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得獎人具體事蹟簡介
編 號
姓名 (性別)
服務機關、職 稱、服務年資
專業屬性類
別、官職等 具體事蹟簡介
1 陳先成
監察院 副執行秘書 23年
行政、法制 與文教 簡任第十二 職等
1、 查舉重大司法案件,彰顯監察院「整飭官箴」、
「澄清吏治」目標
(1) 查舉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以下簡稱公懲會,現 改制為懲戒法院)前委員長石○欽長期與商 人翁○○不當往來違反司法風紀案。基於保 護個資及發現真實,陳副執行秘書親赴臺灣 臺北地方檢察署調閱卷證,耙梳整理,排除萬 難,監察院終通過石○欽彈劾案,並促使行政 院與司法院擴大查處涉案司法官員,臺灣高 等檢察署並為諸○恩提起再審,重塑臺灣司 法風紀。
(2) 協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法官俞○華遲延案 件,保障訴訟基本權利。陳副執行秘書奉蔡監 察委員崇義之命,全面清查俞員自擔任法官 起歷年審判案件,確認其遲延情形與違失,
107 年 12 月 4 日提案彈劾,同年 12 月 12 日 監察院通過調查報告,並數次至公懲會蒞庭 辯論,終於 108 年 8 月 15 日經司法院職務法 庭判決免除俞員法官職務。
2、 洗冤白謗,救濟無辜,彰顯「紓解民怨」、
「保障人權」
(1) 協查謝○宏之 89 年歸仁雙屍命案更七審案 件,發現真實,洗刷冤屈。陳副執行秘書考量 本案無端殺害 2 條人命手段殘忍,建議王監 察委員美玉先調卷研究,並隨同訪談被告等,
研判確有冤抑情事,於 107 年 7 月 11 日提出 調查報告,建請法務部研提非常上訴及再審,
嗣於 109 年 6 月 11 日經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 院判決無罪確定,冤獄 18 年,終得平反。
(2) 協查呂○鎧之 82 年殺人案更六審案件,務求 真實。陳副執行秘書奉蔡監察委員崇義指派 調查,為尋找相關偵查卷證,建請監察委員率 隊至機關檔案庫查證、調閱資料,履勘現場,
模擬路線,並請鑑識專家提出報告,本案在調
編 號
姓名 (性別)
服務機關、職 稱、服務年資
專業屬性類
別、官職等 具體事蹟簡介
查期間,最高檢察署曾向監察院調取相關卷 證,於本(110)年 4 月 17 日提起非常上訴,
現仍積極查處中。
3、察理行政,革新制度,促使有關機關修法 (1) 協查維冠大樓倒塌案,促使內政部提出不動
產開發業專法草案,並檢討修正建築法相關 條文,期藉由第三方公正單位辦理審查、現場 勘驗及竣工查驗,以確保建築物設計及施工 品質。
(2) 協查觀察勒戒案,因當時法律就觀察勒戒處 分之執行,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未明定法 院應裁定強制戒治之期限,肇致觀察勒戒執 行期滿,受觀察勒戒人之人身自由仍被剝奪,
未即時受到法院保護涉有違失部分,提出調 查意見,促使司法院於 106 年 4 月 14 日會同 法務部修正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第 8 條規 定,立法院於 107 年 6 月 13 日完成修法,保 障人身自由與公平法院原則。
4、 真相還原、和解共生,釐清戒嚴時期泰源事 件全貌
協查泰源事件案,陳副執行秘書除調閱機關 卷證,隨同王監察委員美玉履勘法務部矯正 署泰源技能訓練所、綠島監獄及諮詢學者專 家外,並依法學方法、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 推理分析,協助釐清重大疑義,於 108 年 5 月 17 日提出調查報告,復建請王委員巡察行 政院時提出相關建議,致促進轉型正義委員 會於本年 1 月 13 日研擬公告「威權統治時期 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草案。
