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牠曾經是 一匹勇猛剽悍的賽馬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牠曾經是 一匹勇猛剽悍的賽馬"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馬兒的心理醫生

甯國興

一個牧人凝視著一匹身心受創、極度驚嚇焦躁不安的馬兒-朝聖者。牠曾經是 一匹勇猛剽悍的賽馬。他無懼於馬兒的躁動與敵意,直接去觸碰牠的受傷和驚 惶。不管是近距離亦或是遠距離,他總是凝神專注著朝聖者,時而正視,時而 以眼角餘光關注,時而傾聽,時而等待。他的心神意志是如此的統一集中,彷 彿具有

一股神秘的穿透力,進入馬兒的身心世界中去和牠接觸對話。

牧人有時會以繩索試著去拘束一下馬兒的狂野,但仍給牠相當的自由,待馬 兒在劇烈的反抗之前又鬆開牠。他有時是主動靠近馬兒企圖接觸,有時又背對 著他,等牠來接觸。他一直是鬆緊有序地對待朝聖者。

馬兒似乎也體會到牧人的心意,他的行為舉止被解讀為是對牠感興趣而且是 友善的。他不掩飾想去靠近牠的企圖,但是表現得相當自制和尊重。遠遠地牠 就知道牧人在盯著牠看,對牠好奇;近近地牠與他四目相對,看出牧人對牠 的關懷和憐惜。牠清楚地感受到牧人想要介入牠生活的堅定意願。他尊重牠也 想要降伏牠。牠知道他是善意而非粗暴的,可是牠還沒準備好,因為牠心理有 個障礙,一個創傷倖存者一直揮之不去的夢魘。

牧人看懂馬兒的脆弱和因為自我防禦的需要所構築的堅強硬殼,他知道不能 硬攻,這個傷口和硬殼需要時間、耐心和愛去治療和放鬆它。為了瞭解朝聖者 的恐懼,牧人向馬兒的小主人打聽馬兒受傷事件的經過。由主人的描述中,他 嘗試著去理解馬兒當時的行為反應和背後的動機意圖。於是,他對於事件和馬 兒有了一份更為細緻深刻的理解。

他認為事件發生時,當卡車司機因為煞車而導致連結車打滑失控衝向他們時,

馬兒選擇去面對汽車而不是狂奔逃竄,用意是想保護馬背上的小主人免於遭 到撞擊。有了這樣的了解,他對馬兒更多了一份敬意。解鈴還需繫鈴人,小主 人既是影響馬兒當時行為的關鍵人物,此時治療困境的突破或許也需要她的 協助。牧人念茲在茲的還是在想如何將囚禁在車禍陰影中的馬兒釋放出來。

時機終於到來,小主人鼓起勇氣,選擇面對自己的恐懼,願意再度試騎朝聖 者,而朝聖者也在牧人的調教和輕聲細語的對話中,逐漸準備好再一次接受 人類踏入牠的世界。在牧人用心的安排下,兩個受傷的靈魂透過彼此的關懷和 扶持,成功地走出悲情,重拾往日的歡愉和信心。牧人謙虛地功成身退。

這是我看勞伯瑞福自導的電影“輕聲細語”的一些理解。片中的牧人可以算是 一位馬兒的心理治療師,他是一位真懂馬兒的人,也唯有真懂的人才尋得著 入口去接觸馬兒。我好奇他是如何辦到的?影片中留給我幾個線索。

首先是他的專注。一種凝神的注意,不是刻意在搜尋什麼,而是先將自已空下 來,內心彷彿是一片澄明的鏡子,馬兒的影像毫無障礙的現在鏡子中,牧人 不必用揣測或邏輯推理的方式來了解馬兒,而是直接去經驗牠,讓牠說話。也

(2)

就是說透過這種凝神的專注,讓人忘卻自己,自然地進入到另一個生命的內 在與它合一。他們雖然合一,卻清楚知道彼此的相異。我猜想這是一種高層次 的同理經驗。

有了這種同理的接觸後,牧人和馬兒開始交往。牧人採取主動策略,時而遠交 時而近攻,時鬆時緊,變換有序。他一直在向馬兒傳遞一項訊息,就是我對你 有一股友善的好奇,我一直在注意你,想了解你、接近你。他更厲害的一招是 欲迎還拒、欲說還休。既使有機會靠近,他也只是點到為止,給足了對方面子 也吊足了對方的胃口。馬兒當然注意到牧人,也想要靠近牧人。

