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決審委員:陳義芝、向 陽、路寒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決審委員:陳義芝、向 陽、路寒袖"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高中新詩組 決審會議記實

本屆全國學生文學獎高中新詩組共收件587篇,再創新高,初審通過137篇,複 審取16篇進入決審。入圍作品依編號次序,分別為:〈蝕歲〉、〈備忘錄──致 少年詩人們〉、〈少年詩人〉、〈荒原陣雨〉、〈乒乓練習——記十八歲父子對 談〉、〈在你城市的最遠〉、〈秋〉、〈讓我們記得一些〉、〈鞍康的微光〉、

〈水之歌〉、〈位子〉、〈城市夜曲〉、〈流言〉、〈給癌友的一張借據〉、〈回 家——悼念九二一地震受難者〉、〈南海之辯〉。

今年委請陳義芝、向 陽、路寒袖老師擔任高中新詩組評審。預計評選出前三 名和佳作五名。每位評審挑選八篇作品,得票情形如下:

時  間:2011年5月1日晚間七點

地  點:台北‧台大美學院聯誼廳

決審委員:陳義芝、向 陽、路寒袖

記  錄:張毓軒

(2)

三票

〈備忘錄——致少年詩人們〉

〈乒乓練習——記十八歲父子對談〉

〈讓我們記得一些〉

〈給癌友的一張借據〉

二票

〈荒原陣雨〉:向、陳

〈秋〉:路、向

〈位子〉:路、向

〈流言〉:向、陳 一票

〈蝕歲〉:路

〈鞍康的微光〉:路

〈回家——悼念九二一地震受難者〉:陳

〈南海之辯〉:陳

計十二篇作品獲肯定,評審先就一票作品進行討論。

〈蝕歲〉vs. 〈鞍康的微光〉vs. 〈南海之辯〉

路寒袖(以下簡稱「路」):與上屆相較,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似乎不多。

陳義芝(以下簡稱「陳」):我倒覺得今年的作品比上屆還要好一點。

路:今年入圍作品以崇尚詭澀為主。

向陽(以下簡稱「向」):對,奇怪。

路:經過和其他作品相互比較,我挑選了〈蝕歲〉。這篇作品以物和老人來對比,

老木凳和老人在時間侵蝕之下,幾乎逐漸要被淘汰,兩者相互依存、也對照出 蒼涼的場面。構思不錯,比較可惜的是裡面有很多缺點,為什麼使用左眼呢?

陳:不知所指為何。

路:作者使用「褶」,名詞轉為動詞「褶老榕/褶斑駁屋瓦」,我懷疑是電腦打字 時有誤,不然看不出有何用意。用了這個字讓我覺得怪異。如果兩位評審不支 持,我也不堅持。

議記實

(3)

路:〈鞍康的微光〉優點是將場景設在海底之下,比較少見這樣的場景架設。比 較可惜的是情感缺乏連貫,像是隨機衍生,沒有一個主軸貫串,整首詩顯得凌 亂、也較難理解。而且詩題〈鞍康的微光〉不知象徵什麼。

陳:不曉得是什麼。

路:我選它的原因是構思獨特,還有情境的鋪陳還不錯,這篇我也不堅持。

陳:我選了兩篇只有一票的作品。〈南海之辯〉的情韻較差。最初選的原因,是猜 測作者是建中學生,想要批判教育制度,所以講到分類、回收、菜渣等等,可 以替這首詩找到解釋的脈絡。但是我想兩位沒有選,是因為這首詩的表現不夠 成熟,我也不再多說。

〈回家——悼念九二一地震受難者〉

陳:我能不能爭取〈回家——悼念九二一地震受難者〉這一篇。九二一地震離現在 十二年,所以詩的開頭就寫:「十二年了/我沒有回家」,可見敘述的角度是 一個死難者。詩的最後是「媽,我回來了」,有點像魂靈一樣回家,回到家後 發覺景物滄桑變化,自己難以啟齒:我回來了。倒數第三節「鬱悶的土壤/嘆 出雨的氣息/天,也會哭泣嗎/還記得/織滿黑紋的牆」,「織滿黑紋的牆」

指裂牆,「抱著扭曲尖叫的柱」指斷柱。最後兩節為何單獨一行,真的就是

「難以啟齒」,也許有意識的哽咽,所以我覺得這首詩壓抑的情感還不錯,年 輕孩子能對災難有所感觸,並不因為過了十二年而遺忘,我從這點來看,看出 一點感動,不知兩位評審的意見怎麼樣?

