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朝鮮華僑社會結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章 朝鮮華僑社會結構"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朝鮮華僑社會結構

綜觀十九世紀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朝鮮華僑人口變 化,基本上是呈現持續增加的趨勢。誠然,當中日政治關係惡化 之際,人數會有減少的現象,例如 1915 年日本要求二十一條條 款、1919 年山東交還等問題,使中日關係惡劣,造成此兩年華僑 人數略為減退;民國 1931 年 5 月之萬寶山事件、9 月之九一八事 變、1937 年發生七七事變,更造成人心恐慌,旅居朝鮮的華僑紛 紛返鄉,華僑人口大為減少。1但這些風波發生後不久,歸國的華 僑仍陸續回流朝鮮。例如萬寶山事件發生的 1931 年,當年華僑人 口減少 45.8%,1936 年恢復至接近 1930 的人口。又中日事變發生 的 1937 年,人口從 63,981 人頓減為 41,909 人,減少 34.5%。但到 1940 年人數已回到事變前的情況,並繼續增加。由此可見人數的 減少只是暫時現象(參見表格 3-1)。

若與日本內地、台灣,以及日軍勢力下各地華僑人數相比較,

則會發現朝鮮華僑人數在中日事變之後的變動,是相當特別的。

林滿紅指出,中日事變後,以及大東亞戰爭期間,許多旅居日本、

台灣、東南亞、香港的中國人返回中國。1930 年日本華僑有三萬 餘人,但在 1940 年時,則不到兩萬人。2台灣華僑在事變後離開 僑居地者有兩萬人之多,留下來的約有四萬五、六千人。3香港的 中國人人口在事變後,從一百萬增加至兩百五十萬,因為許多東 南亞華僑移至該地;但是當 1941 年 12 月 25 日日本佔領香港之後,

有五十萬中國人離開香港返回廣東省,在大東亞戰爭期間只有一

1 「駐京城總領事館半月報告駐字第十、十一號」,1942 年 6 月 15 日編,〈汪 偽政府駐朝鮮總領事館半月報告〉,《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3。

2 Man-houng Lin, " “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A New Boundary for Taiwanese People and Taiwanese Money, 1940-1945"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International Asian History Association Conference, 8 Dec. 2004, Academia Sinica, Taipei ), p.6.

3 許雪姬,〈日治時期的「台灣華僑」(1937-1945)〉,頁 501。

(2)

百二十萬留在香港。4也就是說,當中日呈現敵對戰爭狀態之際,

日本勢力下的華僑人數劇減、大量歸國。但是,朝鮮華僑的人口 變化,卻大異於日本內地以及同屬日本殖民地的台灣;這是值得 注意的現象。

表 3-1 歷年朝鮮華僑人口

年度 人口

總人數 男 女 女性比例 1883

1884 1885 1886 1891 1892 1893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62 666 264 468 1,489 1,805 2,182 3,661 7,902 9,978 9,568 11,818 11,837 15,517 16,222 16,884 15,968 16,904 17,967 21,894 18,588 23,989

3,534 7,739 9,600 9,163 10,729 11,145 14,593 15,235 15,745 14,714 15,496 16,241 20,264 16,897 21,382

127 163 378 405 1,089 692 924 987 1,139 1,254 1,408 1,726 1,630 1,691 2,607

3.5 2.1 3.8 4.2 9.2 5.8 6.0 6.1 6.7 7.9 8.3 9.6 7.4 9.1 10.9

4 Man-houng Lin, " “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A New Boundary for Taiwanese People and Taiwanese Money, 1940-1945", p.7.

(3)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5

24,695 30,826 33,654 35,661 46,196 45,291 50,056 52,054 67.794 36,778 41,303 37,732 49,664 57,639 63,981 41,909 48,533 51,014 63,976 73,274 82,661 75,776 62,248

21,912 27,623 29,947 31,196 40,527 39,820 43,173 43,838 55,973 30,571

39,775 45,864 49,974 31,600 37,169 37,296 47,161 57,426 50,903

2,783 3,203 3,707 4,465 5,669 5,471 6,883 8,216 11,821 6,207

9,559 11,775 14,007 10,309 11,364 13,716 16,815 25,235 24,873

11.3 10.4 11.0 12.5 12.3 12.1 13.8 15.8 17.4 16.9

19.2 20.4 21.9 24,6 23.4 26.9 26.3 30.5 32.8

轉引自〈在韓華僑の形成過程—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エスニツクマイノ リテイー〉,《日本植民地研究》,頁 5;〈大韓民國的華僑政策〉,

頁 32-34,女性比例為筆者自行計算;1945 年人數引自崔承現,〈轉折 中的旅韓華僑〉。

(4)

圖3-1 歷年朝鮮華僑人口統計圖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1883 188

6 1893

1908 1911

191 4

191 7

1920 192

3 1926

193 0

193 3

193 6

193 9

1942 年度

總人數

(5)

第一節 十九世紀後期的朝鮮華僑—依附中國政 治力的推進

中國人開始大量進入朝鮮,是在 1882 年「壬武軍亂」及〈中 國朝鮮商民水陸通商章程〉訂定之後。「壬武軍亂」的發生,是 國王之父—大院君利用舊式士兵對待遇、米糧問題的不滿,鼓動 暴動,企圖摒除閔氏一派,重掌政權的政變。由於士兵在動亂的 過程中,襲擊日本公使館並殺死日本教官,日本決定派兵到朝鮮 問罪,而清廷也派遣駐紮登州幫辦山東防務廣東水師提督吳長 慶、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以及道員馬建忠赴朝鮮平定「亂黨」。

5當時有中國商人四十餘名及商船兩艘,跟隨清軍四千人,軍艦三 艘而來。6

然而,這些隨清軍而來的商人,並不是最早進入朝鮮的華商。

廣東籍華僑譚杰生,1874 年就在漢城創立同順泰號,銷售中國絲 綢,並與朝鮮的商店頻繁交易。根據譚永盛的研究,最早在朝鮮 登陸的華商,可能是先前居留在長崎、橫濱、神戶等地的華僑,

隨著日商進入朝鮮的。日商進入朝鮮市場遠早於華商,對朝鮮出 口的產品多為歐洲製品,從上海經神戶到朝鮮的產品,佔該時期 所有進口產品的 88.3%,而其中大部分產品為英國產的棉布。7

儘管 1882 年以前已有華商活動於朝鮮,但〈中國朝鮮商民水 陸通商章程〉的制定,才使華商獲得安定的庇護,並為人口增長 提供良好條件。根據章程,中國商人能自由在朝鮮已開口岸(參 見表格 3-2)從事商業活動、租地、建屋,並享有治外法權。1884 年中華會館在漢城成立,同年又締結〈仁川口華商地界章程〉,

而釜山、元山則分別在 1887 年 1889 年開設中國租借地。租借地

5 林明德,《袁世凱與朝鮮》,頁 13-16;朱立熙編著,《韓國史—悲劇的循 環與宿命》,頁 159-160。

6 康恩誒,〈大韓民國的華僑政策〉,頁 30。

7 姜抮亞,〈近代在韓華僑企業研究--同順泰의 事例를 中心으로〉。

(6)

的設立使華人獲得居住、營業的自由與保障。1883 年仁川府內的 華商有 48 人;1884 年設立租借地之後,即激增至 235 人。至 1890 年已有近 1000 名華商在仁川活動。8自從 1884 年甲申政變之後,

