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 第一期築港工程後的哈瑪星與哨船頭

第五章 結論

照片 2- 4 第一期築港工程後的哈瑪星與哨船頭

說明:前船渠為哈瑪星(上)與哨船頭(下)之分界,為第一期築港工程的成果 資料來源:高雄市歷史博物館之高雄老照片網站

http://163.32.121.67/main.html 網站查詢時間 2005/9

散中心68。明治 41 年(1908)台灣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南台灣成為打狗港 的腹地,島內產業勃興,米、糖及木材等大量物質集中於打狗港,待於輸出。為 順應此一需求,台灣總督府乃自明治 41 年(1908),以六年時間,即至大正 2 年(1913)進行第一期築港工程。正當施工階段,因南台灣各項產業,尤其是新 式糖業的迅速發展,乃決定將築港工程提前完工,以順應情勢需要,且因經費不 容增加,只得縮小部份工程,即碼頭由十座,減為七座,貨物吞吐量則減噸,且 縮短工期,於大正元年(1912)提早一年完工,其重要工程如下69

1、港口整理:鑿除港口岩礁及附近暗礁,使港口寬度達 109 公尺,深 度在 7 -9 公尺,港口兩側設置六等燈台(見照片 2-3)。

2、碼頭工程:於內港哨船頭北側,建長 291 公尺的第一碼頭與 873 公 尺的第二碼頭,另在內港設繫船浮筒 5 隻,以供船隻停泊。

3、增設道路、鐵路、倉庫及裝卸機具:於碼頭設兩組動力裝卸機具,

碼頭後側則建倉庫,達 3,660 平方公尺,此外並增設道路及東西向濱海 線鐵路六線。

68《高雄築港誌》,手稿本第一篇,(高雄築港出張所,出版年代不明)。

69《高雄築港誌》,手稿本第一篇,(高雄築港出張所,出版年代不明)。

4、哨船頭北側海埔地區的填築:新市街用地:填築面積達 23 萬平方公 尺 (即新濱町、湊町) (見照片 2-4)。

(三)第二期築港工程 ( 1912-1937 )

第一期築港工程後,打狗港的營運量突飛猛進,貿易額從明治 40 年(1907)

佔全島 20.23%直至大正元年(1912)貿易總額已佔全島的 37.54%,其數據呈現 飛快似的成長,而其貨物吞吐量竟達高 44 萬噸,直追同年的基隆港佔全島 39.53

70,其成長額度之迅速,造成港口設備常有不敷使用情形,加上當時世界海運 事業,有往萬噸級高噸位船隻發展傾向,為配合時代需要,台灣總督府乃於大正 元年(1912)開始實施第二期築港工程,預計以 10 年,即至大正 10 年(1922)

完工。(※打狗港於大正 8 年改名為高雄港)

第二期築港工程因工程期間受財政、物價波動等因素影響,一再縮小計畫,

而且工程延至昭和 12 年(1937)完工,其成果如下71

1、增設防波堤:自旗後山腳起向外港延伸,長 788 公尺。

2、濬深外港航道:將外港航道濬深至 9 公尺,寬約 270 公尺,長約 1000 公尺,以利低潮位時可航行 4 千噸級,高潮位可通行 6 萬噸級船隻。

3、港口擴充:港口寬度擴充至 150 公尺,濬深至 9 公尺,兩岸分建導 燈。

4、內港錨地:水域總面積達 542 萬平方公尺,可繫泊 16 艘船隻,另 12.7 萬平方公尺的船渠,可供駁船、拖船及小型船隻停泊之用。此外也疏濬 高雄川(今愛河)迄上游的川田橋(今建國橋)止,凡 1755 公尺,寬 33 公尺,

深 3 公尺,以利小型船隻停泊之用。

5、增建碼頭:倉庫、鐵路於現有碼頭之東側,增建碼頭長 455 公尺,

合計達 1327 公尺,並於新建碼頭之後方,修築倉庫、鐵路,以利貨物 進出。

6、哨船頭運河及漁船渠之修護工程:就第一期築港工程時,所自渠口 至 382 公尺處,向西擴張 18 乃至 36 公尺,以鋼板樁作為護岸,岸上備 有加水、冰、燃油供給場及漁市場,以利漁船的進出,但因該處並未具 備漁港條件,暫稱為漁船渠。沿護岸之路面則設寬 9 公尺的道路,以利 交通,其道路後方則設有漁民住宅及宿舍(照片 2-1、2-2)。

