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科技教育教學法系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資訊科技教育教學法系列:"

Copied!
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資訊科技教育教學法系列:

在小學有效運用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設計 教學活動以提升學生參與度及學習效能

(Pedagogical Design and Strategic Use of Augmented Reality and Virtual Reality to Enhance Student Engagement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第一節 (SESSION 1)

Course Designer: Dr. Wilton Fok

(2)

課程目標

本課程旨在介紹教師如何於課堂及户外學習活動中有效運用各種擴增實境 (AR)和虛擬實境(VR)技術,從而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及學習效能。完成本課 程後,學員應能:

(一) 了解最新的科技應用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 (例如:頭戴式顯示器、對 應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智能手機和應用程式、360度相機及三維(3D)掃描 技術);

(二) 了解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學習機會、特點、優點和限制;

(三) 透過正確使用流動裝置,了解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教學應用;

(四) 運用簡易的擴增實境應用程式(例如:Aurasma)設計和製作基本的擴增 實境效果(觸發圖像及重疊效果);

(五) 運用360度相機拍攝相片和影片,並作後期處理,以用於虛擬實境的教 學應用;

(六) 運用虛擬實境頭戴裝置或流動裝置的應用程式或平台,觀看360度相片 和影片;及

(七) 設計和整合課堂的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活動,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及

學習效能。

(3)

第一節 課程流程 (3 小時)

第一節:介紹於小學運用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教學應用以提升 學生的參與度及學習效能

1.1 介紹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科技

1.2 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學習機會、特點、優點和限制

1.3 介紹常識科和其他STEM相關科目的綜合活動例子,包括:AR 沙箱、參觀博物館等

1.4 案例: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課堂應用及實際操作

(4)

第二節 課程流程 (3 小時)

第二節: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實際應用及設計課堂活動

2.1 作業討論及意見回饋

2.2 運用擴增實境應用程式(例如:Aurasma)製作及觀看擴增實境效果 2.3 三維(3D)掃描技術的實際操作

2.4 運用360度相機拍攝,製作及觀看360度相片和影片 2.5 設計和整合課堂內的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活動

2.6 討論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科技的校內管理和推行,以及有關注意事項

2.7 總結、討論及問與答環節

(5)

你能分辨AR和 VR嗎?

(6)

你能分辨AR和 VR嗎?

• 資料來源: https://www.slideshare.net/craciundana5/prezentare-else2016istorie-67931450

(7)

1.1 擴增實境(AR)和虛擬實境(VR)科技

虛擬實境:

由電腦或應用程式模 擬的完全虛擬的現實

擴增實境:

將虛擬的印象添加 到現實的環境

混合實境:

與現實和虛擬環境產 生互動;現實和虛擬

的影像交織共存

(8)

從角度 (viewing point) 辨識 AR和VR 的分別

Exterior view 從內到外 Inside-out

觀察點

Observing point

Interior view

從外到內 Outside-in

(9)

從角度 (viewing point) 辨識 AR和VR 的分別 Exterior view

Virtual Reality

(10)

從角度 (viewing point) 辨識 AR/VR 的分別 Interior view:

e.g. Augmented Reality, 3D Printing

Interior view

從外到內 Outside-in

(11)

AR / VR 的類別

擴增實境(AR)

• 空間擴增實境 (Spatial AR)

• 可透視擴增實境 (See-through AR)

虛擬實境(VR)

• 半沉浸式虛擬實境 (Semi- immersive AR)

• 沉浸式虛擬實境 (immersive AR)

(12)

AR 的類別

• 定位 (Location-based AR)

– 於實地考察中通過AR標記檢查點的 名稱和描述

– to facilities a field trip by labelling the name and descriptions of the check point through AR

• 圖像識別 (Image recognition) – 用於豐富互動學習資料

– for the enrichment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materials

(13)

