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Copied!
1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初稿)

園藝治療活動對國小特教班學童 在環境認知接受能力之影響

Effect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Activities on Environmental Cognitionfor Children Studying in Special Education Classes in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賴文亮博士

研究生:周世東

中華民國一 o 四年六月

(2)

摘要

長久以來,不分類特教班(Unsorted special education)教學課程中,

對於環境教育的教學活動,大多在圍繞在資源回收或節水省電議題上重 複學習,無法進一步提升學童對環境教育的認知能力。而目前國內園藝 治療輔導以身心疾病、老年人、情緒障礙、紓壓解憂與各級學生活動為 主要對象,尚未有針對特殊生規劃完整的教學教案。因此本研究計畫寄 望以融合園藝治療處方活動計畫與特教新課綱中環境教育課程細目,設 計全新的教學教案活動內容,以期能達到教學實用性與創新性的教學品 質,並嘗試瞭解身心障礙學童環境認知(Environmental cognition)之接受 能力,提供國小相關教育人員之參考。

本研究以國小不分類特教班學生為觀察對象,以小三至小六生(9 歲 至11 歲)6 人,具可學習行為之學生。研究期間從 2014 年 9 月 1 日至 2015 年 1 月 30 日,課程設計包括園藝治療與環境教育兩個主題,並分 為八大單元,依照學生能力現況設計安排一學期之園藝治療活動,並在 每週固定分配一至二天早自修,由學生在自己的露天花園,自主進行園 藝活動工作,課程在12 週內 24 節課完成,。研究計畫量表設計使用

「園藝治療福祉效益前後測檢核表(發展遲緩)」與「五感體驗能力前 後測檢核表」作為學習前後認知行為評估,並由統計軟體分析相關數據,

了解教學設計有效程度。研究結果顯示:1、接觸植物的教學活動較能 引發學生學習動機。2、學生對於手腳接觸土壤介質的感官排斥性較高 3、依據園藝治療前後效益評估表,認知項目達非常顯著差異 p 值

0.0009<0.001),顯示園藝治療課程對學生的環境認知學習有成效。4、

園藝治療活動有助於提升特教生對環境變化的敏感度。

【關鍵字】園藝治療、特教班、環境教育

(3)

Abstract

Regarding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 Unsorted Special Education(USE) School curricula, most of studies were focused on the recycling or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lectricity issues. These ways could be unable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gnitive ability for children’s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ent domestic Horticultural Therapy was applied to physical and mental illness, elderly, mood disorders and soothing bereavement and students’ activities at different levels. Few researches had discuss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into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 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innovative curriculum was design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program and activities with Special Education Syllabuses regulated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ssuring tha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lesson will be improved. Rega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disabled children conducted in this research, whole achievements could be referred b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this study, six USE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aged from 9 to 11 years old with ability to learn,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during. September 1, 2014 to January 30, 2015.students' ability curriculum design included Horticulture Therapy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ith eight units consisted of 24 lessons. Horticulture therapy activities, name as Homeroom time, was arranged to work in back garden belonging to themselves in once or twice days in a week.

For the evaluation of learning for USE student, Scale for research project consulted by The Efficacy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Evaluation Form (Developmental delay) and The Cognitive of Five Senses Evaluation Form were recorded and assisted the variance of cognitive behavior using statistical software analysi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ere summarized and stated.

(1)Teaching activities designed with contraction with the plant can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2)Students showed a high repulsion in touch feeling with soil by hand or foot.(3)Based on Welfare benefits Pretest and posttest Checklist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horticulture therapy program not only displayed a significant effect (p=0.0009 < 0.001) for students on the perception of c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but also ( 4 ) improved the sensitivity of USE student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4)

【key word】Horticultural Therapy,Special Education Clas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5)

謝誌

自2000 年大學畢業,庸碌於國小教職生活,一晃十餘載。幸得大 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所提供在職進修機會,加上學校同仁,家人鼓勵,

得以再度踏入學術研究生活。僅此致上最高謝意及敬意。

知識來自於不斷吸收,首先,感謝指導教授賴文亮老師在研究所課 程中精彩豐富的簡報內容,讓我重拾做學問的態度,以及評估自我學習 規畫。心中感動如同日本詩人松尾芭蕉的俳句「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 音」敘述中,如同一口幽靜的水池,小蛙跳入引發水聲,將原本平淡生 活,再度充滿生命躍動。並且支持我以自身專長發展論文主題。並於文 稿初成時,蒙何鳳月學姐與同期進修班王秀如老師撥冗斧正,提供寶貴 意見方始本論文更臻完整,在此至上最深謝忱。在學期間,系上教授精 闢絕倫的課程講授,協助訂定專業知識,而同窗俊龍、采芃、玲瑩、湘 坤、熾勳、孟詢、雅丰、寀筠與一同進修內人雪琴的互相鼓勵,共同度 過兩年來的珍貴時光,也由衷感謝高雄市文山國小黃啟峰校長對於特教 班的支持與特教班搭檔冠舟老師,協助完成本班學生的園藝治療相關課 程活動。以及研究期間調任至高雄市文賢國小洪秀縈校長、廖純瑩主任 的鼓勵與巡迴輔導班班級搭檔黃怡菁老師、邱絹絜老師,在我進修期間 分擔班務,特此致謝。

2015 年編寫論文最後階段,有幸再次遇到大學畢業設計指導教授 郭毓仁老師,研習三十小時的園藝治療正規課程,並順利考去認證園藝 治療師資格。也因此於進修期間陸續取得高雄市教育局推動未來生活學 習專案與高雄市兒童藝術節體驗活動二案之全額補助。

在我兩年來利用周末六、日進修,特別要感謝父母無私的照顧兩位 愛兒子耘和子倫,使我能心無旁貸的與內人完成學業,含辛茹苦昊天罔 極,非在此文字能夠形容。

最後,願以完成本論文的喜悅我所認識的所有親友分享。

周世東謹誌 2015/06/29

(6)

目錄

摘要...1

Abstract...2

謝誌...4

目錄...5

圖目錄...6

表目錄...7

附錄...9

第一章前言...10

1-1 研究動機和背景···10

1-2 研究目的···11

1-3 名詞解釋···12

1-4 研究範圍···13

第二章文獻回顧...14

2-1 特殊教育學童···14

2-2 園藝治療···16

第三章研究方法...22

3-1 研究流程···22

3-2 教學前後測量表···24

3-3 個別化教育計畫···29

3-4 研究對象及場所···35

3-5 課程設計···39

第四章結論與結果...61

4-1 園藝治療與環境教育教材設計···61

4-2 園藝治療福祉效益量表分析···66

4-3 五感體驗檢核表分析···6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79

5-1 結論···79

5-2 建議···80

參考文獻...83

附錄...85

(7)
(8)

圖目錄

圖2-1 園藝治療師證書...18

圖3-1 研究流程圖...23

圖3-2 五感覺知學習距離影響圖...26

圖3-3 教學場所活動區示意圖...38

圖3-4 戶外農場規劃(A)前(B)後現況圖...39

圖4-1 園藝治療教學前效益評估測分析圖...68

圖4-2 園藝治療課程前後效益評估表前後變化圖...69

圖4-3 五感體驗腳部對土壤感覺前後測變化圖...73

圖4-4 手掌對土壤的感覺感覺前後測變化圖...75

圖4-5 手指對植物葉子的感覺前後測變化圖...77

圖4-6 五感體驗手指對植物質感的感覺前後變化圖...78

(9)

