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申請入學的主要認知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申請入學的主要認知"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學甄選入學第二階段 指定項目甄試之認識與準備

台大財金系 陳明賢教授

(2)

申請入學的主要認知

 這是一個客觀公平制度(學測成績),與主觀選 材(審查及口試)並重的考試

 大部分申請學生學測成績接近,決勝在審查資 料與口試

 審查資料與口試的老師,是學有專精的大學教 授;你要有十全準備。大學教授如何看學生?

人格特質與價值觀 (Character and Values)

基本知能及技術 (Knowledge and Skills Set)

興趣,認同,學習態度 (Interests and Passion)

(3)

第二階段甄試的準備工作

 顧客導向:你的主要評審是術業專精的大學教授

 書面審查資料及口試論述必須經得起考驗的

 教授也是人,他們也有主觀偏好傾向

 了解科系的課程內容,教授的研究重心,教學專長

 可以進入科系及教授之網頁,研究該科系所著重的教 學及研究之重心

 搜尋科系專業發展的情資

 尋找專業人員,教授,以及較高年級學長姐諮詢專業 的發展現況。

 瞭解甄試進行方式,以及甄試應付策略之情資

 可以諮詢應考科系教職人員,或者學長姐,網站搜尋

(4)

審查資料之準備

(5)

審查資料建議格式

 目錄,頁次

 一封給審查委員的短信

 個人簡歷

 投考大學科系的動機及期望之生涯

 高中時期的學業及社團成就

 進入大學後之課程安排及學習策略

 畢業後生涯規劃

 附錄:高中時期研究報告,作品,獲獎紀錄及證書影本

(6)

給審查委員的短信(Cover Letter)

 審查委員審稿時間不多,這封信提供這份審 查資料精簡的縮影。

 告訴評審,你為什麼是最佳人選。

這封短信內容:(篇幅一頁)

 簡單的自我介紹

 報考的動機,個人特殊能力縮影,大學學習策略 及畢業後生涯之縮影

 你為什麼是最佳人選

 禮貌的結語

(7)

個人簡歷

 可以用履歷表格式或是表格方式,呈現個人學習及社團 經歷及成就,以及人格特質

 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最近的排在前面

 個人簡歷的順序與內容

 個人資料(置於表頭)

 教育經歷(高中,國中):可把重要的名次或資優班資 訊納入

 社團經歷(高中,國中):可以把重要競賽名次及榮譽 標出

 個人特質(藝術,語言,電腦能力,及個人興趣)

 如欲貼上照片,可在表頭適當位置,插入清晰之大頭照 片(微笑,自信,有精神),避免用非正式的大頭貼或自 拍照

(8)

投考大學科系的動機及期望之生涯

 可以用文字論述方式,清楚明確呈現個人投考大學 科系獨特有創意投考動機及生涯目標

 投考動機及生涯目標不宜過高或過低,且不落於 俗套,“老梗”可能無法加分效果

 投考動機最好和生涯目標與個人特質適當連結

 為什麼選擇這個大學?為什麼選擇這個科系?

 你需要說明此大學或科系所提供之特色教育資源

(9)

高中時期的學業及社團成就

 和申請科系直接相關學業成績以表格,或趨勢圖呈現,

減輕教授閱讀成績單的困難

 國際及全國科展或奧林匹亞競賽之優異成績

簡單說明科展或競賽的參與資格,題目,與貢獻。可附上 活動照片或得獎證書

 社團活動的表現

 專業性社團

 服務性社團

 增加多元化價值之個人特質

 個人才藝:音樂、藝術、以及體育

 外語能力

 電腦及程式語言

(10)

進入大學之後之學習安排

專業領域選擇:學習策略與生涯目標必須配合,且 合乎邏輯。

 雙主修,輔系,以及跨領域學程 (例如領導學程,

創業學程 )之安排

 增加大學生涯價值的學習策略

 社團參與:專業性、國際性、以及服務性社團

 交換學生計畫:擴展視野,增長外語能力

 暑期工讀計畫:提前了解產業需求,建立專業優勢

 數位優勢:你的數位能力,決定你明日的工作成就

 可以用流程圖表示個人生涯地圖(Career Roadmap)

(11)

大學畢業後之生涯策略

 說明畢業後的職涯發展,或繼續升學的計畫。陳述應 講求具體,更要顯現獨特的生涯規劃。

 例:我希望畢業後能加入 XXX 管理顧問公司,思 考尋求幫台灣科技產業轉型之商業模式;或幫助新 興能源創業公司,尋求有效之創業模式及尋求資金 來源。

 可以將畢業後短期(五年內),中期(十至十五年),和 長期(畢業三十年)的可能規畫,大略描述。

 很多學生會提到創業;你必須知道創業的優缺點

 創業可以開創自己喜歡的生涯,做自己喜歡的事,

並可創造就業,照顧更多人的家庭。

 創業家也比一般人需要更多學習與努力;擔負更高 的精神壓力,以及財務風險。

(12)

附錄:研究報告,作品,獲獎紀錄及證書影本

 若高中時期從事相關主題研究,且自認有加分效果 之論文;可以附錄方式送審。(篇幅不宜過長,可附 小段文字說明論文緣由,以及自我貢獻之部分)