• 適用於非Field Trip 時使用

– “HKPostStamps”(「香港郵政郵 票」)流動應用程式

• 適用於現場實景使用

– 「郵遊活化建築」流動應用程式

• 你可使用流動裝置於App Store(

iOS系統)、Play Store(Android系 統)或掃瞄以下二維條碼下載 ︰

香港郵政 ARstampsGO

「郵遊活化建築」 (適用於現場實景使用)

(14)

• 課堂體驗活動

– 請利用iPad已下載的 “HKPostStamps”

– 按「活化香港歷史建築II」(左下方) 進入模式 – 掃描我們提供的郵票模型 / 網上下載郵票以

顯示活化歷史建築的3D Object

「香港郵政郵票」HKPostStamps

「活化香港歷史建築II」 (配合郵票模型使用 )

(15)

為何我們需要利用 AR 和 VR技術?

AR 和 VR的學習機會、特點

適合運用VR & AR 教學的課題/教件特性

[AR] 跨時空的故事 古今對照 Story-telling across time and space

[VR] 難以到達/ 費用昂貴的地方 Places that are difficult and costly

to reach

[AR] 抽象和複雜的概念 Abstract and complicated

concepts

(16)

討論:

你想到什麼教學的課題及活動 存在以上的特點,

適合運用AR和VR

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和學習效能?

(你可以用3分鐘時間和你的鄰座分享你的看法)

(17)

[AR] 博物館參觀

香港科學館「超感官暴龍展」

香港科學館舉行的「超感官暴 龍展」,利用擴增實境(AR)

及虛擬實境(VR)技術,帶

領大家進入6600萬年前的史

前世界,更可以跟體型原大的

巨型梁龍互動!

(18)

• 課堂體驗活動

– 請利用iPad已下載的 “HKPostStamps”

– 按「兒童郵票─人體五感官」(右下方) 進入模式 – 掃描我們提供的郵票模型 / 網上下載郵票以顯示各

個人體五感官相關的3D 動畫和有關資訊

「兒童郵票─人體五感官」郵票小型張加入AR(擴增實景)技術,把 郵票小型張中的小朋友及各種感官活動立體地呈現眼前。此3D模 型背景更會按日間、黃昏和晚間而實時改變。另外,只要輕按3D 模型中的「眼」、「耳」、「口」、「鼻」、「手」標誌,便可 知道更多有關五感官的資訊。

[AR] 「香港郵政郵票」HKPostStamps

「兒童郵票─人體五感官」 (“The Five Senses”)

(19)

[AR]外國案例: 歷史學習 – 說故事 History Learning - Story-telling

• 展示今昔的相片或影片

例子: 英國發展的AR手機應用程式 “England's Historic Cities”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9WK4vGIZs

• 課堂體驗活動

– 請開啟iPad已下載的 “England‘s Historic Cities” (EHC) – 就我們提供的模型,按入相關的城市和展品主題

– 開始掃描模式,掃描我們提供的模型以顯示AR效果,

探索展品背後的更多資訊

(20)

[AR] 動畫書(Animated book) - 說故事

• 掃描塑料玩具,使玩具變成卡通 人物,出現於故事之中

– UR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2jSz mvm_WA)

• 外國手機應用程式例子: London History AR

結合2D藝術與3D模型,特效視頻和360全景 相,將其擴展到地圖上,帶領觀眾遊走到不 同的歷史時間。

London History AR combines 2D arts with 3D models, special effects video, and 360 panoramas, which augmented onto a map to transport the user to a different time. With London History AR, we have not yet perfected time travel, but we hope to have the next best thing as we transfer the user back in time to explore London prior to the Great Fire in 1666.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2FgKvo6DRc

(21)

[VR] 博物館虛擬參觀 Museum Virtual Tour

• http://www.bbc.com/news/technology-33772694

• “The British Museum is running a trial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with a view to offering it as a permanent tool to explore its collection.”

