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從贈禮到封鎖: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
對北部山區原住民的認識與控制(1895-1909)
From “Gift Giving” to “Blockading” : Knowledge and Control of Northern Taiwan Mountain Aboriginals
in the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895-1909)
李靜慧 Ching-Hui Lee
指導教授:周婉窈 博士 Advisor: Wan-Yao Chou, Ph.D.
中華民國 102 年 6 月
June, 2013
摘要
國家的管理機制,對活在「現在」的我們來說,已經內化成為生活習慣的一 部分;然而,在歷史的過去,當外來統治者來到臺灣,勢必有一個逐漸建立統治 的過渡時期,臺灣總督府「進入蕃地」的過程即是一個例證──19 世紀末,少數 的外來者以調查臺灣為目的,踏上臺灣的土地;1895 年,臺灣總督府建立政權,
開始摸索該如何「治理」這個島嶼時,這些少數人的經歷與見聞被保留了下來,
轉化「綏撫/撫育」的政策理念,輸出為行政操作流程,成為撫墾署官員與「生 蕃」互動的參考指南。
然而,撫墾署同時身兼推動山林樟腦製造、開墾蕃地,以及與原住民互動的 三項任務。自日治初期開始,「蕃人蕃地事務」的問題,一直都是蕃地拓殖、樟 腦開發、林產物利用等更大任務的推動障礙,只是初期抱著「以信保之,約而守 之,開其天性亦未嘗不可」的信念,認為透過撫育,有可能使原住民成為開發山 林的助力。然而在山區推動腦業的最大障礙,正是原住民隨時會出其不意地攻擊 腦寮。
原住民出於什麼動機而殺人,是日本人一直想瞭解的問題。鳥居龍藏與伊能 嘉矩等人類學家,他們的田野調查成果,以日本的人類學界為發表舞臺,無法即 時和臺灣的行政體系產生互動;臺灣地區的行政官員真正認知到原住民獵首沒有 對象之分,乃是出於他們本身的需要,似乎已遲至 1898 年,在伊能嘉矩的全島 蕃人調查《臺灣蕃人事情》被出版之後,人類學家的蕃情知識,才有機會轉化為 穩定的統治技術。
對於日益嚴重的「蕃害」問題,撫墾署常以「撫蕃」為由,否決其他部門要 求討伐、封鎖等強硬手段,最後在 1898 年 6 月廢撤。撫墾署的廢撤,「威壓主 義」終於取得行政的發言權。1900 年開始臺灣總督府積極推動樟腦專賣制,一向 對樟腦事業不抱好感的山區原住民與製腦業者的深刻矛盾,終於在 1900 年的時 間點爆發了。
本文以臺灣北部山區為討論範圍,探究臺灣總督府與不瞭解「國家」為何物 的原住民接觸時,在根本互相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統治者會如何決定施政的方 向?而在經驗與知識逐漸累積之後,對這群障蔽於地理保護之下的山區原住民,
臺灣總督府又如何找到能發揮影響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希望能敘述這一個充滿摸 索與調整的過程,提供一些想像上的切入點,探討臺灣總督府如何,從最初一無 所知的基礎上,逐步透過不同的手段,對這群障蔽於地理保護之下的山區原住 民,發揮國家的影響力。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問題意識與研究史回顧。
第二章探討日治初期「撫蕃」方針的緣起與背景。在日本人與臺灣原住民尚 未深入互動的時期,究竟是什麼樣的少數人經驗,建構了日本人對臺灣原住民的 認識框架,並且將贈禮、共同飲酒、誠信互動視為與原住民往來的核心要素。而 這批少數探險家使用的有效外交手段,如何在臺灣總督府建制之後,被轉移到基 層的蕃地行政單位中,成為行政制度的一部份。
第三章討論「蕃地蕃人事情」是在什麼樣的行政架構下被視為調查的對象。
在進入蕃地實屬困難的條件下,臺灣總督府官員透過行政網絡的調查機制,匯聚 出來的「蕃情」具有什麼樣的性質?而究竟是什麼樣的「蕃情」認識,能幫助臺 灣總督府掌握臺灣的山地?
第四章重點在呈現 1900 年前後,在什麼樣的時空脈絡下,「隘勇線推進」
成為與蕃人對峙時的主要手段;而封鎖、管制山區的物資流通,在此時期中扮演 什麼樣的角色?
第五章為結論。
關鍵字:日治時期、臺灣史、理蕃、封鎖、蕃情知識、撫墾署、隘勇
Abstract
For us living in the present, a nation’s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 is nothing new and has already become a natural part of our lives. However, when outside rulers came to Taiwan, it is bound to lead to a period of gradual transition to establish control. The process with which the Governor General of Taiwan “entered savage territory” is proof of such a transition.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 small number of outsiders landed on Taiwan with the intention to perform investigations and surveys. When in 1895 the Governor General of Taiwan established political rule and began to look for ways to
“administer” the island, the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of these outsiders was preserved, becoming basis for the policy to “pacify/foster”, eventually forming a part of the administrative operating process. Th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these outsiders also became a reference guide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ild aboriginals” and officials from the Office of Pacification and Land Cultivation.
Yet, at the same time, the Office of Pacification and Land Cultivation also promoted camphor manufacturing in mountain forests, cultivation of aboriginal land, as well as interactions between aboriginals and Japanese. From the early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in Taiwan, the issue of “aboriginals and aboriginal land affairs” was always an obstruction to pushing the more important tas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boriginal land, opening up the manufacturing of camphor, and the utilization of forestry products.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administrators held onto the conviction that through nurturing/fostering,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cause the aboriginals to become helpers in opening up the mountain forests for development. However, at any time the aboriginals would attack the camphor factories, becoming the greatest obstacle to opening up the mountain regions and expanding the camphor industry.
The Japanese were always concerned with understanding what motivated the aboriginals to kill. The field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anthropologists Torii Ryūzō and Inō Kanori were published in the Japanese anthropological world, and thus their findings were unable to immediately be us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in Taiwan genuinely recognized that aboriginal head hunting was not divided by target; rather, it was based on their own needs. Seemingly as late as 1898, after Inō Kanori’s survey of Taiwan’s aboriginals was published as Taiwan’s
Savage Affairs, anthropologist’s knowledge of aboriginal affairs only then had an opportunity to turn into a stable technique of governing.
Regarding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savage violence”, the Office of Pacification and Land Cultivation on the grounds of “pacifying the savages”, voted against the requests of other departments to use force, blockades, or other hardline methods to deal with the issue. Finally, in June of 1898, the Office of Pacification and Land Cultivation was abolished. With the abolishment of the Office of Pacification and Land Cultivation, using coercion finally received a voice in the administration. Starting in 1900, the Governor General of Taiwan actively promoted the camphor monopoly. As before, there was a deep contradiction that existed between the mountain aboriginals that had an unfavorable impression of the camphor industry and those involved in the camphor industry, finally erupting in 1900.
The scope of discussion for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orthern mountain region of Taiwan, to investigate when the Governor General of Taiwan and aboriginals that did not understand what a “nation” wa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completely not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how did the rulers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heir administration? Moreover, after the gradual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how was the Governor General of Taiwan able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method that would bring about influence in the area? This paper aims to describe the explorative and adjustment proces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Government General of Taiwan, from an early mutual unknowing that progressively developed through different methods to exert national influence.
In total, this paper has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ing the issue to be discussed and th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origins and background of early Japanese period method of “pacifying aboriginals”. When Japanese and Taiwanese aboriginals still did not understand each other, how did the experiences of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construct Japanese knowledge of Taiwan’s aboriginals? In addition, how were taking the act gift giving, the symbolic mutual drinking of alcohol, interactions of good faith seen as the core factor of dealing with aboriginals? Moreover, after the Government General of Taiwan was organized, how did the effective diplomatic methods used by the small number of early explorers come to be used in the basic administrative units in aboriginal territory, eventually becoming a part of the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itself?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what “aboriginals and aboriginal land affairs” came be viewed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under the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Under the difficult requirements of entering aboriginal territory, what was the nature of the
“aboriginal affairs” officials of the Government General of Taiwan converged up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mechanism of the administrative network? Moreover, what was knowledge of “aboriginal affairs” that helped the Government General of Taiwan to control Taiwan’s mountain regions?
