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最好的時代 最壞的時代 13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最好的時代 最壞的時代 135"

Copied!
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CTCI QUARTERLY

通訊 ︱

2020 年 秋季刊

135

經驗傳承︱

封面故事︱

集思天地︱

業務走廊︱

擷前事精髓 展未來鴻圖

最好的時代 最壞的時代

回首人生五十年─專訪金聯舫博士

天公疼憨人─專訪陳益世董事長

台灣卓越工程技術與未來展望研討會

(2)

CTCI QUARTERLY 135 秋季刊 | 目錄 CTCI QUARTERLY 135 秋季刊 | 目錄

2

6 7 10

12 14

16 18 19 20 24 25 26 28 30

32 34

37 38 40

封面故事 ▏

業務走廊 ▏

業界訊息 ▏ 集思天地 ▏

字裡行間 ▏ 經驗傳承 ▏

心•一點靈 ▏

擷前事精髓 展未來鴻圖 羅佳慧、葉琬萱

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

資通安全面面觀 王傳忠

本社推動ISMS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概述 王傳忠

回首人生五十年─專訪清大金聯舫博士 楊顯整、余芳瑋

天公疼憨人─專訪宇瞻科技陳益世董事長 楊顯整、何婷婷

東北角能源知性之旅 羅佳慧、葉琬萱

綠色採購與履約爭議之探討 許湘琴

中原大學研發中心參訪與交流 林志龍、張瑞閔

台灣卓越工程技術與未來展望研討會活動報導 呂雨龍

新媒體發展之產業策略與社經影響研討 黃玠然

電動公車技術與營運之研析 郭佳韋

人工智慧倫理與治理 劉致峻

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統大放異彩 林志龍、劉惠君

淺談兩岸化工教育課程之差異 林志龍、陳蕾伊

疫情過後:從振興三倍券談起 劉致峻

智庫數位傳播研究成果新趨勢─以CSIS為例 黃玠然

我的英國逃難記 向玉玲

日本沖繩旅記 牛馥蘭

圖解雪球─巴菲特投資學讀後感 闕淑美

發 行 人 潘文炎 主任委員 陳綠蔚

編輯委員 王釿鋊 馬金玲 李 齡 薄懷照 楊顯整 郭博堯 總 編 輯 羅佳慧

執行編輯 許湘琴 潘惠萍 黃小翠 劉惠君 葉琬萱

發 行 者 財團法人中技社 地 址 106台北市大安區 敦化南路2段97號8樓 電 話 (02)2704-9805 傳 真 (02)2705-5044 設 計 陽光房創意發想 登 記 證 局版北市誌字第372號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5504號 中華民國84年10月創刊

中華民國109年9月10日出版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本刊同時登載於「財團法人中技社」

網站 ctci.org.tw

vecteezy.com 圖庫資料

(3)

通訊

e-book

總編輯

| 編輯室號角 |

109年8月3日兩長與主管、同仁至 台北賓館弔唁李登輝前總統。

編輯團隊參觀2020年臺灣 資安大會,與現場參展廠 商卡巴斯基吉祥物-綠熊微 笑合影。

7月30日晚間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病逝於臺北榮總,

享耆壽98歲。「民主先生」一生為國家奉獻付出、勞心 勞力,一代領導人殞落,謹致最深哀忱。

由於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危機,許多企業、政府機 構積極籌劃異地辦公或居家上班策略,同時防疫也該防 駭!因此本期深入報導【封面故事─最好的時代、最 壞的時代~資安面面觀】,封面以「駭客」為主題,由 臺灣師範大學國際產學聯盟人才媒合美術學系四年級 李泓羽同學所設計,該生採用對比且詭譎的色彩揉合出 動漫藝術的不真實感,進而呈現圍繞現實人類生活的駭 客行為;封面故事內容則以省思疫情的角度切入「資通 安全」,讓我們平時能具備資安緊急應變力、恢復韌性 力,隨時隨地都受到保護,戰勝惡意的一方!至於封底 裡頁的活動預告,為同校圖文傳播系一年級任畇同學,

以清新活潑的手法繪圖設計。

此外特別介紹本期【經驗傳承】單元,由全球放送的廣播網-

needs RADIO 全球廣播網專訪本社董事長潘文炎博士,分別從「中 油的成功經營理念」及「本社創新公益的成長軌跡」回顧過去、現 在到未來的種種過程關鍵思維;人才培育方面【集思天地─獎學金 得主專欄】專訪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金聯舫博士,

以及宇瞻科技陳益世董事長;【業務走廊】以7月25日東北角能源 知性一日之旅,帶領讀者藉由本文體會台電穩定供電、中油穩定供 氣之所有背後辛勞;柔性專欄【心一點靈】,本社同仁無私分享不 同以往的日本沖繩旅遊日記,讓您一覽沖繩必去的知名景點。疫情 舒緩,更仍不可掉以輕心,想不想來點新生活運動吧!不妨動動您 的手指,點閱一下中技社通訊電子書,閱讀這些文章吧!

(4)



〈讓大象跳舞〉的主題,是潘董在中油 總經理及董事長任內幾段驚滔駭浪的經歷,

從這幾事件中,可以看出身為國際性企業領 導人運籌帷幄的全方位思維,與當機立斷的 智慧。

臨危受命 改善工安

1996年,連三個月產生11起工安事故,

令輿論沸騰,潘文炎臨危「跳火坑」出任中 油總經理,一肩扛下「確保85座危險性高的

煉油石化老工場」的工安改善。他深知,光 靠個人「落實SOP」是不夠的,要同時並行

「四級查核制」:要求副總以下的主管按責 任區,定時巡視,並且「有工安疑慮的硬體 設備落實汰舊換新」、「全面管線測漏」等 同步改善,才能有效降低災害指數,當時業 界災害指數均值為16,潘總的多管齊下,將 均值降到只有2,遠遠低於業界。

面對競爭 組織改造

1990年代政府開放國內石油市場,國 外油品得以自由進口外,台塑亦宣布自行

經驗 傳承

擷前事精髓 展未來鴻圖

■ 企劃行政室 羅佳慧組長、葉琬萱助理管理師

讓大象跳舞

1

今 年六月,本社潘文炎董事長應《needs RADIO》知心人語節目之邀,接受主持人專 訪。《needs RADIO全球廣播網》是一個以服務人群為導向的非營利全球網路廣播電 台,秉持「發掘需求,連結供應」致力建立傳播美好價值觀及人生願景的電台。在本次訪問 中潘董以輕鬆的口吻與大家分

享服務中油多年的經營理念並 暢談本社的成長軌跡。其中有 個人體驗、有面對國內外社經 大 事 的 因 應 與 回 顧 , 尤 其 對 於社會菁英領袖扮演的關鍵思 維,有了精采的詮釋。

面對詭譎多變的全球經濟 發展,本刊特節錄整理《知心 人語專欄》的部分內容,與通 訊讀者們分享,希能提供讀者 多方面的反思及領悟。

潘文炎董事長接受《needs RADIO》知心人語節目採訪。

(5)

興建煉油廠,首當其衝正是中油!這個原來 獨佔市場的國營大企業,有著大型組織難免 的富貴病:笨重的身軀、享受獨佔的利益,

這下要與有「經營之神」美譽的台塑集團對 決,中油的人心惶惶可以想見。潘總面臨的 是場「老店新開」的無退路豪賭,他深知轉 型成功與失敗的一線之隔,執行上避免員工 反彈,必須以漸進方式推動組織及經營制度 的改革,於是他成立了八大事業部,潘文炎 說,績效標準建制不可能一次到位,而是從 賺錢的、小型的新事業部門,慢慢拓展;如 今,中油的市占率仍高,汽油占七成、柴油 占八成,他自謙道,拜總經理任期近八年所 賜才得以完整推動、落實成效。

油價難題 迎刃而解

2007年以前,攸關全民物價水平之油 價,總「拗」到最後一刻才調整,不比歐、

美、日、星等先進國的「每日微調」機制,

我們一漲、往往就讓民眾「很有fu」,當時 罵聲不斷的「漲快跌慢」油價,伴隨常見大

排長龍的加油車隊,即可知道油價問題牽 引著政府威信,潘文炎在總經理與董事長任 內前後十一年,鍥而不捨地建制、推動、落 實「浮動油價公式」。打破過往定價模式的 新制,必須考量那些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要