路:剛才義芝講的第三節,是全詩寫得最好的地方。我當時沒有選它,是因為面 對這樣的災難,重新再去省思未嘗不可,但是很難有新的寫法。全詩較缺乏新 意,「整齊站崗的路燈/還是沒變/揉碎一排排的影」,用「揉碎」有欠妥 當。最後「媽,我回來了」,當初乍看之下覺得平凡,因為許多死難者魂魄歸 來的筆法都會用到「我回來了」,所以一開始沒有選它。

向:我的看法和寒袖差不多。這首詩的語言文字明徹,能表達大地震後的悲哀。

但是表現得較為平凡,導致感人的力量不夠。十一年、十二年過去,這樣的題 材已經被寫得差不多了。學生能這樣寫,表現其實也不錯。根據詩的內容還有 一點假設,是敘述者的母親不幸在家中罹難,所以敘述者十二年後回到自己的 家,很難啟齒那一句話——「媽,我回來了」。整首詩可能要表達孩子對母親

(4)

的感情,而不是悼九二一受難者,因為不是每個受難者都一樣。如果是悼念 九二一受難的母親,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陳:這樣的讀法也不錯,剛剛有一個讀法是敘述者的魂靈回家,所以看到影子、路 樹依然沒變。

向:如果是受難者的角度,那麼「整齊站崗的路燈/還是沒變/揉碎一排排的影」

就有問題,因為九二一過後,路燈應該都變樣了。

陳:它的「還是沒變」可能指又矗立起來。

向:所以比較可能指的是孩子要回家,家在災區,母親在地震中過世。所以回到舊 地之後,相同的話變得很難啟齒。

陳:「十二年了/我沒有回家」,應該是指受難者一開始就死了,他沒有回去。這 樣讀比較好。

向:我了解,這樣也可以。但如果是那樣的話,作者的角色應該是各種年齡層,可 能是孫子、兒子,而不只是對母親說話。

陳:對,他把自己投射成那樣的人。

向:我比較傾向作者是年輕的孩子,可能十二年前搬離災區,現在回家寫下這樣的 心情。這樣的角色安排比較單純。但如果標題是受難者,範圍太大了,沒法表 現九二一的感覺,而且比較沒有新意,感人的力量也不夠。

路:對於角色的投射,我和義芝的看法一樣,但是這首詩寫得太平凡了。

評審再就獲兩票作品進行討論。

〈荒原陣雨〉

陳:這篇算是我名次裡的佳作,寒袖剛才提到今年的作品晦澀,但是有些作品不 是刻意晦澀,也不是意識的晦澀,而是掌控不好,甚至對詩的語言有誤解。這 首詩有缺點,缺點是開頭和結尾,「我仍是一圮乾旱的夢」,「圮」字用得很 壞;結束用「喃喃囈語/一湖氾濫的夢」也不好。但是整首詩的主題可能是情 的渴望,所以第二節「用盡浮生的奇想」算是一種抑制,第三節「將掌紋蓋住 胸臆」是一種祈願的姿態,這兩節表達還不錯。當我發覺佳作的詩或多或少有 一些缺點,我就是在這之中做選擇。我一開始選它,後來又刪去,最後還是決 定選它。有缺點,也有一點可取。

議記實

(5)

向:如果選出八篇,這篇是我的第八名。它有缺點,就是首節兩行和末節四行想 要呼應,可是呼應並不成功,從乾旱到泛濫,因為「荒原陣雨」,因為「你是 雲」帶來希望,這樣的寫法稍顯陳舊。但是中間表現不錯,比如「我將掌紋蓋 住胸臆/等待/你傾然的陣雨」,用語還算貼切,整體來看比較沒有新意,也 是比較氾濫的寫法。就高中生作品而言,算是十六篇裡面中等的程度。

路:這一篇我比較難掌握它的主題,因為思念、渴望、懷抱愛情,但是裡面有太 多不明確的指設,比如第二節「架起天空、並下探黑夜兩百光年」,為什麼是 兩百光年呢?如果指遙遠,就不應該有明確的數量,使用「數百光年」似乎比 較好。「把風一條又一條延展」是指道路上的風嗎?「春泥與夏葉的遺產」又 是什麼,是指化作春泥更護花嗎?像這樣的一首詩讀下來,一兩句就碰到阻 礙;沒有給出明確的目標,讀者就不知道要往哪裡去。即使可以幫他釐清,也 是讀者再幫作者詮釋,文字其實沒有盡到責任。譬如「你傾然的陣雨/滲透 心與心的間隙/流入排水孔、循經管線/匯集成沒有鹽的大海」,使用「大 海」應該要有深層的意涵,可是又看不出這部分。每段讀起來都有缺點,所以 我沒有選它。

