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金 融 控 股 公 司 個 體 資 產 負 債 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金 融 控 股 公 司 個 體 資 產 負 債 表"

Copied!
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格 式 A) (刪 除 )

(2)

2

(格式 B)

貼現及放款暨應收款備抵呆帳變動表

12 個 月 預 期 信 用 損 失

存 續 期 間 預 期 信 用 損 失 ( 集 體 評估)

存 續 期 間 預 期 信 用 損 失 ( 個 別 評估)

存 續 期 間 預 期 信 用 損 失 ( 非 購 入 或 創 始 之 信 用 減 損 金 融 資產)

存 續 期 間 預 期 信 用 損 失 ( 購 入 或 創 始 之 信 用 減 損 金 融 資 產)

依 國 際 財 務 報 導 準 則 第 九 號 規 定 提 列 之 減 損

依「銀行資 產 評 估 損 失 準 備 提 列 及 逾 期 放 款 催 收 款 呆 帳 處 理辦法」規 定 提 列 之 減損差異

合計

貼現及放款 期初餘額

因期初已認列之金融 工具所產生之變動:

轉為存續期間預期 信用損失

轉為信用減損金融 資產

轉為12個月預期信 用損失

於當期除列之金融 資產

購入或創始之新金融 資產

依「銀行資產評估損失 準備提列及逾期放款 催收款呆帳處理辦法」

規定提列之減損差異 轉銷呆帳

轉銷呆帳後收回數 匯兌及其他變動 期末餘額

應收款 期初餘額

因期初已認列之金融 工具所產生之變動:

轉為存續期間預期 信用損失

轉為信用減損金融

(3)

資產

轉為12個月預期信 用損失

於當期除列之金融 資產

購入或創始之新金融 資產

依「銀行資產評估損失 準備提列及逾期放款 催收款呆帳處理辦法」

規定提列之減損差異 轉銷呆帳

轉銷呆帳後收回數 匯兌及其他變動 期末餘額

說明:1. 購入或創始之新金融資產之減損作法,請參照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九號「金融工 具」5.5段辦理。

2. 依「銀行資產評估損失準備提列及逾期放款催收款呆帳處理辦法」規定提列之減 損差異得依表列欄位分項表達或以總數表達。

3. 有關適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九號「金融工具」產生之「模型/風險參數之改變」

得依重大性原則選擇單行列示,或得併入「匯兌及其他變動」中。

4. 應收款得依各種性質分別列示。如有適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九號「金融工具」

第5.5.15段採簡化作法之應收帳款等,得參照相關公報之規定認列與衡量,及辦理 揭露。

(4)

4

(格式 E)

業務別財務資訊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單位:新臺幣千元 業務別(說明)

項目

○○

業務

○○

業務

○○

業務

○○

業務

○○

業務 合併

利息淨收益 利息以外淨收益 淨收益

呆帳費用、承諾 及保證責任準備 提存

保險負債準備淨 變動

營業費用 繼續營業單位稅 前淨利

所得稅費用 繼續營業單位稅 後淨利

說明:1、請依各公司管理事業群之分類方式,並考量其重要性,決定應單獨列示之業務別財務資訊,例如:企 業金融業務、消費金融業務、人身保險業務、財產保險業務及證券業務。

2、請填列合併沖銷後之金額。

(5)

(格式 F)

金 融 控 股 公 司 個 體 資 產 負 債 表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及 年 月 日 單位:新臺幣千元

資 產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負債及股東權益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會計科目 金 額 金 額 會計科目 金 額 金 額

現金及約當現金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 融資產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 衡量之金融資產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債務工具 投資

避險之金融資產 應收款項-淨額 本期所得稅資產 待出售資產

待分配予業主之資產 採用權益法之投資-淨額 受限制資產

其他金融資產-淨額 不動產及設備-淨額 無形資產-淨額

遞延所得稅資產—淨額 其他資產-淨額

資產總計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 融負債

避險之金融負債 應付款項 本期所得稅負債

與待出售資產直接相關之負債 應付債券

特別股負債 負債準備 其他金融負債 遞延所得稅負債 其他負債

負債總計 業主權益

股本 資本公積 保留盈餘 其他權益 庫藏股票 權益總計 負債及權益總計

董 事 長 : 經 理 人 : 會 計 主 管 :

