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期望價值信念與健身運動 行為改變階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期望價值信念與健身運動 行為改變階段"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期望價值信念與健身運動 行為改變階段

李濟仲、廖主民/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摘 要

依據Prochaska 與 DiClemente (1983) 的跨理論模式,健身運動行為是一段時間內 有階段性改變的過程,各個行為改變階段的轉換,是個體衡量自己運動能力以及行為改 變所帶來的利益與代價之後,決策平衡後選擇所造成的結果。然而,根據Eccles 等 (1983) 的期望-價值理論,個體健身運動行為的選擇,受到期望信念與價值信念的影響。本文 以期望-價值理論及跨理論模式為基礎,分析各個健身運動行為改變階段的期望信念、

價值信念以及行為特徵,探討影響人們選擇處於不同健身行為階段的因素。

關鍵詞:跨理論模式、期望價值理論、行為改變階段、期望信念、價值信念

主要聯絡人:廖主民 333 桃園縣龜山鄉文化一路 250 號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Tel:03-3283201 轉 8634 E-mail:liaochumin@yahoo.com.tw

壹、前 言

近年來,體重過重或是體重處於過重邊緣的青少年人數日漸增加,身體質 量 指 數 (BMI) 的增加,與缺乏身體活動以及坐式生活型態有很大的關聯 (Forshee, Anderson, & Storey, 2004)。Prochaska 與 DiClemente (1983) 所提出的跨 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 為改變或消除人們坐式生活型態這種負面的 行為提供了方向。以跨理論模式解釋人們的健身運動行為時,行為被視為一段 時間內有階段性改變的過程,各個行為改變階段的轉換,是個體衡量自己運動 能力以及行為改變所帶來的利益與代價之後,決策平衡 (decision balance) 後的 選擇所造成的結果。然而,根據Eccles 等 (1983) 的期望-價值理論 (expectancy- value theory),個體健身運動行為的選擇,受到期望信念與價值信念的影響。本 文以期望-價值理論及跨理論模式為基礎,分析各個健身運動行為改變階段的期 望信念、價值信念以及行為特徵,探討影響人們選擇處於不同健身行為階段的 因素。

(2)

貳、跨理論模式與期望-價值理論

將跨理論模式應用在促進健身運動行為的成效上,已獲得實證研究的支持 (參閱 Prochaska, 2001)。例如,Marcus 等 (1992) 就應用了跨理論模式,有效地 促進個體健身運動行為階段的改變,並增進健身運動行為。

根據跨理論模式,行為的改變是有階段性的,而且每個行為的階段有其特 定的行為特徵。個人所處的行為階段,可能會循序漸進的向前循環 (progress),

也 可 能 會 向 後 退 化 (relapse) 。 行 為 階 段 的 改 變 , 是 個 體 評 估 自 我 效 能 (self-efficacy; Bandura, 1997) 以及決策平衡後的結果。決定行為是否改變之前,

個體會評估自己的能力,並且衡量行為改變的正、負面結果 (pros & cons),或 是利益與代價 (benefit & cost),再決定是否改變行為。行為階段的改變,可說是 個人經過判斷之後,選擇做或不做的結果。更確切的說,個體所處的健身運動 行為階段,是個人經過決策平衡之後選擇所造成的結果。

針對影響個人選擇或不選擇參與健身運動的因素,Eccles 等 (1983) 提出期 望—價值理論進行有系統的探討。他們強調個體成就行為的選擇,主要受到兩 種信念的影響:一、成功期望 (expectancy of success):個體知覺自己在某項活動 中獲得成功的可能性的信念,和 Bandura (1997) 提出的自我效能概念類似 (Eccles & Wigfield, 2002),都是一種能力信念;二、主觀工作價值 (subjective task value):主觀工作價值是指某項活動或工作能夠滿足個體的需求及目標的程度,

由四種價值成分構成:(一)成就價值 (attainment value) -個人知覺把某項活動 或工作做好的重要程度,或可說是把工作做好會符合個人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 的程度;(二)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 -個人知覺從事某項活動所獲得樂趣的 程度;(三)實用價值 (utility value) -個體覺得從事某項工作或活動,對於實現 自己目標的重要程度,且這個目標與活動本身無關;(四)代價 (cost) -是負面 的價值成分,個人衡量代價的來源包括失去從事其他活動的機會、失敗的心理 代價及重要他人的期望代價。Eccles 等指出,個人在選擇是否參與某項活動前,

會考量參與該活動的代價與利益來評估該活動對自己的價值,活動的價值與「代 價/利益的比率」成反比,亦即「損益比」(cost / benefit ratio) 愈高,價值愈低。

