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

Copied!
1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環境繪本融入低年級綠色消費教學研究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Picture-books Merged with Green Consumption for One-grade Elmentary

Students

(初稿)

指 導 教 授 :賴 文 亮 教授

研 究 生:秦意清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6 月

(2)

I

摘要

過去國內雖有小學教師進行繪本資源融入環境教育,並探索學生在 環境的覺知、知識與環態度的變化,但是利用環境繪本融入綠色消費在 低年級教學的可行性、教學實施歷程與學生在環境教育目標的學習成效、

研究者參與教學設計及教學後的成長情形,仍少見完整記錄。故本研究 採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綠色消費」活動為主題架構,透過研究者在課 堂上觀察紀錄、學生作品、訪談、教師觀察、省思札記等多重方式蒐集 資料,並進行歸納與分析,獲得如下重要的結論:

(1)學童整體綠色消費知識之前後測經 t 檢定達顯著差異,且知識成效具 延宕效果。(2)學童能將綠色生活實踐在生活中,包括檢視是否有購物需 求、自備購物袋及關掉電源。(3)透過繪本的媒介,無法直接接觸的生活 經驗,學童可透過繪本瞭解及感受。(4)繪本融入課程設計,學童不但學 習興致高,並發現實際的探究學習和行動比傳統教學法更有成效。(5)學 童利用所學的綠色消費知識,採分組合作方式進行繪本創作,發現部分 組別能藉由想像進行創作,產生屬於低年級可以接受的新繪本,為本研 究最大的收獲。

關鍵詞:環境教育、環境繪本、綠色消費、行動研究

(3)

II

Abstract

Some teachers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had integrated the resources of picture-book in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xplored the changes of student’s awareness,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

However, few complete records can reveal the feasibility of environmental picture-book integrated into green consumption for the students in junior class, o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for student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oal as well as the growth of researcher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Therefore, this study adopted s “Green Consumption” activity, life curriculum for lower grades in of elementary school as the theme architecture. Through the collections of multiple information, such as observation records in class, students’ works, interviews, observation by teacher and reflective journal, etc.,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conclusions were found in this research: (1) Students’ overall green consumption knowledge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ased on t test and with delayed effect on knowledge effectiveness; (2)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life in their daily living, including to examine of shopping demand, to reuse personal shopping bag and to save power; (3) Having a perception on life experiences not direct touch through picture- books; (4) Higher promotion in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for integrating picture book into course desig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5) New production picture-book from junior students after learning reveals the value for this study.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picture book, Green consumption, Action research,

(4)

III

誌謝

(5)

IV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前言 ... 1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 ... ……2

1-3 名詞解釋 ... 2

1-4、研究範圍與限制 ...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5

2-1、綠色消費 ... ..5

2-1-1 綠色消費緣起 ... 5

2-1-2 綠色消費定義 ... 6

2-1-3 綠色消費原則 ... 7

2-2、綠色消費教學 ... 11

2-2-1 綠色消費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 11

2-2-2 推動綠色消費教育的必要性 ... 15

2-2-3 綠色消費教學內涵 ... 17

2-2-4 綠色消費教學的課程發展 ... 19

2-2-5 綠色消費教學相關研究 ... 21

2-2-6 國小綠色消費教學現況 ... 22

(6)

V

2-3、繪本與環境教育 ... 25

2-3-1 繪本的定義 ... 25

2-3-2 繪本的教育功能 ... 26

2-3-3 繪本與環境教育 ... 27

2-3-4 繪本創作教學 ... 31

第三章研究方法 ... 34

3-1 研究架構及流程 ... 34

3-2 研究方法 ... 36

3-2-1 內容分析法 ... 37

3-2-2 行動研究 ... 38

3-2-3 資料蒐集 ... 39

3-2-4 資料分析 ... 41

3-3、研究對象背景分析 ... 44

3-3-1 學生部分 ... 44

3-3-2 教學者 ... 44

3-3-3 參與行動研究人員 ... 45

3-4 研究信效度 ... 45

3-4-1 研究的信度 ... 45

3-4-2 研究的效度 ... 4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47

4-1 課程準備階段 ... 47

4-2 綠色消費教材設計 ... 48

4-2-1 減量教學教材設計 ... 49

4-2-2 重複使用教學教材設計... 49

4-2-3 回收再生教學教材設計... 50

4-2-4 講求經濟教學教材設計... 51

4-2-5 環境繪本教學教材設計... 52

4-2-6 社區巡禮教學教材設計... 52

(7)

VI

4-3 研究發現與討論 ... 52

4-3-1 學生的學習心得 ... 53

4-3-2 學生學習成就 ... 65

4-3-3 教學觀察者的評量 ... 75

4-3-4 研究者的教學省思 ...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6

參考文獻 ... 91

附錄 ... 98

作者簡介 ... 136

(8)

VII

表目錄

表 2-1 綠色消費定義之彙整表 ... 6

表 2-2 綠色原則及其涵蓋範圍 ... 10

表2-3 環境繪本教學成效彙整表 ... 21

表 2-4 國民小學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 ... 23

表2-5 綠色學校的四大願景 ... 25

表2-6 環境繪本教學成效彙整表 ... 29

表 2-7 繪本創作教學之相關研究 ... 31

表3-1 繪本涵蓋的環境教育之內涵 ... 37

表3-2 時間分配與活動進行表 ... 38

表3-3 每週課程進行方式與結果 ... 39

表4-1 綠色消費教學目標 ... 48

表4-2 班級學生學習心得彙整表 ... 53

表4-3 全班早餐垃圾統計 ... 66

表4-4 全班重複使用實作統計 ... 67

表4-5 資源回收實際分類測驗彙整表 ... 69

表4-6 三週家庭綠色消費紀錄表 ... 70

表4-7 學童的繪本創作作品分析 ... 72

(9)

VIII

表4-8 綠色消費知識教學前後測之成對樣本 T 檢定分析表 ... 74 表4-9 觀察者的評量 ... 76

(10)

IX

圖目錄

圖 2-1 綠色消費教學課程發展模式 ... 19 圖 3-1 研究流程圖 ... 35 圖 3-2 資料分析處理流程圖表 ... 43

(11)

1

第一章 前言

本研究旨在運用環境繪本進行各項綠色消費教學活動。並透過行動 研究,探究國小低年級透過環境繪本實施綠色消費教學之規劃與實施歷 程,一邊進行教學活動,一邊修正教學方式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利用環 境繪本中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增進學生環境教育知識,拓展學生的國際視 野,連結學生生活的經驗,使其能學習生活中有關綠色消費所需具備的 的各種認知能力。讓孩子能聰明消費保護環境,為大地盡一份心力。能 學到更正確的綠色消費概念,進而影響家人、朋友,並將所學習到的綠 色消費知識,落實在生活中。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

研究者曾看過一部電影「瓦力」,故事描述了未來的地球因為垃圾 堆積如山,污染嚴重,所以人類只好紛紛移民到外太空居住,只留下一 具打掃機器人「瓦力」負責整理環境。影片中的情景似曾相識,地球因 廢棄物、污染、資源耗盡而喪失生機,一直是許多人心中的隱憂。因此,

善盡保護地球的責任,盡力維護大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刻不容緩 的事。

世界上最有聲譽的生態環境保育組織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於 2000 年世界環境日前夕,公佈生命地球報告指出我國每人平均消費量對 地球生態 環境造成的壓力值高達全球平均值的 3.42 倍,在各國當中高 居第二位,這顯示 我國環境問題相較於其它國家更為嚴重。鑑於現今的 環境保護已從狹隘、消極的污染控制,走向廣義、積極的資源有效利用,