「每週」或「雙週」調較佳?他說,新建制 憑藉的是兩個字:「專業」。浮動油價改善 了多年來中油調整油價的困擾、解決了令政 府頭痛的「政治馬蜂窩」。

慮之貴詳,行之貴力 謀在於眾,斷在於獨

跬步千里的道理人人知,但要複製成 功,「過程」才是重點。想當年自己回國到 中油任職,薪水只有在美工作的四分之一,

從分部的基層技術人員做起。回國工作除了 薪資之外,還有所謂工作文化上的差異,例 如在美國可直呼上司名諱,若以排資論輩來 看似乎不夠尊敬,實則是責任分明對上司絕 對服從;但在國內行不通,特別是公家機 關,仍有一套屬於國人的官場文化。因此當

2006年潘董事長主持第14屆台灣與印尼間的雙邊國際經濟合作會議。

(6)



有一天公司高層將他從研究單位調到總公司 升任企劃處長時,他深知,從技術到管理 職,對他而言是職責上的大躍進,為了充實 自己的企管知識,他前往政治大學公企中心 上了近300小時的管理課程,佐以昔日在美 國孟山都公司工作的經驗、與攻讀博士的訓

練,綜合多方職能,期使自己做任何決策 時,都要盡量方方面面、周延思考、顧及過 去、現在、未來。一如潘董事長喜愛的張居 正名言「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

謀在於眾,斷在於獨」,或許能作為最好的 註解。

潘董2009年從中油退休,改任中技社董 事長。中技社創立宗旨為「引進科技新知,

培育科技人才,協助國內外經濟建設及增 進我國生產事業之生產力」,至今已六十一 歲的中技社,創立之初是為了在百廢待舉時 期,為當時落後的台灣工程技術挹注國際活 泉,而後也催生了中鼎工程公司,成為我國 唯一可躋身國際標案、全球員工八千人、年 收七百億元的工程集團。

提升獎學金規模、層次

發放獎學金是中技社人才培育的重要 工作,潘董上任以來,考量到如何使獎學金 對國家有更大的貢獻,且台灣少子化之下更 多社會能量仰賴「移民」,潘董說,原本獎 學金只發給博士生與國內學生,他決定增加

「創意獎學金」和「境外生獎學金」;而為 了強化中技社人才培育的工作,也聘請多位

2 引領中技社邁向高峰

2019年8月23日中技社舉辦AI智能應用對日常生活翻轉與創新研討會。

(7)

學術界的重量級人士來擔任評審與工 教委員,其中包含成大現任校長蘇慧 貞、清大前校長陳力俊院士、師大前 校長張國恩、台大前副校長也是中研 院前副院長彭旭明院士等人。

境 外 生 中 獲 獎 最 多 的 國 家 是 印 度 , 占 四 成 , 第 二 多 是 越 南 , 潘 董 掩不住留才的喜悅說「拿獎學金有達 65%留在台灣」;並且,中技社也贊 助各學校創業學程、透過學會提供優 秀教授學術獎等。

智庫作為新價值定位

近十年來,中技社以「智庫平台(Think Tank)」作為新價值定位,以能源&產業、

環境&經濟作為兩大主軸,提供產、官、學界 一個溝通平台,而這幾年對於AI時代的社科 文教變革與創新,舉辦了多次極具腦力激盪 效果的研討會。

中技社一直以來保持財務獨立未申請政 府任何經費或補助;許多研究項目與論壇、

研習會,大部分開放給社會大眾免費參加,

潘董說,中技社始終自我期許跑在議題前 線,領航趨勢,以公益法人之姿為我國產業 發展提出政策建言。

採訪小花絮 *

面對主持人王伊妮的問題,

潘董事長侃侃而談,展現身經百戰的 氣魄。最讓小編印象深刻的是潘董事長談到 從美國回台灣的契機:在美國已五子登科,

但因為父親潘仲威的一捲錄音帶,以及想到 一群台灣留學生在外談的最多的還是台灣,

與其在國外做一個旁觀者,不如在台灣做 一個參與者。因此破釜沉舟的把房子

賣掉舉家搬遷回台灣,為這片土地 盡一份心力。

2019年中技社第二屆工教委員會委員合影。

2020年4月8日與過去傑出的獎學金得主餐敘。

(8)



最好的時代

最壞的時代

身處資訊發達的現在,

我們享盡了一切網路帶來的便利與發達,

卻也同時面臨著資訊安全的風險,如同狄更斯的 雙城記所述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 」,

以這句話來作為當今社會現況的註解,

或許再適合不過了。

2020年Cybersec台灣資安大會以

「Resilience Matters 韌性決勝」作為主題,

聚焦在全球新常態下,一旦資安危機發生,

我們是否具備應變、恢復的韌性,

戰勝惡意的一方。

本期封面故事從新冠疫情

角度切入,探討資訊安全層面與其相關議題,

接連不斷的資安事件使得人人自危,於疫情下 居家上班的型態,造成了新的資安缺口,企業及個人 應如何落實資訊安全更成為新課題之一。 此外並介紹本社 推動ISMS資訊安全管理系統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的概況。資訊安全需要的不僅僅是資訊人員的努 力,更是需要所有人員的共識與配合才能全面性的落實。

(9)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風暴席捲全球,世 界各大經濟體活動機能大幅銳減,因 受各國政府法令的限制,必須被迫長時間進 行隔離,疫情嚴重區甚至面臨封城的處境。

而當世界各國陷入經濟危機之時,暗地裡卻 有一群「蒙面者」,在這場看似浩劫的災難 中,蠢蠢欲動,像是盯上了什麼可口的獵物 般,越發活躍,而他們正是我們時有所聞,

卻鮮少親眼目睹的一群罪犯─駭客。

面對疫情的影響,許多大企業、公司 都採取讓員工「居家上班」的策略,資訊流 通量比起以往更加龐大,更多的資訊、數位 資料,在網路上彼此儲存交換,串流著,但 也正因如此,駭客更是大量撒網、於各處植 入木馬程式、蠕蟲病毒,並潛入各機關或企 業組織的資訊系統,偷取機密文件及個人資 料,並於暗網上兜售,以獲取比特幣等無法 追蹤之貨幣,導致資訊勒索事件頻頻發生。

資安事件層出不窮

由Zoom引發的遠端視訊資安疑慮,從 3月底持續延燒到4月,毫無疑問地,疫情 加速了企業數位轉型的進展,其關鍵在於充 分運用網路應用服務、雲端基礎架構與安全 防護,使企業員工可以進行遠距工作,保持 公司業務暢通。但近期有相當多的資安事件 及隱私問題持續發生,如線上會議的加密方 式,其程式設計的種種問題,還有北美地區 視訊的會議金鑰,發生了誤經中國伺服器進 行產生與傳送的狀況,甚至導致全

球陸續有企業與政府開始規範要求 禁用某些特定應用程式的消息。

區塊鏈金融平臺dForce,遭盜領一空,

且於數日後才追回,正當此事件引發市場 疑慮之際,又發生了大規模的BGP劫持事 件,而過程卻只有短短的5分鐘,該網站被 植入惡意程式,並透過程式竊取大量用戶的 Windows帳號密碼,也因此,勒索軟體的威 脅在近期持續受到大眾關注,而這一連串的 事件,自然成為焦點中的焦點。

5月上旬,國內兩大石化業者,中油與台 塑,先後傳出資訊系統遭勒索病毒入侵的消 息,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然而,這是否只是 駭客們第一波的入侵行動?我們不得而知。

基礎設施應多加注意

近來駭客紛紛鎖定各國基礎設施,多因 為員工進行實體隔離、無法到現場處理,進 而讓駭客有機可乘。電力、供水、捷運…等 基礎設施系統,都有可能成為目標。駭客可 以盜取用戶資料並隨意販售,更可以使用勒 索手段,以重要資料及限時性作為代價,逼 迫企業或公司交付贖金,有些機構為了讓系 統馬上恢復正常,甚至願意支付贖金虛擬貨 幣BTC (比特幣)給

駭客。

其實,基礎

最壞的時代

資通安全面面觀

■ 企劃行政室 王傳忠資訊經理

(10)



設施一直都是駭客鎖定的目標,一是國家級 駭客,想具備讓他國基礎設施癱瘓的能力,

二是該設施使用人數眾多、影響力及破壞力 都十分可觀。三是許多基礎設施屬於傳統產 物,於資訊安全系統方面,防護力較弱,更 易於下手。

現今的戰爭模式,已由資通訊掌控一 切,一旦發生戰爭,必先癱瘓電力系統、水 資源系統、電信系統、高鐵、捷運…等重要 基礎建設。所以這些重要設施,如網路系 統,最好以實體隔離的方式進行保護,以避 免同時遭受駭客攻擊而導致全面癱瘓。

近期駭客也將目標鎖定於生技產業及醫 院,目的多為竊取新冠肺炎病毒相關技術,

駭客一旦獲取疫苗研發等重要技術,自然會 以高價出售,獲取暴利,屆時也將引發其他 國家級層面的災難。臺灣電子產業也零星傳 出資安事件,有的遭遇勒索軟體攻擊,有的 其部分資通訊系統遭受未知病毒感染,而這 些災情也持續提醒著國內電子產業與上市公 司,遭遇資安事件後應如何做好因應?

