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大綱 十七至十八世紀東西交流史 張省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課程大綱 十七至十八世紀東西交流史 張省卿"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十七至十八世紀東西交流史 張省卿

(Sheng-Ching Chang)

前言

I. 研究資料介紹

1. 圖像史料﹕旅行報導版畫、見聞記載、、珍玩收藏、各宮殿建築等 2. 當前研究現況﹕最新文物展覽、出版書目、重要研究成果(參見所附

書目表)

3. 輔助學科與跨學科之合作﹕這個時期歐亞藝術文化交流中自然科學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流單元,自然科學史是一門重要的輔助學科;藝術文 化交流史也應脫離只是年鑑記載的困境,除了對政治社會史的研究外,在 藝術文化 方面如對設計思想的研究,對建築、繪畫、美術、雕刻的外形之 分析與探討,更是研究藝術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環。本課程設計在方法學上 打破傳統對藝術文化交流的研究方式,除了對文件史料的分析外,同時也 對圖片、文物、藝術作品作分析與研究,以使文件史料與藝術作品能截長 補短,相輔相成,讓整個時代的藝術文化交流面目呈現。

II. 時代背景之介紹與探討 1. 科學革命

2. 巴洛克全才思想 3. 啟蒙運動

4. 理性主義與實證精神 5. 政治狀況

6. 宗教信仰 7. 經濟發展

III. 十七、十八世紀藝術與科學圖像之關係 2. 機械論在十七、十八世紀

3. 藝術與科學之密切關係

4. 用藝術圖像表達新的科學觀念

5. 建立一套全新的價值體系—以科學方式追求真理

6. 科技史之傳統回顧

(2)

7. 巴洛克時代之東西交流 8. 機械動力運用到休閒娛樂上

9. 十七、十八世紀,充滿對古典時代的嚮往、熱愛,與對機械、 技

術、機器的信賴、信任與信仰

10.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的形象與象徵意義:被當成收藏家與學

者的學習模範,象徵自主力、創造和對抗天意

11. 哈布斯堡王朝實驗室

12. 研究發明與對未來願景的實踐-宇宙的機械運轉 13. 科學與藝術結合的時代

14. 宇宙烏托邦:以科學為基礎而建立 15. 把機械發明當成一種令人著迷的遊戲 16. 機器人與自動機械

17. 機器人從把玩、玩賞到有用與實用

IV. (專題內容概要):

東西交流與多元藝術文化之發展

1. 以異國藝術文化挑戰歐洲自我本位主義思想

直至巴洛克時代,歐洲仍是以受古希臘羅馬文化與基督教文化影響的 歐洲文化為主體與主流,但部分歐洲學者把中國看成具有最優美文化傳統 的國度,這些對東方的報導,的確動搖了歐洲自我本位主義思想,不只對 外來文化漸採寬容態度,更由於中國熱的盛行,使歐洲文化漸漸走向多元 的途徑。早在文藝復興時代,就有很多人文學者及藝術家在他們作品中借 用亞洲事物與題材,但也只都是裝飾的功能,是陪襯,其原有主題與內容 仍保留在歐洲傳統文化中;十七、十八世紀則正好相反,學者與藝術家把 古希臘羅馬與基督教中常使用的事物與圖像反借用來放在中國題材中,他 們把中國當成主要題材來處理,歐洲傳統反當成陪襯物。不只藝術家,很 多學者嘗試把東方題材融入到歐洲文化中,這種嘗試,而使接下來的下一 個世紀漸漸發展出一股對異國文化的熱潮「中國風」(„Chinoiserie“) 。

2. 提倡對外來文化採開放態度

羅馬是當時全世界的傳教重鎮,各大洲傳教士在異地收集之豐富一手 資料都送回羅馬,包括到東方及中國傳教的耶穌會也都把所收集資料送回 羅馬,而這些傳教士都是受過科學與人文訓練的一流學者,當時很多學者

(3)

便借著這些來自中國的資料,再創造出一個以世界觀看待中國的東方新形 象。

十七世紀的東方報導與「馬可波羅東遊記」的最大不同處是,馬可波 羅所記載的東方世界是一個神秘、充滿幻想的神話王國,一個對歐洲人不 具體存在的世界,十七世紀則以具體版畫圖片來呈現中國文化社會、政治、

科 學現況,它與真實中國當然有差距,但因與歐洲人的周圍環境相類似有 關聯,而使歐人感到既貼切又新奇,很多中國與東方報導中常在圖片與文 字中把中國與歐洲作比較,他們使“中國”更融入歐人生活中,甚至以“

中國”為藉口,來批判歐洲的社會狀況、政治制度。本專題除探討教會史 與傳教史之研究、分析耶穌會教士對教皇勢力在其他大洲擴展之協助外,

主要也探討兩個不同文化的相對性、對比性,及繼而產生的互動影響,耶 穌會羅馬學院(Collegium Romanum)對亞洲與歐洲的貢獻不在於傳教,

而是為東、西雙方提供一個新的機會,使兩地文化朝向多元發展,使兩地 人不再把歐洲文化或中國文化看成是絕對性。

3. 十七、十八 世紀的世界觀

十七、十八 世紀很多學者把中國文化與世界各文化如巴比倫文化、古 希臘羅馬文化、埃及文化相比較,由歐洲、亞洲、非洲到美洲都是他討論 題材的重點,他們不只把各洲拿來作比較,更在其版畫中把各地文化相混 合, 當代藝術家更利用與享受這種創作自由,他們這種把世界各地文化一 視同仁的態度,更是十九世紀初把花園當成「世界縮影」的學習典範,也 是十九世紀末「世界萬國博覽會」的開山始祖。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他 們的比較報導的確是大而化之,但其在十七世紀便嘗試以世界性、全球化 的角度來觀察中國,則仍是有其功用。