因此,在邁入 21 世紀的開始,將正式進入綠色消費年代(張隆盛, 1996) 現代由於物質生活的富裕,學童的鉛筆盒中充滿各式各樣的鉛筆,

橡皮擦拿來切了又切,買了又買。掉在地上的文具,學童們常常視而不 見,掃地時直接就往畚斗裡掃。學童的浪費行為積習已深。教室裡的垃 圾桶每天都塞滿塑膠袋,大多是學童早餐留下來的,研究者在教室了做 了實地調查與紀錄,發現每天廢棄的塑膠袋堆積如山。這種情形讓站在

(12)

2

教育前線的研究者,不禁要替孩子的未來擔憂。研究者深刻的體認到推 動綠色消費教育的重要性,推動綠色消費教育不是口號,而是要實際行 動將綠色消費落實生活中。在各級學校教育中,小學階段是個人一生中 發展正向環境教育態度及價值的重要階段(劉潔心, 2001) 。研究者任教 於低年級,低年級的學童生活經驗不足,因此想運用繪本聯結學生的生 活舊經驗以彌補學生生活經驗上的不足。希望藉由繪本融入情境的教學 歷程,能夠讓學生增加對環境保護觀念繼而興起行動的意願,參與並實 踐保護環境的行動。

1-2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依據研究者所設計繪本融 入綠色消費教案教學,探討研究對象在學習綠色消費教學課程後,是否 能提升其對綠色消費議題的認知與綠色消費行為的實踐,同時想探討其 綠色消費態度是否為積極正面的,本研究目的:

一、 探討使用繪本融入環境教育相關的教學活動之歷程。

二、 探討學童經過運用繪本融入綠色消費課程活動對低年級兒童學學 習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教學成效及延宕效果。

三、探討學生將綠色消費觀念落實於生活中情況。

1-3 名詞解釋

一、 繪本(picture books)

繪本,英文為「picture books」,在日本稱為「繪本」,顧名思義 是一種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是完全沒有文字、全是圖畫的書籍 (林敏宜, 2000) 。本研究是以「綠色消費」為主題,「生活減量」、

「重複使用」、「回收再生」、「講求經濟 」、「環境繪本創作」、「社 區巡禮」為子題,運用繪本聯結學生的生活舊經驗或彌補學生生活經驗 上的不足,配合閱讀繪畫、分組討論、繪本創作等活動並輔以戶外教學 活動,讓學童由較寬廣的視野角度及親身經歷體驗探索大自然的美。並 希望藉由繪本融入情境的教學歷程,能夠讓學生增加對環境保護觀念繼 而興起行動的意願,參與並實踐保護環境的行動。

(13)

3

二、生活課程(Life Course)

九年一貫課程的學習內容分為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 文、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及綜合活動等七大學習領域。低年級的生活 課程則是統合了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三大學習領域。本 研究的生活課程是指102學年度一年級第一學期翰林生活課程,以「和 自然做朋友」、「到社區走走 」、「愛我的社區 」三個主題進行融入 教學設計。

三、綠色消費 (green consumption)

人類在進行消費活動前消費者應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消費,當有需要 時,要購買有環保標章之產品,在處置商品時,應同時注重環境保護。

因此綠色消費不只是購買商品或服務,還包含對商品的使用及處置,是 一種結合消費者主義與環境永續發展的環保活動,才能在消費時減少不 必要的浪費、選擇對環境破壞力少、污染性較低的產品,以降低人類消 費活動對環境所帶來的衝擊(行政院環保署, 2011) 。

四、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行動研究是將行動與研究兩者合而為一,由實務工作者在實際的工 作情境當中,根據自己實務活動中所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研擬 解決問題的途徑與策略,並透過實際行動付諸實行,進而藉由不斷的評 鑑、反省、回饋、修正、再行動的過程,以解決實際問題(蔡清田, 2000)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1 研究範圍

一、本研究以屏東縣枋寮鄉建興國民小學為研究現場,研究焦點集中在 一年級某一班學生的生活課程。

二、本研究的教材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實施與配合研究實施學校的資源,

設計融入環境教育理念的教學內容與活動。

三、本研究範圍是生活課程學習領域,環境覺知與敏感度和環境態度為 主,進行課程方案設計,並著重於基礎生態學認識與人和環境的互

(14)

4

動下之情意體會。

1-4-2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取向,參與對象僅限於研究者任教學校中所選 取的一年級某一班學生,因此獲得的結果與建議,僅作為研究學校 的參考,無法推論至所有學校及教師。

二、情意教學目標評量不易,本研究只針對研究期間學生的外顯行為與 其有關情意表達的話語、行為或圖畫加以分析。

(15)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在本章節中針對相關文獻進行探討。分為三部分敘述,第一節綠色 消費,先介紹綠色消費的緣起,再針對綠色消費加以定義並說明其原則;

第二節為綠色消費教學之探討;第三節為繪本與環境教育探討。並對於 和本研究相關之理論與研究部份,做一番分析整理與探討。

2-1 綠色消費

2-1-1 綠色消費緣起

第一屆「地球日」(Earth Day )於 1970 年 4 月 22 日在美國舉行,

並於該年底成立環保署,訂定許多環保法規,以減少因人類的消費行為 所造成各種對環境的衝擊,自此在世界各地掀貣了一股綠色浪潮。德國 內政部與聯邦環境部提出討論,1979 年即開始實施-「藍天使」(Blue Angle Mark ),是世界上第一個推動全國性環保標章制度的國家。德國 政府藉著此一計畫之執行,引導消費者購置對環境危害較小的產品、鼓 勵製造開發及生產對環境不易造成傷害的產品,以環保標章作為一 種市 場導向的環保政策等,透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來改善生產產品, 並教導 與提升德國民眾之環保意識,改變一般消費者之消費型態。自1980 年 以來,各先進國家有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體會到地球的資源有限,環境的 脆弱和維護生存空間迫在眉梢,因此紛紛採取各種行為以響應綠色消費 (柴松林, 1996) ◦

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暨發展委員會提出一份報告書─

「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 ),特別強調「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理念,報告書中希望人類活動和科技發展 對環境衝擊能予以限制,並兼顧開發中國家與未來世代的需求。自此,

「永續發展」成為世界各國所共同關切的焦點, 而隨著「永續發展」一 詞的普遍應用,「綠色消費」也經常被稱為「永續消費」, 皆代表著在

「永續」的前題下,所進行的消費行為(賴明伸, 2000) 多樣性與文化多 元性的可貴,並將生態意識與綠色消費的觀念,帶入評價商品、服務及 支持好的環境標誌計畫中,使得全球的綠色消費運動達到最高峰(柴松 林, 1996)

(16)

6

2-1-2 綠色消費定義

近幾年氣候變遷發產生不少自然災害,改變許多自然環境。但是人類 消費行動對於環境產生的經常性衝擊比自然環境的衝擊還要大。由於人 類人口及私慾的增加使得購買與使用各種產品與服務的行為時需求量大。

由於這些產品或服務,在其原料開採、產品製造、消費者使用、廢棄處 置等過程中,都可能產生各種對環境的衝擊,因此人類的消費行為,便 成為破壞環境的主要原因。

現今的綠色消費積極的資源永續利用以及人類健康,21世紀將正式 進入綠色消費時代。在環境保護意識與環境永續發展日益普及之際,追 求健康、無污染及再生利用的綠色消費已成為潮流,關於綠色消費的定 義,本研究茲以國內外學者作論述,分述如下彙整如表2-1所示:

表2-1 綠色消費定義之彙整

研究者 年代 綠色消費定義

Ken Peattie 1992

藉由環保消費行為的實踐,減少對環境的傷害,也以永續性 和更負社會責任的方式來消費,這就是綠色消費引自(梁錦 琳 & 陳雅玲, 1993)。

Elkington &

Hailes

1993 綠色消費應避免使用使用出自稀有動植物影響環境及危害到 消費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因過度包裝及對其他國家,尤其 是開發中國家有不利影響的商品的產品。