新冠疫情下的資安漏洞

新冠疫情蔓延下,產業受到不同程度 的衝擊,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型態,加

速企業數位轉型應用,遠端工作與無接觸經 濟等趨勢興起,透過網路處理工作的時間拉 長,收發email的次數也大幅增加,為了工 作、娛樂、購物…等,使用者改變了生活型 態,大量下載以前沒載過的軟體,例如您 這陣子新下載的APP,只要有一、兩個有問 題,或是下載到有漏洞、幾可亂真的惡意仿 冒軟體,被駭客植入木馬的風險就會大幅增 加,駭客也更有機可乘。

疫情導致企業或政府機構必須快速安排 居家、異地上班…等政策,為達其效率,許 多企業因此放寬資通安全之標準,而其現有 的設備,卻不足以防範駭客入侵,造成資安 漏洞的產生。員工居家上班,也缺乏聯防機 制,例如某銀行的案例,在家裡辦公一切從 簡,缺乏防火牆及防毒偵測軟硬的保護,很 容易出現漏洞,企業習慣讓員工用自備電腦 處理公務,防護力十分薄弱,突然間收到要 進行遠距上班的命令,才匆忙間將自家電腦 攜帶至公司安裝相關軟體,但該電腦可能早 就被植入木馬程式,更成了駭客循線入侵整 個公司的破口。

企業公司如讓員工在家上網工作,應由 公司配給公用筆電,做好防毒措施,降低駭 客入侵及被植入木馬程式的機率。

對於資訊開發、資安監控、新興科技研 究發展…等,是未來資安的重要議題,尤其 在金融科技發達的時代,資安更是發展金融 科技的基礎,而網路犯罪更是日益猖獗,也 因此投資優化網路安全計畫,將會是未來數 位化經營的重要議題。

本社的資安應變措施

因應疫情的衝擊,本社主管迅速檢視核 心業務,評估風險因素,並擬定因應對策來 避免營運中斷:

(11)

一是董事長明令要求同仁公務出國一律 停止,加強職場衛生管理、人員會議管理、

法規遵循及持續營運措施等防疫原則並嚴格 執行;並由執行長督導部署遠端工作方案與 學習,演練視訊會議及網路研討會操作,在 學習過程中,執行長特別要求同仁注意網路 環境安全、個人設備資安控管、共用設備資 料保護及工作平台安全機密性,以確保遠距 工作資訊安全,務使年度內各項計畫業務順 利推動,將疫情對業務活動之影響降至最 低。

二是加強本社資通安全處理小組運作,

積極加入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技術服務中心

(NCCST)、台灣電腦網路危機暨協調中 心(TWCERT/CC)及經濟部資訊中心等會 員或聯盟機構,隨時注意資通安全相關之訊 息,依照各中心所發佈之訊息,同步檢視本 社資通之軟硬體設備,是否需要進行相關更 新或汰換。毫無疑問地,疫情加速企業數位 轉型進展,關鍵在於充分運用網路應用服 務、雲端基礎架構與安全防護,使企業員工

可以遠距工作,保持業務順暢運作。

三是持續進行員工資通安全教育訓練,

於7月3日邀請從警界轉戰金融業的台灣資 安專家李相臣先生來本社授課,主講『金融 科技運用與資訊安全』,旁徵博引,深入淺 出,列舉資安犯罪實案例讓同仁們更了解資 通安全的重要性。課程中特別提到「免費的 最貴」,警示網路上充斥著免費軟體,可能 內含電腦病毒、間諜軟體等惡意程式,一旦 下載安裝,電腦資料及個人隱私即有外洩風 險;駭客甚至會設計正規的 APP 程式,但其 實是一套「流氓軟體」,來竊取你手機裡面 的個人資料作不當運用;「分析垃圾、垃圾 是寶」,IT人員可以藉由分析垃圾電子郵件 反偵察網路犯罪集團從事網路釣魚和其他惡 意活動,總之身處數位時代,網路普及化,

威脅與利益並存,個人或企業享受科技便利 時亦應防範災害於未然。

109年7月3日邀請 台北市政顧問李相臣先生 為同仁進行資安教育訓練,

分享「數位轉型─科技的

運用與安全」。

(12)

10

如何做好資安防禦

疫情來得突然,個人及企業如何做好資 安防禦呢?個人之3C設備如:電腦、筆電、

PAD及手機等裝置,應該全面性的檢視是否 安裝多重安全防護機制,如關閉郵件預覽功 能,時時刻刻更新系統及病毒源碼,增強基 本防禦措施及改善自身使用習慣,即可降低 被駭客入侵之風險。

企業於資安落實上,除了安裝硬體式防 火牆(Firewall)、路由器(Routers)及入侵檢 測系統(Intrusion-detection system:IDS)等 裝置,企業對外伺服器主機建置SSL(Secure Socket Layer)之安全憑證,提供了「資料加

密的保護」,避免私密資料被盜用;更擁有

「網站認證」機制,除了能夠提高連線安全 性之外,企業也能夠提高使用者的信心,提 昇其品牌形象。保持網際網路連線安全,防 止機密資料被駭客讀取及修改。

推 動 導 入 I S O 2 7 0 0 1 資 訊 安 全 管 理 系統,遵循「資通安全管理法」具備「規 劃」、「執行」、「檢查」及「持續改善

(Plan-Do-Check-Act, PDCA)的管理模式,

持續監督及審查管理績效,藉此以加強員 工資訊安全管理知識與經驗,可降低資安 風險。達到營運不中斷之利基,並維持ISO 27001制度持續有效運作。

前言

在資訊全球化時代,日常生活及工作 中,與電腦、網路之關係益趨緊密,電腦網 路的資訊化作業,也因此衍生出了許多資通 安全問題,利用電腦網路從事犯罪行為,更 有日益增加之趨勢,資通安全已成為各組織 中相當重要的課題之一。

ISMS專案之導入

政府對於提升資通安全的投入不遺餘 力,108年6月18日,本社經行政院核定為 特定非公務機關,資通安全責任等級經核定 列為C等級,目前正積極辦理應辦事項並規劃 導入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ISMS)。

啟始會議

本社設立資訊安全委員會,由執行長擔 任召集人,各室、中心主任一級主管共同組 成委員會,下設執行秘書、資通安全稽核小 組、資通安全執行小組、緊急處理小組、文 管人員。

資訊安全委員會於7月6日召開ISMS啟始 會議,並請創逸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擔任專案 顧問參與協助,本專案預計於12月完成,其 主要工作目標是建置ISMS相關制度,包含文 件制修訂、資產盤點、風險評鑑、營運持續 演練、內部稽核及召開管理審查會議等。

執行長在會議中明確指示本社ISMS導入 之重要性,除遵循法令規定外,可了解目前 社內資通安全與目標有多大的差距,針對資

ISMS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概述

■ 企劃行政室 王傳忠資訊經理

本社

推動

(13)

安弱點及檔案管理進行補強,建置系統並且進 行內部稽核,未來持續維護,這部分工作亟 需全體同仁充分配合投入相關作業,以落實 ISMS管理精神。

成功關鍵因素

一個成功的資訊安全管理系統建置成功因 素首推管理階層的支持與承諾,更需要全體人 員的充分配合與投入,才能建置一個符合組織 適用的資安管理機制。7月29

日執行長帶領同仁聆聽ISMS 專案張志銘顧問主講資通安全 通識教育訓練課程,由張顧問 詳解ISMS並模擬駭客如何竊 取ID手法,對駭客LOGO進行 分析說明,課程紮實精彩,會 後全員接受資安評量測驗,共 計39位同仁拿到滿分,顯示 同仁對資通安全的認知程度相 當成熟,未來藉由資通安全宣 導、人員教育訓練及資通安全 稽核作業,確保本社主機、網 路設備及網路通訊安全,有效

降低因人為疏失、蓄意或天然災害等導致之資 訊資產遭竊、不當使用、洩漏、竄改或破壞等 風險,達到維護業務資訊之機密性、完整性與 可用性之最終目的。

109年7月6日召開ISMS啟始會議。

109年7月29日ISMS專案張志銘顧問主講資通安全課程。

(14)