The fourth chapter is aimed at showing, after 1900, how the “frontier guard system” became the primary method for confronting aboriginals. Moreover, what kind of role did blockades and the control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oods from the mountain areas, play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Keywords: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aiwan History, Aboriginal Governing, Blockading, Aboriginal Knowledge, the Office of Pacification and Land Cultivation, Frontier Guards
目次
摘要 ... i
Abstract ... iii
目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 2
一、 自經驗中摸索的對蕃政策 ... 2
二、 「控制」的雛形:介入物品流通網絡 ... 5
第三節 章節安排 ... 7
第二章 日治初期「撫蕃」方針的摸索與建立(1895-1898) ... 9
第一節 「禮物外交」模式的經驗來源 ... 9
一、 李仙得與羅妹號事件 ... 9
二、 日本官員與原住民的最初接觸──牡丹社事件 ... 11
第二節 初期「撫蕃」行政的確立 ... 16
一、 日本領臺初期的「綏撫」方針 ... 16
二、 「綏撫生蕃」──臺灣總督府宣示在臺政權成立 ... 17
三、 「會見」的障礙:自然地理、語言文化的隔閡 ... 21
第三節 「撫蕃」專責機構──撫墾署 ... 25
一、 從〈臺灣行政一班〉到「撫墾署長須知要項」 ... 26
二、 撫墾署急務:「調查可以永久施行的撫民策」 ... 28
三、 撫墾署署員的「撫蕃」工作 ... 29
第三章 蕃情知識網絡與蕃地行政 ... 35
第一節 地方行政單位的「蕃人蕃地」調查 ... 35
一、 網羅各項的「蕃人蕃地調查事項」(1896.11) ... 35
二、 例行月報項目:「撫墾署事務及其管內情況報告手續」 (1897.6) ... 38
第二節 撫墾署長們的「蕃人」認識 ... 41
一、 撫墾署長諮問會(1897.4) ... 41
二、 齋藤音作的「蕃人」認識與「撫蕃」精神 ... 43
第三節 人類學知識與蕃地行政之關係 ... 48
一、 伊能嘉矩與鳥居龍藏對「首狩」風俗的認識 ... 49
二、 現地職員對「蕃害」發生原因的理解 ... 51
三、 1900 年《臺灣蕃人事情》出版 ... 54
第四章 蕃界的封鎖與歸順(1898-1909) ... 56
第一節 「威壓主義」的抬頭 ... 56
一、 關於「膺懲蕃害」的討論焦點轉移 ... 56
二、 1900 年 6 月大嵙崁襲擊腦寮事件 ... 59
三、 「絕對的閉鎖主義」 ... 63
第二節 掌握山區原住民的物品需求 ... 65
一、 宜蘭廳的非武力治理作風 ... 65
二、 確認「管制物產交換」之效力 ... 68
三、 由「理蕃」架構來看宜蘭廳施策之成效 ... 69
第三節 「服從」的邊界 ... 71
一、 「隘勇線推進」與「管制物產交換」 ... 71
二、 「大豹滅社」──以隘勇線壓縮其生存空間 ... 74
三、 南澳蕃與鹽──物資封鎖下的抵抗與歸順 ... 75
第五章 結論 ... 79
徵引書目 ... 83
一、 網路資源 ... 83
二、 史料 ... 83
三、 近人著作 ... 84
附錄一:本文使用的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 89
附錄二:官方紀錄中「鹽」的流通量(臺北、桃園地區) ... 9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
國家的管理機制,對活在「現在」的我們來說,已經內化成為生活習慣的一 部分;然而,在歷史的過去,當外來統治者來到臺灣,勢必有一個逐漸建立統治 的過渡時期,臺灣總督府「進入蕃地」的過程即是一個例證──在臺灣總督府與 原住民接觸的初期,由於資源與情報的不足,以及對於原住民性格抱著既定的想 像,最後選擇採用了和平、友誼的交際方式,盡可能避免耗資甚大的軍事行動;
然而,當近代國家官僚與不瞭解「國家」為何物的原住民接觸時,雙方溝通的落 差、資訊的不對稱等因素,是否會影響統治者採取某種因應現況的政策?
臺灣的山脈縱貫全島,山勢險峻,又有重視傳統領域的原住民居住其中,由 於人文與自然上的重重地理障蔽,外來者進入臺灣山地絕非易事;臺灣山地卻又 是林產物豐富的寶庫,臺灣總督府負有開發臺灣產業之任務,必須儘快跨越諸多 障蔽,「進入」到臺灣的山區。為了解決、消除上述之障蔽物,臺灣總督府到底 採取了什麼樣的手段?另一方面,初期採取的政策,又極有可能產生自情報不足 的基礎;那麼,在逐漸累積經驗與知識之後,初期的手段會遭遇到什麼挫折、又 會如何被修正呢?
本文將以臺灣北部山區為討論範圍,探究臺灣總督府是在什麼背景下決定初 期之「綏撫」方針,並建立最初的「蕃地」行政組織,進一步形成原住民最早面 對的近代國家體制;而初期的「綏撫」方針,後來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以至於 最後轉向「威壓」主義的抬頭。
出於不得已,本文將沿用日治時期的語彙,以「蕃」來指稱居住於「蕃地」
內的臺灣原住民,不是為了迴避行文上的麻煩,而是由於「蕃人蕃地」在日治時 期乃是整體的概念──為了利用「蕃地」的資源,臺灣總督府必須研究應對「蕃 人」方針,在摸索、調整的過程中,各地的官員因地制宜,一邊累積實務經驗,
一邊蒐集當地的地形、族群、風俗、文化等「蕃情」,逐步形成了日本人對臺灣 原住民的認識。本研究希望能敘述這一個充滿摸索與調整的過程,並提供一些理 解或想像上的切入點,關於臺灣總督府在不同的認識基礎之上,如何分別透過不 同的手段,試圖對這群障蔽於地理保護之下的山區原住民,發揮國家的影響力。
第二節 研究回顧
一、自經驗中摸索的對蕃政策
最早對總督府的原住民統治政策做出通盤整理的,是藤井志津枝在 1987 年 的博士論文〈日據前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1該文明確指出:臺灣總督府控 制臺灣的蕃地,目的是謀奪山地經濟資源2。至於理蕃方針的變革,受到漢人抗日 勢力、通事既有影響力等因素的拉扯,有以下四個時期的變化:一、以殖產為最 終目的的「綏撫」政策;二、鎮壓漢人抗日時期的「緩和」政策;三、日俄戰爭 時期的「圍堵」政策;四、佐久間「理蕃」五年計劃。
藤井志津枝大量整理《理蕃誌稿》、總督府官僚意見書、軍事檔案、相關人 物傳記,從而建立起對「理蕃政策」初步的認識架構。然而,後人研究陸續指 出: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的建立過程,不一定是由某個中心目的發展出來、一 以貫之的統治方針,更可能的情況是,統治建立於逐漸摸索的經驗上,不同的部 門之間,亦會有不同立場的對立與衝折;3一旦有重大事件的發生,施策態度亦可 能隨之調整、轉向。4
本文在「蕃人蕃地」的概念上,承襲自李文良的觀點。其博士論文〈帝國的 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2001)強調蕃人和森林資源都在於
「蕃地」的行政空間上,進而分析蕃地行政組織的變革。在不同的局勢下,臺灣 總督府對「蕃地資源」有著不同的定義與看法、不同的行政部門,也可能具有不 同的蕃地經營目標,因而產生了「理蕃政策」多樣且複雜的面貌。5「理蕃政策的 變革是總督府為了克服現實統治的困境──蕃人暴動、維持統治穩定──所做的 調整,而不是為了服務『拓殖』或『資本主義』,為資本在山地的拓殖創出有利
1 藤井志津枝,〈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1895-191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 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此論文日後出版為:藤井志津枝,《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
(臺北:文英堂,1996)。
2 藤井志津枝,《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頁 1-19。
3 例如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4 如近藤正己,〈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政策」〉,《當代》30(臺北:當代雜誌社,1988.10),
頁 40-54;或張旭宜,〈臺灣原住民出草慣習與總督府的理蕃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5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頁 2-4。