周月英 1992 綠色消費是消費者購買對環境污染最低的產品,並減少 不必要的消費。

柴松林 1996

在為了維持人的生存而必頇從事消費行為時,要儘量購買對 環境破壞少、污染程度低、可回收再生的產品,並減少 不必要的消費◦

董德波 1999 在可維持基本生存需求的條件下,減少天然資源與毒性物 質之使用與污染物的排放,而追求更佳的生活品質◦

陳曼麗 2001 色消費尌是使生活更簡單、更環保並遵行 5R 準則◦

李志敏 2003

綠色消費仍是一種消費行為,也會造成某種程度的消耗◦

汙染,以減少消費與消費有環保標章之產品,來降低對地 球環境之不當衝擊。

(17)

7

資料來源:依據(陳慧敏, 2012; 陳靜宜, 2003; 賴月雲, 2006)及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國內外專家學者對綠色消費的定義,本研究認為綠色消費 是一種自覺性的消費行為◦在必須消費前提下進行選擇型的消費,不僅要 選擇符合環保標章的產品更需要注意其產品的處置對環境的影響一併考 慮◦即是購買有「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概念設計各項產品◦

不僅對生態友善,對經濟成長同樣抱持正面思維:東西得以不斷推陳出 新、將舊有的完全回收來製造新一代的產品◦才能在消費時減少不必要的 浪費、選擇對環境破壞力少、污染性較低的產品,以降低人類消費活動 對環境所帶來的衝擊。所以綠色消費必須是一種結合消費者主義與環境 永續發展的環保活動。

2-1-3綠色消費的原則

為了使消費者在開始行動時便能採取正確的綠色消費行為,我們應 該進行綠色消費之環保認知教育,以建立消費者之環境知識與能力,使 其認知綠色消費原則。(包沛然, 2004)

續表 2-1 綠色消費定義之彙整

研究者 年代 綠色消費定義

中華環境保

護基金會 2005 綠色消費是指一種適度節制消費、避免或減少對環境的破 壞,崇尚自然和保護生態等為特徵的新型消費行為和過程。

李珮菱 2009

綠色消費不單純只是一種消費行為,而是擴大至人類對環 境的負責,以具有永續性之環境行為對待環境,進而提升 整體之生活品質。

簡明輝 2010

綠色消費,係指消費者選購產品時,考量到產品對生態環 境的衝擊,而選擇對環境傷害較少,甚至是有利環境保護 的商品,其範圍涵蓋了產品的生產、運輸、行銷、丟棄過 程、回收程度,以及產品包裝等。

Coleman et

al. 2011

綠色消費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義。有的認為它指回 收、能源保護、高效能設備、大眾運輸或共乘制度;有的 認為它指專注於處理社區的危險廢棄物或有毒的化學製品 或回應ㄧ般人民努力於制定法律的要求。

陳慧敏 2012

綠色消費不只是購買商品或服務,還包含對商品的使用及處 置◦消費紙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消費,當有需要時,購買有 環保標章之產品,在處置商品時,應同時注重環境保護◦

(18)

8

綠色消費原則:

一、1992 年美國華盛頓特區為了減少垃圾量,出版了一本「消費者手冊

(TheConsumer,s Handbook for Reducing Solid Waste )」,在手冊中 提出解決當前環境問題的4R 消費原則,其內容包含 12 項細目(陳 思樺, 2006):

(一)減量原則(Reduce):

1.減少物品之不必要的包裝

2.採取訴訟手段以減少有毒廢棄物之排放

(二)再利用原則(Reuse):

3.選擇可再次使用的產品

4.選擇可保養、可維修的耐久產品

5.選擇可再利用的袋子、容器及其他物品 6.借、租或分享不常使用的物品

7.以販賣或捐獻來取代丟棄

(三)回收原則(Recycle):

8.選擇可回收的產品並在使用完畢後回收 9.選擇由回收材料製成的產品

10.利用庭院的落葉及廚餘實施堆肥

(四)回應原則(Respond):

11.教育人們回收知識使得製造者和商人了解你的優先選擇 12.創造或發現減少垃圾量和毒性的方法

二、(Elkington, Hailes, Choice Magazine, & Foundation, 1989)在「綠色消 費者指南」(The Green Consumer Guide)一書中,提到綠色消費者 應注意的問題,其內容如下:

(一) 不購買危害自己或他人的產品◦

(二) 不買在製造、使用及處理過程,對環境有傷害的產品◦

(三) 不買在製造、使用及處理過程,消耗大量資源或能源的產品◦

(四) 不使用危害環境或威脅其他物種的材質所製造的產品◦

(五) 不買無論是為了毒性試驗或其他目的對待動物殘忍的產品◦

(六) 不購買不利於其他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的產品◦

(19)

9

三、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柴松林(柴松林, 1996)提出人們在從事消費 活動的時候,必須遵守三個R 和三個E 原則:

(一)減量(Reduce):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二)重複使用(Reuse):儘可能的重複使用,不要任意的拋棄

(三)回收(Recycle):選擇屬於再生材質製成的產品,作廢時可以 將資源回收再利用

(四)經濟(Economic):講求經濟性的,選擇使用能源最少,加工 程序最單純,包裝最節省的企業和產品

(五)生態(Ecological):講求生態主義的,選擇那些致力於污染 防治,對自然環境傷害最少,不會傷害到野生動物、植物的企 業和產品

(六)平等(Equitable):講求平等主義的,尊重人性選擇那些不剝 削勞工,不侵害居於弱勢的民族的生存權,不以不道德的手段 去行銷,不從事違背人道主義的動物試驗等具有平等精神的企 業所產生的產品。

四、消費者應該認知下列綠色消費的原則(賴明伸, 2000):

(一)消費者要了解自身活動對地球的衝擊,而每個人均體認個人行 為對環境的影響◦

(二)消費者購買產品或耗費資源時,應注意是否有需要、產品是否 符合「低污染、可回收、省資源」之原則◦

(三)消費者購物時應考慮產品的耐久性、可維修性、可回收性◦

(四)消費者在使用與丟棄物品時,應注意安全、健康與環保等問題,

並確實做到再使用或資源回收◦

(五)消費者應影響家人、朋友一起節約資源與採購綠色產品◦

(六)消費者應直接或間接向廠商反應他們的綠色需求。

五、國內主婦聯盟董事長(陳曼麗, 2001)提出消費者可依循5R 的消費準 則,來判斷自己是否在進行綠色消費,

(一)Refuse(拒絕):採購時,先自問,這個東西我真的需要嗎? 產 品本身是否為高耗能、高污染、對環境不友善?如果是的話最好

(20)

10

的方法就是拒絕購買它

(二)Reduce(減量):決定要買一件物品了,就要要求它包裝減量;

(三)Reuse(再利用):把東西買回去之後一定要好好使用,把物盡 其用的原理發揮到極致;Recycle(回收):東西壞掉了要拋棄

之前,先查一下,那裡有回收站並進行配合

(四)Regenerate(再生):資源回收後所製成的回收再生產品

六、許多研究者也提出4 R (李佳容, 2000; 晏涵文, 2001; 劉潔心, 2001; 劉 潔心 et al., 1999)

(一) Refuse(拒用)不環保的產品,選擇可回收、低污染、包裝少、

省資源、可重複使用的綠色產品

(二)Reduce(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並節省資源)

(三)Reuse(重複使用生活用品)

(四)Recycle(實施資源回收並使用再生製品)。

從上述可知,各學者對綠色消費原則的看法不同,但都是以最基本的 4R(R eufse、R educe、R euse、R ecycle)作為綠色消費原則。綠色 消費原則就是消費者應該以消費減量的方式來進行消費活動,就是消費 者應該在消費之前思考自己是否真正需要消費;當有必要消費時,選擇 可回收或可重複使用並且對整個生態環境沒有負面影響的材料所製成的 產品。並且在物品使用完畢後,能夠確實做到資源回收,避免不必要的 浪費及環境污染。有鑑於此,本研究決定以一年級學童能依據綠色消費 原則落實生活中的大前提下,以(一)減量(Reduce):(二)重複使用