價值信念中的成就價值、內在價值及實用價值,是屬於正面的價值成份,這三 者愈高,則有助於提高活動價值,三者可共同視為參與活動的利益。而代價,

則是屬於負面的價值成份,代價愈高,則活動價值愈低。過去研究發現,兒童 及青少年的期望與價值信念,可以預測他們的健身運動參與行為 (Eccles &

Harold, 1991) 以及身體活動量(廖主民,2007)。

(3)

期望-價值理論當中的成功期望,是個人對自己從事某活動的能力知覺,

類似於自我效能,而在跨理論模式中,自我效能也是個人行為改變階段的重要 概念。另外,期望-價值理論中主觀工作價值的「損益比」的概念,與跨理論 模式中的「決策平衡」概念不謀而合。過去研究發現,在五個行為階段之間,

個體參與某活動的能力知覺有顯著的差異 (Prochaska & Marcus, 1994),工作價 值也有顯著差異(廖主民、林章榜,2008)。因此,個體運動參與的期望及價值 信念,在行為改變階段的轉換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影響個體運動參與自我效 能的評估以及決策平衡後的選擇。

參、不同健身運動行為階段的期望信念、價值信念

本文嘗試以期望-價值理論來探討健身運動行為改變階段,針對跨理論模式 中的五個行為改變階段 (Prochaska & Prochaska, 1999),分析個體處於各階段的 期望信念與價值信念,各階段分述如下:

一、思考前期 (precontemplation):

根據跨理論模式,處於此階段的個人,沒有意圖打算在未來六個月內從事 健身運動,主要行為特徵有幾個:(一)無知 (ignorance) -個人不知道自己現 在 缺 乏 身 體 活 動 的 行 為 , 可 能 會 導 致 慢 性 疾 病 或 危 害 健 康 ;( 二 ) 抗 拒 (defensiveness) -個人知道自己現在的生活缺乏身體活動,卻拒絕承認這種行為 是有問題的;(三)洩氣 (demoralisation) -個人嘗試改變缺乏身體活動的行為,

卻屢次失敗,覺得自己沒有改變行為的能力;(四)低估改變行為的益處,高估 改變行為的代價,而且不知道自己犯了這種錯誤。

依據期望價值理論,洩氣的行為特徵,則可以看出個人對自己參與健身運 動的能力知覺也較低,從事健身運動的成功預期較低。過去研究發現,在所有 行為階段中,思考前期個人對改變行為的自我效能最低(廖主民、林章榜,2008;

Prochaska, Velicer, DiClemente, Guadagnoli, & Rossi, 1991)。

依據期望價值理論,無知與抗拒的行為特徵顯示,個人覺得從事健身運動 對自己並不重要,運動的成就價值很低,且個人並不認為參與健身運動是有趣 的,運動的內在價值很低。低估改變行為的益處而高估代價的行為,顯示個人 覺得健身運動並不能為自己帶來益處或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倒如控制體重、

雕塑身材或降低心血管疾病等,運動的實用價值很低,然而個人卻認為參與運 動需要付出很多代價,包括讓自己失去從事其他活動的機會,加上屢次失敗帶

(4)

來的可能是自尊的傷害,運動的代價很高。由於成就價值、內在價值及實用價 值都很低,而代價很高,健身運動的損益比很高,個人覺得健身運動的價值程 度很低。過去研究發現,在思考前期個人覺得改變行為的代價較高、利益較低 (Prochaska 等, 1991)。廖主民與林章榜(2008)也發現,五個行為階段當中,思 考前期個體健身運動的工作價值程度最低。

在思考前期,個人對健身運動的低期望信念,使個人覺得自己健身運動的 能力不好。低價值信念(低成就價值、低內在價值、低實用價值、高代價),使 得健身運動的價值損益比較高,個人在決策平衡之後,選擇不從事健身運動。

二、思考期(contemplation):

根據跨理論模式,此階段的個人,有意圖打算在未來六個月內從事健身運 動,對於參與健身運動的益處的知覺提高,但是同時,個人對於參與健身運動 的代價的知覺也相對提高(例如陪家人的時間變少、從事其他活動機會減低、

花費提高可能會不舒服或受傷等)。這種令個人猶豫不決的微妙平衡,稱為慢性 思考 (chronic contemplation) 或是行為延遲 (behavior procrastination),可能使個 人停滯不前達2 年之久 (Prochaska, 2001)。