12

︱獎學金得主專欄︱

集思 天地

海外工作了30多年,金聯舫教授是一 位在行銷、品牌、策略、管理方面具豐 富實務經驗及國際視野的專家,他從原本主 修的核工轉到行銷業務是一個機遇,也反應 了環境的變化。在美國三哩島核電廠事件之 後,核電產業受到衝擊,當時剛好是電腦產 業蓬勃發展的年代,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當時美國著名的電腦公司之一,Control Data Corporation(CDC),正在招聘一些發

電 領 域 相 關 的 人 才,CDC公司就在

此時找到金聯舫,他那時評估,若能藉由這 個機會從核能領域跨入電腦相關產業的話,

將會為他開啟一個新的職涯可能性。

金教授很感激當年在清華校園時期接 受的教育,清華在課程的安排上很全面,包 括工程、物理、數學甚至電子及計算機的課 程,使他具備條件,順利地跨足電腦產業。

就讀清大核子工程系期間,金聯舫獲頒中技 社獎學金,對他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一項殊 榮,畢業後申請美國研究所獎學金時,他也 特別將這項殊榮列在他的履歷中。金聯舫認 為每個人的專業要學的深,但專業以外的知 識也要學的廣,這樣才能具備一定的基礎,

當跨領域或嶄新的機會來臨,就能夠掌握跨 入新的機會的可能。

跳出舒適圈 勇敢抓住每個機會

由 於 金 教 授 在 求 學 期 間 的 主 修 並 非 電腦相關領域,所以剛開始時,尋求非技 術為主的行銷與業務工作,擔任Technical Marketing,與業務人員搭配,一起去拜訪 客戶。同時,他也觀察到公司裡的高階主管 多是業務或財務背景,所以他開始對Sales &

Marketing產生了興趣。後來CDC公司想在日 本開展業務,公司詢問金聯舫有沒有興趣到 日本當業務開拓當地的市場。正巧當時他的 第一個女兒出生,太太辭去工作,加上日本 離台灣近,又可以從事他最想做的行銷業務 方面的工作,他即前往日本任職。同時他也 認為,身為亞洲人應該比美國人多了一些優

回首人生五十年

─專訪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 榮譽講座教授金聯舫博士

■ 工程與教育發展中心 楊顯整主任、余芳瑋副研究員採訪整理

民國五十六年中技社

獎學金得主

(15)

勢,更能在日本好好發揮,因此他再次抓住 機會,到一個新的市場、新的環境去歷練。

日本的業務拓展的很順利,在日本5年的 後半段時間,恰逢中國大陸市場開始崛起,

美國很多公司都開始尋覓人選準備進軍中國 大陸開拓市場。金聯舫就是非常合適的人 選,於是CDC公司問他有沒有興趣去負責中 國大陸市場,雖然當時中國大陸的生活條件 蠻艱苦的,但他決定好好把握住這個機會。

1985年開始,他全職在中國大陸打拼,業務 也開展的相當順利。

十年磨一劍 終嶄露鋒芒

後來一位長官轉職到一家規模較小的公 司,該公司正巧在找尋負責亞太區業務的總 經理人選,這位長官就推薦了金聯舫,1988 年底他到新公司負責整個亞太市場的業務,

工作地點在新加坡。1994年,當時美國五 大科技公司之一的Motorola,其中的電腦事 業群需要一位亞太區負責人,主要針對中國 大陸的市場,詢問金聯舫願不願意過去幫 忙,最後他同意了。在Motorola任職時,他將 Motorola的半導體及電腦在中國大陸的市場 發展相當成功,因此受到IBM公司的關注。

1996年金聯舫應IBM公司的邀請,負責在新 加坡成立IBM微電子部門的亞太營運中心,

由於業績卓越,於1999年獲擢升為微電子 部全球業務暨服務副總裁。他在亞洲轉了一 圈,回到美國負責微電子部全球的業務及服 務,為IBM第一位負責全球業務的華人主管,

並獲選為IBM總公司資深主管組織(Senior Leadership Group)成員之一。

隨後台積電公司延攬金聯舫,他決定回 來台灣,於2001年加入台積電擔任全球業務 暨行銷資深副總經理,金聯舫覺得加入台積 電是他職涯中,最好、最聰明的決定,在海 外工作多年最後回到台灣也等於人生的一個

圓滿。2008年底自台積電退休後轉入學界,

任教於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並擔任副院長 暨 EMBA/MBA 執行長。

分享給年輕人的3項人生經驗

金聯舫教授30多年來跨足三個產業(核 能、電腦和半導體),任職多種職務(工程 師、Technical Marketing、業務和高階經理 人),他總結了自已的職涯經驗,第一,做 好準備,抓住機會,勇敢地跳出舒適圈。跳 也不是隨便跳,不要為錢去換工作,而是要 思考這個機會是否是一個長期發展的機會。

第二,應該讓自己的專業成為一個墊腳石,

而不是變成一個絆腳石(障礙)。若有一個 很好的發展機會,而這份工作並不會用到自 己的專業,不要覺得很可惜,不要讓它成為 你躊躇不前的心理障礙。第三,廣泛的學 習,要成為T 型人(“一橫”表示有廣博的 知識,“一豎”表示專業的深度),擁有一 項專精的技能又能廣博的了解各領域,讓自 己成為一個有廣度、有深度的人。隨著工作 資歷愈來愈長,工作位階愈來愈高時,你會 發現需要用到的專業知識比例越來越少,通 用的知識和技能反而越來越重要,尤其是軟 實力(Soft Skills),比如溝通能力。

對於未來想要進入全球性的企業,甚 至希望能夠進入管理階層的年輕人,金教授 認為需要具備三樣東西:一個是商業意識 (Business Acumen);第二,中英語表達及溝 通能力;第三,國際觀/國際視野。商業意 識可以透過學習或閱讀來不斷增加自己的知 識,比如學行銷與業務、財會、法律、策略 規劃、管理...等。國際觀/國際視野很難在學 校裡面學到,也不是看看電視、新聞或出國 旅遊就能夠得到,最好是到國外留學、生活 或工作至少二年,才能有效培養國際觀和拓 展國際視野。

(16)

14

︱獎學金得主專欄︱

集思 天地

民國六十三年中技社獎學金得主

天公疼憨人

■ 工程與教育發展中心 楊顯整主任

何婷婷管理師採訪整理

益世,民國38年出生,交通大學管理科 學所碩士畢業,現任宇瞻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Apacer)董事長。生長在那個台灣經濟起 飛、機會俯拾即是的年代,他抓住了機會,

憑藉勤勉堅持的毅力,走出人生的璀璨篇 章;並將這些歷練與經驗轉化為助人力量,

身體力行、拋磚引玉,展現「取之於社會,

用之於社會」的回饋精神,讓更多台灣弱勢 學子受惠、發揮天賦潛能,為國家社會培育 更多健全而有能力的人才。

受人點滴 回饋社會

從大學開始,陳董事長不僅專注在學 業,更趁機培養工作經驗,涉獵多種行業。

例如他曾在武昌街電器行擔任售後技術維 修;也曾到台南塑膠射出工廠打工,甚至在 大雪山林場鏟土;研究所期間即便課業繁 重,他依舊利用晚上擔任家教,後來更到南 強工商兼職教書,種種歷練都展現他勇於接 受新挑戰的特質。民國63年,當時就讀交 大管理科學所二年級的他,以優異的成績申 請到中技社獎學金。在一碗陽春麵5塊錢的 當年,家境不算優渥的他,中技社三仟元的 獎學金如同及時雨般紓困了陳董事長當時的 生活。

因為有中技社這筆獎學金,讓他深刻感 受到獎學金機制對弱勢學子的實質助益,時

至今日,他持續回饋贊助交大弱勢學生助學 輔導基金,並定期捐款到交大電機系人才培 育獎助學金,為的就是希望讓更多優秀的在 校學子,不會因為自身經濟條件,限制了求 知與發展專才的權利;也期待更多優秀人才 可以在良好的學習環境,發展所長,為社會 貢獻一己之力。

分享心路歷程給莘莘學子

研究所畢業之後,他加入了新力公司,

展開正式職涯;而後因緣際會進入當時才成 立不久的宏碁電腦公司。經過這些年的歷 練,陳董事長將自身求學求職的過程,劃分 成四個階段,每一個時期的階段性任務、

心態也有所不同,期望透過專訪分享給更多 人。

從求學階段的「知識孕育期」,到進 入職場,在新力公司與宏碁電腦公司的「專 業養成期」,陳董事長把握每一次的學習機 會,無論是公司內部的職務輪調,甚至到後 來自宏碁分家創立宇瞻科技面臨「尋求事業 穩健期」;直到現在帶領宇瞻科技走過23 個年頭後,邁向追求創新突破的「價值創造 期」,他的心境也從職業、志業昇華到樂 業。