• “Visitors can navigate a VR Bronze Age roundhouse and

interact with 3D scans of objects.”

(22)

• VR 讓未能到訪外國的學生提供遠距考察的機會,不用花 費時間和金錢也可以享受學習的機會。

• 部分非受定位限制的AR同樣適用

• E.g. 大英博物館的 VR 應用

[VR] 外國案例: 遠距考察

(Overseas Field Trip)

(23)

考察活動特色:

(1) 善用VR(擴增實景) 技術,拓寬學生考察空間 在漫步大街的考察中,蔡元培之墓是其中一個 熱點。目的除了讓學生認識這位近代偉人外,也 想扣緊主題,讓學生思考存在與消失的關係。無 疑,蔡校長早已病逝,但絕非人死如燈滅,他提 倡「兼容並包」的教育理念至今依舊未變。惜墓 地實不宜一群學生聚集,因此也無法帶領學生進 入墳場憑弔蔡元培之墓。用360 camera拍下墳 場之景,並加入聲音導航,確能令學生透過虛擬 實境,了解蔡墓情況。如此,不但真正將VR技

教學應用實例:

漫步大街 – VR考察 蔡元培之墓

(教案內容由嘉諾撒聖心書院林美儀副校長提供)

(24)

(2) 結合 翻轉教學 和 戶外考察,重視及做好考 察前的簡介準備及考察後的反思分享,從而發 揮電子學習的功效。

• 運用Google Form做活動前預備;

• VR虛擬走進華人永遠墳場蔡元培之墓地;

• 運用傳統紙本的補充資料及分享表

 將「準備」「考察」「分享」三者緊密連繫。

(3) 教學方法的創新:融合Adventure-based Counselling- 4F概念

(詳細教案內容, 可參閱我們提供的網上資源庫)

特別鳴謝 嘉諾撒聖心書院林美儀副校長、中文大學「學習

科學與科技中心」團隊、香港教育城提供教案資源

教學應用實例:

漫步大街 – VR考察 蔡元培之墓

(教案內容由嘉諾撒聖心書院林美儀副校長提供)

(25)

虛擬實境(VR)頭戴顯示器 的類別

• 不同種類的 虛擬實境(VR)

頭戴顯示器 (head-mounted display):

整合顯示 智能手機 Cardboard 可折叠式

(26)

課堂體驗活動: 虛擬實境(VR) 體驗

• 分組: 兩人一組

• 利用手機下載 或 iPad 已安裝的

“Cardboard”應用程式

(https://vr.google.com/intl/zh- TW_hk/cardboard/apps/)

• 按 “Launch Cardboard Demos”

• 將你的智能手機以水平方式放 進我們提供的「智能手機

Cardboard」( Smartphone

mounting) 體驗虛擬實境影片

(27)

VR頭戴顯示器 之 優缺點

Integrated display Smartphone mounting

影片素質

高每秒幀數

Higher Frame per second (FPS)

低每秒幀數 Lower FPS

解像度

Resolution

取決於影片和顯示器的解像度;

一般比智能手機更清晰

Depends on the display resolution;

Generally clearer than smartphone

影像顯示的解像度受智能手機硬件的 性能限制; 相比之下,從6英寸智能手 機展示的Ultra HD圖像可能會變淡

容量 Storage

受限於Gear硬件本身的容量

Limited by the storage of Gear hardware itself (referenced from Oculus Rift, 50 games and apps)

取決於智能手機的容量

Depends on the capacity of smartphone

感應器 Sensors

較多傳感器的種類

More variety of sensors; Sensors installed in the gear

(i.e. Accelerometer, gyroscope, laser position

傳感器有限; 傳感器設置取決於智能 手機

Limited variety of sensors;

Sensor settings depends on the

(28)

擴增實境 AR 虛擬實境 VR 優點

Strengths

1. 能夠立即與周圍環境作出反應 2. 網上有開放免費開源軟件(Free

Open-source software) 和應用 程式,一般較易使用(例如,

Aurasma Studio)

