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網站網路社群使用者需求的概念

Romm et al (1997)指出,使用者對資訊服務與內容的需求,是吸引使用者加 入網路社群的動機。針對眾多網路社群使用者,應提供多元的網路社群服務,以 滿足眾多使用者的需求(Capiluppi, Serebrenik, & Singer, 2013)。學者認為,網路使 用者參與網路社群的需求可略分為:功能性需求、社會性需求、心理性需求等 (Armstrong & Hagel III, 1996; Lee et al., 2003; Kozinets, 1999)。本小節分別探討網 站網路社群使用者需求及網站網路社群使用者行為,茲說明如下:

(一)網站網路社群使用者需求

Collis與Montgomery(1995)認為,網站網路社群如缺少使用者需求的動態交 互作用,網路社群資源並非能提供符合網路社群成員真正的需求,使得網路社群 成員會因此而逐漸疏離,這也將是目前網站網路社群所遇到的嚴重問題。林蘋、

陳素緩、蘇東福(2005)指出,網路社群是最能夠滿足使用者溝通、資訊以及娛 樂的需求。Armstrong與Hagel III(1996)認為,使用者參與網路社群的主要動機 為,滿足興趣需求、人際關係需求、幻想需求及交易需求等。由於網站網路社群 使用者需求眾多,故本研究茲將其整理歸納如下:

1.使用者互動交流需求

對使用者而言,網路社群等於免費提供一個虛擬的互動交流空間,讓有共同 需求的使用者可以很方便且無時差的,擁有討論及資訊存放的空間(周冠中、郭 美懿,2000)。由於使用者的需求多元且經常變化,但人際的互動及資訊的交換,

正是使用者參與網路社群的主要因素(Evans, 2004; Riegner, 2007)。Brenner(2000) 認為,透過網路社群服務例如:留言板、討論區、聊天室、電子郵件、訊息佈告 欄等,可以真正瞭解使用者心中的需求。

2.使用者介面設計需求

Nielsen(2000)強調,一種專注於研發理想的使用者介面設計,須以使用者中 心為基礎,同時以使用者的需求為導向。由於使用者介面,是網站與使用者直接 接觸的媒介之一,因此,使用者介面的設計,必須是以使用者的需求為最主要的 考量因素(Etezadi-Amoli & Farhoomand, 1996; Palvia, 1996) 。蔡佩璇、游萬來

(2007)認為,使用者介面設計需求即是視覺介面設計需求,例如:靜態(文字、

圖案、照片)與動態(影像、動畫),以及聽覺介面,例如:語音、音樂、音效 等。由此可知,提供符合與滿足使用者介面設計的需求,不僅止於使用者網站網 頁的視覺呈現,還需提供讓使用者能夠容易識別的資訊服務(許晉龍、張育菖,

2009)。

3.使用者參與動機需求

Hemesburger(2002)指出,網路社群使用者參與動機需求包括:個人需求、名 譽、得到獎賞、社交、喜歡、連繫及互惠等。Adler與Christopher(1998)指出,使 用者透過網路社群參與,進行集會、通訊、成員間的互動、情緒、經驗分享及喜 好的活動,讓使用者與網路社群的其他成員,與網路社群發展出有如共同體般的 關係。吳尚庭、陳五洲(2011)表示,影響網站網路社群服務提供最重要的因素 之一,即是網路社群使用者的參與。

由上述可知,各學者對使用者需求所提出的闡述,認為網站網路社群使用者 的需求,已是一個多元化的概念。因此,網站網路社群服務提供者,必須隨時注 意使用者的回應,進而規劃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服務(Williams & Klau, 1997)。換 句話說,網站網路社群服務者,提供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服務內容與功能,才能讓 使 用 者 對 網 站 產 生 忠 誠 度 及 持 續 使 用 其 服 務 的 意 願(Mccarthy & Aronson, 2000)。當網站網路社群成為線上接觸使用者的第一線時,惟有滿足使用者的多 元化需求,提供完善的網站網路社群服務,才能提高網路社群成員參與網站網路 社群的動機,及吸引大量的網路社群成員造訪,以增加網站的營收(Duan &

Whinston, 2008)。

(二)網站網路社群使用者行為

Wilson(2000)指出,網路使用者的行為構面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使用者觀 點強調需求與資訊搜尋行為,另一種是將目標放在介面與使用者彼此間的溝通,

以企圖瞭解使用者瀏覽系統時的需求。Kozinets(1999)認為,應將網路參與使用 者分為兩類:第一類為關係型會員係指高度參與行為的使用者,另一類為資訊獲 取型成員係指低度參與行為的使用者。其實在每一個網站網路社群中,同時都會 存在著積極互動者、中庸互動者及消極觀看者,三種類型的網路參與使用者(Calvi

& Jans, 2010; Hennig-Thurau, Gwinner & Gremler, 2004)。故本研究針對各學者對 網站網路社群使用者行為的闡述,茲將其整理歸納如下:

1.使用者資訊搜尋行為

Shim、Eastlick、Lotz與Warrington(2001)認為,當網路使用者企圖尋找更多 資訊時,搜尋的行為意圖會受到使用者的內在需求所驅動。曾真真、黃經智(2004)

指出,網路社群成員為滿足本身的資訊需求,於網站網路社群內搜尋資訊,經過 網路社群成員給予評價後,再決定此資訊搜尋的使用行為。Nicholas(1996)表示,

網路使用者的網路社群瀏覽時間,以及資訊搜尋行為與動機的強弱,是衡量使用 者搜尋需求及滿足其程度的基礎。

2.使用者網路分享行為

隨著網站網路社群的使用者及族群不斷地增加,使用者開始會分享各種資訊 內容與評論,而愈來愈多的評論或討論無形間產生了一股輿論效應(王子衡、賴 雅妍,2010)。而潘競恒、王千文、陳敦源(2011)認為,使用者在網路社群的 知識分享行為,是網站內容豐富度的來源。彭延喜、陶聖屏(2009)表示,現今 的網路使用者會對其感到興趣的產品,先於產品的網站或部落格搜尋相關資訊做 進一步瞭解,在購買或使用後產品時,會再將其使用心得或評價,分享於網站網 路社群的其他成員。

3.使用者網路參與行為

由於使用者網路參與是屬於個人自發性的行為,加上網站網路社群成員的數 量龐大、與網站的關係不穩定、網路社群成員間的資訊流動及資料儲存不完整等 種種因素,皆有可能會影響使用者網路參與的行為(Yen, Huang, Echo & Sun, 2007)。隨著使用者網路參與社群的時間及頻率增加,根據胡馨尹(2010)調查

指出,在台灣地區網路使用者參與網路社群行為方面,平均每月使用400分鐘以 上的網路社群如Facebook平台,使用率高達44.9%。由此可知,網站網路社群顯 然已成為使用者生活最主要的一部分。

綜合上述,網站服務提供者應更加瞭解使用者的網路行為資訊,始能在現今 網站網路社群中,扮演引領使用者的角色(Dellarocas & Spagnolo, 2006)。由於網 站網路社群的使用者,有著不同於一般網路使用者的行為,因此,這群特定使用 者在網路社群認知態度及行為表現特性上,會較偏向於網路社群成員的認同 (Greer, 2000; Preece, 1999; Blanchard & Markus, 2004)。根據上開使用者需求與使 用者行為相關研究,整理列出本研究使用者背景變項為性別、年齡、每次停留在 運動網站網路社群的時間及最常使用的運動網站網路社群。