─專訪宇瞻科技陳益世董事長

(17)

認輸才會贏 承認失敗但永不放棄

回顧這40多年來的職場生涯,如今的他 雖然能笑談一切,事實上創業時期的過程,

他也曾跌跌撞撞,經歷多次的挫敗學習轉變 之後,才成功帶領宇瞻科技成為追求長期穩 定、永續發展的台灣前35大最佳國際品牌。

「萬事起頭難」。面對每一次的未知考 驗,他從沒想過放棄,也從不避談自己的失 策。他直言:「認輸才會贏,承認失敗但永 不放棄」。而每一次的挑戰能順利通過,除 了自身努力,更多是一路上陪伴自己的工作 夥伴與貴人的幫助。

談到現今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他認 為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保持「彈性」與「積 極」。如果失敗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常態,那 麼堅持奮鬥必須成為一種習慣。面對大環境 興衰變化如此快速的前提,唯一的不變就是

「變」。陳董事長分享了過去宇瞻科技進行 變革轉型的三個步驟:心態轉變→組織蛻變

→營運模式的創新應變。「往往唯有經過夷 為平地的過程,才能高樓再起。」他解釋 道,要找出適合的藍海市場、把握機會創造

屬於自己的價值,進而追求長期穩定的成長 與獲利。

兼顧工作、生活中的各面向平衡

曾經罹患腦膜瘤的他,體悟到每個人的 生命是公平而時間是有限的,對於自我人生 的掌控,就要像投資一樣,了解如何選擇與 分配,做最好的配置才能達到平衡。而保持 平衡的重要性,就是他在這一路職涯中,學 到的最重要體悟。對他而言,真正的完美是 兼顧每個面向,從中取得平衡。在工作上,

他除了積極鼓勵同仁投入工作外也要享受健 康生活,對於推廣職場運動更是不遺餘力。

而他自己更是身體力行,每天投入30分鐘完 成心跳值110的心肺運動,每周3次,至今已 持續252周。由此可看出,無論是工作或生 活,陳董事長堅持與專注的人生態度。

天公疼憨人 勉勵年輕人把握機會

了解陳董事長的人,絕對不會認為他的 成功是僥倖、是運氣。就如同他提到,初中 書包上「勤忍」二字富含的深義,牢牢刻畫 在陳董事長心中。訪談的最後,他用自己的 人生哲學「天公疼憨人」勉勵年輕人:天無 絕人之路,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個

「憨」字,象徵一顆勇敢的心;「憨人」指 的是正面思考、用心專注又有所堅持的人。

陳董事長談到,現在的年輕人面對難以掌握 的大環境,最大的本錢就是熱情與勇於冒險 的心,只要能掌握自己的優勢,去適合你的 地方,當個「憨人」;確定目標後,一路 跑,慢慢跑,專注的跑,堅持的跑;而好運 和成功,會化為一對翅膀,幫助你,留下一 塊閃耀的里程碑!

陳益世董事長與同仁共同參與一日志工活動

(18)

16 業務 走廊

疫 情 趨 緩 , 響 應 政 府鼓 勵 國 民 旅 遊 措 施 , 今 年 度社 團 活 動由兩長帶領同仁參訪台電協和火 力發電廠及中油深澳港供輸服務中 心。這趟能源之旅,讓我們深刻了 解日常生活中享受台電穩定供電、

中油穩定供氣的背後,是多少人默 默堅守崗位的努力與付出。

協和電廠自民國66年陸續商轉 以來,運轉已超過40年,為穩定供 電及改善空氣品質,台電經過嚴謹 的可行性研究評估,討論各種方案 後,定案在原址以更新改建為高效 率燃氣複循環發電機組為最適合方 案,並於107年7月4日列為國家重 大建設。

目前協和機組現況為協一、二 號機已除役,協三機配合大修進行

參 訪 協 和 發 電 廠 及 深 澳 港 供 輸 服 務 中 心 東 北 角 能 源 知 性 之 旅

生活中輕按開關即來的電,是從哪裡來的呢?

3根煙囪矗立在基隆,是40多年來大家對於協和電廠的深刻烙印。

配合政府能源政策,協和電廠一號、二號機組於108年年底吹下熄燈號,

正式朝向以天然氣機組替代重油發電機組。

攝影環境暨經濟研究中心郭佳韋助理研究員企劃行政室羅佳慧組長、葉琬萱助理管理師

台電協和火力發電廠

同仁興奮參觀協 一號機組並在廠 內合影。

管線遷移,預計今年底協四機配合工檢進行管 線遷移,明年七月環評通過後進行協一、二機 拆廠,並於112年7月交地。規劃在既有機組 原址,採先拆後建、分期改建方式,設置總裝 置容量為260萬瓩之燃氣機組及於電廠外海填 海造地興建LNG接收站及兩座LNG儲槽。LNG 接收站預定121年商轉,在此之前以浮動式液 化天然氣儲存及再氣化設施(Floating Storage Regasification Unit, FSRU)作為臨時供氣方 案。

多年來,協和發電廠提供用戶穩定供電服 務,並配合政府政策推動轉型,是你我享受舒 適的現代化生活的幕後英雄。

此行也參觀了前行政院長孫運璿的故居

(現為協和電廠招待所),體會到前人一介不 取、高風亮節的情操,位高權重的孫資政晚年 養病的地方是如此簡樸務實,在在顯示出廉潔 的典範。

前行政院長孫運璿的故居,現為 協和電廠招待所。

(19)

中油公司的液化石油氣輸儲、銷售設施 由北至南包含深澳港供輸服務中心(下稱深澳 中心)、桃園煉油廠、(鐵鉆山)注儲工程處、

前鎮儲運所及大林煉油廠。本次參訪的深澳 中心位於基隆港東方六海浬,距瑞芳火車站 約五公里。深澳中心營運作業內容包括液化 石油氣之卸、儲及灌發作用,供應新竹以北 及宜蘭、花蓮地區之工業及民生用氣,年供 應量約26萬噸;以及航空燃油之卸、運、儲 及灌發,年卸運輸量約120萬公秉,主要是供 應松山機場及桃園機場飛機用油。

參訪過程中,中油液化石油氣事業部朱 峯鎮執行長特別蒞臨現場接待,他談到液化 石油氣業務有兩大原則:第一為平順不中斷 地提供油氣,特別是過年期間,為確保過年

期間用量倍增的桶裝瓦斯能供應無虞,深澳 中心崗位上的同仁們晝夜努力著;第二為配 合政策穩定氣價,好比今年疫情緣故,氣價浮 動,但為維持穩定氣價,中油一月至六月每 一公斤吸收4.3元,7月則是每一公斤吸收5.3 元,光是今年上半年配合政策就吸收了近17 億元,實現國營事業讓社會度過困境的責任。

因為整體有55-60%的油氣是進口的,故吸收 這些成本對中油的營運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這 趟 東 北 角 能 源 知 性 之 旅 在 歡 樂 聲 中 畫下句點,對於這些基礎設施帶來的便利我 們都習以為常,實際走一趟才了解到這些電 力、液化石油氣需要層層把關才能穩定供 應,對於生活中的每一分便利,我們應該心 存感激。

中油深澳港供輸服務中心

參訪同仁於深澳中心門口合影。

董事長賢伉儷和朱峯鎮執行長相談甚歡。

深澳港供輸服務中心。

(20)

18 業務 走廊

府採購法於1998年立法以來,隨著實 際執行狀況,也不斷的進行調整,而 去(2019)年剛完成第六次修法,為了確實 掌握修法精神,讓修法的良善用意能落實到 後續執行面,本社智庫規劃政府採購法相關 議題之探討,除了挑選關鍵議題邀請專家學 者共同研析外,更規畫舉辦多場座談會,提 供一個產官學研之交流平台,同時匯集各方 意見。

其中,為促進自然資源保育與環境保 護,綠色/環保採購規定在我國已行之有 年,此次新修法,增訂政府採購法第26條 之一,明定符合全球環保趨勢之技術規格。

而近年循環經濟概念的崛起,我國政府也積 極推動,如能將循環經濟的概念融入到綠色 /環保採購的機制中,將可相輔相成創造最 大效益。故本社於7月31日邀請10位產官 學研專家,針對現行綠色採購成效、新修法 增訂促進自然資源保育與環保目的之技術規 格、以及循環經濟概念融入到綠色採購規範 等相關問題進行討論,與會專家學者分享很 多新觀點,如政府採購機制不應只將綠色概 念限縮在產品上,應往上提升到企業層級,