過 去 研 究 發 現 , 在 思 考 期 個 人 對 自 己 參 與 活 動 的 自 我 效 能 變 動 不 大 (Prochaska 等, 1991)。廖主民與林章榜(2008)也發現,思考期的人其健身運動 的能力期望,僅稍微高於思考前期的人。可見處於思考期的人,對於自己健身 運動的能力期望並沒有很高。

Prochaska 等 (1991) 也發現,此階段行為改變對個人的利益顯著增加,而 代價卻也同時達到最高點,且依然高於利益。依據期望-價值理論,此階段個 人對於參與健身運動的成就、內在及實用價值提高,然而代價也相對提高,且 達到最高點,使得健身運動的價值的損益比仍然很高,個人覺得參與健身運動 的價值較低。這種微妙平衡之下,由於個人仍然對參與健身運動有低的能力知 覺(成功期望),經過決策平衡後個人選擇不改變現狀。

在思考期,雖然個人已經漸漸了解健身運動的好處,也覺得健身運動有其 重要性,但同時個人也覺察到健身運動可能帶來的代價遠高於益處。同時,個 人健身運動的期望信念並沒有提升很多,個人仍然覺得自己運動的能力不怎麼 好。在這種情況下,個人選擇維持現狀,不改變缺乏身體活動的行為。

(5)

三、準備期 (preparation):

根據跨理論模式,在此階段,個人有意圖在近期(大約一個月內)將參與 健身運動,通常個人在過去一年內已經採取一些參與健身運動的行為,而且已 經有改變行為的行動計畫(例如加入健身中心會員、與營養師接觸、買健身設 備或買自助書籍等),個人有實際的健身運動行為,但是還不規律,然而,在此 階段,個人已經確知行為改變所帶來的益處比代價還多 (Prochaska, 2001)。

過去研究發現,此階段個人對參與某活動的自我效能顯著提升 (Prochaska 等, 1991)。廖主民與林章榜(2008)也發現,準備期的人能力期望顯著高於思考 前期的人。依據期望價-價值理論,此階段個人對於參與健身運動的期望信念 提高,個人覺得自己有能力也有信心在面對阻礙的情境之下,參與健身運動。

Bandura (1997) 指出,自我效能是預測健康相關行為的最佳預測指標,而且可以 促進運動依附 (exercise adherence)。

過去研究也發現,在此階段行為改變對個人的益處達到最高點,而代價則 顯著降低 (Prochaska 等, 1991)。根據期望-價值理論,此階段個人參與健身運 動的代價減低,而個人為自己擬定改變行為的計畫或採取一些健身運動的行 為,表示個人應該覺得健身運動有其重要性,成就價值較高,或是覺得健身運 動能幫助自己達到某些目標(例如減輕體重、雕塑體態等),實用價值較高。此 階段健身運動的益處達到最高點,但是個人仍然沒有規律、持續地參與運動,

可能的原因在於,實用價值與成就價值仍然屬於 Deci 與 Ryan (1985) 所提出的 外在動機的概念,儘管成就價值有部分內化的程度,個人卻不是為了參與運動 本身的樂趣而去參與的。在價值信念的成分當中,僅有內在價值與Deci 與 Ryan 所提出的內在動機的概念類似,兩者都是指個人是為了參與某項活動的樂趣而 去參與。

在準備期,個人的期望信念增加,個人覺得自己有參與健身運動的能力。

健身運動的代價減低、實用價值與成就價值的增加,使整體健身運動的價值損 益比大幅降低,個人覺得健身運動很有價值,透過決策平衡後利益高於代價,

個人因此選擇開始參與健身運動。但由於參與健身運動的內在價值不高,個人 並不覺得參與健身運動很有樂趣,所以沒有規律、持續地參與運動,以致於無 法獲得健身運動的主要益處。

(6)

四、行動期 (action):

根據跨理論模式,此階段個人在過去六個月中,有規律的從事健身運動,

這是最不穩定的階段,階段回復的風險最高,個人必須盡最大的努力來維持行 為的改變。

過去研究發現,此階段個人的自我效能增加的幅度最大 (Prochaska 等, 1991)。廖主民與林章榜(2008)也發現,行動期的人能力期望顯著高於準備期 的人。根據期望-價值理論,健身運動自我效能的大幅度增加,表示個人對自 己健身運動的成功期望大幅提高。根據 Bandura (1997) 的觀點,自我效能的顯 著提升,可以增進運動依附。

