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 Excel 2003的使用技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4 Excel 2003的使用技巧 "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会对数据表进行数据有效性设置;

会利用相关函数对数据表中数据进行统计计算;

会对数据清单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及分类汇总;

能够利用数据透视表对数据清单汇总、绘制图表。

任务一 学生成绩录入与数据有效性控制

在录入大量数据记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录入错误的现象。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录 入错误,可对数据表单元格区域设置有效性校验条件,一旦出现录入错误,系统会自动提示,

以便修改。

案例 1 数据填充与有效性设置

【场景描述】

教务员小张经常要录入该系的各门课程的成绩单,为了快速录入且减少错误,小张想到 利用数据填充和数据有效性等工具来实现他的要求。请打开“学生成绩表.xls”,根据小张的要 求进行如下设置:

(1)序号从 1 自动填充到 21。

(2)学号列从 2010030302301 填充到 20100303023021。

(3)在性别列 D2:D21 区域设置数据有效性。

要求:当用户选中“性别”列除标题外的任一单元格时,在其右侧显示一个下拉列表框 箭头,并提供“男”和“女”的选项供用户选择。

(4)设置课程列数据的有效性,要求:当光标定位于相应列的单元格时,显示输入信息:

标题“成绩”“请输入 0~100 之间有效成绩”。当用户输入数据不在指定的范围内,系统自动弹 出错误对话框,错误信息“成绩必须在 0~100 之间”,“停止”样式,错误对话框的标题为“错误”。

1.案例分析

案例中(1)、(2)的要求可以通过自动填充或手动填充来实现;(3)、(4)中的要求可以

4 Excel 2003 的使用技巧

单元

(2)

通过“数据”菜单下的“有效性”命令来实现。

2.相关知识点

(1)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区域)

Excel 文档称为 Excel 工作簿,其扩展名是“.xls”,每一个工作簿可包含多张工作表。工作 表默认的标签名称是 Sheet1、Sheet2、Sheet3、……,当然也可以重新命名。每张工作表有 256 列 65536 行,列号用字母 A、B、……标识,行号用 1、2……65536 标识。单元格地址用列号加 行号表示,如 A1、AB100、A65536 等。连续单元格组成的矩形区域用“左上角单元格地址:

右下角单元格”地址表示。如 A1:D100 表示从 A1 单元格到 D100 单元格之间的矩形区域。

(2)文本型数值数据的输入

在中文 Excel 中,文本是指当作字符串处理的数据。对于不参与运算的数字型数据有时必 须把它们作为文本型数据处理,否则可能显示不正确或造成某些数据位的丢失。如身份证号(若 作为数值型数据处理,身份证右边几位数将作 0 处理)、课程代码 06040701(若作为数值型数 据左面的 0 将丢失)等。在输入这些作为文本的数字型数据时,应先输入英文单引号“’”,再 输入数字串。

当单元格内的数据比较长而列宽有限时,可以按 Alt+Enter 组合键(或在单元格格式中设 置“自动换行”)实现单元格内换行,单元格高度自动增加,以容纳多行数据。

(3)数据填充

当工作表中同行或同列数据有规律时,可以使用填充功能快速输入数据。单击“编辑→

填充→向下(上)填充/向右(左)填充”命令,实现数据快速复制;单击“编辑→填充→序 列”命令,根据需要可在“序列”对话框选择“等差序列”、“等比序列”、“日期”之一进行数 据填充。对于日期选项,还可按“年”、“月”、“日”、“工作日”进行数据填充,如图 4-1 所示。

图 4-1 填充序列

(4)数据的有效性

对某单元格区域预先设置好数据有效性条件,一旦用户输入数据不符合有效性条件时,

系统会自动弹出错误信息对话框,以提示用户修改输入数据,这样可减少人工输入错误。

单击“数据→有效性”命令,弹出“数据有效性”对话框,如图 4-2 所示,在“设置”选 项卡的“有效性条件”选项组中,在“允许”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设置。如允许

“整数”可设置整数范围;选择“序列”可定义数据序列;选择“自定义”可自定义数据应满 足条件。详见 3、4 中具体步骤。

(3)

图 4-2 数据有效性

3.实现方法

(1)打开“学生成绩表.xls”文件→在“成绩表”工作表的单元格 A2 中输入 1→选择单 元格区域 A2:A21→单击“编辑→填充→序列”命令→在“序列”对话框的“步长值”文本框 中输入 1→“确定”。

最便捷方法:按住 Ctrl 键同时拖动 A2 右下角的填充柄到 A21 即可。

(2)在单元格 B2 中,直接输入数据“2010030302301”,按住 Ctrl 键同时拖动 B2 右下角 的填充柄到 B21 即可。若单元格数据显示为“2.01E+12”,是因数据太大而以指数形式显示(2.01

×1012)。这时只需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数字”选项卡中,在“分类”列表中选择“数 值”,设置“小数位数”为 0,如图 4-3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4-3 “数字”选项卡

(3)选择单元格区域 D2:D21,单击“数据→有效性”命令,弹出“数据有效性”对话框,

在“设置”选项卡的“有效性条件”选项组的“允许”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序列”,在“来源”

(4)

框中输入“男,女”(逗号必须是英文状态的逗号“,”),同时选中“忽略空值”和“提供下拉箭 头”复选框,设置如图 4-4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4-4 有效性设置

(4)选择 E-I 列,在如图 4-4 所示“设置”选项卡中的“允许”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整 数”,在“数据”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介于”,在“最小值”框中输入 0,在“最大值”框中输 入 100;在“输入信息”选项卡中,“标题”框中输入“成绩”,“输入信息”框中输入“请输 入 0~100 之间有效成绩”;在“出错警告”选项卡中,“标题”框中输入“错误”,“错误信息”

框中输入“成绩必须在 0~100 之间”,“样式”列表中选择“停止”,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4-5 所示。

图 4-5 成绩有效性

删除标题 E1-I1 单元格的有效性设置(这里的设置不合情理):选择 E1-I1 单元格区 域,在如图 4-5 所示的数据有效性设置中,单击“全部清除”按钮,即可清除这里的有 效性设置。

将光标移到相关列,在相关单元格中输入任意不符合要求的值,观察有效性设置效果。

(5)

4.课堂实践

(1)打开“填充.xls”文件,按下列要求完成相应的操作:

在“身份证号”列输入你的身份证号码,观察作为文本和作为数值有何不同?

②“学号”列按末位递增 1 向下填充;

③“入学日期”列按月递增 1 向下填充;

④“高级班入学日期”列按年份递增 1 向下填充;

⑤“入学成绩”列按预测趋势向下填充;

⑥将“姓名”列中 10 位同学添加到(导入)自定义序列中,删除后 9 位同学,向下拖动 A2 单元格的填充柄,能否填充?

