估單位相對達最 佳效率;

E

k

< 1

,表示受評估單位未達最佳效率。

由於(3.1)式之規劃模式不為線性規劃模式,求解不易。為了將

(35)

其轉換為線性規劃模式,因此令式目標函式中的分母 m ik

i i

x

v

=1

為 1,

(3.1)式即可轉換如(3.2) 式:

s rk

r r

k

u y

E

=

=

1

max

st

1

1

∑ =

= ik

m

i i

x

v

---(3.2)

0

1 1

∑ − ∑

= = ij

s

r

m

i i rj

r

y v x

u

u

r

, v

i

≥ ε > 0

其中

j = 1 , 2 , Λ , n

r = 1 , 2 , Λ , s

i = 1 , 2 , Λ , m

(二) BCC 模式

在 Charnes、Cooper 與 Rhodes【15】發展 CCR 模式之後,

Banker、Charnes and Cooper【14】於 1984 年針對 CCR 模式加以 修正,提出了 BCC 模式。其擴大了 CCR 模式的效率觀點與運用範 圍,CCR 模式是假設處於固定規模報酬(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CRS)的情況下,當投入量以等比例增加,產出項亦應以等比例增 加。而 BCC 模式則是假設變動規模報酬(Variable Return to Scale,

VRS),即生產可能隨著規模之增加而產出量遞增(稱之為規模報 酬遞增),亦可能隨著規模之增加而產出量遞減(稱之為規模報酬遞 減)。此時 BCC 模式便加入了「規模效率」,結合了「純粹技術效

(36)

率」與「規模效率」而成「整體技術效率」。亦即當受評估單位處 於無效率狀態時,其可能原因除了純粹技術效率不佳外,亦可能為 規模效率不佳所引起。以下我們先針對 BCC 模式之數學式加以說 明如下:

ik m

i i s

r

rk r

k

x v

u y u

E

=

=

+

=

1

1 0

max

st

1

1

1 0

+ ≤

=

= m

i ij i s

r

rj r

x v

u y u

---(3.3)

其中

j = 1 , 2 ..., n

u

r

, v

i

≥ ε > 0

r = 1 , 2 ,.. s

i = 1 , 2 ,.., m

(3.3)式亦可轉換成線性規劃模式如(3.4)式:

0

1

max E u y

rk

u

s

r r

k

= ∑ +

=

st

1

1

∑ =

= ik

m

i i

x

v

---(3.4)

0

0

1 1

≤ +

∑ − ∑

= =

u x v y

u

ij

s

r

m

i i rj

r

其中

j = 1 , 2 ..., n

u

r

, v

i

≥ ε > 0

r

=1,2,..

s

i = 1 , 2 ,.., m

。 以單一投入項單一產出項之圖形說明之。

(37)

上圖中,A、B、C、D、E 等五個受評估單位位在效率前緣線 上,具有最佳效率,而 F、G 等兩個受評估單位不在效率前緣線上,

未達最佳效率。而達最佳效率之 A、B、C、D、E 等五個受評估單 位中,受評估單位 E 所在之效率前緣線 B、C 線段,當投入量以等 比 例 增 加 , 產 出 量 以 等 比 例 增 加 , 此 線 段 可 延 伸 至 原 點 O, 即

0

= 0

u

,此時稱受評估單位 E 處於固定規模報酬(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CRS) ;而受評估單位 A 所在之效率前緣線 A、B 線段,當 投入量以等比例增加,產出量超過等比例增加,此線段可延伸交於 X 軸 於

u

0 , 此 時

u

0

> 0

, 稱 受 評 估 單 位 A 處 於 規 模 報 酬 遞 增

G

u

0

E F

D

u

0

C

A B

O X ( 投 入 項 )

圖 3 . 4 不 同 規 模 報 酬 之 受 評 估 單 位 Y ( 產 出 項 )

(38)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IRS) ;而受評估單位 D 所在之效率前緣 線 C、D 線段,當投入量以等比例增加,產出量低於等比例增加,

