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重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重量"

Copied!
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為智障學生而設的基礎教育數學 課程校本支援計劃

教學經驗分享會

重量

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潘美玉老師 香港耀能協會高福耀紀念學校---歐陽為業老師

(2)

重量教學的知識結構演進軌道

沒有 數學 的世

懂一 些簡 陋數

懂一 些精 密數

形成

數學產物 的階段

改良

數學產物 的階段

運用

數學產物 的階段

學習數學的完整歷程

直接比較 物件的重

間接比較比 較物件的重

自訂

單位(中 間人)

公認 單位(克

/公斤

重量感 培養 製作

彈簧秤

(3)

階段一:直觀比較物件的重量

階段二:用天平直接比較物件的重量

階段三:運用自訂單位比較物件的重量 階段四:公認單位

重量骨架:

(4)

教學策略

• 數學化教學,讓學生多嘗試

• 數學的語言要清晰

• 教師需有足夠的示範,讓學生理解使用天秤的技巧

• 完整地經驗數學產物由粗疏到精密的學習過程

(5)

我以往教「重量」的方法和用數學化教學的不同

以往的教學 數學化教學

•用很短的時間比較物件 的重量。

•較少要求學生選出合適 的自訂單位。

•著重重量的單位。

•給學生很多的機會嘗試 比較不同物件的重量,鼓 勵學生表達兩件物件相對 的重量。

•學生從試驗中選出什麼

是合適的量度工具。

(6)

我以往教「重量」的方法和用數學化教學的不同

以往的教學 數學化教學

•較少要求學生估算物 件的重量。

•著重讀出磅的重量。

•學生會自製彈簧稱,量度 物件的重量,學生每次量度 前,需先估算物件的重量,

以培養學生的重量感。

•學生從粗疏到精密,逐步

建構出標準單位的重要性。

(7)

教學策略

• 數學化教學,讓學生多嘗試

• 數學的語言要清晰

• 教師需有足夠的示範,讓學生理解使用天秤的技巧

• 完整地經驗數學產物由粗疏到精密的學習過程

(8)

香港耀能協會高福耀紀念學校 歐陽為業老師

階段一:: 直觀比較物件的重量

(9)

學生特性 (能力 / 程度 / 其他特殊學習需要)

初組1(2人)

●A1#:

中至 嚴度、發音不清晰、只用左手、(S6)

●A2#:

中至 嚴度、發音不清晰、(S5)

初組2(2人)

●B1:中至嚴度、發音不清晰、(S6)

●B2#:中度、發音不清晰、(S6)

高組(3人)

●C1#:中度、能發音、(S6) 、不被拍攝

●C2:中度、能發音、逢星期一缺課、(S5)

●C3#:中度、發音不清晰、(S6)

(10)

階段一: 直觀比較物件的重量 1. 教學目標:

1.1 學生能從兩件重量有 明顯差距的物件,

分辨輕或重。

( Video_直觀比較_1 )

(11)

1.2 學生能分辨兩件外貌相同物件的輕 重

(Video_直觀比較_2)、(Video_直觀比較_3)

(12)

1.3 學生能從手感分辨兩件物件

(大輕、小重)重量

(Video_直觀比較_4)

(13)

學生遇到的困難: 解決方法:

1.學生的能力較弱 1.手感

2.認字 3.表達

1.1 把手感學生較好的,分成一組 1.2 用↑/↓及✓/ ╳協助

1.3 利用溝通圖及設計工作紙協助 描述

2. 學生對天平的 升高/下降沒有反 應

2. 已選用精確度較低的天平,亦利 用視覺提示

(14)

教學反思:

1.