⑦在“数据有效性”工作表中,在“职务”列设置数据有效性条件,当鼠标选择该列的 任一单元格时,在其右侧显示一个下拉列表框箭头,并提供“处长”、“科长”、“科员”列表选 项供用户选择。

(2)实践案例 1。

5.评价与总结

老师鼓励同学(一般 2 位一起)主动上台演示部分或全部操作,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 感。必要时老师点评。

鼓励同学总结本案例相关知识点,学生或老师补充。

6.课外延伸

在“数据有效性”对话框的“设置”选项卡中“允许”列表框选择“自定义”选项,如 何实现案例 1 中的有效性要求?试试看!(提示:用到逻辑函数 and 及 or)

提示:

显示或隐藏填充柄:单击“工具→选项”命令,在“编辑”选项卡中选中或清除“单元 格拖放功能”复选框。在这里还可设置回车后光标移动方向。

输入分数时,应在分数前加“0”和一个空格,这样可以区别于日期。例如:输入“0□

1/3”表示分数“1/3”。在输入“二又三分之一”时,输入“2□1/3”即可。

如果要输入当天的日期,可按下 Ctrl+;组合键,如果要输入当前时间,可按下 Ctrl+Shift+;

组合键。

任务二 学生成绩表的统计与分析

在某门课程教学结束时,教师通常都要对教学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平时考查成绩、期末 成绩、平时表现分数等进行统计计算,最后给每一位同学一个最终成绩或等级。这些繁琐的工 作其实利用 Excel 函数计算很容易就搞定了。

(6)

案例 2 成绩计算与统计

【场景描述】

辅导员小张要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为下学期奖学金评定做准备工作。

打开“成绩计算.xls”文件,根据以下要求进行各种统计计算:

(1)在“总分”列中计算每个同学所学课程的总分。

(2)在“平均成绩”行,统计每门课程的平均分。

(3)在 E25,E26 中统计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4)在“总评 A”列中,根据总分给每一位同学评定一个等级,标准是:总分在 350 分 以上(包括 350 分)为“合格”,总分在 350 分以下为“不合格”。

(5)在“总评 B”列中,评定等级标准是:总分在 390 分以上(包括 390 分)为“A”,

总分在 390 分以下为“C”,总分大于等于 350 且小于 390,等级为“B”。

(6)E27,E28 分别统计男生高数总分及女生高数总分,并进行验证“高数总分=男生高 数总分+女生高数总分”是否成立。

1.案例分析

Excel 系统提供大量的函数,给人们计算带来了极大方便。函数 Sum()及 Average()可以完 成(1)、(2)中的任务;函数 Count()与 Countif()可以进行计数和有条件的计数;if()函数可以 进行逻辑判断,根据判定的不同结果从而返回不同的值。Sumif()函数可以进行有条件的求和,

如(6)中的要求。

2.相关知识点

Excel 提供了大量的系统函数,功能非常丰富。按照其功能来划分主要有统计函数、日期 与时间函数、数学与三角函数、财务函数、逻辑函数、文本函数、数据库函数等。在输入函数 时,必须以“=”开头,输入函数的一般格式为:

=函数名(参数 1,参数 2,…)

(1)常用函数

① SUM(number1,number2,...),返回参数之和。

其中:number1,number2,...为 1 到 30 个需要求和的参数,可以是数字、逻辑值及数字的文 本表达式或数组。

如:=SUM(1,3,5);=SUM(1,A2:D10,TRUE)等。

② AVERAGE(number1,number2,...),返回参数的平均值。

其中:number1,number2,...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包含数字的名称、数组或引用。

如:=AVERAGE(A1:D10,5)。

③ COUNT(value1,value2,...),返回包含数字以及包含参数列表中的数字的单元格的个数。

其中:value1,value2,...为包含或引用各种类型数据的参数(1 到 30 个)。

说明:只有数字类型的数据才被计算。如:=COUNT(1,3,"abc")返回函数值 2。

④ COUNTA(value1,value2,...),返回参数列表中非空值的单元格个数。

(7)

⑤ COUNTIF(range,criteria),返回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

其中:range 是统计的单元格区域;

criteria 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例 如,条件可以表示为 32、"32"、">32"或"apples"等。

⑥ 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返回满足给定条件的若干单元格的和。

其中:range 为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criteria 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相加求和的条件;

sum_range 是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区域)

(2)常用数学函数

① ROUND(number,num_digits),返回某个数字按指定位数进行四舍五入后的数字。

其中:number 是要进行四舍五入的数字,num_digits 指定位数,按此位数进行四舍五入。

如:=ROUND(12.75,1)对 12.75 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返回值 12.8;=ROUND(12.75,-1) 返回值 10;=ROUND(12.75,0)返回值 13。

② TRUNC(number,num_digits),返回某个数字按指定位数截取后的数字。

其中:number 是需要截取的数字,num_digits 指定位数,按此位数进行截取。num_digits 的默认值为 0,则返回截断小数位后的整数。

如:=TRUNC(12.6)返回值 12;=TRUNC(-12.6)返回值-12。

③ RAND(),返回大于等于 0 及小于 1 的均匀分布随机数,每次重新计算时都将返回 一个新的数值。随机抽题、抽奖等可能用到此函数。

如:=RAND(),返回介于 0 到 1 之间的一个随机数(变量);=RAND()*100+100,返回 大于等于 100 但小于 200 的一个随机数(变量)。

常用数学函数还有取整函数 INT、平方根函数 SQRT、绝对值函数 ABS、幂函数 POWER 等,详细请参考 Excel 帮助中的相关实例(在 Excel 中,按 F1 键后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 字,回车)。

(3)逻辑函数

① 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执行真假值判断,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假值,

返回不同结果。

其中:logical_test 表示计算结果为 TRUE 或 FALSE 的任意值或表达式;

value_if_true 是 logical_test 为 TRUE 时返回的值,value_if_false 是 logical_test 为 FALSE 时返回的值。

如:=if(5>3, "Y","N")返回 Y,而=if(5>30, "Y","N")返回 N。

② AND(logical1,logical2, ...),所有参数的逻辑值为真时,返回 TRUE;只要有一个参数 的逻辑值为假,即返回 FALSE。

如:=AND(5>3, 100>50)返回 TRUE,而:=AND(5>3, 100>500)返回 FALSE。

③ OR(logical1,logical2, ...),所有参数的逻辑值均为 FALSE 时,才返回 FALSE;只要有 一个参数的逻辑值为真,即返回 TRUE。

如:=OR(5>3, 100>500)返回 TRUE,而=OR(5>30, 100>500)返回 FALSE。

(8)

(4)文本与数据函数

① LEN(text),返回文本字符串中的字符数。

如:=len("abcd")返回 4,=LEN("英语 abc")返回 5。

② MID(text,start_num,num_chars),返回文本字符串中从指定位置开始的特定数目的字 符串。

其中:text 是包含要提取字符的文本字符串,start_num 是文本中要提取的第一个字符的 位置,num_chars 指定希望 MID 从文本中返回字符的个数。

