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團圓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團圓"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06台北市敦化南路2段97號8樓 電 話: (02)2704-9805

傳 真: (02)2705-5044

網 址: http://www.ctci.org.tw

(2)

- 工業區再造座談會 - 土壤及土地管理座談會

- 96年度中技社「科技研究獎學金」

評選揭曉

02 傳 播 站

18 思 源 集 16 新 知 識

20 藝 文 村

本社於1 0月2 3、2 4日假台灣科技大學國際大樓,舉辦9 6年度秋季環境與能源國 際研討會,針對「工業區再造與產業及區域發展」、「土壤及土地管理」相關議題,

以國內外之實際現況與改善規劃,展開系列介紹。 2 5日則於福華文教會館,召開

「工業區再造」、「土壤及土地管理」兩場座談,邀請經建會何美玥主任委員暨產官 學研各界代表,共同參與可行性方案之探討。

中技社9 6年度「科技研究獎學金」得獎名單業已產生,共有來自台大、清大、

成大、交大、台科大、北科大之 2 0位研究生獲獎。頒發典禮暨座談會於 11月2 4日假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1 4樓貴賓廳舉行,相關內容將刊登於「中技社通訊」 9 7年2月 號。美國國科會仿生微電子系統工程研究中心 UC Santa Cruz 大學分部劉文泰主 任,於民國5 8年就讀交大時榮獲本社獎學金,經網路取得聯繫,並於來台之際前往 專訪,分享其光電交感下的神奇晶片。

由於經濟與產業模式的改變,很多以往設立的工業區,不但不符合現況的需 求,和周邊的社區發展也不相容,因此,工業區的再造與活化,的確有其必要性與 迫切性。土壤整治及開發有很多面向值得探討,宜從污染整治清理及規劃再利用來 著手,美國的褐地再開發成功案例可引為參考,以務實的面向規劃預防性原則策 略,評估整體環境風險後建立管制標準,如果能夠順利完成整治,勢必加速都市整 體發展。

在未來的世界,若要成功,需要具備包含修練、統合、創造、尊重和倫理等五 大心智。其中,創造心智和個人的性格及創意有極大的關係,必須經由鑑賞與欣賞 品味的提升,以及藝文的持續催化,才能涵養出源源不斷的創意。動漫文化近年成 為日本當代藝術要角,不但是社會文化的一部份,藝術家也以此為土壤,試圖從傳 統史實中找出理論支撐,在數位世界創造另類的虛擬形體。我們有五千多年的歷史 淵源,有長期孕育的創意,有加成的科技優勢,未來爆發的動漫能量指日可待。

- 讓盲人也能跳舞的鬼斧神工

專訪 Wentai Liu, PhD, Campus Director NSF-ERC Center of BMES

- 未來勝出的關鍵能力

- 動漫模型塑造當代御宅新文化

1995年10月1日創刊 1996年10月1日第一次改版 2000年02月1日第二次改版

發 行 人 編輯委員會 主任委員 編輯委員 總 編 輯 副總編輯 執行編輯

余俊彥

(依姓氏筆劃排列) 林志森

王釿鋊 馬金玲 黃朝仁 鄒

張兆平 余俊英 劉惠君

發 行 者 財團法人中技社

106台北市敦化南路2段97號8樓 (02)2704-9805轉23

(02)2705-5044 http://www.ctci.org.tw 設計印刷 巨門演繹有限公司 登 記 證 局版北市誌字第372號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5504號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踴躍投稿

1. 歡迎本社同仁及中技社歷屆獎學金得主投稿。

2. 產業科技類限2000字;生態環保類限2000字;

財經管理類限2000字;藝文類限1000字。

3. 來稿請附相關照片(含圖說)或圖表。

注意事項

1. 本刊編輯對來稿有刪改權。

2. 來稿請註明作者真實姓名、服務單位、聯絡電話 及E-mail,一經刊登即致稿酬。

3. 請勿抄襲或一稿數投。

本社業務單位聯絡處 能源技術發展中心

地址 106台北市敦化南路2段97號7樓 電話 (02)2704-9805~7

傳真 (02)2709-8825 環境技術發展中心

地址 106台北市敦化南路2段97號7樓

電話 (02)2704-9805~7

(3)

業區要再利用尚需支付遷廠停工、人員安 置、權利變換、拆除重建、污染處理等成 本,且現無任何政策優惠,因此推行較困 難。同時各工業區適合更新或再生的條件並 不相同,宜逐一評估。

未來配合推動工業區再生政策方向,應 做到環境更新,包括強化公有土地利用,並 設立寬頻共同管道以做到設施更新;產業更 新,協助產業機能活化,則是協助廠商觀光 工廠設立,公部門配合改善周邊設施及景 觀。另依區域產業群聚特性,擇取適當之老 舊待更新區位,推動示範性產業活化專區,

並推產學合作,促成產業升級轉型。在階段 性的推動工作上,第一階段要擇取公有地優 先辦理更新,第二階段讓私有土地進行環境 再造及產業轉型。

(經濟部工業局 前副局長郭年雄)

整合區域發展並再造附加價值

我介紹一下英國工業區開發再造的情 形,基本上英國是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因此很 早就有工業城的計畫,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發 展,在1 9 6 0年代時工業被認為是黑手工業,

也就是比較低階的產業,因此工業城也就慢慢 消退,這方面的製造商也離開英國,黑手工業 區離開後,原有的工業區就需要作再造。

不過英國還是有工業區,因7 0、8 0年代 政府還是有工業區的規劃,方便把相關產業 集中在同一地區發展。在千禧年時,政府有 新的想法,認為廠區要有永續經營的概念,

必須整合區域發展,至今英國仍有很多地區 要作再造更新。事實上,再造的主力是放在 工業區的附加價值,增加再利用的意義,舉 例來說,再造工業區盡量蓋環保概念的大

傳 播 站 傳 播 站 新 知 識 思 源 集 藝 文 村

代表組成團隊參與討論,而示範推動相關經 費與部會協商的工作,由經建會先來負責籌 措。其次針對大面積閒置的私有土地亦應協 助其作更新,以活化地區發展。現有六十幾 個工業區,若能加以再造發展,對台灣會有 很大的幫助。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何美玥主任委員)

推動示範性專區促成產業升級

我國所編定工業區開發已逾二十年,以 工業區發展的現況來看,產業外移導致廠房 閒置,不僅缺乏商機,廠商也無更新設備的 能力及誘因,在地價與更新成本高的考量 下,影響廠商進駐的意願。為達到工業區更 新,我們修正整併相關工業區用地變更法 令,依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三十條授權訂定

「工業區用地變更規劃辦法」,以順利完成用 地變更。為鬆綁用地規定,以「產業園區設 置管理條例」簡化用地分類以增加使用彈 性,另依不同園區類型授權子法訂定各種用 地面積比例,以符合實質需求,並以專章推 動產業轉型與活化。經過努力,廠商透過用 地變更規劃辦法,已有申請用地案件 1 3 3 件,申請變更面積 5 6 . 9公頃,總投資金額達 1 2 2 . 8億。但是限於工業區開發管理基金財 源不足,在執行上面臨困境。

台灣工業區需要更新亦或再生?這兩者 是不同的概念,更新( r e n e w a l)或再發展

(r e d e v e l o p m e n t)強調的是硬體實質環境的 改良與再建設,也就是達到環境更新。而再 生(r e g e n e r a t i o n)強調經濟產業機能之活 化,也就是產業的更新。工業區與產業發展 是互為因果的關係,過去以計畫導向,設立 工業區引導產業發展,現在則以需求為導 向,產業需求決定工業區再生方向。老舊工 前 言