 藝術作品(如書法,畫作,雕塑等)作品照片或影本

 選擇重要且相關之獲獎紀錄和證書

 重大國際及國內學術競賽獲科展獲獎紀錄和證書

 校內成績優異,品格模範獲獎紀錄和證書

 義工服務及社團成就之獲獎紀錄和證書

 語文測驗及電腦能力檢定之證書

 其他有加分效果之獲獎紀錄和證書

(13)

對於審查資料的建議

 由於案件很多,每位評審老師花在每一同學資料 時間可能只有2-3分鐘。因此評審老師不會逐頁、

逐句閱讀;而會就所想知道資訊,主動搜尋。

 內容的精實,以及美工的創意編排一樣重要

 針對不同性質科系之審查資料應有不同呈現策略

 管理學院和文學院教授可能喜歡不同特質組合學生

 同學可以用精心設計的排版,以及穿插照片、圖 表,以及流程圖,來表達你的意念,簡化評審老 師閱讀;避免用過多緊密排版文字敘述。

 多談你對申請科系的理解以及期望的生涯,這是

和教授產生共鳴的絕佳機會

(14)

審查資料範例

(15)

這份備審資料,你可學習之處

 將備審資料每一部分分成數個精簡段落。每個小段落,

都有明顯易讀之標題,簡化閱讀。

 適當之處插入主題鮮明的照片,每一照片附上簡短說 明,可以取代冗長論述。

 用圖表方式,呈現表現跟科系直接相關之優異的成績;

一目瞭然。

 用鮮明的主題:Why I choose NTU Finance? 表達投 考動機。用Why choose me?表達為什麼是最好人選。

容易引起評審之注意。

 整篇論述,充滿正面能量;容易引起閱讀者共鳴。

(16)

口試之準備

(17)

口試的事先準備工作

 口試不是在求問題的標準答案。而是希望從學生的 論述過程中,了解他們的邏輯思考能力,論述能力,

以及價值觀。

 學生的髮型與穿著會影響口試教授的印象。學生髮 型盡量以輕新、簡單、活潑有朝氣較為適當。至於 衣著,可以依照科系屬性及自己的特質決定穿著。

若不知如何決定穿著,則乾淨整齊的高中制服,亦 是不錯之選擇。

 盡量安排模擬口試,讓學生熟習口試之進行,與級 測試自己的抗壓性與應變能力。

(18)

口試的常見問題

 個人資料表所填之所有資訊(這是大部分問題的來源)

 自我介紹性之問題:

 高中學習,社團,以及個人特質

 人格與價值觀;基本知能及技術興趣;認同感及學 習態度

 投考動機,科系及行業之基本認知,大學學習策略問 題及未來職涯選擇之問題

 報章雜誌常見之專業趨勢及問題

 考驗人格價值及正義感之情境問題

(19)

口試高分要領

 預先準備可能問題的答案;尤其是個人資料表所填之 所有資訊。答案精簡切題,控制時間(不超過一分鐘),

讓教授有機會進行追問,或問其他問題。

 努力將教授問題導引到自己有利的方向。談論自己熟 悉且有成就感之話題,學生容易表現較好。

 也要準備合理解釋自己的缺點,以及對自己最不利的 問題(例如:為何成績不好,沒有參加社團活動)

 適當表現大方的態度。口試當然希望從學生口中得到 資訊,惜字如金的同學,也不容易得到高分。

 適當表現你的幽默感;沒有老師可以拒絕具有幽默感 的學生。

(20)

口試高分要領

 當對問題回答產生困難時,不要硬掰,你可以誠實 承認自己知識有限,無法作答。這樣老師馬上會轉 到下一個問題,或許你答題的機會更好。硬掰的結 果,可能讓你的損失更大。

 不論是審查資料或口試時陳述,千萬不要提供不實 的資訊。教授對於許多資訊會詳加盤問,當你無法 自圓其說時,口試結果就會很差。

 隨時準備發問。問對問題,也會加分。你可針對系 上特色,畢業發展等準備有深度之問題。若自己回 答教授問題過程中,產生困難;也可問教授理想答 案是甚麼?

(21)

幾點叮嚀

 藉申請入學準備,審慎檢討你真正的生涯目 標及程序

 清楚理解,並能解釋你所呈現的所有資料

讓你的論述充滿“正面的能量”

讓自己可以被找到喜歡的理由(Likability)

(22)

謝謝大家的指教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你認為1760年代英國對北美洲殖民地 實施的經濟政策對當地人民生活帶來 甚麼負面影響?參考資料A,解釋你的

有題老掉牙的腦筋急轉彎: 「有一隻河馬要過河,牠不知道如何游泳,那

有題老掉牙的腦筋急轉彎: 「有一隻河馬要過河,牠不知道如何游泳,那

有考生認為閱讀能力中的長答題難以取得高分,細察原因,在於他們的答案沒有緊扣題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

當然,儘管根據以往的經驗,某個問題的解決看似比較容易,但通常事先不會知道困難

(8) 以往曾有領袖生訴說:「自從做了領袖生,很多同學對我退避三舍...」你認為這出了甚麼問 題?怎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