過去研究發現,此階段行為改變對個人的益處和代價都有下降的趨勢,但 益處仍舊高於代價 (Prochaska 等, 1991)。根據期望-價值理論,價值信念方面,

健身運動益處和代價雖然同時降低,但益處仍舊高於代價,運動參與價值的損 益比仍然很低,表示雖然整體而言健身運動價值降低,但是在決策平衡之後,

健身運動益處高於代價,且在此階段個人覺得自己運動能力很好,所以選擇規 律的參與運動。

特別的是,規律健身運動的行為,可能帶給個人樂趣和流暢 (flow) 的經 驗。Wankel (1997) 指出,樂趣是一種正面的情感狀態,這種狀態是健身運動的 普遍元素。Jackson 與 Csikszentmihalyi (1999) 也指出,流暢是種個人體驗到完 全投入、充滿控制感與信心,得心應手且樂在其中的經驗。在行動期,個人對 健身運動的整體價值信念降低,卻仍然規律運動的可能原因,可能是個人運動 能力知覺大幅提昇,增進個人的運動依附,在較長時間的參與健身運動過程中,

個人體驗到健身運動帶來的樂趣、流暢等正面心理經驗,進而使健身運動的內 在價值提高,個人因此規律地參與運動。

行動期的個人期望信念大幅增加,促進個人健身運動行為,個人覺得自己 的運動能力很好,進而較長時間參與健身運動。由於長時間健身運動帶來的正 面心理經驗,使個人健身運動內在價值提高,個人除了覺得自己有能力參與運 動之外,也為了健身運動帶來的樂趣跟正面經驗而參與,加上個人覺得運動的 益處仍然高於代價,整體的期望價值信念,使個人決策平衡後選擇規律的參與 健身運動。

(7)

五、維持期 (maintenance):

根據跨理論模式,此階段個人規律健身運動超過六個月以上,達到這個階 段,個人不須要再像行動期那樣努力來持續行為的改變,但是必須防止行為階 段的回復。

過去研究發現,此階段的自我效能達到最高點 (Prochaska 等, 1991)。廖主 民與林章榜(2008)也發現,在五個行為階段當中,維持期的人期望信念是最 高的。根據期望-價值理論,此時期個人的期望信念最高,個人覺得自己有很 好的健身運動能力。根據 Bandura (1997) 的觀點,自我效能達到最高點,也表 示個人運動參與行為的依附程度最高。

過去研究發現,在維持期健身運動對個人的益處和代價都持續降低,且都 降低到最低點,但益處仍然高於代價 (Prochaska 等, 1991)。根據期望-價值理 論,個人對健身運動的整體價值信念較低,且益處和代價都很低,已經不再是 個人考量是否參與健身運動的主要焦點。在維持期,個人可以依附運動達如此 長的時間,除了覺得自己健身運動能力很好,以及長時間的健身運動可以帶來 正面心理益處之外,可能的原因在於,參與健身運動也必須與個人生活中的其 他活動(包括工作、家庭、社交、其他嗜好等)的衝突降低到最小,要達到這 個階段,健身運動參與應該要融入到個人的自我認同中,且與個人自我認同中 其他部分和諧共存,這種現象就如同 Vallerand 等 (2003) 所指的個人對健身運 動已發展出「調和式熱情 (harmonious passion)」。對運動發展出調和式熱情的 人,是自主接受運動是重要的,而不是因為運動與某些伴隨的事物有關,當運 動被個人自主性的內化到自我認同中,運動將與個人生活中其他的部分和諧共 存。相對的,如果個人參與運動是因為受到個體內或個體外的壓力(例如自尊、

社會接受度),或是某些與運動伴隨的事物(例如減重、降低血脂)的驅使,這 種受控制的內化過程,會使個人對運動發展出強迫式熱情 (obsessive passion),

此時個人覺得自己是不得不參與運動的,運動將與個人生活的其他部分發生衝 突。

維持期之所以有別於行動期,除了期望信念更高以外,個人能夠持續規律 運動如此長的時間,可能原因在於維持期的個人對健身運動發展出調和式熱 情,健身運動已經和諧的內化到個人的自我認同當中,且與生活中其他活動和 諧共存,沒有衝突。根據期望-價值理論,能夠符合個人自我知覺和自我認同 的活動,是有成就價值的,此階段的個人健身運動的成就價值應該很高,至於 內在價值及實用價值,已經不是個人考量的重點。行動期階段,個人雖然有高

(8)

內在價值,但是Koestner 與 Losier (2002) 指出,內在動機發生於個人和工作的 短期互動,並沒有內化到自我認同當中。

在維持期雖然健身運動益處高於代價,但兩者持續降到最低,個人整體健 身運動價值信念較低,但是個人期望信念最高,個人覺得自己運動能力很好。

除此之外,若個人對健身運動發展出調和熱情,則有助於成就價值的提升,當 個人的期望價值信念處於此種形式時,個人決策平衡的結果,將選擇規律且持 續的參與健身運動。如果在此階段個人對健身運動發展出強迫式熱情,則健身 運動可能與個人生活中的其他部分產生衝突,使個人回復到先前行為階段的可 能性增加。