本社於10月25日上午舉辦「工業區再造」

座談會,針對產業轉型與發展之工業區需 求,以及土地利用重新定位等議題,敦請行 政院經建會何美玥主任委員主持,與產官學 研人士進行多向溝通與討論。相關論點摘述 如下,詳細內容歡迎瀏覽本社網站。

活化工業區成為地方發展源頭

我在 1 9 9 4年到1 9 9 7年之間擔任工業局 副局長,負責工業區開發,因此對工業區的 發展有很多經歷與感觸。當時台灣經濟非常 仰賴工業區,工業區土地非常搶手,但隨著 社會經濟發展,慢慢對工業區的需求改變。

現在土地開發更重視與周邊環境相容的問

題,在土地屬於廠商私有的限制下,政府缺 乏變更工業區內部建設的著力點,當工業區 之外的建築物開始改造,區域內外的落差拉 大,導致更無法與周邊環境相容。因此如何 活化工業區,並使其成為地方發展的源頭,

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現在很多工業區已經與當地的社區發展 不相容,與其慢慢等條例訂出來再改造,不 如用現有的機制,先選一、二個工業區再造 做為示範。擬再造工業區可由地方先提出,

得到地方居民與工業區廠商的共識後,再由 中央協助提供需要的資源,其中必須由政府 部門包括經濟部、環保署、內政部、經建會 以及學者專家、地方居民代表與工業區廠商

◤能源技術發展中心 王釿鋊主任.許湘琴

工業區再造座談會

左起:北科大環工所張添晉教授、Dr. Ker-Chi Chang, DOE, USA、工業局前副局長郭年雄、經建會何美玥主 任委員、中技社余俊彥董事長、M r. Jon d'Este-Hoare, Senior Consultant, BRE, UK、 D r. Paul Romkens, Professor, Wagening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4)

各方面作相當多的改造。但在工業區針對生 態共生的部份,以及讓工業區內各家公司有 互惠的功能,英國這方面比較少,因為在公 司競爭的本質下,要談合作有其困難點。

(BRE, UK, Senior Consultant, Jon d'Este-Hoare)

落實綠色生產及循環經濟訴求

工業區更新再造的目標與願景在於永 續,只要把不永續的因子去除,更新與再造之 工業區就能趨向永續。目前國際環境保護的趨 勢,包括積極倡導永續發展;以污染預防替代 管末污染控制;以建立自發性環境管理系統代 替強制行政管制;綠色環保之流行;以環保作 為貿易限制到環保與貿易之調和;以及生態效 益逐漸成為企業發展的新環境觀。

然而現行企業在永續經營上面臨的挑 戰,主要為全球貿易自由化以及環境與資源 保育,由於全球發展面臨資源與能源耗竭及 環境品質惡化的問題,因此,未來工業區永 續經營之道應該把經濟發展納入環保考量,

注意國際環境標準形成非關稅貿易障礙,所 以落實「綠色生產」及「循環經濟」已成為 主要之訴求。

由於全球工業發展趨勢已朝推動環境

「友善」的企業及製造清潔生產的產品,期 能達到工業生態化之層次。而工業區營運也 從傳統單純的經濟效益訴求,走向兼顧經濟 與環保的訴求,若能再將人文社會面等地區 特色融入更新及再造之工業區,則生活(社會 面)、生產 (經濟面 )及生態 (環保面 )三生一體 的願景就能夠實現,如此的工業區更新與改 造就符合永續發展的精神。

(北科大環工所 張添晉教授)

全國有 1 / 4的工廠在台北縣,因此我們 有很多違法工廠的困擾。以縣內五個工業區 來說,我們希望將外圍的鐵皮工廠搬到工業 區裡面,以解決環境問題。這個過程環保局 扮演重要角色,應對第一類高污染,與二、

三類有可能被輔導的廠商,成立清潔生產基 金會,告訴廠商有專家可以輔導。但現在很 大的困擾在於,三百家廠商中只有三家被輔 導過。我認為我們要作三件事:一、清潔生 產的園區;二、要求廠商與地方政府配合;

三、要能去執行,若真正要推,就要立法,

這個政策才推得動,否則僅止於道德勸說。

(台北縣政府 李鴻源副縣長)

達成循環性及低碳社區之營造

工業區再造應落實到某些地方上的社區 整體營造中的一環,而整體社區營造的目標 應是朝往「循環性及低碳社區」方向發展,

在步驟上看應先訂出工業區個別的「循環」

意涵,之後再循序漸進,以期在三、五年內 即能達成。另外,由中央至地方應為社區營 造中的工業區再造組成縱隊,並邀請示範工 業區周圍居民,內部廠商為某「專案」成 員,及早合作達成任務。

(台大環工所 於幼華教授)

生命週期思維改善區域內關係

我提出以生命週期的觀點來考量工業區 的設置,我認為沒有所謂永遠的工業區,所 有的工業區都必須考慮到有一天會結束,但 我們很難請主管機關去思考四、五十年以後 的狀況。除了實質行動不容易外,一旦開放 土地釋出,涉及環境責任的問題,比方說土 壤地下水污染,責任誰來擔?在對產權的繼 承上,所有環境的責任隨著產權全部都移轉

須改善社區關係,例如美化工業區,思考如 何共享公共資源,例如開放活動中心等。過 去工業區與居民關係緊張,因此可藉由再造 讓彼此關係更緊密。

(台科大化工系 顧洋教授)

產官良好溝通產生完善的政策

一個好的政策產生,是需要經由政府與 產業企業間良好的溝通,如荷蘭的企業與學 界維持良好關係,再加上與政策制定者密切 合作,大家一同討論長期目標為何?要邁向 哪個方向?以工業區這個議題為例,要討論 的包括技術研發方向、是否要帶入綠色概念 等。目前在荷蘭這還是需要加強溝通,我想 台灣亦是。其次,為了政策的推動,需要建 立一些範疇與優先順序,在設定時,思考方 式要回到基本方針與現實環境。這幾天的討 論,感覺你們對目前的現況都有相當的了 解,下一步應該是如何將這些資訊擴展到政 策制定者、企業、研究單位等,這不是件容 易的事,因為大家都從自己的角度去解讀這 些 資 訊 , 而 不 是 去 理 解 對 方 的 思 維 。 ( Wagening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Professor, Paul Romkens)

謹慎規劃坦白分析與節能再造

我認為老的工業區不一定要轉型,有的 也要考慮關掉,而且這些動作也無法全部一 起進行。另外,能源部在再造時要考慮到綠 建築的部份。在執行上,機構是否合法,公 共建設如何配合,擁有多少經費與人員都必 須謹慎規劃,坦白分析成功率,不要急於把 成果拿出來。

(DOE USA, Dr. Ker-Chi Chang)

我們作過四次的轉型,從鋁門窗到淋浴 門到衛浴,現在轉型為觀光工廠後,吸引相當 的人潮,甚至基隆市政府也來關心,觀光工廠 除本身外也希望把觀光人潮吸引到其他景點以 及市區消費。我認為將傳統產業加入創意,再 找一個著力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像是我們 把東西方的衛浴文化演變過程放在館內展示,

應該是全世界第一家,但作單純的博物館營收 還太少,因此目前是作多功能的工廠型態。今 年我們營收已成長 3 0%,未來可思考開發銀 髮族的衛浴市場。

(毅太企業 洪芳興總經理)

工業區轉型引入綠能永續經營

我參與過都市更新,與工業區更新是完 全兩件事。有些廠商期望作土地變更賣掉,

這是不恰當的,就算工業區轉型應該還是產 業園區的基地,變成產業園區新的需要的服 務設施。從法令面來看,主管機關缺乏資 金,其實民間有很多資金,可思考能否挹注 進入更新的工作。政府無法進入私有土地,