表目錄

表1-1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目標之內涵架構...10

表2-1 102 學年度高雄市與全國特教類別學生數統計表 (身障一般學校) ...14

表2-2 美國園藝治療發展階段...17

表 2-3 園藝治療之相關研究...19

表3-1 園藝治療課程前後效益評估表(發展遲緩)...25

表3-2 腳部對土壤感覺評估表...27

表3-3 手掌對土壤的感覺檢核評估表...28

表3-4 手指對植物葉子的感覺檢核評估表...28

表3-5 手掌對植物體質感的感覺檢核評估表...29

表3-6IEP 短期目標檢核表-手部精細動作...30

表3-7 IEP 短期目標檢核表-腳部感覺適應...31

表3-8 IEP 短期目標檢核表-手部感覺操作適應...32

表3-9IEP 短期目標檢核表-手部對環境質感判斷...33

表3-10IEP 短期目標檢核表-嗅覺感覺適應...34

表3-11 短期目標精熟度評分標準...35

表3-12 短期目標教學總結表...35

表3-13 智能障礙組...36

表3-14 唐氏症組...36

表3-15 自閉症組...37

表3-16 班級課表...40

表3-17 園藝治療課程架構...42

表3-18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案一覽表...44

表3-19 單元教學分析(我是小農夫)...45

表3-20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我是小農夫)...46

表3-21 單元教學分析(認識大自然)...47

表3-22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認識大自然)...48

表3-23 單元教學分析(泥土好朋友)...49

表3-24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泥土好朋友)...50

表3-25 單元教學分析(花園設計師)...51

表3-26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花園設計師)...52

表3-28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摸摸看,聞聞看)...54

表3-29 單元教學分析(踩在泥土上)...55

(10)

表3-30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踩在泥土上)...56

表3-31 單元教學分析(節能減碳)...57

表3-32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節能減碳)...58

表3-33 單元教學分析(地球only one)...59

表3-34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地球 only one)...60

表4-1 園藝治療處方強度代號說明表...61

表4-2 園藝治療處方福祉效益分析...62

表4-3 園藝治療課程前後效益評估表前後變化表...67

表4-4 五感體驗能力前側檢核表結果...70

表4-5 五感體驗腳部對土壤感覺前後測檢核表...72

表4-6 手掌對土壤的感覺前後測檢核表...74

表4-7 手指對植物葉子的感覺前後測檢核表...76

表4-8 五感體驗手指對植物質感的感覺前後測檢核分析...77

(11)

附錄

附錄1 環境認知園藝治療活動家長同意書...85

附錄2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材-我是小農夫...86

附錄3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材-地球only one...89

附錄4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材-園藝治療活動圖卡...92

附錄5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材-園藝治療活動圖卡(多肉植物)...93

附錄6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材-園藝治療活動圖卡(植物質感)...94

附錄7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材-園藝治療活動圖卡(工作表自我檢查 表)...95

附錄8 戶外農場活動...96

附錄9 園藝治療處方教材...99

(12)

第一章前言

本研究計畫針對國小特教班學童為主要對象,進行以環境教育為核 心,園藝治療作為輔助教案之研究。本章分為研究動機和背景、研究目 的與名詞解釋。本章共分四節:一、研究背景與動機;二、研究目的;

三、名詞釋義;四、研究範圍。

1-1 研究動機和背景

研究者於2000 年於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景觀學系畢業,在 指導畢業設計的教授中,研究草坪並積極推廣園藝治療的教授,但當時 並不瞭解何謂園藝治療,以及它所服務的對象。2004 年完成屏東師範 學院學士後特殊教育師資學分班後,開始了特教教職生涯。到目前 2014 為止,本人擔任特教班三年、資源班二年、巡迴輔導班四年以及 一年普通班教職經歷。

2003 年擔任特教班導師時,將班上陽台後方長條形的閒置土地

(長四十公尺,寬三公尺),提供特教生學習園藝課程。開始思考如何 能讓特教生擁有良好的園藝活動,又可以藉次此學習與大自然環境的保 育觀念。比較特殊教育新課綱中有關環境教育,植物生長的課程,找出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內涵架構」內涵如表1-1:

表1-1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目標之內涵架構 1、培養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學習科學與技術的探究方法及其基本知能,並能應用所學於當前 和未來的生活。

3、培養愛護環境、珍惜資源及尊重生命的態度。

4、培養與人溝通表達、團隊合作以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5、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激發創造潛能。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盧台華,2008)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 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

(13)

其中有在八個項目中的「科學認知」中了解常見的植物、植物的生 態、植物的生長與現象的變化觀察。但是,以上若以學科方式教學,對 於特教生而言,無疑是「鴨子聽雷」有通沒有懂。

另一方面,為了讓特教生融入環境教育課程,在「新課綱」的社會 領域中,多項能力指標,如「4-1-1 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 命。」「9-1-3 舉出自己周遭重要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污 染、廢棄物處理等),並願意負起維護環境的責任。」

身心障礙的學生對於感官、知覺、動作、語言、認知、社會情緒的 發展較為遲緩,因此本研究計畫以特教班中智能障礙、自閉症、唐氏症 的學生為研究對象。設計出以環境教育課程為主軸,園藝治療為輔助方 案,期能透過實證觀察,透過園藝治療活,動讓特教班的學生在動態操 作的情境下,獲得認知、情意、技能的提升,並增加對環境的認識,提 升愛護環境與愛護地球的能力。並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家長、老師或 學校之參考。

1-2 研究目的

為了瞭解國小特教生在學習環境教育相關課程,是否有跳脫紙本教 材的方式,讓學生嘗試不同的上課學習方式是否具有成效。因此對任教 班級學生設計出一學期的教學活動計畫,透過園藝治療相關量表與課程 設計中的長短期目標量表,透過數據分析探討學生在接受課程學習後,

認知成長質與量的變化。

本研究計畫期待利用園藝治療來輔助學生學習環境教育較枯燥的課 程內容,希望藉此改善心理與生理狀態,提升對生活環境敏銳度與生活 適應能力。因此本研究的計畫目的,可綜合歸納以下三點:

一、探討園藝治療活動對特教生的五感覺知的影響。

二、探討園藝治療活動融入環境教育課程對特教生的學習影響成效。

三、探討透過園藝治療對特教生的認知、情意、技能方面的影響。

(14)

1-3 名詞解釋

ㄧ、園藝治療(Horticultural therapy)

園藝治療,利用接近植物以及接近自然來得到不良行為的改善生理 及心理上健康。透過植物生命內在豐富的質地、氣味、色彩與成長變化,

激發人的主記憶與思考歷程,喚醒對外在環境的覺察,使其自然而然地 湧現健康意識與信服感的療癒方式。(郭毓仁、張滋佳,2010)

二、國小特教班

指附設於普通國民小學,而以身心障礙學童為招收對象的特殊教育 班,以固定的學生,全時段於班內進行學習活動(白尊仁,2008),並 由二位教師擔任導師。其依據惟特殊教育法依本法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

於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之特殊教育班,包括在幼兒(稚)

園、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專為身心障礙或資賦優異學生 設置之特殊教育班。另外也有集中式特教班、自足式特教班之稱呼。

三、特教生

特殊教育法第三條指出:本法所稱身心障礙,指因生理或心理之障 礙,經專業評估及鑑定具學習特殊需求,須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措施之 協助者;包含以下類別: 有:智能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語言 障礙、肢體障礙、身體病弱、嚴重情緒障礙、學習障礙、多重障礙、自 閉症、其他顯著障礙。學生經由各縣市鑑輔會,鑑定通過並有特殊教育 需求之學生。

四、新課綱

原名為「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

因應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接軌之融合趨勢,教育部於2008 年委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主任盧台華教授完成「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 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高中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 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及「高職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 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三項內容之編訂。

新課綱涵蓋國民教育、高中與高職三個階段,強調設計特殊需求學 生課程應首要考量普通教育課程,重視個人能力本位與學校本位課程、

採課程及教材鬆綁的執行方式,以能設計出符合特殊需求學生所需之補

(15)

救或功能性課程盧台華( 2008 ) 。 五、五感覺知(Five senses Aware)

指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五種人體主要感覺。對於一般人 而言此五感均處於平衡狀態,唯有特殊生會因為補償作用而有某些感覺 特別強烈。與自然環境接觸,即使是視覺觀看自然景色或物體,都有助 於改善注意力、情緒、行為健康(韓可宗、王孟瑜、何秀玉,2007)。

六、長短期目標

長短期目標一詞出現於個別化教育計畫中,為身心障礙學童所擬定 的教學計劃及相關服務。依據我國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十八條第六項 中內容規定「學年教育目標及學期教育目標」。與第九項「學期教育目 標是否達成之評量日期與標準」。導師或教學者於課程中進行形成性評 量,或課程結束後完成總結性評量(莊子鄰,2011)。