的環境。甚至,當拓殖可能妨礙理蕃秩序或經營時,理蕃部門也會在政策過程中 予以辯駁、批評。」6
至於向來慣用的「理蕃政策」一詞,李文良認為是伊能嘉矩基於清代臺灣
「理番同知」之名而提出的,因而「理蕃政策」和「蕃政」都是隨著《理蕃誌 稿》一起產生的後設概念。而非如藤井志津枝所說:在 1899 年樟腦局成立後,
確立了以經濟財政優先的方針,才將過去沿襲自清代的「撫蕃」改稱為「理 蕃」。7
然而,廖英杰在其碩士論文〈宜蘭近山地區發展過程之研究(1796-1920)─
─樟腦、泰雅與叭哩沙平原〉(2002)中對「理蕃」一詞之反省,提出不一樣的 切入點。廖氏認為:「理蕃」一詞深受佐久間左馬太五年理蕃計畫開始後,各種 以「理蕃」為名的文本出現,而後被廣泛指稱臺灣總督府對臺灣高山原住民一切 的殖民政策作為。1906 年的《理蕃概要》是最早以「理蕃」為名的文本,而 1910 年蕃務本署下的「理蕃科」,是第一個以「理蕃」命名的機構;究其字面涵 意,必須先有「治」才有「理」,然而,初期總督府並未有統一的方針,各地區 視情況不同,有著因地制宜的不同作法,在這樣的情況下,以「理蕃」一詞略 稱,恐怕難以詮釋日本人進入臺灣山林地區時的所有歷史問題。8
本文相當認同廖英杰的觀點,日治初期各地因地制宜,尚未有統一明確的蕃 地政策,因此,本文在討論時,盡可能避免使用如「理蕃」這樣背後有一套符號 邏輯的詞彙,行文中盡量以「蕃地行政」、「對蕃方針」等當下一般的公文用 語,指稱臺灣總督府面對「蕃人蕃地」問題採取的政治手段。
至於日本領臺後最早的蕃地行政組織,為1895 年 9 月設立的大嵙崁出張所,
日後成為 1896 年起全臺陸續設置 11 所撫墾署的雛形。王世慶〈日據初期臺灣撫 墾署始末〉(1987)整理總督府檔案中的撫墾署資料,說明日治初期在「綏撫方 針」的指引下,甚少動員軍警威壓山地,而是藉由撫墾署透過物品贈與、酒食招
6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頁 13。
7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頁 6-8。
8 廖英杰,〈宜蘭近山地區發展過程之研究(1796-1920)──樟腦、泰雅與叭哩沙平原〉(臺 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頁 3-5。
待等管道來宣撫生蕃,試圖與原住民建立友誼;更長期的目標,是引導原住民成 為興辦中的樟腦事業之勞動力來源。9
王學新的〈論日治初期花蓮地區太魯閣番綏撫策略〉(1997)10亦顯示出日 治初期,既不瞭解蕃地情況、又尚未與原住民建立接觸管道之際,行政官僚「進 入蕃地」的困難重重,即使是出於和平友好的目的,欲進入原住民的勢力範圍 內,仍然必須要通事或蕃婦的中介。
然而,位於殖產部門下的撫墾署,推動事業的過程困難重重。張旭宜〈臺灣 原住民出草慣習與總督府的理蕃政策〉(1995)認為,在總督府對蕃政策由綏撫 轉向討伐的過程中,「禁絕高砂族的首狩慣習」是策劃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同時,張旭宜亦認為,原住民和總督府在首狩與禁首狩之間的拉扯,最能代表總 督府的政治力和原住民傳統勢力之間的抗頡關係。11
王學新〈日據初期宜蘭地區「番害」之研究〉(1999)以實際的區域研究支 持了以上說法,該文整理宜蘭地區自 1895 年至 1903 年「蕃害」的發生頻率,認 為嚴重的「蕃害」拖延到了一切山地事業的推動,也對山地、平原的邊區治安造 成威脅,使得撫墾署的「撫蕃」效果甚微,總督府對原住民的態度才日趨強硬,
以至於撫墾署於 1898 年廢止。12除此之外,該研究亦回應了藤井志津枝認為總督 府轉向「討蕃」方針的主要原因,是漢人反抗勢力在 1903 年後大致討平的觀 點。
撫墾署制度的終止,表示臺灣總督府對原住民的態度轉為強硬。1900 年 2 月,總督兒玉源太郎於殖產協議會上表示必須「絕不能以如此緩慢之姑息手段,
9 王世慶,〈日據初期臺灣撫墾署始末〉,收錄於《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
1994),頁 475-546。原文刊載於《臺灣文獻》38:1(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7),頁 203-243。此文根據總督府的檔案,整理了撫墾署在 1896 年到 1898 的行政沿革。
10 王學新,〈論日治初期花蓮地區太魯閣番綏撫策略〉,《臺灣文獻》48:4(南投: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1997.12),頁 71-98。
11 張旭宜,〈臺灣原住民出草慣習與總督府的理蕃政策〉,頁 3。
12 王學新,〈日據初期宜蘭地區「番害」之研究〉,《臺灣文獻》50: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 會,1999.06),頁 147-181。另可參考張旭宜,〈臺灣原住民出草慣習與總督府的理蕃政策〉
(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該研究討論了原住民的首狩習俗對總督府 施策的影響。
應盡速銳意絕減一切前途之障礙」。13之後北部蕃地邊界開始設立防蕃機關、增 設隘勇、封鎖蕃界。1903 年,南庄事件之後的官制調整,更確立了由警察部門來 主導「蕃人」與「蕃地」的事務。
鄭安晞〈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2012)14,利用 GIS 系 列繪製地圖,依照地域呈現隘勇線與「蕃界」的位置關係,並將隘勇線的發展成 為六階段。1902 年南庄事件後,警察本署將即存的隘勇線全部納入官方的管理,
並開始擴張包圍,1904 年後,開始力行「隘勇線推進」的策略。另外,林一宏、
王惠君合著的〈從隘勇線到駐在所:日治時期李崠山地區理蕃設施之變遷〉
(2007)15亦詳細敘述了「五年理蕃計劃」實施後,為了推進隘勇線,臺灣總督 府於桃竹山區取得制高點李崠山的詳盡過程。
由以上簡略的整理中,可以看見臺灣總督府的蕃地政策,有著從「綏撫」轉 向「威壓」的趨勢。然而,雖然警察部門逐漸接管蕃地事務,在日治初期資源及 人手尚未到齊的狀態下,對於「蕃害」也無法一味膺懲,只能以「隘勇線推進」
的政策包圍蕃地,以封鎖的政策,讓原住民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主動歸順。這樣 的狀況持續到 1909 年國會通過佐久間左馬太「五年理蕃計劃」的預算,各種條 件備齊,才得以對蕃地進行大規模的鎮壓。
二、「控制」的雛形:介入物品流通網絡
山地與平地的交換活動,逐漸成為原住民政策研究中受到關注的主題。邱馨 慧就讀人類學碩士班時發表〈被殖民脈絡下山地與平地交換活動的初探──以日 本時代高雄州潮州郡的赤山交換所為例〉(2002)16一文,以田野調查搭配《理 蕃誌稿》資料,建構出南臺灣山地與平原地帶以物產交換為中心的族群關係史,
指出交換所除了提供交換空間之外,亦擔負著國家的管制與教化目的,必需品
13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理蕃誌稿 第一卷》, (東京:靑史社,1989),頁 156。
14 鄭安晞,〈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 50 期(桃園:
中央大學文學院,2012.04),頁 131-208。
15 林一宏、王惠君,〈從隘勇線到駐在所:日治時期李崠山地區理蕃設施之變遷〉,《臺灣史研 究》第14 卷第 1 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頁 71-137。
16 邱馨慧,〈被殖民脈絡下山地與平地交換活動的初探──以日本時代高雄州潮州郡的赤山交換 所為例〉,《屏東文獻》第5 期(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02.05),頁 3-22。
「鹽」經由交換所經由平地流入山地的同時,理蕃脈絡下的文化品亦同時流入山 地。
洪維晟〈近代臺灣山地與平原的交換(易)活動初探──以屏東萬金庄為 例〉(2010)17延續了邱馨慧的邊區觀點與區域方法論、以及中村勝承襲自法國 地理學者 Roderick Peattie 的「山腳部交界論」18,將屏東平原沿山地帶視為一個 文化整體與歷史單位,探討山地與平原交界的文化流通地帶,如何在政府力量介 入後,產生了一系列的轉變。
王學新〈從日治時期竹苗地區的蕃產交易來探討當時的原客關係〉(2003)
19探討竹苗地區的原客交界地帶,透過「打青」與「埋石」等和親儀式,建立起 原客之間的友誼關係,並且於關係穩定時進行物資的流通;到了隘勇線推進之 後,蕃產交易由國家控制,與客藉人民脫離關係之後,民庄與蕃界的關係才被區 隔開來。另外,王梅霞〈從「交換」看族群互動與文化再創造:日治初期苗栗地 區泰雅族的研究〉(2009)20也視「交換」為一個整合社會的機制,藉此探討原 漢之間如何透過和親儀式「打青」和「埋石」形成一個漢蕃之間可以進行交換或 合作的網絡,並且外來物資如何被轉化為泰雅族社會文化脈絡的一部分。
上述研究皆由「區域」的觀點出發,探討某一山地平原交界地域自清代以來 逐漸形成了一個自主的物品交換空間,由於臺灣總督府的介入,該空間之主體性 發生轉變。然而,臺灣總督府的介入機制到底是什麼,又為何要介入呢?