如:=MID("英语 abc123",3,3)返回 abc。

③ TEXT(value,format_text),将数值转换为按指定数字格式表示的文本。

其中:value 为数值、或计算结果为数字公式或对包含数字值的单元格的引用;

Format_text 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数字”选项卡的“分类”框中的文本形式的数 字格式。

如:=TEXT(20000,"$0.00"),返回值$20000.00。

④ VALUE(text),返回由数字文本字符串转换成的数字。

其中:text 为带引号的文本,或对需要进行文本转换的单元格的引用。

说明:text 可以是 Microsoft Excel 中可识别的任意常数、日期或时间格式。如果 Text 不 是这些格式的数据,则函数 VALUE 返回错误值#VALUE!。

如:=VALUE("$1,000"),返回数值 1000。

常用的文本函数还有 LOWER(将文本转换成小写形式)、UPPER(将文本转换成大写形 式)、TRIM(除了单词之间的单个空格外,清除文本中所有的空格)等,更多文本函数请参考 帮助“文本与数据函数”中有关函数。

3.实现方法

(1)将光标定位于 J2 单元格中,单击工具栏上的“自动求和 ”按钮,回车。再拖动 单元格 J2 右下角的填充柄直到 J22 单元格。

(2)将光标定位于 E23 单元格中,单击数据编辑栏上的插入函数“f ”按钮,在弹出的x

“插入函数”对话框中,在“选择类别”列表框中选择“常用函数”,在“选择函数”框中选 择“AVERAGE”,“确定”后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如图 4-6 所示。单击 Number1 框右边 按钮,圈选求平均值的单元格区域后回车(或再次单击 按钮),“确定”即可。将公式 横向填充到 F23:I23 即可。

(3)将光标定位于 E25 单元格中,单击数据编辑栏上的插入函数“f ”按钮,弹出“插x 入函数”对话框,在“搜索函数”框中输入“countif”后单击“转到”按钮,选择“COUNTIF”

后“确定”,如图 4-7 所示。在弹出的“函数参数”对话框的 Range 框中圈选 D2:D22,在 Criteria 框中输入“男”或单击性别为男的单元格(如 D2),“确定”。同样,在 E26 中可以计算出女 同学的人数。

(4)在单元格 K2 中插入 IF 函数,在 Logical_test 输入判定条件“J2>=350”,计算结果 可能为 TRUE 或 FALSE,在 Value_if_true 框中输入判定条件为 TRUE 时返回值“合格”,在 Value_if_false 框中输入判定条件为 False 时返回值“不合格”,如图 4-8 所示。

(9)

图 4-6 函数参数

图 4-7 插入函数

图 4-8 if 函数

(5)在“总评 B”列中,将总分分成了三段,总评 B 有三个值(A、B、C),而一个 if 函数只能“一分为二”,所以在这里要用两个 if 套在一起来解决“一分为三”的问题。

操作步骤:在 L2 单元格中,插入 IF 函数,在 Logical_test 输入“J2>=390”,Value_if_true 框中输入“A”,光标定位在 Value_if_false 框中,单击数据编辑栏最左边的 IF 函数,又弹出新 的“函数参数”对话框,在从上到下的三个框中分别输入“J2>=350”、“B”、“C”,单击“确

(10)

定”按钮。将公式向下填充到其他单元格即可。

其实,也可以直接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J2>=390,"A",IF(J2>=350,"B","C"))”。

(6)在单元格 E27 中,插入 SUMIF 函数,在弹出的“函数参数”对话框的 Range 框中,

圈选包括“性别”列及“高数”列在内的数据区域(范围圈大一点也没关系),在 Criteria 框 输入“男”,在 Sum_range 框中输入实际求和的单元格区域 E2:E22,“确定”。计算结果为 777,

如图 4-9 所示。同理,在 E28 中计算女生高数总分为 770。经验证,式子“高数总分=男生高 数总分+女生高数总分”两边结果都是 1447,说明上述两个函数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

图 4-9 sumif 函数

Excel 内容十分丰富,函数功能很强。在学习或操作过程中有疑难问题时,查询系统帮助 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查询帮助方法如下:

在 Excel 窗口中,单击“帮助”命令,弹出 Excel 帮助窗格,在“搜索”框中输入要查询 问题的关键字(如 SUMIF),按回车键或单击右边的“开始搜索”按钮,如图 4-10 所示。在

“搜索结果”窗格中单击相关主题即可(如“SUMIF 工作簿函数”)。也可以在 Excel 帮助窗 格中单击“目录”,在“目录”列表框中选择要查找的主题。如查询相关函数帮助:单击“目 录”→“使用数据”→函数引用,在这里可查看任何函数帮助信息,如图 4-11 所示。

图 4-10 帮助窗格 图 4-11 帮助目录

(11)

4.课堂实践

(1)实践本例,并总结解决问题思路。

(2)打开“工资表 1.xls”文件,在 Sheet1 工作表 D 列的左边插入一空列,在插入列首 单元格中输入栏目名“部门名称”,并根据“部门代码”用 IF 函数填入部门名称,其中:部门 代码“A02”表示“技术部”,部门代码“B01”表示“生产部”,部门代码“B03”表示“销 售部”;根据部门代码,填写部门名称。

5.评价与总结

第一组同学(2 位为一组)主动上台演示(1)~(3)。

第二组同学主动上台演示(4)~(6)。

鼓励同学总结本案例解决思路,学生或老师补充。

6.课外延伸

时间日期函数在计算、统计中也常用到;信息函数在排除错误时也会用到。下面介绍最 常用的几个,以示说明。

(1)时间日期函数

① Now(),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所对应的序列号或日期时间数据(与单元格格式有关)。

如:=NOW()。

说明:Microsoft Excel 可将日期存储为可用于计算的序列号。默认情况下,1900 年 1 月 1 日的序列号是 1,每向后一天序号加 1。序列号中小数点右边的数字表示时间,左边的数字 表示日期。

② TODAY(),返回当前日期的序列号或日期格式数据。如= TODAY()。

③ DATE(year,month,day),返回代表特定日期的序列号。如果在输入函数前,单元格格 式为“常规”,则结果将显示为日期数据。如:=date(2010,11,12)。

④ YEAR(serial_number),返回某日期对应的年份。如=year(now())。

与 year 函数具有相同参数的日期时间函数还有 month、day、hour、minute、time 函数。

(2)信息函数

信息函数可以用于对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数据类型、错误类型等进行判断,从而采取不同 处理手段。如在 D1 中有公式:=AVERAGE(A1:C1),而 A1:C1 单元格区域中为空,这时在 D1 单元格中出现了错误信息“#DIV/0!”,它提示 0 不能作为除数,如图 4-12 所示。这是因为 A1:C1 单元格区域中每一个单元格都为空,所以在计数时为 0,而 0 不能作为除数,一旦在相关单元 格中输入数值,错误就没有了。要排除这种显示错误,需用到信息函数。在 D1 中可以输入函 数:=IF(ISERROR(AVERAGE(A1:C1))," ",AVERAGE(A1:C1)) ,这样就让错误显示为空,这 种方法在设计 Excel 计算模板中用得较多。