此線段可延伸交於 X 軸於

u

0,此時

u

0

< 0

,稱受評估單位 D 處於規 模報酬遞減(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DRS)。由此可知,在 BCC 模式中較 CCR 模式多了一個常數項

u

0。而研究者可由 BCC 模式之

u

0值來判斷受評估單位之規模報酬狀態。

1.若

u

0

= 0

,則受評估單位處於固定規模報酬;

2.若

u

0

> 0

,則評估單位處於規模報酬遞增;

3.若

u

0

< 0

,則評估單位處於規模報酬遞減。

BCC 模式與 CCR 模式之不同在於 BCC 模式考慮了變動規模 報酬,此時 BCC 模式將總體效率分解為規模效率與純粹技術效 率。以下圖說明,對於受評估單位 G 未達最佳效率,考慮變動規 模(即 BCC 模式),則所得之效率為

OI ( G ′ ) / OI ( G )

,如圖 3.5。

圖 3.5 總體效率、規模效率與純粹技術效率 )

(G

I

G ′′ G′

G

) (G

I

E F

D

) (G

I

′′

C

B

O X ( 投 入 項 )

Y ( 產 出 項 )

(39)

若 考 慮 固 定 規 模 ( 即 CCR 模 式 ) , 則 所 得 之 效 率 為

)

( / )

( G OI G

OI ′′

。而 BCC 模式所得之效率為非關規模因素,因此稱 之為純粹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即

而 CCR 模式所得之效率為包含規模因素及生產技術因素,因 此稱之為總體效率(aggregate efficiency) 即

而 因 為 總 體 效 率 包 含 規 模 效 率 與 純 粹 技 術 效 率(scale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因此

總體效率=純粹技術效率×規模效率 即

規模效率=總體效率/純粹技術效率=CCR/BCC

; 純粹技術效率

) (

) (

G OI

G OI

=

) (

) (

G OI

G OI

′′

總體效率 =

(40)

第 四 章 研 究 設 計

本研究著重於實證資料之應用,因此採用文獻分析法作為初步 投入與產出項的選取,再利用專家訪談,選擇投入產出項指標,進 行 DEA 之實證分析。以下本研究便針對研究範圍與對象,選擇投 入產出項指標及投入產出項指標相關分析分別加以探討。

4 . 1 研 究 範 圍 與 對 象

本研究欲探討實證學校各學科之辦學績效,而該實證學校共有 六個學科,因觀光科剛成立二年無產出指標,故不列入受評單位,

為考量受評估單位至少應為投入產出項指標個數二倍之經驗法則

(高強、黃旭男、Toshiyuki Sueyoshi【6】),且學科之辦學績效 應為多年經營之成果,因此本研究選取 88 至 92 學年度五個學科單 位,共計 22 個決策單位為研究範圍與對象。

4 . 2 選 擇 投 入 產 出 項 指 標

本研究欲藉由從相關文獻歸納出之投入產出項目,然後透過德 爾菲專家訪談法與相關分析來萃取出適合本研究之投入產出項。首 先從相關文獻歸納出適合的投入產出項,如表 4.1 所示:

(41)