學生學習的表現事例

在物件的重量有明顯差距的情況下,

學生能憑肢體感覺去分辨物件的輕重。

(15)

教學反思:

2. 學生的肢體不能自如,對輕重的感覺較弱。

例1:不同的教具,多嘗試,多體驗

例2:留意學生非口語表達,及利用溝通圖表達

3. 嘗試教授骨架方案的階段二,

但因為學生在階段一:用直觀比較物件的重量的

基礎未穩固,所以,需要返回階段一。

(16)

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 潘美玉老師老師

階段二:: 用天平直接比較物件的重量

階段三:運用自訂單位比較物件的重量

階段四:公認單位

(17)

學生特性 (能力 / 程度 / 其他特殊學習需要) 學生能力

• 初組能力:非華語學生,未明白自訂單 位及公認單位

• 高組能力: 對重量的數學詞彙及量感較 其他特殊學習需要

• 學生有口語能力

• 學生能自行書寫

• 部份學生有斜視,手肌較弱

(18)

階段二:用天平直接比較物件的重量 教學目標:

1. 學生能從天平中分辨兩件物件的輕/

(19)

學生使用天平 前需先看天平 的兩邊是一樣 的。

(video_ 介紹 天平)

天平的使用

(20)

利用天平,

直接比較2件 物件的重量 2. 學生能運用天平找出二件物件的重量

( Video_直接比較)

(21)

學生利用天 平,直接比 較3件物件 的重量

3. 學生能運用天平找出三件物件的重量,

並按重量的輕重排列

(22)

學生遇到的困難: 解決方法:

1.學生未能正確使 用天平

利用口訣提醒學生使用天平需留意 的地方

(23)

階段三:運用自訂單位比較物件的重量 教學目標:

●學生能利用自訂單位,以表示及比較

物件的重量。 (Video_自訂單位)

(24)

學生以數粒

作為自訂單

位後紀錄的

結果。

(25)

學生遇到的困難: 解決方法:

1.學生對於利用自 訂單位作為中間 人,描述物件的

重量,表現較弱。

2.自訂單位時,有 時數量不是整粒。

學生多嘗試利用不同的中間人量度 物件的重量。

學生利用___多些或____少些表示。

(26)

教學目標:

1. 學生利用砝碼,感受10克、20克、

50克、100克的重量。

階段四: 公認單位

(27)

2. 學生製作彈簧秤。

自製彈簧

秤 (Video_自

製彈簧秤 )

(28)

3. 學生能以克表示物件的重量

(Video_用彈簧秤)

(29)

學生利用彈簧秤

量度物件的重量,

並作紀錄。

(30)

學生遇到的困難: 解決方法:

● 學生不清楚克的 重量有多重,數 量感較弱。

● 學生的重量感較 弱

學生自製彈簧秤,說出物件的重量。

學生每次進行量度活動時,會先估 計,以培養學生的數量感。

(31)

學生先估計

,再量度物

件的重量

(32)

教學反思:

•在分組活動中,學生的互動,能培養學的溝通能力 及協作能力。

(Video_共通能力)

•由於每班有不同能力的學生,老師在分組活動中,

亦需提供更多適切的教具,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 力。

(33)

教學反思:

原來學生對於天平的使用較弱,需利用語句及視覺提 示學生要培養學生的重量感,需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經 歷。

(34)

教學反思:

學生的科學感是從小培養的,例如:學生需觀察天平是 否兩邊一樣,製作彈簧秤等。

(35)

謝謝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體驗到的學習內容(Lived object of learning):從學生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本「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大學組生物考科考試說明」(99 課綱微調)的編

教育局的課程文件《為智障學生而設的中國 語文建議學習重點(小一至中三)》 (香 港課程發展議會,

 學生能圍繞主題說話,能運用連接詞略述 事情的經過,高年級學生可以用較多形容

另外,語文科高中的寫作活動也很多元化,題材亦很生活化,有助提高學生對創作 的興趣。 (高中語文寫作題目舉隅,見附件三 附件三 附件三。 附件三 。 。) 。 ) ) ).. 附件三

學習活動扼要描述: 學生以兩種感受:觸覺和視覺去分辨水與冰的不同,從而認識 水的溫度改變(觸覺)形態亦會改變(視覺) 。學生選出圖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