金 融 控 股 公 司 個 體 綜 合 損 益 表

中 華民 國 年 及 年 月 日 至 月 日 單 位:新 臺 幣 千 元

項 目 本 期 上 期

金 額 金 額

收益

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收益之份額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已實 現損益

除列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收益 金融資產重分類收益

其他收益 費用及損失

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失之份額 營業費用

除列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損失 金融資產重分類損失

其他費用及損失

(6)

6

金融控股公司個體權益變動表

中 華 民 國 年 及 年 月 日 至 月 日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項 目 股

本 資 本 公 積

保留盈餘 其他權益項目

庫藏

股票 合 計 法

定 盈 餘 公 積

特 別 盈 餘 公 積

未 分 配 盈 餘

國 外 營 運 機 構 財 務 報 表 換 算 之 兌 換 差 額

透 過 其 他 綜 合 損 益 按 公 允 價 值 衡 量 之 金 融 資 產 損 益

避 險 工 具 之 損 益

確 定 福 利 計 畫 之 再 衡 量 數

其 他

民國×年1月1日餘額

追溯適用及追溯調整之影響數 民國×年1月1日調整後餘額

×年度盈餘指撥及分配 法定盈餘公積 特別盈餘公積 股東現金股利 股東股票股利 其他資本公積變動

×年度淨利(淨損)

×年度其他綜合損益 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現金增資

資本公積轉增資 保留盈餘轉增資 購入及處分庫藏股票 民國×年12月31日餘額

(次年度同上)

董 事 長 : 經 理 人 : 會 計 主 管 :

說明: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損益包括「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評價損 益」及「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損益」。

(7)

金 融 控 股 公 司 個 體 現 金 流 量 表

中 華 民 國 年 及 年 月 日 至 月 日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小計 合計 小計 合計

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淨損)

停業單位稅前淨利(淨損)

本期稅前淨利(淨損)

調整項目:

收益費損項目 呆帳費用 折舊費用 攤銷費用 利息收入 利息費用

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 出售資產(利益)損失

資產減損損失(迴轉利益)

其他調整項目

與營業活動相關之資產/負債變動數 應收款項(增加)減少

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減少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增加)減少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增加)減少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增加)減少

其他金融資產(增加)減少 其他資產(增加)減少 應付款項增加(減少)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負債增加(減少)

應付所得稅增加(減少)

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減少)

其他金融負債增加(減少)

其他負債增加(減少)

支付之利息(說明1)

收取之利息(說明1)

支付之所得稅(說明1)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流出)

投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採用權益法之投資(增加)減少 出售(購買)不動產及設備 其他金融資產增加(減少) 其他資產(增加)減少 收取之股利(說明1)

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流出)

籌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應付公司債增加(減少)

其他金融負債增加(減少)

其他負債增加(減少)

發放現金股利

(8)

8

董事長: 經理人: 會計主管:

( 本 例 示 係 採 間 接 法 報 導 營 業 活 動 之 現 金 流 量 , 如 採 直 接 法 報 導 時 , 參 閱 國 際 會 計 準 則 第 七 號 之 格 式 )

說 明 1: 依 國 際 會 計 準 則 第 七 號「 現 金 流 量 表 」第 三 十 三 段 之 規 定 , 由 於 支 付 之 利 息 及 收 取 之 利 息 與 股 利 可 為 損 益 決 定 之 ㄧ 部 分 , 或 為 取 得 財 務 資 源 之 成 本 或 投 資 之 報 酬 , 故 支 付 利 息 得 分 類 為 營 業 現 金 流 量 或 籌 資 現 金 流 量 , 收 取 之 利 息 與 股 利 可 視 為 營 業 現 金 流 量 或 投 資 現 金 流 量 。