表4 . 1 第 一 次 專 家 訪 談 投 入 產 出 項 指 標 參 考 資 料 : 者 受 評 估 單 位 投 入 項 目 產 入 項 目 林 麗 能

5 】

雲 嘉 南 地 區 4 2 所 高 職

1 . 學 生 數 2 . 經 常 門 3 . 資 本 門 4 . 教 職 員 人 數

1 . 畢 業 數 2 . 升 學 數 3 . 就 業 數 4 . 輟 學 人 數

陳 雪 珍

1 0 】

台 灣 地 區 5 6 所 公 立 高 中

1 人 力

⑴ 教 職 員 工 數

⑵ 學 生 數 2 . 財 力

⑴ 經 常 門

⑵ 資 本 門 3 . 物 力

⑴ 校 舍 建 築

⑵ 教 學 設 備 4 . 空 間

校 地 面 積

1 . 畢 業 數 2 . 升 學 就 業 數 3 . 中 輟 人 數 4 . 獎 勵 人 數 5 . 處 罰 人 數

K i r j a v a i n e n , T. , a n d L o i k k a n e n . H . A

6 】

芬 蘭 2 9 1 所 中 學

1 . 教 師 每 週 教 學 時 數 2 教 師 每 週 非 教 學 時 數 3 . 教 師 經 驗

4 具 碩 士 學 位 之 教 師 數 5 . 入 學 許 可 率

6 . 學 生 父 母 教 育 程 度

1 . 學 生 升 級 人

2 . 畢 業 數 3 . 學 生 入 學 考

試 必 修 科 目 成 績

4 . 學 生 入 學 考 試 附 加 科 目 成 績

劉 明 超

1 2 】

台 灣 地 區 1 9 4 所 高 職

1 . 教 師 數

2 . 職 員 工 友 人 數 3 . 經 常 門

4 . 班 級 數 5 . 圖 書 數 6 . 合 格 教 師 數 7 . 學 生 總 人 數 8 . 資 本 門 9 . 教 師 學 歷

1 . 就 業 數 2 . 升 學 數 3 . 畢 業 數 4 . 獲 取 證 照 人

5 . 入 學 率

經由上述表 4.1 之文獻彙整,可得一般用於高中職辦學績效之 指標,如表 4.2 所示:

(42)

表 4 . 2 一 般 高 中 職 辦 學 績 效 之 投 入 產 出 項

投 入 項 產 出 項

1 . 學 生 人 數 1 . 畢 業 人 數 2 . 教 職 員 數 2 . 升 學 人 數 3 . 資 本 門 3 . 入 學 率 4 . 經 常 門 4 . 輟 學 人 數 5 . 班 級 數 5 . 獎 懲 人 數 6 . 圖 書 數 6 . 就 業 人 數 7 . 校 地 面 積 7 . 證 照 數 8 . 房 舍 建 築 8 . 正 規 班 人 學 9 . 教 學 設 備 9 . 進 修 部 學 生 數

1 0 . 學 生 父 母 教 育 程 度 1 0 . 實 用 技 能 班 學 生 數 11 . 教 師 授 課 時 數 11 . 學 生 入 學 考 科 成 績

1 2 . 學 生 入 學 附 加 科 成 績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表 4.2 中之投入項中的「經常門」包含人事費、鐘點費、事務 費、業務費、維護費、旅運費、材料費、購置費的決算總額;資本 門包含教學設備、其他修建工程、房屋建築及設施的決算總額。

根據上表 4.2 之結果,本研究進一步以此指標作為本研究專家 訪談之參考依據,其中訪談對象包含教務主任、輔導主任、普通科、

服裝科、美容科、商經科、資處科、觀光科等主任,經訪談之結果,

本研究將其整理如表 4.3:

(43)

表 4 . 3 第 一 次 D E A 投 入 產 出 指 標 選 取 專 家 訪 談 之 結 果 整 理

建 議 採 納 人 數

建 議 採 納 人 數 比 例 1 . 學 生 人 數 3 3 7 . 5 %

2 . 教 職 員 數 8 1 0 0 %

3 . 資 本 門 4 5 0 %

4 . 經 常 門 4 5 0 %

5 . 班 級 數 0 0 %

6 . 圖 書 數 0 0 %

7 . 校 地 面 積 1 1 2 . 5 %

8 . 房 舍 建 築 0 0 %

9 . 教 學 設 備 4 5 0 %

1 0 . 學 生 父 母 教 育 程 度 4 5 0 % 投 入 項

11 . 教 師 授 課 時 數 3 3 7 . 5 %

1 . 畢 業 人 數 7 8 7 . 5 %

2 . 升 學 人 數 8 1 0 0 %

3 . 入 學 率 2 2 5 %

4 . 輟 學 人 數 1 1 2 . 5 % 5 . 獎 懲 人 數 1 1 2 . 5 % 6 . 就 業 人 數 5 6 2 . 5 %

7 . 證 照 數 0 0 %

8 . 正 規 班 人 數 0 0 %

9 . 進 修 部 學 生 數 0 0 % 1 0 . 實 用 技 能 班 學 生 數 0 0 % 11 . 學 生 入 學 考 科 成 績 0 0 % 產 出 項

1 2 . 學 生 入 學 附 加 科 成 績 0 0 % 根據上表 4.3 之結果,本研究重新擬定一份第二次專家訪談的 內容,而後進行第二次專家訪談,剔 除 較 不 被 採 納 之 項 目 , 訪 談結果本研究整理成表 4.4:

(44)

表 4 . 4 第 二 次 D E A 投 入 產 出 指 標 選 取 專 家 訪 談 之 結 果 整 理

指 標 建 議 採 納 人 數 建 議 採 納 人 數 比 例 1 . 學 生 人 數 8 1 0 0 %

2 . 教 職 員 數 8 1 0 0 %

3 . 資 本 門 6 7 5 %

投 入 項

4 . 經 常 門 6 7 5 %

1 . 畢 業 人 數 8 1 0 0 %

2 . 升 學 率 8 1 0 0 % 產 出 項

3 就 業 率 6 7 5 %

然而因為高中職校之教職員並未為特定學科之歸類,無法區分 各學科之教職員人數,因此本研究剔除表 4.4 之教職員數,以學生 人數、資本門、經常門為之投入項,以畢業人數、升學率、就業率 為產出項,如表 4.5:

表 4 . 5 本 研 究 績 效 評 估 之 產 出 項 與 投 入 項 指 標

投 入 項 指 標 產 出 項 指 標

‧ 學 生 人 數

‧ 資 本 門

‧ 經 常 門

‧ 畢 業 人 數

‧ 升 學 率

‧ 就 業 率 而上表中之投入產出項之操作性定義如下:

1.學生人數:該科學生總人數

2.資本門:學年度資本門決算總額(含教學設備購置金額)

3.經常門:學年度經常門決算總額(含教學設備維修金額)

4.畢業人數:該科應屆畢業學生總人數

5.升學率:畢業生的升學學生總人數 ÷ 該科應屆畢業學生總人

(45)

6.就業率:畢業生就業學生總人數 ÷ 該科應屆畢業學生總人數

4.3 投入產出項之相關分析

績效評估之衡量是透過「多元產出」除以「多元投入」的方式 而來,相對來說其投入項與產出項必須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本 節將針對各投入產出項之原始數據資料(如附錄一)來進行相關分 析,分析結果如下表 4.6:

表 4 . 6 各 投 入 產 出 項 相 關 分 析 產 出 項

投 入 項 畢 業 人 數 升 學 率 就 業 率

學 生 人 數 P e a r s o n

相 關 係 數 0 . 9 5 1 * * 0 . 5 9 1 * * - 0 . 6 2 6 * 資 本 門 P e a r s o n

相 關 係 數 0 . 3 8 1 0 . 4 1 3 - 0 . 4 0 6 經 常 門 P e a r s o n

相 關 係 數 0 . 9 2 8 * * 0 . 6 5 3 * * - 0 . 7 * *

註 :* P < 0 . 0 5 、 * * 即 P < 0 . 0 1

由上表 4.6 之各投入產出項之相關分析顯示:投入項之「學生 人數」及「經常門」與產出項之「畢業人數」、「升學率」、「就 業率」具有顯著相關,其中「學生人數」及「經常門」與「就業率」

呈現負相關。投入項之「資本門」與產出項之「畢業人數」、「升 學率」、「就業率」雖較不具顯著相關,相關係數亦介於 0.3~0.4 之間。

納 入 資 本 門 與 刪除資本門為投入項進行績效評估(CCR)

之結果如表 4.7 所示,由此顯示納入 資 本 門 與 刪除資本門所得之 績效值具有明顯之差異,此結果說明了資本門亦為重要之投入項指

(46)

表 4.7 不同投入組合下各學科(CCR)之相對效率表 D U M 組 合 一 %

含 資 本 門 )

組 合 二 %

刪 除 資 本 門 ) 差 異 值 %

普 通 8 8 8 5 . 3 7 8 4 . 1 6 1 . 2 1 普 通 8 9 9 8 . 1 3 9 7 . 6 4 0 . 4 9 普 通 9 0 9 5 . 1 5 9 3 . 6 0 1 . 5 5