如此才能將綠色概念擴大範疇,延伸到綠色 工程、綠色服務等面向;又如將採購的擁有 權概念往使用權的概念移轉,重新定義需 求,並從需求導向進行採購,進而納入租賃 與分享的商業模式,同時亦可促使生產者的 責任延伸,提高資源效率更加友善環境。

此外,針對爭議處理與停權制度相關問 題,於8月6日邀集7位產業界高階主管,與

政府單位主管機關代表與學者,召開「履約 爭議」產業座談會進行討論,產業界與主管 機關雖皆有各自立場與主張,但在會中也做 了充分的溝通與交流,如對於大公司而言,

停權牽涉數千人生計事關重大,業界多認為 目前停權執行過於嚴苛損及企業經營與員工 生計,但立法機構認為,這些條款主要目 的是在維護採購秩序,這次修法為建立廠商 間的良性競爭與其公平性,就加強了比例原 則的考量,後續推行也會就廠商可歸責性包 括對於行為人是否已善盡監督責任,同時也 會考量大小公司的平等原則。此外,業者認 為對於情節重大之判斷不夠明確規範,未能 依違反情節輕重程度訂有妥適的處分比例,

工程會針對此部分先前也召開專家學者座談 會,最後考量保留彈性,規劃以彙整過去案 例供新案判斷之參考方式,並再觀察試行狀 況據以調整。

政府採購法的制定,不但要承載政策上 的目標與方向,也需要符合法制和其他方面 的配套,很難盡善盡美的達到各方的需求,

只能藉由不斷的調整與優化並與時俱進達到 最大效益。而上述兩場座談會的舉辦,各方 再一次的溝通與討論,匯集到很多產、

學、研與政府主管機關之 意見,可作為未來

專題報告之建言,

故 為 之 紀 以 先 饗 讀者。

綠色採購 履約爭議之探討

■ 能源暨產業研究中心 許湘琴組長

(21)

6

月19日

社陳綠蔚執行長與同仁前往中原 大學「薄膜技術研發中心」及「智慧製造 研發中心」參訪,並進行交流座談,以了解中 原大學在教學、營運及研究等成果,並透過彼 此業務的了解,增進日後雙方的合作機會。此 趟參訪收穫豐碩,不僅讓大家體認到中原大學 對辦學運作、人才培育養成、研究能量投入及 產學鏈結的高度重視,著實令人驚豔。

中原大學65年來秉持「以智慧慎用科技與 人文的專業知識,造福人群」理念辦學。107 年獲得科技部支持成立國際產學聯盟,整合

「薄膜技術」及「智慧製造」兩個研發中心,

建立跨校院、跨產業、跨國際的產學研合作平 台,迄今累積197件產學合作,合作金額超過 1.4億元。在人培方面亦不遺餘力,由「創新創 業發展中心」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培養學生跨 領域能力,並舉辦創新創業競賽,提供輔導並 協助師生媒合創業資金,將創意構想、研發技 術商業化,使得中原大學成為鏈結產業及跨域

人才的培育基地。

薄膜中心在歷經十多來 年的研究,將薄膜應用推向生醫領域,成功自 主研發出獨步全球的減除白血球之核心技術,

能減少輸血者感染捐血者白血球所攜遺傳疾

病,產品已通過美國FDA及台灣TFDA醫療器 材許可。真可謂「十年磨一劍」,為臺灣生醫 產業帶來貢獻及商機。未來隨著研發中心第五 館落成,也是台灣第一個薄膜與循環經濟之產 學共構研發大樓。

一踏入研發中心,

聽 聞 不 遠 處 傳 來 名 曲

《卡農》合奏,近看驚覺是展廳內機器人正以 大、小提琴精準配合演奏,難以相信出自硬梆 梆的機器之手。接著參觀智慧自動化示範場 域,產線整合了生產設備與工業機器人,從模 具設計、自動化生產製造到成品檢測,各站點 能即時掌握生產訊息,在排程上靈活調整,

透過數據分析也改善過去依靠老師傅經驗解 決問題,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另在二樓展示 廳內完整介紹模具技術的發展,陳列各時期 射出成型製程技術產品,以及校內教授的智 慧化研發成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藉此機會也與中原大 學工學院的鍾財王院長敘舊,院長於73學年就 讀中原大學時獲得「中技社獎學金」,畢業至 美國密蘇里大學深造後,也回母校服務,將所 學投入於科學與教育上,作育無數學子,傳遞 中原精神。

業務 走廊

中原大學研發中心參訪與交流

■ 工程與教育發展中心 林志龍組長、張瑞閔副研究員

智慧製造研發中心

•模具及射出成型智慧製造

•產學研跨領域技術合作

•產業智慧製造解決方案

•工業4.0示範服務場域

薄膜技術研發中心

•台灣首座薄膜中心

•13國45組織參與合作

•具連續生產實驗工廠

•膜材及製程的改良開發

(22)

20 業務 走廊

研討會於張榮發基金會舉辦,為新冠肺 炎疫情後本社的第一場研討會,並且也 第一次使用數位報到系統,透過會前提供與 會者QR code以加快當日的報到速度。會議報 名相當踴躍,當日約200位出席,其中產業 界約占75%、學研界約占10%。

會議上半場次由中技社潘文炎董事長與 中工會廖慶榮理事長致開幕詞,行政院沈榮 津副院長擔任致詞貴賓,並邀請公共工程委 員會林傑主任秘書與中鼎集團余俊彥總裁進 行專題演講。

潘董事長表示,去(108)年10月中技社 60週年社慶,特設立科學暨技術貢獻獎項,

以表彰對產業有重大貢獻的個人或團體。

包括雪山隧道貫穿工程技術團隊、木柵捷運 線系統整合技術團隊、ETC電子收費系統技 術團隊等。雖然這些建設完工迄今已有一段 時間,但影響民生經濟深遠,受到社會的肯 定,也值得持續關注未來的傳承與發展。今

台灣卓越工程技術與未來展望

研討會活動報導

■ 環境暨經濟研究中心 呂雨龍研究員

為讓社會大眾了解台灣工程發展,協助產業增進工程建設品質,中技社今(109)年8 月24日特與中國工程師學會共同規劃合辦「台灣卓越工程技術與未來展望」研討會,邀 請相關領域工程專家及中技社60週年技術貢獻獎得主共同與會,藉由研討會研討以往工 程建設經驗、成就、面臨挑戰與未來展望。

新冠肺炎後本社第一場大型研討會順利舉行,感謝眾多貴賓共襄盛舉,為台灣工程發展盡一份心力。

數位報到系統櫃台,會議前提供與會者QR code以加快

報到速度。

(23)

日研討會期藉由台灣在隧道、軌道、智慧交 通等相關建設經驗與成就,讓社會大眾多加 瞭解國內工程技術發展,並協助產業增進工 程技術水準與建設品質。

廖理事長表示,今日研討會的主講人及 與談人都是工程界具豐富實務經驗專家,他 們將以我國各工程領域以往經驗、挑戰,及 未來的展望等進行分享及討論,相信可以讓 本次與會者了解台灣工程發展,同時在全球 科技快速演變下,找尋到共同協助產業增進 工程建設品質的方向。

沈副院長在致詞中對於工程界之努力多 有嘉勉,他認為工程技術包括建築、土木、

電力工程技術等,範疇相當廣,各領域都扮 演重要角色。以離岸風電為例,政府要求外 國廠商將海事工程、水下基礎、塔架、風機 等一系列工程都要使國內廠商可以參與,透 過國內工程建設練兵,將來才有機會行銷國 際。期望透過今天的研討會,討論如何善用 政府力量,協助工程技術提升,帶動國家經 濟發展。

公共建設之整體性思維

公共工程委員會林傑主任秘書在演講中 強調,工程會主要負責公共工程之基本設計 審議、採購制度、列管及督導等,於業務推 動時發現,公共工程參與者眾,階段又多、

歷程也長,若各參與者僅憑自身立場思考,

其結果未必是整體最佳的規劃。因此,工程 會提出「整體性思維」的概念,從公共建設 各個面向,以宏觀的角度,分析關鍵課題,

並提出完整且有系統的全盤精進對策。

林傑主任秘書分別由「缺工改善」、

「交通建設」、「防洪治水」及「建設預 算」等四個議題為例,分享導入整體性思維 之精進作法。例如缺工問題,除短期引進外 籍移工外,應同時強化本土技術工之培訓及 證照管理,並推動營建自動化以降低勞力需 求;交通建設應有整體計畫做為指導,並進 行系統功能性之整體規劃,將公共資源有效 合理分配及工程產業執行能量等面向納入考 量;防洪治水應以國土計畫為始,妥為規劃 適宜的土地使用與開發,再結合公共排水系 統、逕流分擔設施與開發建築之出流管制,