另監察院就上開調查報告,於 108 年 12 月重 新整理編印「1970 後山風雲-未竟的泰源革 命」,該書係迄今為止係就泰源事件最完整詳 實的著作。
2 吳淑慧 (女)
衛生福利部中 央健康保險署 組長
工程、技術 與交通
1、因應 COVID-19 疫情期間,帶領團隊迅速完成 各項防疫管控及振興券介接系統
編 號
姓名 (性別)
服務機關、職 稱、服務年資
專業屬性類
別、官職等 具體事蹟簡介 36年 簡任第十一
職等
(1)109 年大年初一,因應中國武漢傳出有不明原 因肺炎病例,為讓診間醫師插上健保卡即可得 知病患是否近期內從武漢回國,以提高警覺及 作出適當的判斷,吳組長立即規劃及建置「特 定地區旅遊及接觸史查詢作業」系統,並逐步 增加「特定職業別或群聚史」等提示訊息,加 速就醫民眾疫情篩檢。
(2)為在最短時間內開發出可供民眾、藥局和衛 生所使用之口罩販售系統,吳組長率領資訊組 同仁,於短短 3 天內,開發完成「防疫口罩管 控系統」,配合防疫政策,使口罩順利開賣。
(3)配合政府振興三倍券、藝 FUN 券及動滋券預 約及領用政策,結合郵局、文化部及教育部等 機關,進行健保卡及「健保快易通 APP」資料 介接,讓民眾可以快速進行身分驗證、進行預 購及領券作業,彰顯政府施政成效。
2、運用科技提供多元 E 化、M 化健保資訊服務,
提升簡政便民成效
推動「雲端安全模組虛擬化」及「醫事卡快速 認證」,讓特約醫療院所可線上免費申請雲端 安全模組認證,節省院所 SAM 卡申辦時間及 讀卡機費用,並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
3、掌握科技發展趨勢,建置決策支援、學術研究、
大數據分析處理平臺
(1)引進 AI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新技術,進行 醫療申報資料 AI 異常偵測建模作業,協助醫 療費用審查作業,減少重複檢驗,確保就醫安 全。
(2)自 107 年起提供電腦斷層掃描(CT)與核磁 造影(MRI)等醫療影像資料上傳雲端,俾利 醫療院所跨院查詢,並於 108 年 6 月起將去 識別化之影像資料開放產學合作加值應用,
促進產業發展。
4、建置健保資訊系統,提供跨機關資料共享與整 合服務應用
編 號
姓名 (性別)
服務機關、職 稱、服務年資
專業屬性類
別、官職等 具體事蹟簡介
(1)運用健保資源進行跨機關資料交換與分享,
包括與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疾病管 制署及衛福部醫事司合作,透過健保 IC 卡就 醫資料即時上傳,提供於 COVID-19 疫情監控 及全國災害緊急應變所需之重要醫療資訊。
(2)積極與外機關介接健保卡身分認證機制,提 供民眾使用健保卡,即可方便的在各機關網 站內註冊使用,如 109 年一般綜合所得稅報 稅採健保卡報稅服務佔報稅總件數 44.38%。
5、屢次代表國家出席國際會議及接待外賓,宣揚 防疫實力,表現亮眼
吳組長嫻熟健保資訊業務且具有流利的英文 表達能力,為接待外賓展示健保資訊實力的 最佳人選。另外,自 COVID-19 疫情蔓延以來,
我國防疫成就為世界各國希望取經的對象,
吳組長自 109 年以來,代表出席多場國際線 上視訊會議,分享資訊防疫及健保經驗,宣揚 我國防疫實力,表現亮眼。
3 張華砡 (女)
花蓮縣環境保 護局
科長 17年
衛生、醫療 與環保 薦任第八職 等
1、改變消費型態,推動餐具免費借用措施,有效 垃圾源頭減量
為推動垃圾源頭減量,張科長於 109 年全國 首創訂定「花蓮縣環境保護局餐具借用要 點」,針對各項大型活動均辦理餐具租借服 務,包括全民運動會期間工作人員使用不鏽 鋼餐盒、太魯閣馬拉松期間提供 12,000 個環 保杯供選手使用,以及於東大門夜市辦理環 保餐具租借活動,藉由大型活動的垃圾減量 方式,帶動一般民眾隨身自備環保餐具習慣,
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有效從源頭降低 垃圾量。
