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知識信念的改變

過去大量研究致力於瞭解知識信念的發展階段與影響因素,指出 認知成熟與人生經驗(尤其是教育經驗)是知識信念發展的重要關鍵

(Kuhn & Weinstock, 2002)。但以知識信念的改變而言,僅增長年齡 與豐富經驗是不夠的,未來研究還需探討知識信念產生個別差異的原 因,瞭解知識信念的改變機制,討論我們能在什麼時候、哪些情境、

運用何種方式,幫助學生發展知識信念。以下先探討知識信念改變的 潛在條件,再討論學習者面對不一致或矛盾訊息時的可能反應,並介 紹目前有關知識信念改變的整合策略。

(一)知識信念改變的潛在條件

知識信念改變有兩個獨立的潛在條件:「不一致」(dissonance)

與「個人關聯」(personal relevance),前者指矛盾的經驗可使人重新 思考、重新解釋或拒絕先前的信念與假設,屬於失衡的一般性感受,

當個人對特定知識信念產生質疑時,這種不一致的感受可能導致知識 信念的改變;後者指知識信念改變的可能性與個人因素有關,個人因 素包括:對特定主題的興趣、情感的涉入程度、改變知識信念的效能,

如:Haviland 與 Kramer(1991)分析青少年的日記後,發現深層的興趣 能促進知識信念的發展(Baxter Magolda, 2004)。

當學生面對與本身有關、和原來信念不一致的訊息時,將能幫助 其重新檢視原有的知識信念,提高改變知識信念的機會。可見,覺察 訊息間的不一致是改變知識信念的第一步,當不一致訊息與學生本身 的關連愈強時,愈可能驅動並維持學生改變原有知識信念的歷程。

(二)學習者面對不一致訊息時的可能反應

當學習者知識信念的發展程度較低時,較容易經驗知識論的懷疑

(epistemic doubt),對自己本身的知識信念也有較多不確定感,可能 會產生沮喪、焦慮、孤單、擔心、困惑或痛苦等負面感受,此時容易 因為目前的信念很強或當下無法承受太多的負面感受,所以選擇忽略 對知識信念的懷疑(Bendixen, 2002; Chandler, 1987);避免面對質疑 情境的學生,較沒有機會體驗認知衝突(cognitive conflict),而這些 認知衝突卻是幫助學生發展知識信念的主要關鍵(Bendixen, 2002;

Hofer, 2001; Hofer & Pintrich, 1997; King & Kitchener, 1994)。

Piaget(1975)曾探討學習者對不一致訊息的反應情形,並將它區分 為不適應與適應兩大類:1.不適應是指學習者未能瞭解訊息的衝突與 矛盾,因而忽略矛盾並保留原有的知識架構。2.適應包括三種型態:α

(學習者忽略或不考慮衝突訊息)、β(學習者透過推論與辨別而部分 調整原有理論)、γ(對原有理論的核心進行調整)。另外,Chinn 與 Brewer(1993)也指出學習者對不一致訊息產生的七種可能反應,包 括:忽略、拒絕、排除、暫時擱置、重新解釋、次要的改變與主要的 改變,這些可能反應使學習者有不同的認知反應。為比較學習者面對 不一致訊息及其認知歷程改變的情形,Limón(2001)曾整理上述 Piaget 與 Chinn 等人的看法(見表 2-14),清楚說明學習者面對不一致訊息 時的差異反應,以及可能導致的各種認知表現。

表 2-14 學習者面對不一致訊息的反應與其概念改變的情形 對不一致訊息的反應 概念改變的情形

Piaget (1975) Chinn 與 Brewer (1993)

不適應的反應 未覺察不一致 忽略 完全沒有概念改變

適應的反應 已覺察不一致 α(學習者忽略或

不考慮衝突 訊息)

忽略、拒絕 排除、暫時擱置

沒有概念改變,但 能夠覺察不一致

β(學習者透過推 論 與 辨 別 以 部 分 調 整 原 有理論)

重新解釋資料 以維持原有理論 原有理論的次要改變

弱的重新建構

γ(對原有理論核

心進行調整) 接受資料與理論改變 強的重新建構 資料來源:擷取自 Limón (2001) On the cognitive conflict as an instructional strategy for

conceptual change: A critical appraisal.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1, p.361.

由上可知,學習者在面對不一致訊息時,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認知 反應。當學習者的知識信念愈不成熟,愈容易遭遇到與自己本身信念 衝突的情境,經驗認知失衡的負面感受,進而產生不適應的反應。此 時有必要運用策略幫助學習者在面對不一致訊息時,妥善處理認知失 衡的感受與衝突。但是究竟哪些策略能幫助學習者面對認知衝突並調 整知識信念呢?以下針對知識信念改變的相關理論與策略加以探討。

(三)知識信念改變的整合模式

關於知識信念的調整,Bendixen 與 Rule(2004)提出知識信念改變 的整合模式(見圖 2-14),此模式指出知識信念的改變機制包括三個 成分:知識論的懷疑、知識論的意志與解決的策略,這些成分是彼此 相關並非單獨分開的。

1.「知識論的懷疑」(epistemic doubt):知識信念改變機制的最原始成 分。Bendixen 與 Rule(2004)認為它是個人在任何知識信念的發展階 段中,對自己知識信念的懷疑。知識論的懷疑可能與概念改變有關

(Bendixen, 2002; Boyes & Chandler, 1992; Chandler, 1987; Chandler, Boyes, & Ball, 1990; Dole & Sinatra, 1998),欲對個人本身的知識信 念產生懷疑,需涉及有影響力的證據並覺察這些信念的真實性,如 果僅單獨有知識論的懷疑,並無法解釋改變機制的前進歷程,因為 它不能保證知識信念一定會朝成熟方向發展,也可能會使知識信念 回到原始不成熟的狀態。因此,「知識論的懷疑」可能只在驅動知 識信念的改變,而真正的改變需要「知識論的意志」。

2.「知識論的意志」(epistemic volition):意志是維持注意力與引導努 力的心智控制歷程,此歷程涉及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屬於一個 動態歷程的系統(Corno, 1993)。它重視個人對後設認知的覺察,

及 個 人 對 本 身 知 識 信 念 的 責 任 ( Baxter Magolda, 2004; Hofer, 2004)。因此,它被視為是維持知識信念改變的主要動力。

3.「解決的策略」(resolution strategies):解決策略牽涉到個人反思與 社會互動,許多研究指出社會互動與質疑對個人知識信念的發展相 當重要(Kuhn, 1991)。解決的策略植基於知識論的懷疑與意志,人 們會先產生知識論的懷疑,再採取知識論的意志,最後實行解決策 略(Bendixen, 2002)。

此模式認為知識信念改變是受到許多因素(如:脈絡、情感、環 境等)驅動的動態歷程,這些改變機制之間會相互依賴,並非像傳統 階段性的發展模式。在知識信念改變的整合模式中,後設認知扮演相 當重要的角色,此時後設認知相當於執行控制的歷程(executive control process),當個人投入愈多的後設認知,愈能覺察運用解決策

略的必要性,也愈能有效監控這些解決策略(Baxter Magolda, 2004)。

雖然過去許多研究(Kuhn, 1991; Kuhn & Weinstock, 2002)強調個人 知識論的發展階段,但如何運用知識信念改變機制的觀點,實施調整 Magolda, 2004; Bendixen & Rule, 2004; Hofer & Pintrich, 2002; Kardash

& Scholes, 1996; King & Kitchener, 2002; Schommer-Aikins, 2004),他 們認為在探討知識信念的議題時,不但需瞭解學生改變知識信念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