美國學者 Paul D. Barclay 有一系列關於臺灣總督府初期的蕃地經營的研究,
其中〈蕃產交易所に於ける「蕃地」の商業化と秩序化〉(2005)21一文認為日 治初期總督府與原住民接觸的基本模式,奠定於 1869 年李仙得與卓杞篤在恆春
17 洪維晟,〈近代臺灣山地與平原的交換(易)活動初探──以屏東萬金庄為例〉,《臺灣史學 雜誌》第8 期(臺北: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2010.06),頁 42-61。
18 中村勝,《臺湾高地先住民の歴史人類学:清朝‧日帝初期統治政策の研究》(東京都:緑蔭 書房),2003,頁 40-46。
19 王學新,〈從日治時期竹苗地區的蕃產交易來探討當時的原客關係〉,《臺灣史學雜誌》第 2 期(臺北: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2006.12),頁 167-194。
20 王梅霞,〈從「交換」看族群互動與文化再創造:日治初期苗栗地區泰雅族的研究〉,《考古 人類學刊》第71 期(臺北:考古人類學刊編輯委員會,2009.12),頁 93-144。
21 ポール.バークレ(Paul D. Barclay),〈蕃產交易所に於ける「蕃地」の商業化と秩序化〉,
《臺灣原住民研究》第9 號(東京:風響社,2005),頁 70-109。
的見面。1874 年牡丹社事件發動前夕,日本陸續派出具有冒險家精神的官員進入 臺灣的蕃地,借由物品贈與和酒食招待與原住民進行「禮物外交」。而這種「禮 物外交」的方針被日治初期的撫墾署官員繼承、吸收,成為早期蕃地統治的中心 原則,然而很快地,無論是在地官僚或是中央官員,立刻就對這種模式產生了質 疑。
“‘Gaining Trust and Friendship’ in Aborigine Country: Diplomacy, Drinking, and Debauchery on Japan’s Southern Frontier”(2003)22一文則以原住民的飲酒文化切 入點,敘述早期透過「酒食交換」與原住民建立友誼的方法,在人類學家建構
「蕃情」系統認知的同時,產生了性質的轉變;以及撫墾署官員在與原住民接觸 時累積的「落後」觀感,影響了臺灣總督府對原住民的「撫育」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Barclay 強調日本人與原住民建立最早接觸的探勘時期,互贈 物品、交換酒食等行為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並且更一步指出兩者的早期接觸 類似平等的「外交」。受此觀點的啟發,本文進一步關心的問題是,倘若日本人 對原住民的早期印象,來自這些「探險家」的見聞,那麼,初期政策的形成,是 否建立在這個模糊、甚至有所投射的認識基礎上?而這樣的政策一旦推行,會遇 到什麼問題,又該如何因應呢?
第三節 章節安排
本文聚焦在日治初期蕃地經營的方針摸索,探討日本人對臺灣山區的自然與 人文環境,從最初一無所知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認識與控制之歷程。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問題意識與研究史回顧。
第二章探討日治初期「撫蕃」方針的緣起與背景。在日本人與臺灣原住民尚 未深入互動的時期,究竟是什麼樣的少數人經驗,建構了日本人對臺灣原住民的 認識框架,並且將贈禮、共同飲酒、誠信互動視為與原住民往來的核心要素。而 這批少數探險家使用的有效外交手段,如何在臺灣總督府建制之後,被轉移到基 層的蕃地行政單位中,成為行政制度的一部份。
22 Barclay, Paul D., “‘Gaining Trust and Friendship’ in Aborigine Country: Diplomacy, Drinking, and Debauchery on Japan’s Southern Frontier.” Social Science Japan Journal, 6:1 (2003), pp. 77-96.
第三章討論「蕃地蕃人事情」是在什麼樣的行政架構下被視為調查的對象。
在進入蕃地實屬困難的條件下,臺灣總督府官員透過行政網絡的調查機制,匯聚 出來的「蕃情」具有什麼樣的性質?而究竟是什麼樣的「蕃情」認識,能幫助臺 灣總督府掌握臺灣的山地?
第四章重點在呈現 1900 年前後,在什麼樣的時空脈絡下,「隘勇線推進」
成為與蕃人對峙時的主要手段;而封鎖、管制山區的物資流通,在此時期中扮演 什麼樣的角色?
第五章為結論。
第二章 日 治 初 期 「 撫 蕃 」 方 針 的 摸 索 與 建 立 ( 1895- 1898)
第一節 「禮物外交」模式的經驗來源
一、李仙得與羅妹號事件
美國學者 Paul D. Barclay 認為,日治初期總督府官員與原住民接觸的基本模 式──惠賜禮物與招待酒食,源自於 1869 年,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23與琅𤩝下 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24在恆春的會面經驗。25
1867 年 3 月 9 日,美國商船羅妹號(the Rover)從汕頭開往滿洲的路途中,
被暴風吹到臺灣南端,在水母岩(今恆春鎮鵝鑾鼻南方海面)觸礁,船員於獅龜 嶺26一帶登陸,該地當時屬於琅𤩝下十八社的龜仔角社之勢力範圍(今恆春鎮社 頂)。船員上岸後遭受原住民攻擊,僅有一名廣東籍水手成功逃至打狗,此為
「羅妹號事件」(另稱「羅發號事件」)。
消息傳出後,時任美駐廈門領事李仙得於1867 年 4 月前往臺灣,拜會臺灣道 吳大廷與臺灣鎮總兵劉明燈等人,要求中國政府懲處當地原住民。之後,李仙得 決定在離臺前實地訪察,一方面是確認中國政府是否依約懲處當地原住民;另一 方面是蒐集當地情報,以便日後美國需親自報復時使用。他搭乘美國輪船勘察車 城和南灣27四周,判斷原住民和西海岸的漢人居民或「混生」之間有密切交流,
23 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 (1830-1899),另有漢名作李讓禮、李善得。法裔美國人,曾參與 美國南北內戰。1866 年被葛蘭特總統征召,擔任美國駐中國廈門領事,管轄五個港口城巿:廈 門、雞籠、臺灣府、淡水和打狗。1872 年轉任阿根廷使館,過境日本橫濱時,與日本外務卿副 島種臣會面,被延攬擔任日本遠征臺灣計劃的顧問。1874 年退休後長居日本,曾以私人身份協 助進步黨黨魁大隈重信;1890 年接受朝鮮政府禮聘,成為內政部和國王官內省顧問。1899 年於 漢城去世。以上參考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南台灣踏查手記》,Robert Eskildsen 英編,黃怡譯(臺北:前衛,2012),頁 19-22。
24 卓杞篤(Tauketok,或 Tok-e-tok、Tokitok,拼法不一),清治後期為豬朥束社大頭目,統領瑯 𤩝下十八社。
25 ポール.バークレ(Paul D. Barclay),〈蕃產交易所に於ける「蕃地」の商業化と秩序化〉,
《臺灣原住民研究》第9 號,頁 70-109。原文使用的詞彙是「恵与及び饗応」。
26 位於今恆春鎮的社頂自然公園內。
27 指今恆春半島東南方之鵝鑾鼻至西南方之貓鼻頭間的海灣。參中華民國內政部「臺灣地區地名 查詢系統」。
原住民的武裝與補給皆由西海岸住民提供,因此必須先對西海岸住民施壓、取得 他們的協助,才有可能以武力降服原住民;然而,美國亞州艦隊的司令柏爾
(Henry Haywood Bell)並未立刻接受李仙得的建議,而是於 1867 年 6 月直接前 往羅妹號事發地點,攻打龜仔角社。這支艦隊在試圖登陸時,亦遭遇原住民火力 強大的嚴密防守,最後只好撤退。28
李仙得旋即於 9 月再前往臺灣,要求臺灣府出兵征伐原住民,最後,臺灣鎮 總兵劉明燈同意出兵南下。9 月 10 日,清廷軍隊由臺灣府(今臺南)出發,到達 枋寮之後暫停紮營,等待開通枋寮到車城的山路。29紮營期間,李仙得認識了已 數次進入南臺灣、熟悉當地方言的英商必麒麟30,聘其為通譯。抵達車城之後,
1867 年 10 月,在必麒麟的協助下,李仙得成功與琅𤩝下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於 南岬(今鵝巒鼻燈塔所在位置)會面,訂下「南岬之盟」──卓杞篤向李仙得說 明:之所以殺害白人,是因為他們的祖先曾經遭受白人殺害,只有三個人活下 來,因此後代便盡可能復仇;隨後卓杞篤同意友善對待外國的船難者,只要在靠 岸前揚起紅旗,便能上岸補給,不會遭到殺害。31
為了確認協約的效力,1869 年 2 月 25 日,李仙得連同必麒麟、南臺灣海關 稅務司滿三德(I. Alexander Man, r. 1866-1867)等人再次進入南臺灣,於射麻里 社32與卓杞篤二度見面,再度確認協約,並將協約內容寫成文字紀錄。33會面時,
李仙得送給卓杞篤 180 碼的紅色羽緞、一把小手槍、一支已無法使用的單管獵 槍、一支矛、象牙小望遠鏡及盒子、一些玻璃珠、若干戒指、手鐲以及一箱琴 酒;卓杞篤顯然非常感動,向李仙得說:「如果你帶這些來買通我,那就多費心 了,因為我是說話算話的;但如果這些禮物是表徵我們的友誼,那麼我會愉快的
28 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南台灣踏查手記》,頁 43-48。另外,柏爾於 7 月 17 日寫 給李仙得的信中提到:「他們的武器是閃亮的滑膛槍,不見任何人手持弓箭。」
29 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南台灣踏查手記》,頁 50-57。
30 必麒麟,William A. Pickering (1840-1907),又譯畢麒麟。1863 年隨首任安平海關稅務司 W.