華商乘袁世凱在朝鮮強化中國宗主權之威力,順利地開拓朝鮮市 場。1888 年華商資本規模,即超越日商。9但這種趨勢與其說是憑 藉華商本身的商業資本,毋寧說是由於政治力與外交力的運用所 促成的結果。10

表 3-2 朝鮮開港和華僑移居主要港市年度 開港年度 華 僑 移 住

年度

開港年度 華 僑 移 住 年度 釜山 1876 1892 城津 1899 ———

元山 1880 1885 清津 1908 仁川 1883 1884 新 義

1910 1906 木浦 1897 1893 漢城 ——— 1882 鎮 南

1897 1897 平壤 ——— 1883 群山 1899 1899 大邱 ——— 1905

本表根據盧冠群,《韓國華僑經濟》(台北:海外出版社,1956 年),

頁 2;小田內通敏原著,祖運輝譯,〈朝鮮支那人的經濟勢力〉,《民 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 16 期(2000 年 5 月),頁 142;〈大韓民 國的華僑政策〉,頁 31 等製成。

與清末前往東南亞國家發展的華僑相比,朝鮮華商在前往朝 鮮活動的初期,得到中國政府較多的協助。不僅是藉母國政治力 量取得居留商貿保障、開拓商業版圖一事,另在航運、華僑組織 的設立上,清朝政府也有所援助。除了以中國軍艦運輸朝鮮人參,

1888 年廣濟輪開通上海—仁川航線後,政府還補貼招商局開設上

8 綛谷智雄,〈在韓華僑の形成過程—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エスニツクマイノ リテイー〉,頁 3。

9 姜抮亞,〈近代在韓華僑企業研究--同順泰의 事例를 中心으로〉。

10 彭澤周,《明治初期日韓清關係の研究》(東京都:書房,1969 年),

頁 306;林明德,《袁世凱與朝鮮》,頁 198。

(7)

海—煙台—仁川之定期航線。由於此一航線的開通,華商得以節 省許多運費和時間。11

陳樹棠任職總辦各口商務委員時,指示華商選出代表山東、

浙江、廣東的僑領,於 1884 年 5 月設立中華會館。陳樹棠對會館 的設立與活動都有積極的參與,購買會址所需的五千三百兩是他 從公費借出的。由此可見,朝鮮華僑最初的社團—中華會館,與 東南亞社團的性質有所不同,具有半官半民的性質。12

第二節 人口結構

自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前半期,朝鮮華僑之人口結構—

包括性別、省籍、僑居地區、職業類別的分布以及移居背景,都 歷經相當程度的變遷。而這種種的變化,須置於整個東亞歷史的 脈絡來觀察。

(一)、移民的背景

朝鮮華僑人口的增加,在甲午戰爭之前,固然是得利於清朝 政府的力量。但在 1895 年,中國勢力退出朝鮮,加上日俄戰爭之 後,日本在朝鮮勢力益加穩固,先後於 1906 年設立統監府、1910 年合併朝鮮。此等一連串不利於華僑的政治環境變動下,華僑人 口依然不斷攀升。是故,必須從朝鮮政治環境以外的層面,檢視 促使中國人離鄉前往朝鮮的拉力與推力。

小山清次在 1919 年出版的《支那勞動者研究》一書中指出,

中國人的世界性移民並非政治移民,而是經濟移民。這種移民,

特別是勞工移民的主要原因,在於國內人口過剩、農村人口的流 出、清朝政府的惡政與社會對勞動階級的壓迫。13在國際方面,他 們彌補了世界性的勞動人口短缺,特別是歐戰所引起的嚴重勞動

11 康恩誒,〈大韓民國的華僑政策〉,頁 45;隋皓昀,〈山東移民韓國氏略〉,

頁 35。

12 康恩誒,〈大韓民國的華僑政策〉,頁 45;崔承現,〈韓國華僑史研究—

從「上國」國民到多層次認同〉,頁 32。

13 小山清次,《支那勞動者研究》(東京市:東亞實進社,1919 年)。

(8)

力不足。14姑且不論小山清次對當時中國社會的推論是否適切,十 九世紀末以來,山東地區的確存在政治環境動盪所造成的經濟條 件低落,與社會治安惡化問題,提供人民移出的推力。

十九世紀末期以降,山東籍華僑在朝鮮華僑中佔壓倒性地多 數。1898 年,山東等華北地區發生義和團事件,1901 年在各國聯 手出兵下,義和團大敗,主要根據地山東受到極大的破壞與打擊,

為求生活與生命安全,促使許多人離鄉求生。1920-1921 年山東大 水災等天然災害(參見表格 3-3),造成大量災民和生計困難的農 民,也是促進其移民朝鮮的重要因素。在中國政治、經濟、社會 環境動盪的狀況下,日本殖民地—朝鮮,雖然對華僑並不友善,

卻是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151917 年出生於新義州的第二代華僑 如是說明其父在 1910 年,獨自從山東日照縣,乘船經大連到新義 州工作的背景:

家父當時移住韓國的原因並不完全是為賺錢,最大的原因 是當時社會的不安。一九一○年離鄉來新義州時,正是清 朝末期,社會局勢非常不安,到處有馬賊搶劫,國家的行 政力腐敗,使大陸民情呈顯一片混亂,各地之馬賊、土匪 又專以鄉鎮的富農、土豪為對象,在這種情況下家父自然 亦成了他們搶劫的目標,一但受到搶劫輕則財產盡失,重 則喪失生命,故在逼不得已之下,家父才捨了家鄉遷來韓 國。16

表 3-3 山東、河北兩省天災發生狀況(1912-1939)

年度 省別 災害種類 其他

1912 ———— ————

1913 河北省 永定河堤防潰決

1914 山東省 黃河氾濫

1915 河北省 八津地震

14 小田內通敏原著,祖運輝譯,〈朝鮮支那人的經濟勢力〉,頁 140-141。

15 綛谷智雄,〈在韓華僑の形成過程—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エスニツクマイノ リテイー〉,頁 5-6;康恩誒,〈大韓民國的華僑政策〉頁 31-32。

16 秦裕光,《旅韓六十年見聞錄—韓國華僑史話》,頁 4。

(9)

山東省 黃河堤防潰決 1916 ———— ————

1917 河北省 山東省

水災 水災

103 個縣受災

1918 山東省 水災

1919 ———— ————

1920 河北省 旱災

1921 河北省

山東省 水災

加 上 山 西 受 災

9,814,232 人 1922 ———— ————

1923 河北省,山東省 不明

1924 河北省,山東省 水災 損害:2,500 萬元 1925 河北省

山東省

蟲害 黃河潰決

1926 山東省 黃河潰決 淹水面積 800 方

1927 山東省 害災和蟲害 燿炎者 900 萬人

1928 河北省,山東省 旱災 1929 河北省

山東省

蟲害 水災和蟲害 1930 ———— ————

1931 山東省 洪水

1932 河北省 山東省

水災

旱災,水災,蝗

1933 河北省 山東省

水災

旱災,水災,蝗

被害者 100 萬人

1934 河北省,山東省 水災 1935 河北省,山東省 水災,旱災

(10)

1936 河北省 旱災,風災 1937 河北省

山東省

惡疫 旱災 1938 河北省

山東省

水災 害災,蟲害 1939 河北省

山東省

水災,旱災 水災,旱災,風

資料來源:引自李玉蓮,〈近代韓國華僑社會의形成과展開〉(仁川:

仁荷大學校大學院文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年 2 月),頁 125-126。

從社會經濟面觀察,除了相對安定的環境之外,日本在朝鮮 推動大規模的工程建設,提供了勞動者大量工作機會,這更是中 國人前往朝鮮的一大拉力。此種情形相當類似於大量華北勞工季 節性地往返滿洲國打工,提供滿州國建設的勞力資源。

此外,山東人、河北人移居朝鮮,在地理交通上有其便利之 處。從山東威海到仁川的海路距離約四百公里。一位老華僑回憶:

「在戰前華僑每年可以回家一次,因為交通很方便。下午二時由 仁川開船,第二天清晨八時,就可以抵達煙台了」。17在陸路方面,

北朝鮮與滿州相連,火車相通,僑民可乘車北上滿州國,經安東 入境朝鮮新義州;尤其在事變後,自釜山直通北京火車的通行,

往來更為便利。18

要之,移民背景的變化,可以簡單劃約為:十九世紀末至二 十世紀初期的華僑社會是以華商的主體;繼之則有大批因天災或 戰爭、土匪動亂產生的災民、難民湧入,改變了華僑社會結構;

1920 年代末期,北朝鮮工程建設大興,為數眾多的人力資源注入。

而這種華工大規模地與朝鮮人接觸、摩擦與競爭,終究造成排華 風潮,然而萬寶山事件後,乃至中日事變後,華僑人數的減少都 只是短暫的現象。隨著戰爭的長期化發展,歸國華僑在 1940 年代 仍湧回僑居地朝鮮謀生。

17 盧冠群編,《韓國華僑經濟》,頁 8。

18 「駐京城總領事館半月報告駐字第十五號」,1942 年 9 月 15 日編,〈汪偽 政府駐朝鮮總領事館半月報告〉,2088/373。

(11)

(二)、女性比例的增加

朝鮮華僑人口變遷趨勢中,女性人口佔總人口比率的攀升(參 見表格 3-1),是另一重要特徵。1906 年時女性人口為 3.5%,1930 年時為 17.4%,1943 年達到 32.8%。可見女僑華民從 1906 年到 1943 年增加九倍之多。此一成長態勢代表以家族為單位、長期定居朝 鮮的華僑越來越多,亦一改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男性單身赴 朝鮮工作、流動性高的情況。

在十九世紀末期,對華僑來說,朝鮮只是一個經濟活動的據 點,並未能成為其第二個故鄉。若透過對定居性質較強的華農之 觀察,更可凸顯出這樣的性質。當時華農經濟的主要對象為居留 在朝鮮的中國人,特別是華商。因此他們依據華商的流動及其需 要,春季赴朝鮮耕種蔬菜,冬季就回山東。19但隨著日治時期華僑 女性比例的增加,可反映出漸漸定居化的現象。對華僑而言,僑 居地已不只是暫時打工的地方,而是家業的所在。

根據糸忍谷智雄的研究,朝鮮華僑在 1900 至 1920 年代所歷經 的定居化過程,與農業人口的增長,有極大的關連。1908 年華僑 農家有 166 戶,人數為 770 人,而 1922 年華僑農家增加至 1707 戶,5322 人20;1908 年務農華僑人口佔總華僑人口的 0.8%,1922 為 17%。

至於中日事變對於華僑性別比例並無影響,只有在 1938 年下 降 1.2%的女性比率,1939 年女性比率又高過事變前。釜山中華商 會主席於 1943 年初,呈報釜山領事館大邱失學兒童一覽表中寫 道:「…地方政府統制匯兌寄款養家範圍有限,所以國內家族紛 紛移鮮就食,適齡入學兒童因之激增…」。21由報告內容看來,匯 款限制,甚至是出入境的日趨嚴格,都可以是促進華僑婦孺家眷 定居朝鮮的要素之一。

19 康恩誒,〈大韓民國的華僑政策〉,頁 43。

20 綛谷智雄,〈在韓華僑の形成過程—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エスニツクマイノ リテイー〉,頁 6。

21 〈大邱中華商會轉慕錦文創設僑校請求補助〉,《汪偽僑務委員會檔》,

2088/569。

(12)

落葉歸根、死後歸骨故鄉入土埋葬的觀念,是許多中國人共 同重視的價值。僑居朝鮮、日本的僑民也不免有運柩回國的情況。

例如出生於新義州的華僑秦裕光,其母在 1920 年春天逝世,當年 是全家在新義州生活的第八年。由於其母留有遺言要葬於本國故 土,因此安葬在離朝鮮最近的安東縣。22但其實安東縣並非秦氏一 家的家鄉。其之所以葬於此地,應是考量地理上一江之隔的方便 性。

1941 年駐日本大使館舉辦第一次領事會議時,各領館共同提 案表示:近年來日本不允許運柩,僑民公所停柩過多,既不能運 返回國,要下葬也無公墓,希望政府能向日方交涉指定公墓用地,

並補助建設華僑公墓。23從領事們的提案可知,在運柩限制的影響 下,埋葬於僑居地的情況是勢在必行的;而當地墓地的使用,達 到飽和狀態,也說明過去幾十年間,葬於朝鮮者為數眾多。無論 出於自願或不得已,將親人埋葬於僑居地,或許也會使僑民對僑 居地的感受產生變化,增加一種「落地生根」的感受。況且 1932 年滿洲國成立後,像秦裕光一家在 1920 年所為,將親人葬於安 東,也等於還是葬於「國外」。若再加上在實際上,必然產生一 些從前沒有的相關限制,下葬應該不若以前方便。以上局勢的轉 變,在華僑對僑居地或中國的認知、感受方面,產生何種衝擊與 變化,是值得省思的。

(三)、華僑地理分布與原鄉省籍

十九世紀末在朝鮮已開口岸、都市之中,以漢城和仁川華僑 人數為多,其經濟發展也佳。而釜山雖然是最早開港的地區,但 由於商權多集中於日人手中,華商活動較受限制。除了上述已開 口岸,當時的清商也擴散至其他地區,如京畿道的開城、安城,

黃海道的遂安、沙里院,忠清南道的禮山、江景等,都是清商較 多的地區。在這些地區中,清商的經濟活動都超越日商,他們進 口朝鮮各地區的土產到中國,出口中國產品至朝鮮。此外,走私 貿易也相當盛行。為此,朝鮮政府在 1894 年公佈〈清商保護規

22 秦裕光,《旅韓六十年見聞錄—韓國華僑史話》,頁 6。

23 〈駐日使館呈送領事會議之決議〉,《汪偽外交部檔》,2061/1014。

(13)

則〉,規定清商居住地限於漢城、釜山、仁川、元山,不可再遷 移至其他地方。但實際上此規則並無法有效的約束清商的活動。24 日治時期,朝鮮華僑不斷增加,地理分布也有很大的變化。

最明顯的人口分布變化,莫過於平安北道人數異軍突起。1906 年

《第一次統監府統計年報》所記載的華僑分布城市表,完全沒有 平安北道的城市(參見表格 3-4)。但 1930 年時,該道華僑佔總 華僑人口 24.7%,1937 年更佔了 46%。京畿道在中日事變前後華 僑人口的比率,從 12.8%降為 8.7%(參見表格 3-5 和 3-6)。

