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適婚教師與工程師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有部分顯著差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二)適婚教師與工程師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有部分顯著差異"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適婚男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對婚 姻態度之影響。「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包括共同相處、情感表達、分離傾 向、意見一致性、衝突現象等五個向度,「依附關係」包括父親—信任、

父親—溝通、父親—疏離、母親—信任、母親—溝通、母親—疏離等六 個向度,「婚姻態度」則包括婚姻的評價、婚姻的必要性、婚姻的感受、

婚姻的意向、婚姻的嚮往及整體婚姻態度等六個向度。

本研究是以六個縣市作為研究範圍,以該地區內任職國、高中教師 及工程師為研究對象,共得有效樣本 258 人,年齡介於 22 歲至 45 歲之 間,平均年齡為 28.62 歲,99.6%為大專畢業學歷。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 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含「知覺父母婚姻關係量表」「父 親母親依附量表」及「婚姻態度量表」。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 t 考驗、典 型相關分析進行處理。根據研究結果,在此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輔導 工作、婚姻及後續研究之參考,本章共分為二節:第一節為結論,第二 節為限制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節根據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將第四章所進行之分析、討論與發 現進一步歸納與整理,並提出以下的結論:

一、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職業)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的 差異情形

(一)適婚男女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有部分顯著差異。

(2)

適婚男女在「情感表達」「分離傾向」「意見一致性」與「衝突現 象」等四個向度上無顯著差異,但在「共同相處」向度上有顯著差異,

且女性高於男性。

(二)適婚教師與工程師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有部分顯著差異。

適婚教師與工程師在「分離傾向」「意見一致性」與「衝突現象」

等三個向度上無顯著差異,但在「共同相處」「情感表達」向度上有顯 著差異,且教師高於工程師。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職業)在依附關係上的差異情形

(一)適婚男女在依附關係上無顯著差異,亦即適婚男女對於其與父親及母 親的情感連結重視度上,並不會因性別而有所差異。

(二)適婚教師與工程師在依附關係上有部分顯著差異。

適婚教師與工程師在「父親—溝通」「父親—疏離」與「母親—疏 離」等三個向度的平均數無顯著差異,但在「父親—信任」、「母親—信 任」「母親—溝通」的向度上有顯著差異,且教師在與父親的信任感、

與母親的信任感及與母親的溝通品質高於工程師。

三、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職業)在婚姻態度上的差異情形

(一)適婚男女在婚姻態度上有部分顯著差異。

適婚男女在「婚姻的評價」「婚姻的必要性」「婚姻的感受」與「婚 姻的意向」等四個向度上無顯著差異,但在「婚姻的嚮往」及「整體婚 姻態度」向度上有顯著差異,且女性低於男性。

(3)

(二)適婚教師與工程師在婚姻態度上有部分顯著差異。

適婚教師與工程師在「婚姻的嚮往」向度上有顯著差異,且教師低 於工程師,但在「婚姻的評價」「婚姻的必要性」「婚姻的感受」與「婚 姻的意向」與「整體婚姻態度」等五個向度上無顯著差異。

四、不同父母婚姻狀態(同住、不同住)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依附關係與婚姻態度的差異

(一)不同父母婚姻狀態(同住、不同住)之適婚男女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 有顯著差異。

不同父母婚姻狀態(同住、不同住)之適婚男女在「共同相處」「情感 表達」「分離傾向」「意見一致性」與「衝突現象」五個向度上均呈現 顯著差異,且父母同住之適婚男女高於父母非同住之適婚男女。

(二)不同父母婚姻狀態(同住、不同住)之適婚男女在依附關係上有部分顯 著差異。

不同父母婚姻狀態之適婚男女在「父親—溝通」「父親—信任」「母 親—信任」、「母親—溝通」與「母親—疏離」等五個向度的平均數無顯 著差異,但在「父親—疏離」的向度上有顯著差異,可知父母同住之適 婚男女在與父親正向情感連結之程度上高於父母非同住者。

(三)不同父母婚姻狀態(同住、不同住)之適婚男女在婚姻態度上有部分顯 著差異。

不同父母婚姻狀態之適婚男女在「婚姻的必要性」與「婚姻的意向」

等二個向度上無顯著差異。但在「婚姻的評價」「婚姻的感受」「婚姻

(4)

的嚮往」與「整體婚姻態度」向度上有顯著差異,且父母同住之適婚男 女高於父母非同住者。

五、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依附關係之典型相關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依附關係之間有兩組顯著的關係。茲將兩組關 係整理如表 5-1-1。