Maxwell 抵臺,隔年成為打狗的海關檢查員,1865 年改調安平海關,1866 年離開海關署,進入 設在打狗的天利行(隨後被怡記洋行併購)。必麒麟在臺灣期間大量收購樟腦,使英國商人與 清廷官員關係陷入緊張,成為樟腦戰爭的導火線。1870 年離開臺灣,著有《歷險福爾摩沙》
(Pioneering in Formosa, 1898)。以上摘自台灣大百科「必麒麟」詞條。
31 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南台灣踏查手記》,頁 60-94。
32 今屏東縣滿州鄉永靖村。參「臺灣地區地名查詢系統」。
33 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南台灣踏查手記》,頁 106-119。
接受。」34此次會面採用的「禮物外交」模式,即為前文所述,美國學者 Paul D.
Barclay 認為日本官員與原住民接觸時,所效法的經驗來源。35
李仙得與卓杞篤的「禮物外交」,特色在於雙方的地位平等──兩個人各自 代表自己所屬的團體、以及團體的利益,從李仙得籌備見面的過程,亦可發現李 仙得試圖營造一個對等互動、「誠心誠意」的交流,包括約定見面的流程、見面 時不帶武力、簽訂平等且有效力的合約等等。在後續的章節中,本文將討論自牡 丹社事件到日治初期,日本官員與臺灣原住民會面時,如何在表面上繼續維持
「誠心誠意」的交流形式,但在「統治者-被統治者」的結構下,與此次會面相 比,雙方的地位落差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二、日本官員與原住民的最初接觸──牡丹社事件
1871 年 11 月,琉球宮古島的兩艘船隻出航,到那霸中山府納貢後,起程回 宮古島,途中遭遇颱風,僅一艘船回到故鄉,另一艘船輾轉漂流到臺灣恆春半島 的八瑤灣,上岸人數為 66 人。這些人上岸之後,進入高士佛社36,被帶到頭目家 中。據當地的排灣族耆老華阿財先生以「部落觀點」說明:雖然是誤入領域的外 人,但稍早已經喝了族人家中的水,就不再是敵人;然而,在語言不通的文化情 境下,雖然族人供應地瓜粥讓琉球難民充飢,卻又強行剝取對方的衣物,琉球人 深感恐怖,趁高士佛社人外出打獵時,逃離頭目家;高士佛社人擔心部落位置暴 露,立刻追出,並通知牡丹社支援;逃走的琉球難民中,其中 54 位被追上的高 士佛社人殺害,其頭顱遭後來經過的牡丹社人砍下;另有 12 人由客家商人鄧天 保帶到保力庄庄長楊友旺家中,楊友旺以牛、豬、布匹向追來的牡丹社人談判,
換得12 人性命。此 12 人留在楊友旺家中調養 40 多天後,翌年才被送回琉球。37
34 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南台灣踏查手記》,頁 119。
35 ポール.バークレ(Paul D. Barclay),〈蕃產交易所に於ける「蕃地」の商業化と秩序化〉,
《臺灣原住民研究》第9 號,頁 70。
36 今屏東縣牡丹鄉高士村。參「臺灣地區地名查詢系統」。
37 舊說咸認為琉球難民為牡丹社人所殺,然而近年「部落觀點」逐漸受到重視,漸漸有了不同的 聲音,文中引用為高士村(即高士佛村今址)的排灣族文史工作者華阿財先生之觀點。高德 義;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09/07/03)。[華阿財先生論述牡丹事件及個人 生 命 史 ] 。 《 數 位 典 藏 與 數 位 學 習 聯 合 目 錄 》 。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2/32/3e.html(2013/05/22 瀏覽)。2010 年,國史館臺灣 文獻館研究員意外發現一份名為〈元鳳山縣內森林植物採取調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
1872 年 5 月,擔任駐清公使的柳原前光得知此事,立刻電報通知明治政府;
38幾天後,琉球駐派官吏將難民的筆錄上呈鹿兒島,再由鹿兒島縣參事入京,向 外務卿副島種臣奏請「問罪」臺灣。39副島種臣雖然贊成問罪臺灣,然而必須先 查明臺灣蕃地所屬問題;恰巧李仙得正卸職返美,途經日本橫濱,美國駐日公使 德隆(C. E. De Long)向副島種臣建議由李仙得來向臺灣原住民交涉,並告知臺 灣「為膏腴之地。盛產米、砂糖、芋頭等、以及礦山亦有數處。……該地雖然清 國管轄之地,但由於其政令不行,故先占者可先得。」40
副島種臣隨即與李仙得見面,於 1872 年的 9 月 24 日與 26 日分別有兩次對 談,11 月聘其為日本外務省准二等官。李仙得除了與副島種臣商議策略、建立日 本出兵之理論基礎、提供地圖與情報外,亦強調臺灣原住民「其種族重正直,若 我方正直以待,就絕不會以暴力相向。但若如清國般應對時,任何事也作不成。
我曾與眾平民相接觸,其為非常溫和之種族,一直致力於漁業。性情剛直,令人 佩服的是其非常遵守約定。」41
1873 年 2 月,副島種臣任全權大使,出使北京,開始交涉琉球與臺灣蕃地之 問題。42然而,在此之前,早在 1871 年水野遵留學清廷期間,副島種臣便命其進 入臺灣採察蕃情;水野遵在 1879 年寫成的回憶錄《臺灣征蕃記》中提到:1871
纂》,V09842/A017)的調查報告,乃是 1898 年枋山憲兵駐地的憲兵曹長朝比奈金三郎利用公 務餘暇,對此事件進行調查,文中若干細節印證了華阿財先生的口述,不過該文亦呈現高士佛 社、牡丹社、以及當地漢人等不同群體,援救漂流難民時的利益衝突,以及楊友旺救援琉球難 民的詳細經過。參陳文添,〈臺灣總督府檔案所見牡丹社事件新史料──琉球人漂抵臺灣的經 過〉,臺灣文獻別冊32(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10.03),頁 21-33。
38 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征臺記事:牡丹社事件始末》,陳政三譯(臺北:台灣 書房,2008),頁 34。
39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黃得峰、王學新譯,《牡丹社事件史料專題翻譯(二):處蕃提要》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頁 61。
40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牡丹社事件史料專題翻譯(二):處蕃提要》,頁 73-74。
41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牡丹社事件史料專題翻譯(二):處蕃提要》,頁 79。
42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誌(下)》(臺北:南天書局,1994),頁 173-174。該處亦記載道:
「此間樺山資紀、水野遵、黑岡季備、福島九成、兒玉利國、田中綱常、成富清風等前後奉臺 灣視察的密令,旅行南北各地。」然而文句中時間不明,難以逐人討論,本文僅就樺山資紀與 水野遵的紀錄討論。