說 明 2: 本 表 所 稱 本 期 、 期 初 及 期 末 之「 現 金 及 約 當 現 金 」餘 額 , 係 指 符 合 國 際 會 計 準 則 第 七 號 公 報 之 定 義 者 。

(9)

(格式 G)

各類子公司個體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

( 依 銀 行 、 票 券 、 證 券 、 保 險 及 其 他 子 公 司 分 類 填 列 )

個體資產負債表

( 銀 行 子 公 司 適 用 )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及 年 月 日 單位:新臺幣千元

資 產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負債及權益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會計項目 金 額 金 額 會計項目 金 額 金 額

現金及約當現金

存放央行及拆借銀行同業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

金融資產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 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債務工

具投資 避險之金融資產 附賣回票券及債券投資 應收款項-淨額 本期所得稅資產 待出售資產

待分配予業主之資產 貼現及放款-淨額 採用權益法之投資-淨額 受限制資產

其他金融資產-淨額 不動產及設備-淨額 投資性不動產-淨額 無形資產—淨額 遞延所得稅資產—淨額 其他資產-淨額

資產總計

央行及銀行同業存款 央行及同業融資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 量之金融負債 避險之金融負債 附買回票券及債券負債 應付款項

本期所得稅負債 與待出售資產直接相關

之負債 存款及匯款 應付金融債券 特別股負債 其他金融負債 負債準備 遞延所得稅負債 其他負債

負債總計 股本 資本公積 保留盈餘 其他權益 庫藏股票 權益總計

負債及權益總計

(10)

10

個體資產負債表

(票券金融子公司適用)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及 年 月 日 單 位:新 臺 幣 千 元

資 產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負債及權益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會計項目 金 額 金 額 會計項目 金 額 金 額

現金及約當現金

存放央行及拆放銀行暨同業 透過 損 益 按公 允 價 值衡 量 之

金融資產

透過 其 他 綜合 損 益 按公 允 價 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按攤 銷 後 成本 衡 量 之 債 務 工 具投資

避險之金融資產 附賣回票券及債券投資 應收款項-淨額 本期所得稅資產 待出售資產

待分配予業主之資產 採用權益法之投資-淨額 受限制資產

其他金融資產-淨額 不動產及設備-淨額 投資性不動產-淨額 無形資產—淨額 遞延所得稅資產—淨額 其他資產-淨額

資產總計

銀行暨同業透支及拆借 應付商業本票-淨額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 融負債

避險之金融負債 附買回票券及債券負債 應付款項

本期所得稅負債

與待出售資產直接相關之負債 應付公司債

特別股負債 其他金融負債 負債準備 遞延所得稅負債 其他負債

負債總計

股本 資本公積 保留盈餘 其他權益 庫藏股票 權益總計 負債及權益總計

(11)

個體資產負債表

(保險子公司適用)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及 年 月 日 單 位:新 臺 幣 千 元

資 產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負債及權益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會計項目 金 額 金 額 會計項目 金 額 金 額

現金及約當現金 應收款項 本期所得稅資產 待出售資產

待分配予業主之資產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

金融資產

透過 其 他 綜合 損 益 按公 允 價 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按攤 銷 後 成本 衡 量 之 債 務 工 具投資

避險之金融資產 採用權益法之投資 其他金融資產 投資性不動產 放款

再保險合約資產 不動產及設備 無形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 其他資產

分離帳戶保險商品資產

資產總計

短期債務 應付款項 本期所得稅負債

與待出售資產直接相關之負 債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 金融負債

避險之金融負債 應付債券 特別股負債 其他金融負債 保險負債

具金融商品性質之保險契約 準備

負債準備 遞延所得稅負債 其他負債

分離帳戶保險商品負債 負債總計

股本 資本公積 保留盈餘 其他權益 庫藏股票 權益總計 負債及權益總計

(12)

12

個體簡明資產負債表

(證券及其他子公司適用)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及 年 月 日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資 產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負債及權益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會計項目 金 額 金 額 會計項目 金 額 金 額

流動資產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 金融資產

透過 其 他 綜合 損 益 按公 允 價 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按攤 銷 後 成本 衡 量 之 債 務 工 具投資