地理分布的變動,可與職業結構轉變的趨勢相互對照觀察。

在 1942 年外國人職業人口分布表中(參見表格 3-7),京畿道三 分之二的外國人從事商業、交通業;而平安北道中,近一半的人 從事礦工業與「其他」,而「其他」一項,主要由土木建設等勞 動者構成。25此一地理分布的轉變,與華工人口比例的成長甚為符 合。

表 3-4 1906 年中國人在朝鮮各城市分布表

144 68 365 92 1,363 714 268 369 230 15 33 3,661

崔承現,〈韓國華僑史研究—從「上國」國民到多層次同〉,北京大學 歷史系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0 年 6 月,頁 45。

表 3-5 華僑人口分布變化 人口 道名

1930 年 1936 年

增加數

京畿道 忠清北道 忠清南道

11,571 (17.1%) 1,215 (1.8%) 2,700 (4.0%)

12,745(19.1%) 697(1.1%) 1,790(2.8%)

1,174 -518 -910

24 康恩誒,〈大韓民國的華僑政策〉,頁 36。

25 綛谷智雄,〈在韓華僑の形成過程—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エスニツクマイノ リテイー〉,頁 12。

(14)

全羅北道 全羅南道 慶尚北道 慶尚南道

2,990 (4.4%) 2,115(3.1%) 2,384(3.5%) 1,614(2.4%)

2,426(3.8%) 1,244(1.94%) 1,336(2.1%) 1,848(2.89%)

-564 -871 -1,048 234 南朝鮮計 24,589(36.3%) 22,086(34,5%) -2,503 黃海道

平安南道 平安北道 江原道 咸鏡南道 咸鏡北道

4,520(6.7%) 5,635 (8.3%) 16,771(24.7%) 1,664(2.45%) 8,216(12.1%) 6,399(9.4%)

3,901(6.1%) 5,005(7.8%) 19,766(30.9%) 768(1.2%) 6,140(9.6%) 6,315(9.9%)

-619 -630 2,995 -896 -2,076 -84 北朝鮮計 43,205(63.7%) 41,895(65.5%) -1,310 合計 67,794 (100.0%) 63,981 (100.0%) -3,813 引自〈大韓民國的華僑政策〉,頁 58-59,百分比為筆者計算。

表 3-6 華僑人口分布變化 人口 道名

1937 年 1942 年

增加數

京畿道 忠清北道 忠清南道 全羅北道 全羅南道 慶尚北道 慶尚南道

3,648 (8.7%) 292 (0.7%) 789 (1.9%) 725 (1.7%) 425 (1.0%) 301 (0.7%) 263 (0.6%)

8,548 (10.3%) 407 (0.5%) 1,007 (1.2%) 1,271 (1.5%) 688 (0.8%) 537 (0.6%) 401 (0.5%)

4,900 (12.0%) 115 (0.3%) 218 (0.5%) 546 (1.3%) 263 (0.6%) 236 (0.6%) 138 (0.3%) 南朝鮮計 6,443 (15.4%) 12,859 (15.6%) 6,416 (15.7%) 黃海道

平安南道 平安北道 江原道 咸鏡南道 咸鏡北道

1,346 (3.2%) 2,549 (6.1%) 19,287 (46.0%) 221 (0.5%) 5,748 (13.7%) 6,315 (15.1%)

3,797 (4.6%) 7,653 (9.3%) 37,429 (45.3%) 1,105 (1.3%) 8,268 (10.0%) 11,550 (14.0%)

2,457 (6.0%) 5,104 (12.5%) 18,142 (44.5%) 884(2.2%) 2,520(6.2%) 5,235 (12.8%) 北朝鮮計 35,466 (84.6%) 69,802 (84.4%) 34,336 (84.3%)

(15)

合計 41,909 (100.0%) 82,661 (100.0%) 40,752 (100.0%) 引自〈在韓華僑の形成過程—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エスニツクマイノリ テイー〉,頁 12。

表 3-7 1942 年華僑集中地外國人職業分布

職業類別 京畿道 平安道 咸鏡道 全朝鮮

農林水產業 928(10.6%) 11,208(24.8%) 7,183(35.9%) 21,532(25.9%) 礦工業 1,357(15.6%) 13,323(29.5%) 2,534(12.7%) 18,259(21.9%) 商、交通業 5,793(66.4%) 10,691(23.7%) 6,333(31.7%) 27,993(33.6%) 公務自由業 319(3.7%) 928(2.1%) 270(1.4%) 1,795(2.2%) 其他 194(2.2%) 8,826(19.6%) 3,595(18.0%) 13,202(15.9%) 無職業 143(1.6%) 33(0.4%) 74(0.4%) 388(0.5%) 8,734(100%) 45,105(100%) 19,989(100%) 83,169(100%) 華僑人口 8,548 45,082 19,818 82,661 引自〈在韓華僑の形成過程—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エスニツクマイノリ テイー〉,頁 12。

整體而言,北朝鮮的華僑人口,無論是數量或比例,都呈現 增加的趨勢。尤其是中日事變後,由 1936 年的 65.5%增長至 1937 年的 84.6%。這與 1930 年代後半期至 1940 年代前半期之間,朝鮮 作為日本侵略大陸的軍事基地,大力開發、建設北鮮至為相關。

加上 1930 年代起,滿洲納入日本勢力範圍,兩地相鄰,勞動力流 動更加頻繁。261940 年代前半期,華僑人口集中的區域為平安道、

咸鏡道,以及京畿道,而以上三道華僑職業佔多數的分別是工、

農、商。

朝鮮華僑原鄉省籍結構,如同人口分布結構一樣,在十九世 紀末與二十世紀前期呈現不同的樣貌,主要的變化是,二十世紀 出廣東浙江等華南省籍的退出,從多元化走向山東籍為主的華北 華僑一隻獨秀的局面。

26 綛谷智雄,〈在韓華僑の形成過程—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エスニツクマイノ リテイー〉,頁 12。

(16)

1883 年之際,華僑人口為 162 人,其內山東籍 80 位、浙江籍 49 位、廣東籍 42 位、江西籍 8 位,江蘇、上海、天津各一位;27 儘管山東籍佔了半數,但浙江與廣東華僑仍然很多。山東與朝鮮 僅一水之隔,山東籍自然佔多屬,但廣東等省籍之所以佔有相當 比例,與前文曾提及日本華商隨日商進入朝鮮市場的情況有關。

姜抮亞的研究指出,通過東亞貿易網進出日本的華商,多數是福 建籍和廣東籍,所以當時來到朝鮮的華商當中,廣東出身者不少。

故廣東籍的同順泰創始人譚杰生(1853-1929)也很可能是經過日本 到達朝鮮的。28

至於在朝華商的分佈上,1880 年代之際,由於當時廣東人多 從事大規模貿易,擁有較大資本,多集中在貿易港口。而山東籍 商人零售廣東商人進口的產品,大多經營小店鋪,集中在消費者 佔多數的漢城(參見表 3-8 和 3-9)。由此看來,廣東籍商人的總 數目,雖然比不上山東人,但其經濟影響力卻很大。29

表 3-8 1883-1885 年四城市華商籍貫

漢城 仁川 釜山 元山 共計

山東 240 111 1 14 366

廣東 10 123 10 27 170

浙江 69 74 2 19 164

姜抮亞,〈近代在韓華僑企業研究--同順泰의 事例를 中心으로〉

表 3-9 1884 年仁川華商籍貫

省籍 山東 廣東 浙江 江蘇 湖北 江西 湖南 河北 遼寧 共計 人數 93 74 37 15 7 4 2 2 1 235 姜抮亞,〈近代在韓華僑企業研究--同順泰의 事例를 中心으로〉