1-4 研究範圍

ㄧ、本研究對象以高雄市文山國小特教班學童為研究對象。研究場所 分為室內教學,與戶外農場實作。

二、本研究之教材教案依據園藝治療處方活動搭配新課綱計畫,配合 學生學習行為,設計教材教案教學活動。

三、研究工具:本研究教學前配合園藝治療福祉效益前後測檢核表(發 展遲緩)」與「五感體驗能力前後測檢核表」。進行教學前起點行為與 教學後學習成效之評估。採用STSTISTIX8.0 與 SPSS19.0 版統計軟體分 析討論。

(16)

第二章文獻回顧

本研究主探討國小特殊教師在教導特殊生園藝課程的過程中,對於 教案編寫的困難,課程內容適切性,以及如何幫助引導學生在園藝課程 規劃中,有效習得園藝技能,進而延伸至對於環境教育的認知。本文獻 共為兩節分別敘述,第一節為特殊教育學童;第二節為園藝治療。

2-1 特殊教育學童

依照中華民國特殊教育法第三條中指出特殊教育種類分為智能障礙、

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語言障礙、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身體病弱、情 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多重障礙、自閉症、發展遲緩、其他障礙共十 三種類型。至102 學年度止,全國各類型身心障礙國小學童人數達 40,920 人表 2-1,班級數達 2,690 班。

表2-1 102 學年度高雄市與全國特教類別學生數統計表 (身障一般學校)

特教學生類型 全國 高雄市

智能障礙 11,229 1,459

視覺障礙 373 42

聽覺障礙 1,142 109

語言障礙 1,233 247

肢體障礙 1,334 153

腦性麻痺 224 1

身體病弱 1,377 203

情緒行為障礙 2,749 76

學習障礙 11,943 1,935

多重障礙 2,761 181

自閉症 5,034 561

發展遲緩 0 0

其他障礙 1,521 757

總計(人) 40,920 5,730 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3)

(17)

身心障礙學童之國民教育,依據中華民國特殊教育法規定,需依照 每位學生不同之身心發展差異個別擬定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簡稱 IEP。其目的乃是根據特殊學生之學習特質與 需要,提供最適當之教育服務,一方面可做為教師教學之方向,另一方 面可做為教學成效考核之依據。

2-1-1 特殊教育學童類型

本研究範圍學生共有六名分為智能障礙肢體障礙自閉症及通覺障礙 學生。因此茲將此四類學生做文獻收集探討。

(ㄧ)智能障礙

依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三條,指個人之心智能力 發展較同年齡者發展明顯遲緩,且在學習認知,生活適應表現尚有嚴重 困難者。其心智表現在於鑑定基準結果未達智力測驗平均數負兩個標準 差(百分等級16 以下,魏氏智力測驗量表 70 以下)。(教育部特教小 組,2000 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手冊)。生活適應困難表現依醫生或專家 由下列領域(1)溝通能力(2)自我照顧(3)社會情緒(4)學科學習

(5)動作發展。評估後適應等級在中等或中下甚至遲緩。

(二)自閉症

自閉症被認為是ㄧ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而引致的一種發展性障礙,

自閉症的患者重從小開始便表現出溝通困難、對各種感官刺激異常、難 與他人建立情感且在社交互動有困難。而鑑定辦法第十二條指出,因神 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 題,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

(三)唐氏症

唐氏症學童在臨床上會顯現特殊的表徵,例如通常具有特殊的體型,

臉型五官,發展遲緩,溝通障礙與伴隨智能障礙等方面行為(陳家欣,

2014)。唐氏症兒童多屬於中度智能障礙,應此學習特質包括:語言能 力不佳,注意力缺陷,學習動機低落,依賴他人,辨認能力薄弱等現象。

因而在遇到問題時不知如何面對,發生逃避、生氣、固執行為來反映問 題(陳韋勳,2012)。

2-2 園藝治療

(18)

園藝治療可以增進人類的福祉(well-beings)(郭毓仁,2014)。

植物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和人都會看到美麗的花朵和漂亮的盆栽 而感到心情愉悅。人類的祖先是生活在大自然中,只是為了生活演化而 移居室內,因此只要是接觸到大自然,看到綠色植物或景觀,我們就會 覺得身心愉快,心靈被活化(A.Lewis,1996)。

2-2-1 園藝治療定義

根據美國園藝治療協會「園藝治療是泛指個體在專業治療師的治療 計畫之下,利用植物、園藝活動以及自然環境,使参與者透過從事和園 藝相關活動的過程來促進參與者獲得社交、情緒、認知、身心健康與福 祉的過程,以達到特定的治療目標。」何謂園藝治療?就是植物和園藝 活動當作媒介的治療方式。園藝治療系列用接近植物及自然方式來改善 生活適應行為。以促進生理與心理的健康。並強調使人達到舒緩身心、

得到心靈安和滿足與恢復健康的效果,因被研究證明具有治療的效益,

故稱為園藝治療。(郭毓仁、張滋佳,2010)

日本園藝療法協會認為,園藝治療師是實現這個豐富人性和高度技 術的實踐者,我們要親近自然,對植物重新認識,才能在生活中開始重 新發覺事物的「豐富」價值。廣義的園藝治療包含兩種,一是純觀賞式 的景觀療癒(Landscape therapy),以自然或人造景觀元素組合,達到 感官刺激的活動場所;二是透過實際動手參與的體驗行感知園藝治療

(沈瑞琳,2010)。

園藝治療不僅是理論、也不僅僅在於活動而已,他更可以是一種輔 助醫學、環境教育、農藝教育、復健輔助及心靈療癒的層面。園藝治療 是透過「有形」可見的活動參與,產生「無形」的內在心理,教育意義 效益。

2-2-2 園藝治療歷史發展

園藝治療( Horitcultual therapy)的發展,最早可追朔到古埃及人運用 在精神病患上。直到19 世紀末美國才將園藝治療納入到孩童與身心障 礙者身上,到了20 世紀中起,美國許多大學開始成立園藝治療訓練課 程(孫瑜成,2008)。而最早以科學數據證明園藝治療的功效,是美國

(19)

學者Dr.Ulrich 從 1972 年開始連續十年觀察住水泥病房和植物景觀病房 的療養情況,其中發現,住植物景觀病房的病患比只能看見水泥牆的病 患約提早一天出院(李翠玲,2000)。美國為最早發展園藝的國家,依 年代整理出學者或研究機構發展園藝治療時期與發展表2-2(郭毓仁、

張滋佳,2010)。

表2-2 美國園藝治療發展階段

發展年代 學者或機構 發展貢獻

1817 費城賓洲Friends 醫院 利用安靜、遮陰的森林步道與 開闊草原,設計庭園寧靜自然 環境,為早期景觀治療先驅。

1876 費城賓洲Friends 醫院 利用溫室導入園藝治療

1948 Ruth Mosher Place 提出〝Horticultural therapy〞一 詞。

1950 MichiganState University 在園藝系開始設置專門訓練課 程,並與醫院臨床,提供學位 成為園藝治療師。

1973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在園藝系開始設置專門訓練課 程,並與醫院臨床,提供學位 成為園藝治療師。

1973 美國園藝治療協會 (AHTA)

正式成立園藝療協會 研究者整理自(郭毓仁,2005)

(20)

至於國內直到2000 年於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開設第一門景觀園 藝治療課程。2014 年台大園藝系,開南銀髮養生環境學系,台北護理 學院生死教育學系與諮商研究所陸續開成立園藝治療課程。

而國內財團法人華岡興業基金會,更是不遺餘力地積極開設園藝治 療相關課程,並在通過三十小時園藝治療研習時數後授予園藝治療結業 證書,並由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ACP),針對結訓完成學員 經筆試通過後,頒發認證之園藝治療師證書,如圖2-1。

圖2-1 園藝治療師證書

近年來國內對園藝治療議題有相當多的研究,國內學者利用不同的 對象發展園藝治療的研究成果,研究對象遍及各級學生、安養院院生、

身心障礙學生及醫院患者;研究領域更橫跨健康管理,學生心理,病院 養護和教育研究,近年來依研究對象與特殊教育、身心障礙生與各教育 單位之相關研究,摘錄如下頁表 2-3 。

(21)

