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依自他換修菩提心」之歧見 《入行》與《廣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對「依自他換修菩提心」之歧見 《入行》與《廣論》"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入行》與《廣論》

對「依自他換修菩提心」之歧見

釋如石

《法光》332 期〈菩提心修習次第「七因果」探源〉

一文談到,宗喀巴在《廣論》「修菩提心次第」這個小 而重要的議題上,提出了兩項創見:一是以「悅意慈」

替代「慈」;另一則是在「大悲」與「菩提心」之間添 加「增上意樂」,而形成著名的「七因果教授」。然而,

類似的創見不僅見於「七因果」這個議題,在依「自 他換」修菩提心方面,宗喀巴也同樣不按「原創」的 牌理出牌。

在《入菩薩行》中,寂天把發心、受戒的內容安 排在第三品〈受持菩提心〉中開示。在發心、受戒之 後,經過第四品〈不放逸〉、第五品〈護正知〉、第六 品〈安忍〉和第七品〈精進〉等菩薩行的歷鍊後,纔 在第八品〈靜慮〉的後半,宣說依「自他換」觀修菩 提心的理論與方法,其主要用意,顯然不在於願心的

「重新」引發,而在於行心的進一步「強化」與「深 化」,並為即將催生的勝義菩提心預先「免疫」,以防 行者修習定慧時,因菩提心力不足而耽著禪悅或沈空 滯寂,退失了菩薩成佛利生的初衷。而這種迴大向小 的自了心態,向來就是大乘經論對初學菩薩最深的隱 憂,所以《般若經》把它視為「魔事」,戒慎之,恐懼 之;《入行》也屢屢勸誡行者,切莫貪著解脫妙樂:「有 情若解脫,心喜如大海,此喜寧不足,云何唯自度?」

然而,宗喀巴似乎並不認同這樣循序漸進的道次 第安排;他把《入行》中「久學」菩薩主修的「自他 換」課程,挪移到《廣論》的初發心階段,作為「七 因果」之外的第二套修法,完全不理會《入行》的原 意。宗喀巴認為,菩提心不僅是菩提道的起點,更是 菩薩道貫徹始終的核心;因此,一個名副其實的初學 菩薩,必須一開始就具備任運發自內心的大菩提心。

為了成就這樣的圓滿法器,所以《廣論》在「七因果」

之後,又特地添加了《入行》「自他換」的修法,以進 一步強化與深化由修「七因果」而生的菩提心;唯有 如此,隨之而起的菩薩行才堪稱「將修菩提心而為教 授中心」,才能依諸佛唯一共道《般若波羅蜜多教 授——現觀莊嚴論》所說的二十二種菩提心,層層昇 進而入於佛地。

那麼,上述「先發心、受戒,然後在學靜慮度時 修菩提心」的《入行》修學次第難道錯了嗎?

《廣論》說,與菩提心相應的體驗如果尚未生起,

但已對大乘學處有相當的理解和信心,那麼先發心、

受戒,然後再修菩提心也是可行的。言下之意,似乎 認為寂天「依教」宣說的《入行》修學次第仍未究竟。

不過,即便是阿底峽的《菩提道燈難處釋》論「發心」

時,也都只說修「六因果」而已,並未談及「自他換」。 顯然,在初發心時,如《廣論》一般加修「自他換」

並非必要。

平心而論,宗大師對修菩提心次第如此高標的設 定,真可謂用心良苦,而且很適合已通達空性的隨法 行大乘菁英,但對大多數隨信行者來說,修學上應該 是有困難的;因為無論「等觀自他」還是「自他相換」, 都立足在無我空性的法義上。倘若我執尚存,自他的 自性見猶在,如何「等觀」、「相換」得了呢?寂天早 年編著的《學處集要》之所以把「自他換」放在〈智 慧品〉後,同樣的,《入行》之所以把實踐自他換的「施

捨身肉」之行安排在登地之後,其主要的考量都在於 此。達蘭沙拉辯經院前院長洛桑嘉措曾說:他早年聽 講依「自他換」修菩提心的《修心七義》時,覺得那 只是嘴巴說說而已,根本做不到。後來雖認為此法可 行,但仍覺太深,若不具備相當的大乘教法基礎,很 難將它內化。學行俱優的辯經院長尚且如此,遑論一 般初心新學?也難怪這個「勝妙秘密訣」在怯喀瓦公 開之前,一直是擇人秘傳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若有眾生等  欲得轉法輪   世間無能轉  須發菩提心   若有眾生等  欲滅應當滅   當思所多思  須發菩提心   若有眾生等  當欲行梵行 

 若有佛子善修行  清淨之法滿足心   一切眾生慈悲心  柔軟之心為菩提 

 若有眾生樂成就  應當發起菩提心   作大光明現世間  一切暗冥皆照耀   若有眾生樂成就  應當發起菩提心   雖復生於三界中  斷除一切顛倒行 

 所得功德利  不可得稱量   假使諸眾生  皆悉生人道   並發菩提心  為求一切智   如是諸菩薩  皆作大施主   以種種供具  供養無數佛 

《禪學發微 ── 以問題為中心的禪思想 史研究》、《禪史鉤沉:以問題為中 心的思想史論述》、《中國禪學研究 入門》以及譯著《修剪菩提樹 ── 「批

  准毘盧遮那經疏釋阿字。具有五義。一者阿字 (短聲) 是菩提心。二阿字 (引聲) 是菩 提行。三暗字 (長聲) 是證菩提義。四惡字 (短聲) 是般涅槃義。五惡字 (引聲)

  論曰。勝善根力至無上菩提   述曰。第二菩提即安住也   論曰。為令善根至大菩提心

〔說明〕 :菩薩先經由聞、思,知道一切 法空(這是初步的內觀)後,接著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照見一切法空,進 入「菩薩正性離生」 ,而後安住於「菩薩 種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