對於 1880 年代朝鮮華商的構成中,廣東、浙江等華南省籍者 佔相當地位,特別是仁川華商中,華南省籍多於華北省籍之現象。

關於此一現象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華南省籍的日本華商在壬午

27 楊昭全,孫玉梅,〈朝鮮華僑史〉,頁 132。

28 姜抮亞,〈近代在韓華僑企業研究--同順泰의 事例를 中心으로〉。

29 姜抮亞,〈近代在韓華僑企業研究--同順泰의 事例를 中心으로〉。

(17)

軍亂前,即二度移居、活躍於朝鮮商界;二是李玉蓮所提出的看 法:壬午軍亂來朝鮮的軍役商人可能是來自中國的南方。30

如果李玉蓮的推測無誤,那麼,十九世紀後期至世紀之交,

東亞地區的華人潮流,就呈現一非單一方向的移動:1、華南華僑 在壬午軍亂前,即從日本隨著日商勢力經海路轉進朝鮮。壬午軍 亂後,華南商人又與吳長慶軍隊從陸路進入。2、山東人在甲午戰 爭後,也進入日本;日俄戰爭後,有更多從山東省而來的商人進 入大阪,形成新興勢力。31然而,山東籍的日本移民是循何種路線 進入日本,筆者目前尚未能掌握相關資料;李玉蓮論文中所提的 軍役華僑原籍為華南一事,似也未有詳盡的論證。

1930 年前後,朝鮮華僑的省籍分布,與十九世紀末期呈現很 大的差異,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東南沿海省籍已不多見,

而北方省份如河北、遼寧、山西省籍的華僑卻日趨增多(參見表 3-10 與 3-11)。以華僑人口最集中的平安北道來說,1934 年山東 籍佔 83%,河北籍佔 9.2%(參見表 3-12)。

表 3-10 1929 年仁川轄區朝鮮華僑籍貫表

山東 河 北

遼 寧

浙 江

湖 北

江 蘇

廣 東

福 建

安 徽

山 西

共計 人

3085 88 36 20 12 11 3 1 1 1 3258

根據〈朝鮮華僑史〉,頁 167 製成。

表 3-11 1931 年慶尚南道華僑籍貫表

籍 山 東

遼 寧

河 北

河 南

湖 北

山 西

江 蘇

浙 江

福 建

共計 人

860 44 63 1 4 5 2 8 17 1004

根據〈朝鮮華僑史〉,頁 167 表格簡化而成。

表 3-12 1934 年平安北道華僑籍貫表

30 李玉蓮,〈近代韓國華僑社會의形成과展開〉,頁 72,210。感謝陳姃媛博 士惠予中文翻譯。

31 籠谷直人著,王文裕譯,〈來自亞洲的衝擊與日本近代—針對中國貿易商人 的「團結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2 期,頁 477。

(18)

省籍 山東 河北 遼寧 湖北 其他 共計 人數 11104 1227 425 155 436 13347?

資料來源:根據〈朝鮮華僑史〉,頁 271 製成。

朝鮮沿海省籍華僑人數的衰減,應與華商貿易衰退的現象有 關。1924 年日本當局針對朝中貿易的大宗絲綢夏布反覆提高進口 稅。1924 年所施行奢侈品稅高達 100%;此措施給予華商進口貿 易極大的打擊。再者,1927 年排華暴動與 1931 年萬寶山事件,華 僑商業受到進一步之衝擊。尤其是後者更引起華僑貿易大資本的 衰落。32這些受打擊的貿易商,必然含有不少出身沿海省分的華 僑。而相對地,1930 年代後湧入朝鮮的華僑,是以填充勞力市場 為主,自然是來自交通便捷的華北地區。

1940 年代前期,朝鮮華僑中,山東籍的比例達 90%以上。例 如根據新義州 1941 年 9 月的華僑概況月報表記載,當地共有華僑 10,408 人登記在案,山東籍 9,752 人,佔 93.7%,河北籍 617 人,

佔 5.9%,江蘇籍 26 人,湖北籍 11 人,河南與江西各 1 人。33咸 鏡北道清津府有華僑 1,250 人登記,其中 92%為山東籍。34

第三節 生計

華僑職業類別以工、商、農為主。將 1922 年和 1942 年職業 分布比率相對照,可看出商業、交通業比率的減少,以及工礦業 比率的增加(參見表 3-13 和 3-14)。35在 1942 年的統計資料中,

外國人從事礦工業,以及以土木建設勞動為主的其他類,佔 37.9%。由於 99.4%的外國人為華人,故可以說勞工佔華僑職業的 37.9%。商業、交通業佔 33.7%、農林水產業佔 25.9%。

32 姜抮亞,〈中日貿易摩擦의 展開와 朝中關係의 變化--1920-30 年代를 中心으로〉。

33 〈關於日本朝鮮華僑概況月報表〉,《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253。

34 〈日本方面華僑概況月報表〉,《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260。

35 朝鮮總督府從 1906 年至 1943 年每年編出的《朝鮮總督府統計年譜》以及《朝 鮮總督府統計年鑑》,在滿洲國成立後仍將「滿洲國及中華民國人」的職業構 成一起計算。因此表 3-13 的華人人口,含有滿洲國人,惟筆者無法得知中滿 僑民的比例為何。崔承現,《韓國華僑史研究—從「上國」國民到多層次認同》,

頁 59。

(19)

表 3-13 1922 年在朝鮮的中國人與日本人職業分布比率

中國人職業比率 內地人職業比率 商業、交通業

農、畜牧、林業 工、礦業

公務、自由業 魚、鹽業 其他職業

無職業、未申報者

51.8%

17.2%

11.0%

1.9%

0.1%

15.3%

2.7%

30.6%

10.5%

16.3%

34.5%

———

4.8%

0.1%

共計 100% 100%

引自〈朝鮮支那人的經濟勢力〉,頁 143。

表 3-14 1942 年外國人、日本人、朝鮮人的職業分布 職 業 類

外國人 日本人 朝鮮人 農 林 水

產業 礦工業 商、交通 業 公 務 自 由業 其他 無職業

21,536(25.9%) 18,259(22.0%) 27,993(33.7%) 1,795(2.2%) 13,198(15.9%) 388(0.5%)

38,309(5.1%) 164,326(21.8%) 190,675(25.3%) 297,233(39.5%) 32,650(4.3%) 29,630(2.9%)

17,901,971(70.1%) 1,708,900(6.7%) 2,098,616(8.2%) 1,007,360(3.9%) 2,266,404(8.9%) 542,158(2.1%)

計 83,169(100.0%) 752,823(100.0%) 25,525,409(100.0%) 華 僑 人

82,661 ——— ———

資料來源:引自〈在韓華僑の形成過程—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エスニツ クマイノリテイー〉,頁 13。

與日本人、朝鮮人的職業分布相比較,華商比例之高的確是 引人注意的現象(參見表格 3-14)。但是,除了從比例分布上的 特徵觀察朝鮮華僑社會、華僑生計之外,華僑在商、工、農經營 的方式,也各有其異於朝鮮、日本從業者的特色。

(20)

