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相關問題的研究與省思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相關問題的研究與省思"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NSC89-2411-H-431-002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相關問題的研究與省思」

計畫主持人:龔鵬程 博士後研究:蘇淑燕

執行期限:89年8月1日至90年7月31日

執行機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

(2)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相關問題的研究與省思」

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一、 中文摘要

1、本計畫針對二十世紀文學史觀、方法與態度進行反思與探索。百年來,

中國文學史之基本史觀與方法,全奠基於二十世紀之前 30 年。後 70 年 可以說是不斷重複前代之文學史態度、價值甚至錯誤。近十幾年來雖有 一連串「重寫文學史」的反思與摸索,但能突破前代文學史家的文學史 建構與觀念體系的文學史,還未可見。

2、二十世紀的重要文學史觀皆奠定於「五四」學術群體,之後的諸多文學 史,有史觀者沿襲「五四」,無史觀者多是舊有史料之雜抄重編或是重新 排比。對細微問題上或者頗有進展,但是對整體文學史的解讀,若與三

○年代相較並無太多突破。古代、現代文學史受進化史觀、經濟社會決 定論、歷史必然論等影響,其中現代文學史則尤受階級史觀、政治運動 的影響。所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的發展歷程,充分反映了「詮釋社群」

(interpretive community)(例如學院學術群體)及其背後的建制(國家意 識型態機器)在界定文學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時所發揮的力量。

3、以往的文學史研究,都從客觀歷史論與實證主義出發,分析和鋪陳有關 文學的「史實」,此乃文學史資料長篇,非史也。文學史研究本來就兼及 文學與史學,由於清學的重實證,加上胡適等人強調「科學方法」,五四 以後傳統的詩文小說戲曲成為單純的考古對象,誤將文學史研究局陷於 史實辯證。其實二十世紀出現的幾百種文學史,多是雜鈔而已,多是零 碎斷想的編列而已。文學史不是歷史文件,也不是枯燥無味的歷史記憶。

真正以獨特的史觀撰文學史者並不多見。一部文學史的好壞,並不在它 能容納多少文學事實,也不是搜輯資料、排比年月即可,而必須運用觀 點、賦予意義。但是百年來真正有「觀點」的文學史卻寥寥可數。

4、現有文學史「體例」也多循成規。「體例」不僅是章節安排之類的純技術 問題,也蘊含對研究對象的整體思考和學術取向。現有文學史體例多以 時代序列為主(編年),或分成若干時期。其間多以朝代更迭、政治事件 劃分。其下或再以文學之事件、運動再區分(紀事)。其下再舉重要作家 作品引介評論(紀傳)。換言之,一般的文學史多先概述某一時期的面貌,

然後分析其興盛的原因,描述文學與社會的關連,再介紹幾位代表作家 的名氏官爵著作交遊,抄幾段「代表作」「賞析」一下,並述其淵源與影 響。皆非具有「史」意識之史著。

(3)

5、還有一些文學史喜歡借用古代各種史傳詩文評等別家的說法來討論作 品,此法可稱做鸚鵡學舌法。嚴格的說處理的是「史料」,而非「文學」。 文學認知不能化約為史實而已。

6、現代文學史與「政治」的密切關係。二十世紀現代文學史無法擺脫政治 意識型態與政治立場的掣肘。近 40 年大陸出版的現代文學史,最大問題 是受到「左」傾政治的干擾,對作家作品之評價以「政治立場」為優先,

對文學本身的審美評判與形式分析並不重視。用階級鬥爭標準來劃分和 評價作家作品,著重描述政治鬥爭史與文藝論爭史,也未能對重要作家 做出適當評價。

二、 計畫之緣由與目的

1. 「中國文學史」是二十世紀後才形成的研究學門。現有「中國文學史」著 作與「中國文學史」相關研究,包括專書、期刊論文等,可謂卷帙浩繁,

汗牛充棟。百年間之史料、思潮的發展變化,足堪反省回顧。

2. 本研究面對「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文 學「史」等定義論題,其中包括地域區隔、國族糾葛、文學觀念、史學方 法等種種歧異的定義與範限,複雜性不言可喻。