V.自然科學

1. 東西科技的交流

本專題將分析歐洲人文與自然科學家在中國朝廷任官的經驗,及當代 東西方對自然科學與天文學的科學態度與時代精神,例如以契爾學(A.

Kircher, 1602-1680) 「中國圖像」(„China illustrata, 1667) 一書為例。(請

(4)

見所附著述﹕ 《從湯若望肖像畫論東西藝術文化交流》,故宮文物月刊,

第十五卷,第一期,No. 169,1997 年 4 月,頁 74~89; „Western learning

and Christianity in China – The Contribution and Impact of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2-1666)“ (

中國西學與基督教—湯若望(1592-1666) 之貢 獻與影響), 主編﹕Roman Malek, Sankt Augustin 1998, 卷Ⅱ,頁 1001~

1050 )

2. 以理性、實證與自然科學態度解釋中國自然現象

本專題探討十七世紀,部分歐洲學者所申述的宇宙論,是以歐洲自然 科學方法分析宇宙,以物理學的動力能量理論來解釋地球內部與外部動能 的轉換及星球間的吸引力;所以他們把自然當成是藝術家,與人相同,是 有機體,具有創造力,自然界的奇蹟就是它所造的藝術品,他們也嘗試用 這些理論來分析中國自然現象與地輿觀念,這些對中國自然之描繪與解說,

引起歐人對中國自然的嚮往與迷戀,更帶動了巴洛克、洛可可所追求充滿 動力、富變化曲線的趨勢。

3. 東西雙方地理測量與歐洲到亞洲的探險途徑

本專題分析歐洲十七、十八 世紀通到亞洲所探測出的路徑,探討歐洲 地理學家把現代最新儀器帶到中國來,為中國朝廷作地形測量工作的經驗,

探討中國歐洲科學家與傳統中國地輿家的合作經驗,及其彼此之間的圖像 交流經驗,以耶穌會教士 Martin Martini (衛匡國)所著„Novus Atlas

sinensis“ (「中國最新地圖輯」,1655 年,阿姆斯特丹 )為例。

4. 東西雙方對珍奇植物花草的介紹

本專題探討歐洲人對東方稀有自然花草的好奇,歐洲學者以科學的求 真態度,把東方植物花草作精確的素描, 以植物學與生物學眼光觀察與報 導中國植物,挑戰聖經中的論調﹕「上帝造萬物」,中國人不信上帝,但 仍生長有世界優美豐碩的奇花珍果,這是對基督教傳統理論的新批判,開 啟現代自然科學中植物學的誕生。經由當代學者的大力鼓吹,這使植物、

(5)

生物研究擺脫了信仰的束縛,間接引發了現代植物學、 生物學的建立 。 他們介紹東方把宇宙萬物的階級、等級看成同等,生物間如人類、動物、

植物間之關係就像元素間之轉換,元素本質並未改變,轉變的是其外形;

人的元素與大自然元素相同,也都是具生命力的有機體,人類應像珍愛自 己一般珍愛大自然,不應對大自然資源作無窮盡的收刮擷取,應讓自然像 人體一樣有休養生息之機會;這個把人與自然出自同一源的說法,拉近人 與自然的距離,例如以 Michael Boym 所著„Flora sinensis“ (「中國花 草」1656 年,維也納)為例。

VI.自然景觀與藝術美學

1. 西方對中國自然山水的介紹

本專題將以 Johann Nieuhof 的„Die Gesandtschafft der Oost-Indischen

Compagney in den... (「荷蘭東印度公司使團出使中國記」 ,1664, 阿

姆斯特丹)與契爾學( A. Kircher) 的「中國圖像」(„China illustrata“,

1667 年)作比較,分析兩本書對中國自然山水介紹手法之區分,Nieuhof 親

身到過中國,主要以寫實手法描繪中國江南山水風光,契爾學未到過中國,

則是以歐洲自然景觀為基礎來想像中國的美麗風景,兩本著作都是當代在 歐洲最受歡迎的暢銷名著。

2.中國庭園與歐洲庭園﹕豁然天成的自然美與引進歐洲的新美觀

歐洲人充滿對中國自然與風景的熱愛與嚮往,把它們介紹成永恆的桃 花園,像詩畫般美麗,間接喚起歐人對大自然的新興趣,他們把自己原有 來自歐洲傳統的宇宙觀與中國的自然哲學連繫在一起,書中對中國自然的 介紹也發展並展出一套新的美學觀,他們把不規則、反對稱當成美的標準,

這個理念完全違反自文藝復興以來所盛行與強調的幾何圖形原則,文藝復 興的人文主義學者把數學造型當成完美的最高標準,這個來自中國「自然 就是美」的理念及順應自然紋理而創作的理念,認為自然、不規則、曲折、