70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分析〉,(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p28、48、76、102。

71長尾正元著、蜀民譯,《高雄築港誌》,手稿本第四篇,(高雄築港出張所,1980),p1-24。

7、填築地:利用浚渫港區泥沙,將原為鹽田、漁塭等之低窪地,填築 為碼頭、倉庫及新市街用地,包括今之鹽埕區西南側、新濱碼頭後側,

苓雅寮南側及戲獅甲等地,填築面積達 1,649,974 平方公尺。

(四)第三期築港工程 ( 1937-1941 )

當昭和 12 年(1937)高雄港第二期築港工程完工後,港內可停泊三千至一 萬噸級船隻 26 艘,已大大提昇港灣設施,但因高雄港的營運量發展迅速,加上 日本對中國發動戰爭,海上軍需運輸日繁,高雄港的貨物吞吐量已達 250 萬噸,

遠超過其原先規畫,以致港灣設施每感不敷使用,乃決定於昭和 12 年(1937)

起,以 6 年為期,進行第三期築港工程,但因戰爭期間經費困難,加上昭和 16 年(1941)太平洋戰爭後,更乏力建設,打狗築港工程全部停頓,除著力加強港 灣維護工程外,僅增加一座倉庫,其餘並無大成果可言72

二、日治時代的高雄市都市發展

隨著高雄港的建設開發,高雄市的發展重心,由一百多年前的旗後街,漸漸 轉往新濱町(現今之哈瑪星),再朝向具有現代化都市規劃和公共設施完善的鹽 埕埔。鹽埕埔的繁榮景象奠基於日治時代中期的大正末期,興盛於昭和時期,並 延續至戰後。

高雄市一百五十餘年來的發展走向,是由旗後街朝鼓山區哨船頭、鹽埕庄與 鹽埕埔發展,再往東越過高雄川(今愛河)後,逐漸朝向苓雅區、前金區拓展;

最後,並向南的前鎮區、小港區,向北的左營區、楠梓區等雙向延伸。整個都市 發展方向,在日治時代已有基本建設藍圖,並歷經三次都市計劃案的執行而展 開。三次都市計劃案簡述如下73

(一)打狗地區改正計劃期:

打狗地區改正計劃期的時間,起自明治 41 年(1908)5 月到大正 10 年(1921)

2 月止。明治 41 年(1908)5 月 1 日鳳山廳告示 29 號「打狗地區改正計劃」案,

計劃人口為 4200 人,計劃範圍包括當時最繁榮的旗後、哨船頭與湊町海埔新生

72 高雄市政府,《高雄市志〈港灣篇〉》,(高雄市文獻會委員會,1958),p39-40。

73 杜劍鋒,《物換星移話鹽埕》,(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2/12),p63。

地為主,面積 172 餘公頃。

(二)高雄都市計劃期

高雄都市計劃期為第二次擴大高雄計劃,自大正 10 年 2 月(1921)到昭和 7 年 10 月(1932)。在大正 10 年(1921)2 月 3 日,以高雄州告示 19 號的「高 雄街市區擴大計劃」案,計劃是預估在昭和 20 年(1945)時之計劃人口為 116000 人,計劃範圍則擴大到高雄川(現今愛河)以東的前金及苓雅寮等地區,計劃面 積為 900 公頃。

(三)大高雄都市計劃期

本期自昭和 7 年(1932)10 月到昭和 20 年(1945)8 月,分三階段陸續完 成的。

1、第一階段:是昭和 7 年(1932)10 月 10 日,以高雄州告示 190 號 公佈「市區計劃變更案」,計劃範圍是將市區西側部分的鹽埕區一帶 納入都市計劃範圍內。