並輔以洪災應變措施,實現韌性國土之理 念;建設預算則應從工程全生命週期各階段 進行檢討,尤以設計階段具有承先啟後的角 色,其是否務實可行最為關鍵。

工程服務業永續發展與策略

余俊彥總裁則以中鼎集團之成長過程 與大家分享其心得,中鼎集團成立於1979 年,由中技社財團法人的工程部門轉投資為 公司,再藉由國際化及多角化的經營策略,

會議開始前董事長與貴賓閒話家常。 行政院沈榮津副院長致詞。

(24)

22

會場內討論互動氣氛熱絡,左起工研院李世光董事長、中 工會廖慶榮理事長、行政院沈榮津副院長、中技社潘文炎 董事長、工程會林傑主任秘書、中鼎集團余俊彥總裁。

共同主辦單位中工會廖慶榮理事長致開幕詞,會場內座 無虛席。

主題 

從一家本土企業發展成為台灣第一、全球百 大的國際級統包工程公司。工程實績遍及亞 洲、中東和美洲等地區,持續名列ENR雜誌 國際百大工程公司排名,及入選道瓊永續指 數成分股企業。

余俊彥總裁表示,品牌內化以最值得信 賴(Most Reliable)的全球工程服務團隊來凝聚 集團向心力,為發揮集團組織最大綜效,中 鼎以決策中心為最高指導單位,全球關係企 業依業務範疇隸屬工程、智能、資源循環等 三大事業群。工程事業群以豐富的iEPC智能 化統包工程實績以及綠色創新工程在世界各 地打響CTCI品牌。智能事業群在智慧製造、

智慧交通、智慧建築及智慧城市等領域,為 各產業提供智慧應用解決方案,協助客戶產 業升級。資源循環事業群以ECOVE品牌,提 供環境資源管理服務和解決方案,並致力提 升資源循環效能之專業技術,成為台灣焚化 /廢棄物管理及回收再利用領域的領先者。

除了追求經營績效與業務成長,中鼎 更重視企業社會責任之實踐;以「永續創新 綠色工程,友善地球、守護世界」為CSR永 續願景,並致力以工程核心本業推動永續作 為,帶動集團全員落實CSR理念,同時攜手 全球客戶與供應商一起打造綠色競爭力,為 產業及地球的永續發展善盡最大心力。

下半場次分別由中工會的三位前理事長 主持,聚焦於隧道工程、交通工程與軌 道工程的發展與挑戰。

台灣隧道工程卓越成就與未來發展

由中興工程前董事長邱琳濱主持,交 通部曾大仁前次長擔任主講人,高公局北區 養工分局林炳松分局長、國工局陳福將前 處長擔任與談人,本場次的規劃緣起於表彰 雪山隧道貫通之重大成就,曾前次長表示,

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線 上,受到板塊擠壓作用,主要山脈多為南北 向排列,且山多平地少;山地佔全島面積約 達70%,超過3,000公尺標高的山頭更達268 座,故而在台灣的各項工程建設中,隧道是必 然的重要選項。因應台灣經濟發展,近幾十年 來大量的建設,都朝向都會區地下化或向山區 發展。無論是鐵公路的交通建設,或是水利電 力的輸水工程,乃至治山排洪的防災隧道工程 皆有大量成長,迄今台灣隧道工程在數量、長 度、斷面、技術發展等都有極快速的成長。

據統計,到2010年為止,全台隧道總長度 已超過821公里。在最近10年,各隧道主辦 單位,除了持續精進隧道工程技術,也投注 更多的心力及資源在隧道安全及全生命週期 管理的發展上,如多項的隧道補強更新工程 與長隧道安全防護升級,以及營運階段的隧 道結構監測及管理系統,也逐漸成熟且日受 重視。這種種發展與進步,代表我們的隧道 工程技術,已經由「有」進到「好」、再從

(25)

下 半 場 次 三 位 講 者,(左)交通部曾 大仁前次長、(中) 智 慧 運 輸 協 會 張 永昌理事長、(右) 桃 捷 公 司 張 辰 秋 前總經理。

主題 

主題 

「好」進到「安全好用」。向前展望,更期 待台灣的隧道工程,可進一步經過完善的管 理系統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交通工程智慧化的發展與挑戰- 以台灣 高速公路ETC為例 技術至服務之數位轉型

由林俊華前中鼎工程首席副總裁主持,

智慧運輸協會張永昌理事長擔任主講人,交 通部吳盟分前次長、高公局吳木富副局長擔 任與談人,本場次主要緣起於回顧國道高速 公路轉換無柵欄計程電子收費系統(ETC)之技 術,張理事長表示,細數回首來時路,進入 電子收費以來,面對計次的車上機價格、利 用率無法攀升、可能解約的疑慮,到進入計 程初期的通行扣款民眾質疑等,在經過多年 的努力,如今,台灣ETC寫下無數領先全球 的驕傲,包括創下高速公路全面無柵欄計程 收費的全球首例、榮登全球第一個全國高速 公路全電子收費的國家、收費路網總長度全 世界最長,99.9%的通行量正確率與99.97%

的可收費成功率。

遠通電收整合電信、資訊、運輸、金融 科技等數位科技與進行以服務為導向的數位 轉型,讓台灣在2014年成為第一個把整個 高速公路系統路網,全面轉換成無柵欄電子 收費(MLFF)進入全面計程收費,吸引了世界 其他國家前來交流取經,陸續在泰國、哈薩 克、印度,均有整體電子收費系統工程的輸 出實例。

透過台灣ETC的發展經驗,可讓我們重 新思考台灣交通工程如何掌握數位化與數位 轉型大浪潮,以迎接交通工程智慧化的發展 與挑戰。

台灣軌道工程機電系統的挑戰與精進

由台灣世曦前董事長李建中主持,桃捷 公司張辰秋前總經理擔任主講人,鐵道局楊正 君副局長、神通資訊陳錫裕副總經理擔任與談 人,本場次的規畫緣起於國內成功整合木柵捷 運線系統,張執行長表示,台灣要站在巨人的 肩膀上,走出自己的軌道之路,發展智慧軌 道系統。台灣在資通訊科技硬體設備市場佔 有率世界第一,台灣高度的ICT服務涵蓋率及 網路普及率,以及豐沛的ICT產業鏈及人力資 源,是我們的智慧軌道運輸發展的優勢。

台灣軌道工程機電系統,起源於台灣鐵 路的建置與營運,系統化於台北捷運的建設 與營運,現在注入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 ICT科技,面對的挑戰和後續的精進,是一項 急迫且必須深入探討的課題。

針對台灣軌道機電系統的思維,事實 上,任何脫離國情的策略討論,都是沒有多 大效益的,因此,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審時度勢,從ICT出發,建置智慧軌道運輸系 統。智慧軌道運輸系統特性係結合資訊、通 信、電子、控制及管理等技術,運用於各種 軌道運輸軟硬體設施,提高軌道運輸之營運 管理自動化程度,提升軌道運輸服務品質,

達成軌道系統更安全、更高效率、更高品 質、更友善。

智慧型鐵道運輸系統產業在台灣的發展 方向,建議朝向鐵道機電次系統發展,提升 智慧鐵道運輸系統軟體能力,與加強智慧型 鐵道運輸系統產品認證及驗證工作等面向持 續努力。

(26)

24

新媒體發展之產業策略

與 社經影響研討

■ 環境暨經濟研究中心 黃玠然副研究員

業務

走廊

播科技不斷發展演進,未來媒體產業將 匯聚在一個共構的互通平台,使各項原 本獨立的媒體通路衍生新媒體產業模式,發 展至今已全面性地向政治、經濟、文化等領 域滲透。有感於此,中技社於今(2020)年 邀請世新大學陳清河副校長為議題召集人、

臺師大張國恩講座教授為議題顧問,及其他8 位專家學者組成研究團隊,共同探討新媒體 的發展趨勢、產業策略、社經影響與因應等 三大主軸。

新媒體科技發展與產業趨勢座談會

目前AI、5G、AR/VR/XR擴增實境等新 科技正處於積極發展之階段,媒體產業則一 直都是追逐新科技的嘗鮮者。本社於7月15 日舉辦座談會,邀請OTT(Over-the-top,透 過網路播放的串流媒體)業者等產學研界代 表,與本議題研究團隊共同交流與談。與會 專家分享觀點包括:臺灣具擴充實境之技術 潛力,應加強行銷及加速投資發展;面對國 際OTT競爭,或可不必將其視為競爭對手,

