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過 ,綜合不同觀點以探討言行的背後意義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經過 ,綜合不同觀點以探討言行的背後意義 。 "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這幾年隨著國樂在台灣的蓬勃發展,有愈來愈多人關注二胡的學術論著,其

中關於二胡學術論文的專述如下:歐光勳《劉文金四首二胡作品研究》(1992)、

王銘裕《二胡獨奏音樂之風格》(1993)、張舒然《高胡(粵胡)音樂研究》(2000)、

陳家琦《三本二胡教材的研究與檢討》(1995)、鄭丹琦《三首阿炳二胡音樂新探》

(1999)、王瀅絜《從「二胡演奏藝術之多元風貌」音樂會中五首作品試論二胡

演奏藝術的發展》(2001)、蔡秉衡《二胡音樂審美觀之探討》(1992)。以上提

到的論文不管在音樂審美觀念、二胡歷史分類,大多著重在大陸二胡作品研究

上,台灣二胡作品在這些論文中尚未被探討。這樣的現象不僅發生在台灣二胡音

樂發展上,整個國樂的發展亦是如此。隨著台灣國樂環境的成熟,音樂作品的發

表、專業論著,均有大幅成長,尤其是文建會近年來委託實驗國樂團及台北市立

國樂團民族音樂創作大賽,積極鼓勵作曲家從事國樂合奏、絲竹樂及器樂獨奏作

品的創作,對於累積台灣的國樂作品,有斐然的成績,致使演奏家也漸漸地關注

台灣的作品。

劉學軒創作的《二胡協奏曲》,應台北市立國樂團的邀請,為 2000 年二胡民

族器樂大賽所創作的樂曲。參賽者來自台、港及中國大陸等地的二胡演奏家,接

觸過這首樂曲的人大都認為這是一首跳脫二胡傳統樂曲形象,音樂個性鮮明及挑

(2)

戰性相當高的一首樂曲。這首樂曲發表時曾掀起海峽兩岸二胡界的廣泛討論,先

不論技巧上的難度,它的音樂風格與往常大家所熟悉的迥然不同。音樂評價褒貶

皆有,有些人覺得這首樂曲不像給二胡演奏,如果給小提琴演奏會更好;也有些

人覺得這是一首很好聽、很新鮮的樂曲。筆者在 2000 年二胡比賽會場聽過參賽

者演奏此曲,音樂的印象一直深刻在心,記得當時的印象感覺這首樂曲的音響很

特別,伴奏與主奏之間的交錯關係與從前聽過的二胡伴奏形式完全不同,因此很

想對此曲深入探討。加上筆者的音樂學習歷程與劉學軒有相似的背景,例如:接

受西洋音樂教育,同時又學習中國樂器;能夠操作中西音樂的樂器,甚至熟悉西

樂的程度比國樂高。基於這些理由,對作品產生更大的好奇心,也相信具有類似

的音樂背景,應該能對樂曲有別於其他演奏者的獨到見解,所以筆者選擇這首樂

曲作為詮釋報告的題目。

二、研究目的:

除了《二胡協奏曲》的音響很特殊之外,筆者在過去學習二胡的過程中,不曾

選擇以炫技為主的樂曲作為學習的曲目,這幾年台灣的音樂環境喜好選擇挑戰度

高、炫技的樂曲,筆者因此想做大膽的嘗試,並挑戰自己在技巧上的極限,希望

能藉由這個樂曲讓自己在二胡演奏的領域中更上ㄧ層樓。再者,長期以來,台灣

的二胡音樂教育以及二胡演奏的曲目,一向仰賴大陸的二胡教材與大陸音樂家所

創作的作品。非常難得地,劉學軒自學成歸國後,已經發表過兩首完整的二胡協

(3)

奏曲、以及幾首二胡獨奏小品,這些作品對於台灣二胡的發展來說,掀起了一股

二胡發展的新潮流,筆者想藉由這份詮釋報告探討劉學軒的《二胡協奏曲》,為

台灣的二胡作品發展留下一些足跡,也希望吸引更多人來關注台灣的二胡作品,

藉由筆者完整的紀錄作曲家創作《二胡協奏曲》的點點滴滴,供後人做為了解劉

學軒《二胡協奏曲》的一個重要依據。

第二節 研究範圍

劉學軒創作的音樂作品相當多元。涵括西樂、國樂的各種演奏型態–西洋管

絃樂曲,如:《三峽祖師廟的石獅》、民族管弦樂樂曲,如:《霧社 1930》、1絲竹

樂樂曲,如:《出草》、室內樂樂曲,如:《鬼忌》、二胡獨奏曲,如:《二胡協奏

曲》、改編樂曲,甚至跨界到舞劇,如:《默娘》四幕大型舞劇、兒童劇,如:《虎

姑婆–音樂故事劇》,各式配樂的音樂型態,如:《大師身影》公共電視 2004 年

歷史人物系列原創音樂。

筆者所撰寫的『劉學軒《二胡協奏曲》之作品研究』為一篇詮釋報告。本應

將劉學軒所創作的樂曲逐一介紹,才能完整呈現劉學軒創作的各個面貌。緣由詮

釋報告,本文以探討《二胡協奏曲》為主,針對劉學軒的音樂學習歷程、《二胡

協奏曲》的創作理念、樂曲分析、演奏詮釋以及《二胡協奏曲》對二胡演奏發展

1

根據劉學軒http://listen.to/LiuShuehShuan的說法。

(4)