多變化、奇變詭譎、有動力就是美的觀念在歐洲曾經形成一個新的時髦名 詞„Scharawadgi“ (這是歐人自創幻想的中國名詞,類似「亂」的意思) ,

(6)

這個理念及美的觀念影響到英國庭園藝術;早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伊比鳩 魯(Epikur ) 就有類似反規律的理論,伊比鳩魯(Epikur) 的理論因歐洲的中 國熱,而再度受到歐洲人文學者、藝術家的重新重視,它等於提供歐洲一 個新的可能性,將原有單元性的美的標準多元化,繼而趨向多元化文化。

Fischer von Erlach 所著歐洲最著名的建築著作 „Entwurff Einer

Historischen Architectur“ (「歷史建築之設計」,1721 年,維也納 )就

是直接引用與繼承這個來自中國的美感,Fischer von Erlach 把中國庭園 中假山假水收集在他的大全集中,探討中國曲折變化的觀念,這個不規律、

具動感的美觀在歐洲因而更為普遍 ,且對英國庭園、德國庭園產生影響。

3.東西雙方對龍的交流

「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題材,龍在歐洲傳統中一直扮著負面的角色,

是大自然界的惡魔鬼怪,在中國則正好相反,具有正面象徵,歐洲人對中 國「龍虎圖」作報導時,借用了傳統達芬奇的「龍獅對峙」圖,等於外型 是歐式,意義則具東方化,有聖物性格,這個東西文化相混合的「龍」型 在十八、十九世紀是歐洲宮廷中最受歡迎的吉樂象徵。本專題探討東西傳 統中龍的演進與象徵意義,及到十七、十八世紀歐洲龍與中國龍的結合,

討論這個混合龍如何成為歐洲各大宮殿的熱門題材,又如何變成天堂樂園 的象徵。

4.佛像版畫傳入歐洲

Francisci 所著„Neu-polirte Geschichte, Kunst- und Sittenspiegel“

(「新修歷史、藝術與習俗通鑒」1670 )中的版畫「觀音坐像」是一幅抄 自中國原版的佛像圖,在歐洲經由對佛教思想的介紹,也同時引進佛道教 的自然哲學觀,不管歐人對佛道思想認識深淺,這些「觀音坐像」的設計 圖 強調了人與自然之密切關係,人與自然可以輪回轉換,到了十八、十九 世紀「中國與自然」在歐洲藝術中是兩個不可劃分的題材。

VII. 政治人文與社會文化

1.東西雙方的政治制度與君王觀念

(7)

在西方人對中國皇帝的描繪中,例如以「乾隆肖像畫」等為例來說明 歐人如何 把中國的政治制度與君王觀念介紹到歐洲來,如何使其成為歐洲 宮廷各君王鼓吹與仿效的對象,又歐人如何嘗試借中國皇帝之名,擺脫教 會束縛、取爭更多統治權。

2.中國朝廷與法王路易十四之關係

法王路易十四的圖書館中有很豐富的中國古籍收藏,他曾派數學家到 中國觀察,在巴黎所建之科學院就是以中國「欽天監」為榜樣;這個時期 有許多很受歡迎的藝術牆毯都是以中國皇帝宮廷生活為題材,如巴黎博韋 皇家製造廠(Manufaktur von Beauvais,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 所完成的 系列牆毯「中國皇帝」(Tentures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就是描繪 與設計中國皇帝登基,出遊,打獵,參觀欽天監等題材,它們為歐洲各大 宮殿所收藏,是王宮貴族與藝術家的模範。

3.東西雙方建築造型所表達的世界觀

十七世紀很多對中國建築的報導都對高塔感興趣,認為 其建築宏偉、

造型設計完美、技術高超,是人類文化智慧的結晶,有些學者更把它們與 歐洲古典時代的巴比倫塔及埃及金字塔作比較,相信三者出自同一根源,

雖然現在這個理論早已過時,但其背後所隱藏的大同世界想法與現 代世界 觀仍是探討重點。

4.北京紫禁城的報導

Olfert Dapper

所著„Gedenkweerdig Bedarf...(1670 年)“ 中的版畫

„Holländische Gesandtschaft vor dem Mittagstor“ (荷蘭使者立於午門前) 把中國皇宮用誇張的手法宏偉化,用透視法描繪紫禁城,借此表達中國皇 權至上無高,神聖不可侵犯,這是一種很特殊的現象,歐洲人很早就到了 北京城,且與中國皇帝有多次 面的接觸,到過北京及與中國朝廷有接觸的 歐洲人不在少數,如耶穌會教士,他們不可能對北京城不熟悉,但紫禁城

(8)

在歐洲所流傳的版畫中仍是一直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授課中將探討為何 歐人故意誇張與設計這種神秘性以引起歐洲讀者的閱讀興趣。

VIII:宮廷藝術

1. 歐洲各宮廷王公貴族對東方珍奇異品的收藏

本專題將以二000年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所舉辦以此為專題的大型文物展為討論主題,展覽中展出許多前

