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的主要目的在於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的主要目的在於"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的主要目的在於說明研究的方法與步驟,全章共分為八節。第一 節為研究取向選取;第二節為研究參與者;第三節為研究者背景與立場之 說明;第四節為研究工具;第五節為研究歷程;第六節為資料的整理與分 析;第七節為研究判準;第八節為研究倫理。

第一節 研究取向的選取

本節主要在說明研究方法之選取。全節共包含兩部分,第一部份說明 採取質性研究方法進行研究之緣由;第二部分說明採用敘事研究方法進行 研究之考量。

一、運用質性研究方法進入現象場

質性研究主張社會世界(social world)是由不斷變動的社會現象所組 成,現象往往因為不同時空、文化與社會背景產生不同意義(潘淑滿,

2004),因此所謂的真實(reality)是由情境中的個人所建構(朱儀羚、康萃婷、

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為了要對現象中各種社會行為有全面、

深入式的理解,質性研究的研究者需要深入現象(潘淑滿,2004),在豐富、

複雜、流動的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蒐集方法,蒐集人、事、物、環 境、互動方式、交互行為、脈絡關係等資料,透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 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並將發現結果置於社會、歷史與當下情 境來做現象背後意義的探討(陳向明,2002;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質性研究認為真實是主觀而多元的,研究者需以開放的態度進入研究 現象場、貼近個體情境,對研究者的價值觀、研究者與個體的詮釋連結,

保持開放探究的態度,並透過陳述過程展現研究現象,重視個體主體聲音 的呈現,強調從脈絡理解個體。因此質性研究有其適用情境,Patton認為 質性研究的適用條件為:(1) 進入一個很不熟悉的社會系統,觸及當事者 的內心世界時;(2)在不具控制和正式權威的情境中,欲探討當事者的心靈 世界時;(3)當處於低度的概念化和學說建構的背景下,研究的主要變項與 定義尚且模糊不清,仍需作探索的階段時;(4)描述複雜的社會現象,需要 案主的主觀理念,以及實際參與者的客觀印象的表現時;(5)欲定義一個新 概念和形成新的假設時(簡春安、鄒平儀,1998)。而且如個人心理機轉、

決策過程等複雜之社會現象,都不適合以調查問卷的方式來進行實驗控

(2)

制,求得驗證或演繹之結果。因此,人類內在經驗內涵的理解,本質上適 合採質性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由於本研究旨在探討成年男性喪親之哀傷經驗,是欲進入成年男性內 在世界的敘說,若運用量化研究的推論與測驗方法,容易忽略成年男性的 主觀覺知、感受與思維脈絡;加上研究者是進入一異質文化場域,蒐集成 年男性之喪親經驗的深度意義資料,為能以更多元的視野、角度探索成年 男性之喪親經驗,呈現豐富之個人生命故事,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理念與 方法進行,期待透過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間的互動,對喪親之成年男性內在 經驗有所探索與深入的理解。

二、採用敘事研究之理由

本小節將說明敘事研究,及研究者運用敘事研究進行研究之理由。

(一) 敘事研究方法

「Narrative」中譯為敘事或敘說,其實就是「說故事」。Connelly 和 Clandinin 對敘事(Narrative)下了一個簡單的定義:「蒐集並說出關於生命 的故事,而且寫下經驗。」(引自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Carbtree 和 Miller 指出敘事即是故事,是從個人的生命經驗來說明事件、行動和所遭受的困 苦(黃慧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合譯,2003)。Crossley認為人生而為 是運用詮釋的生物,透過不斷反思內在及周遭所發生的種種事物,及使用 語言的過程,個體持續對所遭遇的經驗加以理解、賦予意義並投入創造自 我的歷程(朱儀羚等譯,2004)。即敘事是呈現個人生命故事的一種方式,

它將個人的故事以具有意義的、脈絡性的、能夠被彼此理解的方式呈現出 來;透過敘事的歷程,個體得以認同並確認自己(吳芝儀,2004)。

相較於實證科學典範對假設驗證、數量測量、歸納、預測、及控制之

「嚴謹科學」的強調,植基於質性研究傳統的敘事研究則重視個體的生命 歷程、多元觀點、情境脈絡、社會實體建構及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所受的 衝擊。Carbtree 和 Miller 並提出敘事研究的五項特質,包含:

1. 假設人們喜歡說故事,人們會組織其重要的經驗成為故事,而說故 事便使生命中的事情產生意義。因此敘事研究提供個體看待自己存有的豐 富脈絡。

2. 敘事具有時間性和情節性的結構性質,生命事件的呈現有其連續 性,及典型的開頭、發展和「某種程度的結尾」。

3. 有力的敘事形式,形成人類行為的指引並反應個體的生命歷程。

4. 敘事研究重視脈絡性,不能脫離文化脈絡而生。故事具有其獨特性,

但仍傳遞或反應有關實體本質性文化的訊息。

(3)

5. 敘事研究重視關聯性。敘事不僅經由對話產生,也會受到說者與聽 者間互動的影響,透過對話與相互詮釋的過程中,說者與聽者共同發展出 故事的意義(黃慧雯等譯,2003)。

因此,所謂敘事研究,即是以故事形態描述人類行動的質性研究設 計。在故事中,藉由情節(plot)將事件與行動串連起來,並形成一個有組織 性的整體,而串連事件與行動的情節是一種概念式的基模,呈現出單獨事 件的脈絡意義 (陳信英,2000) 。

為對經驗產生脈絡性之理解與形成意義,Clandinin 和 Connelly 提到研 究者須以互動、連續與情境所構成的三度敘事空間與研究參與者互動、接 觸,交織出複雜且鑲嵌在社會整體脈絡中的個人故事。三度敘事空間包含:

1. 個人與社會:意指個人向內與向外兩種面向的探究,向內是朝向內 在狀態的探究,如情感、希望、道德觀等,向外是朝向社會環境的探究;

2. 情境:也就是「地點」,意在探究情境中具體物理性與空間性的邊界;

3. 過去、現在、未來:在時間軸線上向前與向後、來來回回地探問被 研究者的故事(朱儀羚等譯,2004)。

Riessman (1993) 並 將 敘 事 研 究 歷 程 當 作 經 驗 的 再 呈 現 (representation) ,包含五個層級的再呈現歷程 (Riessman,1993;王勇智、

鄧明宇合譯,2003;引自吳芝儀,2003)。

1. 關注經驗(attending to experience):在敘事訪談中,敘事者需有意識 的反思、記憶、觀察、找出經驗的特殊意象或片段。此一歷程端賴敘事者 從經驗的整體內涵中加以選擇。

2. 訴說經驗(telling about experience):在會話式的訪談中,敘事者以所 有可能的表述形式,再現過去所發生的、具有時間序列的事件。在敘事經 驗時,實際生活過的經驗與溝通之間會產生無可避免的鴻溝,且因故事是 向特定的對象敘事,因聆聽者的不同,敘事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敘事者透 過其想要被聽到的方式敘事,並在過程中創造了自己。

3. 謄寫經驗(transcribing experience):當訪談錄音帶被謄寫成文本,對 於經驗的呈現將是更不完整、部分的且具選擇性的。即謄寫逐字稿本身也 是一個詮釋的歷程,不同的謄寫方式反映謄寫者的意識型態立場,因而創 造不同的意象。

4. 分析經驗(analyzing experience):分析者面對大量的文本資料,需決 定分析焦點為何,如敘事形式、情節組織、表徵風格、生活片段、或轉捩 點(主顯節),不同的分析焦點創造出敘事文本的不同詮釋。

5. 閱讀經驗(reading experience):當經驗被書寫成報告或公開發表,便

(4)

允許讀者有不同觀點的閱讀,以建構出對其有意義的理解和詮釋。甚而,

任何研究發現都是特定歷史時空或權利關係運作下的產物。

經驗再呈現的每一層級皆是一種不完整、部分的和具有選擇性的過 程,研究者與研究者參與者皆因本身成長背景、社會脈絡、專業訓練、彼 此關係等因素選擇其所關注的經驗或文本,被選擇的經驗與自己的經驗、

理論交流、闡釋,迸出交融的火花;即研究者不僅僅是帶著三度空間之研 究視野企圖理解研究參與者,彼此皆受此三度空間面向之影響,在敘事與 提問的過程中,兩者之間的三度面向彼此碰撞、激盪,研究者身處在被研 究者探究行進的相同道路上,共同建構彼此內在的故事世界。

