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從認知心理學談知識信念的調整

(一)認知取向的教學觀點

以認知取向而言,教學是設計來協助學習者學習內在歷程的一系 列外在事件(Gagne, 1977),也是促進學習者學習的一連串問題解決 活動(Gagne, 1985)。教育心理學家常以行為學派取向與認知取向對 教學加以探討(見圖 2-15),行為學派取向的教學強調「教學操弄」

與「結果表現」之間的關係,主要探討呈現給學生的刺激如何影響學 生行為的改變。但相對地,認知論取向的教學重視去決定外在因素

(如:教學操弄與結果表現)和內在因素(如:學習歷程、學習結果 及學習者先前的知識與技能)兩者間的關係,主要探討教學操弄如何 影響學生的內在認知歷程,並透過描述中介的認知歷程與結構,來解 釋教學操弄與結果表現的關係(林清山譯,1990)。

由於認知取向的教學觀點,不但能探討學習者的內在認知歷程,

為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提供更深層與更完整的解釋,也能考量學習者的 學習特性,思考如何幫助學習者經驗有效的學習歷程,以提升學習結 果與表現。因此,本研究採用認知取向的教學觀點,設計調整知識信 念的教學策略,期望協助學生發展成熟的知識信念。

行為學派取向

認知取向

圖 2-15 教育心理學的兩種研究取向(林清山譯, 1990, p.5)

教學操弄 結果表現

教學操弄

學生特性

學習歷程 學習結果 結果表現

(二)認知心理學對調整知識信念的啟示

由於學生調整知識信念的過程與其認知歷程密不可分,因此可從 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談知識信念的調整。改變知識信念的前提是幫助 學生覺察不一致訊息,適當處理認知失衡的感受。在認知心理學領域 中,基模精鍊與概念改變等理論和調整知識信念有密切關係,透過基 模精鍊的歷程與概念改變的關鍵,將有助於我們思考如何幫助學生調 整其原有的知識信念。

1.基模精鍊的歷程

基模(schemas)是敘述性知識的整合單位,可用來表示有組織的 知識架構,屬於敘述性知識中較高階層的表徵單位。基模形成(schema formation)是學習者嘗試發展一個可以摘要一組事例之間共同元素的 知識表徵,透過比較一個基模中的例子、辨識例子間的相似性、登錄 這些相似性的表徵等步驟,可逐漸形成各種基模。在基模形成初期,

通常會顯得過度概括化而不夠精緻,為使基模具有較佳的區辨力,有 必要進行基模精鍊(schema refinement)。此時學習者必須覺察其目前 的基模可適用於哪些情境,又無法適用於哪些情境,進而啟動基模精 鍊的歷程。具體地說,基模精鍊的歷程是:1.學習者需先覺察自己曾 經誤用某個基模;2.回想自己在哪些情境成功應用這個基模,比較與 辨識正確使用基模與誤用基模之間的差異;3.把這些差異登錄為該基 模的一部分(岳修平譯,1998)。透過上述基模精鍊的歷程,可使學 習者的知識結構逐漸精緻化,並能彈性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情境脈絡,

具有較佳的脈絡性。

如何才能使學生產生基模精鍊呢?首先,需提供機會讓學生覺察 自己目前基模的限制性,亦即讓學生瞭解其原有基模無法適用於某些 特定情境,藉此引起學生精鍊基模的動機。因此教師教學時,可營造

鼓勵思考的學習情境,針對同一個基模提供足夠的例子與非例,甚至 呈現一些與該基模某些屬性相似的非例,讓學生有機會加以比較與辨 識,使該基模更為完整與成熟。

2.概念改變的關鍵

由於基模與概念有相似性存在,在討論基模精鍊的同時,也需瞭 解概念改變的理論與觀點。不同的教學觀對概念改變抱持不同看法,

以建構論的觀點而言,它相當重視新訊息與舊經驗的連結,認為呈現 曖昧不明或不一致訊息以引起認知衝突,有助於學生概念改變。當學 生面對生動並與目前知識不一致的訊息時,愈可能導致概念改變;而 學生面對曖昧或不一致訊息時的接受程度,也會對其概念改變有顯著 意義(Mason, 2000)。如果學生能持續投入解決衝突的認知歷程,將 可能產生概念改變;而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所引起的認知衝突愈 大,學生概念改變的可能性愈大,概念改變的情形也愈明顯。Limón 與 Carretero(1997)曾發現即使學生對主題尚未有豐富知識,但引起認 知衝突仍可幫助其產生概念改變。可見,「覺察衝突或不一致的訊息」

是概念改變的第一步。

此外,Pintrich 等人指出「個人因素」(包括:目標、價值、自我 效能或控制信念等)是概念改變歷程的中介因素,如:精熟的目標導 向、建構的學習信念、高度的個人興趣、較高的自我效能與控制感、

高度的認知投入等,均有助於概念的改變歷程;若以知識信念的發展 程度而言,當學生相信知識是單獨的片段時,將不會期待去統整知 識,也不會瞭解概念改變或修正知識架構的重要性,因而會持續保留 錯誤或不佳的概念(Hammer, 1994)。

圖 2-16 概念改變的模式(Vosniadou, 1994)

Vosniadou(1994)曾以物理概念進行研究,提出與個人知識論有關 的概念改變模式(見圖 2-16),將學生原有的架構理論視為素樸架構

(naïve framework),包括本體論與知識論的假設;將細部概念稱為特 定理論(specific theory),源自於學生的觀察或文化脈絡,包括一組 相關的屬性或信念。學生在架構理論的假設會影響其架構特定理論,

當學生無法覺察假設會影響學習時,將無法產生概念改變。

綜觀上述研究,概念改變的主要關鍵是學生能覺察衝突或不一致 的訊息,而這些訊息與學生本身密切相關。因此,教師需協助學生覺 察其目前對知識論等方面的基本假設,鼓勵學生觀察並發現新訊息,

引導學生重新檢視原有的知識架構,使學生能以原有知識架構為基 礎,透過不斷比較並連結新的訊息,以持續解決衝突的認知歷程,進 而獲得概念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