年 4 月末,他由香港進入淡水,在港口遇見黑岡季備,亦是為了採查蕃情,由上 海來到臺灣。43
同年5 月 23 日,水野遵進入大嵙崁(今大溪一帶),見到兩名蕃女,水野遵 表達希望對方能帶他進入蕃社,蕃女搖頭表示會有危險,水野遵只好改口:「明 早如能在汝等周旋下促使酋長前往此處,我們將準備很多的赤布(蕃人對赤色情 有獨鍾)予以饋贈。」44隔日,酋長與 50 名生蕃果然前來會面,水野遵依約贈與 紅布、玻璃、小珠、小刀等,又饋贈一盒火柴給蕃女。45在這一場會面中,「禮 物」扮演了吸引蕃人離開蕃社,前往指定場所見面的誘因。
1873 年,水野遵以海軍省譯官的身份,再次來到臺灣協助調查,並且與陸軍 少佐樺山資紀在 1874 年 3 月 15 日到 4 月 22 日之間,一起從打狗(今高雄)出 發,踏查臺灣的南部蕃地,走陸路回到北部淡水,然後兩人分道而行,再從打狗 一起參與征臺軍對南部蕃地的征討行動,過程中兩人留下《日記》46與《臺灣征 蕃記》兩份重要史料,其中觀察原住民風俗慣習,分析清政府與原住民之間的仇 恨來源,相當程度地影響、建構了日本人對原住民的最初認識。47
樺山資紀來臺調查的日記中,詳細記載了以贈禮、宴請等方式,與生蕃建立 友誼的過程,例如:1874 年 9 月 23 日,當時為陸軍少佐的樺山資紀進入蘇澳港 附近的熟蕃部落,與嫁入當地的生蕃婦女交流融洽,約好四天後安排與南澳生蕃 的酋長見面,約成之後,不但贈與禮物,還在廣場設宴款待眾人。48停留平地的
43 水野遵,《台灣征蕃記》,收錄於林呈蓉,《水野遵──一個台灣未來的擘畫者》,林呈蓉譯 註(臺北:台灣書房,2011),頁 173-174。
44 水野遵,《台灣征蕃記》,收錄於林呈蓉,《水野遵──一個台灣未來的擘畫者》,林呈蓉譯 註,頁175。
45 水野遵,《台灣征蕃記》,收錄於林呈蓉,《水野遵──一個台灣未來的擘畫者》,林呈蓉譯 註,頁177。
46 根據林呈蓉,〈樺山資紀「日記」與水野遵「台灣征蕃記」的史料價值與意義〉,《台灣史料 研究》20(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3),頁 156-177:樺山的日記以鉛筆 細字寫在隨身記事本上,難以判讀,必須從後人的傳記材料,接觸到史料的原始內容。
47 林呈蓉,〈樺山資紀「日記」與水野遵「台灣征蕃記」的史料價值與意義〉,《台灣史料研 究》20,頁 156-177。
48 藤崎濟之助,《樺山資紀蘇澳行》,林呈蓉譯註(臺北:玉山社,2004),頁 55。
數天,樺山資紀四處探訪,產生了未來應開鑿蘇澳、南澳間道路的想法,立刻與 熟蕃研究招徠生蕃的策略。49
數天後,南澳蕃酋長率眾下山,但因清廷官吏介入,樺山資紀未能成功見 面,遂於 10 月 2 日帶著 10 名漢人護衛、由生蕃女嚮導,直接進入約定的熟蕃部 落見面,樺山資紀送上準備好的豬隻兩頭、酒壺、鹽、赤洋布,生蕃當場宰殺豬 隻,以鹽烹煮,樺山資紀亦取出由蘇澳帶來的燒酎,雙方立刻開始宴會。50生蕃 喜歡紅布是日本人已知的常識;然而食鹽似乎是樺山資紀在會面前幾天臨時購買 的,很有可能是和熟蕃商議時,打聽出來的情報。
隔天,樺山資紀邀請蕃人登上停泊於南方澳的船,沒想到蕃人暈船,為此感 到沮喪,樺山資紀於是轉動音樂盒來引起注意,隨後亦送出此音樂盒;登陸之 後,又將約定贈送的食鹽分配給每個人,以及手帕和燒酎一壺。該天日記中寫 到:「生蕃停留三天所花的費用,在金十元左右。對於開鑿山中通路以為交通大 計一事,情勢看來好像不會太難……」推敲其意,是說以贈禮的方式招徠生蕃,
花費的成本和武力征服相比甚為低廉,又可成功和其建立友好關係。51
牡丹社事件前後,日本人與臺灣原住民有了接觸的經驗;至日清戰爭時期,
致力向現代化前進的日本更加重視實地調查,於 1891 年派出日本駐福州領事上 野專一來臺,收集地理、產業等情報。任務完成後撰成《臺島視察復命》共四 號,其中第 4 號〈臺島生蕃風俗〉記錄了進入大嵙崁地區的親身見聞,上野專一 認為籌備賞賜用的禮物(原文做「惠與品」)是進入生蕃界的要務,並且主張對 不同地位的原住民平等分配贈物。52
為樺山資紀作傳的蘇澳郡守藤崎濟之助認為:「少佐之所以能巧妙操控蕃 人,並非玩弄策術,也非善用機會,而是完全以『信』驅使他們、以『德』感召 他們的結果……」53很明顯地,藤崎濟之助寫作傳記的時間是 1926 年,其看待樺
49 藤崎濟之助,《樺山資紀蘇澳行》,林呈蓉譯註,頁 62-64。
50 藤崎濟之助,《樺山資紀蘇澳行》,林呈蓉譯註,頁 72-78。
51 藤崎濟之助,《樺山資紀蘇澳行》,林呈蓉譯註,頁 79-80。
52 上野專一,《臺灣視察復命》(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治 27 年抄本景印,1985),頁 87-109。
另參ポール.バークレ(Paul D. Barclay),〈蕃產交易所に於ける「蕃地」の商業化と秩序 化〉,《臺灣原住民研究》第9 號,頁 74。
53 藤崎濟之助,《樺山資紀蘇澳行》,林呈蓉譯註,頁 119。
山資紀行動的觀點,已經與該時代的「撫育」精神融合,相當強調行動者的美德 與誠意;然而,樺山資紀深入臺灣蕃地是為了取得情報、觀察原住民的狀態,雖 然以日本人的身份,要盡可能地使原住民對日本人抱有好感,但又同時必須表現 一個探險家的風度,其身份既不像李仙得代表西方世界與蠻族談判那麼隆重,又 不像日後撫墾署官員代表國家地方官立場推動政策一樣,必須小心拿捏「撫育」
與「統治」的平衡。
探勘蕃地的過程中,樺山資紀與水野遵觀察到許多清末撫墾局與原住民之間 的衝突,例如《臺灣征蕃記》第二回中提到:
生活對清廷人仇恨極甚的原因在於,前些時日清廷人曾欺悔生蕃,他們把 西洋人所帶來的物品佯裝是要饋贈給生蕃,把生蕃從山裡騙出,再出其不 意地從四面圍襲,擒捉生蕃三人。……理由是後日若想從生蕃那裡換回被 囚之人時,即可展開談判。54
雖然如此,清末撫墾局的體制,似乎還是被視為日治初期與原住民接觸的重要參 考之一。臺灣總督府建制之後,立刻要求臺北縣陳報撫墾局狀況,臺北縣於 1895 年 7 月 20 日的陳報中,相當肯定清末撫墾局在撫育、教化方面的成效;55此報告 的內容,直接整份引用在水野遵 1895 年 9 月 22 日發布的〈臺灣行政一班〉中,
可見其重要性。
另外,李仙得、樺山資紀、或水野遵等人深入蕃地勘察的「見聞」,最後都 寫成文字流傳,成為外界對蕃地的「第一印象」,他們都觀察到生蕃敵視漢人、
卻和外國人友好的現象,他們自己也都順利以類型的方法和生蕃融洽往來。日後 成為臺灣第一任總督與民政長官的樺山資紀、水野遵兩人,他們對生蕃的觀察與 想像,直接被置入總督府由中央發出的公文內容,也形成了各級官員對蕃地的
「第一印象」,甚至成為直接與蕃人接觸的第一線官員,賴以參考的「指南」。
因此,本文認為,樺山資紀與水野遵效法李仙得的接觸模式,從而建立起和生蕃
54 水野遵,《台灣征蕃記》,收錄於林呈蓉,《水野遵──一個台灣未來的擘畫者》,林呈蓉譯 註,頁176。
55 1895 年,〈撫墾局狀況臺北縣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以下簡稱《公文類纂》),