3. 除了「中國文學史」幾個字本身的複雜外,文學史著作與非文學因素

(extra-literary factors)的關係,也是討論的重點。例如文學史寫作如何避 免受到政治勢力的干擾、文學史如何分期斷代、或是文學史寫作者如何定 位「接受者」以及閱讀者取向等等問題。其中問題若具體而言,如以不同 時代為斷代的文學史便有不同的問題產生;或是二十世紀文學史如何能避 免政治勢力的干擾等問題。

4. 文學史家必受所處時代的思想型態與價值取向的影響。因此檢查每個時代 對文學史的觀念與價值判斷,便成為文學史研究的重要課題。也就是說,

本研究計畫探索文學史家們是否能以文學的歷史研究中所形成的概念為 標準,而非以當前的社會意識及願望反映在文學史的論述裡。所以檢證現 有所有文學史的「當世意識」論述,便成為本研究的發展重心。其中各時 代各種文學史之當代「史觀」與史學「方法」之探究,尤為本研究關注的 重點。

5. 除了受當代思潮、政治意識影響的史觀問題待釐清外,本研究也將集中討 論在正常狀態下中國文學史研究的內在缺陷。也就是省思文學史意識、文 學史體例、文學史描述等書寫的操作方式。

6. 文學史描述的對象,除了作品與作品的評論外,例如:出版機構、文學社

(4)

團、讀者反應等等文學機制運作等外緣問題也應該一併思考?

7. 本研究計畫從如此多的「文學史著作」中,披沙撿金,找出重要以及受忽 略的作品,並給予這些文學史方法與史觀上分期、分類以及體系的建構。

從而看出各時代、各階段不同的文學思潮、觀念、方法以及匱乏。所以本 研究是以時代為經,先論述二十世紀不同時期對於「文學史」撰寫以及研 究的不同成績,並進行分期討論。再以地域為緯,平行比對同一時期不同 地域因受不同史觀與思潮影響,文學史撰寫與研究的不同呈現。如此應當 能條理地觀察出「中國文學史」在二十世紀總體的發展面貌。

8. 至於面對少數的「文學史」方法與史觀的省思論文,本計畫也將探討研究 者自覺反省的原因,並思索其觀念之由來、理論之基礎與體系、資料之辨 證等問題。理出文學史問題的思考者,是如何在過去一連串解釋的痕跡 上,提出不同的架構與解釋。

9. 對現有「文學史具體問題」的眾多論文,本計畫也將找出在方法論上有啟 迪與開拓之功者,並找出這些論文觀念形成的脈絡、承傳以及影響。並回 頭去檢證現有文學史著作對於這些問題的論述情形,以作為未來撰史者避 免重複錯誤的準備。

10. 鑑往知來,本計畫的結論應可使當代人在從事文學研究時,能更自覺地檢 證自我觀念上的時代性影響以及侷限。

三、結果與討論

(一)「中國」「文學」「史」之定義與範限:

1. 在此之「中國」文學史,應為研究以漢語文學作品為對象的漢語文學史,

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世界華文文學等地域。

2. 中國「文學」史,討論對象理應為文學作品。但是「文學」的定義與內涵 到底為何,卻是因時而異。二十世紀初是以傳統的目錄學、文苑傳以及詩 文批評理論為參照來建立文學史體系。例如被視為「開山之作」林傳甲的