1. 可以創建一個模擬環境,

感受進入模擬環境,如海 洋和太空。

限制 Limitations

1. 受周邊環境的限制,用家必須 使用AR應用程式,到達確切 的位置,或者掃描觸發圖像。

1. 需要3D軟件開發(例如 Unity Engine,Maya,

Blender),較為複雜。

2. VR的影像是模擬的,開發 相對耗時

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

優點和限制

(29)

STEM相關科目的綜合活動例子

整合活動

Integration for

learning

STEM 教育

STEM Education 沉浸式CAVE

Immersive Cave

結合現實和虛擬

(30)

– 利用AR 將複雜和抽象的三維 (3D) 概念和想法 具體地呈現

• 使用AR沙箱 (AR Sand box)顯示地理圖中的輪廓圖 (Contours map)

• 生物解剖學 Biology anatomy

(http://anatomy4d.daqri.com/)

• 虛擬實驗室

STEM 教育

(31)

AR 沙箱 (Sandbox) – 學習地理常識

• 不同顏色按等高線 (colored contours)顯示地形的高度差異

• 不同地形(landscape) 的改變能迅 間改變沙上的顏色, 以具體顯示 地形的高度

(有關如何自製AR 沙箱,請參閱補

充資料)

(32)

Immersive Cave 沉浸式CAVE

沉浸式CAVE:

提供高像真度及極其生動的立 體視覺效果,製造出互動虛擬 環境,令使用者有如置身現場,

更可連接數據手套、跟蹤器、

操縱桿,以及運動平台等來增 強虛擬環境中的互動。

當中應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 制,可以快速地建構虛擬環境,

令人類的感知世界得以擴大,

從而跨越地域、文化和知識的

界限。

(33)

• 結合AR和3D打印:

結合現實和虛擬

虛擬:

擷取3D模型,然後使用擷取的3D模型 創建AR應用程序

現實:

使用3D打印機打印擷取的3D模型

Real: Use a 3D printer to print the

(34)

3D Object 的未來發展

Input Output

3D打印 3D Printing

擴增實境 (虛擬) Augmented Reality

(Virtual)

全息圖3D顯示 (虛擬)

3D display by Hologram (Virtual)

攝影測量(通過圖像處理)

Photogrammetry (By Image processing)

3D掃描儀

3D Scanner

(35)

全息棱鏡 顯示VR圖像

Display VR image by Holographic Prism

• 課堂體驗活動

運用 YouTube搜尋 “Hologram”,你可以選擇提供的影片,並用 全息棱鏡放在想以大小的手機或平板的屏幕上觀看虛擬的立 體動畫

• 現行全息棱鏡的教學應用:

Hologram technology replacing cadavers to teach medical student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fKPiXSg940

http://rimstar.org/science_electronics_projects/hologram_pyramid_diy_homemade.htm

• 如何製作Hologram Pyrami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UrI_3LBuc

(36)

教學法 Pedagogies

自主學習 Self-directed

learning

探究式學習 Inquiry-

based learning 戶外學習

Outdoor learning

教學法應用

(37)

• 「活化香港歷史建築II」郵票首 次加入AR(擴增實境)技術,

讓你透過上述「香港郵政郵票」

流動應用程式,看到郵票中建築 物的立體模型,還可查看建築物 的360度相片,恍如置身其中。

• 建築物立體模型的背景更會按日 間、黃昏和晚間而實時改變,為 你帶來全新的集郵體驗。

資料來源:

自主學習 (Self-directed learning)

「郵遊活化建築」- 欣賞香港的文物建築

(38)

1. 使用AR改變加入學校校 園各建築物的標示及描 述,提高學生參與度和 學習效果;

2. 例如標記特殊植物物種 或具有QR碼的歷史建築 物,以便可以通過移動 設備顯示該歷史建築物 的歷史故事。

探究式學習

(Inquiry-based learning)