探究成年男性面對喪親事件之哀傷經驗,在時間的軸線上是由現在回 頭看過去,期待藉由回頭看待過去整體事件的因應、調適,重新整理事件 的關聯與脈絡性,並瞭解此一歷程如何對一路走來的成年男性形成影響或 帶出何種意義,甚而瞭解喪親事件本身及後續調適對成年男性的未來又會 帶出何種願景或渴望。因此本研究期以對運用敘事研究方法對成年男性喪 親歷程產生更多元、深刻的理解與體認。

(二)敘事分析

完成訪談後,研究者減少接觸敘說者,將注意力放在反覆閱讀文本 上,並開始著手撰寫故事,此並非意味著研究者與敘事者的關係結束,而 是從敘事者的生命故事轉移到透過故事文本再敘述(retell)故事(周志建,

2002)。Carbtree 和 Miller認為敘事分析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閱讀文本;

首先閱讀故事的內容及瞭解故事的結構特質;其次,分階段式解讀,瞭解 故事的開頭、發展和結尾、問題的解決;最後將所有故事聚合比對,發現 敘事者經驗間的共通性與殊異性,並呈現故事結構的可能模式。以盡可能 保持故事的完整性,重視故事的連續與結構,及敘事者對故事結果賦予的 意義(黃慧雯等譯,2003)。而Lieblich, Tuval-Mashiach和Zilber(1998)認為根 據閱讀、解析、分析生命故事或敘說資料的不同方式,敘事分析可分為兩 大領域,分別如下:

1. 整體(holistic) 與類別(categorical)取向

整體取向將個人生命故事或敘事視為整體,藉解析文本的部分情節,

理解整體的故事意義,也就是探索一個人從過去到現在的發展歷程。類別 取向類似傳統的內容分析,將完整故事切割成有意義的單位句子,加以定 義分類,多用來研究特定問題或主題,比較不在意故事的整體脈絡。

2. 內容(content)與形式(form)取向

內容取向多以敘說者的立場關照:發生了什麼事、為何發生、誰參與

(5)

此事等,目標在藉由探問故事的意義、個人特質與動機、敘事象徵的意象,

獲得隱含的內容;形式取向包括情節的結構、事件的順序、時間的相關、

敘說者的風格、故事的複雜度與連貫性、文字隱喻的選擇、以及藉故事引 起的感覺等。

Lieblich等人將以上兩大領域交互貫穿,形成四種敘事分析模式,茲述 如下:

1. 「整體-內容」分析法

整體-內容取向著重個體完整生命故事的內容,不分割生命為細部,

而把生命視為整體;強調生命的內容,將生命故事的片段置於整個脈絡 中,以理解其整體意義。

2. 「整體-形式」分析法

整體-形式取向著重故事情節的分析,或清楚分析出整個生命故事的 結構,例如此敘事發展是喜劇或悲劇?或敘事者是朝向現在的時刻或是退 回過去的時光?研究者必須找出故事的轉折點或高潮,以強調整個故事的 發展。

3. 「類別-內容」分析法

類別-內容取向類似「內容分析」,研究主題的類別已被界定清楚,

被摘錄出來的文本被分類到不同的類別,歸類的類別可能是狹隘的,如在 全部的片段章節中,敘說者不斷提及生命中發生的某一政治事件,則此政 治事件便會被取來做分析。

4. 「類別-形式」分析法

類別-形式的將焦點放在故事形式,指其特定風格或語言特徵,例 如,敘說者使用哪一種隱喻?使用主動或是被動語調?

在敘說研究中,人被視為整體,且敘說研究重視個體行為背後所處的 的社會文化脈絡。本研究希望藉由研究參與者的敘說,從成長之重要事 件、個人特質等面向,瞭解其如何面對喪失父(母)親之事件,及事件本身、

面對因應方式對後續生活的影響,因此在時間向度上兼具過去、現在、未 來完整且連慣的特性,而「整體—內容」的分析方法之焦點即為個人完整 生命故事所呈現的內容,及故事經過整合所形成的整體性意義,與本研究 的目的相吻合,因此本研究採用此分析方法。此外,本研究並將運用「類 別—內容」的分析方法,整理研究參與者哀傷歷程之特定主題內涵,且進 行相互比較。

(6)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本節主要在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全節共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 份說明研究參與者的選取標準;第二部分說明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