在牧人遠交近攻,鬆緊有序的接近策略下,其實隱含了一項他不為人知的祕 密。

原來牧人曾經有過一段既幸福又苦澀的婚姻,他和妻子彼此深深欣賞,也深 愛著對方。可是兩人的性情和喜好迥然相異。妻子是個明星式的音樂人,唯美 浪漫,活在舞台上、都會中。而牧人則是個單純素樸嚮往田原自然的人,喜歡 守著土地,守著家。他們試圖融入對方,卻又一再受挫於彼此的相異。為了讓 所愛的人自由、快樂,他們選擇了分手。內斂的牧人將自己的熱情和傷痛收拾 在心底的一角,不輕易示人。直到他看到了朝聖者的驚惶和痛苦,才勾起被自 己囚禁許久的熱情。牧人開始和馬兒有了情感的連結,他們不再只是單純的醫 病關係,而是彼此在乎彼此信賴的共融關係。在助人關係中,與受助者產生某 種情感或意義上的關連是重要的。生命與生命在這裡才有真正的交流接觸、相 互牽引、發光發熱。助人者不只是在扮演一個角色而已,他也是在做自已。

牧人仔細地探究馬兒的痛苦,多方收集資料來了解事件的原委,試圖去重建 事件發生的經過,好了解馬兒主觀的經驗和意圖。他認為這樣做才有機會去貼 近馬兒的真實經驗,才能真正弄清事件對馬兒的意義和傷害是什麼。一種鍥而 不捨的執著和探究真相的熱忱是許多優秀的專業工作者所共同具備的特質。

牧人終於摸對方向,找到關鍵,成功地釋放了馬兒和牠的小主人,讓他們重 獲自由和信心。而在這個參與的過程中,牧人也被釋放了,他不再害怕去愛或 受傷,因為他不再沉溺於想要擁有、恐懼失去。他只是隨順因緣的去愛、去參與 去相信,至於結果如何,也隨順因緣吧!

馬兒的心理醫生和人類的心理醫生原來是一樣的。

(3)

遇見 Rogers、遇見老子 甯國興

Carl R. Rogers(1902-1987)是諮商與心理治療領域裡聲譽卓著的重量級 人物。我所做的許多事,包括生活、助人和教學都受到他的感召。他所談論的 一些事情和觀點,反覆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不管是面對自己的生活處境或 工作環境裡,Rogers 所提到關於人的本質、困境與改變的說法,一直都是 指引我概念和行動的重要依據。

Rogers 終其一生在追尋實踐的就是成為一個如其所是的人,做自己,也讓 別人成為他自己。這意味著,他相信每個人都可以誠實地向自身和環境經驗 開放,認清楚生命存在的限制,發現其中的價值與意義,勇敢堅定地相信 自己,與自己合一。如此,人才真能縱浪大化中,發揮潛能,療癒心靈,活 出生命的本然。這就是「實現自己」。

原本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所受的教育訓練是當時主流心理學的觀點,以 冷靜客觀的統計學方式,進行嚴格的科學研究,如心理計量,人格測驗等 測量診斷的學習。他同時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臨床工作者,偏好於精神分析的 理論和方法。這也是當時實務領域的顯學。

1928 年,Rogers 在紐約 Rochester 市擔任臨床心理學家的工作,一待 12 年。每天得碰到許多適應不良和受到嚴重迫害的兒童,以及苦惱的家長們 他的工作是針對兒童的症狀做診斷和輔導。

在實務工作裡,他深刻意識到,真正能夠回應這些兒童和他們父母所需的關 鍵,在於一種可以確實滿足他們需求的方法。簡言之,就是要「替人消災」。

他發現昔日所學不敷使用,於是開始從做中學,企圖從細瑣的實踐經驗中 尋找更為可靠、實用的知識。

Rogers 在一篇自傳性的自述<My philosoph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how it grew>(Rogers,1980)裡提到一則故事。