(Reuse)(三)回收(Recycle)(四)經濟(Economic):等原則作為綠 色消費的教學設計原則,配合環境教育繪本進行綠色消費教學行動研究。

本研究所提之綠色消費原則涵蓋的範圍如下表2-2。

表2-2 本研究之綠色原則及其所涵蓋範圍

綠色消費原則 範 圍

減量原則 1.減少不必要的消費。

2.減少能源與資源的使用。

3.選擇汙染低、對生態環境破壞少之產品。

(21)

11

續表2-2 本研究之綠色原則及其所涵蓋範圍

綠色消費原則 範 圍

重複使用原則 1.再利用袋子、容器及其他物品。

2.購買可重複使用或可補充的產品。

3.借、租用或分享不常用的物品。

4.賣或捐物品以取代丟棄。

資源回收原則 1.選擇用再生材料製成的產品◦

2.確實做到資源回收。

3.資源回收後再利用◦

講求經濟原則 1.講求經濟性的,選擇使用能源最少◦

2.選擇使用加工程序最單純、包裝最節省的產品。

3.選擇在地食材減少食物旅程◦

2-2 綠色消費教學

目前有限的資源因人類消費型態不當及過度浪費而將資源不斷迅速 減少將殆盡◦當逐漸意識到過去耗費的資源正使地球環境不斷的惡化、不 可再生的資源日益枯竭時;我們在消費時就必須要考量到資源是否經得 起人類恣意消費。如果無法從其他地方獲取更多的資源,我們應思考如 何透過綠色消費教育改變消費意識和行為。(陳靜宜, 2003)研究指出,為 提昇消費者對環境問題的覺知和敏感性,我們必須從教育著手,建立其 對環境友善的消費觀念與行為,而「綠色消費」即為一種兼顧消費者權 益和環境品質的好方法。綠色消費教育即將生態意識帶入消費者教育中,

不只考慮人類權益,也顧及了其他物種的生存,促使消費者能以對環境 有益的消費模式來改善環境品質、保護環境。本節將介紹綠色消費教育 的起源與發展、推動國小綠色消費之必要性,以及台灣國小綠色消費教 育的推廣現況。

2-2-1 綠色消費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消費者教育緣起於美國,早在1924 年Henny Harap 便在紐約出版了

「消費者教育-課程教材研究」(The Education of the consumer-A study inCurriculum Material)一書(柯淑婉, 2001)。Henny Harap 於1924 年以經濟的觀點說明消費者教育,並提供偏頗消費習慣的改善途徑,是 消費者教育的先驅(邱素沁, 1976) ◦1938 年美國於哥倫比亞特區成立消費 者教育協會(Consumer Education Association),亦於同年在史丹佛大

(22)

12

學成立「消費者教育研究所」(Mendenhall & Harap, 1943)。 而後,在美 國、英國及荷蘭對消費者教育熱衷人士的奔走及催生下,於1960 年成立 了國際消費者組織聯盟(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Consumer Unions)

簡稱為IOCU,並於1995 年更名為國際消費者(Consumer International)

簡稱為CI,它是一個透過國際合作以解決消費者問題為目的的國際組織 (柯淑婉, 2001)。自此消費者教育逐漸受到重視(Mendenhall & Harap, 1943)。隨著時代的演變,消費者教育的重心從經濟觀點轉變為科學與技 術的觀點,1960 年代起更著重於生活品質的改善,此時即為美國消費者 教育的啟蒙時期(王萍霜, 2000)。1960 年代後,政治層面開始關注消費 者教育問題,在學校及社會教育中普遍實施消費者教育課程。直至1990 年代,美國各州小學階段課程幾乎都設有消費者教育的內容,此時為美 國消費者教育成就時期(王萍霜, 2000)。1963 年國際消費者組織聯盟訂 出消費者的八大權利與五大義務,內容如下(行政院消费者保護委員會, 1997)

一、消費者的八大權利

(一)基本需求:消費者對維持生命之基本物質與服務,有要求提供之 權利。

(二)講求安全:消費者對危害健康與生活之產品與服務,有抗議之 權利。

(三)正確資訊:消費者對可作為參考之資訊,有被告知事實真相之 權利。

(四)決定選擇:消費者對各種商品與服務之價格決定與品質保證, 有 請求在充分競爭條件下形成之權利。

(五)表達意見:消費者對有關消費者權益之公共事務,有表達意見 之權益。

(六)請求賠償:消費者對瑕疵產品或低劣品質之服務,有請求賠償 之權利。

(七)消費教育:消費者對有關消費之知識與技巧,有取得之權利。

(八)健康環境:消費者有要求在安全、不受威脅,且有人性尊嚴環 境下生活之權利。

二、消費者的五大義務

(23)

13

(一)認知: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價格與服務,有提高警覺與提出質 疑的義務。

(二)行動:消費者有維護自己權益,必要時有採取或支持各種行動 之義務。

(三)關懷:消費者對自己之消費行為,有確保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之義務。

(四)環保:消費者對日常之消費品與消費行為,有瞭解是否對環境 造成污染之義務。

(五)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全體消費者有團結並發揮影響力之義務。

隨著消費運動的成熟與社會文化的變遷,「認知、團結、抗爭」

等講求生產者與消費者權利、義務關係的活動,逐漸成為社會中的重要 議題;又由於自然生態的破壞與資源耗盡的危機,使得與環保相關的消 費問題亦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消費者的「關懷、環保」義務更成為迫 切的消費者教育目標(周月英, 1992)。我們統稱由這五種義務發展出來的 消費型態為「綠色消費」。在進行消費者教育時,我們理當倡導綠色消 費主義,教育消費者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來維護環境的永續發展。

綜合上述,消費者教育由美國首先推行,有關各國的消費者教育之 發展,一開始由於重視經濟的發展,較忽略消費者教育的推動,消費者 教育課程只以家庭科為主。1960 年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能力 的提升,由於消費活動所衍生的消費問題,促使消費者組織團體的成立,

開始從事消費者權利的保護運動,政府亦開始重視消費者的權利,透過 立法及消費者教育來保障消費者的權利,因此消費教育的內容除了原先 的家庭科也出現在社會科。而後,大量生產、大量消費,造成資源、能 源的大量消耗,及環境污染等問題。有感於此,1987 年永續發展的觀念 被提出來後,強調綠色消費的重要性,各國政府更藉由環保標章制度的 推動來建立民眾綠色消費的觀念。

受到1960 國際消費者運動潮流的影響,我國也於民國59 年成立第 一個消費者組織「中華民國消費者協會」,然而在消費者教育的推廣上 成效不彰;直至民國69 年「中華民國消費文教基金會」(簡稱消基會)

(24)

14

的成立,該基金會成立以來以其有限的人力與經費從事消費保護的工作,

除了從事報導商品比較測試、提供消費資訊外,並監控政府的行政責任 與導正企業經營的不法行為,還致力於推廣消費者教育,並發行有關消 費者報導的刊物及舉辦相關的消費活動,幫助社會

大眾對消費者教育之認識(郭秋梅, 1999)。消基會更致力國際間的合作與 交流,於1992 年加入國際消費者組織(Consumer International),並於 1994 年正式取得會員資格(柯淑婉, 2001)。

隨著1987 年「永續發展」之觀念被提出之後,綠色消費儼然成為邁 向永續發展的重點工作,我國政府也透過環保標章制度的推動,向民眾 宣導綠色消費的觀念。其他的民間組織團體如:主婦聯盟民國81 年開始,

對民眾宣導綠色消費的觀念、傳遞綠色消費的理念,提供環保知識及實 際做法,希望透過環境教育研習,培養環境保護宣導人才,共同推動環 境保護理念,以生活實踐方式,來改善生活品質(陳靜宜, 2003)。主婦聯 盟又於1993 年推動共同購買運動,強調購物時除考慮生活必須外,亦應 考量具有地方特色及獲得環保標章的產品,藉以刺激社會生產較符合環 保、安全、本土特色的產品,其所發行的會訊中,亦傳遞了共同購買、