應該立法讓外部資源有機會進入。最後,加 入綠能將來才能永續經營,但目前再生專章 沒有寫在裡面,希望把這個部分落在條款 內,這樣才能可長可久。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系 何天河副教授)

建立園區品牌價值與互動平台

工業區再造的先決條件仍在於整體經濟 發展要變好,基本上,工業區更新與再造並 不會讓經濟變好,但若經濟發展變好,廠商 就會基於個別發展需要,希望提升其土地使 用效率,「工業區更新與再造」自然容易水 到渠成。目前「工業區再造」多在強調硬體 的更新,建議可以先考量軟體層面的再造,

(5)

傳 播 站 傳 播 站 新 知 識 思 源 集 藝 文 村

包括土地使用的放寬、產業園區輔導機制的 強化、產業園區的平台化與品牌價值的建立 等。此外,各種類型工業區的競爭,容易形 成整體政府資源沒有效率的利用,建議各種 園區管理機構的整合要及早並儘速辦理,以 形成園區互補機能,有效利用資源,創造整 體土地與其他資源效益的極大化。

(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系 張璠副教授)

企業與地方政府主動配合再造

前天北九州市的Eco Town簡報顯示由大 企業集團帶動的工業區再造成效最好。該案 例公共建設經費,政府支付一半,當地產業 支付一半,政府又由中央與地方個別承擔部 份比例,八年後順利進入獨立自主運轉。我 也認為應以重視地方為主,中央再作搭配。

再生有兩個型態,一種是以原有產業為 基礎,帶動相關協力廠一起參加產業研發升 級與工業區更新再造之軟硬體建設兼顧工 作。另一種是將閒置或低度使用之工業區,

轉型為符合國際生態及環保標準之新型工業 區。無論哪一種型態的工業區再生,中央與 地方預算的配合均有立法的需要,五、六年 的分期分項或分區建設計畫必須要確保資金 到位。所以工業區再造,對於資金、政府預 算要重視連續性計畫,並就公共建設的計畫 立法。最後,讓大面積的私有地主可優先提 案。我認為工業區再造未來的貢獻,應聚焦 在企業及地方政府主動配合的案子。

(中經院 第一所研究員陳麗瑛)

再造結合優勢發揮MIT的威力

我認為工業發展與環保原本就是衝突 的,應該各自發展,像是蘇北作了兩個保護

區,台灣也可以考慮如法炮製,像七股的黑 面琵鷺很珍貴,就可以把當地規劃為保護 區。另外在 M I T、M I C的比較上,現在消費 者會選擇 M I T的產品,也不要劣質的大陸製 品,這對台灣是很好的契機,現在因為台商 急速回流,工業區的發展有望。我認為應朝 向觀光休閒整合行銷的方向,排擠高污染產 業,與大陸賽跑。政府決策速度要加快,讓 合法的工廠作採購,執行公家機關的公共工 程。我建議工業區作一個清查,把不實的工 業區廢除,把資源全力輔導新的工業區,用 環保節能的工業區,讓大家覺得不是污染的 地方,讓工業區再造結合台灣的優勢。

(台明將企業 林肇睢總經理)

因地制宜考量結構差異再改造

針對工業區再造這個大工程,我有幾點 建議,首先要思考再造的內涵:包括硬體改 造和非硬體的改造,前者好比廠房、綠建 築、省能建築的改造;後者是產業本質和廠 商生產製程的改造,好比低碳產業、環保產 業的發展以及省能製程的改造。

工業區改造必須要考慮工業區本身的體 質,包括工業區所在的區域、區位條件、老 化程度、產業結構、廠商屬性等。外部區域 產業群聚強,土地需求大,改造轉型較容 易,中南部區域產學群聚較弱,改造阻力會 比較大,必須充分掌握每個工業區屬性和所 在區位條件。改造制度應沒有設計誘因,制 度設計主要在誘導市場動能被發揮出來。但 制度設計要因地制宜,考慮區域因素、區位 因素、產業結構、廠商差異性,以滿足不同 層面的需要。

(政治大學地政系 邊泰明教授)

建構新夥伴關係推動園區再造

工業區再造,造成三個大方向的翻轉,

值得思惟:一、工業區在環境規劃的角色從 邊陲成為核心。二、工業區再造活化,造成 都市環境的解構與重構。三、工業區規劃發 展從穿成衣的時代,走上量身訂作的時代與 角色。除整體開發工業區外,過去未採整體 規則開發的工業區,亦應一併整體考量推動 工業區再造與活化轉型。再者,推動中央與 地方,政府與民間的新合作夥伴關係。

(立法院院長辦公室 黃萬翔主任)

推動三生共存之永續發展園區

由於工業區土地大部分已出售予工業興 辦人,產權分散,地上使用情形,各界意見 分歧,工業區之更新與再生工作,實非工業 興辦人或民間可能處理,因此政府實乃責無

旁貸。工業區更新與再生計畫,牽涉產業發 展、地權使用、環境生態、廠房拆遷、員工 安置等課題,需要動用許多專業人力、技 術、資金。建議參考英國、新加坡等先進國 家經驗與作法,將現有龐大的工業區,成立 不動產或工業區基金,透過信託、證券化,

夥伴關係等工具,以整合工業區土地,發行 不動產證券,設置基金,以基金法人結合政 府與民間力量,方能靈活有效推動。

行政院經建會主導規則之國土利用計 畫,強調生活、生產、生態之三生觀念,未 來工業區之更新與再生,亦應在此架構下,

除配合產業發展之需要外,亦應充分融入生 活品質與環境生態之提升,使傳統工業區再 生成為三生共存之永續發展園區。

(德霖技術學院國際企業系 吳家昌主任)

本社9 6年度「科技研究獎學金」於 1 0月1 5日截止申請,共接獲 6所大學4 6系所推薦 5 4名學生,其中 4 9名符合申請資格,由本社林執行長志森擔任召集人,於 1 0月2 7日進行 評審會議,幾經討論與審慎評比,票決 2 0名獲獎學生(博士1 8名、碩士2名),每名頒發獎 學金壹拾伍萬元整及中英文得獎證書乙紙。並於11月2 4日(星期六)上午十時,假公務人力 發展中心14樓貴賓廳舉行本年度「科技研究獎學金」座談會暨頒發典禮。

96年度中技社「科技研究獎學金」評審會議

◤企劃室 向玉琴

(6)

前 言

本社於1 0月2 5日下午舉辦「土壤及土地 管理」座談會,從土壤污染預防到污染場址 整治或開發再利用評估,邀請專家學者參與 探討。相關論點摘述如下,詳細內容請瀏覽 本社網站。

中技社選擇重要環境能源議題研究

中技社自去年起為求對整體社會有更實 質貢獻,從以往承接政府專案、提供能源效 率提升與環境改善輔導工作,轉而在結合相 關領域專家學者,從事環境與能資源相關議 題研究,就重大性、即時性且影響深遠的議 題,廣泛而深入探討,並將研究成果提供政 府部門與產業界參考。自去年初迄今已推動 超過1 0個議題的研究,今年秋季研討會研討 主題有兩個,分別是工業區再造、土壤及土 地管理,皆是當前眾所關注的議題,能邀請

產、官、學、研各界共同參與討論,非常感 謝大家,也請大家踴躍發表高見。

(中技社 林志森執行長)