2、推動全國首例之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促參 案
考量花蓮縣與宜蘭縣簽訂 20 年期之垃圾區 域合作處理計畫將於 114 年到期,為尋求花 蓮縣永續性、全面性之垃圾自主處理機制,
推動與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平廠協同處
編 號
姓名 (性別)
服務機關、職 稱、服務年資
專業屬性類
別、官職等 具體事蹟簡介
理廢棄物促參案,並於 108 年 12 月 11 日完 成簽約,優先處理花蓮縣生活垃圾,後續開 挖長期掩埋之垃圾予以分類打包後,直接送 往水泥廠,藉此縮短由宜蘭利澤焚化廠代燒 垃圾量之限制及垃圾轉運距離;另透過垃圾 分解氣化產生熱能以取代生煤,成為水泥窯 輔助燃料,此項促參案獲得財政部頒發新臺 幣(以下同)700 萬元獎勵金。
3、 開創智慧城市科技執法,勇率團隊維護環境 正義
中○紙漿股份有限公司花蓮廠所排放之製程 異味,影響花蓮居民的生活品質甚鉅,多年 來張科長親自帶領團隊,不論日夜或假日加 強查核與管制,更邀請學者組成勘查診斷小 組進行現勘,同時導入紅外線熱顯儀、六用 氣體偵測器等科技執法利器,並採購異味採 樣器,民眾陳情即可立即採樣,有效掌握廠 區污染排放對周界環境的影響,即時提供廠 方可行的改善方向與建議,有效改善空氣品 質,維護環境正義。
4、 設置廚餘高效能處理系統,提高廚餘去化效 率
為促進垃圾源頭減量,發展循環經濟,張科 長積極向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爭取 6,000 萬元 補助經費,設置兩套廚餘高效能處理設備,
讓廚餘在 24 小時內快速腐熟發酵,將廚餘轉 換為有機肥料或土壤改良劑回饋鄉親,推展 農業經濟循環利用及友善土地有機農作。
5、 遏止電廠超量使用燃煤發電,判決勝訴充裕 縣庫
為遏止和○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超量使用燃 煤,增加發電獲取不法利益一案,歷經 5 年 之行政訴訟及親自參與調查或言詞辯論程 序,於 106 年 7 月 20 日經最高行政法院判決 花蓮縣政府勝訴確定,合計違法發電獲利共
編 號
姓名 (性別)
服務機關、職 稱、服務年資
專業屬性類
別、官職等 具體事蹟簡介
計 4 億 4,192 萬 9,966 元全部繳納花蓮縣庫,
對於充裕縣庫經費著有績效。
4 陳威明
臺北榮民總醫 院
醫師兼副院長 32年
衛生、醫療 與環保 師(一)級 (相當簡任)
1、拓展醫療外交,宣揚臺灣醫療實力
(1)紐西蘭毛利國王圖黑提亞(Tuheitia)長年患 有糖尿病,因併發症影響而被建議需截肢,後 來在臺灣友人的介紹下,於 106 年 7 月到臺 北榮民總醫院(以下簡稱北榮)就醫,經陳副 院長親率北榮醫療團隊精心診治,成功治療 毛利國王腳部重疾。毛利國王經過治療後,對 臺灣醫療水準非常佩服與驚艷,於當年 8 月 回國後,積極促成紐西蘭當地醫療機構於 9 月 份來臺交流,不但為醫療外交增添佳話,也是 醫療新南向政策成功的最佳證明。
(2)北榮骨科享譽全球,自 90 年起率先施行微創 全人工髖及膝關節,吸引超過 20 個國家的病 人赴臺接受骨腫瘤或關節手術,手術成果更 吸引全球諸多國家骨科醫師來臺學習,更成 為美國哈佛大學海外訓練醫院,本年 4 月,
陳副院長成為國內首位接任亞太骨骼肌肉系 統腫瘤學會理事長,期望透過醫療外交之交 流,展現北榮醫療實力,並宣揚臺灣醫療技術 的傑出成果。
2、視病如親用心照護,戮力盡職功在杏林 (1)自 77 年迄今,完成逾 3 萬例骨科手術,照護
臺灣 6 成以上的骨肉癌病患。骨肉癌好發於 青少年,對陳副院長而言,每個孩子都很珍 貴,「我都會用 2、3 倍的心力去照顧他們,給 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一切以病人利益與未來 為優先考量。並承先啟後,為國作才,榮獲 19 次優良教師,並獲頒北榮醫教奉獻獎,培育無 數仁心仁術好醫師。