陳:如果這首詩在兩位評審的佳作邊緣,而且經過討論,它未必會勝過僅有一票的 作品,是不是可以再做調整。

路:如果兩位沒有異議,我倒覺得剛才討論的〈回家——悼念九二一地震受難者〉

可以取代這一篇。

向:那就把那一篇拿進來,〈荒原陣雨〉淘汰。

〈秋〉

路:大部分的作品都有缺點,只是或多或少在美學上的認定不太一樣。這一首確 實有不少缺點,第一節第二、三句感覺多餘,「是哪樹先劃燃的呢」下接「我 是多麼熟悉你會這樣問/可是/親愛的/,我不知道答案」這兩句可以刪去。

「我只能告訴你/哪棵樹」應該用「那」,而非疑問詞。「在夏曝曬盡全部的 華美」,夏天裡樹葉被炙熱的陽光曬過之後,怎麼用「華美」這樣的形容詞?

陳:我也打一個問號,所見相同。

路:我後來選它的原因,是因為第三節「夏蟬在上面唱出最後一片音符/乾燥的尾 音抖著血/綿長的在樹間掛上一條紅絲/一端繫著死亡」,可惜下面接了「一

(6)

端是/明年夏天的蟬聲」,這兩句不好。但是前面把夏蟬到秋天,那種聲嘶力 竭的音色寫出來,這樣的意象很精準、銳利,以高中生來說不容易。而末節也 很有神韻,「小心啊!那些都是易燃物!離去時,請撩高裙角 小心!/別掀 飛了滿山的紅蓮」,楓葉到了秋天開始轉紅,所以是「易燃物」。「別掀飛了 滿山的紅蓮」,「紅蓮」用得不好,但也還可以接受。把秋天的山色、聲音,

還有動態和趣味,都寫出來了,所以我覺得不錯。

向:看法都很接近。基本上我認為這首詩描寫出秋天的感覺,作者善用幾個有 關秋天的意象、符號,比如說「火」、「紅蓮」等紅色的印象,用「燃燒」

作為動詞,有一種鮮明感,生動、活潑。最後一節的三句,有創意且生動,

不像第二節那些多餘的鋪陳,後面明顯寫得很好。第二節其實也不能說是缺 點,作者畢竟是高中生,一問一答的寫法,有點模仿席慕蓉的感覺。回答

「哪棵樹」有點奇怪,第二節還可以這樣用,但是第三節應該回答「那棵 樹」。第二節用「哪棵樹」,代表詩中的「我」也不知道。可是第三節「我 只能告訴你/哪棵樹」,應該用確定具體的「那棵樹」。「哪」字的用法是 表現上的缺點。

陳:我對這首詩有一些意見。我覺得它的構思不錯,但是語言散亂,特別是語氣和 語法。譬如開頭「那秋/如同滿山的葉皆著了/火」其實多餘,因為春天用花 葉來寫,而秋天本來就是紅色。這還不嚴重,底下的「哪」,剛才兩位有提及 這個缺點,當用了「我只能告訴你」這樣的句子,不管是第二節或第三節,都 應該是確定的「那」。這樣的語氣會造成嚴重干擾,而且剛才寒袖有提到「在 夏曝曬盡全部的華美」,這個地方有問題,底下又說「看似瑟縮的葉/其實包 含整季的清香」,讓人不知道葉子的姿態到底是華美還是曝曬盡掉落、瑟縮;

瑟縮又如何包含整季的清香?紅葉並不是瑟縮,而且瑟縮就不能顯露華美。這 部分也有一點干擾。兩位欣賞最後一節,也非常同情的閱讀,但是我覺得使用

「撩高裙角」不太對,因為從人情之常,經過一座山、一座樹,秋葉紅葉在高 處,怎麼撩高裙角呢?如果是「滿地燃燒」,指向地上的落葉,好像才能撩高 裙角。

路:是落葉滿地比較合理。

向:「裙角」應該是指「風的裙裾」,以前文藝少年喜歡使用「風的裙裾、裙 襬」。

議記實

(7)