所未公開的新資料、新文物與設計草稿,這些資料正可填補或修正近年來 一些學者研究上的不足,參見展覽圖冊﹕„Exotica – Portugals

Entdeckungen im Spiegel der fürstlichen Kunst- und Wunderkammern der Renaissance“, 維也納,2000 年。

2. 歐洲耶穌會畫家在中國朝廷

本專題將探討歐洲現代畫技、現代思想在中國的傳入,例如以朗士寧 等為例。

3. 德國波茨坦無愁苑之中國茶亭(Teehaus, Sanssouci, Potsdam)

波茨坦無愁苑茶亭(Teehaus, Sanssouci)亭頂的鍍金人物雕像明顯受 到報導中國的版畫及文字解說影響, 這個亭頂人物坐像在中國找不到根源,

也不符合中國建築理念,事實上這個建築物上的坐立人物是藝術家自己想 像創造而成,它是中西文化相結合的最佳代表﹕中國雕像手拿古希臘象徵 物;由於這類中國圖像在當時極具的普偏性及影響力,所以這類組合常常 可在建築、繪畫、陶瓷工藝中找到相類似的表達。 普魯士王腓特烈大帝所 建無愁苑茶亭是對「中國美麗圖像」的表達,它在普魯士王的宮殿花園中 以三面立體空間來呈現東方烏托邦的具體面貌,雕像圍繞茶亭,或飲茶、

彈琴、品嚐異國水果,這個和諧無憂愁而又閑暇的生活方式是在普王主導 下完工,可見普王對異國文化的提倡。 茶亭建築設計極富不規律性,整座 園閣充滿曲線流動感,而且把自然花草裝飾到整個建築上,使建築與自然 混合為一體,人物塑像與植物亦同,這一建築是對東方自然觀的新詮釋,

(9)

波茨坦無愁苑整個宮庭花院 的平面設計圖也使用 不規律設計理念 ,就像 跳動活躍的龍身或蛇形,富變化,給人詫異之感,與當世流行於法國之幾 何圖形花園比較,完全獨樹一幟。

這座在德國建造的中國茶亭是十七、十八世紀「中國風」熱潮的一個 圓熟期作品,它把過去畫面上的設計 立體化,以三度空間的雕像及建築方 式表達出來,使歐人更貼切體會到中國異國風味的真實性,它等於把幻想 的世界具體化,它與「真實中國」無關,是歐洲夢想的美麗世界,現世的 桃花園。

IX. 總論﹕探討時代間思想的轉變﹕

各時代間的轉變原因及轉變特點 對歐洲藝術文化史演進的貢獻

A. 十六世紀以前

B. 十七世紀及十八世紀 C. 十九世紀

X.東西藝術文化交流史書目參考書目﹕

一、中、日文

Dunn, John 著,李連江譯《洛克》(台北:聯經,1990)

〔英〕E.H.貢布里希著 林夕等譯《藝術與錯覺》

Honour, Hugh,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 《世界藝術史》(台北縣:木馬文化,

2001)

Jesus, Montalto De著,黃鴻釧、李保平譯 《歷史上的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

(10)

〔意〕L.貝納沃羅著,薛鍾靈、余靖芝等譯《世界城市史 1. 2》(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0)

〔英〕M.蘇立文著,陳瑞林譯《東西方美術的交流》

Nieuhof, Johan原著,﹝荷﹞Leonard Blusse﹝中﹞庄國土著《《荷使初訪中國記》

S, C. E. 著,李辛陽、李振華合譯《鄭成功復台外記》(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出版)

Wolfflin, Heinrich 著,曾雅雲譯 《藝術史的原則》(雄獅圖書,二版三刷,1993)

《文化雜誌 第 30 期》(澳門文化司署,1997)

《文化雜誌 第 21 期 澳門聖保祿學院四百週年 論文特集》(澳門文化司署) 包樂史著《中荷交通史》(路口店出版社)

〔美〕史景遷著,呂玉新譯《胡若望的困惑之旅:18 世紀中國天主教徒法國蒙難記》

(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6)

甘為霖英譯,李雄揮漢譯《荷據下的福爾摩沙》(台北:前衛,2003)

〔葡〕安文思著,何高濟譯《中國新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2006 重印))

〔法〕老尼克著,錢林森、蔡宏寧譯《開放的中華:一個番鬼在大清國》(濟南山東畫 報,2004)

〔法〕伯希和著,馮承鈞譯《蒙古與教廷》(北京:中華書局,1994

〔法〕李明著,郭強、龍云、李偉譯 《中國近事報道(1687-1692)》(鄭州:大象出版社,

2004)

李霖燦(Hg.):,,Long zai Gugong”<龍在故宮>,( Taipei, 1987, S.185-217)

〔美〕何偉亞著,鄧長春譯《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衝突》(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沈玉麟編 《外國城市建設史》(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于倬雲,《紫禁城宮殿—建築和生活藝術》,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02 年 9 月,初版。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香港:香港公教真理學會出版,1970 年。

王子林,《紫禁城風水》,香港:世界出版社,2005 年。

王鎮華,〈華夏意象─中國建築的具體手法與內涵〉,收入郭繼生編,《美感與造 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11 月初版第 12 刷。

尹鈞科,《候仁之講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年 9 月,初版。

(11)

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設與社會變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年,初版。

