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047我們曾經為「合」而「唱」她們有天使的嗓音,也有因得失心而生的煩惱-呂昱達同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047我們曾經為「合」而「唱」她們有天使的嗓音,也有因得失心而生的煩惱-呂昱達同學"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我們曾經為「合」而「唱」

她們有天使的嗓音,也有因得失心而生的煩惱

台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呂昱達

在富有聖誕節氣的十二月中,高一的孩子正緊鑼密鼓地練習著「班際合唱比賽」。坐在辦公室裡,

時常可以聽到從樓下演藝廳傳來的悅耳歌聲,學生溫婉的嗓音對於備課積累的壓力有很好的舒緩 效果。然而,十二月中的某天放學時刻,導師班負責合唱比賽的總籌(以下化名小婷)卻哭喪著 臉,跑到學務處找我,表示想要反應一些事情。

循循善誘的傾聽者

「怎麼啦?怎麼愁眉苦臉的呢?」話才剛說話,小婷便大哭了起來。面對辦公室裡前有教官、後 有學務主任,還有許多的組長、幹事,以及進進出出的老師與同學,我感受得到當下眾人雖默默 不語,但都在關心這個學生的輔導會以什麼方式落幕。

拿了衛生紙與剛泡好的熱花茶,我循序漸進地引導小婷把情緒宣洩出來,同時釐清她心裡的想法。

小婷慢慢地、啜泣地說:「我真的很想要贏,很想要幫班上爭取一次榮耀,但大家都不理我。別 班下課時間十分鐘都在練習,我們班就連放學練習都愛留不留。沒有輪到她唱的時候就嬉皮笑臉、

聊天講風涼話,輪到她唱的時候就擺一個臭臉。我剛剛就很生氣甩門出去,我不想要最後我像國 中一樣被討厭跟排擠。」

看著這個孩子,我心裡百感交集,我跟她說:「老師很能理解妳傷心、無助的感受。我要跟你講 一個老師的故事,但在說這個故事之前,我希望你先給自己肯定。你很棒、很努力,我看得到你 想要團結班上得到榮耀的心,這一點老師都看見了。我在高中的時候也擔任英語歌唱比賽的負責 人,比賽前兩個月就逼著大家開始練習。我強勢地要求大家都要配合我的做法,聲部、動作、戲 劇,乃至音樂變奏全無討論、商量的空間,搞得班上同學對於這個比賽都很不認同。最後雖然我 們拿了全校冠軍,但結果出爐後卻沒有任何人對我說一聲『辛苦了』或『謝謝』,反倒是在網路 上對我人身攻擊,讓我倍感寒心。」

同理之餘提供方法

「小婷,如果我們很努力、投入在一件事情上,最後卻換來這樣的結果,這比沒有得名更令人感 到沮喪。班上同學很難每個人都對比賽有認同感,大家的目標也可能不一致,因此對於那些本就 罵不得的同學,你若採取指責的溝通手法,會使得他們更加退縮。你提到『沒有輪到她唱的時候 就嬉皮笑臉、聊天講風涼話,輪到她唱的時候就擺一個臭臉』,這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老 師平常上課的時候,同學也常嬉皮笑臉在底下聊天,輪到她報告的時候,就不說話擺一個無奈的 臉。所以老師總努力地讓自己的課程能夠喚起學生學習的動機,那你覺得你可以用什麼方法喚起 同學用心參與合唱比賽的動機呢?多給同學讚美跟鼓勵吧!我們班演唱的DO RE MI是一首快樂 的曲子,老師希望你們上臺表演都是快樂的。學校舉辦這個合唱比賽,原意是要讓同學們團結合 作、感情更好,我們千萬不要為了名次而傷了同學間的感情。」

小婷似乎明白了什麼,但仍不知如何化解班上尷尬的氣氛。「老師建議你回去寫一則給大家的話。

可以表示你對於情緒有些失控的抱歉,然後把你對於比賽這件事情的期許說出來。但是可以專注 在希望大家一起團結做好一件事,而不是聚焦在一定要得獎。我相信同學都可以接受的。如果你 想要老師幫你看看你寫的文字適不適合,我很樂意這麼做。」

(2)

小婷離開之後,我私底下問了班上幾位同學的看法,其實大家不是不願意練習,也並非不了解總 籌的辛苦,只是覺得沒有必要對她們講話這麼嚴厲。

我不確定小婷最後有沒有寫那篇文章,但很明顯地之後的幾天練習,她修正了帶領同學的口氣與 方法。對於她展現出領導者的風範,我為她的進步感到很開心。

從學生身上看到自己

看著小婷當時無助的眼淚,讓我有很深的感觸。我很欣慰自己是學生願意傾訴、信賴的老師,但 更多的感同身受是來自於自己高中時雷同的經驗。

我回家後翻閱在高中時期的週記,我曾經寫下:「基於英語歌唱比賽後,同學們在網路上的惡意 抨擊,甚至人身攻擊,讓我感到很失望。我往後不願意再為班上付出,也選擇不參加畢業旅行。」

當時的受傷心情到現在回想起還是令人悵然。我看了當時我的班導所給的回覆,他說:「你對英 語歌唱比賽的辛苦付出,同學不但沒有心存感激,還以不成熟的言論抨擊你確實對你很不公平。

你會感到灰心是難免的,但人的一生中原本就會遇到許多挫敗。成功的人不會因此而被擊倒,反 而能克服挫折使自己變得更強。將來到了社會上你將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為複雜,不可能 和每個人都能成為好朋友,但也要儘量保持良好關係。班上除了少部分較幼稚的同學外,還是有 許多不錯的同學,不要因為那些人的中傷而影響自己在班上的人際關係,造成更大的損失。」

雖然班導講得沒錯,但我記得我心情仍無法有效平復。大概是單純闡述這些事實,而沒有實際的 陪伴聆聽,以及提供積極性的改善方向吧!因此,當我看到小婷遇到問題時,我選擇先聽她說,

並且盡一切可能同理並肯定,再給予她可行的改善方法。或許小婷最後是憑藉著自己的樂觀開朗 化解了危機與平復情緒,但看到她傳來的訊息—「謝謝你聽我說,不然這些話我也不知道要跟誰 講。」大概就是我作為教育工作者很重要的自我實現吧!