例如,從數字上看來,華僑從事農業的比例遠低於朝鮮人,

但華農的農業經營,與朝鮮人農業產業有很大的區隔。前者種菜,

並供應大部份青菜市場的需求,而後者種米。華僑商業中的飲食 店、飯館,以及最普遍的饅頭舖、燒餅舖,其食物製作的方式、

口味,也非日、朝飲食店可比擬的。華工以勤勉耐勞的性格,以 及低廉的工資而廣受歡迎,朝鮮境內的大工程幾乎都雇有華工。

在大東亞戰爭時期,日本及其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在戰爭體 制的種種限制,受到許多影響。以華僑生計而論,華商受到的影 響最深,而華工較少。以下將分別陳述華商、華工、華農營業的 特點,及其在戰爭體制下受到的影響、變化。

(一)、華工

《支那勞動者研究》的作者小山清次郎,將勞動者依照技術 的熟練程度,分為熟練與非熟練工人,並稱前者屬於高級勞動者,

後者屬於低級勞動者。至於「苦力」一詞,在當時以及後來的研 究者的陳述中,通常是指涉非熟練工人的低級勞動者。儘管崔承 現指出,朝鮮的華工並不具有「苦力」一詞的核心內容—訂立契 約,且在許多方面與世界華僑華人歷史中所指稱的「苦力」,存 在明顯不同的性質,36但由於考慮到無論是當時領事館報告,或華 僑回憶錄,都使用「苦力」一詞,因此筆者在行文中,有時也以 同樣的辭彙,指稱流動性高的非熟練工人。

儘管朝鮮總督府編製的《朝鮮總督府統計年譜》以及《朝鮮 總督府統計年鑑》有華僑人口、職業記錄,但仍無法據實呈現朝 鮮境內華人勞動者的人數。其中原因包括:華工可以散在各職業 類別,不限於工、礦業與其他類;其次,低技術層級的華工,或 稱「苦力」入境朝鮮時,不用個別申請登記,而是由工程所申請 總許可,開列各華工個人資料,因此在人數掌握上,未必精確;

其三,為數眾多的低技術層級勞動者,流動性高,往往隨季節往 來於中、朝、滿之間;再者,偷渡的普遍,更是難以精準掌握人 數的重要原因。旅鮮華僑秦裕光陳述,由於 1920 年代出入境並沒 有嚴格限制,華工多是陰曆二月來朝鮮,九、十月返回中國,也

36 崔承現,《韓國華僑史研究—從「上國」國民到多層次認同》,頁 61。

(21)

就是春來秋返。1926 年一年中,有一萬四千名苦力進入朝鮮,而 來到朝鮮的苦力卻有二萬九千多人。1927 年到 1928 年春,每個月 約有三千到六千位苦力進入朝鮮。據秦氏估算,1927 年全朝鮮的 中國勞動者達七萬名,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苦力工。37但在朝鮮 總督府的資料中,當年華僑人數只有五萬人。

在朝鮮華人勞動者的類別及分布上,低技術級的勞動者以土 木工人和搬運工人佔多數,高技術層級勞動者以木工、泥水工、

石工、砌磚工人和鋪屋頂工人為多。小田內通敏在 1925 年指出,

京城、仁川,以及平壤所在的平安南道,華人勞動者以高技術層 級比例較高,在工作上是朝鮮仁與日本人的勁敵。而在咸境南、

北道、平安北道和黃海道,則以低技術層級勞動者居多。38 前文提及,1930 年代中日關係惡化、華商勢力減弱,但華人 勞動者卻源源不絕地湧入朝鮮,構成華僑人口增長的主要份子,

即連 1940 年代前期亦是如此。但實際上,朝鮮總督府在統治初 期,即立法限制華工活動範圍與數量的擴充。在 1910 年總督府即 規定:「經條約獲得居住自由的外國人當中從事勞動者,若未得 地方長官的許可,不得在現居住地外居住或做工」。1916 年明確 規定外國人可居住、工作的地區,包括:1、仁川、群山、木浦、

馬山、城津及鎮南浦之各國居留地;2、仁川、釜山及元山之舊中 國人居留地;3 舊漢城府五署內地區、舊平壤外城內地區、舊城 津土地規則第二條的地域,以及後來的新義州府。391927 年京畿 道警察部規定,在該道內的工場、工地,不得雇用三成以上的華 工。40但是,這些限制並未有效限制華工的活動範圍與人數。

綜觀華工在朝鮮的優勢包括:1、接受比日本與朝鮮工人低廉 的工資而廣受歡迎;2、勤勉的工作態度與強健的體力;3 良好的 幫會制度。這些優勢使華工成為當時朝鮮社會中極為活躍的一 群,尤其是低技術層級的苦力群,對朝鮮當地勞工的就業衝擊甚

37 秦裕光,《旅韓六十年見聞錄—韓國華僑史話》,頁 45。

38 小田內通敏原著,祖運輝譯,〈朝鮮支那人的經濟勢力〉,頁 155。

39 小田內通敏原著,祖運輝譯,〈朝鮮支那人的經濟勢力〉,頁 158;崔承現,

《韓國華僑史研究—從「上國」國民到多層次認同》,頁 65。

40 崔承現,《韓國華僑史研究—從「上國」國民到多層次認同》,頁 66。

(22)

巨,促使朝鮮移民滿洲謀生。而華工對當地人就業空間的排擠,

也引起中朝人民之間的矛盾與磨擦。41

朝鮮總督府以法令規定如提高關稅等,阻止華僑商業勢力的 擴充,但卻無法以法令限制華工的大量流入。正如姜抮亞指出的,

一旦政治手段阻止商品流通的數量增加,代此生產要素之一的勞 動力的流動性卻更加提高了。隨著商業衰落,代替華商而來的,

是中國破產農民與貧困工人。也就是說,中國商品在朝鮮市場上 受到日本商品的競爭壓制,並被趕出市場的同時,既便宜又優良 的中國勞動資源滿足了殖民地工業化與戰時經濟的需求。42例如,

咸境北道警察署不容許工場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華工,但境內場 主因華工勤勉,工資較日人低廉,技術較鮮人高超,故多祕密雇 用。43

華工有石匠、木匠、礦夫、鐵匠、泥水匠、腳夫等十餘種職 業,以石匠最多,多隻身來朝鮮,居無定所,隨工事所在而轉輾 各地。朝鮮各項土木工程建設眾多,舉凡大型工程,少有不用華 工的。44例如駐元山副領事館境轄內的清津茂山線、吉州惠山線、

端川豐山線、平壤元山線之修築,及長津江發電所、南窒素會社 之設立,都須要華工之投入。因此儘管其他行業的華人人數減少,

但 1940 年代前期的華工人數,較先前卻是有增無減。惟華工分佈 區域四散,有工事即來,工竣即去,故難以取得正確之人數統計。

45但也可略見華工規模之大與流動之頻繁。

苦力的募集,根據元山副領事館 1942 年的報告,大抵是由日 人所組織的「組」,即工程所,先行募集工頭,再由工頭募集苦 力。如在元山副領事館管轄區內,最大的「組」有「西松組」、

「松本組」、「一宮組」等,苦力稱之為「總櫃」。而各「組」

41 崔承現,《韓國華僑史研究—從「上國」國民到多層次認同》,頁 68-69。

42 姜抮亞,〈中日貿易摩擦의 展開와 朝中關係의 變化--1920-30 年代를 中心으로〉。

43 〈關於在鮮僑民教育狀況與駐京城總領事館的來往文書〉《汪偽外交部檔》 2061/1317。

44 「駐京城總領事館半月報告駐字第十、十一號」,1942 年 6 月 15 日編,〈汪 偽政府駐朝鮮總領事館半月報告〉,《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3。