史建,《圖說中國建築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

布野修司編,アジア都市建築研究會執筆,《アジア都市建築史》,京都:昭和堂,

2006 年第 2 刷。

包樂史 ( Leonard Blussé )、莊國土著,《〈荷使出訪中國記〉研究》,廈門:廈門大 學出版社,1989。

吉史塔茲(Jestaz, Bertrand)著,楊幸蘋譯,《文藝復興建築─從布魯內列斯基到帕拉底 歐》(La Renaissance de l'architecture : De Brunelleschi à Palladio),台北: 時報文化 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李明著,郭強、龍雲、李偉譯,《中國近事報導》,北京:大象出版社,200 年。

侯仁之,《北京城市歷史地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2000 年 5 月,初版。

侯仁之,鄧輝,《北京城的起源與變遷》,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1 年 1 月,初 版。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市:里仁書局,1982 年。

修‧歐納、約翰‧苻萊明著(Hugh Honoun and John Fleming),謝佳娟等譯,《世界藝 術史(A World History of art)》,台北縣新店市: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年,

5thed 。

陳志華,《外國造園藝術》,台北:明文書局,1990 年。

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香港:三聯書局有限公司,2001 年。

郭湖生,《中華古都 — 中國古代城市史論文集》,台北﹕空間出版社,2003 在版。

郭繼生編,《美感與造形》,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11 月初版第 12 刷。

賀業鉅,《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史》,北京:新華書店,2003 年 7 月第三次印刷。

馮明珠,〈堅持與容忍—檔案中所見康熙皇帝對中梵關係生變的因應〉,收入天主教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編,《中梵外交關係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新莊市:

輔仁大學歷史系,2002 年。

董鑒泓,《中國城市建設發展史》,台北:明文書局,1998 年再版。

趙廣超,《大紫禁城—王者的軸線》,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5 年 9 月,初版。

潘谷西、郭胡生等編著,《中國建築史》,台北:六合出版社,1999 年。

蕭默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建築藝術史(上冊、下冊)》編寫組編著,北京﹕文 物出版社,1999。

(12)

阿海著《雍正十年:那條瑞典船的故事》(北京:線裝書局,2006) 吳伯婭著 《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洪健榮、張玉法編輯《中國近代史史料指引》(台北:新文豐,2005) 高聰明著《宋代貨幣與貨幣流通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

張省卿,〈從湯若望 ( Adam Schall von Bell ) 肖像畫論東西藝術文化交流〉,《故宮 文物月刊》,卷 15 第 1 期, 169 號,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 年 4 月,頁 74~

89。

張省卿著 《從 Athanasius Kircher(基爾旭)拉丁文版〝 China illustrata〞(《中國圖 像》,1667)龍虎對峙圖看十七、十八世紀歐洲龍與亞洲龍之交遇》,(天主教輔仁大學 歷史學系成立四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抽印本,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印行,

2003 年 七月)

張省卿,〈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對中國京城之圖像報導〉,「第三屆文化交流史:點 與線的觀察與思維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台北,2007 年 5 月。

張省卿,〈十七、十八世紀中國京城圖像在歐洲〉,《美術學報》,第 2 期,台北: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2008 年 2 月。(33,886 字)

張省卿,〈中國京城中軸佈局對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宮殿庭園規劃之影響〉,「東西 方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香港,2007 年 10 月 5-7 日,

43 頁。

張省卿,〈文藝復興人文風潮始祖─布魯內列斯基及典藏傑作帕濟禮拜堂〉,

《ARTIMA 藝術貴族─Taiwan art magazine》,第 44 期,台北,1993 年 8 月,頁 103-113。

張省卿,〈以日治官廳臺灣總督府(1912-1919)中軸佈置論東西建築交流〉,《輔仁 歷史學報》,第 19 期,臺北縣新莊市: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印行,2007 年 7 月,頁 163- 220。

經典雜誌編著《鄭和下西洋:海上史詩》(台北:經典雜誌,1999)

鄭維中著《製作福爾摩沙- 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台北:如果,2006)

〔法〕榮振華〔澳〕李渡南等編著,耿昇譯《中國的猶太人》(鄭州:大象,2005)

〔波〕愛德華.卡伊丹斯基著,張振輝譯《中國的使臣 卜彌格》(鄭州:大象,2001) 維特魯維著,高屢泰譯,《建築十書》(台北:建築與文化出版社,1998)

研究》 (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

二、西文

(13)

Battisti, Eugenio, Filippo Brunellschi. Das Gesamtwerk, Stuttgart, Zürich, Milano:

Belser Verlag, 1976.

Baltrušaitis,Jurgis, “Jardins et pays d'illusion”, in: André Chastel, ed. Aberrations:

quatre essais sur la légende des formes, From “Collection Jeu Savant”, Paris: Olivier Perrin, 1957, pp.99-131.

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 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1983.

Berliner Festspiele, ed. Europa und die Kaiser von China, Frankfurt am Main: Insel Verlag, 1985.

Blanke, Harald, “Die Entwicklungsgeschichte des Großen Gartens zu Dresden” in Die Sächsische Schlösserverwaltung, ed. Der Grosse Garten zu Dresden – Gartenkunst in vier Jahrhunderten, Dresden: Michel Sandstein Verlag, 2001, pp.21-33.