一、研究參與者的選取

本研究選取研究參與者的方式乃是採取便利取樣,以期能尋找具有高 度參與意願,能提供豐富資料的研究參與者參與本研究。本研究之取樣標 準如下:

1. 喪失父(母)親之 20 - 40 歲男性;

2. 因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成年男性喪親之哀傷經驗,為能看到研究參 與者之歷程性反應,故本研究以喪親時間至少半年之男性為研究邀 請對象;

3. 在敘事研究中,研究者之口語表達能力對於能否提供豐富且有用之 資訊,有相當之影響性。故本研究以樂意與研究者合作,且口語表 達能力不錯以能提供豐富可用之資訊者為研究邀請對象。

二、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主要透過網路電子郵件、宣傳單張貼及友人介紹招募研究參與 者,共有三位研究參與者經初步聯繫後,確認其資格符合度、口語表達能 力及參與意願,正式邀請三位成年男性參與研究。三位研究參與者口語表 達能力皆佳;在參與動機及訪談狀況上,向昱喪親時間尚短,敘說喪親故 事過程中,偶而稍感壓力或不舒服,經研究者再三確認其心理壓力與敘說 意願後,在向昱期待協助完成研究之意願下,持續進行訪談;朝旭基於協 助研究者及整理自己經驗之意願,允諾參與研究,因已喪親 5 到 8 年,朝 旭明顯完成哀悼過程,對喪親經驗侃侃而談,唯在情緒感受部分較少呈 現;至圓有較高自我整理需求,也因有整理內在經驗之習慣,所以對喪親 經驗的之敘說極為詳盡且連貫,至圓雖已完成哀悼歷程,但談到對父親的 感念,仍稍有感難過、悲傷。其他研究參與者資料,基於研究倫理考量,

無法詳細列載,僅列出部分與本研究相關的基本資料,如下表 3-1:

(7)

表 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一覽表

研究參與者 年齡 教育程度 婚姻狀況 喪親對象 喪親時間 死亡原因 A 向昱 30 碩士 未婚,

有女友 喪母 6 個月 心臟衰竭

喪弟 8 年 血癌 B 朝旭 35 大學 已婚,育有

2 子 1 女 喪母 4 年 6 個月

主動脈 血管破裂 喪父 5 年

11 個月 胰臟癌 C 至圓 26 大學 未婚,

無女友 喪失

外祖父 4 年多 肺癌

第三節 研究者背景與立場

質性研究認為研究者是最重要的研究工具,研究者所置身之歷史與研 究傳統、其個人對自我與他人的概念,皆影響研究方向與脈絡。因此本節 將詳細說明研究者的背景資料,以及對此研究所持有的先前理解與視框。

一、研究者的背景

研究者於民國 87 年畢業於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大學畢業前 後,皆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大德病房(安寧病房)擔任志工,並曾任職於安寧 療護相關基金會,對於癌症末期病患家屬面對親人離逝之心理狀態有所認 識。目前為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所碩士班三年級學生,在學期 間接受諮商理論與技術之訓練,並在專業督導下擔任淡江大學實習輔導老 師一年半,相信這些諮商專業訓練及相關經驗的累積能夠幫助研究者在訪 談過程中熟悉同理、傾聽、具體化、澄清等談話技巧,以利於和研究參與 者一同共構出更多豐富的生命故事。

質性研究能力之掌握部分,研究進行之前及研究過程中,均擬向精熟

「敘事研究」的教授請益,並自行研讀敘事研究相關書籍;同時,研究者 也透過參與每個月聚會二次的敘事研究支持團體(四名成員皆為心輔所碩 士班研究生,皆接受良好之諮商與研究方法訓練),整理研究者與喪親之成 年男性的訪談經驗,以避免研究者用自己過去喪親經驗與女性角色視野去 解讀研究參與者的喪親經驗,協助研究者清楚自己是採用何種框架在與研

(8)

究參與者對話,以成為一位較客觀的研究者。

二、研究者的立場

許敏桃(2003)認為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其實是藉由主觀與客觀的不 斷轉換,透過「涉入」以瞭解所研究的社會情境,卻又退後至客觀位置察 看所習得的經驗,以獲得分析結論;即研究者並無法完全客觀地站在經驗 之外產生理解(Denzin,1989,引自楊淑涵,2000)。Clandinin 和 Connelly 也指出當研究者一開始進入其所欲研究的情境中時,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 就開始進入彼此的故事中,相互交融(朱儀羚等譯,2004)。也就是說,研 究者從與研究參與者訪談到理解其故事的整體研究過程,必然有其內在觀 點,因此在進行研究之前,研究者需要對自己所處之「研究位置」,自己 以何種視框來看待研究參與者,有所覺察與省思。