待出售資產

待分配予業主之資產 採用權益法之投資 不動產及設備 投資性不動產 無形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 其他非流動資產 資產總計

流動負債 應付公司債 長期借款 遞延所得稅負債 其他非流動負債

負債總計 股本 資本公積 保留盈餘 其他權益 庫藏股票 權益總計

負債及權益總計

(13)

個 體 簡 明 綜 合 損 益 表

(銀行子公司適用)

中 華 民 國 年 及 年 月 日 至 月 日 單 位:新 臺 幣 千 元

代碼 項 目 本 期 上 期

金額 % 金額 %

利息收入 減:利息費用 利息淨收益

利息以外淨收益淨收益

呆帳費用、承諾及保證責任準備提存 營業費用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淨損)

所得稅(費用)利益

繼續營業單位稅後淨利(淨損)

停業單位損益 本期淨利(淨損)

其他綜合損益 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每股盈餘 基本及稀釋

說 明 : 普 通 股 每 股 盈 餘 以 新 臺 幣 元 為 單 位 。

(14)

14

個體簡明綜合損益表

(票券金融子公司適用)

中 華 民 國 年 及 年 月 日 至 月 日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項 目 本 期 上 期

金 額 % 金 額 %

利息收入

減:利息費用利息淨收益 利息以外淨收益

淨收益 各項提存 營業費用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淨損)

所得稅(費用)利益

繼續營業單位稅後淨利(淨損)

停業單位損益 本期淨利(淨損)

其他綜合損益 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每股盈餘

基本及稀釋

個體簡明綜合損益表

( 證 券 子 公 司 適 用 )

中 華 民 國 年 及 年 月 日 至 月 日 單 位:新 臺 幣 千 元

項 目 本 期 上 期

金 額 % 金 額 %

收益 手續費支出 員工福利費用

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 額

營業費用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淨損)

所得稅(費用)利益

繼續營業單位稅後淨利(淨損)

停業單位損益 本期淨利(淨損)

其他綜合損益 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每股盈餘

基本及稀釋

(15)

個體簡明綜合損益表

( 保 險 及 其 他 子 公 司 適 用 )

中 華 民 國 年 及 年 月 日 至 月 日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項 目 本 期 上 期

金 額 % 金 額 %

營 業 收 入 營 業 成 本 營業費用

營業利益(損失)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淨損)

所得稅(費用)利益

繼續營業單位稅後淨利(淨損)

停業單位損益 本期淨利(淨損)

其他綜合損益 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每股盈餘 基本及稀釋

(16)

16

(格式 O)

轉投資事業相關資訊

單位:新臺幣千元

被投資公司 名稱

(說明 1)

所在 地區

主要 營業 項目

期末 持股 比率

投資 帳面 金額

本期認 列之投 資損益

本公司及關係企業合併持股情形(說明 2)

現股股數 擬制持股股 備註

數(說明 3)

合計 股數 持股比例

說明:1、請依金融相關事業及非金融相關事業分別列示。

2、 凡本公司、董事、監察人、總經理、副總經理及符合公司法定義之關係企業所持有之被投資公司 現股或擬制持股,均應予計入。

3、 (1)擬制持股係指所購入具股權性質有價證券或簽訂之衍生工具契約(尚未轉換成股權持有者),依 約定交易條件及公司承作意圖係連結轉投資事業之股權並作為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二項及第三 十七條規定轉投資目的者,在假設轉換下,因轉換所取得之股份。

(2) 前揭「具股權性質有價證券」係指依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之有價證券,

如可轉換公司債、認購權證。

(3) 前揭「衍生工具契約」係指符合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公報第九號有關衍生工具定義者,如股票 選擇權。

4、本表於編製第一季及第三季財務報告得免予揭露。

(17)

(格式一)

資 產 負 債 表 ( 年 )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及 年 月 日 單位:新臺幣千元

資 產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負債及權益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代碼 會計項目 金額 % 金額 % 代碼 會計項目 金額 % 金額 %