Börsch-Supan, Eva, “ Landschaftsgarten und Chinosierie”, China und Europa ─

Chinaverständnis und Chinamode im 17. und 18. Jahrhundert, Berlin: Verwaltung der Staatlichen Schlösser und Gärten, 1973, pp.100-107.

Bredekamp, Horst, Sankt Peter in Rom und das Prinzip der produktiven Zerstörung, Berlin: Verlag Klaus Wagenbach, 2000.

Bredekamp, Horst: Antikensehnsucht und Maschinenglauben-Die Geschichte der Kunstkammer und die Zukunft der Kenstgeschichte (Berlin, 1993)

Bredekamp, Horst. The Lure of Antiquity and the Cult of The Machine. Princeton:

Markus Wiener Publishers, 1995.

Boym, Michael: Flora sinensid (Wien, 1656)

Chang, Sheng-Ching. Das Porträt von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in Athanasius Kirchers‘China illustrata’. Hamburg: Hamburg University, Germany, 1995, 139 p.

Chang, Sheng-Ching.“Das Porträt von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in Athanasius Kirchers ‘China illustrata’”,in : Western learning and Christianity in China - The Contribution and Impact of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 Roman Malek ed., Sankt Augustin, Germany: Monumenta Serica,1998,Vol.Ⅱ.

Chang, Sheng-Ching. Das Chinabild in Natur und Landschaft von Athanasius Kirchers

‘China illustrata’(1667) sowie der Einfluß dieses Werkes auf die Entwicklung der Chinoiserie und der Europäischen Kunst, Berlin: Humboldt University, Germany, March 2001, 398 p.

Chang, Sheng-Ching. Natur und Landschaft - der Einfluss von Athanasius Kirchers China illustrata auf die europäische Kunst, Berlin: Dietrich Reimer Verlag GmbH, Germany, 2003. 232 p. ISBN: 3-496-01280-3

Chang, Sheng-Ching. “The Map Novus Atlas sinensis (1655) of Jesuit martin Martini”, at “World and Image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e pour L’Etude des

(14)

Rapports enre Texte et Image(AIERTI)”, 21-27. July 2002, Hamburg, Germany.

Chang, Sheng-Ching. “The Philosophy of Nature in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y”,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asci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 The Spirit of the Occident and Spirit of China in Reciprocity”,

“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 Sankt Augustin, February 2003, Smolenice Castle, Slovakia.

Chang, Sheng-Ching. “A new aesthetical idea in Europe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y —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irregularity from China to Europe”, at “China and Europe — Alternating Views”, Dresden Germany: Staatliche Kunstsammlungen Dresden(德國德勒斯登國家美術館), September 26-28, 2006.

Daston, Lorraine、Katharine Park: Wonders and the Order of Nature 1150-1750 (New York:Zone Books,1998)

Degenhard, Ursula: Exotische Welt-Entdeckungs-und Forschungsreisen im Spiegel Alter Bücher, (Katalog) (Stuttgart, 1987)

Donio, Georg: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unst (4 Tar-Bde, Berlin, Leipzig 1930-34) Dvorak, Max、John Hardy (transl.): The History of Art as The History of Ideas Erdberg, Eleanor von: Chinese Influence on European Garden Structures (New York:Hacker Art.Books,1985)

Fan, Wei: Li Yuese Iun fengshui, Taipei, 1990《景觀、建築、風水》

Godwin, Joscelyn: Athenasius Kircher

Gombrich, Ernst: Kunst und Illusion (köln 1967)

Gombrich, E. H..: Art and Illus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London: Phaidon, 1997, 5thed..)

Gombrich, E. H..: The story of art (Oxford: Phaidon, 1989.15th ed., enl. and rev.) Gombrich, E. H..: Art, perception and realit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1972.)

Gombrich, E. H..: History de l’art (Nouvelle ed., Paris: Flammarion, 1990.) Gruber, Alain: Chinoiserie-Der Einfluβ Chinas auf due europäische Kunst-17,- 19.Jahrhundertn, (Ausstellungskatalog), (Bern 1984)

Hartmut Walravens: Chain Illustrata (1987)

Hofmann, W. : The Eartbly Paradise: Ar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rt (London, 1961) Honour, Hugh: Chinoiserie-The vision of Cathay (London 1961)

(15)

Hunt, J. Dison and P_Willis, eds: The Genius of the Place: The English Landscape Garden, 1620-1820 (New York, 1975)

Impey, Oliver: Chinoiserie, The Impact of Oriental Styles on Western Art and Decoration (Oxford 1977)

Inez De Beauclair(ed) Neglected Formosa (San Francisco:1975) Jacobson, Dawn: Chinoiserie (London 1993)

Jarry, Madeleine: China und Europa-der Einfluss Chinas auf die angewandtem Künste Europas (Freiburg 1981)

Kircher, Athanasius: China Illustrata (原文版)

Kircher, Athanasius, Dr.Charles D.Van Tuyl(transl.) : China Illustrata Kircher: China Illustrata, (englische übersetzung v. Dr. Charies D. van Tuyl)

(Muskogee, Okl. 1987)