(2)有感於骨肉瘤是一個長期抗癌的過程,多數 的檢查都無法於 1 天內完成,對於陪同家屬 而言,住旅館將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為了讓遠 道就醫的病友與家屬,有一個免費暫時棲身 之處。在陳副院長及吳主任博貴號召下,107 年於新北市紅樹林成立「骨肉瘤關懷之家」,
編 號
姓名 (性別)
服務機關、職 稱、服務年資
專業屬性類
別、官職等 具體事蹟簡介
讓外縣市的患者及家屬不只縮短住院天數,
節約健保資源,也省下住宿旅館的費用,成為 病人口中的「陳健保」、骨肉瘤病童口中最善 良的「陳爸爸」,這項善舉也讓陳副院長獲得
「2018 台灣義行獎」的殊榮,陳副院長兼具 醫療創新作為與視病如親,全心照護病患的 溫度,功在杏林。
3、國家重大災難事件,即馳救援
107 年宜蘭普悠瑪出軌翻覆及 108 年蘇澳南 方澳斷橋事件,第一時間親赴北榮蘇澳分院 指揮調度,立即啟動醫療支援機制,救治傷 者,安排後續治療及轉院事宜,並協助罹難 者遺體安置,安撫家屬情緒,避免可能爆發 的衝突和紛爭。
4、阻絕疫情傳播鏈,採檢國家隊征戰成功 (1)COVID-19 疫情期間,陳副院長指導病理檢驗
部 同 仁 儘 速 研 究 國 外 「 池 化 核 酸 檢 測 (pooling PCR)」的準確性,超前部署、放大 檢驗量能,以因應國內 COVID-19 疫情大量快 篩的超前部署。
(2)帶領北榮團隊,有效阻絕疫情傳播鏈,破曉急 赴京元電子、濱江果菜市場、萬大路魚市場及 臺北市公有環南市場,短短 1 個月 4 次萬人 大規模戶外 PCR 採檢,運用快速累積經驗值 並不斷修正採檢動線,如同變形蟲般隨時調 整改變,無論什麼惡劣環境,使命必達完成任 務。「大量、速度、精準」的採檢作業模式,
被譽為「PCR 核酸採檢國家隊」的北榮團隊,
更是國家防疫的重要成員。
5 顏能通
臺南市東區區 公所
區長 18年
行政、法制 與文教 簡任第十職 等
1、眾志成城,化腐朽為神奇,共同研發菱殼炭處 理系統專利
官田菱角是臺灣廣為人知的農產品之一,每 年菱角季後產生的大量菱角殼廢料,大多被 農民隨意丟棄或露天燃燒,造成官田環境、衛 生及生態的污染;為解決菱角殼帶來的環保 問題,顏區長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林教授弘萍 共同研發「菱角殼炭化處理系統」,並成功獲
編 號
姓名 (性別)
服務機關、職 稱、服務年資
專業屬性類
別、官職等 具體事蹟簡介
得國家專利(M551186)認證,此處理系統將廢 棄菱角殼循環再利用,以在地取材、在地處理 及在地使用的推動模式,解決官田農民長年 頭痛的農業廢棄物問題,達到「減廢、減費、
減碳、固碳」之永續目標。
2、以菱殼炭凝聚社區及學校,推動「官田烏金社 區合作社」社會實踐平臺
(1) 為發展社區經濟及活化社區,顏區長於高齡 化的拔林社區,發展社區特色文創產品-菱 炭吸附包,經由區公所推廣販售,以及贈與 臺南市政府復康巴士改善車內空氣品質,最 後將獲益回饋於社區弱勢及老年人之共食或 照護之用,凝聚社區力量,打造協力互助的 生活模式;107 年官田國中在顏區長協助及認 養下,將校內的閒置空地,與學校師生共同 規劃為官田菱殼炭推動食農教育的實作場 域,並由顏區長與林教授弘萍等共同設計開 發出可燒製菱炭,也能烘烤食物的烤爐-「官 田窯」,並獲得國家專利(M542026)認證,使 官田窯成為社區及學校的特色料理。
(2) 顏區長集結里長、社區理事長、國中小校長、
青農、老農等力量,加上官田社區的社區廚 房料理、隆田社區菱炭園藝、東西庄菱角彩 繪及菱染、拔林社區曬殼製炭等社區協力合 作,於 106 年建構烏金社區經濟聯盟,並創 立跨社區參與平臺-「官田烏金社區合作 社」,帶動區域農產品轉型及提高附加價值,
不但吸引青壯年返鄉,並促使參與合作社之 長者,於參與過程中得到成就感,享受不老 生活,獲頒 2018 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
「不老獎」佳績。
3、熱血公務員將菱殼角變「菱炭」,用烏金打造
「菱殼炭」地方創生典範