表 2-3 園藝治療之相關研究 作者

發表時間 題目 研究相關內容

郭毓仁 2000

利用園藝活動促進 國小學童知識及行 為之研究

藉由園藝活動,可以讓學童有多一層 的機會了解到休閒技能、營養觀念,

以及建立較健全的人格,提供初等教 育工作者在教學方式上多一個選擇的 方式。

郭毓仁 2002

唐式症患者在園藝 訓練上之表現

經由園藝訓練,讓他們學習社交及技 能上的能力提升。

曾兆良 2003

台北啟智學校園藝 課程對智能障礙者 身心差異之影響

課程對重度智能障礙、情緒障礙不顯 著。但對輕、中度智能障礙者在生 理、認知能力,知覺能力均有顯著差 異。

陳慧娟 2007

景觀與園藝療癒介 入大學生壓力減緩 之研究

利用園藝活動的療癒庭園景觀元素提 供聽覺、視覺及觸覺的活動,減少大 學生對課業壓力,對於情緒調整有很 大的助益。

朱凱薇 2007

一個種子一個希望 園藝治療活動在黎 明教養院之個案研 究

對於不同障別的院生改變的成效不 同,依照院生需求安排教材內容,更 能引起院生之自我表現慾念。

白尊仁 2008

國小特教班從事園 藝植栽之行動研究

園藝植栽活動,開創學生在自然領域 的學習,提供做中學、動手學習的機 會。

柯立祥 2011

輕度智能障礙學生 園藝活動課程與教 學設計之研究

發展適合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身心特質 與需求的園藝活動課程,作為未來園 藝活動方案編製之參考,減輕特殊教 育教師製作教材之負擔。

韓可宗 2012

與植栽實質互動及 視覺接觸對學生身 心理、行為、學業 表現及健康之影響

有無參與照顧植栽的影響,結果為需 照顧植栽之學生相較於毋需照顧植栽 之學生於狀態焦慮、福祉感受、學業 表現有顯著正面的影響。

(22)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表歸納相關文獻,目前園藝治療應用在教育對象已涵蓋國小、

國高中、高職及大學教育,且應用方式以改善情緒,學習行為或環境減 壓為研究目的居多。私人機構則以療養院患者或安養機構年長者為對象。

且實施目標以發展身心健全、培養技能與屬解壓力情緒為目標。

直自目前為止,尚無將園藝治療應用在特教生學習環境教育課程之 案例,因此僅能由先學前輩的研究內容中,提取教學方向,設計新的園 藝治療應用方向。

2-2-3 園藝治療對身心障礙學生受益發展

當心智能力發展受限時,學習與運用的能力會受損,連帶影響心理 成長。園藝活動能提高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的自我概念與休閒效益,而休 閒效益則包含生理、心理及社交效益三大項(孫瑜成,2008)。一般而 言,園藝治療對心智障礙學生的功能大致可從生理、心理、認知、社交、

休閒、職業技能等六方面探討(郭毓仁,2005)。

一、生理上的利益:藉由戶外的園藝行為,讓學生可以呼吸新鮮空氣、

接受陽光,園藝操作可以讓他們的肢體活動,例如澆水需要來回走路等,

而且又可以得到樂趣。

二、心理上的利益:從適當的課程設計,可以讓學生得到自信與自重。

例如從種子的發芽、營養生長、到開花結果,可以讓他們感覺到生命的 律動。從設計的課程安排上,讓他們自創設計,可以讓他們得到自信。

三、休閒上的利益:園藝活動是國人最喜愛的休閒活動之一,例如種花、

盆栽、插花等藉由園藝活動得到快樂。

四、社交利益:提升社交技能是園藝治療一個極大的目標之一,由於園 藝行為多屬於小組活動,彼此之間可以相互協助或分工,因此可以增加 互動的機會。

五、認知上的利益:從園藝課程中可以教導顧客一些較正確的概念,而 非只是一項行為。例如換盆的意義、播種的意義、土壤是什麼?甚至生 態保育的意義等。

(23)

六、職業技能的利益:園藝產業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資源,而園藝行為有 簡單的亦有複雜的,因此每個過程中皆需要不同的勞力行為但是其步驟 非常簡單易懂。

為特殊學生規劃園藝治療的原則最重要的方法是先了解學生的需求 後,訂定可行的目標,再利用園藝課程以及環境配置的設計來達成想要 達成的目標(李翠玲,2000)。如依照特殊學童 IEP 計劃設計,其必要 流程為:

一、確立起點能力與需求:了解特殊生的起點能力與需求。

二、編擬目標:設計學生個別化園藝治療的目標。

三、教學:先找到戶外閒置空間,並找到教室可以教導園藝治療課程,

可以讓學生照顧植物,並在戶外大家一起動手完成,在課程進行中 利用分組以提供合作及說話的機會。

四、評量:每次都要做評量及觀察,最後再做總結性評量,以瞭解達成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給予國小特教班不同障礙類型及程度的學生,以實際教學方 式,檢測園藝治療及融入環境教育課程,對於身心障礙學生的學習活動 表現。教學課程採園藝治療與多媒體紙本教學兩部分。

在園藝治療活動,針對特殊生設計園藝治療課程作為學生在農場操 作時的學習依據,進行十二週的園藝實作課程,觀察不同身障類型的學 生對於接觸自然物質(土壤、沙石、水等)的反應程度。並從記錄操作 栽種植物操作時、觀察學生學習成長的差異。

在紙本多媒體教案教學方面,進行園藝活動融入環境教育為主的核 心課程,以室內課堂教學活動呈現。並配合「個別化教育計畫」之短期 目標編寫學生適合的學習教材與教案。

3-1 研究流程

本研究計畫流程,如圖3-1,依據教育部特殊教育新課綱課程之特 殊需求類別為基準,由實際教學者或教學設計者依照學生的能力現況分 析,做為課程(教案)難易度的編寫依據。

在教學過程中觀察者(或教學者)依照學生的學習行為與情緒行為作 課程與學生之學習記錄 。如遭遇學生學習困難或施教者因課程困難,

而產生教學效果不良時,將隨時修正課程並於下次上課時作修正後觀察 紀錄。以期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情境。

待課程完成後,依照短期目標模式中的學習目標加以評估學生的學 習成長狀況,並分析學生在課程中產生的學習問題,進而評估解決方式。

(25)

結果探討 課程構想

文獻探討

設計前後測量表

前測量表評估

1、分析學生起點行為 2、設計教學教案

3、開立園藝治療處方活動

1、分析學生起點行為 2、設計教學教案

3、開立園藝治療處方活動

園藝治療學習觀察記錄 環境教育學習觀察記錄

學生學習歷程後測行為量表評估

量表數據整理分析

圖3-1 研究流程圖

(26)

3-1-1 課程構想

課程架構上跳脫傳統特教班授課教學方式,以園藝治療處方代替單 純的農場種植活動,以五感提升,色彩韻律,自我接納,人際互動與肢 體訓練為中心。設計適合特教班老師適合教學操作的環境生活教育課程。

3-1-2 撰寫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教案設計是教學活動實施的主要參考架構,同時也是教 學活動進行的設計圖(林進材、林香河,2012)。有了完善的教案才能 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進而提升教師的教學品質,收到教學的預期效果。

本計畫研究教案設計及相關學習單、教材在第四章說明。

3-2 教學前後測量表

特教生擁有與一班生不一樣的感官認知,每個學生在個體上差異性 極大,為了瞭解學生在本研究計畫中,教學活動是否有正向的影響。因 此教學者必須在課程開始前為學生做一系列的前測,以得知其起點行為 能力。前測紀錄可作為個人成長評估依據,亦可利用統計函數分析群體 教學成效的信度。

3-2-1 園藝治療效益前後測問卷表(發展遲緩)

第一份量表依據華岡實業園藝治療研究中心發展量表「園藝治療效 益前後測問卷表(發展遲緩)(郭毓仁,2015b)編寫。主要以大肢體活動、

小肢體活動、情緒、認知、語言和社會適應等,六項目標評估學生行為 能力改變幅度。如下頁表3-1。本效益評估表針對特殊教育學生做前測 的起點行為評估,以及在完成教學後之成長效益作後側評估。評估內容 分為六項能力指標,檢核表皆由教學者與協同者討論後評估決定。

(27)

表3-1 園藝治療課程前後效益評估表(發展遲緩)