研究者採取敘事研究取向進行研究,敘事研究著重研究者與研究參與 者互為主體性的故事建構歷程,故事建構於對話的過程中,因此研究者在 進行訪談過程中必要時也會運用自己及先生的喪親經驗,引發研究參與者 對故事的開啟及意義的建構、澄清。在研究者的角色方面,隨著經驗本身 的深度與廣度的開展,透過不斷交織的對話,研究參與者的內在深沈情感 或覺知經驗也可能因此被開啟,自然而然產生某種程度的治療效果。因 此,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的角色可能兼具研究者、訪談者與諮商者等多 元角色。此外,基於研究者男性親友之喪親經驗及相關理論之論述,研究 者認為男性對於述說其情緒經驗是較為困難或不熟悉的,有鑑於質性研究 認為知識植基於研究對象與研究場域內,及研究者需拉近彼此關係以盡可 能貼近研究參與者的生活經驗之論述,在訪談過程中,若研究參與者無法 具體細緻的提供情緒經驗,研究者將著重研究參與者對事件的覺知、反 應、認知思維與意義形成等面向,進行研究資料蒐集,以期對研究參與者 的真實經驗有更深入的理解與詮釋。

第四節 其他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除研究者外,尚有訪談指南及其他研究工具,分述如下:

一、訪談架構

本研究中,為讓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能有一個基本的脈絡可循,卻又 不妨礙研究參與者自在地敘事其喪親經驗,本研究以開放式問題的形式來 作為訪談之提問方式。至於訪談架構部分,研究者乃是根據研究目的,參

(9)

考有關哀傷歷程、敘事取向研究與訪談技術等相關文獻,先研擬出初步的 訪談架構,在經過前導性研究及與指導教授的討論之後,確定正式研究的 訪談架構。訪談架構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份是針對研究參與者成長經驗 中重要事件的敘事,瞭解其個人與重要他人之關係、自我概念、個人特質 等,以增進對其個人之認識與理解;第二部分則是針對喪親事件之整體歷 程之敘事,瞭解研究參與者對此事件之覺知、反應與後續因應及影響。

二、其他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所運用的其他研究工具尚包含:

(一) 訪談同意書(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的訂定目的是基於尊重與保護研究參與者的權益,在其清 楚瞭解研究目的、研究過程及保密倫理原則,同意簽名之後,研究者方能 進行本研究的訪談。

(二) 訪談札記

研究者在每一次的訪談之後填寫訪談札記,以記錄訪談過程中的重要 內容,包括口語和非口語所傳達的訊息、訪談心得及反思、注意事項等,

以作為下一次訪談時的線索,及文本分析時的重要參照資料。

(三) 研究檢核函(附錄二)

研究檢核函的擬訂主要適用於研究者在故事文本撰寫完成之後,請研 究參與者協助檢核故事內容與其經驗符合程度的說明,以增加本研究分析 資料的信度與效度。

第五節 研究過程

本研究之研究過程分成前導性研究、正式研究兩個階段,茲分述之:

一、前導性研究(pilot study)

為藉由前導性研究之研究過程評估研究方法之可行性,修正訪談架構 之內容,並增加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互動之經驗及訪談技巧。研究者於民 國94年1月即開始著手進行前導性研究。在蒐集相關文獻編擬出初步訪談 架構之後,於民國93年1月至2月邀請一位喪親成年男性,進行約三小時的 訪談。

二、正式研究

(一) 招募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之招募係透過電子郵件寄發邀請函,運用網路無遠弗屆之

(10)

傳播能力吸引有動機之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聯絡,此外也經由友人介紹、

張貼傳宣單張等方式招募研究參與者。

研究者總共與四名成年男性取得聯繫,其中一位男性因喪父不到兩個 月,基於研究過程可以促發其強烈情緒,而研究者礙於研究角色無法立即 給予治療性協助,因此未邀請其參與本研究。所以本研究共招募三名研究 參與者接受訪談。