綠色生活和環保的理念(柯芸婷, 2000)。綠色消費者基金於民國82 年成 立,除了提供消費者綠色消費之相關資訊,還舉辦綠色消費的宣導活動,

積極推展綠色消費教育。該組織的工作目標包括:

一、持續與國外連線舉辦地球日、世界清潔日活動。

二、國內外環保資訊交流。

三、傳播消費者綠色思想與環境保護知識。

四、協助學校社區機關企業實行環保活動。

五、推薦具生態意義之產品。

六、研究環保與消費法律。

七、推動環保與消費相關法規。

八、舉發廠商危害環境與健康之行為或產品。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期望由人類最根本的消費觀點出發,從市場層 面,消費者層面及政策層面把關,尋求徹底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以創

(25)

15

造永續發展的社會。我國「消費者保護法」在各界人士的努力推動下,

也在民國83 年1 月11 日通過公佈同時實施,該法令除了規範企業與消費 者之間的交易關係,建立消費諮詢與申訴的管道以外,並明文規定政府 應該提供民眾接受消費者教育之機會,使消費者能採取理性的消費行為 (郭秋梅, 1999)。而後,行政院於民國86 年成立「國家永續發展委員 會」,並由「環境與政策」發展小組負責推動綠色消費、永續發展環保 教育等相關議題。近年來,消費者的權利已經受到相當重視,而權利與 義務是相對的,消費者在享受權利之餘也應該善盡義務(柴松林, 1996)。

消費者有權要求生活在安全、不受威脅,且有人性尊嚴的環境,也應該 了解個人日常的消費行為可能對週遭生活環境造成污染。「消費者」一 詞雖於民國50 年首先出現在初中工藝課程「培養消費者必須具備之鑑別 能力與知識」的教學目標中(劉珍齡, 1990)。學校積極推展消費者教育,

卻直至民國70 年以後才開始在研究所及大學中開設「消費教育」之相關 課程,如台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的「消費教育研究」、輔仁大學家政 系的「消費指導」及「消費與市場」、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的「家庭經 濟與消費者教育」(楊麗芬 & 許勝雄, 1985) 至於國小及高中職的消費者 教育課程的編排上則分別於民國75 年、76 年由教育部修正課程標準後,

才在課程中加入「消費者教育」的內容,如民國76 年高職社會科概論標 準,倫理與健康教科書中,提到「重視消費者的權益」,民國77 年修正 初版國小健康教育教科書第五冊(六上)之「小小消費者」。民國82 年 9 月教育部公佈之國小新課程標準,在道德與健康科目中健康課程架構 新增「消費者健康」(陳明棟, 1998)。由上述約略可見,我國消費者教育 課程,乃是將消費者教育的概念散佈於各個學科中,而今隨著綠色消費 觀念的受到重視,教育部也在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議題中將綠色消 費概念列為重要學習目標及能力指標。

2-2-2 推動綠色消費教育的必要性

環境教育是環境保護最基礎的工作,唯有透過教育的力量,讓全 民瞭解人與環境之關係及生態保育、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之重要性,

並提昇國民的環保意識、知識及技能,改變其價值觀,才能促使國民主 動保護環境,維護永續發展(環保署, 2006) ◦環保署在2001 年所出版的綠

(26)

16

色消費指南一書中,提到綠色生活的好處(環保署)包括:1.幫忙省錢,

購買綠色產品可以很便宜。如果大家都支持使用綠色產品,廠商便願意 大量生產,這樣不但價格降低、環境也受到保護,節省了處理環境問題 的成本,就能更省錢。2.保護身體健康,生活中許多產品是傷害環境及 健康的隱形殺手,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綠色產品除了能夠 保護環境以外,更關心人們的健康,我們不要辛苦的賺錢消費,卻換來 身體及環境的傷害。3.有趣的生活教育,消費者可透過綠色消費的過程,

瞭解產品設計、生產、使用與廢棄的各階段生命週期對環境的影響,這 樣的學習不僅充滿驚奇和樂趣,也易激發下一代多元學習及環境保護的 觀念。4.創造更舒適美好的環境,綠色消費的原則就是要將資源回收再 利用,當我們將廢棄物轉變成無害而有用的生活用品時,就是解決了處 理廢棄物的麻煩問題,如此環境少了污染自然變得更美好。

順應國際環保潮流並有效解決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應該多宣導綠 色消費,積極推展綠色消費之理念,鼓勵民眾選購綠色產品,將綠色消 費觀念落實到日常生活的消費行為(董德波, 1999)。(駱尚廉, 2000)指出兒 童、青少年與青年人對父母及家庭的消費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對接受 綠色商品的適應能力強,且為未來社會的消費主力。(Cooper, 1993) 研究 也指出有43%的父母在購物時,會受到小孩的的影響。購物時有小孩陪 同,母親會比原先預算多花30%,而父親則會多花70%(Caruana &

Vassallo, 2003)◦ 更有些研究指出父母的消費受到其子女環保意識的影響,

因而購買不會傷害環境產品(Coddington, 1993;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Associates., 1994; Phillips, 1999) 。因此,推廣綠色消費的觀念,除了 透過大眾媒體以外,更應該從學校教育著手推動◦(林淑玲, 2009)認為綠 色消費者教育是改變人民消費習慣的最佳的途徑,因此綠色消費者教育 應具有以下六大特質,始能收其成效

一、全民教育:除非社會大眾都被充分告知並了解不採取綠色消費 行動的後果,否則無法全面落實綠色消費。

二、終生教育:人類終其一生都扮演消費者的角色,因此必須時時 關心有關綠色消費的新知。

三、整體教育:綠色消費者教育是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及文化 的,必須將消費行為與環境保護視為一體。

(27)

17

四、整合教育:綠色消費者教育非單一課程或單一學科,而應融合 於所有學科與活動之中。

五、價值教育:綠色消費者教育不單只是知識的灌輸而已,而是一 種人生觀、人生態度、價值與理想、人格的塑造。

六、實踐教育:綠色消費者教育必須以行動來體現,將知識轉換為生 活方式。

(郭秋梅, 1999)更進一步指出國中小階段的兒童,處於認識商品與學 習購買行為的時期,教師應在此時期,建立學童的綠色消費態度和行為,

使綠色消費觀念內化至兒童的消費行為中。許多相關研究(Phillips, 1999;

郭德賓 & 杜富燕, 2001) 都指出,父母及家庭消費時的決定會受子女環保 意識的影響,子女比其父母更關心環境,甚至會要求父母做對環境有益 的事。有鑑於此,應該在國小階段建立學童綠色消費的觀念,培養綠色 消費的態度,在生活中實踐綠色消費,進而影響其父母或家庭採購的決 定,唯有如此,綠色消費的觀念及行為才能真正落實,環境才得以永續 發展,後代子孫便能永續生存。

2-2-3 綠色消費教學內涵

認為學習是綠色消費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消費者透過學習 可以對自己綠色消費的感覺、偏好、態度、價值觀、行為等有所認知(簡 貞玉, 1996)◦ 因此綠色消費教學是基於個人價值觀及社會的需要,教導 個人及團體,使其具備正確的消費態度、知識與技能,以更明智的選擇 和使用資源(黃迺毓, 1998)◦ 綠色消費行為、習慣的養成,涉及到知識、

態度、技能等三方面知識的整合,並無法只靠宣導或說明就能夠使大家 了解綠色消費並且身體力行。綠色消費教學為環境教育之一環, 欲達到 綠色消費的普遍化, 我們可以從教育著手, 進行綠色消費的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的內容由淺到深依次為(晏涵文, 2001):

一、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

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

推論、預測、分析與詮釋),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汙染的 覺知,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28)

18

二、環境概念知識

教導學生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如:全球暖化、河川 汙染、核汙染、空氣汙染、土石流等)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 響(永續發展、生物多樣性);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 動(如:溫室氣體減量、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綠色消 費等)。