一位深受困擾的母親帶著她那嚴重品行不端的兒子來到診所求助。Rogers 和同僚在訪談和測量診斷下,共同得到一個結論:問題核心出在母親對孩 子的拒斥。孩子跟另一位心理師做遊戲治療,Rogers 則負責讓母親明瞭她 的作法如何影響了孩子的不當行為。在輔導期間,母親不斷排斥,Rogers 委婉的解釋,大約12 次的晤談,全無進展。正要結束晤談時,母親突然提 議:你願意為我做諮商嗎?接著她以自己的表達方式,滔滔不絕地陳述整 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將自己內心的絕望和緊張的婚姻關係全盤托出 。 Rogers 幾乎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只能靜心聆聽。而他所接收到的訊息,完 全不同於先前借助測驗所獲悉的資訊。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晤談,母親的婚姻 關係改善了,她變得更為真實、自在;就在此時,孩子的問題行為也消失了 他們的諮商關係持續了許多年,直到孩子平安念了大學。

(4)

這個學習經驗對 Rogers 而言相當具有啟示性,代表的是,治療過程中真正 知道該如何進行的是案主而非治療師,治療的方向也有賴於案主的指引。這 個革命性的發現顛覆了主流心理治療以專家為主的診斷治療概念,也開啟 後來人們對於「非指導性」治療關係的好奇和探究。

做為一個治療師,我能信賴、尊重案主的自我引導嗎?或者,我能信賴自己 的專業判斷和導引確實會對案主有益嗎?我認為這兩方面的信任都極為重 要,因為這是一種對人性的基本看待方式,它並不來自於人道主義的悲憫 或是專業主義的自大,而是看到人確實有能力學習、成長,進而與自身的生 命、生活合一。正是這種對自身生命的肯定和信任,人們不再受困在原來的 侷限裡,反而活得真切、自在。這個看待方式對案主、治療師和芸芸眾生都是 一體適用的。Rogers 選擇一種「不作為」的方式對待求助者,結果卻改變 了他們,讓他們活得更為自在而充實。這種似非而是的做法不正暗合了東方

「以退為進」的思想。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 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老子<道德經>第37章

生活至今,我經驗過太多「有心栽花花不發」的景況,總想以智巧、勤奮,企 圖做些什麼來改變現狀,影響結果。最後常是適得其反,越努力就越經驗到 挫折和反制;越擁有就越害怕失去或變質;越企圖說服影響反被排斥。偏偏 對渴求的結果總是虎視眈眈,貪婪的想要實現、擁有;而當事與願違的時候 又嚥不下那份失落,於是開始怨天尤人;不然就怪自己不夠聰明伶俐、不夠 努力,缺乏知識。當欲求變成貪婪時就成了一種強迫症,做或不做都是一種 折磨。

真理和人心常是相互衝突的。真理只在信任自然,隨順自然。信任所發生的每 一件事自有其理,也任運自在地活著。此時無為(無強求的自我)反能釋放能 量,隨機應變的盡其所能(無不為)。所以,智者以質樸之心對治強求的欲作,

當欲作止息,天下即使有問題,也會透過自我調節的過程,自我導正(將自 正)。

Rogers 對「生命潛能」的信任與老子對自然之「道」的信任是一致的;而信任 (真理)正是我們這種有小聰明又嗜欲深的人所難以進入的。Rogers 用質樸 的真誠,無條件尊重、寬容,並且以友善、不加批判的態度「儼然好像」(as if)的走入案主的知覺世界,去同理認識案主的恐懼、憤怒、溫柔或困惑,以 及它們所代表的意義,並且同步隨順著起伏變化。久之,案主即使有若干的 軟弱、痛苦和欲求掙扎,也會逐漸放下防衛,如實地向更全面的自己和存在 去開放、體驗、信任和接納;此時僵硬的自我面具被融化成液態凝膠式的面 膜,柔軟而有彈性,能適應不同的需求和狀態去自我調整,先前的問題也

(5)

就「將自正」了。

老子的「無為」實質上是沒有私我的堅持與主導,反能就事論事自然地運作 。 Rogers 以海納百川的接納寬容,讓私我、小我誠實公開發聲,並且被理解 和接受;每個小我都取得合理的席位和權力,不需要過分伸張和擴權,反 而有利於整體我(自然)的調節運作。這不正是「仁者無敵」嗎?仁者就是全體,

