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設計—順應自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教學設計—順應自然"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教學設計—順應自然

一、 學習目標︰透過對不同學習材料的理解和探討,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中道家的思想,並引 發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觀照人生。

二、 學習材料:

1. 莊子《鼓盆而歌》(見附錄) 2. 莊子《莊周夢蝶》(見附錄) 3. 莊子《知魚之樂》

4. 莊子《庖丁解牛》節錄 5. 陶潛《歸園田居》(其一) 6. 陶潛《飲酒》(其五)

7.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8. 蘇軾《定風波》

三、程度:高中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1. 引入活動

教師以不同的方式,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

聆聽歌曲

學生聆聽《道》(《倩女幽魂》電影插曲)後,在課 堂上簡單分享對歌詞中「道」的印象和聯想。

以《道》(《倩女幽魂》電影插曲) 為例,說明道家思想對後世的影 響深遠。

閱讀短文

教師演示《莊子》下列簡短文字,讓學生分享感受: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 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這段文字的風格如何?有甚麼特色?

讓 學 生 初 步 感 知 道 家 的 代 表 人 物 — 莊 子 獨 特 的 文 字 風 格 和 思 想,引入課題,介紹中華文化除 了儒家思想外,道家亦對後世影 響深遠。

放下生死

2. 學生閱讀莊子《鼓盆而歌》,教師引導討論以下問題。

妻子離世,莊子有甚麼表現?

莊子看待「死亡」的做法與一般人有何分別?

莊子敲盆唱歌,見《莊子‧至樂》: 莊子超脫生死,覺得生與死不過 像春、夏、秋、冬四時的運行一 樣,是一種自然現象。

(2)

莊子對生死的看法如何?你同意嗎?為甚麼? 教師可透過本篇引導學生認識莊 子「齊物」的觀點。莊子認為萬 物齊一,皆由道所生,生死循環 不息,與四季運行的自然變化相 同。

夢蝶人生

3. 教師着學生說出印象深刻的夢境,並提出以下問題︰

有否試過做夢時感覺很真實?試說說剛醒來的感 覺。

4. 教師講讀莊子《莊周夢蝶》,引導學生討論下列問題。

莊周的夢是怎樣的?

莊周夢蝶,見《莊子‧齊物論》: 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自由自在、翩 翩起舞的蝴蝶,不知道是莊周夢 見自己變成蝴蝶,還是蝴蝶夢見 自己成為莊周。

思考以下問題,從而帶出莊子觀照事物的看法:

 莊子(人)和蝴蝶(物)的分別

 清醒(真實)和夢境(虛幻)的分別

人與物沒有分別,虛幻和真實也 沒有分別,從「道」的觀點來看,

沒有事情是絕對肯定的,所以凡 事也不用太執着,就如人世間的 悲歡離合、名利權位,同樣虛幻,

不可把握。

知魚之樂

5. 教師講讀莊子《知魚之樂》,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和報告 下列問題。

《知魚之樂》(《莊子‧秋水》)的 文化元素及思考問題,同時列於

「選篇分析」部分,教師可參考 以調適教學設計。

為甚麼莊子認為濠江中的魚是快樂的? 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 之樂也。」莊子認為魚能順應自 然的本性,自由自在的、從容的 在水中游泳,所以是快樂的。莊 子的判斷充分反映道家「順應自 然」的主張。

(3)

順應自然

6. 教師講讀莊子《庖丁解牛》,與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庖丁解牛的歷程是怎樣的?

《庖丁解牛》(《莊子‧養生主》) 的文化元素及思考問題,同時列 於「選篇分析」部分,教師可參 考以調適教學設計。

庖丁解牛經歷三個歷程:

1. 目視

見到牛的形軀(「始臣之解牛 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2. 心知

掌握牛的筋骨脈絡結構(「三 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3. 神遇

對牛心神意會(「方今之時,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 止而神欲行。」兩句中的「神」

是虛寫而非實指)

庖丁從解牛學會甚麼? 如:

1. 解牛的秘訣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 止而神欲行。」減少用耳目 心智,而是心神意會(「神 遇」)。

2. 領悟保身全生之道

庖丁在解牛的過程中領悟到 道的自然之性。庖丁解牛,

用刀「以無厚入有間」,順應 牛 體 的 自 然 生 理 結 構 去 解 剖,「批大郤,導大窾」,在 筋骨肉的縫隙下刀,做到「依 乎天理」、「因其固然」,所以 能「迎刃而解」。因此,他用 刀十九年,刀刃仍然好像新 的,絲毫無損。

(4)

《庖丁解牛》對你做人處事有甚麼啟發? 做人處事之道,如:

 從實踐中累積經驗

庖丁解牛多年,掌握秘訣,

由技入道,有個人心得。

 遵循客觀規律,不強行妄為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 不自我中心

「無厚」,沒有厚度,不自我 中心,世界就很廣大(以無厚 入有間,恢恢乎)

 小心謹慎

庖丁解牛雖然「遊刃有餘」, 但每次解牛的時候,總會小 心謹慎(「怵然為戒」)。

 收斂

庖丁解牛後,雖然「躊躇滿 志」,但不露鋒芒,立即清潔 和 收 藏 牛 刀 ( 「 善 刀 而 藏 之」)。

 其他(可讓學生自由發揮)

回歸自然

7. 學生進一步閱讀陶潛《歸園田居》(其一)和《飲酒》(其 五),分析以下的問題:

《歸園田居》與《飲酒》(其五) 的文化元素及思考問題,同時列 於「選篇分析」部分,教師可參 考以調適教學設計。

《歸園田居》(其一)中,哪些詞語表達作者多年 來從政的心境?