① ISERROR(VALUE),当 VALUE 为任意错误值时返回 TRUE。

如:=ISERROR(D1),返回 TRUE。

(12)

图 4-12 错误信息

② ISNUMBER(VALUE),当 VALUE 为数字时返回 TRUE。

③ ISTEXT(VALUE),当 VALUE 为文本时返回 TRUE。

其他信息函数请参考帮助。

(3)课外练习

① 打开 gzb.xls,在 Sheet1 中“编号”列右边插入一列,将“编号”列数据转换成文本类 型数据(用 text 函数),将转换后的数据粘贴到相应单元格中;在“出生年份”列计算员工的 出生年份。

② 请打开工作簿文件 tjb.xls,并按指定要求完成如下操作:

A.在 I1 单元格求出年龄不超过 45 岁(包括 45 岁)的人数;

B.在 I2 单元格求出年龄不超过 45 岁(包括 45 岁)的人数占全体员工的百分比,并设置 该单元格的数字格式为百分比,小数位数为 0;

C.在 I3 单元格中求出平均年龄并使用 ROUND 函数取整;

D.在 I4 单元格中求出教授人数。

案例 3 成绩分析

【场景描述】

辅导员张老师除了要完成上述案例 1 中任务外,还要对班级的各位同学的总分进行排名,

计算各门课程的男女生的平均分,来分析男女学生在学习各门课程时的成绩差异。打开“成绩 计算 2.xls”,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由于“两课”任课教师改卷时统计错误,每位同学少加 10,请给每位同学该课成绩 加上 10 分,并交换姓名与学号两列数据的次序(即姓名设为第 1 列,学号设为第 2 列)。

(2)统计每名学生本学期所取得的总学分。

(3)统计每名学生总分在全班同学中所占名次(按降序方式计算)。

(4)在工作表的相应单元格中统计各门课程的男女的平均分。

1.案例分析

案例(1)中涉及插入列、删除列、复制、复制移动操作。使用公式在原来分数的基础上,

加上 10,然后用选择性粘贴(选择值)粘贴到“两课”列即可。案例(2)在公式中采用绝对 引用计算,然后再填充即可。案例(3)使用 Rank 函数可用来计算排名问题,不过要注意正 确使用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案例(4)中需要自己输入公式,如男生某门课程平均分等于男 生总分除以男生人数,注意正确使用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以便应用公式填充。

2.相关知识点

(1)复制、移动单元格(区域)中的内容 1)选择单元格区域

(13)

① 选择连续单元格区域:单击单元格区域左上角的单元格+Shift 键+单击单元格区域右下 角的单元格。

② 选择不连续单元格区域:选择第 1 个单元格区域+Ctrl 键+选择下一个单元格区域。

③ 选择工作表的行(列)区域:鼠标在行号(列号)拖动即可。

④ 选定整个工作表:单击行号和列号左上角的交叉处。

2)选择性粘贴

复制内容时,有时需要复制全部内容,有时仅需要复制单元格的格式、公式、值、有效 性验证等,有时需要将内容进行转置(原来行变成复制后的列,列变成复制后的行),这时就 要用到选择性粘贴。在粘贴时,单击“编辑→选择性粘贴”命令→在“选择性粘贴”对话框中 选择相关选项即可,如图 4-13 所示。

图 4-13 选择性粘贴

(2)公式

公式由“=”开头,后跟由运算符、函数、常量、单元格引用等构成的有意义的表达式。

如=sum(A1:C5)/10+2^3,这里“^”表示乘方运算。

提示:

公式中除使用常用算术运算符外,还有文本运算符及关系运算符等。

文本运算符“&”(字符串连接符),如="abc"&"def",结果为 abcdef。

关系运算符:<、<=、>、>=、<>(不等于),如“5<>6”,比较的结果为 TRUE。

(3)单元格的引用

公式中对单元格的引用分为绝对引用、相对引用和混和引用,在不同的应用中将视情况 选择不同的单元格引用方式。

① 单元格的绝对引用:是指对含有公式的单元格进行复制,不论复制到什么位置,公式 中所引用的单元格地址都不发生变化。如公式:=SUM($E$2:$I$2),就是对单元格的绝对引用 实例。绝对引用单元格地址的列号和行号前都加“$”符号,如$E$2、$A$1 等。

② 单元格的相对引用:是指将包含公式的单元格复制到其他单元格时,公式中所引用的 单元格地址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在任务 2 的案例 1 中,将工作表中 J2 单元格中的计算公 式 SUM(E2:I2)复制到 J10 单元格中就变成了 SUM(E10:I10)。

(14)

相对引用的公式被复制到其他单元格时,公式所在单元格与引用单元格之间仍保持行列 相对位置关系不变,相当于对单元格做平移操作。于是相对引用单元格地址变化有如下规律:

原行号+行地址偏移量→新行地址 原列号+列地址偏移量→新列地址

③ 单元格的混合引用:是指在公式引用的单元格地址中,既有绝对地址引用又有相对地 址引用。如本例单元格 K2 中有公式“=SUM(N$3:R$3)”,当将公式复制到 L2 中时,公式将变 为“=SUM(O$3:S$3)”,对单元格列的引用为相对引用,对行的引用为绝对引用。公式复制时,

相当于向右平移一个单元格的位置,绝对引用的地址不变。

在编写公式时,若希望公式在复制时单元格行号不发生改变,则在公式引用的单元格地 址行号前加一个美元符号($);若希望复制时单元格列号不发生改变,则在公式引用的单元格 地址列号前加一个美元符号($);若希望公式复制时单元格行号、列号都不发生改变,则在公 式引用的单元格地址行号、列号前都加一个美元符号($);若希望公式复制时单元格行号、列 号都发生改变,则在公式引用的单元格地址行号、列号前都不加美元符号($)。

3.实现方法

(1)在“两课”右边插入一空白列,在 G2 中输入公式“=F2+10”,然后双击 G2 单元格 的填充柄,将公式填充到 G3:G22 区域中。选择单元格区域 G2:G22,单击“编辑→复制”命 令,选择 F2 单元格,单击“编辑→选择性粘贴”命令,在弹出的如图 4-13 所示“选择性粘贴”

对话框中单击“值”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选择“学号”列,将鼠标移到选定列的边缘,按下左键将该列数据移动到 G 列,将姓名 列移动到 A 列,再将 G 列(学号)内容移到 B 列。删除 G 空白列。

(2)在 K2 中输入公式“=SUM($N$3:$R$3)”,拖动填充柄向下填充直到 K22 即可。由 于填充时,列未发生变化,所以公式也可以改写为“=SUM(N$3:R$3)”。