(二) 正式進行訪談

本研究於民國94年3月至民國94年5月之間進行原始資料蒐集,以研究 者對受訪者進行訪談之方式為主,行為觀察為輔,在受訪者的同意下進行 錄音,並將錄音帶內容轉錄為逐字稿。考量研究參與者之便利性,訪談的 地點以研究參與者之辦公室、台灣師大教育大樓六樓個別會談室等密閉式 空間為主,住家附近咖啡廳為輔,每次訪談時間視當天研究參與者之時間 安排及訪談互動狀況,約進行60至120分鐘不等,每位受訪者大致訪談3 - 4 次,後續研究者並曾針對訪談內容不清楚處,以電話與其中1位研究參與 者討論1次。本研究並於民國94年5月之間進行故事文本檢核與討論。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整理

本節主要在說明本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的方法與程序,分為兩個部 分:一為訪談資料的整理;二為資料分析的方法與程序。

一、訪談資料的整理 (一) 訪談資料的初步整理

研究者在每次訪談之後隨即撰寫訪談札記,藉由整理訪談過程和研究 參與者故事的脈絡,紀錄此次訪談不清楚或遺漏的部分,以提供研究者做 為反思與覺察之參考,並做為後續訪談之引導線索。

(二) 訪談錄音資料的整理

本研究以敘事建構的方式呈現三位成年男性遭遇喪失父(母)親的哀傷 歷程,透過研究參與者的敘事,瞭解所發生的相關事件與心中之轉折與變 化;因此研究參與者訪談錄音帶資料的之整理過程如下:

1. 謄錄訪談逐字稿。

2. 重聽錄音帶,校正逐字稿錯誤,並補註聲音表情部分。

(11)

3. 將研究參與者敘事的內容,按談話順序編碼,以利之後故事文本的 敘寫資料分析。編碼共有三組,整理如表3-2:

表3-2 資料分析編碼表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代碼 A、B、C 1-4 001-999 意義 研究參與者 訪談次數 談話順序序號

例如A1034即是指研究參與者A的第一次訪談中的第34句話。

4. 敘寫故事文本:故事文本即為呈現研究參與者所經歷之事件,因此 在故事的敘寫過程中,盡可能保留研究參與者的原文、用字、描述角度,

但為有助於故事的流暢性,也適切加入文章的連接詞,或刪除重複的口語 內容,或進行小幅度修改(許維素,1998)。

5. 寄予三位研究參與者其故事文本,以分別進行資料檢核工作,再經 過修正與調整之後,做為資料分析之用。

二、資料分析的方法與程序

本研究意在探究成年男性喪親之哀傷經驗,著重於整體歷程故事中,

成年男性對其本身生命故事、喪親經驗,與兩者間的交互影響與相遇呼應 的意義形成,故本研究採取Lieblich 等人(1998) 的「整體----內容」分析方 法來進行資料的分析,共有以下五個步驟:

1. 採取同理與開放的態度,反覆閱讀故事文本資料,直到找出研究參 與者的行為模式,並透過整個故事及其所處脈絡的理解,探詢故事各主題 的意義。

2. 透過從故事文本中看起來似乎矛盾、不協調的情節,找出一般印象 的例外,以整理對研究參與者初始與整體的印象。

3. 從與故事相關的情節始末中,藉由一些重複的本質或敘事者所提供 的細節數目,決定內容的特殊焦點或主題。

4. 使用色標將故事中不同的主題標示出來,分開並反覆地閱讀每一個 部分。

5. 確實了解每個主題之始末時間點,不同主題間的轉移、關聯性,並 再一次注意與主要情節矛盾之主題內容、心境、敘事者的評價,以確認分 析結果,形成完整故事與主題的理解。

此外,本研究並採取「類別—內容」分析方法,以故事文本為基石,

(12)

整理三位研究參與者面對喪失父(母)親事件之歷程中共有的主題類別,以 瞭解三位研究參與者在整體喪親歷程中的共通點與相異處。

第七節 研究判準

如同Said(1979)所言:「實在(The real)的議題是—是否確實有一個對於 任何事物而言所謂真實的再呈現,無論是單一或所有的再呈現,首先都先 嵌於語言當中,然後嵌於文化、制度和呈現者模糊的政治氛圍中。…再呈 現基本上就與許多「真實」之外的東西牽連、糾、嵌入、編織在一起;真 實,它本身就是一種再呈現。」(引自Riessman, 1993,王勇智、鄧明宇譯,