V00035/A006。
融洽相處的親身經驗;而這些良好印象的存在,對日治初期「撫蕃」方針的形 成,有直接的影響力。
第二節 初期「撫蕃」行政的確立
關於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的「綏撫」政策,藤井志津枝將其定義為「以『殖 產』為最終目的的懷柔政策」56;王學新、張旭宜等人則針對宜蘭和花蓮做了較 細緻的研究,從「治安」的角度切入,討論「綏撫」政策在日治初期的必要性,
57相當程度上,補充說明了藤井志津枝的論點。而王學新、沈瑋瑋的〈日治初期
(1895-1903)宜蘭廳的理蕃政策〉強調「撫蕃」與「防蕃」會造成互相矛盾的結 果,因此宜蘭廳一方面認為「誇耀武威並不合綏撫之道」,另一方又遭遇到「若 不利用武力則甚難推行綏撫工作」的困境。58
關於「綏撫」與「威壓」之間的辯論關係,本文的觀點是:日治初期的「綏 撫」政策,的確是某種現實考量下的權宜之計,然而,「綏撫」之所以被認為能 夠有效地「馴服蕃人」,則來自樺山資紀與水野遵的「生蕃經驗」;之後,為了 宣示臺灣總督府政權成立,各地知縣紛紛會見生蕃,在「最初會見」的過程中,
更加強化了「綏撫」是有效手段的信心,進而確立了初期以「撫育」為行政原則 的基調。
一、日本領臺初期的「綏撫」方針
北村嘉惠在《日本植民地下の台湾先住民教育史》中指出:樺山總督最早的 治臺方針訓示,是在明治 28 年 5 月 27 日,發表於琉球中城灣的船上,被《理蕃 誌稿》摘要之後,成為「理蕃誌」的第一筆內容:
雖然臺灣是帝國的新版圖,但尚未成為沐浴我等皇化之地;且在東部地區 有蒙昧頑愚之原住民割據,故抵達臺灣後,應懷愛育撫字之心對待,使其
56 藤井志津枝,《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頁 1。
57 王學新,〈論日治初期花蓮地區太魯閣番綏撫策略〉,《臺灣文獻》48:4,頁 71-98。張旭宜,
〈臺灣原住民出草慣習與總督府的理蕃政策〉,頁50-51。
58 王學新、沈瑋瑋,〈日治初期(1895-1903)宜蘭廳的理蕃政策〉,收錄於王學新編譯,《日據 時期宜蘭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以下簡稱《宜蘭史料彙編》)(南投:省文獻會,
2001),頁 560。
感受皇上覆載之仁而有悅歸之心,但亦要恩威併行,以免有所狎侮行為。
59
歷來研究者承襲《理蕃誌稿》,將文中的「愛育撫字」視為 50 年來臺灣總督府 對原住民支配的基本方針;然而──究其前後文,樺山總督相當強調恩威併行,
對抵抗者加以掃蕩,對歸撫者施以「愛育撫字」。60
為了在政策展開的現實情況下重新討論原住民的教育史,該書以「『殖產』
與『治安』之間」為章名,討論「綏撫」和「武力」之間的關係。北村嘉惠從
「創設臺灣警察」一事切入:1895 年 6 月始政式之後,民政局內務部提議在全島 配置1700 名巡查、170 名警部,在最初的構想中,特別安排巡查 200 名、警部 20 名,專門從事「感化生蕃」;然而,8 月起臺灣總督府實施軍政,主力放在臺灣 守備隊與憲兵隊等戰時編制,總督府又針對軍事制壓後的地方行政,重申警察的 重要性,以此論點得到伊藤博文的支持。10 月開始活動的臺灣警察,僅有巡查 700 名、警部 70 名,這樣的人數限制,不足以實施原本「感化生蕃」的構想。61
北村嘉惠強調,總督樺山資紀於8 月 26 日發布的〈生蕃綏撫ノ訓示〉:
……若欲拓殖本島,非先馴服生蕃,而如今會遇此際。但若使生蕃視我為 本島人、支那人時,我本島之拓殖之業,必遭莫大障礙。故本總督專以
「綏撫」為主,欲於後日收其效果……62
一方面來自上述警力人員緊縮的背景,另一個必須納入考慮的因素是:日本軍自 8 月起將戰線推至新竹,在往南推進的過程中,希望迴避與山麓地帶原住民的衝 突,以免損及未來「拓殖」的利益。63
二、「綏撫生蕃」──臺灣總督府宣示在臺政權成立
樺山總督發出〈生蕃綏撫ノ訓示〉之後,率先命令臺北縣知事「會見」大嵙 崁地方的「生蕃」;在此之前,臺北縣知事田中綱常自 8 月起便著手勘察出張所
59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理蕃誌稿 第一卷》,頁 1。
60 北村嘉惠,《日本植民地下の台湾先住民教育史》(東京:北海道大学出版会,2008),頁 11- 14。
61 北村嘉惠,《日本植民地下の台湾先住民教育史》,頁 35。
62 1895 年〈生蕃綏撫ノ訓示〉,《公文類纂》,V00004/A022。
63 北村嘉惠,《日本植民地下の台湾先住民教育史》,頁 36。
設置的地點,當時在大嵙崁守備隊的陪同下,已和草嶺山一帶的原住民有過接 觸。649 月 2 日,臺北縣向總督府發出設置出張所的申請,之後,田中綱常與殖產 部長橋口文藏等人由縣廳出發,經桃仔園(今桃園臺地北部)進入大嵙崁,打算 正式宣撫當地生蕃。
臺灣總督府職員和「生蕃」正式的「最初會見」,發生在1895 年 9 月 8 日。
根據田中綱常陳報總督府的報告可知:一行人於 9 月 2 日傍晚抵達出張所位置,
立刻招來通譯,打聽蕃情,開始準備見面,卻因天候不佳而等候數日,到了 9 月 7 日,天氣放晴,才得以派遣通事入山催促生蕃前來會面;9 月 8 日下午三點,角 板山社與舌蚋笋社等 19 人終於出現。田中知縣先請每人抽煙,透過通事的翻 譯,和眾人傳達善意,然後賜酒,出示總督府告示,宣告現在臺灣已成為日本領 土,曉諭眾人向日本天皇盡忠。隨後,角板山社頭目阿卡烏向日本人表達善意,
與田中綱常共杯同飲,社眾們見之大喜。以上是總督府建立統治之後,向臺灣原 住民首次「宣示」其政權成立。
眾人告別前,將帶來的紅布、小刀、洋酒平均分配給眾人,離開時卻感到社 眾「依依不捨」,半數原住民要求前往大嵙崁,因此帶回十人過夜。晚上借用清 代的舊撫墾局的場地設宴款待,宴席上,頭目以歌聲表示友好,田中綱常趁機邀 請眾人到臺北晉見總督,但原住民們表示社內僅存老幼,不能離家太久,口頭約 定以後再去拜訪。65
以上為田中綱常陳報總督府的會見內容,文中呈現一片和睦光景。殖產部長 橋口文藏另有一份覆命書紀錄此事,雖然對接觸經過的描述大同小異,不過橋口 文藏的報告書對日本方的人員,紀錄了比較詳細的人數,整理如下表:66
表1 大嵙崁會面之日本方人員
人員 人數
臺北縣知事田中綱常與屬官 3 人
殖產部長橋口文藏與屬官 3 人
64 1895 年〈大嵙崁出張所執務并民情報告(臺北縣)〉,《公文類纂》,V00023/A020。
65 1895 年〈大嵙崁生蕃會見臺北縣知事報告〉,《公文類纂》,V00035/A007。譯文參王學新編 譯,《日治時期臺北桃園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之一:理蕃政策》(以下簡稱《臺北桃園史料彙 編》)(南投:臺灣文獻館,2011),頁 240-243。
66 1895 年〈大嵙崁生蕃會見殖產部長報告〉,《公文類纂》,V00035/A008。譯文參王學新編 譯,《臺北桃園史料彙編》,頁244。
大嵙崁守備隊渡邊少佐及軍官數名 推估10 人以下 士兵 40 餘人