Lach, Donald F. : Asia in the Marking of Europe:volume Ⅰ:The Century of DiscoveryⅠⅡ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ch, Donald F. : Asia in the Marking of Europe:volume Ⅱ:A Century of WonderⅠⅡⅢ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dderose, Lothar/Butz, Herbert(Hg.): Palastmuseum Peking-Schätzeaus der Verbotenen Stadt, (Ausstellungskatalog) (Frankfurt am Main 1985)

Lee, Thomas H.C. (Hg): China and Europe-Images and Influences in the Sixteenth to Eighteenth Centuries (Hong Kong 1991, S.221-249)

Leinkauf, Thomas: Mundus combinatus – Struktur der barocken Universalwissenschaft am Beispiel Athanasius Kirchers SJ (1602-1680) (Berlin, 1993)

Martiin (S.J) Martinus: Novus Atlas Sinensis (Amsterdam, 1655)

Nieuhof, Johan:Dic Gesandtschafft die Oost-Indischen compagney in den Vereinigten Niederländem an den Grossen Tartarischen Cham und number auch Sinischen Keyser (Amstelodami, 1670)

Pevoner, Nikolaus: A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Woodstock, N.Y: Overlook Press, 1976) Pevoner, Nikolaus: Die Geschichte der Kunstakademien (Munchen: Maander, 1976) Pevoner, Nikolaus: Europäische Architektur, Von der Anfängen bis Zur Gegenwart (München 1957)

Pevoner, Nikolaus: Lexikon der Weltarchitektu (Munchen: Prestel, c1992)

(16)

Pevoner, Nikolaus: Europäische Architektur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r Gegenwart,Münch 1957)

Pollig, Hermann: Exotische Welten – Europäische Phantasien, in: Institutfür Auslandsbeziehungen, Württembergischer Kunstverein (Hg): Exotische Welten- Europäische Phantasien,( Ausstellungskatalog) (Stuttgart, 1987, S.16-25)

Delfante, Charles, Architekturgeschichte der Stadt- Von Babylon bis Brasilia, Darmstadt: Primus Verlag,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99.

Du Halde, Jean Baptiste,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des chinesischen Reichs und der grossen Tartarey, Rostock: Johann Christian Koppe, 1747-1756.

Erdberg, Eleanor von, Chinese Influence on European Garden Structur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 Press, 1936.

Findlen, Paula, “The Last Man Who Knew Everything… or Did He?: Athanasius Kircher, S. H. (1602-80) and His World”, in Paula Findlen, ed. Athanasius Kircher – The Last Man Who Knew Everything, New York and London: Taylor & Francis Books, Inc. 2004, pp.19-38.

Francesco, Zorzi, De harmonia mundi totius, Venezia 1525, p.C., Kap.2.

Frank Fiedeler,“Himmel, Erde, Kaiser、Die Ordnung der Opfer”, in Berliner Festspiele GmbH, ed. Europa und die Kaiser von China, Frankfurt am Main: Insel Verlag, 1985, pp. 62-71.

Gruber, Alain and Keller, Dominik,“Chinoiserie – China als Utopie”, du – europäische Kunstzeitschrift, No.410, Zürich: Conzett & Huber AG, April 1975, pp.17-54.

Hesse, Michael, Stadtarchitektur- Fallbeispiele von der Antikebis zur Gegenwaart, Köln:

Deubner Verlag für Kunst, Theorie & Praxis GmbH & Co. KG, 2003.

Honour, Hugh, Chinoiserie- The Vision of Cathay, London: John Murray, 1961.

Jonas, Carsten, Die Stadt und ihr Grundrisszu From und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tadt nach Entfestigung und Eisenbahnanschluss, Tübingen, Berlin: Ernst Wasmuth Verlag, 2006.

Jöchner, Cornelia, “Der Große Garten als Festort in der Dresdner Residenzlandschaft’’, in Die Sächsischen Schlösserverwaltung, ed. Der Grosse Garten zu Dresden –

Gartenkunst in vier Jahrhunderten. Dresden: Michel Sandstein Verlag, 2001, p.73-88.

Kalusok, Michaela, Gartenkunst, Köln: Du Mont Literatur und Kunst Verlag, 2003.

Kircher, Athanasius, China monumentis qua sacris qua profanis, nec non variis naturae

& artis spectaculis, aliarumque rerum memorabibium argumenntis illustrata, auspiciis Leopoldi primi, Romen. Imper. semper augusti munificentißimi mecaenatis. A solis ortu usque ad occasum laudabile nomen Domini, Abbr. China illustrata, Amsterdam: Jan Jansson & Elizeus Weyerstraet, 1667.

(17)

Kluckert, Ehrenfried, “Barocke Stadtplanung’’, in Rolf Toman, ed. Die Kunst des Barock – Architektur. Skulptur. Malerei . Köln: Könemann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1997, p.76-77.

Koch, Wilfried, Baustil Kunde- Das Standardwerk zur europäischen Baukunst von der Antike zur Gegenwart, Güterslon, München:Wissen Media Verlag GmbH, 2006.

Lach, Donald F., 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 Vol.II: “Century of Wonder”, Book Three: “The Scholarly Disciplines”, Chicago and Londe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Le Comte, Louis, Nouveaux Mémoires sur l’état present de la Chine, Paris : Anission, 1696.