2003);Crossley (吳芝儀、朱儀羚等譯,2004) 認為好的故事應保留生命本 身的真實性。故敘事研究所探究的真實,並不尋求盡量接近外在客觀事 實,而仰賴於故事連慣性與完整性,貼近於個人經驗的故事便是一個真實 的故事。

為求貼近個人經驗,Riessman(1993,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認為 應該以研究者分析或詮釋的「值得信賴性」(trustworthiness)作為敘事評價 的標準,其包含以下五個部分:

1. 說服力(persuasiveness):意指「解釋」具有道理且讓人信服。由於說 服力依賴於寫作修辭與讀者反應,研究者在撰寫研究報告時,運用文學技 巧、理論支持,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共鳴,便是具備了說服力。

2. 符合度(correspondence):研究者將分析的結果交由研究參與者檢 核,若研究的再建構被視為是適切的再呈現,其可信度便會提高。此外,

若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對於敘事真實的觀點不同時,也應區辨出來,並呈 現於文本之中。

3. 連貫性(coherence):研究者的解釋要具備厚度,便要能夠穿透主題 (themal)、局部(local)及整體(global)三個層次的連慣性,以持續修改對敘事 者信念與目的的最初假設,啟發對於特定敘事的結構,及統整對文本中反 覆性主體的理解。

4. 實用性( pragmatic use):當研究者能夠對研究過程透明化,描述解釋 的形成過程,詳細說明如何達到成功的資料轉換,可以將基本資料提供給 其他研究者,便可提升研究成果的信賴度與實用性。即當研究過程、資料、

結果越可做為未來研究的基礎時,則其實用性越高。

5. 無教條(no canon):研究的有效性無法化約為一套行事規則或標準的

(13)

技術程序。

Lieblich et al.(1998)則提出四個敘事研究的評價標準:

1. 廣度(width):意指提供豐富的證據,包含品質良好的訪談、觀察、

詮釋與分析。提供研究報告中所提出的引用文和選擇性解釋之建議,以做 為讀者評斷依據,及成為詮釋本身的證明。

2. 連貫性(coherence):意指其評價的標準包括內外在兩部分,內在部 分著重如何將所有部分的情節內容適當的整合;外在部分則是指將研究發 現與現存理論或研究進行比對。

3. 內省性(insightfulness):故事與分析具有革新或獨創的表現,使讀者 在閱讀過程中能憑藉其自身的生活對他人的生命故事有更多的理解和覺 察。

4. 儉約性(parsimony):意指能夠運用少量的概念完成分析,並達到簡 練典雅富美感之訴求的能力。

許育光(2000)也針對研究信效度與兼顧故事性思考、互為主體之思 維,提出研究者敘寫文本之考量要項,包括:(1)清晰轉錄受訪者所陳述資 料,藉由深厚的描述清楚交代脈絡,以提高「可信性」;(2)對每個生命故 事之詮釋進行上,提出多角度的詮釋,達成「可轉換性」;(3)說通生命故 事每個片段之間的相關與連續,以具備「一致性」與「可靠性」;(4)將詮 釋觀點與受訪者進行溝通協商和調整,達成「可確認性」。綜合上述學者 觀點,研究者應在與研究參與者有良好之互動關係的基礎上,提升研究者 敘寫內容的脈絡性、連貫性,並重視資料本身的說服力(楊淑涵,2000);

故研究者採用上述三項標準作為本研究的判準,茲分述如下:

1.故事文本是否具備連貫性及脈絡性

除透過不斷反覆閱讀訪談內容,依照事件情節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適 當地整合成完整清楚的故事脈絡,並於敘寫過程中反覆與教授、敘事研究 支持小組成員進行討論,藉此讓所呈現之故事內容與詮釋能兼具連貫性及 脈絡性。

2.資料本身是否具備說服力

說服力除了仰賴詮釋的可信度之外,也與符合度密切相關。因此,在 進行故事文本的之分析之前,所有文本皆經研究參與者檢證資料與自身經 驗的符合程度,並修改其所指出不符合處,以提升符合度。而資料分析結 果則引用原始的訪談資料,藉此增加資料的說服力。詳細的檢核函請見附 錄,實際回函內容,整理如表3-3。

(14)

