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前列腺癌(攝護腺癌)-何謂癌症治療成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前列腺癌(攝護腺癌)-何謂癌症治療成功"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2017 臺大醫院泌尿部、臺灣楓城泌尿學會 版權所有

第 1 頁 / 共 3 頁

臺大醫院泌尿部、臺灣楓城泌尿學會 關心您 更多資訊:https://www.tmua.org.tw/

前列腺癌(攝護腺癌)-何謂癌症治療成功

(編號 PC-017)

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 蒲永孝教授 2017 年更新

老王是個 72 歲的退休老師,平時身體健康,連感冒都未得過幾回。在兒女的安排下,他 作了一次健康檢查,發現“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簡稱 PSA)"

指數偏高,達 9.2 ng/ml,雖然肛門觸診前列腺正常,沒有硬塊,仍接受了切片檢查,結果 真的是前列腺癌(攝護腺癌),中度分化,影像檢查顯示,腫瘤沒有向外侵犯的跡象,因此 仍屬早期。 他被轉介來的時候,家人從網路上已經找了許多資料,並且對前列腺癌的治療有 了初步的概念,但是對於自己該接受那種治療最好,則是惶然不知,希望醫師能進一步替他 分析,幫忙作抉擇………。

對於尚無侵犯的早期前列腺癌,治療的選擇其實要考慮許多因素。一般來說,治療分為 三種:根除性前列腺切除術,放射線治療(即俗稱電療或放療),及僅作追蹤觀察即可。前 二者是積極性的治療,是為了追求癌症的根治,第三種則是消極的作法,但並不是不對,它 的目標是,只要病人不因前列腺癌死亡,就算治療成功。第三種選擇,其實又分為兩種:積 極監控(active surveillance)與觀察性等待(watchful waiting)。

「積極監控」與「觀察性等待」都是不立即治療腫瘤的追蹤策略。採取「積極監控」者,

仍保有治癒腫瘤的企圖,只是治療的時候「未到」,當腫瘤逐漸發展到可能會危害病人健康 或生命的時候,就會積極治療。如果在有生之年,腫瘤都沒有發展到可能致命的警訊,就一 輩子只需要追蹤監控,與其和平共存就好。因此,「積極監控」的重點在定期追蹤,持續評 估腫瘤狀況,是否仍適合繼續追蹤觀察。依據歐美最新研究的結果顯示,採取積極監控者,

約有 3 成多的病人,最後還是接受了各種積極治療方式,但是 6 成多的病人,終其一生不須 接受積極治療,可與腫瘤和平共存。根據美國的一項大規模長期研究,不管年紀為何,選擇 積極監控的病人,其 10 年內死於攝護腺癌的機會只有 4%。而一開始就選擇開刀的人,仍有 2%的病人死於攝護腺癌,兩者在統計上沒有差別,因為絕大多數之病人,是死於其他疾病! 但 是選擇積極監控的病人,卻可以避開積極治療造成的可能副作用,如尿失禁、勃起功能喪失、

出血性直腸炎等

「觀察性等待」就沒有治癒腫瘤的企圖,只有當腫瘤造成症狀或轉移時,才會開始進行 緩解性治療。若是轉移,是以荷爾蒙藥物治療,或放射線照射有症狀的轉移部位為主; 若是 小便症狀嚴重,則採取局部的手術,解決小便症狀。所以觀察性等待並沒有積極的追蹤期程。

(2)

© 2017 臺大醫院泌尿部、臺灣楓城泌尿學會 版權所有

第 2 頁 / 共 3 頁

臺大醫院泌尿部、臺灣楓城泌尿學會 關心您 更多資訊:https://www.tmua.org.tw/

也因為如此,「觀察性等待」比較適合身體狀況較差,或預期生命較短,例如同時有致命性 的其他癌症或重病的病人。根據北歐的一項大規模長期研究,不管年紀為何,選擇觀察性等 待的人,其 10 年內死於攝護腺癌的機會只有 15%。而一開始就選擇開刀的人,仍有 10%的病 人死於攝護腺癌。重點是這些病人,九成以上的死因,是其他疾病或其他癌症。有趣的是,

65 歲以上的病人,選擇觀察性等待或開刀的存活結果是一樣的,約有 10%的病人死於攝護腺 癌,也就是說,年紀愈大(超過 65 歲),積極治療的好處愈低,觀察性等待反而沒有損失。

不管如何,絕大多數之病人,是死於其他疾病。

前列腺癌是個老年男性的疾病,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5,000 人被診斷為前列腺癌新病例,

平均年齡約為 73 歲,大約每年仍有約 1,200 人死於前列腺癌,這些決。台灣男性的平均年齡 是接近 76 歲,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前列腺癌病人診斷時,已經很老,因此要考慮積極性或侵犯 性的治療,如:開刀或電療,是否對病人仍有意義,會不會既犧牲掉病人的生活品質,又得 不到真正生命的延長。

在決定前列腺癌病人應該接受積極性治療(即手術或放射線治療)或追蹤觀察之前,有 以下五項考量:

 第一個考量:腫瘤的嚴重度

腫瘤的嚴重度,可從三個參數來評估:腫瘤侵犯程度(第幾期)、癌細胞之惡性度(葛 里森分數)、及 PSA 數值。臨床上,依據這三種參數的組合,可以大略將病情分為低度風險、

中度風險、及高度風險。這裡所謂的風險,是指治療後惡化及死於前列腺癌的風險。前列腺 癌的臨床專家,會依據風險度做不同的治療建議。

 第二個考量:病人之實際年齡及預期生命

根據內政部的生命表統計資料,以民國 98-100 年為例,台灣地區 70 歲的老年男性仍有 14 年的平均餘命,76 歲的老年男性仍有 10.5 年的平均餘命,也就是說 76 歲的老人,有一 半可以活到 10 年以上,台北市這個首善之區的平均餘命更長約 1-2 歲。其實國人的壽命早已 經比美國人要長。因此這些數字可供我們參考。

 第三個考量:身體狀況及其他重大的慢性病

病人的身體狀況如何,是否體能仍不錯,還可以自行外出運動嗎? 每次運動的時間及激 烈程度如何? 此外,病人有無其他重大的慢性病,可能造成未來 10-15 年內,病人死於這些 慢性病,而不是死於前列腺癌。例如:中度以上的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腎功能不全,或 甚至罹患有其他可能致命的癌症等,這些要經過各科醫師會診,評估每種慢性病,對生命及 生活品質的威脅程度,才能考慮早期(未轉移)的前列腺癌是否該積極治療。

(3)

© 2017 臺大醫院泌尿部、臺灣楓城泌尿學會 版權所有

第 3 頁 / 共 3 頁

臺大醫院泌尿部、臺灣楓城泌尿學會 關心您 更多資訊:https://www.tmua.org.tw/

 第四個考量:家族長壽的程度

第四個因素,則是家族長壽的程度,若是家族中之父母兄長大都是 85 歲或 90 歲以上的 長壽人瑞,病人也很有可能帶有長壽的基因,若病人根治了前列腺癌,很有可能可以活到 90 歲以上,因此會多估計病人的平均餘命,而傾向積極治療。

 第五個考量:病人及家屬的意願

第五個因素則是病人及家屬的意願,任何的治療選擇,最後的決定權仍在於病人及家屬,

醫師只能作建議。有些人是老夫少妻,擔心積極治療後,會喪失性能力,影響家庭和諧,有 些人則認為活得“已經夠本"了,不需要為了多活 5 年,而遭受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可能帶來 的併發症,例如:尿失禁,放射性直腸炎等,因此選擇較佳的生活品質,而不是較長的存活。

綜觀以上,局部(未轉移)的前列腺癌的治療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有些可以量 化,但大 部分無法精確量化,病人的年齡不是絕對或唯一的參考因素。專家提供詳細的資訊,醫病間 充分的溝通,與對前列腺癌充分的了解,才能作一個永不後悔的決定。

(4)

– 全球華人攝護腺癌病友會 –

台大醫院多名頂尖的攝護腺癌(前列腺癌)治療專家,與「台灣楓城泌尿 學會」,於2017年初,成立了「台灣楓城腺兵隊」--全球華人多功能攝 護腺癌病友會,不但主動關懷攝護腺癌(前列腺癌)病友及家屬,也經常 舉辦大型民眾病友的衛教活動,希望在腺兵隊友(病友)的抗癌路上,扶 持鼓勵,提供適時有效的幫助。

「台灣楓城腺兵隊」--全球華人多功能攝護腺癌病友會的成立,就是希 望攝護腺癌(前列腺癌)病友及家屬,能在我們的協助下,充分獲得各種 治療的知識,與病友相互扶持的機會。由於攝護腺癌有遺傳傾向,家屬 代替病友參加也能獲得益處 。

 獲得最新、最切身的保養、治療或新藥資訊。

 有機會與其他病友與家屬,分享經驗,互相鼓勵打氣。

 本會舉辦之各項活動報名人數額滿時,可享有優先保 障名額。

 不定期接獲本會最新的健康衛教資訊及活動邀請通知。

【參加益處】

• 入會專線:02-2341-6169

• 網 址:https://www.tmua.org.tw/mpc/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食道癌 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 病例發生,於 2017

聞「癌」色變!大腸癌連續四年高居癌症排行榜第一,最新發布大腸癌發生人數,從 7,366 人突破 一萬四千多人,平均每天更有

男女面對不同的健康與疾病問題。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 9 ,在2008年,本港

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 5-17 歲兒童及青少年應在一星期內,累 積平均每天最少 60

夏天來臨,越來越多的民眾到溪邊戲水,但溺水造成的死亡憾事也逐漸增 加。據消防署統計, 2018 年至 2022 年全國每年平均約 902 人溺水,其中 536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

但亦產生不少問題,如國內諸侯的橫蠻,以及國 外匈奴的侵擾等。公元前 141 年年僅 16 歲的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