2、第二階段:昭和 11 年(1936)8 月 29 日,以高雄州告示一 14 號公 佈「高雄市市區計劃變更」案,將市區的東、北、南側等其餘地區 劃入都市計劃範圍內,計劃人口,預計到昭和 40 年(1965)為 40 萬人,計劃面積為 4623 點 3 公頃;而且在該都市計劃案中,決定在 三塊厝劃設火車站用地(即今日的高雄火車站原址)。

3、第三階段:昭和 13 年(1938)11 月 26 日,以台灣總督府告示 408 號,公佈「高雄市都市計劃地域面積統計」案,此案為台灣都市計 劃令發布實施後,台灣省第一個地域計劃案例,比昭和 16 年(1941)

11 月公佈的「台北地域計劃」早了三年;另外,該都市計劃案決定 了市區的住區、商業區等面積,鹽埕埔大部分被劃定為商業地區,

成為市區的主要商業與行政中心74

由上述三個階段計劃來看,到了日治後期,日本人建設高雄市時,隨著人口 的快速增加,促使都市機能分工,形成各個專業地區,而商業區大部分都位在今 日鹽埕埔。於是鹽埕埔的政經機能高度發展,漸漸在都市體系中取得絕對優勢,

74林潔如,〈老舊商店街再利用之都市設計-以堀江商場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0)。

造成高雄市的市中心商業區由哈瑪星轉移到鹽埕埔。

第三節 戰後高雄港的建設與都市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欲將台灣建設成反共復國的基 地,在高雄港市的自然條件與人為建設都極具規模的情況下,高雄市與高雄港隨 即成為南台灣的重要建設重心。同時,由於日治時代的各項都市規劃與港灣建設 皆極具前瞻性,因此國民政府在時局艱難、百廢待舉的時刻,參考日本政府規劃,

重建因戰爭而荒廢的高雄港設施、延續高雄市都市發展的藍圖。另外,討論戰後 高雄港的建設與都市發展,也將涉及到高雄市中心商業區的變遷,因為高雄市的 中心商業區變遷與高雄港建設及都市計劃的發展有著相當大的關係。

一、戰後的高雄港建設

太平洋戰爭末期,日軍潰敗。為了阻止聯軍追擊,在高雄港口航道炸沉五艘 自己的軍艦,高雄港一渡成為死港。之後,尚有為數不少的艦艇沉於高雄港內。

民國 34 年(1945),二次大戰結束後,高雄港滿目瘡痍,沉船處處,設施破壞無 遺,港埠功能盡失,同年 12 月國民政府成立高雄港務局,致力復舊工作,打撈 沉船、清理航道、增添設施,至民國 44 年(1955)始具規模。高雄港務局前後 共費了十年功夫打撈沉船、疏浚並闊寬航道、修復倉棧,例如民國 34 年時(1945)

進行高雄港復舊工程,打撈清除沉船、民國 38 年(1949)進行高雄港新建工程,

修建航道與倉庫。

民國 44 年(1955),政府擬定高雄港十二年擴建計劃、開闢臨海工業區,民 國 46 年(1957)設立中島加工出口區,填築新生地 534 公頃,民國 47 年(1958)

開始辦理十二年擴建工程,高雄港與海爭地。然而由於貨物吞吐量遽增,民國 47 年(1958)開始中島新商港開發工程。民國 53 年(1964)展開「中島新商港 區開發工程」,兩年後,中島區的中心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同年的民 國 55 年(1966),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成立。民國 57 年(1968)高雄港第二港 口開挖,中洲紅毛港渡輪開航。經過 8 年的建設,高雄的第二港口終於在民國 64 年(1975)完工,一年後又挖深,以致可容納四十幾萬噸級的船隻通行,使 得高雄港成為世界級的國際大港,同年中島商港亦開發完成。

在民國 44 年(1955),政府擬定的高雄港十二年擴建計劃,促使原本是淺攤 的前鎮漁港也被疏浚、擴建,讓大型的遠洋漁船得以停泊,成為台灣地區停泊漁 船噸級最大的漁港,是全台漁獲量最大的漁港,更是世界重要的遠洋漁業中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