表 3-3 研究參與者的檢核符合百分比

研究參與者 故事文本與真實經驗符合百分比 研究參與者A (向昱) 90 ﹪ 研究參與者B (朝旭) 90 ﹪ 研究參與者C (至圓) 95 ﹪

除了符合百分比的評分,研究者也邀請三位研究參與者提出個人對故 事文本的想法與感受,向昱未作答,朝旭與至圓皆覺得符合自己的真實故 事樣貌,至圓並表示看著故事,想起父親、想起對父親永遠沒辦法回報,

忍不住又掉下眼淚,故事與至圓之間相互映照著,牽動至圓內在對父親的 豐厚情感。

三、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之間是否具備良好的互動關係

本研究進行初,研究者詳細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及研究倫理的保密 原則,並釐清研究參與者的疑惑;而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以傾聽、同理 的態度來進入研究參與者所建構的世界,並視需要與研究參與者討論訪談 提問方式的適切性,協助其在充分瞭解且同意的情形之下,願意以開放互 信的態度與研究者進行互動。

第八節 研究倫理

倫理議題一直是質性研究所關注的核心之一。由於在質性研究過程 中,研究者會進入研究參與者的現象場,大量介入其生活經驗當中,因此 在研究進行時,研究者應遵循研究倫理,以避免傷害研究參與者。

Kitchiner (1984))提出專業倫理最高標準之五項基本道德原則,包含自 主(autonomy)、無害(non-maleficence)、利他(beneficence)、公正(justice)、

忠誠(fidelity);此五項原則並成為研究者應有的倫理信念。自主旨在尊重 研究參與者能夠自我決定是否願意參與研究,研究者應尊重研究參與者之 自主權,包括隱私權及之後同意權;無害是指避免任何造成研究參與者傷 害之行為;利他是指提供研究參與者好的服務與訪談環境,有助於研究參 與者之福只;公正意指每位研究參與者都享有相等的權利、機會與報酬 等;忠誠是指研究者應告訴研究參與者其權利,並信守承諾(簡正鎰,2005)。

在本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參照以上倫理信念,所遵循及注意事項如下:

(15)

1.與研究參與者建立互信關係

研究者清楚告知並說明研究參與者應有的權利、保密、匿名、知後同 意等倫理議題,並信守承諾,以奠基彼此互信關係的基礎。在訪談過程中,

研究者遵循研究參與者的步調進行訪談;尊重研究參與者之敘事內容,重 視其知識、經驗、態度與感受,避免對其內容進行解釋或評價。在訪談結 束前,詢問研究參與者的感受,瞭解其經驗並表達謝意。

2.反思並檢視研究過程

在本研究中除了研究者要時時檢視自己面對研究參與者的態度外,也 要不斷與其進行檢核,尋找敘事內容當中不清楚或模糊的部份,與研究參 與者進行討論,以促使研究報告更趨於研究參與者的主觀真實與主觀意 義。

3.清楚、真實地呈現研究結果

撰寫研究結果時,在報告中清楚地區分研究參與者的經驗與感受,以 及研究者的詮釋觀點;忠實引用敘事內容之原始資料,以表現研究參與者 的主觀覺知與情感經驗等。

數據

表 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一覽表  研究參與者  年齡  教育程度  婚姻狀況  喪親對象  喪親時間  死亡原因  A  向昱  30  碩士  未婚,  有女友  喪母  6 個月  心臟衰竭  喪弟  8 年  血癌  B  朝旭  35  大學  已婚,育有 2 子 1 女  喪母  4 年  6 個月  主動脈  血管破裂  喪父  5 年  11 個月  胰臟癌  C  至圓  26  大學  未婚,  無女友  喪失  外祖父  4 年多  肺癌  第三節    研究者背景與立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基於 TWSE 與 OTC 公司之特性,本研究推論前者相對於後者採取更穩定之股利政 策 (Leary and Michaely, 2011; Michaely and

事前事後比較((前測 前測 前測 前測 前測//後測 前測 前測 前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首先,在前言對於為什麼要進行此項研究,動機為何?製程的選擇是基於

利用 Web Survey 來蒐集資料有許多的好處。許多研究者利用 Web Survey 進行研究的主要原因在於可以降低成本、即時的回覆。然而,Web Survey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在與 WINS 有關的研究之中,除了研發感測器硬體這個領域之外,其它的領域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