表 5-1-1「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依附關係」典型相關的結構摘要表 典型

相關 共同 相處

情感 表達

分離 傾向

意見 一致

衝突 現象

父親 信任

父親 溝通

父親 疏離

母親 信任

母親 溝通

母親 疏離

第一組

關係 第二組

關係

註:「+」「-」表示典型相關關係的方向性;保留典型相關因素的負荷量 >0.30 以上者

(一)第一組關係:當受試者知覺父母親的婚姻關係越親密、越和諧時,

其與父母親的依附關係越正向。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受試者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越好時,其與父母的依 附關係也越佳。具體而言,當適婚男女感受父母婚姻的「共同相處」頻 率很高、「情感表達」很多、「分離狀況」較少、「意見一致性」很高、「衝 突現象」很少時,則其在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上與父母親的「信任感」很 高、與父母親的「溝通品質」很好、與父母親的「情緒隔離」現象較少。

由另一角度觀之,適婚男女知覺父母親的親密度與和諧度越差時,則其

(5)

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也越負向。

(二)第二組關係:當受試者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分離狀況越少、意見越不

一致、衝突現象越少時,則其與父母親的疏離越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受試者知覺父母越少分離、意見越不一致、越少 衝突時,則其和父母的疏離也越少。具體而言,當受試者在知覺父母婚 姻關係的「分離狀況」較少、「意見一致性」越低、「衝突現象」較少時,

其與父母的情感疏離越少。由另一角度觀之,適婚男女知覺父母親的「分 離狀況」較多、「意見一致性」越高、「衝突現象」較高時,則其與父母 的情感疏離也越多。

六、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婚姻態度之典型相關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婚姻態度之間有一組顯著的關係。茲將此組關 係整理如表 5-1-2。

表 5-1-2「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婚姻態度」典型相關的結構摘要表 典型

相關 共同 相處

情感 表達

分離 傾向

意見 一致

衝突 現象

婚姻 評價

婚姻 的必 要性

婚姻 感受

婚姻 意向

婚姻 嚮往 第一組

關係 註:「+」「-」表示典型相關關係的方向性;保留典型相關因素的負荷量 >0.30 以上者

(一)第一組關係:當受試者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越親密、越和諧時,則其 對婚姻的態度也越積極。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受試者知覺父母共同相處越多、越少分離、越少

(6)

衝突時,則其對婚姻的態度也越積極。具體而言,當適婚男女感受父母 婚姻的「共同相處」頻率很多、「分離狀況」很少、「衝突現象」很少時,

則其對於「婚姻的評價」很高、「婚姻的必要性」看法也較正向、對於「婚 姻的感受」也趨於正向、「婚姻的意向」也較好。由另一角度觀之, 本 研究結果顯示當受試者知覺父母共同相處越少、越多分離、越多衝突時,

則其對婚姻的態度也越消極。

七、依附關係與婚姻態度之典型相關

依附關係與婚姻態度之間有兩組顯著的關係。茲將兩組關係整理如 表 5-1-3。

表 5-1-3「依附關係」與「婚姻態度」典型相關的結構摘要表 典型

相關 父親 信任

父親 溝通

父親 疏離

母親 信任

母親 溝通

母親 疏離

婚姻 評價

婚姻 的必 要性

婚姻 感受

婚姻 意向

婚姻 嚮往 第一組

關係 第二組

關係

註:「+」「-」表示典型相關關係的方向性;保留典型相關因素的負荷量 >0.30 以上者

(一)第一組關係:當受試者與父母親的依附關係越正向時,則其對婚姻 的態度也越積極。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受試者與父母依附關係越好時,則其對婚姻的態

(7)

度也越好。具體而言,當適婚男女與父親的信任關係越好、與父的溝通 品質越好、與母的信任關係越好、與母的溝通品質越好、與母的情感疏 離越少時,則其對「婚姻的評價」越高、「婚姻的必要性」看法也越正向、

「婚姻的感受」越正向、「婚姻的意向」越高。由另一角度觀之,適婚男 女與父母親的情感連結越不安全時,則其對婚姻的看法、感受與行動傾 向也越負向。

(二)第二組關係:當受試者與父母的疏離越少時,則其對婚姻的評價、嚮

往越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受試者與父母越不疏離時,則其對婚姻的看法及 行動傾向越低。具體而言,當受試者與父母親的疏離狀況越少時,則個 體對「婚姻的評價」越負向、「婚姻的嚮往」也越低。亦即適婚男女與父 母情感越不疏離時,則其對婚姻的看法及行動傾向也越低。由另一角度 觀之,適婚男女與父母情感越疏離時,則其對婚姻的看法及行動傾向也 越積極。