(3)单击 J2 单元格,单击数据编辑栏上的插入函数“f ”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x 话框,在“搜索函数”框输入 RANK,单击“转到”按钮,“确定”后弹出“函数参数”对话 框,如图 4-14 所示。由于公式在填充时,总分随着学生而变,而每个分数都要与全体分数相 比较,所以在 Number 中使用相对引用,Ref 中行号使用绝对引用,当然列号也可使用绝对引 用。Order 框中输入 0 或省略按降序算,“确定”后将公式填充到其他单元格即可。

图 4-14 Rank 函数参数

(15)

(4)选择单元格 D24,单击数据编辑栏上的插入函数“

f

x”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 话框,在“搜索函数”框输入 SUMIF,单击“转到”按钮,“确定”后弹出“函数参数”对话 框。为了能进行横向公式填充,所以在 Range 框中必须输入$C1:$H22 或$C$1:$H$22,即单元 格列地址必须使用绝对引用;同理,在 Criteria 框中输入$C$4;在 Sum_range 框中输入 D2:D22

(因为计算不同科目时,列要发生变化),如图 4-15 所示。“确定”后,再编辑 D24 中的公式,

在编辑栏中的公式后接着输入“/COUNTIF($C1:$C22,$C$4)”回车即可。然后,再将公式填充 到 E24:H24 区域中。同理,在 D25 中可直接输入公式:

=SUMIF($C1:$H22,$C$7,D1:D22)/COUNTIF($C1:$C22,$C$7)进行计算,然后再填充。

图 4-15 混合引用

4.课堂实践

打开“成绩计算 2.xls”文件,按本案例各项要求,完成各步计算。

5.评价与总结

第一组同学(2 位为一组)主动上台演示(1)~(2)操作,并找同学点评;

第二组同学上台演示(3)~(4)操作,同学或老师点评;

鼓励同学总结本案例主要知识点,学生或老师补充。

6.课外延伸

打开工作簿文件 cfb.xls,用公式完成绘制九九乘法表:在 B2:J10 区域制作,要求在 B2 单元格输入公式,然后复制到其他单元格.

案例 4 成绩表格式化

【场景描述】

张老师对成绩表的计算、统计等工作都已完成,他还想对成绩表进行格式化工作,如设 置单元格数据格式、字体、对齐方式、边框底纹等,还需要将那些不及格的同学用红颜色标示 出来。打开“成绩表 3.xls”工作簿文件,按照张老师格式化工作表的要求完成如下设置:

(1)在表头的上方插入一行空行,在 A1 中输入“学生成绩统计表”作为表标题,标题

(16)

设置为黑体、蓝色、字号大小 16、合并单元格区域 A1:K1、水平居中,单元格底纹为浅青绿、

图案样式为“细对角线条纹”、条纹颜色为金色。

(2)字段名区域格式设置:宋体、加粗、字号大小 12,对齐方式:水平、垂直居中;A2:K23 区域对齐方式设置为:水平、垂直居中;区域 B3:B23 水平对齐方式为:分散对齐。

(3)单元格区域 E3:J23 中的数据保留一位小数,D3:D23 单元格区域数据按日期型

“2001-3-14”样式显示。

(4)给区域 A2:K23 添加红色粗实线外边框,内部为蓝色细实线。

(5)将单元格区域 E2:I23 中小于 60 的数据用红色显示,将需要补考同学的姓名用红色 显示,以方便浏览。

(6)将 2~23 行的行高设置为 22,D 列列宽设置为 14。

(7)将当前工作表的标签名重命名为“学生成绩统计表”,设置工作表标签颜色为红色,

复制“学生成绩统计表”到“成绩计算 2.xls”中去,放置在所有工作表之后。

1.案例分析

本案例的前四个问题主要是单元格(区域)的格式化问题,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 可以完成;(5)中主要是条件格式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对工作表进行复制、移动等操作。

2.相关知识点

(1)单元格的格式化

单击“格式→单元格”命令,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如图 4-16 所示。在该对话框 中可以对单元格(区域)数据的数字显示方式、对齐方式、字体、边框、图案等进行设置。

图 4-16 单元格格式

数字格式:在“数字”选项卡中,可为单元格数据设置显示格式,如:常规、数值、会 计专用、日期、文本、特殊等格式,还可自定义显示格式,如图 4-16 所示。

对齐方式:在“对齐”选项卡中,可为单元格数据设置对齐方式,如:水平对齐、垂直 对齐、自动换行、合并单元格等。

(17)

(2)条件格式

就是根据本单元格或其他单元格中的数据是否满足一定条件来设置单元格的数据格式,

如将单元格区域 E2;I23 中小于 60 的数据用红色显示,若单元格内数据值小于 60,则字体显示 为红色,否则不变。

操作步骤:选择要设置的单元格(区域)→单击“格式→条件格式”命令→在“条件格 式”对话框中,构造要满足的条件→单击“格式”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字体、边框、

图案等,如图 4-17 所示。在“条件格式”对话框中,通过“添加”、“删除”按钮可以添加、

删除条件。若是由其他单元格的值来设置当前单元格的条件格式,必须在“单元格数值”所在 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公式”,当“公式”计算结果为 TRUE 时,当前单元格才设置为所要的 格式。详见下面的实现方法。

图 4-17 条件格式

3.实现方法

(1)选择“成绩表”的第一行(单击行号),单击“插入→行”命令,然后在 A1 单元格 中输入“学生成绩统计表”;选择单元格区域 A1:K1→单击“格式→单元格”命令,弹出“单 元格格式”对话框,如图 4-16 所示。在“字体”选项卡中设字体为黑体、蓝色、字号 16;在

“对齐”选项卡中的“文本对齐方式”的“水平对齐”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居中”,在“文本 控制”选项组选中“合并单元格”,如图 4-18 所示;在“图案”选项卡中,在“颜色”面板中 选择“浅青绿”,在“图案”下拉面板的上方选择“细对角线条纹”样式,在下方选择“金色”,

如图 4-19 所示,“确定”即可。

图 4-18 单元格格式——对齐

(18)

图 4-19 单元格格式——图案

(2)选择字段名区域 A2:K2→单击右键→单击快捷菜单中的“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

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字体”选项卡中设置字体:宋体、加粗、字号大小 12;在“对 齐”选项卡中设置文本对齐方式:“水平对齐”居中、“垂直对齐”居中;选择单元格区域 B3:B23,同前面操作一样,在“对齐”选项卡中的“水平对齐”选项中,从下拉列表框中选 择“分散对齐”。

(3)选择单元格区域 E3:J23→单击右键,单击“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在“单元格格 式”对话框的“数字”选项卡的“分类”列表中选择“数值”,在“小数位数”框中设置为 1,

如图 4-16 所示。

选择单元格区域 D3:D23,同样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数字”选项卡的“分类”列表 中选择“日期”,在右边“类型”框中选择“2001-3-14”,“确定”。