Main bldg Since 1912 Main Lib

Knowles bldg

(39)

戶外學習 (Outdoor learning) - 生態學習 案例: 伯裘 VR 360度全景影片

1. 在學校實地考察或旅行前,學生可分組,討論並設定分享內容, 並分 工預備

2. 在學校實地考察或旅行時,由高年級學生使用360VR攝像機,拍攝濕地 公園的360度場景,活動後製作短片向低年級同學分享。

3. 同學可於課室內利用VR 頭戴顯示器體驗戶外的課堂及生態環境。

(40)

常識科課程架構的組成部分

(內容根據《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 (小一至小六) (二零一七年七月擬定稿),頁10)

(41)

參照小學常識科課程發展教材

(內容根據《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 (小一至小六) (二零一七年七月擬定稿)》)

加入虛擬實境 相片或影片的

課題 擴增實境和虛擬實

境相片或影片的

教學應用

(42)

課程文件:

• 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 (小一至小六) 二零一七年七月擬定稿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cross-kla-studies/gs- primary/GS%20curriculum%20guide%202017_chi_draft_Jul.pdf)

可能加入虛擬實 境相片或影片的

課題

利用VR展示現貌,

或利用AR展示照 片,以有效對比

古今的相片。

探究式學習:

利用VR的虛擬全 景的展示, 讓學 生從細心觀察發 現新事物和新知

識。

參照小學常識科課程發展教材

(內容根據《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 (小一至小六) (二零一七年七月擬定稿)》)

(43)

參照小學常識科課程發展教材

(內容根據《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 (小一至小六) (二零一七年七月擬定稿)》)

比較相關古蹟 今昔的景象

利用VR 影像展示人物 的事跡和故事

VR 和 AR 可被 套用於難於形 象化表現的課

(44)

參照小學常識科課程發展教材

(內容根據《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 (小一至小六) (二零一七年七月擬定稿)》)

(45)

學習效能:

實境與虛擬情境相 互運用,增加學習 的趣味性與實用性。

配合學生的能力設 計活動,協助他們 更具體地理解如:

參照小學常識科課程發展教材

(內容根據《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 (小一至小六) (二零一七年七月擬定稿)》)

(46)

1.4 案例:

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課堂應用及實際操作

• 參閱4 份小學教案

健康的生活 – 社區健康

(待定)

社會與公民 – 香港文化遺產 /

香港的古蹟 (附錄十一)

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 – 探索太空

(附錄十二)

對外交流 – 人物和故事

(待定)

(47)

教案分析(一):

社會與公民 - 香港文化遺產/ 香港的古蹟 (附錄十一)

(48)

小學常識--香港文化遺產(活化香港歷史建築)教學設計 (建議) 社會與公民 - 香港文化遺產 / 香港的古蹟

學習範疇:

(四) 社會與公民 (根據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 (小一至小六) 二零一七年七月擬定稿

[1]

) 年級: 小三

適合課題:

已有知識:

•「社會」和「公民」的概念

•知道本地社區的特色

•認識香港的歷史

建議課節: 2節 (以一節 40 分鐘計算) 預期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題後,學生能:

•認識文化遺產的定義,並分辨「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能力);

•辨認香港現有的活化香港歷史建築 ,從而瞭解「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並了解其對香港 文化的意義(概念、能力);

•辨認香港現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能力);

•認同保存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價值觀和態度);

•以資訊科技工具找出、評估、提取、整理和表達資訊(概念、能力);

•關注本地社會的發展和文化遺產的保存, 欣賞和尊重香港的多元文化 (價值觀和態度)。

(49)

建議時間

(分鐘)

教學重點 教學活動內容 教師方法/

指引

教學材料及工具 10 認 識 文 化 遺 產

的 定 義 , 物 質 文 化 遺 產 和 非 物 質 文 化 遺 產 的分別

教師解說文化遺產的定義,及如何分辨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 產」。

附錄:

「文化遺產」工作紙 (一)

25 辨 認 香 港 現 有 的 活 化 香 港 歷 史建築 ,從而 瞭 解 「 物 質 文 化 遺 產 」 的 特 點 , 並 了 解 香 港 文 化 的 意 義

( 概 念 、 能 力 )

活化香港歷史建築 – a. 虛擬歷史建築遊覽 活動

學 生 使 用 平 板 電 腦 , 「 香 港 郵 政 」 的

“HKPostStamp” 手 機 應 用 程 式 , 並 運 用

「香港郵政」的「活化香港歷史建築」

郵票進行課堂活動。

教師透過帶領學生觀察建築物的特色,

從而了解建築物的歷史背景和香港歷史 的關係,並學習欣賞歷史建築的存在價 值。

電子學習 課堂活動 擴增實境

探究式學習

附錄:

「文化遺產」工作紙 (二)

教學活動流程

(50)

建議時間

(分鐘)

教學重點 教學活動內容 教師方法/

指引

教學材料及工具

35 辨認香港現有

的「非物質文 化遺產」(概 念、能力)

以資訊科技工 具找出、評估、

提取、整理和 表達資訊(概 念、能力)

教師帶領學生分組, 就「已被列入「國家 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非物 質文化遺產項目」及「香港現有具歷史意 義及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社會習 俗、節慶、儀式等) 」分工進行上網搜尋 (15分鐘),並利用互動平台(例如iClass 關鍵 詞和開放式題目)即時提交堂課,並顯示於 課室螢幕。學生就同學分享的回應作答工 作紙的題目。

教師可就即時收集的學生答案與學生進行 討論或進行匯報分享 (按時間許可)。(15分 鐘)

教師帶領學生如何在網上尋找並選取合適 的資料,並抽取正確的詞彙作答工作紙上 的問題。(5分鐘)

學生分組 即時上網

搜尋

課堂討論/

匯報分享 資訊素養

評估

附錄:

「文化遺產」工作紙 ( 三)

建議附加媒體:

- 舞火龍虛擬實境 (VR) 片段

-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

戲棚搭

建技藝(VR)片段

10 認同保存文化

遺產的重要性(

價值觀和態度)

教師就「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態度 」和

「保護文化遺產的方法」作討論,帶領學 生完成工作紙。

附錄:

「文化遺產」工作紙 ( 三)

教學活動流程 (續)

(51)

1

2

3 4

5 6

8 7 9

10

11

13

樓梯街

例子:香港與中國革命活動 – 中山史蹟徑

(由教育局中國歷史科課程發展組提供,僅作本課程的參考資源)

教師指引:

教 師 可 善 用 網 上 資 源

(如燦爛的中國文明網 站\「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 中 山史 蹟 徑考察 \工 作 紙),安排考察活動,

讓學生能從社區認識香 港歷史,拉近歷史學習 距離感。

1拔萃男書室舊址(東邊街入口) 8雅麗氏醫院及附設香港西醫書院舊址

(荷李活道81號)

2同盟會招待所舊址(居賢坊) 9道濟會堂舊址(荷李活道59號)

3美國公理會佈道所舊址(必列者士 10興中會總部舊址(士丹頓13號)

(52)

第一步:

第二步:

由Google Map 搜尋公開的VR相片

興中會總部舊址:(士丹頓13號)

(53)

第一步:

第二步:

由Google Map 搜尋公開的VR相片

中央書院舊址(城皇街)

(54)

教案分析(二):

探索太陽系-1.太陽系(第二學習階段)

教學流程 內容

引起動機 自2006年8月起,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把冥王星從行星的行列中移除,現在太陽系有八 大行星。

 問:太陽系有多少顆恆星和行星?