土壤整治及開發很多面向值得探討

台灣目前已公告1 8 0 0個污染控制場址、

1 4個整治場址,就現行土壤污染管理規定,各 控制場址均以改善至合乎管制標準為目標。是 否因未考慮整治後利用目的而增加額外社會經 濟成本,導致民間參與污染土地整治及再利用 意願不高?已受污染土地是否應引進風險評估 機制,以利整治、控制或開發利用?未受污染 土地如何預防及管理?很多面向都值得探討。

今日座談邀集土壤及土地管理頂尖專家,各位 提出之寶貴意見,都將成為環保署土壤及土地 管理政策執行之重要參考。

(環保署 張子敬副署長)

現在土壤污染整治不合成本與風險效益 我國現在仍然列管中的場址有 5 9 3個污 染控制場址及 1 3 個污染整治場址,也有 1 , 2 1 8個解除列管的控制場址。經篩選計有 11 2公頃農地、 1 . 5公頃非法棄置控制場址及 3 8 . 6公頃整治面積較大的工業土地尚未改善 或整治完成,但具開發潛力,都是寶貴資 源。

污染場址需要很高的技術與成本來整治 或偵測確實位置與數量,有些法令的限制及 土地責任人缺乏整治基金或無財務補助措 施,還要繳納3 0%的土地價值至整治基金,

造成整治誘因不足。

在現有的法規架構下雖有開發機會,但 還沒有在控制計畫下進行開發的個案,以較 彈性的整治目標提出整治計畫的也不多。為 突破目前的困境,提出幾項策略建議,例 如: 1 .法令修改與彈性運用; 2 .財務支援與 獎勵; 3 .賦稅減免; 4 .提供保險; 5 .技術協 助等。

(台大環工所 吳先琪教授)

從污染整治清理及規劃再利用著手

根據吳先琪教授的報告,台灣污染控制 場址總數有 5 9 3個,解除列管控制場址已達 1 , 2 1 8個,解除列管的表示已處理,既然能 處理這麼多場址,土壤污染整治應不致有大 問題。被污染的土壤可分為私人、政府所 有,政府所有土地面積大,應以宏觀、長期 計畫來整治;私人土地面積較小、也較複 雜,應切開來談、不要混在一起。針對非污 染土壤,政府機關不應浪費太多人力物力管 這種小事,應從污染土地整治清理乾淨、規 劃再利用著手,並關注水庫、雨水區,有效 率運用人力物力。

(DOE USA, Dr. Ker-Chi Chang)

美國90年代褐地再開發成功可參考

美國1 9 8 0年代採取嚴格管制的方式處理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問題,不僅經費龐大,僅 國家優先整治場址 ( N P L )估計要3 0 0至5 0 0億 美元,而且需要很長時間(有些場址要數十年 才能完成 )。污染場址會使都市發展產生惡 化,負面效應包括工商業外移、經濟發展停 滯、就業機會減少、市容衰敗。

改善污染場址的策略,要能符合技術可 行性、經濟可行性及社會政治可行性。美國 在1 9 9 0年代提出褐地( B r o w n - F i e l d )再開發計 畫,這是較具彈性的環保政策,讓區位良好 的污染場址進行整治與土地開發,成為三贏 的策略:1 .政府減少整治費支出,而能加速 整治,還能促進地方繁榮; 2 .污染行為人看 得到願景,且有利可圖; 3 .提升都市環境品 質,增加市民就業機會。所以,褐地計畫可 以說是「經濟誘因」取代「嚴格管制」的政 策,使惡化的都市地區活化起來。

美國褐地計畫能成功的因素包括: 1 .政 策層面:跨部會聯繫的褐地合夥計畫,有效 率的整合環保、經濟、社區發展等面向,參 與的聯邦機構由環保署帶頭,住宅與都市發 展部、經濟發展署、交通部、國家海洋大氣 署、公共服務署、健康與人類部、能源部、

財政部、司法部等 1 0個部署參與; 2 .財務層 面:稅負減免、獎助及長期低利貸款,金融 體系支持; 3 .立法層面:國會支持; 4 .地方 首長全力推動。

(環保署土基會 黃萬居執行秘書)

土壤標準應以健康風險為基礎

荷蘭跟台灣土壤污染情況相似,例如:

太多小規模的土地污染、土地的運用、污染 物質等都大同小異,某些作法可供參考。任 何政策的決定,往往需要長時間逐步調整,

◤環境技術發展中心 鄒倫主任.陳潔儀

土壤及土地管理座談會

左起:工研院能環所楊致行副所長、中鋼環保處劉國忠處長、Dr. Ker-Chi Chang, DOE, USA、台大環工所吳先 琪教授、環保署張子敬副署長、中技社林志森執行長、環保署土基會黃萬居執行秘書、 D r. Paul Romkens, Professor, Wagening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7)

傳 播 站 傳 播 站 新 知 識 思 源 集 藝 文 村

質(農地、工廠 )場址做示範計畫。另外,污 染土壤整治要有利可圖,政府土污法以管制 為主,應由經濟部、內政部、環保署一起來 做,整治後的土地應做有效的利用,由經濟 部負責,因這些都是工業產生的問題。

(環境管理協會 李錦地榮譽理事長)

結合產官學研加強整治調查技術

土壤與廢棄物不宜驟然進行調和,目前 土壤標準是根據細密調查、完整的背景資料 所擬定,具有公信力,若有需要修訂,應經 過仔細研究評估,包括風險分析才宜修訂,

要有很好的基準才調整。我認為有必要修正 的是地下水,當時缺乏背景資料,訂出的標 準可能不妥。

土壤整治與風險評估都要由地方執行,

但地方無此能力,很可能無人負責最後不了 了之。建議應提高土基會層級及擴大編制,

或可於北、中、南、東設立分處,對一旦宣 告為「整治場址」的土地,立即成立個別委 員會,推動該整治場址的各項工作,直至完 成為止。此外,應結合產官學研界加強開發 整治調查技術,並積極培育訓練土污整治之 專業人才。

(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 劉振宇理事長)

管制多交易成本高 從法律面解套

依現行的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措施來 看,開發商不會願意投入土壤污染場址之開 發,主因是管制太多導致交易成本太高,即 使能獲利,也因不確定因素多而不願進行開 發,這需要從法律面來解套。

台灣可以如日本公團由政府主導的公司 或機構來負責開發土地─土污基管會,但土污 基管會委員半數以上是專家學者,繳費業者被 要求繳費,卻沒有足夠的權力去監督與管理土 污基管會。如果繳費業者能主導基管會運作,

以兼顧理想及現實面,荷蘭政府花了 1 0年的 時間,不斷調整土壤管理策略。面對土壤污 染,建立溝通平台很重要,也是荷蘭政府會 優先並持續做的事情,先與民眾溝通,才有 辦法進行下一步的土壤污染整治。另外,土 壤標準訂定時所考量的風險評估,應以健康 風險為基礎。

(荷蘭Wageningen大學 Paul Romkens教授)

整體環境風險評估 建立管制標準

土壤污染與廢棄物的管制配合,隨著法 規變動,如不一致就會發生特殊的問題,如 1 0餘年前新竹縣一農藥工廠將廢棄物埋在廠 區,挖出來後變成廢棄物要有完整的處理,

要做水泥鋪面防止雨水和地表水之滲透,但 卻無法令規定要從地下挖出,該案例凸顯出 土壤與廢棄物的調和性問題。土壤是最終受 體並常接受各種物質,在廢棄物接觸土壤 時,應有何種防衛裝置或技術?土壤污染整 治後是否可能進入廢棄物鏈或掩埋場?這些 問題是應該加以管制配套和考量。就土壤管 制與廢棄物管制的調和體系上,應有環境整 體管理策略、綜合管理決策與風險管理等觀 念,未來在判斷管制機制時應能一致。