(4)选择单元格区域 A2:K23,在如图 4-16 所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边 框”选项卡,在“线条”框的“样式”中选粗实线,在“颜色”列表框中单击红色,单击“外 边框”按钮,同样,选择蓝色细实线,单击“内部”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5)选择单元格区域 E2:I23→单击“格式→条件格式”命令→在“条件格式”对话框的 第 1 个列表框中选择“单元格数值”,在第 2 个列表框中选择运算符“小于”,在第 3 个框中输 入 60→单击“格式”按钮→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字体”选项卡的“颜色”框中选择 红色→“确定”,如图 4-17 所示。

选择姓名数据区域 B3:B23→在如图 4-20 所示“条件格式”对话框中,在第 1 个列表框中 选择“公式”,在第 2 个文本框内输入“=OR(E3<60,F3<60,G3<60,H3<60,I3<60)”,单击“格式”

按钮→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字体”选项卡的“颜色”框中选择红色,如图 4-20 所示

→“确定”。当公式“=OR(E3<60,F3<60,G3<60,H3<60,I3<60)”结果为 TRUE 时(只要有一门 不及格),某同学的名字即显示为红色。

(6)选择行区域 2~23 行→单击“格式→行→行高”命令→在“行高”对话框中输入“22”;

同样,选择 D 列→单击“格式→列→列宽”命令→在“列宽”对话框中输入“14”→“确定”。

(7)打开“成绩计算 2.xls”,右键单击“成绩计算 3”的“成绩表”标签→单击“重命名”

命令,输入“学生成绩统计表”→右键单击“学生成绩统计表”标签→单击快捷菜单“移动或

(19)

复制工作表”命令→在“工作簿”列表框中选择“成绩计算 2.xls”,在“下列选定工作表之前”

框中选择“(移至最后)”选项→选中“建立副本”选项→“确定”,如图 4-21 所示。

图 4-20 条件格式——公式

图 4-21 移动或复制工作表

右键单击“学生成绩统计表”标签→单击“工作表标签颜色”命令→在“设置工作表标 签颜色”对话框中,选择红色→“确定”

4.课堂实践

(1)实践案例(1)~(4)。

(2)实践案例(5)~(7)。

5.评价与总结

第一组同学(2 位为一组)主动上台演示(1)~(4)操作中部分操作。

第二组同学上台演示(5)~(7)全部或部分操作,同学或老师点评。

鼓励同学总结本案例主要知识点,学生或老师补充。

6.课外延伸

(1)打开电子工作簿文件 sjb.xls,按以下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A.在单元格 F3 内计算年收入在 80000 元及以下者扣税金 3%,年收入在 80001~100000 元者扣税金 6%,年收入在 100000 元及以上者扣税金 10%,然后复制到 F4:F17,“税金”的数 值取小数点后 2 位。

(20)

B.单元格区域 A1:F1 跨行居中,字体设置:隶书、加粗、大小 16。

C.区域 A2:F17 添加红色双实线外边框,内部蓝色细实线,对齐方式:水平对齐、垂直 对齐均为居中。

D.将年收入大于等于 10 万的姓名用红色显示,年收入小于 8 万的姓名用蓝色显示。

(2)电子工作簿文件 okbs.xls 是某公司举行卡拉 OK 大奖赛评分数据清单:

A.打开工作簿文件 OKBS.XLS,格式化要求:A2:K12 区域:字体:黑体,字号:16,

粗体,水平对齐方式为居中。

B.按照比赛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余分数的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最 后得分,用函数计算,最后得分保留两位小数。

C.当评委的分值比 8 个评委的平均数高 10%以上,则该评委的分值以红色显示;当评委 的分值比 8 个评委的平均数低 10%时,则该评委的分值以蓝色显示。

任务三 投资理财

Excel 中提供了功能齐全的财务函数,利用这些函数可轻松解决如存款与借款终值的计算 问题、房屋贷款计算问题、年利率的计算问题、本利与折现问题等。

案例 5 投资理财与贷款计算

【场景描述】

邻居小王是某公司的一名注册会计师,公司为了扩大业务规划新建一栋办公楼,需要向 当地银行贷款,领导要他计算公司的月还款金额;平时同事进行一系列的投资理财活动,也总 向他请教一些问题,问题归纳如下:

(1)按当前年利率 5%计算,且假定年利率保持不变,公司贷款 1000 万元,10 年还清,

问平均每月还款多少万元。

(2)同事老张进行投资理财活动,按照银行零存整的年利率为 3%,老张账户现有 10 万 元,以后每月初存入 2000 元,问 5 年后连本带息能拿多少(扣除 20%的利息税)?

(3)同事老李进行投资炒房,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 6%,老李以后每月能还款 5000 元,

10 年还完,按这样的偿还能力,问老李现在能从银行贷款多少?

1.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可应用 PMT()函数计算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贷款的每期 付款额来解决(1)中的问题。FV()函数可用于解决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 某项投资的未来值,可解决(2)中的问题。PV()函数可用于返回投资的现值。现值为一系列 未来付款的当前值的累积和,可解决(3)中的问题。

2.相关知识点

(1)PV(Rate,Nper,Pmt,Fv,Type)函数

(21)

返回投资的现值。现值为一系列未来付款的当前值的累积和。例如,借入方的借入款即 为贷出方贷款的现值。

Rate 为各期利率。例如,如果按 10%的年利率借入一笔贷款来购买汽车,并按月偿还贷 款,则月利率为 10%/12(即 0.83%)。

Nper 为总投资(或贷款)期,即该项投资(或贷款)的付款期总数。例如,对于一笔 4 年期按月偿还的汽车贷款,共有 4*12(即 48)个偿款期数。

Pmt 为各期所应支付的金额,其数值在整个年金期间保持不变,如每月支付 2000 元,则 Pmt 值为-2000。PMT 的符号:支出为负,收入为正。

Fv 为未来值,或在最后一次支付后希望得到的现金余额,如果省略 Fv,则假设其值为零。

例如,如果需要在 18 年后支付$50,000,则$50,000 就是未来值。

Type 数字为 1 或 0,用以指定各期的付款时间是在期初还是期末。0 或省略表示期末支付,

1 表示期初支付。

(2)PMT(Rate,Nper,Pv,Fv,Type) 函数

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贷款的每期付款额。

参数详细信息同 PV()函数。

(3)FV(Rate,Nper,Pmt,Pv,Type) 函数

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某项投资的未来值。

参数详细信息 PV()函数。

3.实现方法

(1)打开电子工作簿文件“投资理财.xls”,光标定位于 B8 单元格中,单击数据编辑栏 上的插入函数“f ”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在“搜索函数”框中输入“PMT”单x 击“转到”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函数参数”对话框的 Rate 框中输入 A4/12,

在 Nper 框中输入 A5*12,在 PV 框中输入 1000 或 A6,如图 4-22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4-22 PMT 函数

(2)光标定位于 B19 中,单击数据编辑栏上的插入函数“f ”按钮,弹出“插入函数”x 对话框,在“搜索函数”框中输入“FV”,单击“转到”按钮,“确定”。在弹出的“函数参数”

(22)

对话框的 Rate 框中输入 A14/12,在 Nper 框中输入 A15*12,在 PMT 框中输入-2000,在 Type 框 中 输 入 1 , 如 图 4-23 所 示 , 单 击 “ 确 定 ” 按 钮 。 在 B20 中 , 输 入 公 式

“=A16+2000*5*12+(B19-A16-2000*60)*0.8”(即成本+80%的利息),即可算出税后本息总数。

图 4-23 FV 函数

(3)光标定位于 B30 中,单击数据编辑栏上的插入函数“f ”按钮,弹出“插入函数”x 对话框,在“搜索函数”框中输入“PV”,单击“转到”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

“函数参数”对话框的 Rate 框中输入 A26/12,在 Nper 框中输入 A27*12,在 PMT 框中输入-A28,

如图 4-24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4-24 PV 函数

4.课堂实践 实践本案例 5.评价与总结

鼓励同学主动报告各小题的计算结果,如果不正确错在什么地方?