答:一顆恆星和八顆行星。

 問:為甚麼冥王星從行星的行列中被移除?

答:類似冥王星圍繞太陽公轉的星體有數以萬計。科學家把這些星體重新分類,稱 為太陽系的「矮行星」。所以,冥王星被重新分類為「矮行星」。

 教師使用圖片或短片解說:太陽系內星體的分類。

- 在宇宙中,有很多星系,銀河系是其中一個。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內。

- 太陽系包含一顆恆星(發光體)和圍繞它運行的行星(不發光體)。

太陽是那顆恆星,而地球是其中一顆行星。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太陽系小天體)。

參考圖片:

月亮(天然衛星) ; 地球(行星) ; 太陽(恆星) 現行教案中加入AR/VR元素

(資料來源: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general-studies-for- primary/learning-and-teaching_resource_cd_st/index.html)

(55)

教學 流程

內容 發展 活動內容節錄:

 小組討論:學生配對八大行星的資料卡和圖片。

 學生根據資料卡的內容(例如:岩石或氣體是行星的主要成

份),了解行星的結構。

(56)

教學流程 內容 加入電子元素 發展 活動內容節錄:

 小組討論:學生配對八大行 星的資料卡和圖片。

 學生根據資料卡的內容(例如:

岩石或氣體是行星的主要成 份),了解行星的結構。

• 運用VR Earth in Solar System (適合 iOS & Android)以利用AR立體的太 陽模型,透過對應行星的外貌和學 習行星距離太陽的次序

• 教師可利用錄製片段的功能製作教 學影片

• 運用Solar System VR(適合 Android) 進入虛擬的太空世界, 認識行星的 基本特點

VR Earth in

Solar System

(57)

總結

現行AR 和 VR 的教學工具

學習範疇 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 - 宇宙窺探 Space

VR 網站

Web-based link

VR 手機應用程式 App AR 手機應 用程式 App

延伸學習資源

NASA VR/360 Astronaut Training:

Space Walk (2:56) https://www.youtube.co m/watch?v=lil_I_-7aOM

1. Solar System VR (適合 Android) 2. Titans of Space® Cardboard VR (適合

Android)

3. “StarTracker VR” (適合Android) “Star Tracker Lite” (適合iOS)

4. Google Sky Map (適合iOS 及 Android) (適合對行星有基本認識的學生, 並 設有全球定位系統GPS以辨識行星的 方向)

5. VR Earth in Solar System

1. SolarAR 2. Sol-AR

System

NASA TV Public-Educa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 wMDvPCGeE0

太空知識探索區

http://www.itispossible.com.hk/web/w ebsite/SpaceEdu.aspx?page=SpaceEdu

&sub=a

香港兒童太空站

http://www.smallcampus.net/building- space/index.php?bookmark=2

(58)

其他現有資源

例如「樂視VR」提供「清明上河圖」 VR 影片

「清明上河圖」 VR 影片:

官方網頁:http://vr.letv.com/

由於樂視是一綜合的視頻App,當中有不 同的範疇,所以在教學時請按「教育」,

以選擇適合課程的VR影片,同時亦可以自 行搜尋相關的材料。

---

樂視VR是一款提供360°全景在線視頻播放

、3D全景播放的視頻播放平台。「樂視 VR」專用App可以提供不同已有的內容。

老師可以在其官方網頁下載iOS及Android 版本的「樂視VR」。iOS由版本亦可以在 App Store中下載。如配合「VR檢視器」

(例如Google Cardboard),更能充份 體驗虛擬實景的樂趣。

步驟一: 開啟 「樂視VR」應用程式 步驟二: 於上方分類列按「教育」

步驟三: 搜尋 「清明」

(搜尋「清明上河圖」 是未能搜到目標連結)

(59)

作業 Assignment*

製作你的 VR 或 AR 教案

(*你需要完成本作業以完成本課程)

– 製作配合你任教科目的教案 教案內容包括:

1. 可應用擴增實境(AR)或/和虛擬實境(VR)的課題和學習範疇 2. 以上課題和學習範疇適用的級別

3. 請就上述可應用AR或/和VR的課題和學習範疇設計教學活動。

4. 請列出三個協助你設計上述教案的相關AR和VR教學資源。

(請在資源名稱後列出指定的連結)

5. 請寫出你預期你的教案設計能如何提升學生的參與及學習效能

• 提交到以下連結**: https://goo.gl/forms/OBsu9B6eBECWQTcq1

** 建議: 你可先與其他同工在我們提供的MS Word 檔案「作業大綱」中草擬

(60)

參與「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 2017/18」

「歷史學習」項目

(參與本教學獎屬個人自願性質,你亦需要提交活動作業以完成課程。)

• 配合教育局的發展方向,本實驗室為鼓勵更多歷史科教學的老師於教 學之中加入電子教學的元素,使學生更有效學習歷史。

– 您可以提交本作業作為參賽內容,於提交習作時可回應你是否願意直 接參與本屆「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 2017/18」的「歷史學習」項目 。

• 評審考慮:

– 教學內容

– 使用電子科技於學科的有效性、創新程度 – 課題和學習範疇的適切性

– 預期教學的成效/ 課堂實行後的反思

• 活動詳情將於十一月中在以下網站登載 : http://elearning.eee.hku.hk/awards1718.php

(61)

小組討論作業環節 – 有效運用AR和VR以

提升學生的參與及學習效能

1. 按你任教科目分2-3人一組

2. 請就作業題目討論可應用擴增實境AR或VR的課 題

4. 利用iClass 開放式題目(Open-end) 活動提交你 選擇的課題

5. 你可嘗試在堂上完成習作 或 下一堂前提交

(62)

作業連結

https://goo.gl/forms/OBsu9B6eBECWQTcq1

(63)

有效運用VR和AR以提昇教學 成效的課題及教學設計

iClass 開放式題目活動

(64)

第一節 總結

第一節:介紹於小學運用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教學應用以提升學生的參與 度及學習效能

1.1 介紹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科技

1.2 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學習機會、特點、優點和限制

1.3 介紹常識科和其他STEM相關科目的綜合活動例子,包括:AR沙箱、參 觀博物館等

1.4 案例: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課堂應用及實際操作

1.5 有關教學設計的小組討論 (有效運用VR和AR的課題和學習範疇及教學設 計)

1.6 作業簡介

(65)

iClass 互動學習系統的 登入方法

• Step 1: 開啟 Chrome

• Step 2: 使用電腦登入帳戶 (帳戶資料已於開課前派 發)

– URL: http://portal.iclass.hk/index.php

(如有問題, 請向實驗室同工索取)

(66)

Step 3:

按課程名稱

Click the course name to access

Step 4:

按所屬課程主題

Click the respective topic to access related course materials

課程的相關文件及資源分享可以於

「課程資料夾」中下載。

Course documents including PPT slides and assignment can be downloaded from “Topic Folder”.

iClass 互動學習系統的

登入方法 (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朝陽科技大學 資訊與通訊系. 107

• Flipped Classroom: Promote students to do pre-study tasks and allow teachers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lesson time. Major platforms

Moodle Mobile Edmodo Schoology Google

試驗計劃」 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組 香港大學

有關資料可參閱教城

探討:香港學生資訊素養 類別二:一般的資訊素養能力 識別和定義對資訊的需求.. VLE Platform – Discussion 討論列表 Discussion

• 與資訊科技科、常識科、視藝科進行跨 科合作,提升學生資訊素養能力。圖書

• 參考「香港學生資訊素養架構」 參考「香港學生資訊素養 架構」 參考「香港學生資訊素養架構」 *,推行全校參與方 式 推行全校參與方式 的校本資訊素養 課程 ,例如 ,例.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