三、環境價值觀與態度

教導學生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如:全球暖化、河 川汙染、核汙染、空氣汙染、土石流等)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 影響(永續發展、生物多樣性);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 行動(如:溫室氣體減量、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綠色 消費等)。

四、環境行動技能

教導學生具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蒐集資料、建議可 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 動的能力。

五、環境行動經驗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 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學校及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 感。

由此檢視綠色消費行為習慣的培養歷程 :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 培養學生對大量消費會產生環境污染和破壞的覺知, 指導學生綠色消費 的知識概念以建立學生綠色消費的倫理價值觀, 進而教導學生如何在日 常生活中進行綠色消費, 最終使學生能主動表現綠色消費行為。

1972 年, 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NCU)在英國舉辦國際環 境保護教育師資訓練課程中曾以下列三個主題為環境教育三個階段的目 標:

( 一 ) 從環境中教學(teaching from the environment)

(29)

19

( 二 ) 教學有關環境(teach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 三 ) 為環境而教學(teaching for the environment)

由以上述三階段來進行綠色消費教學,使學生從生活環境中習得綠 色消費的知識概念與態度技能, 最為自然、合理。透過教育並喚起人們 對 環境的覺知是環境永續發展的關鍵 。

2-2-4 綠色消費教學的課程發展

綠色消費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涉及知識、 態度、行為三個面向,如何 在設計課程時兼顧此三者, 並透過有效的教學過程達到學生綠色消費知 識、態度、行為三方面的成長, 是綠色消費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依據 漢格福的環境教育課程發展模式,說明綠色消費教學的課程發展程序如 下圖示:

學前評量

教學評量 學後評量 教學活動

內容與方法 課程評量

綠色消費課 教學目標 程發展

圖 2-1 綠色消費教學課程發展模式 資料來源:(楊冠政, 1997)

環境課程發展模式之核心部分「教學目標→學前評量→教學活動→學 後評量」為學校基本的教學模式。在決定教學目標時應該同時考量課程 發展目標,使教學目標和課程發展目標二者緊密結合,構成課程與教學 的主要部分。

教學目標的選擇必須考慮:

一、採用的課程目標。

(30)

20

二、課程的範圍與順序。

三、教學結束期望學生的行為表現。

四、教學前學生的能力。

五、教學資源的適當性。

在課程發展的過程中,教學目標以行為目標方式來寫,可具有下列功效:

一、能顯示出課程內容的邏輯順序。

二、目標具體,有助於教師之測定學生成效。

三、學生瞭解學習目標,可增進學習效果。

四、目標明確,有助於教師、學生、家長、行政人員間之溝通。

教學目標係衍生自課程發展目標,必須考慮綠色消費教學的課程 範圍與順序,預期學生行為、教學前學生能力與教學資適當性,並以 具體明確的行為目標來寫(楊冠政, 1997)。進行綠色消費教學設計時,

和其他科目的教學設計一樣,應考慮到學習者的特質、學習目標、教 學的方法和學習活動及評量的方式等(王美芬 & 熊召弟, 1995)◦ 而行為 目標式教案設計內容包括下列數項:教學科目、教學年級、教學單元、

教材來源、教學日期、教學時間、設計者、輔導者及教學研究。教學 活動的重點為教材內容與教學法。教材內容與教學法的選擇須配合教 學目標及課程目標,尤其要注意配合地區特性。學後評量是針對教學 目標來評量學生的學習成尌,包含認知、情意和技能等三方面,通常 在學生完成一個單元後進行評量,評量結果用於修正教學目標與教學 活動,具回饋的功能。

其中教學研究項次可再分下列四小項 :

教材分析 — 就綠色消費教材地位與教材的性質做分析。

學生經驗— 包括全部學生已有的經驗與能力,以及某些特殊學生個別經 驗與能力之敘述。

教學重點 — 依據教材分析、學生情況、教師觀點等,提出綠色消費教 學重點或注意事項。

各科聯絡 — 能顧及相關學科的聯繫, 期收統整學習之效。

(31)

21

綠色消費教學的實施方式,以達成教學目標為主,可就認知、情意、

技能等三方面的目標, 分別採用講述法、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價值澄 清、探究式教學、行動教學等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實施。綠色消費教學 的評量,應包括整個教學歷程中一切教學效果的評定。評量主要目的在 分析教學得失及診斷學習困難, 作為實施補救教學的依據。是反思—

計畫— 再行動的起點, 並非教學歷程的終站。依評量時機來分, 評量 可分為教學前評量、教學中評量及教學後評量。依功能來分, 則可以分 為診斷性評量、形成性評量和總結性評量(王美芬 & 熊召弟, 1995) 而評 量的方式則有實作、觀察表、客觀測驗、自述表、個別訪談等方法。

2-2-5 綠色消費教學之相關研究

表2-3為綠色消費教學成效彙整表。由表中發現以綠色教學為主軸進 行環境教育課程中,有針對高年級的學習認知程度所進行的角色扮演、

價值澄清法教學法、以及透過STS教學課程讓學生對一些與環境有關的 社會問題產生興趣及好奇心,然後以科學的態度及探究過程、科學概念 知識尋找解決問題之道(林顯輝, 1993)◦ 及學生自我導引式教學等等各種 教學法,教師設計完善的教案進行學童為主體的環境教育融入課程,是 有效的環境教育教學方案。學生在環境敏感度、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與 技能、對環境友善的行為均有增長。

表2-3綠色消費教學教學成效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論文名稱 研究結果

陳庚佑 2013

以價值澄清法實施綠色消費教學 成效之 研究-以臺中市信義國小 五年級學生為例

以價值澄清法實施綠色消費 教學後五年級學童之綠色消 費知識、態度、行為有提 升。

陳慧敏 2011 綠色消費教學之行動研究

學生在課程學習後可提升對 環境的覺知與敏感度、環境 行動技能。並能落實綠色消 費在日常生活中。

(32)

22

續2-3綠色消費教學教學成效彙整表

註:研究者整理

國內實施環境教育綠色消費課程研究中以繪本進行低年級綠色消費 教學是較少研究的對象,有必要進行此方面之進一步探究◦因此本研究根 據研究情境需要,為解決研究者教學現場的問題,故採取行動研究法,

藉由實際的體驗、探索活動、分享討論等課程活進行綠色消費教學,以 教導學童正確的消費態度、將綠色消費行為養成習慣,身體力行將綠色 消費落實生活中◦

2-2-6 國小綠色消費教學現況

環保署與教育部為落實環境保護優先及永續發展相關之教育及學習,

研究者 年代 論文名稱 研究結果

李懿婷 2009

以價值澄清法及角色扮演法進行 綠色消費課程模組教學介入之研 究

以價值澄清法及角色扮演實 施綠色消費教學後學童之綠 色消費知識、態度、行為皆 有提升

施怡寧 2008 以「生活技能」融入「綠色消 費」教學之成效探討

綠色消費教學介入對學生綠 色消費知識、態度、自我效 能及行為有良好成效

羅聖心 2006

「垃圾處理與綠色消費」教學活 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環境素養影 響之研究

教學活動對學生環境素養之 學習能有效的提升學生之環 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概念 知識、環境價值觀與態度、

環境行動技能及環境行動經 驗,且至少維持一個月的延 宕效果

劉佳雨 2006 綠色消費教學介入對國中生綠色 消費行為及相關因素影響之研究

實施綠色消費教能提升學生 綠色消費「拒用」、「減量」、

「重複使用」、「回收」皆覺 察度、知識、態度、行為,

顯著提升◦

包浩然 2004 國小綠色消費行動研究

進行綠色消費行動研究教 學,得知學生的社經背景並 不影響其在綠色消費認知、

態度、行為上的學習成效。

學童在綠色消費的認知、態 度、行為上顯著進步。

(33)