學生:________評估人員: __________ 日期: 前______後______

項目 前/後測 非常差 差 還好 不錯 非常好

大肢體活動 前測 1 2 3 4 5

後測 1 2 3 4 5

小肢體活動 前測 1 2 3 4 5

後測 1 2 3 4 5

認知 前測 1 2 3 4 5

後測 1 2 3 4 5

情緒 前測 1 2 3 4 5

後測 1 2 3 4 5

語言 前測 1 2 3 4 5

後測 1 2 3 4 5

社會適應 前測 1 2 3 4 5

後測 1 2 3 4 5

前測總分:___________ 後測總分:_____________ 前後分數差異:________

每一指標的評估細目分述如下。

(一)大肢體活動:包含身體肌肉運動狀況,學生是否能正確使用上、

下肢完成活動。觀察重點為上肢搬運能力、下肢蹲站能力、彎腰 與肌耐力。

(二)小肢體活動:包含手指的抓、捏、戳洞與撿拾能力。觀察重點為 工具抓握,拔雜草、挖培養穴。

(三)認知:特殊生皆有自己獨特性的認知學習能力,學生必須有明確 的課程學習反應,如此指導者才能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控。觀察重 點為了解課程活動內容、反應的正確性。

(四)情緒:特教生對於沒有接觸過的事物,往往具有極高的排斥性。

(28)

味 觸 嗅 聽 視

因此 在課程活動中,老師必須做好提前預告,以減低特教生因 焦慮感而產生活動的抗拒。觀察重點為學生學習時心情穩定、放 鬆與排斥現象。

(五)語言:特教生的語言溝通依照程度分為口語理解,肢體語言理解。

園藝治療內容需要大量指令,為引導學生做出正確動作,因此語 言理解惟不可缺少之分析項目。觀察重點為學生對於老師的指令 了解、口語應對的正確性。

(六)社會適應:為了增進學生團體生活合群認知,以即及變換生活場 所時的適應能力,進一步對生活環境產生認知行為。觀察重點為 與同學合作能力、活動場地的適應與同學合作能力。

3-2-2 五感覺知

所謂五感指的是利用眼、耳、鼻、舌和皮膚透過感覺器官刺激神經 傳達造成身體的視、聽、嗅、味、觸覺五種感覺反應圖3-3。一般人主 要以透過視,、聽覺為主要學習方式,嗅、味、觸覺為輔助學習。但是 對於身心障礙學生,因學習專注力短暫,無法進行長時間的認知學習,

所以必須在學習中輔以其他的五感刺激課程維持其學習動機。

圖3-2 五感覺知學習距離影響圖資料來源:(郭毓仁,2015a)

(29)

為了瞭解學生在學習前的五感刺激強度,五感體認前後測評估表配 合本研究教學單元中,設計學生應具備的五感體認先備經驗,做為教學 時的學習對策。本評估表重點針對學生手、腳部觸覺靈敏度觀察其優劣 程度,與學生對於某些行為的排斥程度。

(一)腳部對土壤的感覺

關於腳部評估的重點,在於學生是否能夠接受未穿鞋而行走在自然 環境中。學生對於腳部對於接觸土壤或草地感覺的接受程度,直接影響 到參與園藝活動的強度。正面的活動反應,有助於學生體認園藝活動並 將強化學習效益;負面的活動反應,阻礙學生操作技能學習,降低學習 效益。

腳部對土壤感覺評估如表3-2。分為六項評估項目,其中前四項為 學生能夠做到赤腳在農地活動之強度為評分基準,最後兩項則為學生是 否能透過腳掌或腳掌皮膚的感覺判斷外在環境的不同。

表3-2 腳部對土壤感覺評估表

檢核項目/ 評估分數 優 可 普通 差 弱

A1 能穿拖鞋踩在泥土地上。 5 4 3 2 1

A2 能赤腳踩在泥土地。 5 4 3 2 1

A3 能赤腳在泥土地上行走。 5 4 3 2 1

A4 能赤腳踩在草地上。 5 4 3 2 1

A5 能在打赤腳時,判斷潮濕的土

壤。 5 4 3 2 1

A6 能透過腳底的感覺,判斷泥土地

或草地。 5 4 3 2 1

(二)手掌對土壤的感覺

手部的感覺反應,是在操作園藝治療活動時最重要的發展項目。身 心障礙學生常因先天觸覺敏感過高,而抗拒接觸細微顆粒或不常接觸之 物體。因此間接降低學習效果。表3-2 主要觀察學生的手部園藝技能與 空手時接觸土壤或判斷潮濕的反應。

手部的感覺與技能操作,是特教生在學習除了視覺觀察外,最重要

(30)

的學習模式,因此本研究中,B1 到 B4 為實施園藝活動時,能夠正確、

不排斥接觸土壤的完成工作。B5,B6 為學生能利用手部的感覺判斷土 壤的潮濕程度,其中也能讓學生觀察到對於水的乾濕變化不同。

表3-3 手掌對土壤的感覺檢核評估表

檢核項目/ 評估分數 強 可 普通 弱 差

B1 能利用鏟子在泥土地挖出 5 公分

大小的洞穴。 5 4 3 2 1

B2 能利用鏟子推成 10 公分高的土堆

平台。 5 4 3 2 1

B3 能用雙手直接在泥土地挖出 5 公

分大小的洞穴。 5 4 3 2 1

B4 能空手直接推成 10 公分高的土堆

平台。 5 4 3 2 1

B5 能利用手掌,判斷乾燥的土壤。 5 4 3 2 1 B6 能利用手掌,判斷潮濕的土壤。 5 4 3 2 1

(三)手指對植物葉子的感覺

表3-4 針對學生在手指精細動作感覺上的精熟能力,反映手指感官 連接到植物型態認知的強度。

表3-4 手指對植物葉子的感覺檢核評估表

檢核項目/ 評估分數 強 可 普通 弱 差

C1 能用手指判斷植物的葉子。 5 4 3 2 1 C2 能用手指摘除植物的葉子。(雜草) 5 4 3 2 1 C3 能用手指尖分辨分辨植物的莖和

葉。 5 4 3 2 1

(四)手掌對植物質感的感覺

表3-5 針對學生能夠正確判斷在植物不同的表面質感下,運用適當 的園藝技能正確、安全的處理植物。並藉由植物不同的質感,簡單的分 辨植物類型和名稱。

表3-5 手掌對植物體質感的感覺檢核評估表

(31)

【手掌對植物體質感的感覺】 強 中 普通 弱 差

D1 能分辨植物體粗糙的質感 5 4 3 2 1

D2 能分辨植物體光滑的質感 5 4 3 2 1

D3 能分辨植物體樹幹凹凸不平的質 感

5 4 3 2 1

D4 能分辨植物體尖銳的質感 5 4 3 2 1

評估分數說明:老師或觀察人員在記錄學生表現時,可先針對學生 的起始行為做紀錄。即在老師完全不協助或提示下,學生能夠按照以上 分項檢核項目達成的能力做起點行為判斷。

3-3 個別化教育計畫

學習行為目標,觀察依照教育部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九條內文中,

第三項「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達成學期教育目標之評量方式、日期及 標準。」

本研究計畫因同時與班級正規課程計畫有所關聯,因此於下表列出 IEP 短期目標,學生學習目標,如表 3-5 到表 3-9。本表用於學生在園藝 活動教學活動時,教師在特定的日期紀律學生的學習變化。表格教學計 劃中學習目標加以設定。作為教師在檢核學生學習進度與教師教學課程 計畫的依據。

按照高雄市特殊教育發展中心提供之「個別化教育計畫」中(以下 簡稱IEP)(謝碧月,2012)。擬定每位學生的學習目標與達成目標,

評量方式為形成性評量,並於課程結束時完成總結性評量。

表3-6 主記錄學生對於活動中各項精細動作之完成度,依照學生能 力目標做個別的精熟度設定,以百分比符號表示。

表3-6IEP 短期目標檢核表-手部精細動作 學生:○○○ 起始日期:2014/9-2015/1 單元名稱:手部精細動作

短期目標/日期 9/5 10/16 11/14 12/12 1/9 教學 決定

(32)

能用指尖摘除植物的葉 子或雜草達60%。

能撿拾小於2CM 內的石 塊60%。

能撿拾小於1CM 內的石 塊50%。

能用手指在土堆戳深約 3CM 的洞穴 70%。

能將彩色石頭鋪滿盆栽 表面90%。

能完成姓名植栽標示牌 並插在土裡40%。

(33)