顏區長經由官(官田區公所)、民(菱農)、社 (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產(官田烏金那顆炭 國際有限公司)四方合作,持續推廣菱殼炭經
編 號
姓名 (性別)
服務機關、職 稱、服務年資
專業屬性類
別、官職等 具體事蹟簡介
濟,製作菱炭杯、菱炭吸附包等多樣高附加 價值衍生產品,並建立菱炭森活工場、菱炭 森活館等觀光休閒展售店,串聯官田 10 大景 點以行銷官田菱角,打造出以菱殼炭為主的
「官田烏金創生計畫」地方創生品牌,增加 農民收益、提供多元就業機會、吸引青年返 回家鄉,並獲選為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 示範場域,可謂實至名歸。
6 鄧巧羚 (女)
臺灣臺北地方 檢察署 主任檢察官 16年
審檢、調查 與安全 本俸七級 (相當簡任)
1、追求正義堅守檢察官志業,維護社會安寧澄清 吏治
鄧主任檢察官任職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期間 (102 年~106 年),積極偵辦及公訴蒞庭永○
餘集團違法放貸弊案、老○利貿易公司行賄 公立醫院醫師案、海巡署分隊長詐領檢舉獎 金案、前臺○大學教授詐領前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案、鼎○
集團詐貸 37 億餘元案、力○東森集團掏空案、
前調查局局長葉○茂洩密等案,針對社會矚 目之重大經濟犯罪及公務員貪瀆犯罪,不畏 強權及壓力,親自帶隊蒐證釐清犯罪真相,將 被告起訴定罪,並積極查扣不法犯罪所得,維 護社會秩序安定、端正公務機關廉潔風氣,彰 顯司法正義,106 年榮獲中華民國第 24 屆十 大傑出女青年殊榮,優異表現深獲肯定。
2、推動法務部重大法制及政策,健全我國刑事司 法體制
(1)鄧主任檢察官經法務部指派參與多場國民法 官法及子法之法制研修會、說明會、公聽會、
協商、模擬法庭,並參與立法院法案審議過 程,適時向立法委員說明及解釋法案內容,於 109 年 7 月 22 日三讀通過後,使我國全體國 民均有機會進入法庭,實際參與刑事審判,為 我國司法制度開創新紀元,意義非凡。
(2)為降低刑事犯罪被告逃亡機率,規劃建構科 技設備監控防逃機制,曾前往韓國考察,督導 臺灣高等檢察署建構全新之科技設備監控中
編 號
姓名 (性別)
服務機關、職 稱、服務年資
專業屬性類
別、官職等 具體事蹟簡介
心,避免被告逃匿、有效追緝,維護司法公信 力。
(3)建立「被害人刑事訴訟資訊獲知平臺」,提供 即時、正確之資訊予被害人,讓被害人在第一 時間獲悉案件正確資訊,體現司法為民服務 的理念,落實溫暖又富有同理心之司法制度。
(4)因應各界關切之精神障礙犯罪事件,鄧主任 檢察官代表法務部與衛福部勘察多處醫療院 所及召開多次會議,規劃司法精神醫院之安 全維護設備及人力,使司法精神醫院建置逐 漸具體化,綿密社會安全網絡,保護人民生命 財產安全。
(5)為建立證物保管之連續性及完整性,鄧主任 檢察官規劃以數位照片監管證物同一性之制 度,並組成「檢察機關贓證物數位化管理專案 小組」,積極建置科技化贓證物庫管理系統,
推廣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以 RFID(無線射頻 辨 識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術管理贓證物庫之方式,並協同臺灣 高等檢察署巡迴視察全國各地檢署之贓證物 庫,協助指導贓證物庫革新方式;同時積極爭 取毒品防制基金作為經費來源,逐步完善檢 察機關贓證物庫保管方式,實現司法正義。
3、深耕法律教育,提供民眾法律常識
擔任民視「台灣交通電視台」與法務部合作
「生活全都 LAW」節目主講人,推廣法律與生 活相關主題,提供民眾多元法律常識;前進各 大專院校宣導國民法官法新制,嘉惠學子;鄧 主任檢察官為法務部人權種子教師,藉由自 身豐富實務經驗,深化公務機關對公民權利 與國際公約意識,績效卓著。