45 「駐京城總領事館月報駐字第十五號」,1942 年 9 月 15 日編,〈汪偽政府 駐朝鮮總領事館半月報告〉,《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3。

(23)

之下,更有「事務所」,苦力稱之為「大櫃」,事務所之下才有 工頭(參見表 3-15)。而較大的工頭還設有「工役所」,苦力稱 之為「小櫃」。北朝鮮的工役所,以張福祿、莊秀山等組織最完 善,尤其以張福祿率領苦力得宜,聲譽最好。在工頭之下,還有 小工頭。小工頭直接管理苦力十人或八人不等。總領事於同年視 察咸鏡北道的報告則稱,華工來朝鮮者,多由中國工頭募集,後 由工場出名向警察署申請一張入鮮許可。46二者說法大同小異,惟 前者的描述,似乎是流動性較強、隨工事移轉的勞動性質,而後 者則是穩定性較高,固定在一工場的情況。

表 3-15 元山副領事館管內各組所轄工頭姓名及苦力人數表(1942 年 6 月調查)

組別 事務所 工頭姓名 現在居住地 小 工 頭 人

苦 力 總數

工 程 種

松本組 田 中 事 務所

王鴻昌 咸 南 豐 山 郡 熊耳面一帶

20 名 200 名 鐵 道 苦 松本組 小 森 事

務所

莊秀山 咸 南 豐 山 郡 安山面一帶

20 名 328 名 水 電 苦 松本組 安 川 事

務所

楊興甲 咸 南 豐 山 郡 蘆田里

20 名 280 名 同上

西松組 加 藤 事 務所

雀富榮 咸 南 豐 山 郡 新福里一帶

10 名 164 名 同上

西松組 伊 東 事 務所

楊斯民 咸 南 豐 山 郡

(口中水)坪

8 名 86 名 同上

松本組 松 島 事 務所

孫立祥 咸 南 豐 山 郡 應德里

8 名 86 名 同上

松本組 川 崎 事 務所

張德興 咸 南 豐 山 郡

(口中山)坪

14 名 140 名 同上

46 〈關於在鮮僑民教育狀況與駐京城總領事館的來往文書〉《汪偽外交部檔》 2061/1317。

(24)

咸鏡制

王恩泰 咸 南 豐 山 郡 西昌里

2 名 15 名 制材工

西松組 出 口 事 務所

黃源福 咸 南 豐 山 郡 蘆田里

12 名 126 名 鐵 道 苦 西松組 柴 田 事

務所

王紹(廉 上立)

咸 南 豐 山 郡

(口中水)坪

8 名 88 名 同上

松本組 小 川 事 務所

張水祿 咸 南 端 川 郡 古城里

3 名 60 名 同上

朝鮮窒 素會社

衛生部 張正一 咸南興南邑 30 名 314 名 衛生夫

泗水制

郭有慶 咸 南 長 津 郡 泗里

1 名 8 名 制材

西松組 中 村 事 務所

萬本利 咸 南 咸 州 郡 下岐川面

6 名 58 名 苦力

西松組 黑 穀 事 務所

王毓全 咸 南 咸 州 郡 連浦面

6 名 66 名 同上

西松組 張 福 祿 事務所

張福祿 咸 南 咸 州 郡 一帶

45 名 496 名 同上

西松組 川 下 事 務所

趙宜賓 咸 南 高 原 郡 應德里

9 名 92 名 鐵 道 苦 西松組 安 田 事

務所

黃祥華 咸 南 長 津 郡 下碣隅

4 名 40 名 水 電 苦 飛島組 南 出 事

務所

穆洪昌 咸 南 長 津 郡 梨上里

6 名 86 名 同上

咸興府

1 名 4 名 挑糞

元山府

1 名 2 名 同上

鹿島組 河 田 事 務所

林鳳鳴 咸 北 茂 山 郡 鐵山邑

12 名 156 名 鐵 道 苦 問組 日 浦 事 劉俊生 咸 北 茂 山 郡 20 名 125 名 同上

(25)

務所 金佩邑 灰岩炭

李安邦 咸 北 慶 興 郡 灰岩洞

10 名 110 名 采 炭 苦 遊仙炭

張少南 咸 北 會 甯 郡 遊仙邑

10 名 100 名 同上

小野田 洋灰

王志鄉 咸 南 文 川 郡 川內里

1 名 12 名 洋 灰 工 一宮組 天 津 分

張少鄉 咸 南 興 南 邑 龍興里

6 名 80 名 瓦 匠 、 木 工 、 苦力 一宮組 清 津 分

李芳祖 同上 2 名 38 名 同上

一宮組 再 來 分

包寶天 同上 2 名 30 名 同上

總計 297 名 3446

引自「駐京城總領事館月報駐字第十五號」,〈汪偽政府駐朝鮮總領事 館半月報告〉,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3。

關於苦力的省籍與入境路線,中日事變之前多自山東方面募 集,自大連、青島、煙台經仁川入境朝鮮。但自釜山—北京火車 通行後,從天津募集而來者亦不少,而自天津募集而來的又以河 北籍為多。47

至於苦力的生活水準與工資,1942 年元山副領事館的報告 稱,苦力工資按日計算,每日可得日金一元八角至二元不等;若 兼作夜工,收入則可增加一倍。而木工、瓦工的薪資更多於一般 苦力。前者每日自二元五十錢起,至三元不等;後者每日自三元 五十錢起,至四元不等,甚至有達五元者。48駐京城總領事館的報

47 「駐京城總領事館月報駐字第十五號」,1942 年 9 月 15 日編,〈汪偽政府 駐朝鮮總領事館半月報告〉,《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3。

48 「駐京城總領事館月報駐字第十五號」,1942 年 9 月 15 日編,〈汪偽政府 駐朝鮮總領事館半月報告〉,《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3。

(26)

告稱,華工工資少則每日一、二元,多則三、四元。491942 年 2 月份駐元山副領事館所填報的茂山邑華僑概況月報表中,對工人 狀況描寫為:「華僑工人,工資低廉且能耐勞,故頗受雇主之歡 迎。在該邑服務土木工業之華工計 115 人,平均每人每日工資二 元五十錢,各華工除生活費之外,均有剩餘」。50日薪平均二元五 十錢是多還是少呢?駐新義州領事館調查 1943 年管內僑校教師 薪資,待遇最高者為雲山北鎮華僑小學校校長兼教員宋玉麟,月 俸日金一百四十元,最低者為華農小學校教員岩本浩吉,月俸僅 日金二十五元。51 倘若華工一個月工作二十五天,即有七十二元 五十角,相較之下,薪資水準不低。

華工薪資頗佳,理論上,只要願意工作,求溫飽決不成問題。

但薪資高並不代表其生活狀況佳。小田內通敏在 1925 年的著作指 出,中國人能承受最低限度的生活標準,在居住方面以苦力的條 件最低;最底層的勞動者可以棲身在山形的小屋裡,屋旁就是做 飯的地方。這種住所是臨時性的,隨時因應需要而頻頻移動,在 鐵路工程尤為常見。以新義州苦力頭轄下的苦力住所來說,每個 苦力所擁有的空間只容躺下,隨身之物也只有一條棉被而已。如 此,他們夏天睡在地板上,冬天則睡在炕上。52這樣的生活狀況,