表3-7 主記錄學生對於活動中腳部感覺度,依照學生能力目標做個 別的精熟度設定,以百分比符號表示。其中觀察項目應附加記錄學生適 應行為問題。

表3-7 IEP 短期目標檢核表-腳部感覺適應 學生:○○○ 起始日期:2014/9-2015/1 單元名稱:腳部感覺適應

短期目標/日期 9/5 10/16 11/14 12/12 1/9 教學 決定 能穿拖鞋在泥土/草地行

走80%。

能赤腳站在泥土/草地上 60%。

能赤腳在泥土地行走 70%。

能赤腳在草地行走60%

能利用赤腳時的感覺,

判斷土壤的潮濕度 50%。

能利用赤腳時的感覺,

判草地的潮濕度50%。

(34)

表3-8 主記錄學生對於活動中手部感覺度,依照學生能力目標做個 別的精熟度設定,以百分比符號表示。其中排除學生先天擺位不良後,

設定學生能達到的操作目標。

表3-8 IEP 短期目標檢核表-手部感覺操作適應 學生:○○○ 起始日期:2014/9-2015/1 單元名稱:腳部感覺適應

短期目標/日期 9/5 10/16 11/14 12/12 1/9 教學 決定 能利用鏟子在泥土地挖

出5 公分大小的洞穴 60%。

能利用鏟子推成10 公分 高的土堆平台40%。

能用雙手直接在泥土地 挖出5 公分大小的洞穴 50%。

能空手直接推成10 公分 高的土堆平台40%。

能利用手掌,判斷乾燥 的土壤60%。

能利用手掌,判斷潮濕 的土壤60%。

(35)

表3-9 主記錄學生對於植物或環境表面質感的感覺能力,依照學生 能力目標做個別的精熟度設定,以百分比符號表示。設定學生能達到的 操作目標。

表3-9 IEP 短期目標檢核表-手部對環境質感判斷 學生:○○○ 起始日期:2014/9-2015/1 單元名稱:腳部感覺適應

短期目標/日期 9/5 10/16 11/14 12/12 1/9 教學 決定 能分辨植物體粗糙的質

感80%。

能分辨植物體光滑的質 感80%。

能分辨植物體樹幹凹凸 不平的質感80%。

能分辨植物體尖銳的質 感80%。

能利用手掌,判斷乾燥 的土壤80%。

能感知植物質感後,做 出正確的觸摸行為 80%。

(36)

表3-10 主記錄學生對於味覺感覺能力,對於學生能夠反應的行為 以百分比符號設定學生能達到的操作目標。

表3-10 IEP 短期目標檢核表-嗅覺感覺適應 學生:○○○ 起始日期:2014/9-2015/1 單元名稱:嗅覺感覺適應

短期目標/日期 9/5 10/16 11/14 12/12 1/9 教學 決定 能分辨植物葉子溫和刺

激的味道。

能分辨植物花朵溫和刺 激的味道。

能分辨精油。

能挑選自己喜愛的精油 香味。

能感受精油香氣後表現 出放鬆的狀態。

觀察者可藉教學活動中以形成性評量方式紀錄及在最後的總結評量 做為學習達成度的判斷。紀錄方式依照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分述如 下:

一、形成性評量方式:

由教學者依照課程教案進度自行訂定評量檢核時間,檢核方式可依 教學行為方式用口語測驗,操作測驗或反映測驗作評量方式。並且依照 0%~100%的精熟度施以 1~5 的評分代號。。教學者可綜合下表 3-10 及 以下四項學生表現行為評估:如下表 3-11

(一)獨立完成的程度。

(二)達成的正確性(幾次中有幾次通過,答對的百分比)。

(三)達成的精熟度(連續幾次通過)。

(四)完成的份量、品質或速度。

(37)

表3-11 短期目標精熟度評分標準 百分比%或分數 代號 評量標準

80~100 5 獨立完成無錯誤、認知回答正確。

60-79 4 獨立性完成但有錯誤。

40-59 3 經協助後完成。

20-39 2 無法獨力完成須經協助或提示。

0-19 1 無反應、或有排斥抗拒反映與無法完成工 作。

資料來源:研究者本班IEP 撰寫規定 總結性評量方式:

教學者在教學完成或期末,依照短期目標檢核表加以平均並依照精 熟度決定,該項目標是否完成目標教學、繼續目標教學或是放棄目標教 學等。以利下學期課程設計時作為撰寫教學行為目標之依據。如表3- 12。

表3-12 短期目標教學總結表 代號 精熟度% 教學決定

○ 60~100 完成

△ 20~39 繼續

× 0~19 放棄

3-4 研究對象及場所

本計畫採同一班中不同類型身心障礙學生6 名作教學研究觀察。學 生障礙類別分別以下列出其身障組別及輕重程度,並簡述其能力現況,

做為課程設計及教學行為依據。教學場所以本人在職之文山國小特教一 班與教室後帶狀農場進行活動。

3-3-1 學生類型

本班學生數為十人,經導師評估與家長同意後,挑選能力在可認知 學習階段與可經訓練後學習階段之學生,排除嚴重情緒行為障礙,腦性 麻痺及嚴重自閉症學生。分別規劃三組不同類型學生作為觀察對象。

(38)

第一組為中重度智能障礙類型如下表3-13,學生數兩位為本班認知 及行為能力較好之學生。一名為智能障礙一名為通覺障礙伴隨智能障礙。

其中小六生為罕見疾病威廉氏症,此症狀特質為說話及語文的某些向度 上、社會互動技巧以及聽覺機械性的記憶(auditory rote memory),比 起同心智年齡的發展遲緩兒童表現要來的好,有些甚至在音樂、藝術上 面有傑出的表現;但相對的,空間認知及精細動作的能力便不佳。不怕 生、喜歡與人交談及聊天、表現出十分有禮貌的樣子。不過比較喜歡與 年紀大的朋友或是長輩聊天,而不是與同年齡的同學玩在一起。

編號 姓名 年級 障礙程度 身心狀況簡述 1 小妤

六 輕度 威廉氏症

可接受理解老師的指令達90%,

有中度的觸覺敏感現象,排斥對 於物品觸及他的皮膚(手,

腳)。指尖敏感,不喜歡弄髒雙 手,強迫他時會出現抗拒現象。

2 小玲 女

五 中度、伴隨 聽覺障礙

目前配戴助聽器,大肢體動作緩 慢 可理解老師的指令,精準度 不好。喜歡幫忙老師做事,或主 動替同學拿東西。

表3-13 智能障礙組

第二組為一名唐氏症女生表3-14。做事勤快,善於言詞表達,與師 長互動良好。因小二時因先天心臟瓣膜開刀治療,目前修養期,無法進 行強度較高活動。

表3-14 唐氏症組

編號 姓名 年級 障礙程度 身心狀況簡述

3 小慧 女

三 智能障礙 中度

認知能力良好,可與老師進行一般 性對話,並完成簡單工作。身體柔 軟度極好,手部精細動作不穩定,

身體平衡協調度也不好。

(39)

第三組自閉症類型,非典型自閉症,可以透過聽覺接收老師教學指 令與利用一對一操作學習技能,如表3-15。此組學生類化能力極弱,且 對於顆粒介質較粗造之物品有排斥性,不容易接受新課程學習,為三組 中教學難度最高之一組。

表3-15 自閉症組 編號 姓名 年級 障礙程度 身心狀況簡述

4 小豪 男

二 中度 可聽從老師的指令完成熟悉的動,

未接觸過的事物會有退縮的行為。

喜歡接觸水和聽水聲。有觸覺敏感 現象,遇到較粗糙的問題會退縮。

無句型之口語,僅能說出簡單句與 師長的溝通。

5 小晴 女

一 中度 可聽從老師的指令完成熟悉的動。

肢體動作不好,行動受限於肌肉發 展柔軟度極為不佳,無法以蹲姿維 持工作姿勢,行走緩慢。右手有 先 天性尺橈骨融合症,手心無法朝上 翻轉。

6 小彥 男

三 輕度 由普通班更改安置入班,與老溝通 及動作指令接收皆無問題。有失神 性發作癲癇症狀,一天約2、3 次不 等。喜歡圓形的物品,如氣球,彈 力球。做事容易偷懶停頓,無法快 速完成工作。觸覺極為敏感,非常 畏懼痛覺,常因肢體碰撞就大呼小 叫