110 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得獎團體具體事蹟簡介
編
號 團體名稱 機關別 具體事蹟簡介
1
新 北 市 政 府團隊-整 頓 五 股 垃 圾山,維護 治 安 、 環 安、公安,
提 升 環 境 品質、共創 安居樂業
地方
1、 翻轉五股垃圾山,把不可能化為可能
昔日五股垃圾山,非法棄置物長期堆積、惡臭飄散,產生 環境安全問題;不肖業者黑道盤據、開設賭場,形成嚴重 治安問題;違章建築林立、失火頻傳,造成公共安全問題。
團隊自 108 年 8 月 12 日起推動都市計畫發布前試辦計畫,
透過專法輔導當地民眾申請土地及建築物合法使用、留設 綠化及開放空間、產業納管等創新作為,同時杜絕非法及 具污染、危害公共安全之產業,輔導違規廠商合法化。短 短 1 年半的時間內,成功整頓沉痾多年的五股垃圾山,拔 除「城市之瘤」的惡名,並於 109 年 11 月 27 日舉辦「翻 轉五股城市再生論壇」,邀請在地廠商業者、專家學者、
外縣市機關及市政府相關局處一起分享計畫執行過程及 心得,並獲得廠商業者到場致謝,團隊協力合作攜手民眾 共同參與,把不可能化為可能,足堪典範。
2、 現地改造就地復貌,打造五股夏綠地
團隊推動試辦計畫,輔導業者取得合法土地使用,並就適 用產業、建築樣式、架設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雨水回收 再利用系統等妥予規範,達到環保永續經營之發展願景。
另協調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將區域內國有地,打造成為綠化 空間,修繕崎嶇道路,就地取材,透過藝術引入創造五股 新「垃」園,利用涵管彩繪型塑五股新「冪」境,共完成 5 處公園綠地、1 條聯外道路、中央軸帶綠廊及道路興闢,
提升市民健康生活及新北地景生態多元性,成為藍色淡水 河旁綠色基盤系統之一。
3、 顛覆公部門本位主義,創造橫向縱向合作典範
團隊由下而上組成運作,年輕公務人員勇於任事,激發長 官全力支持的意志力,由上而下的重視,給予團隊信心及 面對威脅與壓力時,必要的保護,堵車、跟車、追打、查 緝,成員深入險境亦不畏懼,打造公務人員新形象。推動 過程中,團隊秉持「不問工作屬誰,只問如何解決」的橫 向默契,不同局處的成員從解決問題的角度調整自己的態 度行為,每週開會化解認知歧異,放棄本位思維,逐漸磨 合成為新北市乃至於各地方政府中,前所未見的跨領域執 行團隊。
4、 民之所向竭力達成,勤於溝通互助互信
編
號 團體名稱 機關別 具體事蹟簡介
團隊抱持「民眾的事就是我們的事」的態度,全力輔導 1,200 位地主、677 家廠家業者申請合法使用,總計召開 超過 200 場協調會議。輔導過程中,主動出擊,瞭解每個 廠家的問題,分別找出解方;落實行動治理,於當地五股 區公所提供單一窗口諮詢,讓民眾「找得到人問」、「問 題立即處理」;採聯合審查方式,由興辦事業計畫主管機 關直接召開會議邀集相關局處進行審查,一次性告知補正 內容;設立翻轉五股-試辦計畫專屬網站,提供專業人士 建議名單及公定價格,資訊公開透明化,降低民眾不安因 素等,使民眾從抗爭到感謝,再到主動協助維護、改善區 內環境,帶給五股居民安居樂業的新環境。
2
衛 生 福 利 部「離島醫 療 照 護 創 新里程-優 化 空 中 急 重 症 轉 診 後送機制」
中央
1、優化空中急重症轉診後送機制,「全國首創緊急救護空中轉 診智慧平臺」
原鄉離島每年觀光約 300 萬人次,空中轉診任務平均約每 日 1 次,每次任務執行至少 6 人。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 衛福部)緊急空中轉診作業計畫歷經約 20 年,約 40%轉診 後送在夜間執行,而夜間飛安風險為白天的 3 倍,減少不 必要的夜航(後送),成為團隊思考改變的驅動力;團隊實地 走訪空中轉診審核中心、離島醫院及衛生所等,聆聽在地需 求,找出問題背後的痛點:網路寬頻受限、申請空中轉診後 送過去一直是「人工、紙本、傳真、電話」的作業方式耗工 費時及行政負擔、病人病史與健康資訊斷裂,以及醫病關係 存在相對性的不信任等限制。面對不確定風險與需求,衛福 部完成全國首創緊急救護空中轉診智慧平臺建置,並於發 想設計階段獲得首屆總統盃社會創新黑客松卓越團隊獎的 肯定。