超過受污染土壤管制標準如以 o n - s i t e處 理並讓土壤污染復原時,宜建立處理過程的 相關設施或處理標準規範,以利業者遵循;

受污染土壤如以o ff - s i t e處理時,建議應遵循 廢棄物管理機制,符合衛生掩埋場進場規 定,主管機關則應評估未來受污染土壤處理 後的數量,瞭解對掩埋場處理容量的衝擊 性。掩埋場管制標準與受污染土壤管理標準 的差異,則透過整體環境風險評估作業後,

階段性建立管制項目與標準值。

(工研院能環所 楊致行副所長)

前瞻務實 預防性原則規劃策略

產業界面臨的問題,包括: 1 .符合土水

法規的資源再利用方式較不明確; 2 . 因對 住、商、工等區採單一管制標準,以致工業 區的土地易成為污染場址; 3 .產業在租購土 地擴廠而遭遇工業區的污染場址時,不易以 經濟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建議可從三個方 面進行土壤整治開發策略規劃:一、前瞻性 及務實原則: 1 .引進先進國家新趨勢及較務 實政策;2 .在現有法規體系下做較少但有效 的調整;3 .在土壤、地下水保護、廢棄物資 源化及土壤整治,以及再利用發展上儘量取 得平衡與調和; 4 .充分考量國情。二、預防 性的土水保護基準: 1 .適度嚴格的警戒值 : 將我國目前較嚴格的管制標準可轉變為「警 戒值」或「起動值」(比照荷蘭、加拿大及德 國等近年來的轉變 );2 .合理之再生材料的環 境 品質準則。三、務實的土地整治目標:

1 .以變通方式將土地分級:例如比照美國某 些州的做法將住/商/工土地分為1、2或3級;

2 .建立可靠而友善的健康風險評估工具; 3 . 建立友善而有效的查驗體系:提昇健康風險 評估的應用效果,有效降低誤用,亦可讓中 央及地方主管機關更願意採用健康風險評估 方式來決定整治目標; 4 .逐漸推廣應用健康 風險評估方法。

(中鋼公司環保處 劉國忠處長)

先以易整治場址進行示範計畫行動

最重要是要去做、依輕重緩急解決土壤 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問題。「行政工作要大題 小做、研究工作要小題大做」,應將問題歸 納出來,並採取行動。現有的污染控制、整 治場址都已清理出來,選擇容易整治的場址 先進行示範計畫 (如我國以前常用的先驅計 畫),將問題分類、採行示範計畫,做了以後 再來看是法規、技術、人力、資金、信用等 問題,循序解決這些問題。工業區改造與污 染場址整治的議題相關,工業區提出的辦 法、污染場址也可以用,可以結合來推行。

建議先訂出計畫、優先順序,並選擇不同性

則會將基金做最佳的運用,除了滿足法規整治 污染場址之要求,還會更進一步開發利用此整 治後的場址,因此會提高資源與土地之利用效 率。因此環保署土污回收基管會應由付費業者 主導,政府僅負監督之責。

贊成吳先琪教授建議的風險分析、彈性 標準,依不同用途決定標準,讓土地能整治 開發活用,需要配套措施是地方政府的土地 使用管制制度,都市與非都市地區都應採用 開發許可制,讓有能力與誘因的人負擔整治 責任與主導開發,就會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從 事整治。

預防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是更重要的議 題,現行法律僅污染行為人需負土壤污染整治 之責任,污染土地關係人的責任較小,並可向 污染行為人求償。實際情形是有些土地關係人 也是污染行為人,台灣很多土壤污染是因此而 發生的,但土地關係人卻被視為無責任,故應 修法讓污染行為人與土地關係人負擔共同且推 定過失責任制,也就是將舉證責任轉換給污染 行為人及污染土地關係人,如此可以有效預防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之發生。

(中華經濟研究院 蕭代基院長)

掩埋場是最終處置場觀念已轉變

土壤污染與廢棄物之間的關係應再重新 探討。就法規來講,目前沒有一個掩埋場的 申請許可項目中,可以接受整治後的廢棄物 (法規可以修改及討論 ),美國環保署廢棄物 處理處官員也不贊成廢棄物處理後拿去掩 埋。以往大家認為掩埋場是最終處置場,但 現已有變成暫時儲存場的觀念,很多過去的 掩埋場如內湖掩埋場要挖起來整治,將土地 做最好利用。因此,將處理過的土壤、廢棄 物拿到掩埋場是否為好方法?值得深思,尤 其是國家推行零廢棄政策,不僅要少拿到掩 埋場處理、甚至焚化後的灰渣、飛灰都想盡

(8)

國立台灣大學:劉得煌、黃尹宬、程之奇、汪金華、陳仕元、郭霽慶、謝慶弘、

洪啟堯(碩士)、許良彥(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石志聰、陳美瑾、陳 旭

國立成功大學:葉蕙溱、謝東佑、蘇中源、曾俊豪 國立交通大學:林志洋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蕭鈞毓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陳秀莉、蒲瑞臻

96年度中技社「科技研究獎學金」得獎名單

屬非常不符經濟成本,且改善時程將增加,

又因委員會意見及民意代表等意見及申辦程 序繁雜等因素,造成整體整治改善案延宕,

如能讓事業單位迅速順利進行改善,如導入 風險評估等方案,應可使土地污染儘速改 善,加速都市整體發展。

(責任照顧協會 楊宗燈經理)

引進市場交易機制會有很大幫助

適當引進私部門市場估價及交易機制,

給予超額利潤,將帶動不動產開發業者提出 構想,對未來的污染場址整治及再開發利用 會有很大幫助。中華徵信不動產估價師聯合 事務所接受很多污染地不動產售價、再利用 價值評估個案,最近有一案例可供參考:圓 山疏洪道有一廢輪胎業者經營失敗後,抵押 給大型行庫的土地,現場有化學油料、廢棄 物、土、水的大批污染。該不動產出售予資 產管理公司,該公司經由本事務所評估不動

不多,污染物拿到掩埋場應再研究。

(環保署廢管處 洪榮勳顧問)

法規面應適度放寬 進行分級處理

依南亞過去協助地方政府妥善處理土壤 污染問題的經驗,現行之廢棄物與土壤管理法 規應適度放寬,並對土地利用進行分級管理,

不要因法規上之限制,讓業者動彈不得。若技 術上可行,整治對環境有利,應被鼓勵積極去 做,讓土壤污染能獲得解決,政府應主動了解 業者所遭遇之技術瓶頸,協助解決技術困難,

業者會較有意願參與土壤整治工作。

(南亞塑膠環安中心 張承呂組長)

以最佳技術逐步解決 別太理想化

應正視實務性,將監測/管制標準依工業 用、住商、農地、水源區等土地用途訂定不同 標準,訂出合理的整治目標。有了合理管制標 準,才能在控制計畫下進行開發或整治,使土 地有效利用。相關子法須整合且具彈性,以解 決土污問題且能落實執行為目標。

審核整治計劃時應以風險成本效益來考 量實務執行,除非有立即性危害,否則不須 要求立即整治,尤其尚在運作中的工廠應有 較通融的控制/整治計劃,讓業者能持續營運 又有財力進行整治。

政府應追蹤控制廢棄物再利用,避免不 肖業者污染更多土地。政府、學界、業者應 合力解決土污問題,尋找最好的方案,提供 給官方解決類似案例的參考,以最佳技術逐 步解決階段性難題,也不要太理想化想一次 解決所有問題。

(台灣拜耳公司品質暨環保部 邱百琴經理)