現金及約當現金

存放央行及拆借金融同業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

資產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 量之金融資產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債務工具投 資

避險之金融資產 附賣回票券及債券投資 應收款項-淨額 本期所得稅資產 待出售資產

待分配予業主之資產 貼現及放款-淨額 再保險合約資產-淨額 採用權益法之投資-淨額 受限制資產

其他金融資產-淨額(說明1)

投資性不動產-淨額 不動產及設備-淨額 無形資產-淨額 遞延所得稅資產-淨額 其他資產-淨額

資產總計

央行及金融同業存款 央行及同業融資 透 過 損 益 按 公 允 價 值 衡

量之金融負債 避險之金融負債 附買回票券及債券負債 應付商業本票

應付款項 本期所得稅負債 與 待 出 售 資 產 直 接 相 關

之負債 存款及匯款 應付債券 其他借款 特別股負債 負債準備

保險負債

員工福利負債準備 保證責任準備 其他準備

其他金融負債(說明2)

遞延所得稅負債 其他負債

負債總計

歸 屬 於 母 公 司 業 主 之 權 益

股本 普通股 特別股 資本公積 保留盈餘

法定盈餘公積 特別盈餘公積 未分配盈餘(或待彌

補虧損)

其他權益 庫藏股票 非控制權益

權益總計 負債及權益總計

(18)

18

資 產 負 債 表 ( 期 中 )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及 年 月 日 單 位 : 新 臺 幣千元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負債及權益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代碼 會計項目 金額 % 金額 % 金額 % 代碼 會計項目 金額 金額 金額 %

現金及約當現金

存放央行及拆借金融同業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

融資產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 之金融資產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 避險之金融資產

附賣回票券及債權投資 應收款項-淨額 本期所得稅資產 待出售資產

待分配予業主之資產 貼現及放款-淨額 再保合約資產-淨額 採用權益法之投資-淨額 受限制資產

其他金融資產-淨額(說明1)

投資性不動產-淨額 不動產及設備-淨額 無形資產-淨額 遞延所得稅資產-淨額 其他資產-淨額

資產總計

央行及金融同業存款 央行及同業融資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 金融負債

避險之金融負債 附買回票券及債券負債 應付商業本票

應付款項 本期所得稅負債

與待出售資產直接相關之負 債

存款及匯款 應付債券 其他借款 特別股負債 負債準備

保險負債

員工福利負債準備 保證責任準備 其他準備

其他金融負債(說明 2)

遞延所得稅負債 其他負債

負債總計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 股本

普通股 特別股 資本公積 保留盈餘

法定盈餘公積 特別盈餘公積

未分配盈餘(或待彌補虧 損)

其他權益 庫藏股票 非控制權益

權益總計 負債及權益總計

董 事 長 : 經 理 人 : 會 計 主 管 :

說 明 : 1、 不 含 貼 現 及 放 款 。 2、 不 含 應 付 債 券 。

3、 當 金 融 控 股 公 司 追 溯 適 用 會 計 政 策 或 追 溯 重 編 財 務 報 表 之 項 目 , 或 重 分 類 其 財 務 報 表 之 項 目 時 , 需 包 括 最 早 比 較 期 間 之 期 初 財 務 狀 況 表 , 即 四 期 並 列 。

4、 備 抵 呆 帳 應 以 附 註 列 示 明 細 。

(19)

(格式一~二)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明細表

金融工具

名稱 摘要

股數 張數

面值 總額 利率 取得 成本

公允價值 歸屬於信 用風險變 動之公允 價值變動 單價 總額 備註

說明:1、應將原始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及指定為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 量之金融資產分項列示。

2、金融工具名稱應將股票、金融債券、公司債、政府債券、其他有價證券及衍生 金融工具等分項列明。

3、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 7 號「金融工具:揭露」第 9 段之規定,金融控股公司若 將本應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或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 融資產指定為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時,應揭露歸屬於信用風險變動之公允價 值變動金額。

4、已提供質押或出借者,應於備註欄註明。

(20)