(23)

鼓励同学总结本案例主要知识点,学生或老师补充。

6.课外延伸

(1)访问某企业财务室,咨询他们平时在实际财务工作中还常用到哪些财务函数,试列 举一个案例。

(2)研究 IPMT()函数、ISPMT()及 NPV()的用法及意义,试举例。

任务四 产品销售数据管理

Excel 系统不仅具有丰富的计算和表格功能,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数据管理功能。如对数 据清单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

案例 6 产品销售数据统计与分析

【场景描述】

乐佳电器公司主要经营各种家用电器业务,销售业务遍及广东省的东南西北各地区。公 司总经理为了及时掌握各个业务员及各种电器的销售情况,不时会要求销售部管理人员进行数 据统计汇总等数据管理、分析工作。经常性数据分析管理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电子工作簿文件“电器销售表.xls”是公司三、四季度的电器产品销售数据清单,打开此 文件按下面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1)对销售表进行排序,要求:主关键词为“地区”,地区按自定义排序次序“东部、

南部、西部、北部”升序排列,次关键词为“产品”降序,第三关键词为“季度”升序,在 Sheet1 中完成。

(2)分别按“产品”和“销售员”对不同产品的订购量及不同销售员的订购量进行统计 汇总,并将汇总数据复制到 Sheet2 工作表的空白地方,在 Sheet2 中完成。

(3)用自动筛选筛选出订货时间在 2009-8-1~2009-10-25 时间段的电视机订货记录,在 Sheet3 中完成。

(4)用高级筛选筛选出订货时间在 2009-8-1~2009-10-25 时间段且地区为西部的订货记 录,在 Sheet4 中完成,条件区域放在以 I1 为左上角的连续区域中。

(5)用高级筛选筛选出姓“李”的或姓“刘”的销售员在四季度里的订货记录,要求:

筛选条件放在以 I1 为左上角的单元格区域中,筛选记录放在以 I6 为左上角的连续单元格区域 中,在 Sheet5 中完成。

(6)创建透视表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月份不同产品的订购量情况,要求:将地区放在页 上,订货日期、销售员放在行上,产品字段放在列上,订货量放在数据上,汇总方式为“求和”,

位置为新工作表,并对订货字段按月组合,透视表改名为“销售数据透视表”。

(7)页面设置与打印要求:自定义打印区域为 A1:H75,打印的每一页数据都要有列标题,

缩放比例为 90,自定义页眉“第 3、4 季度电器销售表”,自定义页脚“第 X 页共 Y 页”,打 印预览,观察设置效果。

(24)

1.案例分析

本案例主要涉及到数据清单的排序、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及透视表的相关功 能。利用“数据”菜单下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命令 可以完成本案例中的任务。

2.相关知识点

(1)数据清单

Excel 数据清单是一个特殊的表格,是包含列标题的一组连续数据行的工作表。数据清单 由两部分组成,即表结构和纯数据。表结构就是数据清单中的第一行,即为列标题。数据清单 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列标题称为字段名,从数据清单第二行开始的每一行都称为一条记录,

如图 4-25 所示。

图 4-25 数据清单

数据清单可以同一般工作表一样地创建和编辑。数据清单也可以以记录为单位进行编辑。

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数据→记录单”命令,弹出记录编辑对话框,如图 4-26 所示。利用对话框中的“新 建”、“删除”、“条件”按钮可分别创建记录、删除记录、查询记录。右上角分数“19/29”表 示记录清单共有 29 条记录,当前记录为第 19 条记录。

图 4-26 记录编辑框

记录 字段名

字段

(25)

(2)数据清单的排序

根据需要,有时要对数据清单进行排序,排序可按一个字段排序,也可按多个字段排序。

排序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数据清单的任意字段名,单击“数据→排序”命令,在“排序”对话框中,选择“主 要关键字”、“升序/降序”,还可选择“次要关键字”、“升序/降序”,依此类推,如图 4-27 左图 所示。在“我的数据区域”选项组中“有标题行”选项告诉系统数据清单有标题,排序时要将 标题排除在外。单击“选项”按钮,弹出“排序选项”对话框,如图 4-27 右图所示。在“排序 选项”对话框中,可自定义排序次序,还可选择排序方法,如按“字母排序”、“笔划排序”等。

图 4-27 排序

(3)数据筛选 1)自动筛选

自动筛选只能将筛选出的记录在原位置上显示,并且一次只能对一个字段设置筛选条件。

若筛选涉及到多个字段条件时,必须经过多次自动筛选才能完成筛选任务。详细操作步骤见实 现方法。

2)高级筛选

高级筛选可一次完成筛选条件较为复杂的记录筛选。高级筛选首先要设置好筛选条件区 域,如果筛选时要求同时满足多个条件,则称这些条件为“与”的关系;如果筛选只要求满足 多个条件之一时,则称这些条件为“或”关系。多个字段的条件处于同一行上时,表示多个条 件之间是“与”的关系,多个字段的条件处于不同行上时,表示多个条件是“或”的关系。条 件区域设置如图 4-28 所示,左边条件区域中两个条件是“与”的关系,右边条件区域中两个 是“或”的关系。详细操作步骤详见实现方法。

图 4-28 条件区域

(4)分类汇总

分类汇总就是先将记录按某个字段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一类进行汇总(如计数、求和、

求平均值等),如汇总不同职称教师在某年发表的论文数。分类汇总的操作步骤如下:

(26)

先按分类字段排序→光标定位于任一字段名上→单击“数据→分类汇总”命令→……。

详细操作步骤参见实现方法。

(5)数据透视表

分类汇总只能解决按一个字段分类汇总问题,如要解决按多个字段分类汇总的问题则分 类汇总将无能为力,这时可以用数据透视表功能轻松解决上述问题,如统计不同职称、不同学 历、不同性别教师发表论文数。透视表制作步骤如下:

单击“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命令→“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 →……。

详细操作步骤见实现方法。

3.实现方法

(1)排序。操作步骤如下:

① 单击“工具→选项”命令,弹出“选项”对话框,在“自定义序列”选项卡中,添加 自定义序列“东部,南部,西部,北部”

② 光标定位于数据清单的任意字段名上,单击“数据→排序”命令,在“排序”对话框 中,“主要关键字”框中选择“地区”、“升序”,“次要关键字”框中选择“产品”、“降序”,“第 三关键字”框中选择“季度”、“升序”。单击“选项”按钮,弹出“排序选项”对话框,在“自 定义排序次序”对话框中,选择“东部,南部,西部,北部”自定义序列,如图 4-29 所示,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单击“确定”按钮。

图 4-29 排序选项

(2)分类汇总。操作步骤如下:

① 选择 Sheet2 工作表→光标定位于“产品”字段名上,单击工具栏上的“升序排序”按 钮→单击“数据→分类汇总”命令→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中,在“分类字段”列表框中选择

“产品”,在“汇总方式”中选择“求和”项,在“选定汇总项”中选中“订货量”,如图 4-30 所示→“确定”。单击分类汇总窗口中左上角的 1、2、3,可以显示不同级别的汇总数据,如 图 4-31 所示。单击图 4-30 中“全部删除”按钮可删除汇总数据行。

单击分类汇总窗口左上角的“2”按钮,选择要复制的数据区域如图 4-31 所示,单击“编 辑→定位”命令→单击“定位”对话框中的“定位条件”按钮→在“定位条件”对话框中选中

“可见单元格”选项→单击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选择 Sheet2 中的空白单元格→单击工 具栏上的“粘贴”按钮。

(27)

图 4-30 分类汇总对话框

图 4-31 分类汇总

② 选择 Sheet2 工作表→光标定位于“销售员”字段名上,单击工具栏上的“升序排序”

按钮重新对记录排序→单击“数据→分类汇总”命令→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中,在“分类字 段”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销售员”,在“汇总方式”中选择“求和”项,在“选定汇总项”中 选中“订货量”→“确定”。其他操作同①。最后结果如图 4-32 所示。

图 4-32 按“产品”、“销售员”汇总结果

(3)自动筛选。操作步骤如下:

① 选择 Sheet3 工作表→光标定位于“产品”字段名上→单击“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命令→单击“产品”右侧的下拉按钮“ ”→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电视机”,筛选结果如图 4-33 所示。

图 4-33 自动筛选

(28)

② 单击“订货日期”右侧下拉按钮“ ”,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自定义”选项,弹出

“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定义筛选条件为订货日期大于等于“2009-8-1”且小于等于

“2009-10-25”,如图 4-34 所示,“确定”。

图 4-34 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

(4)高级筛选。操作步骤如下:

选择 Sheet4 工作表,在单元格区域 I1:K2 设置筛选条件如图 4-35 所示。单击“数据→高 级筛选”命令,弹出“高级筛选”对话框,在对话框的“列表区域”框中圈选数据清单的区域 如$A$1:$H$101,在“条件区域”框中圈选条件区域如$I$1:$K$2,“确定”。

(5)高级筛选。操作步骤如下:

选择 Sheet5 工作表,在单元格区域 I1:K3 设置筛选条件如图 4-36 所示,单击“数据→高 级筛选”命令,弹出“高级筛选”对话框,在对话框的“列表区域”框中圈选数据清单的区域 如$A$1:$H$101,在“条件区域”框中圈选条件区域如$I$1:$K$3,在“方式”框选择“将筛 选结果复制到其他位置”,在“复制到”框中输入 I6,如图 4-37 所示,“确定”。

图 4-35 筛选条件 图 4-36 或筛选条件

图 4-37 高级筛选

(29)

(6)透视表创建与编辑。操作步骤如下:

① 单击“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命令→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 步骤之 1”对话框的“数据源类型”框中选择“Excel 数据列表或数据库”,在“所创建的报 表类型”框中选择“数据透视表”→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 步骤之 2”对话框 的“选定区域”框中圈选数据源范围如$A$1:$H$101→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 步骤之 3”的“数据透视表显示位置”中选择“新建工作表”,如图 4-38 所示→单击“布局”

按钮→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布局”对话框中,将“地区”拖到页上、“销售员”

拖到行上、“订货日期”拖到行上、“产品”拖到列上、“订货量”拖到数据上,如图 4-39 所示

→“确定”,“完成”,汇总结果如图 4-40 所示。

图 4-38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 步骤之 3

图 4-39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布局

② 右键单击“订货日期”,单击快捷菜单中的“组及显示明细数据→组合”命令→在“分 组”对话框的“步长”列表框中选择“月”,“确定”

③ 单击如图 4-38 所示对话框中的“选项”按钮,弹出如图 4-41 所示“数据透视表选项”

对话框,在“名称”框中输入“销售数据透视表”。还可以在该对话框选择其他选项,选中或 取消“行总计”、“列总计”等。

④数据透视表编辑:利用“数据透视表”工具栏上的按钮及菜单功能可方便地对透视表 进行编辑,如图 4-42 所示。如单击“数据透视表”工具栏上的“数据透视表”按钮,单击菜 单中的“数据透视表向导”命令可根据向导对数据透视表进行编辑;单击工具栏上的“字段设 置”按钮“ ”可对透视表的“汇总方式”进行设置(如求和、平均值、计数等)。

(30)

图 4-40 透视表明细

图 4-41 数据透视表选项

图 4-42 “数据透视表”工具栏

(7)页面设置。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文件→页面设置”命令,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在“页面”选项卡中设置纸 张方向、缩放比例(如 90%)→在“页边距”选项卡中设置“上”、“下”、“左”、“右”、“页 眉”、“页脚”等边距→在“页眉/页脚”选项卡中,单击“自定义页眉”按钮→输入“第 3、4 季度电器销售表”→单击“自定义页脚”按钮,插入“第&[页码]页共&[总页数]页”→在“工 作表”选项卡中,“打印区域”圈选 A1:H75、打印标题:单击列标题行、勾选“网格线”,“确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 Riemann 映射定理中指出, 任意兩個邊界多於一點的單連通域是全純等價的, 即存在 雙方 單值 (即單葉) 的全純映射, 將一個映為另一個。

於是我們若想要在已知函數值的某一點,了解附近大概的函

他們會回到中間,這是打羽毛 球很重要的一環。目標是為了 準備下一球。試想想如果你在

二項隨機 實驗與 二項分配 二項機率分

按計算機得到 log 2 的近似值的確是十分簡便,但不免有學生會好奇,以前的數學家 是怎麼求出 log

請利用十分逼近法計算出 √14 的近似值到小數點底下第

本研究採用三種判斷準則來比較 Nelson-Siegel Model、Extend Nelson-Siegel Model 與 Nelson-Siegel-Svensson Model 的配適能力,配適結果如表 4 表示,其中

USACO 是我认为最适合初学者的题库。他的特色是题目质量高,循序渐进,还 配有不错的课文和题目分析。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