同一標準管理 難以發揮最高效益

現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污染土

地管理主要以採行單一管制標準為依據,環 保主管機關若採樣發現超過污染管制標準,

則該土地將被公告列管為污染場址並要求進 行污染整治工作,即以「整治優先」為我國 污染土地管理重點。

同時,對於土壤污染管制區內新建、增 建、改建或修建等土地利用行為均予嚴格限 制,且該土地亦需整治到低於管制標準才能 解除列管。土地利用有各種不同用途,土壤 污染對於環境危害性與居民健康風險高低不 同,對於居民健康風險輕微、不具立即整治 迫切性的污染場址,環保主管機關依現行法 令仍需要求污染行為人儘速提出計畫與期程 加以改善及整治。以同一標準來針對不同使 用目的土地加以管理,導致整治資源難以發 揮最高效益。

建議環保署應儘速修法進行土地分類分 級管理並依土地使用目的訂定管制標準,以 利污染土地管理,並加強「土地污染預防」

措施,提供各種誘因促進業者投資污染預防 措施。

(台灣中油公司 謝茂傑專員)

如能順利整治 加速都市整體發展

各產業運作若有污染土壤情形,依土污 法規定被公告為控制場址或整治場址列管 後,惟此公告若遭各界不理性抗爭,要求回 饋、停工或賠償等訴求,往往更增加事業單 位處理該場址之困擾,建請主管機關應有能 如何協助事業單位共同面臨解決土壤污染問 題,而非僅局限執行管制作業。

對已不再生產之工廠,被列入控管後,

進行整治作業必須提報整治計畫,但現行審 查作業均採委員會進行審理,所聘任學者專 家往往會以更嚴格法令標準要求事業單位進 行改善,因此,技術上或許可以克服,但應

產現值、污染整治成本,再於市場中出售,

以達其再開發利用之目的。

(中華徵信所 林金生合夥估價師)

資源化再利用於土地 難有效管理

廢棄物資源化或再生利用立意良善,惟再 利用回歸於土地或農田土壤,以國內公權力 執行能力及地方政治生態,難以有效管理,

反而給不肖業者大開方便之門,藉此管道將 有害事業廢棄物混雜摻配於一般廢棄物再利 用,或摻配土石方中作為回填土,污染土地 及農田土壤、地下水。業者為了節省廢棄物 處理費,政府反而再花大筆經費整治受污染 土地及農地,得不償失。在無法有效管制廢 棄物產出源、流向、再利用過程及數量前,

基於防止土地及農田污染、維護國人健康,

有關加強廢棄物資源化或再生利用,務必審 慎評估。

(農糧署土壤肥料科 翁震炘科長)

(9)

陳美瑾:

旭:

葉蕙溱:

謝東佑:

蘇中源:

曾俊豪:

林志洋:

蕭鈞毓:

陳秀莉:

蒲瑞臻:

多通道無線格狀網路之位置相依效能表現與設計決策 (台大/電機工程學系研究所/博四)

核磁共振影影像之平衡梯度磁場穩定態自由旋進技術中 Transition into Driven Equilibrium技術所內稟之脂肪訊號抑制

(台大/電機工程學系研究所/博二)

i Vi s u a l :由每秒 2 7 9 0 張畫面之 C M O S 影像感測器與每瓦特每秒 2 0 5 0億次運算之視覺處理器組成的智慧視訊系統單晶片

(台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博三)

太陽能輔助壓縮機熱泵製冷供熱系統 (台大/機械工程學系研究所/博四)

使用經濟與環境友善的方法合成功能化 S B A - 1 5介孔材料的鑑定與應用 (台大/化學系研究所/博四)

靜電紡絲螢光奈米纖維的形態、光物理特性及其應用 (台大/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 /博三)

以微波輔助重金屬污泥回收再利用之研究 (台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五)

具服務品質保證之高效能無線寬頻中繼網路排程演算法 (台大/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碩二)

多通道單分子導線的量子輸送現象 (台大/化學系研究所/碩二)

矽光學技術

(清大/光電工程研究所/博三)

96年度中技社

「科技研究獎學金」得獎學生研究主題

傳 播 站 傳 播 站 新 知 識 思 源 集 藝 文 村

具有形狀記憶與可快速自我膨脹之生物可分解式藥物釋放型血管支架 (清大/化學工程學系研究所/博四)

在大型強子對撞機探測微中子為量子效應產生之機制 (清大/物理學系研究所/博五)

光場對摻雜偶氮染料膽固醇液晶結構之影響與其在可調控微光學元件 上之應用

(成大/光電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博三)

容誤測試技術之研發及應用 (成大/電機工程學系研究所/博三)

三軸微型車用防翻陀螺儀之設計、製作與控制 (成大/機械工程學系研究所/博三)

奈米碳管表面改質製備奈米碳管 高分子導電複合材料之研究和應用 (成大/化學工程學系研究所/博三)

非揮發性電阻式記憶體之製作與研究 (交大/電子研究所/博三)

風力發電系統之三相 六相永磁式同步發電機設計及分析 (台科大/電機工程系研究所/博一)

應用於無線通訊與雷達系統之超寬頻天線設計與時頻分析 (北科大 /電子工程系 電腦與通訊研究所 /博四)

鑽石薄膜材料之光電熱性質研究與應用分析 (北科大 /材料科學與工程科技研究所 /博五) 劉得煌:

黃尹宬:

程之奇:

汪金華:

陳仕元:

郭霽慶:

謝慶弘:

洪啟堯:

許良彥:

石志聰:

(10)

在未來的世界,搜尋引擎、機器人等電 腦設備將無所不在,想要在即將到來的時代 成功,需要具備哪些必需及時培養的心智能 力?而這些心智能力之間又該如何相互運 作?統括而言,大致可包含修練、統合、創 造、尊重和倫理等五大心智,並且要不斷精 進,才能從容處理意料中的事,也才足以應 付意想不到的事。

「修練心智」 (Disciplined Mind):至少 掌握一種思維方式、一種鮮明的認知模式,

而這種模式以獨特的學科領域、技能或職業 為特點,並穩定增進技能與理解力。此種修 練不講求形式,但需要更深度內化的方式,

具備這種心智的人懂得與時俱進,穩定增進 技能與理解力,也就是具高度紀律的學習習 慣。當一個人沒有擁有至少一項能由自己掌 握的修練,就註定必須隨別人的意向起舞。

「統合心智」(Synthesizing Mind) :統合 經由客觀理解與評估所接收的各方資訊,用 個人和其他人認為合理的方式加以統合。要 統合成功須具有激勵人心的目標、明確的行 動立場、可用的工具策略、過渡期的統合成

果,以及評估標準。凡有能力把許多領域的 發現納入考量,並得出具說服力的統合成 果,這樣的人才在過去就被視為難能可貴,

隨著資訊的快速增加,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將 更加搶手。

「創造心智」 (Creating Mind):以修練 和統合的成果為基礎,開創一片新天地。創 造者在氣質、人格和態度上高人一等,永遠 不以目前的工作、標準、問題、答案為滿 足,而是朝不熟悉的方向發動猛攻,並樂於 自己與眾不同的事實。只有不怕跌倒,一試 再試,才有可能出現創意的成就;也唯有透 過在專業修練上精進,真的創意才會浮現;

即使有最精密的電腦或機器人,也要在新疆 界中超前一步。

「尊重心智」(Respectful Mind):體認不 能只靠自己的聰明才智或侷限於所屬領域,

必須觀察並接受不同個人或族群之間的差 異,試著用同理心去理解這些外人,並設法 傳達對他們的信賴,並盡可能與他們創造共 同主張,成為值得他們信賴的人。在這個緊 密連結的世界,寬容或尊重是絕對必要的。

如果想培養尊重族群差異的心智,就應該特 別加強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藝術和文學的 薰陶。