20

(格式一~三)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明細表

金融工具

名稱 摘 要 股數或

張 數 面 值 總 額 利 率 取得 成本

備抵 損失

公允價值

備 註 單價 總額

說明:1、金融工具名稱應將股票、公司債、政府債券及其他有價證券分項列明。

2、公司債及政府債券之付息還本日期應於摘要欄內註明。

3、已提供作負債之質押者,應於備註欄註明。

4、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之金融資產始應填列備抵損 失欄位,未有備抵損失數者,請填列0。

5、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之金融資產,備抵損失欄位 請填列不適用。

(21)

(格式一~四)

避險之金融資產明細表

金融工具名稱 摘 要 公允價值 備 註

說明:1、按金融工具種類分別列明。

2、請應於備註欄註明適用避險會計之類型及所規避風險之性質。

(22)

22

(格式一~十)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明細表

債券名稱 摘要 張數 面值 總額 利率 備抵損失 未攤銷溢 (折)價

帳面

金額 備註

說明:1、債券之付息還本日期應於摘要欄內註明。

2、已提供質押或出借者,應於備註欄註明。

3、如有備抵損失者請於備抵損失欄填列備抵損失之金額,未有備抵損失數者,請 填列 0。

(23)

(格式一~十三)

其他金融資產明細表

項 目 摘 要 金 額 備 註

說明:1、應按其他催收款、分離帳戶保險商品資產及其他什項金融資產分別列明。

2、如有備抵損失請於備註欄註明該項目已提列備抵損失之金額。

(24)

24

(格式一~二十四)

避險之金融負債明細表

金融工具名稱 摘 要 公允價值 備 註

說明:1、按依流動性、金融工具種類分別列明。

2、請應於備註欄註明適用避險會計之類型,及所規避風險之性質。

(25)

(格式一~三十三)

其他金融負債明細表

項目 摘要 金額 備註

說明:按「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負債」及其他什項金融負債分別列明。

(26)

26

(格式二)

綜合損益表(年度)

中華民國 年及 年 月 日至 月 日 單位:新臺幣千元

代碼 項 目 本 期 上 期 變動百分 比(%)

金額 % 金額 % 利息收入

減:利息費用 利息淨收益 利息以外淨收益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益 保險業務淨收益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及負債 投資性不動產損益 損益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 產已實現損益

除列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損益 金融資產重分類損益(說明1)

兌換損益

資產減損損失(迴轉利益)

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 採用覆蓋法重分類之損益

其他利息以外淨收益

淨收益 呆帳費用、承諾及保證責任準備提存 保險負債準備淨變動

營業費用 員工福利費用 折舊及攤銷費用 其他業務及管理費用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淨損)

所得稅(費用)利益

繼續營業單位本期淨利(淨損)

停業單位損益 本期淨利(淨損)

其他綜合損益

不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確定福利計畫之再衡量數 不動產重估增值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 工具評價損益

避險工具之損益(說明2)

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其他綜合損 益之份額(說明3)

其他不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與不重分類之項目相關之所得稅(說明4) 後續可能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

工具損益

避險工具之損益(說明2)

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其他綜合損 益之份額(說明3)

採用覆蓋法重分類之其他綜合損益 其他可能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與可能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相關之所得稅 (說明4)

本期其他綜合損益(稅後淨額)

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淨利歸屬於:

母公司業主 非控制權益

綜合損益總額歸屬於:

母公司業主 非控制權益 每股盈餘(說明 5) 基本及稀釋

(27)

董事長: 經理人: 會計主管:

說明:1.包括自按攤銷後成本衡量重分類至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所產生之利益(損失)以及自透過其 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重分類至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所產生之累計利益(損失)。

2.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九號「金融工具」規定,應列報於其他綜合損益項下之避險工具之損益,

金融控股公司應依其性質分為後續不重分類至損益者,及後續將重分類至損益者二組表達。

3.其各組成部分亦應分為後續不重分類至損益者,及於符合特定條件時,後續將重分類至損益二組 表達。

4.金融控股公司應以扣除相關所得稅影響數前各項目之金額列報其他綜合損益之項目,並用ㄧ金額 列示與該等項目相關之所得稅彙總金額。

5.每股盈餘以新臺幣元為單位。

(28)