(8)

第二節 限制與建議

本節就研究樣本選取、研究方法等說明本研究限制,並提出實務工 作與未來研究之具體建議。

限制:

一、研究樣本

(一)樣本的推論有其限制

由於樣本取得不易,本研究僅以台灣地區六個縣市,尤以北台灣為 主,共 258 位適婚男女為施測對象,由於實施上的困難,採立意抽樣,

在樣本的限制下,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的類化程度。施測對象為教師及 工程師,屬於社經地位較穩定及高知識份子,若要將研究結果推論到社 經地位低、低教育水準、中南部之適婚男女上,有其限制在。

(二)不同職業男女比例的懸殊

由於本研究針對教師、工程師兩種不同職業進行差異比較,而就社 會現象觀察中顯示,教師多為女性擔任,工程師也多為男性擔任,因此 在施測時產生男性受試者多分布在工程師行列,女性多分布在教師工作 的狀況。故在討論不同職業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及婚姻態度 上的差異時,需留意性別在其中所造成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

(一)填答時易受各種因素影響

本研究藉由「知覺父母親婚姻關係」「父親母親依附量表」及「婚 姻態度」量表的填答內容作為研究依據。由於採用郵寄或轉交方式間接

(9)

方式施測,無法直接掌握受試者作答的真實狀況,故研究結果必有誤差 存在。

建議:

綜合本研究之結果討論與結論,分別就實務工作與未來研究兩方面 給予建議。在實務工作方面,針對諮商與輔導、婚姻教育提出建議;未 來研究方面,則依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及研究變項提出建議。

壹、婚姻教育、諮商輔導方面的建議 一、提升父母婚姻關係的品質

本研究發現,父母婚姻關係與依附關係及婚姻態度有密切的關係。

當父母婚姻關係越好時,則其與子女的依附關係越正向、子女對婚姻所 抱持的態度也越積極。對子女而言,父母親的婚姻就如同「楷模」形象。

當父母在婚姻中營造出優質正向的婚姻關係,子女在這樣充滿愛與關懷 氣氛長大,其和父母的情感連結較正向,並從父母婚姻中建構與另一半 相處之道,對於婚姻也產生較積極的態度。建議父母親學習增進夫妻感 情,建立以信任、關愛為基礎的婚姻。在夫妻溝通上:欣賞對方的優點,

適時給予讚美、表達感激之意,以真誠的心面對婚姻中的問題,分享彼 此不同的意見,並探索其中差異、以包容尊重的態度容許對方的犯錯。

在夫妻相處上:培養共同話題、興趣增進夫妻生活情趣,尊重個體的獨 立性、擁有個人自主空間。提升彼此婚姻關係的品質,從自己做起。

二、加強父母與子女的依附關係、情感連結

本研究發現當父母與子女的情感依附越安全,子女對婚姻的態度也

(10)

越積極。現代社會中有許多雙薪家庭的子女,父母多為上班族,在家庭 物質生活上不致匱乏,但也可能因為工作的忙碌而較少機會與孩子互 動。為人父母者在工作之餘,加強關心子女心理的需求,提供情感的慰 藉,適時表達父母對子女的關心。願意傾聽孩子的聲音並保持彈性、自 我開放的角度感受子女的想法,不強灌輸自己的觀念,建立雙向溝通的 管道。並尊重孩子的隱私及個體性,欣賞子女的不同,適時擁有家庭共 同聚會等,不僅僅是增進親子情感,更能協助子女建構正向婚姻態度。

三、破除「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刻版印象

本研究重要的發現,當父母與適婚男女越不疏離時,則適婚男女對 婚姻的看法及嚮往也越負向。反之,與父母越疏離時,其對婚姻的看法 及嚮往則越正向。這樣的結果顯示適婚男女「愛與隸屬的情感需求」滿 足與否,與其主動尋覓情感的支持、慰藉似乎是有關係的。這似乎也為 現代男女選擇不婚等其他男女相處模式提供另一個可被了解的解釋--當 適婚男女在原生家庭得到情感的支持與滿足時,即使到了適婚年齡,其 對婚姻的追尋較缺乏行動力,不想再追求另一個關係,這是否也是現代 社會另一種新的婚姻態度轉變。不見得「結婚」才是適婚年齡者唯一情 感關係的慰藉,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原生家庭有不疏離情感連結者似乎 也不急著結婚,因此在現今社會中也許「不婚」「單身」不見得是情感 匱乏者的象徵,似也呈現出社會價值觀的轉變—情感上的滿足不一定從