是大我。它以仁愛之心向世界敞開,接納萬事萬物,以是之故能成其大。而 任何局部都不能,也沒有理由要和其他局部或全體對抗,因為它們同為一 個生命。就如同牙齒不必和舌頭作對,和我作對。

當我學會如實地接受自己的短處、無能、失落或恐懼時,我經驗到一種寧靜的 溫柔在愛著我,撫慰我的激動和哀傷;即便我是極不合理的強求和反應,

也會因為自見其短而逐漸平靜下來。此時,心理變得安全、踏實、沉著而有自 信。當我越能貼近自己、陪伴自己,就越發看懂它們向我展現的意義和提醒 自己也變得更加明澈和充實。憑藉著Rogers敎我的這種平等心、慈悲心和 寬容瞭解的智慧心,我一次次地調節自己度過險境;也更有信心陪著求助 的朋友穿越迷障,去接觸他們內在的充實飽滿。

對我而言,Rogers 的理論只在描述一種對待自己、對待別人的生活態度、生 活方式。它簡單而平常,但滋味無窮。你得經驗它,否則得不著其中的奧妙。

(6)

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

Paul Brand & Philip Yancey 著 智庫文化,台北:1995 甯國興

保羅.班德是位外科醫師,行醫超過 50 年,一生致力於幫助病患治療疼痛。

有趣的是,他視疼痛為人類的良師益友,而非寇讎。班德曾生活在三種不同 的文化中,親身體會了三種對疼痛不同的態度。他分別在英國出生、受教育 和行醫了25 年;在印度度過童年、行醫 27 年;在美國行醫、生活了超過 27 年。他獨特的工作經歷在於治療麻瘋病患,幫助他們重返社會。

疼痛、快樂在心靈

班德對他所歷經的三種不同的疼痛文化,有如是的印象:二次大戰其間,倫 敦人為了得保衛家園反抗奴役,在艱苦的歲月中懷抱希望忍受苦痛,事後 也最懷念這段時光;戰後被瓜分的印度,貧窮困苦哀鴻遍地,人們知道一 定會有痛,所以學著接受它;美國人在現代科技的發展協助下,致力於「解 除」疾病疼痛,人們較少遭受到痛,卻最怕它。

班德認為,從外科解剖學的觀點來看,「痛是肉體重心之所在」。每一平方吋 的皮膚,包含數千個感受疼痛、冷熱與撫觸的神經細胞,卻沒有一個快樂細 胞。疼痛由之發生,我們可以理解,但快樂又從何而來?一場令人心醉神迷 的藝術表演,或是與戀人墬入愛河的消魂感受,如果從生理觀點來嚴肅看 待,其實與嘔吐的情況相當類似;腹內的翻攪、痙攣,與人在生病時的身體 反應相同,憑著心靈對感覺器官所傳遞的訊息的闡釋,加上對現實人、事、

物的歡喜與拒斥,形成了痛苦或快樂的感覺。我們無法證明相同經驗發生在 不同人身上,會有一致地苦樂感受。墾丁海灘令青年人狂喜迷亂的搖滾樂音 可能讓我頭痛欲裂;而令我心曠神怡的山林健走,對他們而言卻是又累又 無聊的折磨。多年的行醫經驗,幫助班德對疼痛這項存在於人類的經驗事實 形成獨到的見解:疼痛不完全存在於肉體,更正確的說,疼痛和快樂都發 生在心靈之中。

可不是「境由心造,魔由心生」嗎?

疼痛是朋友

班德對疼痛的認識有兩個面向。首先是惡名昭彰的部份,即疼痛具有神奇法 力,可以支配人生每一件事。它比睡眠、飲食、遊戲等基本生活需求具有更高 的優先權。當它來時,人們的生活品質全都受它干擾;如果久痛不息,更會 將人折磨的完全崩潰。另一個面向則是,疼痛是人類忠實的守衛,一旦敵人

(7)

來臨,它就奮力提醒我們可能的危險。班德大半生服務於那些失去痛覺的人 如麻瘋病、糖尿病,及先天痛神經系統缺損或神經病變的患者,眼見他們因 為不知疼痛,而造成肢體毀損走向滅亡。