3-4-2 協同教學者

陳老師:於特教班任教時間十年。與作者為同一特教班之導師,負 責指導學生生活課程,體能課程。並於協同課時合作指導學生其他領域 類型課程。在本次計畫中,協助學生肢體動作方面的輔助與進行綜合活 動時的分組教學。

曾老師:擔任特教班教師助理員3 年。主要協助學生行動上的安全,

(40)

以及在綜合活動時的分組教學。並協助學生完成整潔工作。

(41)

3-4-3 教學場地

本計畫教學環境包括特教一班教室、清潔陽台、戶外農場,如圖3- 3。與草地空間四個區域。其中可由教室陽台直接通往戶外農場,以方 便學生自由進出室內外。

圖3-3 教學場所活動區示意圖

特教一班教室:學生上課生活主要學習空間,備有多媒體設備,活 動教學空間。圖3-4。

圖3-4 特教一班教室教學空間示意圖

(42)

(二)清潔陽台:連接教室與戶外農場後方約2m×4m 長型空間,地面 為磨石子地,適合讓學生習慣赤腳接觸地面的觸感。

(三)戶外農場:戶外園藝治療活動時上課場地,場地環境為一帶狀形 封閉空間如圖3-4,面積大小約 3m×50m,可連接各班教室對於 學童自由活動時極為安全。本次計畫運用面積為3m×30m。

(A) (B)

圖3-4 戶外農場規劃(A)前 (B)後現況圖

(四)草地空間:草地位置在教室前面連接操場,面積廣大的學生活動 戶外空間。依照計畫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體驗自然環境感覺。

3-5 課程設計

為了讓老師能達成教學目的,因此在每個教學活動中,必須詳細且 清楚的記錄課程活動的相關細節。

本次研究設計目標參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 原則及課程綱要,2011,教育部」。其中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於認知 功能嚴重缺損學生之應用手冊」。當中提及了在「最小限制,最大發 展」的前提下,特教孩子應盡可能的參與融合教育環境的學習,因此即 便是認知功能嚴重缺損的孩子,亦不應只限於在隔離的環境中學習。

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主旨,在於讓學生親自探究自然 與科技的奧妙,進而學習獨立思考與創新的思維。對於特教學生而言,

要學習生活環境的相關知識技能,長久以來特殊教育教學中,遙不可及

(43)

的目標。本研究方法將針對認知功能嚴重缺損之學生(包括低功能自閉 症學生、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或中重度智能障礙伴隨有感官、肢體或情 緒等其他障礙之多重障礙學生)進行調整設計。

教學時間為每周二與周五的上午休閒生活課,如表3-16。*記號所 示。每日其中一節或下課時間,作為觀察學生園藝活動獨立技能應用。

如澆水、拔草或農場巡視等。

表3-16 班級課表

一 二 三 四 五

8:40 9:20

健康 與體育

健康 與體育

休閒生活 (團體音樂)

社會 適應

休閒生活

*(園藝) 9:30

10:

10

國語 國語 數學 休閒生活

(音樂)

休閒教育 (美術) 10:

30 11:

10

數學 休閒生活

*(園藝) 國語 數學 職業生活

(大掃除) 11:

20 12:

00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13:

30 14:

10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休閒教育 休閒生活

14:

20 15:

00

社會適應 職業生活 職業生活 自然科技

15:

10 15:

數學 自然科技 職業生活 自然科技

(44)

50

在當前「最小限制,最大統和」的前提下,特教生應盡可能的參與 融合教育環境的學習,即便是認知功能嚴重缺損的孩子,亦不應只限於 在隔離的環境中學習(盧台華,2008,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發展 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以下稱為特教新課綱。

本次研究計畫中的教案設計,參考特教新課綱,國民教育領域階段 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依據,搭配園藝治療理念發展出適合中重度身 心障礙學生學習之環境教育課程。

園藝治療課程方面,參考財團法人華岡興業基金會園藝治療研究中 心「園藝治療方案課程」。(郭毓仁,2015)。利用園藝植物的介入活 動,消除學生對於直接學習的抗拒感,並產生移情效果,達成由自我設 計作品、照顧植物等活動而達到教學目標。本課程架構內容說明如下表 3-17:

一、課程名稱:以園藝治療,環境教育課程兩項為主要核心課程中心。

二、學習主題:包含自然環境、園藝環境、農地施作技術、植物感官體 驗、農地感官體驗、生活環境認知、愛護地球等六個學習主題,讓 學生由了解生活環境開始引發興趣,再進入學習體驗中達到園藝治 療的目的,最後回歸愛護地球的環境教育教學課程。

三、單元名稱:以明確、直接、生活化的方式命題,作為每一活動單元 的課程教學名稱。其內容依照主題安排編寫包括我是小農夫、認識 大自然、我會翻土挖洞、種植花/菜苗、摸摸看,聞聞看、踩在泥 土裡、節能減碳、地球only one 等八個單元。

四、教學目標:以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領域目標,依照本研究課題 規劃之核心課程,訂立學生所能習得的能力。

(45)

表3-17 園藝治療課程架構

課程名稱 學習主題 單元名稱 教學目標

園藝治療 環境教育

園藝環境 一、我是小農夫 1、認識常見的蔬菜水果。

2、認識常用的園藝工具。

3、培養園藝活動興趣。

4、養成尊重植物生命態度。。

園藝治療 環境教育

自然環境 二、認識大自然 1、認識土壤與植物的關係。

2、認識陽光與植物的關係。

3、認識水與植物的關係。

4、認識氣候與植物的關係。

園藝治療 農地施作 技術

三、泥土好朋友 1、培養正確的工具使用。

2、建立親近土壤。

3、建立園藝的基本工作項目。

園藝治 療

農地施作技 術

四、花園設計師 1、會使用小鏟子挖土。

2、用手除去土壤裡的大石頭和雜物。

3、會將培養土和肥料用手或鏟子均勻 攪拌。

4、會自行設計園區植物的種植位置 園藝治

植物感官體 驗

五、摸摸看,聞 聞看

1、能運用嗅覺體驗植物獨特的氣味。

2、能夠運用植物精油,放鬆身心。

3、能夠利用觸覺體驗植物體特性。

園藝治 療

農地感官體 驗

六、踩在泥土上 1、能赤腳感受土壤濕度變化。

2、能赤腳感受草地感觸。

環境教 育

生活環境認 知

七、節能減碳 1、能在照顧植物時,達到節水節能觀 念。

2、了解節能減碳的意義和目的。

3、習得生活上可以節能減碳的方法。

4、能在生活中落實「節能減碳」。

環境教 育

愛護地球 八、地球only one 1、認識地球暖化對地球的影響。

2、認識環境污染的原因。

3、認識愛護地球的方式。

(46)
(47)

3-5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又稱「教案」,是指教師在教學前依據教學 目標、單元特性、學生背景等因素,將上課時擬使用的教材、教學資源、

教學方法與步驟、以及所使用的教具等,事前加以計畫並一一列舉出來,

以利教學活動的進行,編製教案的步驟如下:

一、確立目的

編製教案時應考慮教案的目的是一般教學用、觀摩教學、試教教學、

甄試教學,依不同目的在時間分配、教學資源配當需進行調整;同樣的,

依不同教學內容可分為章、節、課、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本研究為單元 教學活動設計。

二、瞭解情境

教案編寫過程除了參考教材及資料外,並應考慮學生的程度、起點 行為、教學場所來調整教學活動。

三、編選教材

教材以學校使用的教本為主,其次參考其他版本、自編教材或補充 教材,除了教案撰寫內容外,亦需將自編教材或補充教材附於教案之後。

本教案為自編教材與園藝治療處方並用。

四、決定方法

教學方法如示範教學、練習教學、講述法、視聽教學等方式,均可 在教學活動中穿插應用,提昇教學效果。

五、準備教具

教具包括黑板、白板、投影機、掛圖等項,利用教具提昇教學效果。

將教學過程中的每一細節都詳細的寫出來,以便教師可事先模擬演 練教學過程,使教學能夠依序的順利進行,同時也可以反覆檢視教學活 動與內容是否適切合宜(陳英豪、何國華、吳坤壽,1994)。