Ledderose, Lothar and Butz, Herbert, eds. Palastmuseum Peking Schätze aus der Verbotenen Stadt, Frankfurt am Main: Insel Verlag, 1985.

Ledderose, Lothar,“Chinese influence on European art-sixteenth to eighteenth

centuries”in: Thomas H. C. Lee, ed. China and Europe-Images and Influences in the Sixteenth to Eighteenth Centurie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221-225.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Novissima Sinica, Hannover, 1699.

Leinkauf, Thomas, Mundus combinatus ─ Studien zur Struktur der barocken Universalwissenschaft am Beispiel Athanasius Kircher S J ( 1602-1680 ), Berlin:

Akademie-Verlag, 1993.

Le Rouge,Georges Louis, Les Jardins Anglo- Chinois, Paris: Bibliothèque de France / Connaissance et Mémoires, 2004.

Lotz, Wolfgang, “Die ovalen Kirchenräume des Cinquecento”, Römisches Jahrbuch für Kunstgeschichte, Schroll, ed. Wien, München, 1955, Band 7, pp.7-99.

Mader, Günter, Geschichte der Gartenkunst- Streifzüge durch vier Jahrtausende.

Stuttgart: Eugen Ulmer KG, 2006.

Modrow, Bernd, ed. Gespräche zur Gartenkunst und anderen Künsten. Regensburg:

Verlag Schnell & Steiner GmBH, 2004.

Montesquieu, Charles de Secondat (E. Forsthoff trans. ), Vom Geist der Gesetze, Tübingen: UTB für Wissenschaft, 1992.

Nieuhof, Johann, Die Gesantschafft die Oost-Indischen Compagney in den Grossen Tartarischen Cham und nunmehr auch Sinischen Keyser, Amsterdam: Jacob Mörs, 1666.

Pevsner, Nikolaus, Honour, Hugh, Fleming, John Lexikon der Weltarchitektur, München: Prestel-Verlag, 1992.

(18)

Qi, Heng und Fan, Wei: Gucheng Langzhongde fengshui geju〈古城閥中的風水格局〉

(Taipei 1990, S.97-126)

Reilly, P. Conor: Athanasius Kircher S.J, Master of a Hundred Art 1602-1680, (Wiesbaden und Rom, 1974)

Temple, William: Upon the Gardens of Epicurus; or of Gardening in the Year 1685, in Sieveking, Albert Forbes(Hg): Sir William Temple upon the Gardens of Epicurus, with other ⅩⅦth Century Garden Essays (London, 1908, S.3-65)

Royet,Véronique, Georges Louis Le Rouge- Les jardins anglo- chinois, Paris: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Connaissance et Mémoires, 2004.

Saalmann, Howard, Filippo Brunellschi, London: Zwemmer Ltd, 1993.

Siren, O., China and Gardens of Europe of the 18th Century. New York: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1950.

Sulzer-Reichel, Martin, Weltgeschichte- vom Homo sapiens bis heute, Köln: monte von DuMont Buchverlag, 2001.

Stieglitz, C. L., Gemählde von Gärten im Neuern Geschmack. Leipzig: 1798.

Teng, Ssu-yu, “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Western Examination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7, No.4 (Sep., 1943,), pp. 267-312.

Toman, Rolf, ed., Die Kunst des Barock- Architektur. Skulptur. Malerei, Köln:

Könemann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Voltaire, François Marie Arouet, Œuvres historiques, éd. par R. Pomeau, Paris:

Bibliothèque de la Pléiade, 1957.

Wacker, Jörg, “Der Garten um das Chinesische Haus”, in Die Stiftung Schlösser und Gärten Potsdam-Sanssouci, ed. Das Chinesische Haus im Park von Sanssouci. Berlin:

Verlag Dirk Nishen GmbH & Co KG, 1993, p.11-23.

Waldron, A., “The Great Wall Myth: Its Origins and Role in Modern China” in: The Yale Journal of Critic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88, pp.67-98, Vol.II, No.I, Walravens, Hartmut, China illustrata ─ Das europäische Chinaverständnis im Spiegel des

16. bis 18. Jahrhunderts, Weinheim: Acta Hummaniora, VCH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1987.

Wittkower, Rudolf, Grundlage der Architektur im Zeitalter des Humanismus,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2nd ed., 1990.

Wong, George Ho Ching, China's Oppositions to Western religion and science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58.

(19)

Wang, Yunying〈王云英〉: Qingdal Manzu Fushi〈清代滿族服飾〉(Liaonong, 1985)

三、網路資料:

http://de.wikipedia.org/wiki/schloss_Versaille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十一 第三單元:西方歷史 情境引導及小組討論 十二 第三單元:西方歷史 情境引導並完成英文學習單 十三 第三單元:西方歷史

依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以下稱工程會)九十八年 八月二十七日工程管字第 O 九八 OO 三八二 O 四 O

雜譬喻經八十卷 (見舊錄)   已上八十七部 (僧祐錄).

年齡滿七十五歲至未滿七十六歲 一點 年齡滿七十六歲至未滿七十七歲 二點 年齡滿七十七歲至未滿七十八歲 三點 年齡滿七十八歲至未滿七十九歲 四點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一九八八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由美國西來寺主辦,星雲大師在一九八六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