「倫理心智」 (Ethical Mind):除滿足自 利的目的之外,應為人類的進步而無私奉 獻。事實上,被認定為某個專業領域的一 員,和行為舉止像個專業人士並不相同;前 者乃抄近路,追逐自己利益,不尊重所屬專 業領域的戒律和約束;後者則技能精湛、負 責投入,雖沒有獲得正式稱謂但令人尊敬、

有專業水準,是一群自始至終在工作中具體 呈現倫理取向的人。

而涉及一種抽象態度,即一種反 省力,讓個人清楚滿足或不滿足 某個角色的作為。

以上之所以沒有把創造心智放在特定的 時機點,主要是因為創造力與修練的思維密 不可分,在缺乏相關修練的情況下,也不可 能真正發揮創造力。此外,創意本身與創意 人的個性也有極大的關係;太過聚焦在修練 上,也可能阻礙創造力。

一流華裔音樂家馬友友即勾勒人生三個 鮮明的義務: 1 .儘可能把曲目表演到至善至 美的地步; 2 .能夠和其他音樂家合作,並且 在快速進行的條件,培養必須的共同理解和 信賴; 3 .把自己的知識、技能、理解和價值 觀傳給後代,期使珍愛的音樂能夠永久流 傳。如果說修練、統合、創造、尊重、倫理 等五種心智過於虛擬的話,由馬友友的三大 義務中,即可獲致較為具體的答案。

有理想、有抱負的好公民往往會自問:

社群有哪些使命,以及什麼才是達成這些使 命的最好方式;身為社群一份子的正面和負 面示範為何;自我檢視並自覺完成公民角色 的程度;能用什麼方式,幫助社區全員和其 他社群成員建立良好關係。今日對這種公民 意識的需求,相較過去有過之而無不及。這 種發自個人內心的自省,終究會領悟自己的 天職與核心使命,進而熱烈關切置身的社會 以及關係到後代子孫幸福的地球。

以上五種心智橫跨認知光譜與人的事 業,在今日及明日世界均特別具有優勢;五 種能力缺一不可,不改變,就無法超越現 在、迎向未來。無論帶領社團或企業,都要 不斷思考哪些心智具有關鍵重要性,以及如 何在單一組織和單一人腦內,將這些心智組 合並加以發揮。

雖然這五種心智從一開始出現就受人注 意,但用漸成的方式將這五種心智概念化,

讓每個步驟在特定的發展期間成為鎂光燈的 焦點,以下是針對其中四種心智的時機論 點:

一、尊重:人的一生都該尊重他人;真正尊 重他人的人會選擇相信人,把責 難留給真正該受責難的人,也會 對他人行為的改變保持警覺,在 必要時恢復對他人的尊重。

二、修練:要養成以主要學科為基礎的思考 方式只是遲早的問題,每種思考 方式要靠長時間的培養,所以最 好能夠及早開始。

三、統合:人類之所以有別於眾生,是因為 不斷加速累積知識,並將眾多沒 有交集的引文出處加以串聯。諾 貝 爾 獎 得 主 、 物 理 學 家 吉 曼 (Murray Gell-Mann)斷言,2 1世 紀行情最被看好的就是具統合心 智能力的人。

四、倫理:良工 (Good Wo r k )是合乎倫理且 具吸引力的一流工作;良工者有 一 套 可 明 白 陳 述 的 原 則 和 價 值 觀,行事透明化、不隱藏也不偽 善。倫理心智不侷限於職場上,

資料來源:Howard Gardner (2007),

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聯經

關 鍵 能 力

(11)

傳 播 站 傳 播 站 新 知 識 思 源 集 藝 文 村

研究所畢業進入S o n y負責設計第一台彩 色電視機,當時也就是日後成為人生牽手的 女朋友,鼓勵劉教授去考公費留學,在沒有 準備的情況下,不抱太大希望,結果採訪記 者找上門,才知道竟然名列榜首。到S o n y才 短短兩個月,但也只能割捨。

一生都是靠獎學金唸書,到美國的第一 學期就通過博士資格,以自己的努力和能 力,預計三年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但是因為 涉獵不同的學域,先後換了三個題目,六年 才拿到學位。乍看好像是「失」,但回頭去 看卻是「得」;因為這個過程,讓自己在不 同領域中發揮天馬行空的創造力,也因著源 源不絕的創造力而得以持續生存。

高中選讀甲組,沒有太費心思在丙組的 生物課,結果因為跨入仿生微電子工程領 域,讀了許多相關的書籍,連拉丁文的醫學 名詞也以聆聽的方式背誦下來,後來發覺自 己對眼睛的認知並不輸眼科醫師,和他們的 溝通也由衝突轉為了解。1 9 8 8年,兩位杜克 大學醫學院的醫師找上在北卡的劉教授,詢 問是否可以設計「由光轉成電信號」的晶 片;當得知是讓盲人重見光明的研究,一方 面這是一項極富意義的挑戰,一方面自己也 有股跨領域積極探索的好奇基因,所以就義 無反顧地投入仿生微電子工程。

2 0 0 1年1月2 0日,美國總統柯林頓發表國 情咨文,明言讓盲人重見光明的技術,是美國 邁向新世紀的三大主要創新科技之一,這讓正 在家中看電視的劉教授,像觸電一樣,一股腦 從椅子跳起來,不自主摸摸耳朵,沒有聽錯!

這不正就是自己耗了十幾年的研究?2 0 0 2年

鬱的病患恢復功能。竹科的產值佔台灣的 1 6 %,交大、清大的人力資源和研究環境,

以及園區內半導體及 I C設計,結合起來就像 一座深具爆發力的礦源,只要獨具慧眼的探 勘者以及足夠的資金挹注,台灣絕對可以打 造高產值的生醫科技產業。

因為交大沒有醫學院,所以劉教授馬不 停蹄,先後前往台大醫院、榮總、陽明、成 大醫院、長庚、中國醫藥學院、台北醫大等 教學醫院,大力推動台灣生醫科技產業的發 展。台灣有這個優勢,採加速認證或前往開 發中國家取得認證,朝以量抑價的方式,在 人口較多且經濟持續蓬勃的國家,開發潛力 無窮的後續市場。

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後,必定有一雙溫暖 的推手,誠如劉夫人所說:「教授的薪水一 定夠養家,只要他高興,就讓他全心投入研 究。」美國雖是功利社會,但相當著重「科 學研究」,頂尖大學都提供自由開放的學術 環境,讓傑出人才發揮科技研究的創造力與 領導力。如果台灣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讓 1 %最優秀的學生不進台積電等高收入的公 司,而選擇研究作為人生的職志,一定可以 讓台灣的科技生根茁壯。

劉教授非常珍惜在美國的學習與工作歷 程,促使自己有創造前端研究的機會,但也 誠摯希望能對生長的故鄉有所回饋與貢獻,

所以選擇台灣作為美國以外,全球唯一可以 同步做第二代人工視網膜晶片人體實驗的地 點,而且親自回到母校交大培養研究生。劉 教授不但是執著的開創型研究者,最可貴的 是樂於分享研發的成果,把參與研發、製 造,以及受惠者的共同願景具體化、行動 化,如同形成一道曙光,促成一群研究生願 意放棄高薪,像苦行僧一樣支領微薄的津 貼,投注6∼8年的時間,共同攜手研究與實 證一個預期的未來。

取得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 F D A )臨床許可,

由劉教授負責設計的第一代內建人工網膜晶片 的仿生裝置,植入六位全盲者的視網膜。

為讓我們更能體會其中的奧妙,劉教授 隨手打開電腦,秀出幾位盲者重建後的實況 錄影;真是神奇!失明五十多年的病人,在 七十多歲時,竟然因著科技晶片,能夠清楚 的辨識茶杯、刀子、盤子,以及物體上、