23

自民國九十三年起推動「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計劃達成 以下四項目標:

一、有效運用教育方法及過程,培育國民了解人與環境之相互關係,增 進國民改善環境所需知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

二、培養愛護環境、尊重自然,養成珍惜資源、節約能源、惜福愛物的 生活習慣。

三、 以人文理念和科學方法,致力於環境資源及自然生態保育的合理經 營,以促進永續發展。

四、 推動環境倫理與主動積極的環境行動,以提升生活環境品質。

各縣市政府配合政策,要求所屬學校擬訂實施計劃,並訂定考核評鑑 措施,要求學校確實執行。

而未來國小要推動的項目、內容及實施方式,則整理如表 2-4:

表 2-4 國民小學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

項目 內容 進行方式

行環境教學 培育環境教育師資 1.鼓勵各級學校自行成立環境教育 教師專業成長團。

開發利用環境教材 1.各級學校自行設計或跨校共同設 . 計環境教育教案,分享教學資源。

2.依據國民小學現行課程綱要,研 . 擬融入環保知識的手冊。

3.設置環境教育網頁、環境教育宣 . 導專欄及場所。

舉辦環境教育教學 活動

1.學校自行設計環境教學活動。

2.運用教育部、環保署編訂的環保 . 輔助教材進行教學活動。

3.運用校園環保圖書及資訊系統,

. 進行教學活動。

4.進行師生、家長環境教育交流活 . 動。

5.辦理區域性環境教學研習活動。

6.參與校外環境保護服務活動。

(34)

24

續表 2-4 國民小學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

項目 內容 進行方式

推動環境教育 工作

落實推動生活環保 1.推行校園垃圾減量、資源回收。

2.鼓勵學校使用再生能源、水資源 . 回收利用及使用省水省電器材。

3.推動辦公室做環保。

4.鼓勵學校推動落葉及廚餘回收再 . 利用。

5.加強校園辦理省資源、低汙染、

綠色消費、綠色採購等生活環保教 育宣導活動。

6.鼓勵學校成立環保服務隊。

7.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推動校園環 . 境保護服務工作。

普設環境教育 設施

輔導建立功能性環 境教育學習場域

.鼓勵參觀環保設施

(如:焚化廠、資源回收場等)。

(資料來源:依據 (李明相, 2010)整理自行政院環保署網站:http://www.epa.gov.tw)

從上述計畫歸納出與綠色消費相關的概念包含:垃圾減量、資源回收、

廚餘回收再 利用、再生能源、省資源、低汙染、綠色消費、綠色採購及 綠色產品等。因此目前學校已積極推動並進行綠色消費教學◦

環保署與教育部為落實環境保護不僅推動「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 施計畫」,更於民國87年設立綠色學校◦(劉佳芝, 2001)指出綠色學校計 畫在政府機關、學術單位合力推廣環境教育的機制下,希望藉由綠色學 校計畫的推廣,讓環境教育的理念得以在學校的環境中實現。綠色學校 計畫的登錄參與,是一種自發的登錄參與過程,學校的教育人員,根據 其本身的意願或是學校的需求,衡量整體的狀況,進而登錄加入。(王順 美, 2004) 指出台灣綠色學校計畫在民國88 年開始,提出四個面向的願景,

期望強化顯著課程外,更強調潛在課程,即透過參與改善空間、生活更 生態及人性化的歷程去學習;並有助於生活及環境品質的提升。(張子超, 2001)認為綠色化是二十一世紀的風潮,綠色規劃、綠色生產、綠色設計、

產品回收、及環境稽核等概念,已成為民眾耳熟能詳的理念。而學校不 能脫離永續發展的潮流,必須以環保的理念,從學校經營政策、教學課 程、建築規劃與校園生活等層面切入,成為一個綠色化的學校。綠色學 校是以學校作為環境教育推動場域,從校園空間面、政策面、生活面、

教學面四個面向著手環境教育的行動,其目的是為了讓環境教育得以在 校園中落實與紮根。

(35)

25

表2-5 綠色學校的四大願景

四大願景 主要內涵

環境教學 教學方面:鄉土與戶外教育、社區與學校環境步 道、. 融入式教學與綠色課程研發。

學校校園規劃 環境活動方面:環境議題行動研究、環境主題活動、建築 與設施綠化、師生參與、省能源、省資 源、生活機能、乾淨舒適、避免汙染 學校環境政策與管理 校園環境調查、校園環境政策、環保小組、環境稽

核、社區資源

綠色消費 儉樸生活、綠色思想;綠色消費;節約能源及水資 源;安全、寧靜、和樂;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愛 好和平、自然和諧;負責任的綠色行為

資料來源:(張子超, 2001)。國民中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之理念與策略。

綜合上述文獻可以發現,綠色消費教育在政府相關單位、專家學 者以及教育研究者共同計畫與推動下,已緊鑼密鼓的展開各項工作,不 但有了具體成效且確立了未來的努力方向。學校推廣的環境教育綠色消 費主題活動中仍以資源回收最多,環境清理和垃圾減量次之。若能再結 合綠色消費的主題課程進行教學,將使學生具備更加完整的綠色消費知 識、態度與行動技能。因此本研究就綠色消費設計六個主題進行教學,

以增進學童的綠色消費知識、態度並將綠色消費落實在生活中◦

2-3繪本與環境教育 2-3-1 繪本的定義

「圖畫書」,是運用文字和圖像一起創造故事的書,圖畫與文字必 須緊密的結合◦許多學者對圖畫書的定義詮釋各有所不同:

「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一書中提到(楊淑卿, 1993),圖畫書英文為

「picturebooks」,在日本稱為「繪本」,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圖畫為主,

文字為輔,甚至是完全沒有文字、全是圖畫的書籍◦(松居直, 2005)曾列 舉一組公式,以界定何謂真正的繪本:文字+圖畫=帶插圖的書;文字

×圖畫=繪本。如果圖畫書中的圖畫只是用來解釋文字的意思,並不符 合圖畫書的要求,只能算是有插圖的圖書。(郭麗玲, 1991)認為「一聽完

(36)

26

正文並看了插圖之後,孩子可否只看圖畫書,就正確地重述這個故事?」

如果可以,那麼它就是一本圖畫書了,反之,則是一本有插圖的書。認 為,圖畫書它是一種用圖畫來說故事的藝術,而且通常是用一組圖話說 一個故事(郝廣才, 1998)。

在「FUN 的教學---圖畫書與語文教學」一書中指出(方淑貞, 2003),

圖畫書是指書中的「圖畫」為整本書的一部分,而且「圖畫」在整本書 中必須扮演著鮮明、活潑的角色(Averill, 1938),才叫做圖畫書。換句話 說「圖畫」和「文字」一樣重要,或是「圖畫」比「文字」重要的圖畫 書都叫做圖畫書(Sutherland, 1986)。所以,圖畫書可以說是有文字、有 圖畫,而且「圖」與「文」相互陪襯,相互詮釋的書。

對圖畫書定義為,是一種藝術品,它藉著連續數頁來傳達訊息,這 訊息可完全是以圖畫方式來呈現,也可透過文字與圖畫兩者之聯合來表 達(Kiefer, 1982)。 因此由圖和文結合而成的圖畫書,其圖畫除了要求用 色、平面設計處理……之外,即便是將其中的文字完全抽離,亦可藉由 畫面的意象與連接,清楚傳遞出完整的故事情節,及作者所要表達的中 心思想◦最重要的是還要有動感和說故事的能力,否則就只是插圖。

2-3-2 繪本的教育功能

林良:「圖畫書是幼兒認知過程中的第一種文字,孩子可以透過內 容豐富的圖畫書擴展視野和認知範圍◦」學者林敏宜與蘇振明認為繪本的 教育功能如下:

一、豐富的語詞、培育認識:書中的內容包羅萬象,猶如百科全書般 提共各種觀察性、思考性、感受性的認知學習經驗◦

二、培養想像力、增廣印象:在人類文化史上的發展,圖像的溝通與 應運在語言和文字之先,透過書中的圖像啟蒙學童的視覺思考訓

練,奠定探索思考、解決問題的基礎◦

三、提共生活經驗:書中內容多采多姿,學生從中體驗不同的生活方

(37)

27

式,甚至無法直接接觸的生 活經驗,透過書的媒介,間接讓學生了 解與體會,無形中開拓視野豐富生活體驗◦

四、培養美的感覺和感受性:兒童書是繪畫與文學的結合,看一本優美 的圖畫書,就像逛一家畫廊的展覽依樣賞心悅目,讓兒童多接觸能 培養其審美態度和美感素質◦

五、培養讀書生活的基礎:透過父母的朗讀或教師的導讀、在這段共讀 的時光裡,父母與教師的言語、情感、思想傳遞給學生,在閱讀環 境下長大的孩子樂於看書中生與書為友◦

繪本的教育功能與學校制式、固定式的課程大不同,繪本可以隨教 師教授的主題、學生的喜愛選擇◦並能從中獲得豐富而多元的體驗◦

2-3-3 繪本與環境教育

閱讀勵志故事能讓人鼓舞人心,繪本故事也容易感染讀者,甚至能 改變想法◦劉氏等研究者引用(Monroe, 1991)之報告,指出有趣的故事可 以增進個人從事保護行動的態度(劉美玲 & 王佩蓮, 2003) ◦繪本的內容正 好可以彌補學校教材與課程之不足◦

2-3-3-1 繪本利用故事傳遞訊息有效替代環境教育所需之直接經驗

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過程,強調經驗的學習。經驗的學習包括直接 經驗與間接經驗,直接經驗是環境教育培養環境覺知、環境態度、環境 問題解決技能之最佳方式,直接經驗的教學往往採用在環境中教學-戶 外教學(楊冠政, 1997)。大部分教師也以為進行環境教育一定要到戶外去。

不過Kiesberg 之研究指出,這樣的想法是教師實施環境教育最大的障礙 (Kiesberg, 1999)。環境教育並不是一定必須在校外進行(周儒, 1998)。戶 外教學有其實行上的困難,包括教師本身、時間、經費等困難,導致學 校教師進行戶外教學的次數有限,有限次數的教學介入對學生的影響有 限(謝定祐, 1992)。研究指出進行直接經驗存有風險,有可能驚嚇或受傷,

而伴隨產生負面情緒與負面經驗(Young, 1996)。另外,有些環境議題範 圍廣大或具有危險(例如氣候變遷、酸雨污染)無法直接體驗,而使用

(38)

28

故事是直接經驗的有效替代經驗,因為以知識為基礎情境之環境教育,

總是乏味無趣的,利用故事進行環境教育可以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注 意力。

2-3-3-2繪本圖像圖解生態關懷引導學生進行自然元素之觀察

(Dowd, 1991)將科學事實納入自然虛擬的故事中,可以增加學生對 生態原則與環境問題的瞭解,亦可以幫助價值觀的建立◦除在環境態度方 面達到顯著提升,並達到認知、情意以及行動三方面的學習目標。繪本 可以作為經驗的引導,是教導孩子認識所處地方的自然與人類歷史,最 具力量的途徑。繪本能創造一個美好的氛圍,使孩子產生美好的感覺,

也更能激起對環境的關注之情(Kiesberg, 1999)。不過他也提醒教師,繪 本不是拿來取代戶外活動的,僅能取代教師演講式的概念知識傳授方法。

劉氏及王氏以一班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以繪本為媒介,進行「人類 開發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環境議題教學,其研究結果發現,學生除 了獲得環境相關概念以外,更能提出具體建議並實際落實行動(劉美玲 &

王佩蓮, 2003) ◦蔡氏以16 位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十ㄧ週的 兒童讀書會,其研究結果發現以讀書會的方式進行環境教育融入課程,

學生在環境敏感度、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與技能、對環境友善的行為均 有增長,在環境責任感與內控觀亦有進步(蔡鳳秋, 2005)。以國小教師成 長團體進行故事繪本教學應用於環境教育之研究發現,繪本教學能提高 學生對環境的體認(林素微, 陳嘉成, 劉麗鈴, & 葉千芸, 2002)。

2-3-3-3 使用繪本進行環境教育

教師使用繪本進行環境教育已成為主流(Butzow, 1999)。他認為兒童 文學作品可以吸引學生,文學是教導學生最棒的媒介;使用故事可以幫 助學生溝通,了解知識,對於吸收抽象及複雜的生態知識是有幫助的。

因此他使用繪本作為教材,教導學生關於土地使用、水循環、水資源管 理、自然災難、環境覺知、空氣污染、人與環境互動…主題,利用活動 或遊戲進行統整。(UNESCO, 2002)在永續未來培訓教師計畫中,強調使 用本土故事(indigenousstories)進行教學是重要的,這種方式對於永續

(39)

29

未來的環境教育有極重要的價值。使用本土故事通常和視聽、平面媒體 所傳播的訊息不同,它能激發學習者深度的認知與情感的累積。這樣的 教學方式,遠比直接陳述教學內容來得成效。(黃迺毓, 李坤珊, & 王碧 華, 1994)認為目前各式繪本所發展的多元主題,舉凡天文地理、人情文 化,真是包羅萬象,正好可以反應環境教育複雜的面向。(蔡鳳秋, 2005) 發現,繪本同時透過文字和圖畫的藝術,能夠創造一種美感經驗,的確 可以作為真實經驗的橋樑。穿越繪本之橋,學生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 限制,瞭解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故事、看到一年中的四季變化,看到無法 親眼目睹之物,感受無法立即親身體驗之事,而故事情節的脈絡不但能 引起學習動機,更能留下深刻印象,使學習環境教育變得有趣且吸引人 (劉美玲 & 王佩蓮, 2003)針對小六學童進行研究,發現以繪本為媒介進 行環境議題教學可以達到環境教育認知、情意、行動技能等三方面的目 標,亦能藉由繪本情境培養學生對於環境問題的覺知與敏感度,透過教 師提出兩難問題,學生能培養正面積極的倫理價值觀,學生亦能輕易地 將繪本與生活經驗產生連結,符合九年一貫課程以「學生為主題」,並 以「生活經驗」為主流的教改趨勢

2-3-3-4 繪本教學在環境教育上的成效

以繪本教學方式進行環境教育亦可有效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茲將 相關研究成效分敘如表2-6。

表2-6 環境繪本教學成效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論文名稱 研究結果

賴嫊蘭 2013

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繪本 融入環境教育課程之研究

實施繪本教學可達到學童在環境 教育中認知、情意及技能三方面 的課程目標。

楊淑玲 2012 以繪本進行九年一貫環境教育教 學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為例

以繪本來作為環境教育的引導媒 介,使五年級學童對環境教育學 習更為寬廣與深入◦

江素玫 2012

繪本教學融入國小中年級環境教 育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全球暖化為 例

繪本教學與講述教學均能顯著提 升學童之全球暖化知識、覺知、

態度與行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附錄二十一 主題「一起愛地球」幼兒校外教學-繪畫作品的表現 附錄二十二 主題「地球我的家」幼兒校外教學-繪畫作品的表現 附錄二十三

(1993) 。 Fostering a sense of wonder during the early chilhoodyears Columbus,OH:Ohi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Offi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the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Regarding to characteristic of organic matter of filtrates from three algal species, the percentage of carbon content of hydrophobic neutral (HPON) in whole incubation periods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whether knowing the Meatless Monday campaign, and how

The organic properties existed in bulk solution of the filters and the surface of filters were respectively dominiated by the fulvic-like and aliphatic protein whichever the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results: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sacrificial behaviors was positive, which indicated the degree of

hands sensory contact with the soil medium high repellency.3 、 In accordance with Based on Welfare benefits Pretest and posttest Checklis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