陳:如果是指落葉,那我可以接受。但是「別掀飛了滿山的紅蓮」,一個是山上的 紅葉、一個是水中的紅蓮,這描寫不好,整首詩只是描景。當我們說文學應當 有所關注的時候,是不是也考慮:如果語法同樣有缺點,有些作品的人生關懷 更深、更有意義,我們可以給予鼓勵。

向:我們可以先全部討論完,再來決定。

〈位子〉

路:這一篇很特別,因為主題是「位子」,人在空間、時間中所占的位子。詩中都 以「一」為單位,用很特殊的筆法來表達人生議題的討論,裡面碰觸到社會、

欲望、知足常樂等問題,回歸到人生常是無所依歸的本質。比如第四節「一捲 卡帶/沒有收音機放/一條好歌/沒有麥克風唱/一件傳統/沒有人披掛」,

寫人生在世無所依歸,下一節「地不夠大/塞不下身長」提及人終須一死,只 剩一個骨灰罈,最後一句「嗯/一炷香應該夠上」是神來之筆。用「一炷香」

這樣的詞彙和前面「一張A4/一張小卡/一張名片/一條好歌」等等,前後呼 應。以一個高中生來講,他在形式、語言的創新,展現了他的企圖。整首詩的 完整性和連結度雖然存在不少缺點,但是整個主題很清楚,並沒有發散。不好 的地方是它表現得不夠精緻、賦喻不夠貼切,但還滿有趣味的,感覺像是詩的 Rap。他提出人生議題的討論,也講出一點自己的看法,不是那麼刻板的、口 水式的引用他人觀點,值得給予鼓勵。

向:就高中生的角度來看,算是非常好的作品。因為他能善用日常生活當中的事 物,如第一段能善用家庭的坪數、磁磚,「兩位或三位數字學著排列組合交 叉/一間名校大」,另外小卡上寫著我們的希望,病房、卡帶、好歌、傳統等 等,作者賦予新的象徵。題目是「位子」,用日常生活所思所見,去表達或 暗示人生需要安身立命之處。第四節「地不夠大」是每個人共有的遺憾,尤其 是在爭權奪利的過程中,「時間不夠鬆/不能多留戀一下/腳縮縮/頭藏藏/

編號04378的一個格子放得下」代表人終須死亡。即使生前埋怨,嫌位子不夠 大、嫌生活不如意,最後只能藏身骨灰罈裡。這首詩有哲理,高中生要寫這樣 的作品不容易。我不認為語言部分是缺點,比如「提  前  來講」當中空 了兩格,造成述說停頓的效果,「就會有好幾根龍柱矗立的辦公室大」都在談 野心、欲望,權力爭逐的過程,我們所追的其實都是金魚般的泡沫,整體表現

(8)

不錯。

路:它的結構完整,從出生、求學、工作到死亡,一張A4和求學有關,「兩格半磁 磚/壓著小小骨骼在伸長」代表生長的環境。

陳:為什麼磁磚是兩格半?它應該有所指涉。

路:它是一個伸長的概念。

陳:為什麼磁磚壓著小小骨骼的伸長?

路:對,不是那麼精準。

陳:為什麼下接「一張A4長」?所指為何?

向:它不是依照順序寫,而是隨意使用日常生活事物。

陳:但是使用文字應該要形塑一個情境,「一張A4長」指的是什麼?「一行底線 寬」又是指什麼?

向:它就是指人的一生長寬如此窄。

路:它是一個簡略的象徵,用類似文書的格式比喻學習和求學,所以下面接了「一 間名校大」。第一節寫從出生到成長都在追求一個位子,爬行或站立占了兩格 半磁磚大小。第二節寫就業時從基層開始,競逐名利、善於逢迎便會有第四句 的「龍柱矗立的辦公室」。

陳:我們應該有統一的標準,前面討論的〈回家——悼念九二一地震受難者〉,它 的語言清朗簡單,但是這篇形塑情境的能力不好,讀起來朦朧混亂,不應替作 者過度解讀。「一件傳統」是什麼?一味追求語言的新,卻不能掌握本質。一 首詩應該凝注焦點,不應該什麼都蜻蜓點水、渙散,龐大的命題不應該透過評 審的學養經歷來感動。