普 通 9 1 9 6 8 9 . 0 5 6 . 9 5

普 通 9 2 8 5 . 7 6 8 4 . 8 8 0 . 8 8 服 裝 8 8 1 0 0 9 3 . 7 2 6 . 2 8

服 裝 8 9 1 0 0 1 0 0 0

服 裝 9 0 1 0 0 1 0 0 0

服 裝 9 1 1 0 0 1 0 0 0

服 裝 9 2 1 0 0 1 0 0 0

美 容 8 8 1 0 0 1 0 0 0

美 容 8 9 9 6 . 8 5 9 3 . 9 0 2 . 9 5

美 容 9 0 1 0 0 1 0 0 0

美 容 9 1 1 0 0 9 4 . 1 0 5 . 9

美 容 9 2 7 6 . 1 8 7 5 . 5 8 0 . 6 商 經 8 8 1 0 0 8 9 . 4 9 1 0 . 5 1 商 經 8 9 1 0 0 9 7 . 1 9 2 . 8 1 商 經 9 0 9 4 . 4 8 9 4 . 2 0 0 . 2 8 商 經 9 1 1 0 0 9 2 . 3 3 7 . 6 7

商 經 9 2 1 0 0 1 0 0 0

資 處 9 1 1 0 0 1 0 0 0

資 處 9 2 1 0 0 1 0 0 0

(47)

第 五 章 資 料 分 析

本 研 究 利 用 資 料 包 絡 分 析 法(DEA)針對該校五大學科進行各 學科辦學績效分析,藉此來瞭解五大學科在 88~92 學年間,其辦學 績效情形,且分別探討無效率單位應如何改善其辦學績效及 DEA 作為評量學校各科經營管理績效之可行性。以下本研究便針對各學 科辦學績效、各學科單位之特色、無效率單位之效率分析與 DEA 作為評量學校各科經營管理績效之可行性分別加以探討。

5 . 1 各 學 科 辦 學 績 效 分 析

本研究透過 Lindo 軟體計算該校五大學科在 88~92 學年間,其 各受評估單位之整體技術效率(CCR)、純粹技術效率(BCC)、

規模效率及效率型態並予以排名,整理如表 5.1:

表 5 . 1 評 估 單 位 績 效 表

D U M C C R % 排 名 B C C % 規 模 效 率 % 效 率 型 態 普 通 8 8 8 5 . 3 7 8 8 9 . 5 1 9 5 . 3 6 非 最 佳 效 率 普 通 8 9 9 8 . 1 3 2 9 8 . 1 3 1 0 0 非 最 佳 效 率 普 通 9 0 9 5 . 1 5 5 9 5 . 1 5 1 0 0 非 最 佳 效 率 普 通 9 1 9 6 4 9 6 1 0 0 非 最 佳 效 率 普 通 9 2 8 5 . 7 6

7

8 5 . 7 6 1 0 0 非 最 佳 效 率 服 裝 8 8 1 0 0 1 1 0 0 1 0 0 最 佳 效 率 服 裝 8 9 1 0 0 1 1 0 0 1 0 0 最 佳 效 率 服 裝 9 0 1 0 0 1 1 0 0 1 0 0 最 佳 效 率 服 裝 9 1 1 0 0 1 1 0 0 1 0 0 最 佳 效 率 服 裝 9 2 1 0 0 1 1 0 0 1 0 0 最 佳 效 率 美 容 8 8 1 0 0 1 1 0 0 1 0 0 最 佳 效 率 美 容 8 9 9 6 . 8 5 3 9 7 . 2 3 9 9 . 6 2 非 最 佳 效 率 美 容 9 0 1 0 0 1 1 0 0 1 0 0 最 佳 效 率 美 容 9 1 1 0 0 1 1 0 0 1 0 0 最 佳 效 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computer aided text mining method for patent function model analysis is abl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consistency of the result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search can be taken as a reference that how to dispose the resource whe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impl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e

Comprehensive above, this research elected Penghu County for regional range, and tie over actual data, using location quotient method (location quotient,LQ) analysis Penghu

R.(1990), “Guideline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Western Massachusetts :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forwards innovative production networks of conventional industries that could be based on the

In order to have a complete and efficient decision-making policy, it has to be done with multi-dimensional reflection and analysis; The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discover that the personal and family factors, organizational climate factors,

In view of i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with the companies that check and approve to manage property of VoIP business of general bureau of telecommunication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