《中國文學史》,在講到歷代文體沿革時,將群經、諸子、諸史、雜傳乃 至文字、聲韻、訓詁、文章作法等內容都蒐羅進去,等於一部國學概論。

文體部分包括詔策、奏議、書表、碑志、辭賦等,卻無一字述及戲曲、小 說等文類。可見撰史者當時並無清晰的「文學」概念。 五四以後,現代

「文學」與「非文學」的界線才逐漸清晰。時人使用「文學」之概念,是 從日本輸入對於英文 literature 的意譯,「文學家」即「作家」。當時同時受 西方文類觀的影響,從而放棄傳統文體觀念,以「詩」、「小說」、「散文」、

「戲劇」為「文學」的四大文類。

3. 中國文學「史」,是指文學在歷史軌跡上的發展過程。文學「史」就其性 質來看,它處理的對象是文學,其本身卻是歷史研究。所以當討論作家與 作品時,理應不同於純粹的文學研究;而又因為處理的對象是文學,所以

(5)

它也不同於其他歷史著作。「史」的態度與意識尤為重要。「史」不等於「史 料」不等於「資料匯編」,但二十世紀多數文學史都大量羅列作家生平、

本事考辨或古代文論批評,並不理想。同時,多數文學史陳述「靜態」的 文學序列總是多於敘述「動態」的變遷。如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

注重作品的文本閱讀,對於優秀作品有發現與重審的眼光。但是文學史若 只是作家作品的評論集,雖仍有價值,卻未能擔負「史」之任務,未能解 釋文學現象何以如此演進與如此發生的複雜歷程。

4. 文學史不是社會歷史的文獻史,也不是社會史。文學史關切的對象是文學 及其活動,文學固然與時代會產生關係,但文學主要是以美感訴求為主,

而不是反映或表現社會狀況的文獻。文學家首要探討的應是文學結構的演 化,處理眾多作品於歷時系列中的轉變。文學史也不是反映文學中的思想 史,文學之功能實非思想史能涵蓋,其目的也不同。文學史更不是編年評 論史。現有文學史多抄撮歷代對作家作品的評論代替本人的理解判斷,像 是對某作家或作品的資料彙編而已。

(二)「中國文學史」的世紀初「發生」

1. 中國古代沒有文學史專著,有關文學歷史發展的論述,多散見於眾多的文苑 傳、書目、序跋、文章作法等材料之中,尚未成為獨立的學問與學科。

2. 世紀初教育法規對學術轉向的誘導以及教育制度的影響是「文學史」作為一 門獨立學科的開始。1903 年「奏定大學堂章程」明言:「日本有《中國文學 史》,可仿其意自行編纂講授。」從此底定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做為教科 書而不是專家書的定位。所以文學史在二十世紀成為一門學科,始終與高等 教育密不可分。既然要執教大學,就免不了文學史寫作。体例井然、敘述明 晰、結構完整的文學史皆是為了滿足學校教育的需要。因為文學史著服膺教 學的需要而撰寫,所以二十世紀文學史著述可說是學院派思路,是伴隨西式 教育興起而出現的文化需求。因此倘若沒有文學史課程,就沒有如此多的文 學史著述。

3. 這種學術轉向,間接導因於西潮之衝擊。近代知識體系的轉化,西方教育體 制的引進對中國傳統學術精神造成衝擊,也導致「文學史」此一新學科之出 現。

4. 文學史教科書撰寫方式的流弊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之教科書定位,也決定了 二十世紀文學史易受政教控制的宿命,成為國家意識型態的組成部分。此點 尤以中國大陸為然。也因文學史教科書身份之故,所以「致用性」與「讀者」

(學生)接受能力的考量,成為最主要的書寫傾向。

5. 中國文學史的萌芽與雛形,受到外國漢學家以及外國文學觀念的影響。二十 世紀初是以西方眼光剪裁中國文學的時代。當時以西方文體觀念剪裁中國文 學,如以「小說」代替「文章」即是。另外中國文學史之書寫,其中不乏受

(6)