「結婚」開始。

四、了解自己的需求,處理彼此的不同

本研究發現當父母分離多、衝突多、意見一致時,則子女與父母越

(11)

疏離。反之,父母分離少、衝突少、意見不一致時,則子女與父母越不 疏離。這樣的結果似乎顯示學習表達自己的需求、處理彼此觀念的不同 似乎是婚姻關係重要的一環。表達自己的看法並允許家庭不同聲音的出 現,彼此思索如何達到平衡點,相信對於家庭氣氛的維持及情感的互動 有一定的幫助。

五、強化男女兩性及如何有效經營婚姻的教育課程

要有良好的婚姻品質,就要加強男女兩性教育,及如何有效經營婚 姻的教育課程,學習如何有效和異性及伴侶相處。此外,本研究顯示似 乎男性較女性在婚姻的嚮往上積極且父母婚姻關係與子女婚姻態度有密 切關係。子女在原生家庭所見、所聞,似乎為子女未來婚姻藍圖留下伏 筆。兩性教育課程可以增加家庭教育、婚姻教育課程,讓適婚男女看到 原生家庭的影響,並釐清「婚姻」在男女眼中所代表的意義及彼此對婚 姻的期待。這也許是兩性教育可以探討的方向,讓男女雙方有機會表達 對婚姻的看法並避免複製父母的不好的關係經驗。

貳、未來研究方面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僅以台灣地區六個縣市進行樣本調查,由於取樣上的困難無 法隨機抽樣,且樣本年齡介於 21 歲至 45 歲,為高知識分子(教師、工程 師),恐在樣本選擇上有偏於一隅的缺失。因此在日後研究對象選擇上,

可將研究範圍擴展至全台灣或其他縣市,並可擴充至不同職業、教育水 準之適婚男女,也許會有更豐富的資料產生。

(12)

二、研究方法:

(一)佐以質化輔助

父母婚姻關係與依附關係是一種動態的歷程,測量工具只能捕捉感 受及狀態,對於長期的變化及互動歷程無法具體的呈現。本研究採問卷 調查進行,受試者以自陳量表回答對於父母親婚姻關係、依附關係及婚 姻態度之看法,受自陳量表本身的限制,量化結果不宜推論到歷程變化。

若能輔以深度訪談,則更可以呈現其動態模式更細緻化的歷程。

(二)採長期縱貫研究

建議未來研究可以採取長期縱貫研究,蒐集成長過程中家庭重大事 件、婚姻的轉變及與父母互動過程,這樣的長期研究可更釐清依附的連 續性及穩定性,及父母婚姻、家庭事件對個體婚姻態度之影響。

三、研究變項:

(一)本研究顯示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與其對婚姻所抱持的態度有 關係,而與婚姻態度有關的因素有許多,如:異性交往經驗、性別角色、

同儕依附等。未來可往這方面進行研究,了解其與婚姻態度之關係。此 外,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上面也可以著重於父母親溝通技巧或探討父母 婚姻關係的衝突解決層面對其依附及婚姻態度之影響。

(二)個體的認知結構是外在環境對個體產生影響之重要因素,國外相關研 究指出父母婚姻衝突影響子女對自我及他人的看法,並進一步對個體的 婚姻期望產生影響(Steinburg, Davila, & Fincham, 2006)。想要了解父母婚 姻如何影響個體的依附及婚姻態度,從認知結構著手是未來可以研究方 向。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隨著朝陽建校滿十週年,營建工程系也 10 歲大了,在歷任系主任的帶領下,營建系已經頗 有規模。目前本系仍維持結構工程、大地工程、營建管理三個領域的師資,共有 19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認為它注重對四大師的研究而忽視支援這些大師布教活動的庶民之信仰的研 究。[13]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本研究以 2.4 小節中之時程延遲分析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針對 Global Impact Technique、Net Impact Technique、As-Planned Expanded Technique、Collapsed

本研究於 2017 年 2 月至屏東縣 10 所校園採集使用水源及經淨水處理

本研究於 2017 年 4 月以市面上瓶裝水的品牌隨機抽取國內外各五種品 牌作為研究對象,並利用環檢所公告之採樣方法檢測,收集的樣本以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