可推動成立影視內容國家隊與其合作,更何 況臺灣受疫情影響輕微,可為影視產業作業 的重點基地;國內應規範OTT業者,以維護 消費者權益,但不宜採用過往審核有線電視 機制,對於註冊及資料揭露程度原則上應依 規模有不同規範。

新媒體傳播政策與社經影響座談會

然而新媒體除備受關注的產業發展外,

其所造成的社經影響更是普遍的一般大眾 問題。本社於7月22日舉辦座談會,邀請媒 體、電信業者及傳播學者,與本議題研究團 隊共同交流與談。與會專家分享觀點包括:

媒體民主與新聞發展息息相關,政府及各界 均應認真看待如何讓優質媒體可持續運作並 產出報導;不實訊息或仇恨言論難以防範,

但透過數位素養課程結合家長參與,可提升 孩子對社群平台及新媒體負面效應之因應能 力;數位平台權力不斷加重影響力,其演算 法已可對國內網路媒體營運造成嚴重衝擊,

應思考如何制衡,及如何誘導將其收益回饋 於國內使用,如產製優良本土內容。

9月26日「新媒體發展趨勢 與影響」論壇即將隆重登場

本論壇將於世新大學良彥講堂舉辦,邀 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陳耀祥主委蒞臨現場 致詞與產官學研高層共聚一堂。全天議程將 探討新媒體之傳播政策展望;新聞產業、影 視音產業、數位行銷等產業之發展趨勢與策 略;及科技發展與新媒體整合應用之趨勢與 機會等主題。除實體活動外,本論壇亦透過 YouTube直播,有興趣者請上本社官網報名 及取得直播連結。

(27)

前國際對減碳與空污減量策略,倡議導 入環境共同效益評估來優化決策過程,

因此環經中心今年選定本議題,邀請綠基會 鄭福田董事長擔任召集人,成大李俊璋主秘 及成大環工吳義林系主任擔任協同召集人,

並邀集12位交通及環境領域之特聘專家合作 共同研討。報告首先介紹運輸部門能源環境 情勢及能源和環保法規對運輸部門之影響,

綠運具政策與其效益,再探討國際環境共同 效益評估作法和跨部門政策整合推動構想,

並以電動公車政策為例進行實務運作之檢視 及環境共同效益的評估,最後參考相關分析 結果提出跨部門政策整合推動之建議。

「電動公車之技術及營運」

專家座談會

本議題為了解電動公車之推動現況,特 於6月23日召開「電動公車之技術及營運」專 家座談會,本次座談會邀請交通部運研所、

路政司、工業局金屬機電組、北科大、車輛 電動化推動辦公室等單位6位專家出席。專 家們認為目前電動公車的可靠性、耐用性、

維修方便性及成本等,一直是客運業者所面 臨的問題,在上述項目未臻理想之際,如能 透過適當的車輛調度及使用模式的匹配,可 看到較佳的電動公車使用成效;另外,專家 們建議未來在電動公車推廣上應採各路線搭 配不同且適合此路線的方案(例如依據營運 路程搭配適量電池),並應在整體規劃上分 階段及優先次序來推動。而政府也已規劃透 過新一階段電動大客車示範型計畫找出適合

臺灣環境使用的電動大客車(滿足節能、舒 適、方便、好用四個目標),使客運業者願 意、有信心購買電動大客車,民眾有意願搭 乘,政府補助可連帶帶動產業發展,後續再 逐步推廣加速至公車能全面電動化。

訪談高雄港都客運賴文泰董事長

為進一步了解電動公車實際營運的情 形,本社環經中心研究員於8月5日訪談高雄 港都客運賴文泰董事長,港都客運的電動公 車營運車輛數、營運里程、載運人數、減碳 量皆創下全國第一的紀錄,目前導入之電動 公車為8米20人座(一般常見12米),並使 用較小容量快充電池,降低購車成本;而車 型較小因此耗電量較低,加上維修方便成本 也低,使整體營運成本大幅降低,公司從每 年負債數億元到轉虧為盈。賴董事長亦曾擔 任高雄市交通局局長,針對2030公車全面電 動化政策,他認為車廠只要有便宜好用的電 動公車,客運業者就願意購買;政府僅需調 整國產化政策,並將補助明確化,剩餘有關 電動公車使用保養、電池容量配置、營運路 線及調度等相關問題,業者會自行解決。

電動公車技術與營運之研析

■ 環境暨經濟研究中心 郭佳韋助理研究員

本社環經中心研究員、議題特聘專家及港都客運賴文泰

(28)

26

年前,CBS電視網製作了一部科幻犯罪 影集「疑犯追蹤(Person of Interest)」,

講述美國政府以人工智慧(AI)「機器(The Machine)」,進行大規模監控…主角在每一 集開場的獨白「你被監視了!政府有一套祕 密系統、一部全天候監視你的《機器》,我 知道這個秘密,因為是我製造了它。這部機 器用來偵測恐怖行動,什麼都逃不過它的法 眼,即使是一般人的暴力罪行,但政府認為 這些罪行並不重要,置之不理,所以我決定 採取行動…」讓觀眾無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只是科幻影集的天馬行空嗎?也許 不是,因為在我們不自覺中,AI科技已一日 千里,並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智慧助 理、修圖軟體、臉部辨識、機器翻譯、語音 辨識、社群媒體、廣告推播、新聞推薦…我 們被許多應用AI的行動軟體程式(APP)所環 繞。矽谷鋼鐵人Elon Musk先是在去年宣布 其對「人機融合(Merge Human with AI)」的 願景

1

,再於今年七月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World AI Conference, WAIC)」上,宣布Tesla 將在今年內解決Level 5自動駕駛

2

的技術問 題。可以想見,在不久的未來AI將幾乎無所 不在,從此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物理學家Stephen Hawking在生前曾表 示「AI的出現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或 最糟糕的事件」,指出為了人類的共同利益 (Common Good),必須「意識並鑑別AI可能帶 來的危險,採行最佳的管理方法,並儘早為

後果做好準備」

3

。類似的說法「AI可能導致 第三次世界大戰

4

」也曾從Musk的口中說出。

事實上,如「深偽(Deepfake)」這類惡名昭彰 的假影片AI軟體已經成真,並造成治安與社 會問題

5

除了像「深偽」這樣顯而易見的危險 外,如Hawking所言,我們必須意識到並鑑 別出AI帶來許多潛在威脅,例如:個人隱私 遭受侵犯,並被無償使用;大型科技企業獨 占數據,並獨享其衍生利益;轉型過程中產 生的社會問題;民主政治的危機

6

。故可想 見,完全不受限制的AI將造成人類生活模式 的走樣。

然而,過分限制卻也可能扼殺AI科技的 進步空間與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其中的 權衡促使許多學術單位、國際機構,甚或跨 國領導企業投入,探討導引AI開發和使用的 倫理與政府治理(管制)議題。

如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下的世界科學知識和科技倫理委員會發表的

「機器人倫理報告(Report of COMEST on Robotics Ethics)」,指出透過複雜的演算法,

機器人應用將足以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經 濟發展模式,但機器人的開發設計和應用須 考慮人類社會規範,才可避免引發倫理和法 律問題

7

又 如 2 0 1 7 年 在 加 州 阿 西 洛 馬 市 的

人工智慧倫理與治理

■ 能源暨產業研究中心 劉致峻研究員

業務

走廊

1.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6945-neuralink-announcement 2.無需人為操作即可處理複雜路況的完全自動駕駛。

3.https://www.cnbc.com/2017/11/06/stephen-hawking-ai-could-be-worst-event-in-civilization.html 4.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7/sep/04/elon-musk-ai-third-world-war-vladimir-putin 5.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7260/deepfake-ai-deep-learning

6.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5756/cambridge-analytica-election-taiwan-facebook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hink purposefully about what they want, and how they’re getting there, is a great way to make creative writing assessable.. One more

最新的權威性的美國市調公司─鮑爾市場研究公司 J.D.Power. 1)

(intensive physical training). (最好印備5日4夜之活動時間表交學生讓醫生評估)

是究竟的了義說,這才是佛法的心髓。龍樹說:「三悉檀可破可壞,第一義悉 檀不可壞」。 ……

Think pair fluency, reciprocal teaching, circulate poster and adding on, four corners..

mid: 左半部 array 的最大 index high: array 最大的 index.. 股市大亨 之

BhaktiYoga Counseling and Training Centre Limited.. Kinesics and Context: Essays on Body Motion Communication.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oto

[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