在痛與不痛的遭遇中,班德漸漸體悟到疼痛與真正健康之間存在著密不可 分的關連。疼痛固然惱人,但同時,它對自體保護和傷痛的偵測與康復具有 無可比擬的重要性。正因為疼痛的回饋訊息,才讓我們真確地意識到肉體正 在英勇地抵抗病菌和傷害的侵襲,並且警示我們,某些不當的行為習慣正 在戕害身體的健康。從這個角度看來,人們應該尊敬疼痛對我們所展現的忠 誠,並且靜心傾聽它的訊息,才知道該如何對奮戰不懈的肉體伸出援手。

疼痛本是生命家族的一份子,它不該被驅逐,或妖魔化,它是朋友。我們對 待疼痛的態度,決定了這份情報的價值,以及日後身體將會付出何種代價;

同時也影響著疼痛與人類相處的品質,亦即是目前生活的品質。

態度決定一切

在心理治療的領域裡,人們無法去避免痛苦。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痛苦 代表著不樂見的挫敗正在發生,或已成事實,而心理防衛系統顯然應付得 很吃力。過去習以為常的思維和行為反應並不足以因應現實的挑戰,可是人 們偏偏執著於舊習,害怕去經驗改變,只是一味鴕鳥心態地逃避,否認那 些不利的訊息,繼續堅持地期待和強求樂見的結果。久之陷自己於死寂的僵 局中,或是任性地去反抗以致重創自己。

Fritz Perls 提醒我們:力量存在於現在。強調以接受面對的態度充分學習、認 識與感受於這一刻,不自欺、不欺人,則人們內在的心靈智慧自會湧現,提 供身心世界最好的自我調適(self-regulation)功能。轉變的契機在於心靈的 態度:我們願意真誠開放,誠實以對,為今日的失敗和明日的再起負起責 任;同時抱著感恩的態度去接觸和回應痛苦的警訊,認識自己行為習慣背 後不符現實的預設和強求,以及怯懦和勇敢;原諒先前的過失,聆聽其中 的教誨,肯定自己的努力,好好採取行動愛護自己。班德和Perls 的見解竟 是如此地平行一致,正是英雄所見略同。

佛門有云:以苦為師。果能自己扛起責任,照顧好本來是佛的真心本性,則 成佛自亦不遠,何況身心痛苦的泯除。

心靈的力量

班德因為在印度長期行醫,因而體會出醫界最重要的任務是讓病患重拾身體 的控制。他引用腫瘤科醫生Paul K. Hamilton 的話:「實際上來說,醫生只 有能力開處方,真正對抗疾病的力量是存放在病患體內;醫生和醫護人員 的任務是幫助病患發現並使用那股力量。」在印度的村莊裡,人們沒有多少

(8)

醫療資源,但大家都清楚知道,如果要痊癒,只有靠自己,靠家庭和社區 的力量。在那裡幾乎沒有看到無助感,反倒是在西方先進國家的醫院裡,無 助感到處滋生。

現代人在面對疾病的奮戰時,最頑強的對手其實是一些強化我們痛苦感受 的情緒,包括恐懼、憤怒、罪惡感、孤獨和無助等增強物。這些心病在病患疼 痛歷程上所產生的衝擊,要比任何藥物都來得強大。班德和許多有智慧的醫 師都發現,醫護人員溫和與誠實的智慧,加上親友的關愛支持,對病人來 說是最佳的藥方。同時,醫師若能化解患者的心病,會大大影響他們對康復 所抱持的態度,特別是對痛的看法。

就像一場心理輔導課程,醫師在面對手術病患的診斷時,不能以純粹的生 理現象來看待疼痛。他得選擇與病患站在一起,共同承擔病患身心世界的痛 苦和疑惑,並且負責、誠實地告知病患正確的訊息,試圖將「壞」的恐懼轉化 為「好」的恐懼。易言之,他得贏得病患的信任,卸下她的心防。班德認識一 位朋友,他所遭受的創傷和疼痛是無可回復的。醫師建議病患與疼痛共處,