28

綜合損益表(期中)

中華民國 年及 年 月 日至 月 日 單位:新臺幣千元

碼 項 目

本期第 X 季

(如:102 年 第 2 季)

上期第 X 季

(如:101 年 第 2 季)

本期 1 月至 X 月

(如:102 年 1 月 至 6 月)

上期 1 月至 X 月

(如:101 年 1 月 至 6 月)

金額 % 金額 % 金額 % 金額 %

利息收入 減:利息費用 利息淨收益 利息以外淨收益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益 保險業務淨收益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及負債 投資性不動產損益 損益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 產已實現損益

除列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損益 金融資產重分類損益(說明1)

兌換損益

資產減損損失(迴轉利益)

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 採用覆蓋法重分類之損益

其他利息以外淨收益

淨收益 呆帳費用、承諾及保證責任準備提存 保險負債準備淨變動

營業費用 員工福利費用 折舊及攤銷費用 其他業務及管理費用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淨損)

所得稅(費用)利益

繼續營業單位本期淨利(淨損)

停業單位損益 本期淨利(淨損)

其他綜合損益

不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確定福利計畫之再衡量數 不動產重估增值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 工具評價損益

避險工具之損益(說明2)

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其他綜合損 益之份額(說明3)

其他不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與不重分類之項目相關之所得稅(說明4) 後續可能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

工具損益

避險工具之損益(說明2)

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其他綜合損 益之份額(說明3)

採用覆蓋法重分類之其他綜合損益 其他可能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與可能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相關之所得稅 (說明4)

本期其他綜合損益(稅後淨額)

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淨利歸屬於:

母公司業主 非控制權益

綜合損益總額歸屬於:

母公司業主 非控制權益 每股盈餘(說明 5) 基本及稀釋

董事長: 經理人: 會計主管:

(29)

說明:1.包括自按攤銷後成本衡量重分類至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所產生之利益(損失)以及自透過其 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重分類至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所產生之累計利益(損失)。

2.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九號「金融工具」規定,應列報於其他綜合損益項下之避險工具之損益,

金融控股公司應依其性質分為後續不重分類至損益者,及後續將重分類至損益者二組表達。

3.其各組成部分亦應分為後續不重分類至損益者,及於符合特定條件時,後續將重分類至損益二組 表達。

4.金融控股公司應以扣除相關所得稅影響數前各項目之金額列報其他綜合損益之項目,並用ㄧ金額 列示與該等項目相關之所得稅彙總金額。

5.每股盈餘以新臺幣元為單位。

(30)

30

(格式二~七)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已實現損益明細表

項 目 金 額 備 註

說明:按金融資產類別分別列明。

(31)

(格式二~八)

除列按攤銷後成本衡量債務工具投資損益明細表

項 目 金 額 備 註

說明:按債務工具投資性質及種類分別列明。

(32)

32

(格式二~十三)

呆帳費用、承諾及保證責任準備提存明細表

項 目 金 額 備 註

(33)

(格式三)

權益變動表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至 月 日 單位:新臺幣千元

項目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

非 控 制 權 益

權 益 總 額 股

本 資 本 公 積

保留盈餘 其他權益項目

庫 藏 股 票

總 計 法

定 盈 餘 公 積

特 別 盈 餘 公 積

未 分 配 盈 餘

國外營運 機構財務 報表換算 之兌換差

透 過 其 他 綜 合 損 益 按 公 允 價 值 衡 量 之 金 融 資 產 損 益 ( 說 明 1)

避險 工具 之損 益

確定福 利計畫 之再衡 量數 (說明

2) 不動 產重 估增 值(說

明 3) 採用覆 蓋法重 分類之 其他綜 合損益

其 他

民國×年 1 月 1 日餘額 追溯適用及追溯調整之影響數 民國×年 1 月 1 日重編後餘額

×年度盈餘指撥及分配

法定盈餘公積

特別盈餘公積

股東現金股利

股東股票股利

其他資本公積變動

因合併而產生者

因受領贈與產生者

×年度淨利(淨損)