預防勝於治療

這次的輔導經驗促使著我積極地去思考教師應該用什麼視角看待班際競賽活動。以這次的合唱比 賽而言,絕大多數班級的負責人是由音樂老師依照學生的音樂天份選出。至於導師的角色則淪為 兩種極端—「得名請全班吃東西」的旁觀者或是「一切聽我指揮發落」的主事者。但無論是扮演 哪一種角色,都忽略了「班級競賽」當中希望學生「學習團隊合作」、「增進師生互信」、「強 化班級向心力」的潛在課程。

一、 提升內在動機:

每次鐘響之後,總能看到學生拿著剛從合作社買回來的薯餅、雞塊、義大利麵大快朵頤。

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物欲大多已能被家庭所發放的零用錢給滿足。因此,利用食物增進 學生的學習效能是相當有限的。原級增強物在學科學習上所能發揮的效果已不顯著,更遑 論以此增強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競賽的動機,這宛如癡人說夢。到頭來,請學生吃東西最多 也只能發揮導師對班級的肯定、鼓勵與安慰的作用。

「提升內在動機」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最有效、也最人本的方式。導師可以在班 會課時和學生們討論「我們參加這一項班級活動的意義與目標」以及「我們每個人想用什

(3)

麼態度來看待這個活動」。在同學們都有明確的目標與方向之下,導師可以安排「活動式 的酬賞」鼓勵同學的積極參與而非要求一定要得名。舉合唱比賽而言,導師可以說:「假 如班上每一週約定的共同練習時間出席率都有八成以上」或「同學在練習之前全部都有回 家先把歌詞記熟」的話,我們下週班會課時間就去進行校外教學。此外,導師也可以把每 一次同學的練習過程錄影下來,再放出來讓他們觀察自己的進步情形,皆能提升他們對於

「追求團體共同表現」的內在動機。

二、 初級預防的重要性:

我們都不希望學生是在問題發生時,甚至是病入膏肓時才來求助,因此事前輔導學生對比 賽得失作心理建設、與活動負責人討論領導策略等初級預防顯得很重要。我們往往把責任 交付給活動的領導者,卻忽略了領導本身是需要學習的技能。從合唱比賽的案例而言,導 師可以事前利用一個中午的時間和小婷所領導的團隊討論每一週的階段目標,並且拋出可 能的情境(諸如同學遲到、沒有熟記歌詞、練習時嬉皮笑臉等),讓領導團隊去思考如何 因應,這一來能讓學生相信導師跟他們之間的合作關係,二來也能更有自信去面對領導過 程的挑戰、採取較為妥適的解決之道。

三、 無條件積極關懷:

在練習過程當中,學生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很清楚導師是否認真看待這樣的班級競賽。

假如導師不聞不問、態度隨便,要學生們熱烈積極地籌備簡直難如登天,導師是否在練習 時從旁關心,就如同高三拼學測晚自習的陪伴一樣,都是學生積極努力的後盾。然而,導 師從旁陪伴並不表示在練習過程中插手指揮、指導,那會搶去了同儕間領導者的工作與威 信。導師能夠幫忙的是進行觀察紀錄,記錄下來整個練習過程當中較積極與消極參與的同 學、領導者的做法待商榷之處,並在事後與領導者討論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從經驗主義的角度而言,學生們真正的學習來自於對於自己經驗的體認。若要真的讓孩子 們學會領導,則應把主導權交給他們去嘗試。導師的角色則應是觀察者與「曼托」(英譯 的 mentor,意指能提供諮詢與建議的良師益友),既不剝奪學生的學習機會,也不失身為 教育者的良知。

「我們曾經為何而唱?」可以套用在任何班級競賽當中。很多導師難免將班級競賽活動視為學校 行政的例行公事,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導師們若能將其納入班級經營策略的一環,善用班級競賽 活動形塑班級文化與氣氛,必能發揮潛在課程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效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使用 BibTEX 的 L A TEX 文件, 編譯過程有時有點讓人困惑。我們這裡假設以 foo.tex 為我們的 L A TEX 檔 (BibTEX 檔叫什麼無妨, 只要我們在文中引用

要讀書,就是提醒我們要了解和重視前人研究的成果。要有心得,則

我們堅信所有學生都有能力學習,而且在智能方面,各有所長 。 因此,擬

她寫道,當我們在生活中最想做的事情也是我們的義務時,最能 感受到 Ikigai 。關於 Ikigai ,感受就是最誠實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

才有這樣的結果 ( idaṁ hoti ) 。累次有同樣的事實可現觀或驗證,由例 證推理,就可以記說:處於有這一些因緣具足時( imasmiṁ sati ),肯定 有這樣的結果(

我是一個很喜歡將事情拖延至最後一刻才做 的人。記得有一次,有一份作業,老師讓我們三天

 Definition: A problem exhibits  optimal substructure if an ..

中文科 宗教教育科 文化/社會層面 個人層面 文化知識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