並且在不去傷害惡化它的前提下,去做疼痛允許他做的任何事。令人驚訝的 是,病患第一次意識到,他能掌握疼痛,掌握未來和他的生命。醫師的一番 話,讓病患從害怕再次受傷的恐懼中脫困。病患的痛並沒消失,但恐懼卻不 見了。隨著恐懼的減緩,疼痛也變得可控制,而且輕微許多。

「我的痛是無可避免的,但是我可以選擇要不要陷入悲慘的境地中。」他的朋 友如是說。

同樣在面對精神疾患或嚴重創傷經驗的求助者時,心理助人工作者清楚知 道,復元的關鍵不全在於他能提供個案何種治療,而是如何去激發個案對 抗或反擊命運加諸於他的痛苦,拒絕做個受害者。他得忍受或許無法完全康 復的失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努力做對的事讓自己有所進展、有所成就 好替換掉恐懼、無望的感受,重新喚醒完好如初的自己。這是助人者最需用 心之處,也是最難掌握之處。因為求助者和助人者都得勇敢走出沮喪的處境 走向自主、負責的未知。

醫身與醫心

一生行醫,班德有幸認識了一些不凡的病友。有一些是痲瘋病患,他們克服 了外人無法想像的缺陷和障礙,成功活出自己的面貌。班德由是更加堅信,

病患的命運得由他自己決定。

「我可以修復一隻手,這隻手能否再用則全靠他們自己。只有在我激勵出病患 決心康復的意志的情形下,我才算完成我的工作。」班德清楚知道:病患爭 取復元的動機會是治療能否奏效的關鍵因素。 這其中的核心價值是:希望。

患者在經歷了痛苦折磨的驚惶、恐怖之後,他們所尋求的不只是醫療上的協 助而已,他們尋求的是希望-一種死裡求生和病魔一決死戰的熱情。引燃這

(9)

份熱情的,常常是在黑暗中伸出一雙手臂,帶著溫和微笑的助人者所傳遞 的希望訊息。

這讓我想起了一場棒球賽。攻擊的一方已經攻占一二三壘,形成滿壘狀況。

他們代表疾病疼痛的威逼,火力全開毫不留情。防守的一方在面對優勢攻擊 火力之後,已是驚慌失措疲態畢露,眼看就要兵臨城下任人予取予求了。內 外野守備代表著恐懼疲憊的病患,他們已經信心動搖。兩軍對壘比的是實力 也比士氣;顯然攻擊的一方占了上風。此時,投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投手 的任務不只是要收拾打擊手,化解可能潰敗的危機;同時他也肩負著提振 守備士氣,讓隊友維持機警靈活的身手,並且鼓舞他們奮勇刺殺敵人的鬥志 於是投手決定了敗中求勝的策略:他不選擇以硬碰硬的三振戰術來對付打 者,而是以王建民式的滑球和伸卡球等慢速球餵球給打者,讓打擊手有機 會擊出內野滾地球。此時,整個守備團隊因此而全部動員起來,企圖阻止打 擊手跑壘成功。一場精采的比賽於焉展開,場上每位球員都有強烈的參與感 和臨場表現,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為了球隊的勝利而戰。

那位投手就是醫師。醫者醫身,更要醫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下圖一是測量 1994 年發生於洛杉磯的 Northridge 地震所得 到的圖形。任意給定一個時間 t ,從圖上可看出此時間所對

• 長久的結合體,就是那種與〝自我〞相關的包含

 對人最大的衝擊,就是複製人若稱呼 原來的本尊為大哥或大姊,本尊的父

但是 T, A, O, I 出現的次數幾乎不相上下。 要是把每一種組合都試一遍, 直到得出一個 意思 來, 那會是一項沒完沒了的工作。 所以, 只好等新材料來了再說。

每一位孩子必須接受 定期的英、數檢測,以 檢視每一位孩子面臨 的學習困難點。轉換教 學方式,找到真正適合

尤其是要過自食其力的生活,對於一個士大夫來說,並非易事。實際上,他在辛勤勞作中 已經親身體會到田家的苦處;

摘  要 : 在玄奘弟子中,窺基、普光無疑佔據著中心位置,特別是窺

 它為小孩們提供 了一個有趣的生 活體驗,體驗了 在江戶時代作為 一個普通人生活 的感受。.. 旅客可以穿上和服,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