肆、結 語

缺乏身體活動行為的戒除,是目前文明社會刻不容緩的議題,然而戒除這 種可能帶來癌症、慢性疾病或危及身體健康的行為過程,就等同於形成規律健 身運動行為的過程。健身運動行為階段的改變,是個人有意志的選擇,期望信 念及價值信念會影響個人的選擇。不同型式的期望信念及價值信念組成,使個 人在決策平衡之後,選擇處於不同的健身運動階段。在健身運動的維持期階段,

個人對健身運動發展出的熱情型式,可能是決定個人能否持續健身運動的關 鍵。未來若能進一步確認期望信念及價值信念,以及熱情形式與各健身運動行 為改變階段之間的關係,也許有可能透過改變影響期望信念、價值信念以及熱 情的因子,增進個人規律健身運動行為,降低缺乏身體活動或坐式生活帶來的 健康危害。

引用文獻

廖主民(2007)。「運動期望與價值量表:兒童及青少年版」中文量表之初步檢 驗-以 Eccles 的期望價值理論為基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5, 231-255.

廖主民、林章榜(2008)。不同健身運動階段之期望與價值信念之差異。稿件審 查中。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9)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ism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Eccles, J., Adler, T., Futterman, R., Goff, S., Kaczala, C., Meece, J., et al. (1983).

Expectancies, values, and academic behaviors. In J. T. Spence (Ed.), 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s (pp. 75-121). San Francisco, CA: W.

H. Freeman & Co.

Eccles, J. S., & Harold, R. D. (1991).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ort involvement:

Applying the Eccles' expectancy-value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3, 7-35.

Eccles, J. S., & Wigfield, A. (2002). Motivational beliefs, values, and goal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 109-132.

Forshee, R. A., Anderson, P. A., & Storey, M. L. (2004). The role of beverage consumpti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 and demographics on body mass index of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 Nutrition, 55(6), 463-478.

Jackson, S., & Csikszentmihalyi. (1999). Flow in sports: The keys to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performance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Koestner, R., & Losier, G. F. (2002). Distinguishing three ways of being highly motivated. In E. L. Deci, & R. M. Ryan (Eds.),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pp. 101-121).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Marcus, B. H., Banspach, S. W., Lefebvre, R. C., Rossi, J. S., Carelton, R. A., &

Abrams, D. B. (1992). Using the stages of change model to increase the adop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ommunity participants. American Journal of Apply Social Psychology, 24, 489-508.

Prochaska, J. O. (2001). Treating Entire Populations for Behavior Risks for Cancer.

Cancer Journal, 7(5), 360.

Prochaska, J. O., & DiClemente, C. C. (1983).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self-change of smoking: 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chang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1(3), 390-395.

Prochaska, J. O., & Marcus, B. H. (1994).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pplications to exercise. In R. K. Dishaman (Ed.). Advances in exericse (pp. 161-180).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Prochaska, J. O., & Prochaska, J. M. (1999). Helping Cure Healthcare Systems:

(10)

Changing Minds and Behaviour. Disease Management & Health Outcomes, 6(6), 335-341.

Prochaska, J. O., Velicer, W. F., Guadagnoli, E., Rossi, J. S., & DiClemente, C. C.

(1991). Patterns of change: Dynamic typology applied to smoking cessation.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26(1), 83.

Vallerand, R. J., Blanchard, C. M., Mageau, G. A., Koestner, R., Ratelle, C., Léonard, M., et al. (2003). Les passions de l'âme: On obsessive and harmonious pa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85(4), 756-767.

Wankel, L. M. (1997). "Strawpersons," selective reporting, and inconsistent logic: A reponse to Kimiecik and Harris's analysis of enjoyment.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9, 98-10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身體力行: 藉交流及專業發展活動,促進全校教職員認同推動價

課次 課題名稱 學習重點 核心價值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級本配對活動 第1課 我的朋友 ‧認識與朋友的相處之道.

尊重別人 尊重他人 關懷顧念 關愛 重視信諾 誠信 團體‧國家‧世界 勇於承擔

年級 教學重點 學科活動 價值觀及態度 三年級 主題:粵劇 中文科:認識粵劇的背景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對健康

尊重不同的價值 :我們需要體諒別人的處境,重視別人

目前的課程改革優先強化學生五種觀念: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