漢學研究影響之痕跡。其中日本之影響尤巨。林傳甲《中國文學史》仿自日 本、1915 年曾毅《中國文學史》則寫於日本,甚至完全抄自日人兒島獻吉郎 的中國文學史。至於「中國文學史」的出現,則受到日本「中國文學史」的 深厚影響。

(三)「五四」學術社群之重大影響:

1. 「五四」時之史家奠定了當今古代與現代文學史的基模,以及理解文學史 的基本方式與視角,甚至基本的論點。可悲的是,之後的幾十年未有太多 的超越。

2. 五四之學人群體拉遠傳統,將自身猛力地抽離傳統,帶來傳統與現代的對 立與文化意識的斷裂。他們將歷史解體,建立了一個「傳統」,成功地革 了「傳統」的命。因此,現今對「傳統」的認識很難不經過五四的過濾。

文學史觀念亦然。胡適等人雖是成功的革命者,但他們的文學史觀多只是 簡單的、武斷的概念,平面而單薄。但卻整整影響了近一個世紀。

3. 若綜而論之就是史觀存在二元對立的矛盾問題:未關注到不同文體類間的 並存功能。硬性區分貴族文學與平民文學,忽視士人階級的擴散與士庶階 層的流動。未能明瞭白話傳統與文言傳統並非壁壘分明的絕緣體,忽視白 話戲曲小說承襲文言的套語。

(四)二十世紀文學史之代表性史觀 其中有幾種代表性史觀,影響至今:

1. 進化論史觀:

I. 十九世紀以來西方思潮的支柱,也是二十世紀影響中國文學史書寫最深 的史觀。。五四以後,幾乎所有的文學史都標榜進化觀。最直接的是譚 正璧的《中國文學進化史》(1929 年)。現在通行的文學史幾乎都以「進 化」角度討論文學發展,文學批評史也貶斥看來像是退化觀的文學觀 念。

II. 「進化論史觀」認為一切社會都是不斷進化,歷史的演變,有一必然之 趨勢;一切社會既有進化的法則與程序,歷史亦然。假想人類將命定地 朝必然的途徑與程序,不斷進步,因此其基本精神為反傳統。

III. 所以也認為「文學者,隨時代而變遷者也」、「文學因時進化,不能自止。」

同時將反傳統的精神與歷史決定論接合。這種後勝於前;進化不息的文 學史觀,正是當時發動文學改良運動的理論依據。胡適充分肯定文學「進 化」的事實,形成理論觀念,全面顛破了傳統文學的藩籬。但是進化內 涵偏重在文學語言(文言與白話)和文學形體(四言師、五言詩、七言 詩等),較少涉及文學內容。胡適提及歷史進化、演進、革命,鄭振鐸 標舉「自然的發展的趨勢」。

(7)

IV. 進化論既然認為文學是呈現「直線發展」的,認為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文 學,而後一代文學是前一代文學的進化。所以多根據生物「進化原理」

以中國文學由略到詳、由粗到精作為描述主線。例如胡適《白話文學史》

的方法論就是「進化論」,鄭振鐸將中國文學分為五個時期「胚胎、發 育、成長、全盛、衰落」。此一進化史觀的問題在於因為強調文學發展 有由榮到枯的定律,突出必然進化與衰亡的命定,既否定了個人之獨 創,又否定了事件之偶然。同時「進化」容易給人「直線」發展的錯覺,

「直線」意味著「排他」,以及對眾聲喧嘩、百花齊放現象的忽視。同 時,一些表面上看來中斷或者未能連貫的文學現象,也容易被置之度 外。另外,「進化」二字本身就帶有價值優劣之判準,其判準的之執行 不在評價本身而在描述的過程。其實文學的成果無法按照歷史的先後程 序來確定優劣,何況孰優孰劣,是以何者為比較之基礎?不同文類之相 互比較,其比較之立足點又在何處?另外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展史》