本研究主要教學計畫共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教學活動設計中包含 課程人數、教學時間、授課時間、學習領域、教學研究及教學流程內容,

均整理於表3-18 中。

表3-18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案一覽表

單元 單元教案表名稱 表編號

(48)

1 單元教學分析(我是小農夫) 表3-19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我是小農夫) 表3-20 2 單元教學分析(認識大自然) 表3-21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認識大自然) 表3-22

3 單元教學分析(泥土好朋友 表3-23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泥土好朋友) 表3-24 4 單元教學分析(花園設計師) 表3-25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花園設計師) 表3-26 5 單元教學分析(摸摸看,聞聞看) 表3-27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摸摸看,聞聞看) 表3-28 6 單元教學分析(踩在泥土上) 表3-29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踩在泥土上) 表3-30

7 單元教學分析(節能減碳) 表3-31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節能減碳) 表3-32 8 單元教學分析(地球only one) 表3-33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地球only one) 表3-34

(49)

表3-19 單元教學分析(我是小農夫)

單元名稱 1、我是小農夫

適合人數 1-6 人 教學時間(節數)80 分鐘(2 節) 學習領域 生活認知

適合類型 □具有行為能力,四肢協調性佳,可用手指做抓握動作。

□具有行為能力,但四肢協調較差,可在老師協助下完成

目標摘要

對應手部觸覺療癒活動(檢核)目標,使學生能在接觸工具,土壤時,觸及 不同質感的園藝環境介面。

1、認識常見的蔬菜水果。

2、認識常用的園藝工具。

3、培養園藝活動興趣。

4、養成尊重植物生命態度。

教 學 研 究

教學 資源

1、常見的蔬菜水果(實物展現)

2、園藝工具(鏟子、耙子、澆水桶)

3、菜苗、盆器、栽培土

4、魔晶土、袖珍椰子,透明塑膠容器

教 學 過 程

第一堂

1、認識生活中的蔬菜水果。

2、認識園藝工具。

3、將魔晶土泡水膨脹。

4、鼓勵同學互相交換各種顏色的魔晶土。

5、將袖珍椰子分株,並且栽種在魔晶土中。

第二堂

6、複習蔬菜水果和園藝工具。

7、將培養土填滿栽培盆器中。

8、將菜苗種植在盆器中。

9、能按時澆水。

教 學 法

教學前測、互動教學、團隊合作、觀察個別評量。

(50)

表3-20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我是小農夫)

單元名稱 1 我是小農夫

具體目標 教學流程及內容設計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讓學生了 解學習環 境中的各 種事物名 稱。

學習正確 的操作及 完成工 作。

第一堂

【引起動機】

1、為了要準備魔晶土栽種,先讓學生浸泡尚 未膨脹前的魔晶土顆粒。

【發展活動】

1、利用核心課程設計一些認知性的先備知 識,(如常見蔬菜水果)。將原本紙本課程的 認知圖片,以實物呈現,並且鼓勵讓學生觸碰 抓取。

2、指導學生分辨鏟子和耙子的用途。

3、指導學生將袖珍椰子分株(一人 3 株)並將 根部泥土清洗乾淨。

4、將膨脹完成的魔晶土倒入透明容器中。

5、鼓勵學生互相交換各色的魔晶土。

6、將袖珍椰子種入魔晶土內。

【綜合活動】

7、讓學生互相展示完成的作品。

第二堂

【引起動機】

1、回顧魔晶土盆栽生長情況

2、複習上一堂課認識的蔬菜水果,園藝工 具。

【發展活動】

3、引導學生利用盆子舀取培養土,撒在土壤 後,用鏟子或徒手將培養土和原土翻攪均勻。

4、讓學生徒手(手指)挖掘直徑 5~7 公分,

深10 公分的洞穴,如有不敢接觸土壤的學生,

則暫時利用鏟子輔助。

5、由老師示範移植白菜苗。(工作分析如 下)

5 分

25 分

10 分

3 分

12 分

15 分

教室內透 明杯 彩色魔晶 土

自編紙本 教材 實物體驗

園藝實作 彩色魔晶 土盆栽

小鏟子

菜苗

觀察 個別 評量

(51)

(1)由培養盆連同根部土壤拿取整株菜苗。

(2)將菜苗放入栽培洞穴中。

(3)用手指填平菜苗周圍空隙,並輕拍土 壤。

【綜合活動】

6、讓學生完成 1-5 株的菜苗種植工作。

表3-21 單元教學分析(認識大自然)

單元名稱 2、認識大自然

適合人數 1-6 人 教學時間(節數) 80 分鐘(2 節) 學習領域 生活認知

適合類型 □具有認知行為能力,可與老師作口語問答互動。

□具有認知行為能力,可用指認方式與老師互動。

目標摘要

利用多媒體影片、圖片與自編教材。建立學生對環境認識的先備知識。

並且引發學生對園藝環境治療課程的興趣。

1、認識土壤與植物的關係。

2、認識陽光與植物的關係。

3、認識水與植物的關係。

4、認識氣候與植物的關係。

教 學 研 究

教學 資源

1、多媒體器材(電視或投影機,圖片,自編教材)。

2、實體教材(土盆,水盆,電風扇) 3、水草、玻璃瓶、彩色石頭。

4、衛生紙,彩色筆,毛根。

教 學 過 程

第一堂

1、觀賞自然山川風景影片。

2、實際體驗土壤,水,風的感覺。

3、利用影片和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四季的環境變化。

4、製作水草小盆栽。

第二堂

1、利用圖片指認春夏秋冬。

2、配對土壤、陽光、水對植物的重要性 3、分辨氣候冷熱。

(52)

4、製作季節紙花。

教 學 法

教學前測、互動教學、團隊合作、觀察個別評量。

(53)

表3-22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認識大自然)

單元名稱 2、認識大自然

具體目標 教學流程及內容設計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讓學生了 解植物成 長的主要 物質

能清洗雙 手雙腳,

回復乾 淨。

第一堂

【引起動機】

1、利用多媒體引導認知性的先備知識。將原 本紙本課程的認知圖片,以實物呈現,並且 鼓勵讓學生觸碰抓取。

【發展活動】

1、利用實際的素材,如土盆,水盆讓學生利 用視覺去觀察外部特徵;對於認知較差或無 正確口語能力的學生給予部分口語提示。

2、讓學生用手觸摸砂土,並且說出摸到的感 覺。

3、讓學生用手觸摸水,並且說出摸到的感 覺。

4、讓學生體驗太陽溫暖的感覺。

5、製作水草小盆栽

【綜合活動】

1、讓學生互相展示完成的作品。

第二堂

【引起動機】

1、為水草小盆栽換水,藉機引導學生生活環 境衛生教育。

【發展活動】

2、觀看四季的影片並且能依照圖片說出或指 出四季環境的不同。

3、能分辨春夏秋冬對植物的影響。

4、讓學生操作圖卡配對春夏秋冬的順序。或 老師安排的學習單作業。

5、製作季節紙花

【綜合活動】

互相欣賞自己製作的紙花,並拍照紀錄。

5 分

15 分

10 分

5 分

20 分

10 分 5 分

教室內自編 紙本教材多 媒體影片

實際物體觸 摸砂土水 電燈

圖卡 學習單

觀察個 別評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009) Relating freshwater organic matter fluorescence to organic carbon removal efficiency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1993) Filter mechanisms in

(2009) Relating freshwater organic matter fluorescence to organic carbon removal efficiency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1993) Filter mechanisms in

As the advantages for Excitation Emission Fluorescence Matrix (EEFM), including little sample used, without pretreatment and fast analysis, EEFM has the

Therefore,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acquire off-campus teaching and planning skill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including site selection, activity planning,

(2010)。 Essential , not option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in early childhood centres. M.(1981)。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outdoor/environmental education。:Wiley

附錄二十一 主題「一起愛地球」幼兒校外教學-繪畫作品的表現 附錄二十二 主題「地球我的家」幼兒校外教學-繪畫作品的表現 附錄二十三

(1993) 。 Fostering a sense of wonder during the early chilhoodyears Columbus,OH:Ohi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Offi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the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