2、連結 4 項病歷資料庫、突破 6 項法規限制、創新緊急救護 空中轉診樞紐-衛星的軸輻模式
108 年 10 月 6 日啟用緊急救護空中轉診智慧平臺,以樞紐
-衛星的軸輻模式 (The Hub and Spoke Model) 設計,
由衛福部擔任中央雲端資訊整合中心,整合原鄉離島相關 的健康資訊、醫療影像及健保雲端、電子病歷等 4 項主要 病歷系統,同時採用最新國際快速健康資料交換標準 (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 FHIR),
讓中央樞紐(衛福部空中轉診審核中心)與全國 104 處空中 轉診有關的醫療院所衛星點鏈結無障礙,做到同步即時醫
編
號 團體名稱 機關別 具體事蹟簡介
療分享決策,而各醫療院所也可以選擇水平的多方與彈性 運用。當第一線醫護人員需要支援時,透過平臺呼叫,由 24 小時空審中心急重症專科醫師值班,轉送後再由本島急 重症責任醫院接力。因為平臺的智慧設計改變,空審作業 時間從原來 30 至 40 分鐘下降為 3 至 5 分鐘;寬頻從 20M bps 提升到 100Mbps,傳輸效率增 5 倍;同時整合離島航空 器駐地計畫,讓後送航行時間可以減半,有效提升轉診後 送時效。
3、緊急救護空中轉診智慧平臺大數據,可無限支援偏鄉醫療 照護價值創新、可拓展區域醫療照護連結,前瞻國際醫療 應用
「緊急救護空中轉診智慧平臺」已布建 105 點,原鄉離島 涵蓋率是 100%,透過建立醫病共享決策機制,解決醫療後 送決策的壓力與爭議,降低不必要的夜航;未來資料庫整合 及大數據分析,可無限支援各類醫療照護發展,如全國急診 區域聯防醫療網,持續透過跨部會經驗分享、投稿國際期 刊、政策傳播溝通,增加臺灣可見度,超前部署國際醫療的 基礎建設。
3
交 通 部 公 路 總 局 蘇 花 公 路 改 善工程處:
幸 福 工 程 蘇花改,永 續 環 境 宜 花東
中央
1、排除萬難精進作為,圓滿達成通車目標
(1)「台 9 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以下簡稱蘇花改) 的推動及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起於 97 年,於 101 年 3 月起 始陸續執行蘇澳東澳段、南澳至和平及和中至大清水路段 之設計與施工作業,施工期間雖歷經東澳隧道抽坍、谷風 隧道抽坍、中仁隧道湧水等事件,影響施工期程,但經由 多次檢討協調、調整工序、團隊成員 24 小時日夜輪班及調 整系統測試時程等精進作為,提高工程效率,終於如期如 質完工,於 109 年 1 月 6 日開放全線通車。
(2)透過周延的防災演練及防救災緊急應變計畫研究,推動全 國首創複合型點排式通風系統、水霧自動系統、自動車輛 辨識及影像事件偵測系統等,建立有利救援的安全逃生環 境,使得蘇澳至東澳、南澳至和平及和中至大清水各路段 之三階段通車勘驗順利完成,圓滿達成通車目標。
2、落實環評承諾減少碳排,打造環保安全幸福之路
(1)東澳隧道開挖產出之碴料以鐵路運輸方式直接送到火車轉 運站,不僅避開行駛原住民社區、減少砂石車交通衝擊,
亦減少環境污染,大幅降低碳排放量。此外,蘇花改路線
編
號 團體名稱 機關別 具體事蹟簡介
透過截彎取直設計,有效節省行車成本與通車時間,同時 避開蘇花公路山區易落石路段,有助於提高花東地區觀光 效益,帶動經濟繁榮發展,亦提供花東居民一條安全、快 速、幸福的回家之路。
(2)團隊設計結合地方人文景觀意象,以所在之白米社區為發 想,採米粒造型打造國內首座結合「波形鋼腹板」、「預 力混凝土」及「外置預力斜索」複合材料工法的白米造型 脊背景觀橋,融合公路工程與技術、原民特色與景觀,環 境生態與人文之美。另為考量用路人行車安全,團隊首次 嘗試以隧道組裝及推進施作的工法,將觀音隧道與谷風隧 道間以「鼓音橋」聯通,並以遮光罩及隔音罩覆蓋,施工 期間因組裝、運送全程都在隧道內進行,對工程人員也是 一大考驗,該段獨特的聯通設計,成為觀音隧道與谷風隧 道間最大的特色。