的發展兩字,也具有生物學進化論的內涵。同樣運用生物有機循環的歷 史決定論,來解釋文學的變遷。此種歷史決定論認為文學的發展歷程,

與自然之規律一樣,也會誕生、茁壯、成熟、死亡。暢論文學類型(文 體)發展到某個階段,就會衰退、凋零而後消失。所謂「一時代有一時 代之文學」,重點反而落入文學與時代的並時關係,即使企圖由此揭示 不同時代的差異,也難免為了遷就外緣因素而對文學系統做出切割,於 是文學很容易成為社會史、經濟史的附庸。「直線進化」的描述,很顯 然是受了政治的影響,將文學政治效用的進步視為整個文學的進步,而 無視其在審美層面上的退化現象。

2. 馬克斯主義文學史觀。

I. 這類社會學派的文學史原則,第一確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意識型態 的觀點,第二把文學發展與階級鬥爭結合,第三提倡現實主義。馬克 斯主義的文學史思想,將文學視為上層建築意識型態。

II. 文學史的分期標準完全依附政治鬥爭、階級鬥爭的劃分,使文學發展 完全失去自主性。此種劃分,勢必造成文學史的政治化傾向。文學史 的複雜性、豐富性完全失去。非現實主義作品不是遭到否定,就是刻 意被塞進現實主義的框架中對精華與糟粕的絕對化區分,對勞動人民 的簡單化理解

III. 其中如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就將文學文本置於時代或是生產環 境中,以瞭解文學的變遷。三○年代左翼學者受唯物史觀影響,特別 突出經濟關係與階級矛盾。阿英《晚清小說史》和譚丕模的《中國文 學史綱》足為代表。五○年代大陸運用馬克斯主義歷史主義與階級分 析的方法來對待文化遺產,著重發現作品的階級性、人民性與鬥爭性。

1962 年何其芳主編之《中國文學史》雖糾正了一些極左的史觀,分析

(8)

較為細緻,同時也較能注重藝術特色,但是從其分期「封建社會以前 文學」與「封建社會文學」,以及陳述各代社會、政治、思想對文學影 響等特徵,此書之文學史觀仍偏重於重視歷史主義的馬克斯主義社會 派史觀。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同樣具有上述特點,使用同 一種史觀。此外,此書更注意到文學形式的互相影響以及源流演變。

分期也是按照朝代劃分。

3. 「民間文學」正宗說:

I. 五四以來,因為有一種普羅文學的傾向,文學要從民間來,要不避方 言俗語,要與廣大人民同呼吸。極度簡化的價值判斷。扶立了小說、

戲曲等民間文學傳統,使元曲、明清章回小說成為「正宗」的文學體 類。建立以民間文學為骨幹的文學史觀。

II. 寫於三、四十年代的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五十年代改為三卷出 版。劉大杰與馮沅君、陸侃如等人一樣,認為凡愈接近原始民間的文 學,價值便愈高。文人之創作,必然是愈寫愈「古典」、愈僵化、愈無 價值。提倡民間文學,是希望擴大傳統的文學觀念,以研究一般文學 的母題與形式。劉大杰又將此比附於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之爭。認為 民間文學本是浪漫的,若經文人「染指」,則逐漸古典化,甚至僵化死 亡。劉氏等人因受五四反傳統精神的影響,一致貶斥古典主義。將浪 漫與古典之爭,視為民間文學與貴族詞人之爭。1933 年鄭振鐸《插圖 本中國文學史》收入了唐五代變文、宋元的戲文與諸宮調,元明講史 與散曲,明清短劇與民歌,以及寶卷、彈詞、鼓詞等。一方面也是因 接受西方觀念,將小說、戲曲作為重要的學術論題來研究。

4. 「白話」主流說:

胡適寫《白話文學史》,目的在於說明中國文學史上有白話文學,並認為白 話文學史是中國文學的中心部分。胡適整理出「語言」此一工具在文學史 上發展之跡,視文學及語言為「工具」觀。「白話」、「文言」一類的二分實 在不能解釋語言運用的複雜現象,白話文言俗語雅言之間有複雜的互動關 係,在不斷演化的過程中,也難以清楚釐分。其中許多「認定」,多是史家 之一廂情願,同時又具自戀情結的主體陳述。

5. 「代興」之觀念與強調「新變」的價值:「詩至唐而極盛,自此以後,詞曲 代興,糖、五代及宋初小令,此詞之一時代也;蘇柳辛姜之詞,又一時代 也;至於元之雜劇傳奇,則又一時代矣。」(胡適〈文學改良芻議〉)成為 日後文學史奉行不渝的觀念。影響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自宋代後 只論詞曲,全不論詩「詩體代興」一說其實來自宋明以來「極狹隘的文體 觀念和崇古論」。至於「新變」,則是強調文體變異的文學史觀,認定文學

(9)

必須求新求變。「新創」,是五四時期一個重要的文化態度。

6. 強調新時代的力量。「五四」以來認為文學必須呼應時代、具時代性,新時 代不能再用舊文體。倘若依此一時代的霸氣來衡估新時代的新文體,評價 就會過高。所以二十世紀文學史普遍有高估「當代」文學份量的傾向,而 且以「新」文學為唯一的討論對象,忽視一切非屬於「新文學」的其他文 本。例如今天現代文學史的討論範圍很小,只包含「新文學」部分,而排 除了「新文學」之外的其他文本。例如傳統形式之書寫(章回小說、近體 詩以及傳統戲劇等)

7. 注重時代文化之精神樣貌。

如林庚的《中國文學史》就以審美觀點掌握各時代特有之文學精神,是二 十世紀獨特的文學史。同樣的魯迅的文學史相關寫作也鮮少涉及生產力與 生產的關係,關注的是時代的思想文化與士人心態與社會風俗。他們認為,

文學作為一種精神產品,並不直接反應社會的經濟關係與政治鬥爭。他們 掌握「文變」與「世情」,關心文人命運、心態以及文化習俗。

(五)二十世紀文學史幾部開創性書寫

1. 除了上述提及幾部「史觀」特殊的文學史外,1918 年謝旡量《中國大文學 史》出版,影響了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與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展史》。 謝旡量《中國大文學史》較少攙入主觀見解,其中匯集古人評論,載錄古 代傳記、摘引大段作品,「陳列」「史實」,造成一種純客觀的姿態。

2.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於 1920 年出版,也採類似的輯錄方式,像是 傳統「目錄學」與「史傳體」的現代版。「所引群書,以類相從,各附案 詞,以明文軌。」不是現有的資料彙編,而是貫串史家意圖的考述體的文 學史。以古證古,以史料本身顯出實證,以史代論。首先從事文章辨體,

以此眼光觀察魏晉文學,劉師培說魏晉之「文章壯麗」與「藻以玄思」,

影響了魯迅。對文筆問題加以梳理。

3. 新文學史之開端應屬胡適《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學》,1951 年王瑤《中國新 文學史稿》為 1949 年後第一本在大陸出版的文學史,奠定了論述的雛型。

4. 魯迅的小說史出現在 1923、1924 年,一舉奠定了整個中國小說史的研究 佈局。其小說類型的理論設計,仍深刻影響當今小說研究界。

5. 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為戲曲研究開闢了新的局面,留下許多只有觸及 但仍未解決的問題。悲劇文類的問題,元劇反映元代社會,元劇與當時政 治的關係。元曲中的方言俚語,元曲在語言學上的價值等。並指出元劇三 大傑作。其中對於新論題的提出以及新標準的釐定,厥有開創之功。

² ---

(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6

被賦予「算聖」之稱的關孝和,是和算史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和算自他開始進入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are no longer walled gardens with ‘keep out’ signs, but open and exciting hubs offering us an intellectually charged socket into which we can all plug when in need of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