×年度其他綜合損益

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現金增資

資本公積轉增資

保留盈餘轉增資

購入及處分庫藏股票

民國×年 12 月 31 日餘額

(次年度同上)

董事長: 經理人: 會計主管:

說明:1.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損益包括「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 權益工具評價損益」及「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損益」。

(34)

34

(格式四)

現金流量表

中華民國 年及 年 月 日至 月 日 單位:新臺幣千元 項 目 本 期 上 期 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淨損)

停業單位稅前淨利(淨損)

本期稅前淨利(淨損)

調整項目:

收益費損項目 折舊費用 攤銷費用 利息收入 利息費用

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 呆帳費用、承諾及保證責任準備提存 保險負債準備淨變動

出售資產(利益)損失

資產減損損失(迴轉利益)

除列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損失(利益) 金融資產重分類損失(利益)

採用覆蓋法重分類之損失(利益) 其他調整項目

與營業活動相關之資產/負債變動數 貼現及放款(增加)減少

存放央行及拆借金融同業(增加)減少 應收款項(增加)減少

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減少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增加)減少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增加)減少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增加)減少

其他金融資產(增加)減少 其他資產(增加)減少

央行及金融同業存款增加(減少)

存款及匯款增加(減少)

應付款項增加(減少)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負債增加(減少)

應付所得稅增加(減少)

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減少)

其他金融負債增加(減少)

其他負債增加(減少)

支付之利息(說明1)

收取之利息(說明1)

支付之所得稅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流出)

投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對子公司之收購(扣除所得之現金)

採用權益法之投資(增加)減少 投資性不動產(增加)減少 出售(購買)不動產及設備 其他金融資產增加(減少) 其他資產(增加)減少 收取之股利(說明1)

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流出)

籌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央行及同業融資增加(減少)

應付金融債券增加(減少)

特別股負債增加(減少)

其他金融負債增加(減少)

其他負債增加(減少)

發放現金股利 購買庫藏股票 現金增資

籌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流出)

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約當現金之影響

本期現金及約當現金增加(減少)數(說明2)

期初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說明2)

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說明2)

現金及約當現金之組成:

(35)

資產負債表帳列之現金及約當現金

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第七號現金及約當現金定義之存放央行及拆借金融同業 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第七號現金及約當現金定義之附賣回票券及債券投資 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

董事長: 經理人: 會計主管:

(本例示係採間接法報導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如採直接法報導時,參閱國際會計準則第七號之格式

說明 1:依國際會計準則第七號「現金流量表」第三十三段之規定,由於支付之利息及收取之利息 與股利可為損益決定之ㄧ部分,或為取得財務資源之成本或投資之報酬,故支付利息得分 類為營業現金流量或籌資現金流量,收取之利息與股利可視為營業現金流量或投資現金流 量。

說明 2:本表所稱本期、期初及期末之「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係指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第七號公 報之定義者。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統計暨普查局過往主要採用基本價格計算及分析行業的生產總額、增加值總額以及產業結構,亦同時一併公佈按生產者

統計暨普查局過往主要採用基本價格計算及分析行業的生產總額、增加值總額以及產業結構,亦同時一併公佈按生產者

統計暨普查局過往主要採用基本價格計算及分析行業的生產總額、增加值總額以及產業結構,亦同時一併公佈按生產者

統計暨普查局過往主要採用基本價格計算及分析行業的生產總額、增加值總額以及產業結構,亦同時一併公佈按生產者

(二) 另依產證管理辦法第 5 條第 2 項規定,附加價值率之計

甲公司目前股價為每股 50 50 元,含息 元,含息 5 5 元,若 元,若

減:本年度提列折舊數 本年度期末帳面價值 本年度提列折舊數 醫療成本 管理及總務費用 上年度期末帳面價值

讓短期資金需求由短期負債來融通、長期資金需求由長期負債或權益資金來融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