下、左、右的移動。對病患這絕對是無法言 喻的興奮與喜悅,對參與的工程師、醫師而 言,更是無比的振奮與激勵。

因色素性視網膜炎或老年性黃斑病變而 失去視覺的病患,視網膜的感光細胞雖受 損,但視神經傳輸到大腦的功能正常。以

「視網膜外植入」的方式,在眼球內植入脈 波產生晶片,在視網膜貼上電極陣列,當眼 睛外的訊號以無線方式傳入眼睛,脈波產生 晶片接收訊號並轉成視神經訊號,再以導線 傳導至視網膜的電極陣列上,病患經由佩帶 眼鏡中央所設置的照相機,擷取視覺訊息後 轉換成眼睛能接受的訊號,取代感光細胞的 功能,再以射頻訊號(RF)傳入眼內。

第一代晶片電極陣列是4×4共1 6個刺激 點,僅看到光源及模糊的人。2 0 0 3年劉教授 開始設計第二代視網膜晶片,將植入系統改以 電波方式傳輸,並將電極陣列數增至 8×8,

影像變成6 4個光點,此新發明今年於美國已 完成臨床試驗,將於明年在台灣篩選病患植 入。第三代成像若加至 2 5 6畫素,可以辨識 人的五官,看到報紙標題;第四代成像效果 若達1 0 0 0畫素( 3 2×3 2 ),可以閱讀報紙,就 等於是盲人完全重見光明的關鍵時刻。

整合台灣最擅長的系統晶片與醫療技 術,將仿人體功能的電子晶片植入人體,代 替人體原有組織發揮功能;除了人工視網膜 之外,還可以拓展到神經科學領域,讓脊椎 受傷、腰酸背痛、帕金森、癲癇、憂鬱、躁 劉文泰博士於民國5 8年就讀交通大學電

子工程系時榮獲本社獎學金,通過教育部公 費留學考試,前往密西根大學取得電機博士 學位。曾任教北卡州大,2 0 0 3年轉往加州聖 塔克魯斯大學,擔任電機工程系教授暨美國 國科會仿生微電子系統工程研究中心 U C Santa Cruz大學分部主任,今年出任交大甫 成立之「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主任。

劉教授毫不諱言來自台南仁德的佃農家 庭,家中只有他接受高等教育。村 沒有人 會英文,所以自己的英文都是用注音符號硬 背起來的,但數學等理工科目超強。當年同 時考上南一中及師專,礙於不會彈琴與畫 圖,最後決定唸南一中。為了學費,父親特 地種植長豆,趕在開學前收成,裝成兩大 簍,由大哥騎了1 2公里腳踏車到鎮上賣,換 到一百多塊錢,才即時註冊。

唸南一中,要走四十多分鐘到火車站搭 車,為了趕時間,幾乎都是跑步,課餘還要 幫忙農事,即使上了大學也不例外,然而不 以為苦也不以為恥,反而視為人生必經的磨 練。濃郁親情的支持是鼓舞的最佳動力,所 以成功,就是因為這股動力讓自己比別人更

「堅持」。 採訪整理/鄒倫•張兆平

讓盲人也能跳舞的鬼斧神工

Wentai Liu, PhD, Campus Director

NSF-ERC Center of Biomimetic MicroElectronic Systems

(12)

近年來,便利商店通路推出一系列公 仔,造成大小粉絲收藏風潮,因此,台北市 立美術館於2 0 0 6年11月1 7日∼2 0 0 8年2月1 7 日,舉辦「欲望與消費-海洋堂與御宅族文 化」展,以日本造形集團「海洋堂」 4 0年來 的發展歷程為主軸,展出三千件大中小模 型,藝術家村上隆拍賣價近新台幣 1 9 0 0萬元 的女僕人形「Miss Ko Ko」,也列入其中。

「海洋堂」公司發跡於 1 9 6 4年,受到美 式模型文化影響,自小舖經營逐漸擴展到衍 生設計與自創品牌。 1 9 7 0年首開組裝模型的 風氣, 1 9 8 0年轉型投入少量生產的 G K組合 模型(如假面騎士等 ),結合日本次文化中的 漫畫與遊戲,將卡通、漫畫與電影中的角色 立體化,為模型製作帶來革命性的發展。

1 9 9 0 年開拓大量生產價格低廉的「食玩」

(零食與玩具的組合包 )等,風潮至今不衰。

自2 0 0 4年創立四十周年起,開始在日本巡 展,台灣是海外第一站。

「御宅族」出現於 1 9 8 0年初期,是以物 質 社 會 為 父 , 以 資 訊 社 會 為 母 的 「 新 人 類」,他們沈浸於物質與資訊之間而形成一 種新的消費文化。海洋堂即時奠定了製造技 術的基礎,並將 G K模型固定為御宅族文化 之一。繼之而起的是 1 9 9 0年代的原創動畫

札」的人物模型。 1 9 9 9年則推出「巧克力 蛋」,創造一股食玩熱潮。

將動漫與遊戲角色,經由造型師詮釋設 計製作人形玩偶 (俗稱公仔 ),不僅保留原來 動漫人物或遊戲角色的外形,並將其烙印在 觀賞者腦海中的劇場,就彷彿身歷其境一般 生動寫實。海洋堂對造形文化不斷推出各種 啟蒙活動,而其設計師在設計模型時,多半 會帶入自己對角色的觀察與詮釋;因此造型 精緻而獨特,被玩家視為收藏等級的精品。

1 9 9 8年海洋堂在秋葉原開店,從此冒出 許多動漫畫、電玩、 G K模型的專賣店,秋 葉原似乎在一夜之間變成「御宅族街」,而 這種被御宅文化全面淹沒的城市,如今已成 為日本文化的象徵,也成為享譽國際的「御 宅族聖地」。御宅族誕生至今二十幾年,遍 及各世代,跨世代之間各自擁有不同的主 題,因而欲望也呈現多樣化。

「動漫美學」是最能代表 2 1世紀的時代 美學,層次豐富的色彩、敘事性強的圖像造 型,是動漫的共通特徵。動漫在日本不但是 社會文化的一部份,也建立出一套審美的品 味,而且自成一個產業體系。藝術家以此為 土壤,在當代藝術界另闢延伸類型的作品,

學者也從浮世繪的傳統中找出理論支撐。

數位空間和網路的崛起,改變現代人的 思惟和視覺慣性,藝術家在數位世界創造另 一種虛擬的奇異形體。人經由這些虛擬產生 的模型中獲得滿足,增添現實生活的快樂,

這無非就是動漫模型的精髓;所以無論是實 體模型或者是虛擬形體,這些動漫角色,超

越時空也超越生命。 圖/文 楊麗玲

在這個送禮的季節裡,不論你是在M型社會的極富或是極貧, 每個人都該收到一個珍貴的禮物叫做-

希望!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八、經機關核准留職停薪,於留職停薪期間者。但因配合政府政策或公務 需要,奉派國外協助友邦工作或借調其他公務機關、公民營事業機構

亞洲‧矽谷學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訊工業策進會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ocal governance theory and Rhodes’s policy network theory; furthermore, taking two examples in Taiwan, which are Wu-Lai hot spring area and Tai-an hot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商貿、創新及科技、專業服務、青年發展等。過去 5年,政府成功推動了多個 重大合作項目,包括滬港通及深港通的開通、深化《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

社區 社會 社會氣氛整體良好 出現了不同的行業 。 ,以切合社區的需要 弱勢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