在 1940 年代前期汪政權領事館的報告中,並無多大差異:

苦力所居之處,俗稱為苦力棚,狹陋異常,缺乏衛生。且 苦力受工頭剝奪,無力購買衣物,以致衣衫襤褸,甚有隆 冬時節,尚無棉衣者,狀殊可憫。倘身入苦力棚中,目觀 我同胞寄跡海隅之沉淪狀況,令人感慨無量!且有不知自 愛之苦力,因無娛樂場所,遂致好賭嗜酒,每將工資盡數 用去自取其咎者,亦屬不少。且苦力之集團,咸居邊陲之

49 「駐京城總領事館半月報告駐字第十、十一號」,1942 年 6 月 15 日編,〈汪 偽政府駐朝鮮總領事館半月報告〉,《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3。

50 〈一九四二年度日本方面華僑概況報表〉,《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4。

51 〈關於在朝鮮等地僑民教育問題與京城領事等機關來往文書〉,《汪偽外交 部檔》,2061/1608。

52 小田內通敏原著,祖運輝譯,〈朝鮮支那人的經濟勢力〉,頁 160。

(27)

地,交通阻隔,領館實難指導保護,其救濟方法,惟有限 制其出口之一途也。53

由於苦力入境朝鮮往往由工程所統一申請許可,因此苦力不 能單獨行動,必須工事完了,整批集團而去或者整批移轉他地。

領事館表示,有時苦力受工頭剝奪,或因罹病,希望單獨回國,

來館請求幫助。而領事館為保護良僑起見,查明果屬真情,即由 領事館出資遣送回國,並發予回國證明書,以便歸國。541940 年 4 月起,官廳實施按口配給食糧的制度,由於華僑人口眾多,加上 語言隔閡,配給事務由領事館辦理。55配給人數由領有居留證明和 勞動許可者計算,但依新義州領事館 1942 年的報告,當地限於時 局,停發居住證明與勞動許可,但華工由安東祕密偷渡新義州者,

為數眾多,是以一般勞苦工人往往無相關證明,無法呈報人口,

當局自然不能非給糧食票,只能密購私糧食用。但後來私糧的販 運被禁止,領事館只得以散剩的糧票救濟無票勞工,但開春之後,

無票勞工越聚越多,達一、二千人。56到了 1943 年時,新義州官 廳勵行戶口調查,無滯鮮許可勞動許可的華人,一概不准逗留境 內。領事館配給剩餘的糧票必須按月繳回官府,之前藉封凍時剩 餘的糧票以調節、救濟的機制已失效。57

值得一提的是,華工除了在各大建設工程與日本、朝鮮人開 設的工場中充當苦力之外,也在中國人經營的工場工作。華僑經 營的工業主要在京畿道與平安北道等地,發展最好的是金屬業與 織襪業;而金屬業中又以鑄造和機械製造最佳。日人鑄造業巨頭 龍山工業株式會社社長田川常治郎在 1920 年代末期表示:「內地

53 「駐京城總領事館月報駐字第十五號」,1942 年 9 月 15 日編,〈汪偽政府 駐朝鮮總領事館半月報告〉,《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3。

54 「駐京城總領事館月報駐字第十五號」,1942 年 9 月 15 日編,〈汪偽政府 駐朝鮮總領事館半月報告〉,《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3。

55 〈長崎、新義州領事館四一年三月至十二月月份工作報告〉,《汪偽外交部 檔》,2061/890。

56 「駐京城總領事館月報駐字第十四號」,1942 年 8 月 15 日編,〈汪偽政府 駐朝鮮總領事館半月報告〉,《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3。

57 〈長崎、新義州領事館四一年三月至十二月月份工作報告〉,《汪偽外交部 檔》,2061/890。

(28)

人(即日本人)由於他們(指華僑)的競爭,感到非常困難」。581937 年原料實施統制後,鑄造業的經營大受影響,但鑄造業仍是最主 要的華僑工業。

1942 年之際,駐元山副領事館管轄區內有八所華僑經營的鑄 造工場:元山兩所、咸興一所、清津兩所、吉州一所。專門鑄造 朝鮮釜以及農具,有些也鑄造小型機器及船舶用具(參見表 3-16)。 表 3-16 駐元山副領事館管內華僑經營之鑄造工場

名稱 營目 所在地 經理姓名 資本全額

福 盛

朝 鮮 釜 農 具 小 型 機 器、礦山用具、機器 附屬品

咸 興 府 曙 町 三丁目

宋萬明 代 理 人 王 連貴

日金 5 萬

華 慶

發動機、船舶機械、

朝鮮釜、農具、礦山 用具。

元 山 府 海 岸 通六丁目

林貞華 日金 4 萬

同 興

農具、礦山用具、船 舶用具、朝鮮釜

元 山 府 本 町 五丁目

田炳煥 日金 5 萬 福 盛

礦山用ベアリング、

朝鮮釜

清 津 府 浦 項

趙文祿 日金 5 萬 義 順

朝鮮釜 雄基 謝國棟 日金 2 萬

德 生

農具、朝鮮釜 吉州 朱荊璞 日金 4 萬

永 利

農具、朝鮮釜 鐵原 王文海 日金 2 萬

同 興

農具、礦山用具、船 舶用具、朝鮮釜

清 津 府 浦 項

王延吉 日金 4 萬

「駐京城總領事館月報駐字第十七號」,〈汪偽政府駐朝鮮總領事館半 月報告〉,《汪偽僑務委員會檔》,2088/373。

58 楊昭全,〈朝鮮華僑百年史(1882-1982)〉概述(上),《學術研究叢刊》,

1983 年第 1 期,總第 25 期,頁 63。

數據

表 3-13 1922 年在朝鮮的中國人與日本人職業分布比率  中國人職業比率  內地人職業比率  商業、交通業  農、畜牧、林業  工、礦業  公務、自由業  魚、鹽業  其他職業  無職業、未申報者  51.8% 17.2% 11.0% 1.9% 0.1% 15.3% 2.7%  30.6% 10.5% 16.3% 34.5%  ——— 4.8% 0.1%  共計  100%  100%  引自〈朝鮮支那人的經濟勢力〉,頁 143。  表 3-14 1942 年外國人、日本人、朝鮮人的職業分布  職 業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各位老師,您聽過「臺灣文史教學研習」嗎?國立臺灣圖書館(以

領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籤,出具出國證明(如機票等)一次領取兩個月用藥量時,請以乙次

「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迄2021年已成立15年,現由本館擔任召集館。為使成員館瞭解 OCLC 與

3、在我國大專校院畢業,取得副學 士以上學位之外國留學生、僑生 或其他華裔學生之證明文件(符合

一、依行政院一百十一年 一月四日核定國發會 提送之「強化優秀僑 外生留臺工作行動計 畫」 ,將取得我國副學 士學位僑外生納入評 點制適用,並以自我 國產業發展所需之相 關科系畢

經濟部國際貿 易局核發輸出 伊朗貨品證明 書作業要點 經濟部國際貿 易局核發輸出 伊朗貨品證明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巡迴於全國各縣市公共圖書館展示,巡展內容包括書展、海報等,從豐富的展品 及展書中呈現各國文化內涵,至今已巡展全臺超過 100 所公共圖書館,廣受各巡 展館好評,並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