向:它在語言上是層層進展,沒有那麼晦澀。

〈流言〉

陳:這首詩用一二三節表達遭遇流言的情境,有知性之美。至少這首詩有一個暗中 的脈絡,聚焦在「流言」。從陷入的荒蕪,再到面對流言是「同意或否認/辯 駁或沉默」,「浮空的洞裡」指從別人嘴巴流洩出吵鬧與荒謬,到第三節說明 沒有必要理會,寫出作者的看法。前面的敘事觀點都是「你不會理解」,到最 後月光沉沉睡去、「都將遠離我的夢」,轉化敘事觀點,顯示出是你的自言自 語,有一點深度。雖然語言不是很清朗,但還是可以替它找出脈絡。

議記實

(9)

向:這首詩寫高中生面對流言的三種情境,如果寫得好可以擴及整個人生情境。

聽到流言的第一個感覺是「憂鬱會開啟宇宙的大門」;到第二個情境是「你凝 視著。恐怕早已失去意義」;第三層則是不用理會。我覺得它的美不在人生的 哲理,而是月光那一段。因為「你想像你在飛駛而過的列車中因疲累而/沉沉 睡去」所以月光是重要的,於是一切掙扎、抵抗都將遠離。它把境界提高了。

唯一的缺點是前面都用「你」想像如何,到最後卻使用「遠離我的夢」。你、

我,其實指同一個人,卻使用兩個人稱。

路:整首詩感覺比較平淺,理性太強、說理文字干擾、柔韌不足,所以我沒有選 它,但也沒有強烈的反對意見。

〈備忘錄——致少年詩人們〉

路:這首詩雖然寫致少年詩人們,其實也是寫給自己。少年詩人的意象非常鮮明,

四節的小標題可以單獨聯成一首完整的小詩,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整首詩寫出 追尋文學的四個階段,追尋詩藝美學即是人生大夢,以海譬夢,語言、意象上 非常豐富,主軸不管是前進或轉彎都非常清楚,是一首好作品。

陳:這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作品,有層次,不僅寫創作的階段,也關聯到人生歷練;

不僅講別人,也關聯到自己的思索;不僅有讚嘆,也有遲疑與困惑。

向:這首詩有巧思,結構上四段形成呼應,相當嚴謹,各段自成一格,又有聯繫主 旨之用。意象和語言都非常清晰,是我心中的第一名。兩位意見如何?

路:同意第一名。

陳:這很難得,往年第一名作品都須長時間討論,代表這首詩相當出類拔萃。

向:是成熟的作品。

〈乒乓練習——記十八歲父子對談〉

路:用兵乓球象徵親子關係一來一往,有冷戰和對抗。比較可惜的是未能善用乒 乓球的一些術語來寄寓父子之間的互動或衝突,也未能傳達出兩人對彼此的關 心。有點為善不足,但構想不錯。

向:其實題目只要訂為〈乒乓練習——記父子對談〉,不需加入「十八歲父子」的 敘述,這在修辭上有點問題。

陳:作者太想凸顯十八歲,凸顯父子之中的一個角色。作者運用乒乓球,寫父子

(10)

間一來一往的對談或爭執,面對父親的要求,孩子有順從或違抗,這地方有巧 思。儘管有一些缺點,但也能找到優點,比如父親的攻擊「傳統卻華麗」,寫 出長輩的想法偏向傳統,所謂的華麗應指冠冕堂皇的話。「我感覺我的青春/

是你的苦悶」寫出孩子的叛逆讓父親傷腦筋。和其他作品比較,可以考慮列入 前三名。

向:我贊成。

〈讓我們記得一些〉

陳:這首詩以操場上的身影、月光下的容顏,寫消逝的時光,烘托出對際遇的珍 惜。只是第一節讓人打了兩個問號,白千層的表皮一層層剝落,代表時間剝 落,可是白千層和「繫在腰上褪色的金色皮帶」等意象沒有在詩中繼續發揮,

感覺不是那麼凝聚飽滿。反而引用的歌詞,變成搶眼的存在。

路:寫成長的過程中面臨抉擇,抉擇之後有一些割捨,包括對同儕、對時光的割 捨。第二節寫「不成比例的手腳在操場上/畫了一則選擇題,準確而無畏/每 個人依序跑過一圈又一圈」可能到了這個階段,大家只能各奔前程,走自己的 路。可是有一些地方不精準,包括義芝提到的白千層和金色皮帶,還有第三節 寫「實驗室熄燈」,為什麼是實驗室、而非教室,作用又是什麼?這邊沒有給 出線索。