的影響這幾個方面來深入討論《二胡協奏曲》的音樂內涵。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筆者將透過訪談調查法、樂曲分析、資料收集、參考有聲資料、演奏詮釋

這幾個方面來探討這首作品。

一、訪談調查法︰

「訪談調查法」是質性研究方法之一,2其中筆者使用「訪談調查法」中的

「結構式訪談方法」,也就是事先設定好訪談題目,但不設定受訪者回答內容的

方式,稱為「結構式訪談方式」。在這份詮釋報告中筆者大量的使用「訪談調查

法」,訪談與《二胡協奏曲》相關人士,筆者將訪談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分是

與作曲家訪談,第二部份是訪問 2000 年參與台北市民族器樂大賽二胡決賽的五

位參賽者,分別是王瀅絜、陳依芳、蔡鎮宇、王乙聿、林佳慧等五位,他們現在

有的是職業樂團的演奏員,有的是學校的研究生。透過訪談調查可以暸解他們第

一次演奏這個樂曲的各種觀點;透過與作曲家面對面的訪談調查,也能了解作曲

家對於創作樂曲、生活態度等各方面的思想。

二、資料收集:

2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泛指採用歸納法 (induction),而不是經由統計 (statistical) 或其

他量化 (quantitative) 程序產生研究結果的方法。質性訪談的優點在於詳細描述事情發生的

經過 ,綜合不同觀點以探討言行的背後意義 。

(5)

資料收集分為訪談資料、樂譜、關於劉學軒各式報導、及參考有聲資料這幾

個方面。

訪談資料是了解劉學軒作品最直接的資料,也是筆者花費最長時間完成的一

個部份。樂譜以台北市立國樂團發行的《台北市民族器樂二胡決賽指定曲》–(《第

一二胡協奏曲》《二胡協奏曲》)版本為主。筆者再以這個版本重新製作,做為

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的譜。劉學軒的相關報導,筆者從網路上得到的資料居多,

其中又以劉學軒的『喧嘩網』(http://listen.to/LiuShuehShuan)做為主要參考來源。

在撰寫本詮釋報告的期間,筆者參加由劉學軒製作的《擊樂神話.獸之物語》的

演出,地點在國家演奏廳,這場音樂會相當特別,也給筆者很另類的想法。筆者

在接觸《二胡協奏曲》時,心生恐懼,透過欣賞孫凰《二胡協奏曲》的錄音,給

筆者很大的幫助。

三、樂曲分析︰

《二胡協奏曲》這個作品是傳統的西洋曲式,有三個樂章(快-慢-快),是

屬於西洋的奏鳴曲式,第一樂章為多段式、第二樂章為歌謠體、第三樂章為迴旋

曲的形式。

這首樂曲雖然是為中國傳統樂器二胡所寫的,但是在音樂素材上的選擇、和

聲的運用、曲式的結構都是採用西洋音樂的創作手法,因此在演奏音響上呈現出

一種中西交融的特殊效果。在詮釋報告中,將根據作曲家的創作理念,針對三個

樂章逐一加以分析,試圖將音樂美學精神和樂曲內涵相互印證,作一詳細的探討。

(6)

四、演奏詮釋:

正確的演奏詮釋,可以精準地表現出作品的精神,進而傳達出作曲家的創作

理念。本詮釋報告透過對於五位樂器大賽的參賽者實際的訪談,可以多面向地了

解演奏家對於作品的不同觀點,以做為筆者詮釋的參考。另一方面,對於樂曲內

涵的詳盡分析,再加上筆者自身演奏的經驗體會,希望能呈現出個人對於這首二

胡協奏曲在詮釋上的獨到見解。

透過以上幾種方式,希望能夠將作品表現的更淋漓盡致。尤其在「訪談調查」

的過程中,筆者與五位參賽者有更進ㄧ步的對談機會,交流對於新創作的音樂態

度,讓筆者收穫良多,當然也對《二胡協奏曲》有更深的認識。

五、綜合歸納:

筆者訪談作曲家、訪談五位參賽者、舉辦音樂會、收集書面資料,不外乎希

望能夠透過這些途徑,將訪談得到的各種訊息、收集的書面資料以及筆者舉辦個

人演奏會有關《二胡協奏曲》的心得,彙整成有效的書面資料,作一個有系統的

歸納與整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當兒童以自由叙述形式披露事件後,如 內容的資料不足,調查員可用開放式問 題澄清事件的時、地、人、性質及發生 經過.. 呢件事係點發 生,幾時發生

研究不同的、新的教學方法/模式 試教行動 Æ 分享經驗 Æ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本研究以取自石門水庫地區之低塑性黏土為研究對象,以浸水直

歷史文獻回顧法又稱史學方法、史學研究法、歷史法或歷史研究法。歷史文獻回顧 法的英文名稱除了 Historical Method 之外,亦有 Historical Research、Historical Study

本研究是以景觀指數進行對 1993 年、2008 年與擴大土地使用三個時期之評 估,其評估結果做比較討論。而目前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的應用-GIS 與 FRAGSTATS 之使用方法。從 1993 年至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