塵網、羈鳥、池魚、樊籠

作者為甚麼離開官場?他選擇了甚麼生活方式?

作者歸隱後的生活如何?哪些詩句最能表達他閒 適的心境?

詩人歸隱後,融入自然,心境閒 適。「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既寫眼前景物,同時表達內心的 淡泊,往往「悠然見南山」,在物 我兩忘中領悟到「忘言」的「真 意」,流露道家「得意忘言」的旨

(5)

趣,心靈自由,超脫物欲、名位 的束縛。

8. 教師講讀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引導學生了解作 者和作品背景,並討論以下問題︰

《始得西山宴遊記》的文化元素 及思考問題,同時列於「選篇分 析」部分,教師可參考以調適教 學設計。

西山有甚麼特別之處?

作者從遊覽西山的過程中得到甚麼啟示? 如:柳宗元不以個人的角度看事 物 , 而 是 以 整 個 宇 宙 的 視 角 觀 物,所以能「與萬化冥合」,有「悠 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 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的感受。

教師亦宜提示學生,作者明顯受 莊子的影響,例如本篇與莊子的 觀點類同。(見《秋水》「吾在天 地 之 間 , 猶 小 石 小 木 之 在 大 山 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

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 空 之 在 大 澤 乎 ? 計 中 國 之 在 海 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教師與學生分享欣賞大自然景物的經驗。 引導學生自由講述個人的經驗,

重點是讓他們體會在大自然中個 人胸襟和視野的開廣、心物交融 的美和情趣。

9. 學生研習蘇軾的生平背景,閱讀《定風波》,思考和討 論以下問題︰

蘇軾寫《定風波》時遭遇甚麼事情?

一般人都不喜歡旅途中遇雨,蘇軾卻反而有「何妨 吟嘯且徐行」的想法,這反映他怎樣的人生態度?

蘇軾仕途坎坷,多次被貶官,常 常 面 對 挫 折 和 逆 境 , 但 他 深 受 佛、道思想的影響,往往能隨遇 而安。《定風波》正好充分反映他

(6)

那樂觀、豁達、安時處順,哀樂 不入的人生態度。

結合蘇軾其他作品,分析作者如何面對人生的逆 境?

你如何面對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莊子、陶潛、柳 宗元和蘇軾的人生態度對你有甚麼值得借鏡的地 方?

教師簡單總結

歷代不少文學作品,尤其是遊記,山水詩或田園 詩,常常表現作者身處自然之中,能欣賞萬物的自 然美,並與萬化同遊,達至物我兩忘的境界,也藉 此自我開解,在逆境中找到心靈的安頓,留下莊子 思想的痕跡。

10. 總結

文化反思

有人說莊子的思想是消極的,你認同這個說法嗎?

為甚麼?

學生討論和報告

在這單元中,道家哪些看法對你最有啟發和幫助?

11. 延伸活動舉隅:

學生收集與莊子思想有關的成語,在課堂上講述故 事內容,分享心得。

自行閱讀莊子的作品 1-2 篇(節錄),綜合所學,寫 下個人感想和心得,在壁報/群組/電子平台與同學 分享。

學生蒐集一至兩位文人的生平及作品,談談他們如 何借助莊子的思想,面對逆境,並與同學分享自己 的體會。(例如陶潛、李白、柳宗元、蘇軾均受莊 子的影響)

學生選擇五嶽其中之一嶽,蒐集和閱讀有關的照 片、資料、文學作品(如遊記、山水詩、田園詩),

體會作者其中心物交融的美感體驗,並互相分享。

小組討論和報告:談談道家和儒家對生死和自然的 看法各有甚麼特點。

 成語故事如:

各行其是(莊子‧逍遙遊) 大而無用(莊子‧逍遙遊) 朝三暮四(莊子‧齊物論) 莊周夢蝶(莊子‧齊物論) 螳臂當車(莊子‧人間世) 井底之蛙(莊子‧秋水) 螳螂捕蟬(莊子‧山木) 得魚忘筌(莊子‧外物)

(7)

附錄

(一)

鼓 盆 而 歌 節 錄 《 莊 子 . 至 樂 》

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無生也而本无 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 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

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二)

莊 周 夢 蝶 節 錄 《 莊 子 . 齊 物 論 》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註:附錄篇章僅就坊間所見資料,提供一個參考版本;教師亦可參考、使用其他版本。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 知魚之樂?』莊子曰:

物理所探討的是自然界的基本物理現象。物理學(希臘文是自然的意思)是研究物質、能量的本

學習領域、環境有不同的表現,是自然現象。這是孩子的課題,而思敏的課題是,孩子無法在資訊

   獵上音魚聲類云捕魚也正作 從攴魚聲經文從水作漁水名也在漁陽非 獵字也

。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眾妙綺飾。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下列何者為魚腥味生成的主要原因?(A)魚體蛋白質水解所產生的游離氨基酸(B)魚體無氧呼吸造成

 富含脂肪的肉食性魚類,如鯊魚、旗魚、鮪 魚都含有大量的ω-3脂肪酸,由於他們是食 物鏈的高層獵捕者,因此也可能會同時累積

【範例】魚池裡養了一些吳郭魚,由池子中抓出 150 條魚作上記號,再放回池中,經過一段 時間,再從池子中隨機抓出 100 條魚,其中有 8 條魚身上有記號。試問池中約有多 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