陳:作者找到創作元素,卻沒有充分表達出來。

向:校園生活和回憶是整首詩的主題,但是詩思平凡、創意也不夠。

〈給癌友的一張借據〉

陳:這首詩有一些深刻同情,表達上也有一些文學性。題目雖是「給癌友的一張借 據」,實則是和癌友一同看、一同聽、一同夢想,是為癌友打氣。但是最後兩 行顯得多餘,「浴火鳳紅」是打錯字嗎?雖然用「浴火鳳凰」俗了一些,但也 還可以接受,錯字讓這裡讀起來不好。

路:用借據來寫,借眼睛、耳朵、夢想、精神,是很不錯的構想。詩中雖有不少 瑕疵,但是可以感受出對癌友的同理心。最後的結尾沒有力道,使用「浴火鳳 紅」和「閃耀世界」都不妥,若是「閃耀生命」還說得過去。

向:「浴火鳳紅」的確不好。整首詩情感真誠,但用語須斟酌。

議記實

(11)

十二篇作品經詳細討論後,〈蝕歲〉、〈鞍康的微光〉、〈南海之辯〉、〈荒 原陣雨〉遭淘汰,評審針對八篇作品重新給8~1分,依序遞減,得分結果如下:

〈備忘錄——致少年詩人們〉……… 總分:24(陳:8 路:8 向:8)

〈乒乓練習——記十八歲父子對談〉……… 總分:19(陳:7 路:5 向:7)

〈秋〉……… 總分:14(陳:2 路:6 向:6)

〈位子〉……… 總分:13(陳:1 路:7 向:5)

〈給癌友的一張借據〉……… 總分:12(陳:5 路:4 向:3)

〈回家——悼念九二一地震受難者〉……… 總分:10(陳:6 路:3 向:1)

〈流言〉……… 總分: 9(陳:4 路:1 向:4)

〈讓我們記得一些〉……… 總分: 7(陳:3 路:2 向:2)

得獎結果順利揭曉,〈備忘錄——致少年詩人們〉獲首獎、〈乒乓練習——記 十八歲父子對談〉名列第二、〈秋〉摘下季軍,佳作五篇則為:〈位子〉、〈給癌 友的一張借據〉、〈回家——悼念九二一地震受難者〉、〈流言〉、〈讓我們記得 一些〉。

第24屆 梁實秋文學獎徵文

為 紀 念 文 學 大 師 梁 實 秋 先 生 對 散 文 及 翻 譯 之 貢 獻,鼓勵散文創作,發掘翻譯人才,特設立梁實秋文 學獎,分散文創作類,翻譯類譯詩、譯文兩組別,

迄今已舉辦二十四屆,每屆均出版得獎作品集。

散文創作類文建會優等獎可獲獎金十五萬元,翻 譯類譯詩與譯文組首獎獎金各為五萬元,並增 設評審團獎,增列獎項與獎額。

七月三十一日截止收件。詳細徵文辦 法及翻譯類的原文,請上文建會網站、中 華日報社網站、九歌文學網站查詢。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們仿造 TONC reference 裡的 code,印出了我們的主角 F-22 戰鬥機。因為 TONC 是屬於比較基本較貼近 GBA 底層的語言,所以為了要印出一個 Sprite,就要設定 一些 memory

1.對於 40

陳:〈秋之淡水〉是一篇很標準的小品,題目也很好,我對它充滿期待,也對它的 寫景、水岸風光沒有意見,只是有一段敗筆――把麥當勞扯出來,跟整篇文章 的基調不和,有點可惜,所以我就把名次挪後了!.

有些同學選擇不太是高中生活中的大題材來寫作,其實較難駕馭,因此有些情節部

陳:這首詩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對應時事,就算不管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的話,當

從寫作題材來講,親情和愛情,幾 乎是文學獎的常見題材,今年的14篇決 選作品,就有 9篇是屬於這類題材,如 何以不落俗套的方式書寫,考驗參賽者

這篇文章的緣起, 是因為筆者在網路 bbs 的數學討論群, 回答網友的問題:「如何 在一凸五邊形內, 作一直線, 等分該五邊形面 積?」 筆者在網路上, 說明使用等面積轉換的 過程,

它不是在這一意義上的一個步驟,因為它沒有進一步的意向性。它 要求純真,在這種純真中,要達到默觀的意志成了通向它的一個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