臺北縣大嵙崁出張員 3 人
另外雇入之生蕃通事 1 人
約60 人
日本方面人員將近 60 人,是生蕃人數的三倍。北村嘉惠在《日本植民地下 の台湾先住民教育史》一書中討論了地方長官與原住民「會見」時的武裝,認為 在軍隊包圍的情況下,日本官員逐一聽取生蕃全員的姓名、年齡、出身,之後招 待酒食和禮物,這樣空間配置,呈現出「會見」的特徵──以軍事力為背景的懷 柔。67
另外,綏撫生蕃的會見,也是日本人類學在臺灣的登場。參與大嵙崁綏撫現 場的陸軍少尉平野秋夫,奉「生蕃撫育」之命,將會見儀式中所見的原住民體 質、文化特質紀錄,寄給東京人類學會的坪井正五郎,成為《東京人類學會雜 誌》中第一篇關於臺灣原住民的實地調查報告──在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根據 平野秋夫的報告,日本人與蕃人的對話透過 3 名翻譯在進行,包括日語、英語、
臺灣話、生蕃語。68
綜合以上的敘述,地方職員與蕃人初次會見,大概有以下特色:
一、由於對山區地理不熟悉,只能透過中介者69入山聯絡,被動等待蕃人出 山會見,因此只能接觸到和中介者有關聯的蕃社,談話內容也都必須透 過翻譯。
二、會見地點會選在最鄰近的民庄附近,等待蕃人出山,就算有中介者的陪 同,也無法主動進入山區。
三、會見蕃人必贈與禮物、招待酒食。
四、現場配置相當的武裝。
五、日本官員與蕃人的溝通,透過多重的翻譯。
67 北村嘉惠,《日本植民地下の台湾先住民教育史》,頁 37-40。文中提及,同年 10 月 4 日在苗 栗出張所的會見場所設有兩張大鏡,使原住民入席之後,可以從大鏡中看見自身的形象。
68 陳偉智,〈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治初期台灣原住民硏究的展開(1895- 19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頁 59-60。原文見平野秋 夫,〈台灣生蕃視察ノ概況〉,《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1 卷 115 號(東京:東京人類學會,
1895),頁 6-8。
69 例如通事或「蕃婦」──指嫁與漢人或熟蕃的原住民女子,是平地與山區來往的重要中介。
六、「曉諭」的經驗,使官員們大多感到漸進綏撫的方式頗有成效。
七、通常會口頭約定日後由蕃人來署拜訪。
本篇論文的核心問題是:臺灣總督府如何在對臺灣山區一無所知的情況下,
一步步找出「治理」山區原住民的手段?這些手段又如何被驗證?從這個問題來 看日本官員與大嵙崁生蕃的「最初會見」,其意義在於:1895 年之前,僅有少數 的外來者接觸過臺灣的「生蕃」,他們的經歷和見聞,建構了日本人對原住民的
「最初印象」;而樺山資紀和水野遵接任第一屆臺灣總督與民政長官之後,他們 的「生蕃經驗」,逐漸轉化為早期的統治技術,在「最初會見」的過程中,各地 地方官員利用乍看之下頗為類似的方法與山區原住民接觸──由中介者陪同約在 山腳見面,現場進行貌似「禮物外交」的儀式──然而,「綏撫生蕃」才是會見 的目的,也就是在軍事力的參與下,統治者向被統治者宣示臺灣總督府的政權成 立,其儀式的殖民性質,與早期的探勘活動有著根本的不同,而會見儀式中的
「贈禮」,代表了統治者的賞賜。
另一方面,大嵙崁會見儀式的順利進行,也強化了地方職員對「綏撫/撫 育」的信心。1895 年 9 月 20 日,民政局經理課長木村匡向各支廳長發出公文,
認為「撫育蕃人上有餽贈物品之必要」,並且附上贈與品清單以資參考。70
表2 不同時期的「贈禮」比較
時間 會面者 見面目的 禮物的性質
1869.2 李仙得/卓杞篤 確認 1867 年「南岬之盟」
的條約效力 表示友好,主要為珍奇的物品 1873.2 水野遵/大嵙崁蕃 踏查蕃情、建立友好印象 吸引蕃人離開蕃社,到指定場
所見面 1874.9 樺山資紀/南澳蕃 招徠生蕃,商議未來開設
山中道路的可能
特地投其所好(紅布、鹽)、
表現慷慨(燒酎、猪兩頭)
1891 上野專一/大嵙崁蕃 地理、產業調查目的下的 蕃情踏查
建立友誼,上野並主張禮物應 該平等分配
1895.9~ 各地地方官員/透過 中介者動員來的生蕃
綏撫生蕃:宣示臺灣總督
府的政權成立 統治者的賞賜
70 1895 年〈蕃民ニ物品惠典ノ義報告〉,《公文類纂》,V00035/A009。原本木村匡向總督請示 是否可直接購置雜物後發給各支廳,但隨後因經費問題,贈與品一案被否決,但民政局同意將 已訂製的少量貨品,做為使役蕃人之報酬品。譯文參王學新編譯,《臺北桃園史料彙編》,頁 552-554。
三、「會見」的障礙:自然地理、語言文化的隔閡
由於初次會面必須有人居中牽線,大嵙崁地區在清末時已設置過撫墾局,日 本領臺前,水野遵與上野專一也相繼勘察過此地,聯絡生蕃較順利。相較之下,
宜蘭支廳開設之後,雖然也同樣依照樺山總督之訓示,自 8 月底開始試圖綏撫住 民,卻直到 9 月才打聽到頂破布烏庄、阿里史地方有可自由交通蕃地之「蕃 婦」,透過這些人與生蕃聯絡,直到 11 月 15 日,蕃婦終於通知溪頭蕃人來到頂 破布烏庄等待會見,廳長河野主一郎立刻率員前往,於 11 月 16 日完成了曉諭生 蕃的工作。71至於臺灣中部,伴隨日本軍的南下,逐漸掌握各地方並建立行政機 構,隨之展開各地的「綏撫生蕃」;事實上除了大嵙崁、新竹與宜蘭之外,綏撫 多集中於臺灣南部,至於東部的綏撫集中在1896 年初。72
為瞭解「綏撫生蕃」的實際對話內容,以下舉臺北縣知事田中綱常於 1895 年 9 月 8 日向角板山社、舌蚋笋社眾人的訓諭過程為例。當日招待抽煙並賜酒勸 飲之後,田中綱常出示總督府告示,令通事翻譯大意如下:
有件最重要之事要告訴你們,你們要仔細安靜聆聽。本臺灣島不論是你們 所住之地,還是漢人所住之地,都歸我大日本所有,為我天皇所掌管、故 以往地方官衙等不論本大嵙崁還是臺北,都一律由我日本官員來管理。從 前清國官吏皆已逃走,故自今以後你們皆與我們同為大日本天皇之赤子,
也是我們之兄弟。今後你們要好好聽從我官衙之命令,向我大日本天皇盡 忠盡義。73
角板山頭目阿卡烏代表回應:
本臺灣成為日本領土一事,先前已經聽說過。我們已通知我社及附近各 社。因此,各社老幼應該前去謁見日本官。但這一帶漢人多,而疑慮會遭
71 1895 年〈蕃人會見宜蘭支廳報告〉,《公文類纂》,V00035/A013。譯文參王學新編譯,《日 治時期宜蘭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以下簡稱《宜蘭史料彙編》)(南投:省文獻會,
2001),頁 64-66。
72 陳偉智,〈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治初期台灣原住民硏究的展開(1895- 1900)〉,頁 24-26;另參該文附錄二:〈「綏撫生番」訓示後臺灣各地綏撫進行表〉,頁 191-194。
73 1895 年〈大嵙崁生蕃會見臺北縣知事報告〉,《公文類纂》,V00035/A007。譯文引自王學新 編譯,《臺北桃園史料彙編》,頁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