3、十年歷史十年功成,屢獲國際認證肯定
蘇花改計畫參加國際道路協會(IRF)109 年全球道路成就 獎(GLOBAL ROAD ACHIEVEMENT AWARDS;GRAA)甄選,榮獲 GRAA 設計類首獎,除了讓臺灣公路工程建設得以躍登國 際舞臺,也讓世界看見臺灣與認識臺灣世界級工程技術實 踐力。又蘇花改工程是碳管理指標示範工程,也是全國第 一個完整包含隧道、橋梁、道路、機電及交控標的碳盤查 工程,經查驗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認證並頒授「臺灣 ISO 14067 碳盤查及查證聲明書」,開創道路工程推動碳 管理實務之先河。
4
行 政 院 原 子 能 委 員 會 核 能 研 究 所 核 能 儀器組-含 再 生 能 源 之 智 慧 配 ( 微 ) 電 網 研發團隊
中央
1、開發國內首座微電網系統,奠定微電網關鍵技術發展基礎 開發與建置國內首座與高壓饋線併接,且能接受台灣電力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電公司)調度之百瓩級微電網 示範系統,包括太陽能、風能、儲能系統及電動車等分散 式能源,在系統協調控制下能與市電併聯或解聯獨立運轉,
具提升再生能源利用與抑低尖峰用電等效益,研發成果奠 定國內微電網之能源管理與智慧控制、電力系統、電力電 子、資通訊整合等關鍵技術發展基礎,有助於產業技術提 升,進軍國際市場;此外,將技術移轉至企業運用,並協 助執行屏東縣政府「林邊光采溼地微型電網示範園區建置 案」、新北市烏來區公所「再生能源微電網建置案」及新 北市烏來區福山國小「防災型微電網建置案」等,透過不
編
號 團體名稱 機關別 具體事蹟簡介
同電力來源之整合與調控,提升再生能源使用率與普及率、
再生能源發電及負載預測、儲電系統之調度控制等技術,
於天災或意外發生時,微電網儲電設備能自主運轉,延長 孤島運轉天數。其中新北市烏來區福山國小「防災型微電 網建置案」更是國內首座偏鄉防災型微電網,在災害停電 時,仍可自主運轉長達 14 天,讓福山地區揮別颱風孤島、
走向綠能部落。
2、離島微電網系統實例應用,獲 APEC 智慧電網競賽銀質獎,
為國爭光
研究團隊協助澎湖縣政府於澎湖東吉嶼完成國內首座離島 再生能源微電網系統建置,並商轉成功,再生能源發電量 占全島用電量之最高瞬間占比 92.8%,配合微電網能源預 測及排程調度管理系統,有效提升離島再生能源之使用率,
並降低離島燃油運送發電成本及節能減碳的目的。106 年 研發團隊以「澎湖東吉嶼微電網供電系統」榮獲亞太經濟 合作會議(APEC)智慧電網最佳案例競賽(Best Practice Award)銀質獎,有助於提升國際能見度。
3、開發本土化配電管理系統,協助台電公司饋線管理與快速 復電
配合行政院「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目標,研發團隊開 發「本土化配電網路管理系統」,於台電公司雲林區營業 處上線運轉,該系統完成配電饋線監控、地理空間資訊及 電力潮流運算等配電管理應用功能開發與整合,提供台電 公司配電調度人員參考,協助台電公司於饋線事故發生時,
完成快速復電,提升再生能源與配電系統的管理能力,並 將技術移轉至民間企業,藉以扶植國內系統廠商,以達到 政府推動再生能源與智慧電網的政策目標。研發團隊 109 年以「含綠能之配電饋線轉供方法」專利技術,榮獲「2020 TIE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鉑金獎,110 年以「智 慧配電網路管理系統 iDNMS」榮獲 2021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 獎(R&D100),成績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